CN104156806A - 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56806A
CN104156806A CN201410351272.6A CN201410351272A CN104156806A CN 104156806 A CN104156806 A CN 104156806A CN 201410351272 A CN201410351272 A CN 201410351272A CN 104156806 A CN104156806 A CN 1041568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sk
factor
project
homework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5127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亦钢
魏秀宁
陈灌枢
王淦彪
叶钜芬
莫小勇
萧镜辉
杨悦群
张勇军
黄玉龙
江浩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ower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ower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ower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ower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5127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568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56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68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种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分别与一数据输入输出模块连接的调度中心数据采集监控系统、供电作业终端设备、配电图资地理信息系统、供电作业人身风险评估模块和供电作业操作决策模块,所述的调度中心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和供电作业终端设备还分别与一远动操作锁定/解锁模块连接、供电作业人身风险评估模块和供电作业操作决策模块还分别与一供电作业人身安全历史数据库模块连接。本发明还涉及采用所述系统进行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的方法。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能使供电作业人身风险评估决策与供电作业现场信息和电力系统状态同步,信息传递快捷准确,并向科学化、精细化、量化方向转变。

Description

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系统。本发明还涉及采用所述系统进行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供电企业的生产特点,作业环境中的电力、转动机械、高温、高压、高空作业、化学有毒物质、锅炉压力容器、易燃易爆物品等危险源都大量存在,涉及专业非常多,如何避免人身伤亡事故,是供电企业安全工作的首要内容,也是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思想的根本要求。
明确的管理规范、行为规范以及严格的执行力是保证变电运行安全性的关键。电力运营管理部门一直高度重视安全规范的制订,相继发布了《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变电运行管理标准》、《电气操作导则》和《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等等管理规范,对事故的预防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
但现有的管理措施大部分还是凭经验进行供电作业安全管理,只限于事后、定性分析,很少有定量分析,管理的科学性、时效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系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系统进行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的方法。
采用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能使供电作业人身风险评估决策与供电作业现场信息和电力系统状态同步,信息传递快捷准确,并向科学化、精细化、量化方向转变。
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分别与一数据输入输出模块连接的调度中心数据采集监控系统、供电作业终端设备、配电图资地理信息系统、供电作业人身风险评估模块和供电作业操作决策模块,所述的调度中心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和供电作业终端设备还分别与一远动操作锁定/解锁模块连接、供电作业人身风险评估模块和供电作业操作决策模块还分别与一供电作业人身安全历史数据库模块连接。
数据输入输出模块,完成供电作业人身风险评估需要的作业信息输入和供电作业操作决策输出,通过数据输入输出模块,供电作业终端设备将作业信息送给供电作业人身风险评估模块;供电作业操作决策模块将作业方式通过数据输入输出模块送给供电作业终端设备指导现场作业;
供电作业人身安全历史数据库模块,负责及时保存、管理全部供电作业人身安全历史数据;
供电作业人身风险评估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的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值;
供电作业操作决策模块,用于优化人身安全风险可调量较大的易控因素,重新调整作业方式,其中为人身安全风险R对人身安全技术子项目Xi的偏导数,对于离散型变量则先连续化等效后进行偏导数计算;
