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54638A - 嵌入式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嵌入式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54638A
CN104154638A CN201410406435.6A CN201410406435A CN104154638A CN 104154638 A CN104154638 A CN 104154638A CN 201410406435 A CN201410406435 A CN 201410406435A CN 104154638 A CN104154638 A CN 1041546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ind wheel
heat exchanger
conditioner indoor
retur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064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54638B (zh
Inventor
周柏松
许永锋
黄浪水
曾过春
黎浩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0643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546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54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46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546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46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嵌入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回风箱体、电控盒、蜗壳、接水盘、换热器、蜗舌和风轮,其中,蜗舌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以风轮的轴线为原点,第一板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的轴线在Y方向上所在的平面不平行,且第一板所在的平面切割风轮形成的半圆的高度大于风轮直径的15%;第二板为与风轮同心的第一圆弧板,第一圆弧板与风轮之间具有5mm-9mm的间隙,第一圆弧板的一端与第一板相连接;第三板的一端与第二板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接水盘相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有效缩减了产品厚度以及宽度尺寸,减小了整个风路通道阻力,并使得吸入、吹出端的泄漏量都得以优化,从而提升了风机的效率、降低了噪音。

Description

嵌入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嵌入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天花嵌入式空调器通常应用在商用环境,如办公楼、商场等,这些环境的房间层高都比较充足,而且天花面积也很大,所以对于空调器的安装厚度以及长宽尺寸都没有特殊的要求。
与传统的家用空调器(如:壁挂式空调器或者柜式空调器)相比较,因天花嵌入式空调器安装后不占用墙面以及地面空间,使得房间空间感更好,而且更加美观,因此,越来越受到家用市场的青睐。
但是通常的家用环境楼层高度不高,如果要安装天花嵌入式空调器就只能选择机身厚度很薄的产品,但是在现有的技术中,几乎所有的超薄天花嵌入式空调器在机身薄型化后,不仅增加了宽度尺寸,而且由于通道尺寸的缩小从而引起产品风机效率低、换热器换热不良、噪音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缩减产品厚度以及宽度尺寸,同时减少吸入、吹出端的泄漏量,提升风轮效率、降低噪音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嵌入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安装有电控盒的回风箱体,与所述回风箱体相连接的蜗壳,与所述回风箱体相对设置形成回风通道的接水盘,设置在所述回风通道内的换热器,与所述接水盘相连接、并与所述蜗壳形成出风通道的蜗舌,以及设置在所述回风通道与所述出风通道之间的风轮,所述蜗舌包括:第一板,以所述风轮的轴线为原点,所述第一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风轮的轴线在Y方向上所在的平面不平行,且所述第一板所在的平面切割所述风轮形成的半圆的高度大于所述风轮直径的15%;第二板,所述第二板为与所述风轮同心的第一圆弧板,所述第一圆弧板与所述风轮之间具有5mm-9mm的间隙,所述第一圆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相连接;和第三板,所述第三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水盘相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以风轮的轴线为原点,蜗舌的第一板所在的平面与风轮的轴线在Y方向上所在的平面不平行,且第一板所在的平面切割风轮形成的半圆的高度大于风轮直径的15%,这样的结构,一方面,使得嵌入式空调室内机为倾斜送风,与现有技术的垂直向下送风相比,倾斜送风更有利于将风场覆盖到整个房间,从而有效地改善了空调器的舒适性,进而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另一方面,由于出风方向与回风方向夹角得以减小,产品风道阻力随之降低,提高了风机的效率;另外,通过流体模拟计算以及实验结果发现,将第二板设计为与风轮同心的圆弧板,并使第二板与风轮之间具有5mm-9mm的间隙,即距风轮的最近蜗舌的形状与风轮的形状相适配,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减少回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的泄漏量,并提升了风轮的工作效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嵌入式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能够有效地减少回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的泄漏量,并提升了风轮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噪音,从而有效地提升了产品的舒适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风轮的轴线在Y方向上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3°-30°的夹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蜗壳包括:第四板,所述第四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板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5°-20°的夹角;和第二圆弧板,所述第二圆弧板的一端与所述回风箱体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圆弧板的一端与所述原点的连线和所述第一圆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原点的连线之间形成151°-173°的夹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圆弧板的一端与所述原点的连线和所述X轴之间形成45°-55°的夹角,且所述第二圆弧板的一端与所述风轮之间具有4mm