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55908A - 基于运动过程随动控制的智能接触器闭环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运动过程随动控制的智能接触器闭环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55908A
CN104155908A CN201410418718.2A CN201410418718A CN104155908A CN 104155908 A CN104155908 A CN 104155908A CN 201410418718 A CN201410418718 A CN 201410418718A CN 104155908 A CN104155908 A CN 1041559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or
closed
speed
control system
loop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187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宗鸣
曹正第
董天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41871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559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55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59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elay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运动过程随动控制的智能接触器闭环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自动控制电器元件领域。将闭环控制系统与接触器相结合,通过速度检测和单片机,检测并控制铁芯的运动速度,对接触器的进行闭环控制。本发明能够实现触头无弹跳闭合和无弧分断,从而达到提高接触器使用寿命的目的,且适应性强,可靠性高,适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基于运动过程随动控制的智能接触器闭环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控制电器元件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可以实现接触器无弹跳闭合和无弧分断的闭环控制系统及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运动过程随动控制的智能接触器闭环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接触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自动控制电器元件,其性能指标不仅有直接的经济利益,而且接触器工作的高可靠性对电力系统与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是至关重要的。由于频繁的操作,接触器必须具有足够长的使用寿命才能保证一定的使用期限。正常情况下,接触器电寿命一般为其机械寿命的1/5至1/20,因而提高电寿命才是提高接触器使用寿命的关键。而影响接触器电寿命的主要因素是吸合时碰撞引起的二次弹跳产生的电磨损和分闸时产生的电弧。如果能实现接触器无弹跳闭合和无弧分断就能减小接触器触头的电磨损,使接触器的电寿命提高近 20 倍,甚至高于机械寿命,这是相当可观的数据。除此之外,无弧分断还可以减少有害金属蒸汽对空气的污染,降低对灭弧装置的要求,提高接触器的实际通断能力。正因为如此,接触器的无弹跳闭合和无弧分断技术一直是电器领域中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采用智能控制是实现接触器无弹跳闭合和无弧分断,提高接触器电气寿命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交流接触器动态特性和智能控制做了许多的研究和探索工作。1996 年西英格兰大学的 H.Nouri提出了一种采用直流励磁并将励磁周期分成励磁和停歇两个阶段的操作方案,通过采用控制和限定线圈的通电时间来减少闭合过程中触头运动的速度,使触头振动时间最短。2000年,Kiely等人提出了一种交流接触器的电子操作方案,其原理是对接触器线圈用直流励磁,并在电磁铁动作过程中,把励磁周期分成通电和停歇2个阶段。通过改变停歇时间可以改变电磁铁动铁芯的闭合速度,并达到减小触头振动的目的。这就是智能型交流接触器的雏形。
接触器智能化的问题越来越得到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2001年,福州大学张培萌等人在接触器两相触头上各接一个单向晶闸管,通过单片机控制晶闸管的通断来实现接触器的少弧或无弧运行。2010年,汪先兵等人提出了一种通过控制PWM占空比的智能控制方法,来控制线圈电流,减少触头一、二次弹跳。许志红等人将蚁群算法应用在智能交流接触器电磁系统的优化计算中,得到较为满意的设计参数,使智能交流接触器具有更加合理的电磁机构与动态特性。福州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也都做了大量工作,对接触器的无弧分断和无弹跳闭合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方法和思路。