远动操作锁定/解锁模块,接收供电作业终端设备的信号、输出至调度中心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当作业进行时调度方不准对作业所辖设备进行操作,实现对远动操作的锁定功能,只待现场作业结束后操作人员通过作业终端设备向调度中心发出远动操作解锁信号解除锁定。
所述的供电作业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
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采用上述系统进行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操作人员在收到操作票后,采集当前作业技术项目内容,启动“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系统”,该系统按照以下子步骤执行风险评估决策:
S1-1采用人员、设备、工具、方法和环境的5M法分析供电作业过程中影响人身安全的各技术项目,采集细分为28个技术子项目的各技术项目的因数数据;
S1-2依次对这供电作业28个人身安全影响技术子项目进行编号,构成一个Na=28维随机向量,标记为上标T表示对向量转置;
S1-3评估各技术子项目不同取值下人身事故的发生概率值;
S1-4计算当前作业中发生人身事故的概率;
S1-5对不同危害程度的人身安全事故/事件赋以人身风险危害分值;
S1-6确定当前作业方式下造成人身事故概率最大的危害值;
S1-7计算当前作业中发生人身事故的概率与该作业方式下造成人身事故概率最大的危害值之乘积,该乘积即为当前作业人身安全风险值R;
S1-8根据当前作业人身安全风险值R大小进行人身风险分级;
S1-9当风险级别为III级及其以上时,根据当前作业人身安全风险值对其各技术项目灵敏度和对应技术项目可调量大小,按照人身安全风险可调量由大到小的顺序调整其中的易控技术项目,重新调整作业方式,在风险级别控制到IV级以下时方准许作业;
S2“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系统”将风险调整结果输出给供电作业终端设备指导操作人员作业,并同时送给调度中心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同步控制;允许作业时,操作人员通过现场作业终端装置向调度中心发出对远动操作的锁定信号;
S3作业完成后,更新作业人身安全事故历史数据库,以备后期作业风险评估使用,同时操作人员通过现场作业终端装置向调度中心发出对远动操作的解锁信号。
所述的步骤S1采集当前作业技术项目由以下方法获得:作业人员将全部人员技术项目、全部工具技术项目、方法技术项目中的作业性质因数、作业人员配置因数、作业时长因数、作业时间因数、作业监护因数、作业指导依据因数、分组作业因数和交叉作业因数信息输入供电作业终端设备,配电图资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作业环境技术项目信息、方法技术项目中的作业高度类型因数,调度中心数据采集监控系统提供设备技术项目信息、方法技术项目中的作业停电类型因数、作业电位类型因数;将配电图资地理信息系统、调度中心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和供电作业智能手机平台获取的供电作业风险评估决策需要的全部作业信息送往供电作业人身风险评估决策服务器;
所述的步骤S1-1的各技术项目,即影响人身安全风险的技术项目包括:人员(Man)、设备(Machine)、工具(Material)、方法(Management)和环境(Medium)共五方面技术项目;5M技术项目继续细分为若干技术子项目,详见表1所示;
包括:
人员(人)技能因数、年龄因数、本岗位从业时间因数、同类作业熟悉程度因数、作业习惯因数、健康因数、精神状态因数、工作情绪因数和工作负责人安全控制因数;
设备(机)变电运行专业设备类型因数、变电检修专业设备类型因数、变电继保专业设备类型因数、变电继保专业设备类型因数、变电试验专业设备类型因数、输电专业的设备类型因数、配电运行专业设备类型因数、设备倒供电因数和设备感应电因数;
工具(料)工器具配置因数和个人防护用品配置因数;
方法(法)作业高度类型因数、作业停电类型因数、作业电位类型因数、作业性质因数、作业人员配置因数、作业时长因数、作业时间因数、作业监护因数、作业指导依据因数、分组作业因数和交叉作业因数;
环境(环)作业天气因数、作业区域因数和作业空间因数;
针对每一个技术子项目设定风险技术项目评估值——风险因数;
依次按照所列风险因数进行顺序编号,构成一个Na=28维随机向量,标记为上标T表示对向量转置;
表1人身安全技术项目及其变量标记
所述的步骤S1-4计算当前作业中发生人身事故的概率根据以下方法获得:
Na个影响人身安全的各技术项目中,有的是连续随机变量,有的是离散随机变量;离散随机变量取有限种可能值;为了计算方便,将连续随机变量在其取值范围内分段,这样其取值也是有限种可能区间;设当前作业中Na个技术项目第i个技术项目Xi的取值为xi,在历史事故数据基础上采用专家评估法确定各技术项目不同取值下事故的发生概率P(Xi=xi);在工程上误差可以接受的情况下,按照式(1)计算当前作业发生人身事故的概率:
P ( X 1 = x 1 , . . . , X N a = x N a ) = Π i = 1 N a P ( X i = x i ) - - - ( 1 ) ;
表2人身风险危害的定级及分值
所述的步骤S1-5对不同危害程度的人身安全事故/事件赋以人身风险危害分值按照表2方法获得;
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为特别重大事故,分值500;
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为重大事故,分值300;
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为较大事故,分值100;
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为一般事故,分值50;
5人以上轻伤:为一级事故,分值25;
4人以下轻伤:为二级及以下事故,分值15;
没有伤亡情况下分值为0。
所述的步骤S1-6当前作业中5M技术项目造成人身事故概率最大的危害值为max(x)根据以下方法获得:基于供电作业人身安全事故历史数据,由当前作业中5M技术项目造成人身事故概率最大的危害值为max(x);设第i种技术项目有Mi种可能取值,那么总共有种技术项目的可能组合,Ncomb为技术项目的可能组合数;如果历史数据库不够大,不能涵盖所有状态,在Na维欧式空间,取与x欧式距离最小的作业状态对应的概率最大危害值作为当前作业造成的人身事故概率最大的危害值max(x);
所述的步骤S1-7当前作业人身风险R由式(2)获得:
R = max ( x ) × P ( X 1 = x 1 , . . . , X N a = x N a ) = max ( x ) × Π i = 1 N a P ( X i = x i ) - - - ( 2 ) ;
为了便于计算评估,各技术项目不同取值下事故的发生概率P(Xi=xi)原始百万分值除以系数α得出,其中α=10;
所述的步骤S1-8根据该风险值大小进行人身风险分级由以下方法获得:根据人身风险值由大到小,将人身风险分为五级:风险值R∈(R1,+∞)作业为Ⅰ级风险(红色)、风险值R∈(R2,R1]作业为Ⅱ级风险(橙色)、风险值R∈(R3,R2]作业为Ⅲ级风险(黄色)、风险值R∈(R4,R3]作业为Ⅳ级风险(蓝色)、风险值R∈(-∞,R4]作业为Ⅴ级风险(白色);R1、R2、R3、R4为风险分级阈值,具体取值根据不同供电系统的历史人身事故伤亡情况确定。
所述的步骤S1-9当风险级别为III级及其以上时调整人身安全风险可调量较大的易控技术项目中易控技术项目包括:工具技术项目中的个人防护用品配置、工器具配置,方法技术项目中的作业指导依据、作业人员配置、作业监护、分组作业、交叉作业、作业时间、作业停电类型、作业电位类型,人员技术项目中的技能、年龄、本岗位从业时间、同类作业熟悉程度、作业习惯、健康、精神状态、工作情绪、工作负责人安全控制,设备类型中的设备倒供电、设备感应电,环境技术项目中的作业天气;当风险级别为III级及其以上时按照人身安全风险可调量由大到小的顺序调整其中的易控技术项目,在风险级别控制到IV级以下方准许作业,具体由以下方法获得:
●评估结果为III级风险及以上,应采取措施调整作业方式,将风险级别降低至Ⅳ级风险以下再进行作业;
●作业方式经过调整后,评估结果为III级风险的,安全监管部门和运行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到现场全程监管;作业方式经过调整后,评估结果为II级风险的,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应到现场全程监管,安全监管部应派专人到现场监督;作业方式经过调整后,评估结果为I级风险,不得进行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提出了人身安全风险量化评估模型、指标和方法体系,制定出风险评价指标及设计分级阈值,为供电企业中各种供电作业的人身安全风险给出量化指标和控制措施;
(2)开发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供电作业人身风险评估决策系统配置结构,将供电作业现场信息和电力系统状态同步互联,实现远动操作锁定,避免信息传递错误、滞后导致的人身事故;
(3)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电网公司对供电作业的人身安全风险控制能力、可操作性强,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系统组成和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系统和方法评估决策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系统组成和连接关系示意图。
本发明的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系统实施例,包括分别与一数据输入输出模块连接的调度中心数据采集监控系统、供电作业终端设备、配电图资地理信息系统、供电作业人身风险评估模块和供电作业操作决策模块,所述的调度中心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和供电作业终端设备还分别与一远动操作锁定/解锁模块连接、供电作业人身风险评估模块和供电作业操作决策模块还分别与一供电作业人身安全历史数据库模块连接。
各模块的功能:
数据输入输出模块,完成供电作业人身风险评估需要的作业信息输入和供电作业操作决策输出,通过数据输入输出模块,供电作业终端设备将作业信息送给供电作业人身风险评估模块;供电作业操作决策模块将作业方式通过数据输入输出模块送给供电作业终端设备指导现场作业;
供电作业人身安全历史数据库模块,负责及时保存、管理全部供电作业人身安全历史数据;
供电作业人身风险评估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的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值;
供电作业操作决策模块,用于优化人身安全风险可调量较大的易控因素,重新调整作业方式,其中为人身安全风险R对人身安全技术子项目Xi的偏导数,对于离散型变量则先连续化等效后进行偏导数计算;
远动操作锁定/解锁模块,接收供电作业终端设备的信号、输出至调度中心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当作业进行时调度方不准对作业所辖设备进行操作,实现对远动操作的锁定功能,只待现场作业结束后操作人员通过作业终端设备向调度中心发出远动操作解锁信号解除锁定。
所述的供电作业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
采用上述系统进行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操作人员在收到操作票后,采集当前作业技术项目内容,启动“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系统”,该系统按照以下子步骤执行风险评估决策:
S1-1采用人员、设备、工具、方法和环境的5M法分析供电作业过程中影响人身安全的各技术项目,采集细分为28个技术子项目的各技术项目的因数数据;
S1-2依次对这供电作业28个人身安全影响技术子项目进行编号,构成一个Na=28维随机向量,标记为上标T表示对向量转置;
S1-3评估各技术子项目不同取值下人身事故的发生概率值;
S1-4计算当前作业中发生人身事故的概率;
S1-5对不同危害程度的人身安全事故/事件赋以人身风险危害分值;
S1-6确定当前作业方式下造成人身事故概率最大的危害值;
S1-7计算当前作业中发生人身事故的概率与该作业方式下造成人身事故概率最大的危害值之乘积,该乘积即为当前作业人身安全风险值R;
S1-8根据当前作业人身安全风险值R大小进行人身风险分级;
S1-9当风险级别为III级及其以上时,根据当前作业人身安全风险值对其各技术项目灵敏度和对应技术项目可调量大小,按照人身安全风险可调量由大到小的顺序调整其中的易控技术项目,重新调整作业方式,在风险级别控制到IV级以下时方准许作业;