-8mm的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控盒包括:盒体和设置有电器元件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盒体内,所述盒体沿自身长度方向安装在所述回风箱体上,并位于所述回风通道的开口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路板包括设置有第一种电器元件的第一区域和设置有第二种电器元件的第二区域,且所述第一种电器元件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种电器元件的高度;所述盒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下方,且所述第一部分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区域的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二部分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区域的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通过斜面或者曲面过渡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部分的底面远离所述回风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倒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器与所述风轮之间具有大于10mm的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器包括:一端密封连接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回风箱体以密封的形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接水盘以密封的形式可移动地连接,且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Y轴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之间的夹角为30°-16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挡水筋,所述回风箱体上设置有第二挡水筋,所述第二挡水筋与所述第一挡水筋的外轮廓之间的距离大于5mm。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中换热器改变角度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根据图2所示的原理图装配后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的第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图2所示的原理图装配后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的第二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 嵌入式空调室内机,10 回风箱体,11 第二挡水筋,20 电控盒,21 盒体,211 倒角,22 电路板,23 电器元件,231 第一种电器元件,232 第二种电器元件,30 蜗壳,31 第四板,32 第二圆弧板,40 接水盘,50 换热器,51 第一换热器,52 第二换热器,60 蜗舌,61 第一板,62 第一圆弧板,63 第三板,70 风轮,80 第一挡水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在图1中,除表示X轴和Y轴方向的箭头外,其他的箭头方向均为空气流动方向。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回风箱体10、电控盒20、蜗壳30、接水盘40、换热器50、蜗舌60和风轮70;
电控盒20安装在回风箱体10上,蜗壳30与回风箱体10相连接,接水盘40与回风箱体10相对设置形成回风通道,换热器50设置在回风通道内,蜗舌60与接水盘40相连接、并与蜗壳30形成出风通道,风轮70设置在回风通道与出风通道之间;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蜗舌60包括:第一板61、第二板和第三板63,以风轮70的轴线71为原点,第一板61所在的平面与风轮70的轴线71在Y方向上所在的平面不平行,且第一板61所在的平面切割风轮70形成的半圆的高度大于风轮70直径的15%;第二板为与风轮70同心的第一圆弧板62,第一圆弧板62与风轮70之间具有5mm-9mm的间隙,第一圆弧板62的一端与第一板61相连接;第三板63的一端与第二板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三板63的另一端与接水盘40相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100,有效缩减了产品厚度以及宽度尺寸,同时减少了吸入、吹出端的泄漏量,提升了风轮的效率、降低了噪音,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嵌入式空调室内机100的安装美观度、使用舒适性,具体来说,首先,嵌入式空调器按照吹风口数量来分可以分为:360°吹风型、四向吹风型、两向吹风型、单向吹风型,其中,因为360°吹风型、四向吹风型和两向吹风型几种类型的空调器适合安装在房间中心位置,所以要求房间天花板要完全做吊顶,对于本来层高就紧张的家庭环境来讲,整体吊顶会牺牲很多空间,所以一般不会选择安装这几种类型的空调器,而是选择适合安装在房间天花板的周边位置的单向吹风型,然而,在现有技术使用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100中,位于出风通道开口处的部分蜗舌60,通常为以风轮70的轴线71为原点,上述部分蜗舌60所在的平面与风轮70的轴线71在Y方向上所在的平面相平行,这样的结构不利于将冷、热风送到整个房间,而在本实施例中,以风轮70的轴线71为原点,第一板61所在的平面与风轮70的轴线71在Y方向上所在的平面不平行,且第一板61所在的平面切割风轮70形成的半圆的高度大于风轮70直径的15%,这样的结构,一方面,扩大了出风角度,使得嵌入式空调室内机为倾斜送风,与现有技术的垂直向下送风相比,倾斜送风有利于将风场覆盖到整个房间,从而有效地改善了空调器的舒适性,进而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另一方面,由于出风方向与回风方向夹角得以减小,产品风道阻力随之降低,提高了风机的效率;另外,通过流体模拟计算以及实验结果发现,将第二板设计为与风轮70同心的圆弧板,并使第二板与风轮70之间具有5mm-9mm的间隙,即距风轮70的最近蜗舌60的形状与风轮70的形状相适配,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减少回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的泄漏量,并提升了风轮70的工作效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嵌入式空调室内机100的换热效率。
可选地,第一板61、第二板和第三板63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能够有效保证第一板61、第二板和第三板63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蜗舌60的使用强度,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可将第一板61、第二板和第三板63一体制成,批量生产。
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板61所在的平面与风轮70的轴线71在Y方向上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3°-30°的夹角,这样的角度,具体限制了第一板61的安装位置,一方面,使得第一板61安装位置的确定更加简单,从而使得第一板61的装配更加方便,另一方面,使得第一板61能够扩大送风角度,从而有利于将风场覆盖到整个房间,进而改善了嵌入式空调室内机100的舒适性。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蜗壳30包括:第四板31和第二圆弧板32;