但是,以上方法和思路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以上所提到的控制方法都是是开环控制,这些方法控制精度低,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输出一旦出现误差无法补偿,所以不能够较好的实现无弹跳闭合或者只能在某一特定情况下实现无弹跳闭合。这些设计对外界条件要求高,且可靠性差。由于机构动作的分散性和时效性较大,影响机构动作时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现有的控制方法已经满足不了需求,急需一种新的控制方法的出现。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运动过程随动控制的智能接触器闭环控制系统及方法,对接触器进行闭环控制,能够实现触头无弹跳闭合和无弧分断,从而达到提高接触器使用寿命的目的。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运动过程随动控制的智能接触器闭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驱动电路、速度检测模块和接触器,其中单片机包括速度给定模块、加减运算模块、PID控制器和A/D转换模块,速度给定模块与A/D转换模块通过加减运算模块连接PID控制器,PID控制器连接驱动电路,驱动电路连接接触器,接触器连接速度检测模块,速度检测模块连接A/D转换模块。
一种如上所述基于运动过程随动控制的智能接触器闭环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闭环控制应用于智能接触器中,控制接触器的动态特性;由单片机控制接触器线圈的电压,通过速度检测模块来实时的检测铁芯的速度,然后将速度信号反馈到单片机中,与事先设定的速度规划曲线进行比较,进行PID调节,然后单片机再调整输出的电压,从而调整铁芯的速度,形成一个闭环的控制系统。
上述的基于运动过程随动控制的智能接触器闭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通过单片机给驱动电路电压,经过驱动电路的放大和调理后,给接触器的线圈供电,使铁芯动作;
步骤2:通过速度检测模块,将铁芯的实时运动状态通过模拟信号传给单片机;
步骤3:经过A/D转换模块后,将速度给定模块与得到的数字信号比较,经过加减运算模块得出差值,经过PID控制器调节后得出最优的输出电压;
步骤4:然后再经过驱动电路的放大和调理后,给线圈供电,形成闭环控制系统。
优点及效果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运动过程随动控制的智能接触器闭环控制系统及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不同于传统的智能接触器的控制方法。首次将闭环控制思想应用于智能电器领域,对智能电器的发展有很强的推动作用。采用闭环控制将影响接触器运动时间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加以弱化,使本接触器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且能够规划接触器的动态特性,实现了接触器触头运动过程的分阶段控制。使分、合过程的触头运动跟随事先规划好的运动特性,可以准确控制每触头的分断时刻、闭合时刻,克服了动作机构分散性、使用环境不确定性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对接触器分断时间不稳定造成的影响,使接触器的无电弧分断向实际应用迈进了一步,对无弧分断的研究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本发明的新型接触器基本消除了触头闭合时产生的弹跳和分闸时产生的电弧,提高了接触器的使用寿命,且适应性强,可靠性高,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控制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硬件电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速度给定模块,2—加减运算模块,3—PID控制器,4—驱动电路,5—A/D转换模块,6—速度检测模块,7—接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过程随动控制的智能接触器闭环控制系统,如图1和图2中所示,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驱动电路4、速度检测模块6和接触器7,其中单片机包括速度给定模块1、加减运算模块2、PID控制器3和A/D转换模块5,速度给定模块1与A/D转换模块5通过加减运算模块2连接PID控制器3,PID控制器3连接驱动电路4,驱动电路4连接接触器7,接触器7连接速度检测模块6,速度检测模块6连接A/D转换模块5。
一种如上所述基于运动过程随动控制的智能接触器闭环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闭环控制应用于智能接触器中,控制接触器的动态特性;由单片机控制接触器线圈的电压,通过速度检测模块来实时的检测铁芯的速度,然后将速度信号反馈到单片机中,与事先设定的速度规划曲线进行比较,进行PID调节,然后单片机再调整输出的电压,从而调整铁芯的速度,形成一个闭环的控制系统。
上述基于运动过程随动控制的智能接触器闭环控制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通过单片机给驱动电路4电压,经过驱动电路的放大和调理后,给接触器7的线圈供电,使铁芯动作;
步骤2:通过速度检测模块 6,将铁芯的实时运动状态通过模拟信号传给单片机;
步骤3:经过A/D转换模块5后,将速度给定模块1与得到的数字信号比较,经过加减运算模块2得出差值,经过PID控制器调节后得出最优的输出电压;
步骤4:然后再经过驱动电路4的放大和调理后,给线圈供电,形成闭环控制系统。