S2“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系统”将风险调整结果输出给供电作业终端设备指导操作人员作业,并同时送给调度中心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同步控制;允许作业时,操作人员通过现场作业终端装置向调度中心发出对远动操作的锁定信号;
S3作业完成后,更新作业人身安全事故历史数据库,以备后期作业风险评估使用,同时操作人员通过现场作业终端装置向调度中心发出对远动操作的解锁信号。
所述的步骤S1采集当前作业技术项目由以下方法获得:作业人员将全部人员技术项目、全部工具技术项目、方法技术项目中的作业性质因数、作业人员配置因数、作业时长因数、作业时间因数、作业监护因数、作业指导依据因数、分组作业因数和交叉作业因数信息输入供电作业终端设备,配电图资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作业环境技术项目信息、方法技术项目中的作业高度类型因数,调度中心数据采集监控系统提供设备技术项目信息、方法技术项目中的作业停电类型因数、作业电位类型因数;将配电图资地理信息系统、调度中心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和供电作业智能手机平台获取的供电作业风险评估决策需要的全部作业信息送往供电作业人身风险评估决策服务器;
所述的步骤S1-1的各技术项目,即影响人身安全风险的技术项目包括:人员(Man)、设备(Machine)、工具(Material)、方法(Management)和环境(Medium)共五方面技术项目;5M技术项目继续细分为若干技术子项目,详见表1所示;
表1人身安全技术项目及其变量标记
所述的步骤S1-4计算当前作业中发生人身事故的概率根据以下方法获得:
Na个影响人身安全的各技术项目中,有的是连续随机变量,有的是离散随机变量;离散随机变量取有限种可能值;为了计算方便,将连续随机变量在其取值范围内分段,这样其取值也是有限种可能区间;设当前作业中Na个技术项目第i个技术项目Xi的取值为xi,在历史事故数据基础上采用专家评估法确定各技术项目不同取值下事故的发生概率P(Xi=xi);在工程上误差可以接受的情况下,按照式(1)计算当前作业发生人身事故的概率:
P ( X 1 = x 1 , . . . , X N a = x N a ) = Π i = 1 N a P ( X i = x i ) - - - ( 1 ) ;
表2人身风险危害的定级及分值
所述的步骤S1-5对不同危害程度的人身安全事故/事件赋以人身风险危害分值按照表2方法获得;
所述的步骤S1-6当前作业中5M技术项目造成人身事故概率最大的危害值为max(x)根据以下方法获得:基于供电作业人身安全事故历史数据,由当前作业中5M技术项目造成人身事故概率最大的危害值为max(x);设第i种技术项目有Mi种可能取值,那么总共有种技术项目的可能组合,Ncomb为技术项目的可能组合数;如果历史数据库不够大,不能涵盖所有状态,在Na维欧式空间,取与x欧式距离最小的作业状态对应的概率最大危害值作为当前作业造成的人身事故概率最大的危害值max(x);
所述的步骤S1-7当前作业人身风险R由式(2)获得:
R = max ( x ) × P ( X 1 = x 1 , . . . , X N a = x N a ) = max ( x ) × Π i = 1 N a P ( X i = x i ) - - - ( 2 ) ;
为了便于计算评估,各技术项目不同取值下事故的发生概率P(Xi=xi)原始百万分值除以系数α得出,其中α=10;
所述的步骤S1-8根据该风险值大小进行人身风险分级由以下方法获得:根据人身风险值由大到小,将人身风险分为五级:风险值R∈(R1,+∞)作业为Ⅰ级风险(红色)、风险值R∈(R2,R1]作业为Ⅱ级风险(橙色)、风险值R∈(R3,R2]作业为Ⅲ级风险(黄色)、风险值R∈(R4,R3]作业为Ⅳ级风险(蓝色)、风险值R∈(-∞,R4]作业为Ⅴ级风险(白色);R1、R2、R3、R4为风险分级阈值,具体取值根据不同供电系统的历史人身事故伤亡情况确定。
所述的步骤S1-9当风险级别为III级及其以上时调整人身安全风险可调量较大的易控技术项目中易控技术项目包括:工具技术项目中的个人防护用品配置、工器具配置,方法技术项目中的作业指导依据、作业人员配置、作业监护、分组作业、交叉作业、作业时间、作业停电类型、作业电位类型,人员技术项目中的技能、年龄、本岗位从业时间、同类作业熟悉程度、作业习惯、健康、精神状态、工作情绪、工作负责人安全控制,设备类型中的设备倒供电、设备感应电,环境技术项目中的作业天气;当风险级别为III级及其以上时按照人身安全风险可调量由大到小的顺序调整其中的易控技术项目,在风险级别控制到IV级以下方准许作业,具体由以下方法获得:
●评估结果为III级风险及以上,应采取措施调整作业方式,将风险级别降低至Ⅳ级风险以下再进行作业;
●作业方式经过调整后,评估结果为III级风险的,安全监管部门和运行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到现场全程监管;作业方式经过调整后,评估结果为II级风险的,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应到现场全程监管,安全监管部应派专人到现场监督;作业方式经过调整后,评估结果为I级风险,不得进行作业。
以下是本发明方法的一个实际算例,以某供电局110kV站人身触电死亡事故为例进行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该系统中风险阈值取值为:R1=10500、R2=5000、R3=3000、R4=1500。
2007年11月21日上午,某局变电部检修二班到110kV××站进行10kV#1电压互感器51PT年检试验,办理了变电第一种工作票。工作内容:110kV××变电站10kV#1电压互感器51PT年检试验工作;工作负责人:马××,工作班成员包括范×(死者)等5人;工作票编号:××2007-11-1-007。
9时13分,运行人员开始操作,将#1电压互感器51PT由运行转检修。完成工作票的安全措施:拉开51PT小车,取下51PT二次测量、计量保险,并在51PT柜前门悬挂“在此工作”和51PT柜相邻运行设备上悬挂“设备在运行中”标示牌。工作票中“工作地点保留的带电部位”栏注明:10kV I母在运行中,并注明10kV51PT柜内母线下引接头带电。
工作许可人蔡××与工作负责人马××到现场交待工作票有关注意事项,并办理工作许可手续。10时00分,工作班人员开始进行工作,先将51PT柜拉出;随后扩大工作范围用工具将该柜的背板打开,准备拆下避雷器进行试验。10时08分,当范×动手去解开套在避雷器上端的绝缘套时,造成三相短路。#1主变复合电压过流保护动作跳101、501两侧开关,10kV母线失压,范×不幸触电身亡。