第四板31所在的平面与第一板61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5°-20°的夹角;第二圆弧板32的一端与回风箱体10相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板31相连接,第二圆弧板32的一端与原点的连线和第一圆弧板62的另一端与原点的连线之间形成151°-173°的夹角。
第四板31所在的平面与第一板61所在的平面构成了出风通道的出风部,通过第四板31所在的平面与第一板61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确定了产品的送风方向,使得嵌入式空调室内机100可根据不同的室内环境需求更改送风方向,以改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100的舒适性,通过流体模拟计算以及实验结果发现,当第四板31所在的平面与第一板61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5°-20°时,能够有效扩大送风角度,更有利于将风场覆盖到整个房间;第二圆弧板32的一端与原点的连线,以及第一圆弧板62的另一端与原点的连线之间形成了风轮70的吸入角,通过流体模拟计算以及实验结果发现,当吸入角为151°-173°时,既能够有效提升风轮70的工作效率,从而提升了嵌入式空调室内机100的换热效果,又能够有效降低风轮70工作时的噪音,从而提升了嵌入式空调室内机100的品质。
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圆弧板32的一端与原点的连线和X轴之间形成45°-55°的夹角,且第二圆弧板32的一端与风轮70之间具有4mm-8mm的间隙。
第二圆弧板32的一端与原点的连线和X轴之间形成的夹角,限制了第二圆弧板32的安装位置,从而使得第二圆弧板32的安装位置的确定更加简单,从而使得第二圆弧板32的装配更加方便,而第二圆弧板32与风轮70之间的间隙,在保证风轮70能够正常工作的同时,既能够有效提升风机的工作效率,又能够降低噪音。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如图1所示,电控盒20包括:盒体21和设置有电器元件23的电路板22,电路板22安装在盒体21内,盒体21沿自身长度方向安装在回风箱体10上,并位于回风通道的开口处。
盒体21沿自身长度方向安装在回风箱体10上,这样,能够在减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100厚度的同时,有效缩短嵌入式空调室内机100的宽度,从而有利于用户缩减房屋吊顶装修的高度以及宽度,使得房屋空间感更好、更美观。
具体地,电路板22包括设置有第一种电器元件231的第一区域和设置有第二种电器元件232的第二区域,且第一种电器元件231的高度高于第二种电器元件232的高度;盒体21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位于第二部分的下方,且第一部分的尺寸与第一区域的尺寸相适配,第二部分的尺寸与第二区域的尺寸相适配,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通过斜面或者曲面过渡连接。
电控盒20位于回风通道中,盒体21的尺寸大小以及轮廓形状对于风道影响很大,现有技术常规的做法就是以尺寸最大的为准,设计一个尺寸较大的盒体21来安装这些零部件,这样的安装方式对于回风的阻挡严重,从而降低了换热器50的换热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先将电器元件23按照高度尺寸被分为两大类:第一种电器元件231,即尺寸较高的电器元件,第二种电器元件232,即尺寸较矮的电器元件,再将这些元件分别设计到电路板22的两个区域,即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然后将以盒体21内的电器元件23的分布为准,将电器元件23设计成两级高度:与第一种电器元件231的尺寸相适配的第一部分,即高盒体21,以及与第二种电器元件232的尺寸相适配的第二部分,即矮盒体21,且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通过斜面或者是曲面进行过渡连接,这样的结构,既能够有效地减小了电控盒20的整体面积,从而减小电控盒20对回风通道的风阻,进而提升了换热器50的换热效率,又能够降低嵌入式空调室内机100的噪音,从而提升了产品的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电控盒20只描述了两级高度,但电控盒20也可以具有更多级的高度,在此不再赘述,但其应用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第一部分的底面远离回风箱体10的一侧设置有倒角211。
位于电控盒20的下部的壳体为迎风面,通过在第一部分的底面远离回风箱体10的一侧设置倒角211,以减少电控盒20对换热器50风阻,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换热器50的换热效率。
可选地,倒角211为过渡斜倒角或者圆倒角。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换热器50与风轮70之间具有大于10mm的间隙。
换热器50与风轮70之间的间隙,在保证风轮70能够正常工作的同时,可以降低风机的噪音,并提升风机的工作效率,从而提升嵌入式空调室内机100的换热效果以及舒适性。
具体地,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换热器50包括:一端密封连接的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第一换热器51的另一端与回风箱体10以密封的形式固定连接,第二换热器52的另一端与接水盘40以密封的形式可移动地连接,且第二换热器52的另一端与Y轴之间具有间隙,第一换热器51与第二换热器52之间的夹角为30°-165°。
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之间密封连接,第一换热器51与回风箱体10密封连接,第二换热器52与接水盘40密封连接,有效地保证了换热器50自身的密封性,以及换热器50与回风通道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保证了嵌入式空调室内机100的换热效果;第二换热器52与Y轴之间的间隙,保证了换热器50既不会影响蜗舌60的装配,又不会影响出风通道的出风效果;第一换热器51与第二换热器52之间形成的夹角,使得换热器50的宽度以及倾斜角度可根据不同需求改变,从而进一步缩短了嵌入式空调室内机100的宽度,进而更加有利于用户缩减房屋吊顶装修的高度以及宽度,使得房屋空间感更好、更美观;另外,第一换热器51与回风箱体10固定连接,第二换热器52与接水盘40可移动地连接,使得换热器50的两部分的变换原理类似一个三角形变换,通过这种变换可以实现在一个空间不变的回风通道中安装不同尺寸的换热器50,从而有利于产品的差异化设计,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V-U为第一换热器51,U-R为第二换热器52,在图2中的U1-U5-V构成的三角形区域中,通过不同的长度分割即可实现不同的换热器50面积组合,其中R-U1-V为最小换热器50组合,R-U5-V为最大换热器50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50只描述了两部分,但换热器50也可以具有更多部分,在此不再赘述,但其应用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换热器5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挡水筋80,回风箱体10上设置有第二挡水筋11,第二挡水筋11与第一挡水筋80的外轮廓之间的距离大于5mm。