本发明这种基于运动过程随动控制的智能接触器闭环控制系统的原理如下:由单片机控制线圈的电压,通过速度检测模块的传感器来实时的检测铁芯的速度,然后将速度信号反馈到单片机中,与事先设定的速度规划曲线进行比较,进行PID调节,然后单片机再调整输出的电压,从而调整铁芯的速度,形成一个闭环的控制系统,吸合时,通过给线圈电压使铁芯做加速运动,运动到某一位置后,在反力的作用下使线圈做减速运动,使铁芯在将要闭合时的速度将为0,但还保持很大的加速度,这样在碰撞时动能为0就不能产生弹跳,而且还有很大的加速度也就是还有很大的压力,这样就可以做到无弹跳闭合。在分断时,使铁芯的速度降为0,并保持较大的加速度,减小铁芯与支架的碰撞,减小铁芯的震动,提高接触器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是一种闭环控制方法,通过速度反馈来实时检测铁芯的运动状态,通过单片机控制,使触头达到无弹跳开合闸。通过单片机给驱动电路4电压,经过驱动电路的放大和调理后,给接触器7的线圈供电,使铁芯动作,分合闸动作开始。通过速度检测模块 6,一般都采用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的速度传感器来检测铁芯的运动速度,得到实时的铁芯的运动状态。传感器将铁芯的实时运动状态通过模拟信号传给单片机。经过A/D转换模块5,将模拟信号转换成单片机可识别的数字信号。速度给定模块1存储于单片机中,这里的速度给定模块是根据接触器的工作气隙长度、触头系统的质量等,得出的最优的铁芯运动的速度曲线,曲线大致为:在吸合时,使触头先加速运动,到达某一位置后,开始做减速运动。使铁芯在将要闭合时,触头的速度为0,加速度还很大。在开闸时,同理。将速度给定模块1与得到的数字信号比较,经过加减运算模块2得出差值,经过PID控制器调节后得出最优的输出电压。然后再经过驱动电路4的放大和调理后,给线圈供电。形成闭环控制系统。在实际速度小于给定速度曲线时,给线圈通电,使衔铁加速运动,当实际速度大于给定曲线时,在反力的作用下比如弹簧反力,使铁芯做减速运动。使铁芯的实际速度与给定的最优速度曲线相吻合。实现了接触器无弹跳闭合和无弧分断,从而提高接触器的使用寿命,首次将闭环控制应用于接触器中,对智能电器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Claims (3)

1.一种基于运动过程随动控制的智能接触器闭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驱动电路(4)、速度检测模块(6)和接触器(7),其中单片机包括速度给定模块(1)、加减运算模块(2)、PID控制器(3)和A/D转换模块(5),速度给定模块(1)与A/D转换模块(5)通过加减运算模块(2)连接PID控制器(3),PID控制器(3)连接驱动电路(4),驱动电路(4)连接接触器(7),接触器(7)连接速度检测模块(6),速度检测模块(6)连接A/D转换模块(5)。
2.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运动过程随动控制的智能接触器闭环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闭环控制应用于智能接触器中,控制接触器的动态特性;由单片机控制接触器线圈的电压,通过速度检测模块来实时的检测铁芯的速度,然后将速度信号反馈到单片机中,与事先设定的速度规划曲线进行比较,进行PID调节,然后单片机再调整输出的电压,从而调整铁芯的速度,形成一个闭环的控制系统。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运动过程随动控制的智能接触器闭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通过单片机给驱动电路(4)电压,经过驱动电路的放大和调理后,给接触器(7)的线圈供电,使铁芯动作;
步骤2:通过速度检测模块(6),将铁芯的实时运动状态通过模拟信号传给单片机;
步骤3:经过A/D转换模块(5)后,将速度给定模块(1)与得到的数字信号比较,经过加减运算模块(2)得出差值,经过PID控制器调节后得出最优的输出电压;
步骤4:然后再经过驱动电路(4)的放大和调理后,给线圈供电,形成闭环控制系统。
CN201410418718.2A 2014-08-25 2014-08-25 基于运动过程随动控制的智能接触器闭环控制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041559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18718.2A CN104155908A (zh) 2014-08-25 2014-08-25 基于运动过程随动控制的智能接触器闭环控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18718.2A CN104155908A (zh) 2014-08-25 2014-08-25 基于运动过程随动控制的智能接触器闭环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5908A true CN104155908A (zh) 2014-11-19

Family

ID=51881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18718.2A Pending CN104155908A (zh) 2014-08-25 2014-08-25 基于运动过程随动控制的智能接触器闭环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5590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8427A (zh) * 2016-10-11 2018-04-17 西门子公司 具有电子的线圈驱控系统的接触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34316B1 (de) * 1999-12-03 2004-10-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omagnetisches schaltgerät mit gesteuertem antrieb sowie zugehörig ein verfahren und eine schaltung
US20060098375A1 (en) * 2004-11-05 2006-05-11 Lluch Ricardo M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closing action of a contactor