在2003年至2007年某电网供电作业人身事故历史数据基础上,采用专家评估法确定各技术项目不同取值下事故的发生概率。上述作业中Na个技术项目的取值和对应人身事故发生概率值见表3。那么在工程上误差可以接受的情况下,按照式(1)计算作业中发生人身事故的概率值达到346.42,见表3。
表3某变电检修作业人身事故发生概率
该次作业条件下历史数据库中发生的概率最大的人身伤亡事故是1人死亡,所以按照表2人身事故风险危害值取50;然后结合事故发生概率值得出该次作业人身事故风险值17321.04,如表4所示。可见该作业属于I级风险,应当调整作业方式。
表4某变电检修作业人身安全风险评估
从表3中可以看出,该作业人身安全风险高的主要原因在于高亮显示的易控技术项目,其对应事故发生概率值大。结合当前作业人身安全风险值对这些易控技术项目灵敏度和对应技术项目可调量ΔXi大小,调整其中人身安全风险可调量较大的易控技术项目,重新调整作业方式。这些易控技术项目可调量ΔXi和对应人身安全风险可调量ΔRi的计算结果见表5。
按照人身安全风险可调量ΔRi由大到小顺序,调整作业方式如下:
(1)作业停电类型ΔRi最大,需要将部分停电作业改为全部停电作业,当时系统运行条件不允许,不采用此措施;
表5某变电检修作业重要易控技术项目人身安全风险可调量
(2)工作负责人安全控制ΔRi为207.85,要求工作负责人能够识别危险源,工作负责人安全控制因数有望降低为1,事故发生概率大为降低;需要增强工作负责人的技术水平、沟通水平,增强其危险识别能力;在危险源识别中非常重要的是,本发明中“供电作业人身风险评估决策系统”提供配电图资地理信息系统、调度中心数据采集监控系统、供电作业终端设备与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系统主站服务器间的数据同步双向通信,供电作业终端设备能够实时显示设备的带电状态,从根本上保证了对带电设备的正确识别;
(3)作业性质ΔRi为173.21,如果抢修作业改为计划作业,作业性质因数降为1;在电力系统运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抢修作业改为计划作业;
(4)同类作业熟悉程度技术项目可调量ΔXi为0.7,需要每年1次作业改为每月1次作业;考虑到作业人员的稳定性,不作调整;但在安全管理中要注意增强岗位的稳定性、避免从业人员经常流动;
(5)时近岁末,电网供电形势仍显紧张,基建、技改、大修和维护等工作正在全面展开,作业人员处于应激状态,其精神状态和工作情绪偏差,此时应当采取各种措施降低作业人员的应激水平:增派人员降低单人工作负荷、提高安全奖励激励作业人员等;调整后精神状态因数、工作情绪因数有望降低为1;
(6)如果填写工作票,以发布作业表单为依据作业,作业指导依据因数降为1;
(7)技能技术项目可调量ΔXi为0.7,需要抽调中级工,调离初级工;作业人员的技能在班组人员配置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调配,否则,要加强技能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事故预防能力;考虑到施工人员数量紧张,不作调整。
综述上面几个技术项目,该作业条件调整后发生人身事故的概率值将降为20.53;调整后作业条件下历史数据库中发生的概率最大的人身伤亡事故是1人轻伤,所以按照表2人身事故风险危害值取15;然后结合事故发生概率值得出该次作业人身事故风险值307.93,如表6所示。可见该作业属于V级风险,可以顺利进行作业。
表6某变电检修作业条件调整后人身安全风险评估
作为对照,给出现行的事故分析管理方法:
事故原因分析如下:
(1)工作班扩大了工作范围。工作票工作内容是10kV#1电压互感器51PT年检试验,工作范围扩大到避雷器。
(2)安全措施不完备,拆下PT柜背板后去拆卸避雷器,人员触及带电运行设备。
(3)工作许可人和工作负责人安全管理不到位。
希望各单位认真总结学习,杜绝类似事故继续发生。
对照传统安全管理,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是实时人身事故风险控制,能够有效预防事故发生;而传统安全管理是事后型的,效果很难和本发明相比;
(2)本发明是定量分析供电作业人身安全风险,而传统安全管理只有定性分析;
(3)本发明可容易发现安全薄弱点,以便于及时地提出相应控制措施;而传统安全管理概念笼统;
(4)本发明将供电作业现场信息和电力系统状态同步互联,实现对远动操作锁定,避免信息传递错误、滞后导致的人身事故。

Claims (4)

1.一种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分别与一数据输入输出模块连接的调度中心数据采集监控系统、供电作业终端设备、配电图资地理信息系统、供电作业人身风险评估模块和供电作业操作决策模块,所述的调度中心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和供电作业终端设备还分别与一远动操作锁定/解锁模块连接、供电作业人身风险评估模块和供电作业操作决策模块还分别与一供电作业人身安全历史数据库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供电作业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
3.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进行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操作人员在收到操作票后,采集当前作业技术项目内容,启动“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系统”,该系统按照以下子步骤执行风险评估决策:
S1-1采用人员、设备、工具、方法和环境的5M法分析供电作业过程中影响人身安全的各技术项目,采集细分为28个技术子项目的各技术项目的因数数据;
S1-2依次对这供电作业28个人身安全影响技术子项目进行编号,构成一个Na=28维随机向量,标记为上标T表示对向量转置;
S1-3评估各技术子项目不同取值下人身事故的发生概率值;
S1-4计算当前作业中发生人身事故的概率;
S1-5对不同危害程度的人身安全事故/事件赋以人身风险危害分值;
S1-6确定当前作业方式下造成人身事故概率最大的危害值;
S1-7计算当前作业中发生人身事故的概率与该作业方式下造成人身事故概率最大的危害值之乘积,该乘积即为当前作业人身安全风险值R;
S1-8根据当前作业人身安全风险值R大小进行人身风险分级;
S1-9当风险级别为III级及其以上时,根据当前作业人身安全风险值对其各技术项目灵敏度和对应技术项目可调量大小,按照人身安全风险可调量由大到小的顺序调整其中的易控技术项目,重新调整作业方式,在风险级别控制到IV级以下时方准许作业;