由于产品的超薄化设计,换热器50的倾斜角度设计比较大,这样就有滴水的危险,所以在第二部分的下方第一挡水筋80,以解决滴水问题;在空调器运行时,回风箱体10内壁由于冷热传递,在距离换热器50比较近的区域容易形成冷凝水,这些冷凝水有可能沿回风箱体10内壁流动到电控盒20位置引起器件损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回风箱体10上设置第二挡水筋11,且第二档水筋与第一档水筋的外廓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5mm,因第二档水筋位于第一挡水筋80的覆盖范围内部,水滴就会被第二挡水筋阻挡而滴落在第一挡水筋80中排走,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电器元件23被冷凝水损坏的问题,进而有效地提升了嵌入式空调室内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换热器50的第二部分的下方设置有均匀地设置有三个第一挡水筋80,但也可以在换热器50的第二部分的下方设置更多地第一挡水筋80,在此不再赘述,但其应用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选地,第二挡水筋11与回风箱体10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能够有效地保证第二挡水筋11与回风箱体10之间的连接强度,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可将第二挡水筋11与回风箱体10一体制成,批量生产。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具有较小的厚度尺寸以及宽度尺寸,从而更加有利于用户缩减房屋吊顶装修得高度以及宽度,使得房屋空间感更好、更美观;回风通道以及出风通道结构,一方面,提升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从而可以使用较小尺寸的换热器来实现等量的换热量,进而有效地降低了产品成本;另一方面,使得嵌入式空调室内机送风方向更合理、噪音更低,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嵌入式空调室内机的舒适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嵌入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安装有电控盒的回风箱体,与所述回风箱体相连接的蜗壳,与所述回风箱体相对设置形成回风通道的接水盘,设置在所述回风通道内的换热器,与所述接水盘相连接、并与所述蜗壳形成出风通道的蜗舌,以及设置在所述回风通道与所述出风通道之间的风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舌包括:
第一板,以所述风轮的轴线为原点,所述第一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风轮的轴线在Y方向上所在的平面不平行,且所述第一板所在的平面切割所述风轮形成的半圆的高度大于所述风轮直径的15%;
第二板,所述第二板为与所述风轮同心的第一圆弧板,所述第一圆弧板与所述风轮之间具有5mm-9mm的间隙,所述第一圆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相连接;和
第三板,所述第三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水盘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风轮的轴线在Y方向上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3°-30°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壳包括:
第四板,所述第四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板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5°-20°的夹角;和
第二圆弧板,所述第二圆弧板的一端与所述回风箱体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圆弧板的一端与所述原点的连线和所述第一圆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原点的连线之间形成151°-173°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圆弧板的一端与所述原点的连线和所述X轴之间形成45°-55°的夹角,且所述第二圆弧板的一端与所述风轮之间具有4mm-8mm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盒包括:盒体和设置有电器元件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盒体内,所述盒体沿自身长度方向安装在所述回风箱体上,并位于所述回风通道的开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包括设置有第一种电器元件的第一区域和设置有第二种电器元件的第二区域,且所述第一种电器元件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种电器元件的高度;
所述盒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下方,且所述第一部分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区域的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二部分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区域的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通过斜面或者曲面过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的底面远离所述回风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倒角。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与所述风轮之间具有大于10mm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包括:一端密封连接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回风箱体以密封的形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接水盘以密封的形式可移动地连接,且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Y轴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之间的夹角为30°-16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嵌入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挡水筋,所述回风箱体上设置有第二挡水筋,所述第二挡水筋与所述第一挡水筋的外轮廓之间的距离大于5mm。
CN201410406435.6A 2014-08-18 2014-08-18 嵌入式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1041546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6435.6A CN104154638B (zh) 2014-08-18 2014-08-18 嵌入式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6435.6A CN104154638B (zh) 2014-08-18 2014-08-18 嵌入式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4638A true CN104154638A (zh) 2014-11-19