CN101814398A (zh) * 2009-02-24 2010-08-25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交流接触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2315043A (zh) * 2011-09-09 2012-01-11 福州大学 双闭环反馈控制模块
CN103456566A (zh) * 2013-08-21 2013-12-18 福州大学 数字化全过程动态控制智能交流接触器
CN204086881U (zh) * 2014-08-25 2015-01-07 沈阳工业大学 基于运动过程随动控制的智能接触器闭环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34316B1 (de) * 1999-12-03 2004-10-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omagnetisches schaltgerät mit gesteuertem antrieb sowie zugehörig ein verfahren und eine schaltung
US20060098375A1 (en) * 2004-11-05 2006-05-11 Lluch Ricardo M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closing action of a contactor
CN101814398A (zh) * 2009-02-24 2010-08-25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交流接触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2315043A (zh) * 2011-09-09 2012-01-11 福州大学 双闭环反馈控制模块
CN103456566A (zh) * 2013-08-21 2013-12-18 福州大学 数字化全过程动态控制智能交流接触器
CN204086881U (zh) * 2014-08-25 2015-01-07 沈阳工业大学 基于运动过程随动控制的智能接触器闭环控制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8427A (zh) * 2016-10-11 2018-04-17 西门子公司 具有电子的线圈驱控系统的接触器
CN107918427B (zh) * 2016-10-11 2020-04-28 西门子公司 具有电子的线圈驱控系统的接触器
US10692675B2 (en) 2016-10-11 2020-06-2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Contactor having electronic coil control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89666B (zh) 一种基于幂次趋近律的滑模控制的磁悬浮列车系统控制方法
CN101221863B (zh) 真空断路器永磁机构的双线圈变电流控制电路
US10217585B2 (en) Control circuit for composite switch with contact protection based on diode and relay control method
RU2011109193A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ым приводом рельсов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103336474A (zh) 基于双信号跟踪的真空断路器永磁机构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5914100B (zh) 一种大容量接触器的动态可靠控制策略
CN102315043B (zh) 双闭环反馈控制模块
CN104157509A (zh) 一种双稳态永磁真空断路器快速分合闸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5946838A (zh) 磁悬浮列车制动缸压力控制方法
WO2019015152A1 (zh) 一种电磁斥力操动机构及其储能模块、储能装置
CN105958551A (zh) 一种利用储能提高火力发电厂agc响应的方法
CN103929107A (zh) 同步发电机灭磁电路
CN201156501Y (zh) 交流接触器的电磁控制装置
CN203760367U (zh) 一种智能断路器永磁操动机构
CN102284771A (zh) 弧压感应送丝机
CN204086881U (zh) 基于运动过程随动控制的智能接触器闭环控制系统
CN104155908A (zh) 基于运动过程随动控制的智能接触器闭环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1306510Y (zh) 节能真空电磁阀
CN103794416B (zh) 一种磁保持接触器
CN111391669B (zh) 一种氢燃料汽车电机异常失控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2737913A (zh) 电磁系统的节能装置及包括该节能装置的电磁系统
CN104747524A (zh) 基于错时调制的开关阀实现气压细分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WO2011071344A3 (ko) 온라인 전기자동차용 세그먼트 충전 제어방법
CN202176802U (zh) 高频电磁阀驱动电路
CN102857094A (zh) 一种基于滞环控制的Boost工作切换方法及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