S2“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系统”将风险调整结果输出给供电作业终端设备指导操作人员作业,并同时送给调度中心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同步控制;允许作业时,操作人员通过现场作业终端装置向调度中心发出对远动操作的锁定信号;
S3作业完成后,更新作业人身安全事故历史数据库,以备后期作业风险评估使用,同时操作人员通过现场作业终端装置向调度中心发出对远动操作的解锁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S1采集当前作业技术项目由以下方法获得:作业人员将全部人员技术项目、全部工具技术项目、方法技术项目中的作业性质因数、作业人员配置因数、作业时长因数、作业时间因数、作业监护因数、作业指导依据因数、分组作业因数和交叉作业因数信息输入供电作业终端设备,配电图资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作业环境技术项目信息、方法技术项目中的作业高度类型因数,调度中心数据采集监控系统提供设备技术项目信息、方法技术项目中的作业停电类型因数、作业电位类型因数;将配电图资地理信息系统、调度中心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和供电作业智能手机平台获取的供电作业风险评估决策需要的全部作业信息送往供电作业人身风险评估决策服务器;
所述的步骤S1-1的各技术项目,即影响人身安全风险的技术项目包括:人员、设备、工具、方法和环境共五方面技术项目;5M技术项目继续细分为若干技术子项目,包括:
人员技能因数、年龄因数、本岗位从业时间因数、同类作业熟悉程度因数、作业习惯因数、健康因数、精神状态因数、工作情绪因数和工作负责人安全控制因数;
设备变电运行专业设备类型因数、变电检修专业设备类型因数、变电继保专业设备类型因数、变电继保专业设备类型因数、变电试验专业设备类型因数、输电专业的设备类型因数、配电运行专业设备类型因数、设备倒供电因数和设备感应电因数;
工具工器具配置因数和个人防护用品配置因数;
方法作业高度类型因数、作业停电类型因数、作业电位类型因数、作业性质因数、作业人员配置因数、作业时长因数、作业时间因数、作业监护因数、作业指导依据因数、分组作业因数和交叉作业因数;
环境作业天气因数、作业区域因数和作业空间因数;
针对每一个技术子项目设定风险技术项目评估值——风险因数;
依次按照所列风险因数进行顺序编号,构成一个Na=28维随机向量,标记为上标T表示对向量转置;
所述的步骤S1-4计算当前作业中发生人身事故的概率根据以下方法获得:
Na个影响人身安全的各技术项目中,有的是连续随机变量,有的是离散随机变量;离散随机变量取有限种可能值;为了计算方便,将连续随机变量在其取值范围内分段,这样其取值也是有限种可能区间;设当前作业中Na个技术项目第i个技术项目Xi的取值为xi,在历史事故数据基础上采用专家评估法确定各技术项目不同取值下事故的发生概率P(Xi=xi);在工程上误差可以接受的情况下,按照式(1)计算当前作业发生人身事故的概率:
P ( X 1 = x 1 , . . . , X N a = x N a ) = Π i = 1 N a P ( X i = x i ) - - - ( 1 ) ;
所述的步骤S1-5对不同危害程度的人身安全事故/事件赋以人身风险危害分值如下:
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为特别重大事故,分值500;
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为重大事故,分值300;
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为较大事故,分值100;
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为一般事故,分值50;
5人以上轻伤:为一级事故,分值25;
4人以下轻伤:为二级及以下事故,分值15;
没有伤亡情况下分值为0;
所述的步骤S1-6当前作业中5M技术项目造成人身事故概率最大的危害值为max(x)根据以下方法获得:
基于供电作业人身安全事故历史数据,由当前作业中5M技术项目造成人身事故概率最大的危害值为max(x);设第i种技术项目有Mi种可能取值,那么总共有种技术项目的可能组合,Ncomb为技术项目的可能组合数;如果历史数据库不够大,不能涵盖所有状态,在Na维欧式空间,取与x欧式距离最小的作业状态对应的概率最大危害值作为当前作业造成的人身事故概率最大的危害值max(x);
所述的步骤S1-7当前作业人身风险R由式(2)获得:
R = max ( x ) × P ( X 1 = x 1 , . . . , X N a = x N a ) = max ( x ) × Π i = 1 N a P ( X i = x i ) - - - ( 2 ) ;
为了便于计算评估,各技术项目不同取值下事故的发生概率P(Xi=xi)原始百万分值除以系数α得出,其中α=10;
所述的步骤S1-8根据该风险值大小进行人身风险分级由以下方法获得:根据人身风险值由大到小,将人身风险分为五级:风险值R∈(R1,+∞)作业为Ⅰ级风险、风险值R∈(R2,R1]作业为Ⅱ级风险、风险值R∈(R3,R2]作业为Ⅲ级风险、风险值R∈(R4,R3]作业为Ⅳ级风险、风险值R∈(-∞,R4]作业为Ⅴ级风险;R1、R2、R3、R4为风险分级阈值,具体取值根据不同供电系统的历史人身事故伤亡情况确定;
所述的步骤S1-9当风险级别为III级及其以上时调整人身安全风险可调量较大的易控技术项目中易控技术项目包括:工具技术项目中的个人防护用品配置、工器具配置,方法技术项目中的作业指导依据、作业人员配置、作业监护、分组作业、交叉作业、作业时间、作业停电类型、作业电位类型,人员技术项目中的技能、年龄、本岗位从业时间、同类作业熟悉程度、作业习惯、健康、精神状态、工作情绪、工作负责人安全控制,设备类型中的设备倒供电、设备感应电,环境技术项目中的作业天气;当风险级别为III级及其以上时按照人身安全风险可调量由大到小的顺序调整其中的易控技术项目,在风险级别控制到IV级以下方准许作业,具体由以下方法获得:
●评估结果为III级风险及以上,应采取措施调整作业方式,将风险级别降低至Ⅳ级风险以下再进行作业;
●作业方式经过调整后,评估结果为III级风险的,安全监管部门和运行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到现场全程监管;作业方式经过调整后,评估结果为II级风险的,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应到现场全程监管,安全监管部应派专人到现场监督;作业方式经过调整后,评估结果为I级风险,不得进行作业。