CN104154638B CN104154638B (zh) 2018-03-27

Family

ID=51880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06435.6A Active CN104154638B (zh) 2014-08-18 2014-08-18 嵌入式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5463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6817A (zh) * 2017-11-10 2018-05-0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8954535A (zh) * 2018-08-24 2018-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角型架、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9386878A (zh) * 2017-08-04 2019-02-2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63286A (ja) * 2000-03-14 2001-09-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貫流送風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2004150789A (ja) * 2002-09-05 2004-05-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及び貫流送風機及びクロスフローファンのスタビライザー
CN101182941A (zh) * 2006-11-15 2008-05-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吸顶式空调机
CN102620398A (zh) * 2012-04-09 2012-08-01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出风口导风翼防凝露机构
CN203083092U (zh) * 2013-02-05 2013-07-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和蜗舌组件
CN103851694A (zh) * 2012-11-28 2014-06-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204254836U (zh) * 2014-08-18 2015-04-0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嵌入式空调室内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63286A (ja) * 2000-03-14 2001-09-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貫流送風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2004150789A (ja) * 2002-09-05 2004-05-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及び貫流送風機及びクロスフローファンのスタビライザー
CN101182941A (zh) * 2006-11-15 2008-05-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吸顶式空调机
CN102620398A (zh) * 2012-04-09 2012-08-01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出风口导风翼防凝露机构
CN103851694A (zh) * 2012-11-28 2014-06-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203083092U (zh) * 2013-02-05 2013-07-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和蜗舌组件
CN204254836U (zh) * 2014-08-18 2015-04-0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嵌入式空调室内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6878A (zh) * 2017-08-04 2019-02-2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09386878B (zh) * 2017-08-04 2021-01-05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08006817A (zh) * 2017-11-10 2018-05-0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8954535A (zh) * 2018-08-24 2018-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角型架、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8954535B (zh) * 2018-08-24 2023-09-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角型架、室内机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4638B (zh) 2018-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86711B (zh) 室内机
WO2020124758A1 (zh) 风管机
CN205641191U (zh) 竖款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3629745A (zh) 空调器吸顶式室内机
CN105091109B (zh) 一种壁挂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CN101929714A (zh) 室内机带有吸气风扇的移动式空调
CN104154638A (zh) 嵌入式空调室内机
CN108413500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02853537B (zh) 取暖换气扇
CN105091110A (zh) 一种壁挂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CN106907795A (zh)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CN204254836U (zh) 嵌入式空调室内机
CN104374005A (zh) 壁挂式空调的室内机和空调
CN101206070A (zh) 天花板嵌入式空调器的前面板出风口结构
CN105202636A (zh) 空调器制冷组件、空调器和建筑结构
CN206626700U (zh)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CN207094855U (zh) 空调一体机
CN204593614U (zh) 空调器
CN105509143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109827241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6018940U (zh) 空调器
CN204648473U (zh) 空调器
CN207094859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一体机
CN102345921A (zh) 移动式空调
CN202853088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