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46681A - 一种眼底视网膜oct图像校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眼底视网膜oct图像校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46681A
CN104146681A CN201410402851.9A CN201410402851A CN104146681A CN 104146681 A CN104146681 A CN 104146681A CN 201410402851 A CN201410402851 A CN 201410402851A CN 104146681 A CN104146681 A CN 1041466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ct image
cornea
crystalline lens
light beam
scanning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028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46681B (zh
Inventor
蔡守东
吴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ot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ertain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ertain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ertain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0285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466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46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6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466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66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眼底视网膜OCT图像校正方法,包括:扫描光束扫描眼前节和眼后节,同时得到经计算机处理的未校正的包含角膜OCT图像、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的人眼前节OCT图像和眼底视网膜OCT图像;将上述OCT图像校正还原成真实形态的图像,得到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半径、晶状体后表面曲率半径、角膜厚度、前房深度和晶状体厚度;确定出扫描光束经晶状体后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的汇聚点(O45),求出扫描扇形区域圆心位置及扫描角度(uO45);将未校正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还原成真实形态的图像,根据测得的眼前节OCT图像和眼后节OCT图像,最终还原得到眼底视网膜真实的断面图像,测得眼底视网膜曲率。

Description

一种眼底视网膜OCT图像校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底视网膜OCT图像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众多眼科诊断仪器被用于测量人眼的众多参数,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眼病进行诊断。但现有技术中,对于人眼晶状体前后表面曲率及人眼眼底视网膜的曲率,没有准确、无损、可靠的测量方法。
目前的OCT技术分时域、频域和扫频三种。其中时域OCT技术探测深度较深,但速度太慢,被测人眼动后,会影响人眼的断层扫描图;频域和扫频OCT系统速度快,但探测深度都难实现对整个人眼的断层扫描。若无法同时测定人眼的众多结构参数,就无法测得眼底视网膜曲率等。
现有的技术中提供了一种人眼多个部位的一次测量依次快速切换成像的方案,但所测的OCT图像是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得到的各部位的矩形OCT图像,该矩形OCT图像无法反映视网膜OCT真实的断层图的形状,因此根据该矩形OCT图像无法直接得出被测人眼的眼底视网膜的曲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视网膜OCT成像后的校正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无法从经计算机处理得到的未校正的矩形眼底视网膜OCT图像测得眼底视网膜曲率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眼底视网膜OCT图像校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扫描光束扫描眼前节和眼后节,同时得到经计算机处理的未校正的包含角膜OCT图像、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的人眼前节OCT图像和眼底视网膜OCT图像;
将所述角膜OCT图像、所述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和所述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校正还原成真实形态的眼前节OCT图像,并从所述校正后的眼前节OCT图像中得到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半径和晶状体后表面曲率半径、角膜厚度、前房深度和晶状体厚度;
确定出扫描光束经晶状体后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的汇聚点(O45),求出扫描扇形区域圆心位置及扫描角度(uO45);
将所述未校正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还原成真实形态的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扫描角度(uO45)是根据公式
uO45=γ·uO4求得;
其中,γ表示眼前节的整体角放大率,根据扫描光束依次经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晶状体前表面和晶状体后表面折射后在所述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汇聚后计算得到;uO4表示扫描光束扫描眼后节OCT图像时出射接目物镜时的扫描角度。