CN201410351272.6A 2014-07-22 2014-07-22 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041568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1272.6A CN104156806A (zh) 2014-07-22 2014-07-22 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1272.6A CN104156806A (zh) 2014-07-22 2014-07-22 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6806A true CN104156806A (zh) 2014-11-19

Family

ID=51882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1272.6A Pending CN104156806A (zh) 2014-07-22 2014-07-22 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56806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4575A (zh) * 2015-04-21 2015-07-22 河南理工大学 企业人因风险预警系统
CN105528739A (zh) * 2015-12-16 2016-04-27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多维电力作业风险解析方法
CN106295978A (zh) * 2016-08-02 2017-01-04 赵培 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评估体系和方法
CN109416776A (zh) * 2016-06-23 2019-03-01 3M创新有限公司 具有带有集成的监测、警示和预测安全事件避免的分析引擎的个人保护装备系统
CN112997210A (zh) * 2018-11-14 2021-06-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风险值计算系统、风险要素参数校正系统、信息处理装置、风险值计算方法、风险要素参数校正方法及程序
CN113361968A (zh) * 2021-07-05 2021-09-0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电网基建人员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CN113516383A (zh) * 2021-06-30 2021-10-19 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管控方法和装置
CN113537783A (zh) * 2021-07-19 2021-10-22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供电公司 一种电网检修安全风险智能管控方法
CN113625673A (zh) * 2021-08-17 2021-11-09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电力安全稽查人员的动态调度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7400A (zh) * 2009-10-26 2010-04-21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十三陵蓄能电厂 利用五防闭锁系统防止交叉作业发生事故的方法
CN201898375U (zh) * 2010-05-06 2011-07-13 珠海共创电力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配网智能一体化综合防误系统
CN102195360A (zh) * 2011-05-16 2011-09-21 河南省电力公司驻马店供电公司 一种配网供电控制中心远方操作装置
US20120010488A1 (en) * 2010-07-01 2012-01-12 Henry Barry J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personnel safety and performance using logged and real-time vital sign monitoring
CN102521497A (zh) * 2011-12-05 2012-06-27 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 电网运行风险处理方法与系统
CN103077482A (zh) * 2013-02-05 2013-05-01 广东电网公司 电力作业风险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7400A (zh) * 2009-10-26 2010-04-21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十三陵蓄能电厂 利用五防闭锁系统防止交叉作业发生事故的方法
CN201898375U (zh) * 2010-05-06 2011-07-13 珠海共创电力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配网智能一体化综合防误系统
US20120010488A1 (en) * 2010-07-01 2012-01-12 Henry Barry J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personnel safety and performance using logged and real-time vital sign monitoring
CN102195360A (zh) * 2011-05-16 2011-09-21 河南省电力公司驻马店供电公司 一种配网供电控制中心远方操作装置
CN102521497A (zh) * 2011-12-05 2012-06-27 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 电网运行风险处理方法与系统