进一步地,将所述未校正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还原成真实形态的图像,具体包括:
将所述未校正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划分为(2m+1)列像素;
根据扫描角度(uO45),将所述(2m+1)列像素进行平移旋转或者旋转平移,得到校正后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求得的扫描角度(uO45)将所述(2m+1)列像素分别进行平移旋转或者旋转平移的具体步骤包括:
选取所述所述(2m+1)列的像素的任意第K列像素,确定其旋转角度 uk = k 2 m + 1 · uO 45 ;
求出所述扫描光束经晶状体后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的汇聚点(O45)到所述未校正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顶端所对应的空间位置RDK2的距离LO45toRDK2;
求出未校正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的第K列像素的顶端的第一像素点在校正后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中所处的第一位置的坐标;
先将所述未校正的第K列像素整列平移,并使所述第一像素点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然后以所述第一位置为第一圆心,以所述角度uk旋转经过平移后的第K列像素,完成所述第K列像素的校正;或者先以所述第一像素点在未校正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的所在位置为第二圆心,将所述第K列像素以角度uk旋转,然后将经过旋转后的第K列像素整列平移,并使所述第一像素点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完成所述第K列像素的校正;
用和校正第K列像素相同办法校正其余2m列像素,将所述未校正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还原成其真实形态的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眼前节的整体角放大率γ的计算公式为: γ = LO 45 LO 441 · LO 44 LO 431 · LO 43 LO 421 · LO 42 LO 4 ;
其中,LO45表示扫描光束经晶状体后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的汇聚点到晶状体后表面的距离,LO441表示扫描光束经晶状体前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到晶状体后表面的距离,LO44表示扫描光束经晶状体前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到晶状体前表面的距离,LO431表示扫描光束经角膜后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到晶状体前表面的距离,LO43表示扫描光束经角膜后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到角膜后表面的距离,LO421表示扫描光束经角膜前表面折射后的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到角膜后表面的距离,LO42表示扫描光束经角膜前表面时折射后的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到角膜前表面的距离,LO4表示扫描光束经接目物镜后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到角膜前表面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扫描光束经角膜前表面时折射后的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是根据公式
n Cornea LO 42 - n air LO 4 = n Cornea - n air r CorneaF 求得,
其中:nCornea为角膜折射率,nair表示空气折射率;rCorneaF为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该值为校正后的眼前节OCT图像获得。
进一步地:所述扫描光束经角膜后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是根据公式
n Aqueous LO 43 - n Cornea LO 421 = n Aqueous - n Cornea r CorneaB 求得,
其中:nAqueous表示眼前节房水折射率,rCorneaB为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该值由校正后的眼前节OCT图像中获得;所述扫描光束经角膜后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处于瞳孔附近。
进一步地:所述扫描光束经晶状体前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是根据公式:
n Lens LO 44 - n Aqueous LO 431 = n Lens - n Aqueous r LensF 求得;
其中,nLens表示晶状体折射率;rLensF为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半径,由校正后的眼前节OCT图像中获得。
进一步地:所述扫描光束经晶状体后表面折射扫描光束中心线的汇聚点根据公式
n Vitreous LO 45 - n Lens LO 441 = n Vitreous - n Lens r LensB 求得;
其中,nVitreous为玻璃体的折射率;rLensB为晶状体后表面曲率半径,由校正后的眼前节OCT图像中获得。
进一步地:所述未校正的眼前节OCT图像由一张OCT图像构成或者由二至三张OCT图像合成;若由一张OCT图像构成,则该张OCT图像包含角膜OCT图像、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若由两张OCT图像合成,则第一张为角膜OCT图像和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第二张为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或者第一张为角膜OCT图像,第二张为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和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若由三张OCT图像合成,则每张OCT图像为角膜OCT图像、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和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的任一张;所述未校正的眼前节OCT图像的张数由系统探测深度决定。