CN103077482A (zh) * 2013-02-05 2013-05-01 广东电网公司 电力作业风险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4575B (zh) * 2015-04-21 2018-06-15 河南理工大学 企业人因风险预警系统
CN104794575A (zh) * 2015-04-21 2015-07-22 河南理工大学 企业人因风险预警系统
CN105528739A (zh) * 2015-12-16 2016-04-27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多维电力作业风险解析方法
CN105528739B (zh) * 2015-12-16 2021-09-28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多维电力作业风险解析方法
CN109416776A (zh) * 2016-06-23 2019-03-01 3M创新有限公司 具有带有集成的监测、警示和预测安全事件避免的分析引擎的个人保护装备系统
CN106295978A (zh) * 2016-08-02 2017-01-04 赵培 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评估体系和方法
CN112997210B (zh) * 2018-11-14 2022-04-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风险值计算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程序
CN112997210A (zh) * 2018-11-14 2021-06-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风险值计算系统、风险要素参数校正系统、信息处理装置、风险值计算方法、风险要素参数校正方法及程序
CN113516383A (zh) * 2021-06-30 2021-10-19 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管控方法和装置
CN113516383B (zh) * 2021-06-30 2024-05-03 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管控方法和装置
CN113361968A (zh) * 2021-07-05 2021-09-0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电网基建人员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CN113361968B (zh) * 2021-07-05 2023-01-2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电网基建人员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CN113537783B (zh) * 2021-07-19 2023-04-07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供电公司 一种电网检修安全风险智能管控方法
CN113537783A (zh) * 2021-07-19 2021-10-22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供电公司 一种电网检修安全风险智能管控方法
CN113625673A (zh) * 2021-08-17 2021-11-09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电力安全稽查人员的动态调度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56806A (zh) 供电作业人身风险实时评估决策系统和方法
EP3913555A1 (en)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operation aided decision-making analysis system and method
CN113902237A (zh) 一种现场作业风险管控系统
CN105406603B (zh) 一种电网调控端防误操作闭锁方法
CN103761624A (zh) 一体化电网调度操作智能防误预警系统的实现方法
CN103177396A (zh) 一个实现供电企业现场作业全员、全过程、全专业、多维的风险管控智能化平台
CN104463696A (zh) 电网运行风险识防方法及系统
CN109066970A (zh) 一种基于专家系统的输电断面动态监控方法
CN104821662A (zh) 一种多维度智能防误系统和方法
CN111598411A (zh) 变电站作业现场智能化安全管控系统
CN103501045A (zh) 电力系统调度指令的网络发令方法
CN105184490A (zh) 电网调度操作过程风险辅助预控系统
CN110490361A (zh) 城市电网应急管理的数字预案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N105404962B (zh)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改造评估方法及其生成系统
Apt et al. Electrical blackouts: A systemic problem
CN216646789U (zh) 基于物联网的电力互感器多路自动现场检测系统
CN103020870A (zh) Sf6断路器的状态评价建模方法与系统
CN104363127B (zh) 基于电网影响因子的电力通信网络构建方法
CN112256872B (zh) 一种变电站检修工作票的智能开票方法
Gabash et al. On the control of main substations between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s
CN202840679U (zh) 一种变电运行事故和异常智能分析决策系统
CN107292524A (zh) 智能变电站二次安全措施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7832857A (zh) 一种智慧城市的低压配电网系统
CN104376614A (zh) 变电站操作票一键出票方法
CN113783298B (zh) 一种基于调控云的二次设备防误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