本发明的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在设备上一次性同时得到眼前节OCT图像和眼后节OCT图像,确定扫描光束中心线扫描视网膜时最终的汇聚点,在依次采集好角膜前表面OCT图像、角膜后表面OCT图像、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和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的基础上,将计算机处理得到的未校正的视网膜矩形OCT图像划分为(2m+1)列,根据最终扫描角度uO45,利用公式求得(2m+1)列中任意第K列像素的旋转角度uk,将(2m+1)列像素进行旋转平移或者平移旋转,使之和扫描光束经过眼底视网膜上时的实际光路相同,完成矩形视网膜OCT图像的校正,得到还原的反映眼底视网膜真实形状的OCT图像,从而测得眼底视网膜曲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测人眼前后节OCT图像系统结构简图;
图2为测眼前节OCT图像示意图;
图3为测眼后节OCT图像示意图;
图4为测眼前节OCT图像示意图;
图5为各眼前节OCT示意图;
图6为未矫正的合成的眼前节OCT图像示意图;
图7为眼前节OCT图像扫描模式校正示意图;
图8为眼前节OCT图像角膜前表面以下折射校正示意图;
图9为眼前节OCT图像角膜前表面以下折射率校正示意图;
图10为眼前节OCT图像角膜后表面以下折射校正示意图;
图11为眼前节OCT图像角膜后表面以下折射率校正示意图;
图12为眼前节OCT图像晶状体前表面以下折射校正示意图;
图13为眼前节OCT图像晶状体前表面以下折射率校正示意图;
图14为测眼后节OCT图像扫描光束中心线入射人眼前节情况示意图;
图15为测眼后节OCT图像扫描光束中心线入射人眼前节情况示意图续;
图16为原眼底视网膜OCT图像;
图17为校正后的眼底视网膜图像;
图18为图14中的A处放大图;
图19为图15中的B处放大图;
图20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1为图20中步骤S103的分解步骤图;
图22为眼底视网膜OCT图像校正平移步骤图;
图23为本发明的系统光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
图24为第K列像素的第一像素点在完成校正后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的第一位置的坐标计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主要叙述的是将计算机处理的未经校正的矩形眼底视网膜OCT图像还原成眼底视网膜真实形态的OCT图像。在还原的过程中,需要求得扫描光束扫描眼底视网膜的扫描扇形区域圆心位置及扫描角度uO45。扫描角度uO45是根据uO45=γ·uO4求得。其中,γ表示眼前节的整体角放大率,它是根据扫描光束中心线依次经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晶状体前表面和晶状体后表面折射后在所述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汇聚后计算得到;uO4表示扫描光束扫描眼后节OCT图像时出射接目物镜但未进入角膜前表面时的扫描角度。为求出γ,需要求出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半径、晶状体后表面曲率半径、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等参数。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需要通过校正后的角膜前表面OCT图像得到,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需要通过校正后的角膜后表面OCT图像得到,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半径需要通过校正后的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得到,晶状体后表面曲率半径需要通过校正后的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得到,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均需要通过校正后的人眼前节OCT图像得到。在本专利申请文件中,将花大篇幅的文字叙述角膜前表面OCT图像、角膜后表面OCT图像、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和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的校正,为最后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的校正做铺垫。
参考图1和图23,图1为测人眼前后节OCT图像系统结构简图,测眼前节和测眼后节过程中共用接目物镜206和测眼前、后节OCT图像组件207,且共用一个系统光路(见图23),图23中的系统光路通过光程补偿模块200能实现眼前节眼后节成像以及在眼前节眼后节成像之间的切换,光程补偿模块200配合眼前节眼后节扫描构件100,改变OCT成像系统的光程,在人眼的不同部位如角膜、晶状体前表面、晶状体后表面和视网膜上进行OCT成像,并能在这些成像部位之间实现相互切换,计算机得到了包括角膜OCT图像、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和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的眼前节OCT图像以及视网膜OCT图像。从图23可以看出,眼前节OCT图像和眼后节OCT图像的获得都是在同一台设备上一次完成。假如眼前节OCT图像和眼后节OCT图像是在不同设备上测量获得,则无法同时保证人眼到眼科设备的距离的一致性,也无法保证让测眼前节及测眼后节光路系统的主光轴重合。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得到的眼前节OCT图像和眼底视网膜OCT图像都是未校正的矩形OCT图像,而不是反映人眼真实的断面图像。因此,只有对这些未校正的眼前节OCT图像和眼底视网膜OCT图像校正还原,才能得到反映人眼真实的断面图像。从校正后的眼前节OCT图像和眼底视网膜OCT图像中能够得到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半径、晶状体后表面曲率半径、角膜厚度、晶状体厚度、前房深度和眼底视网膜的曲率。
参考图2,其中,测眼前节的角膜的OCT图像时,角膜OCT图像顶端所对应的空间位置CDK到接目物镜206的距离LCDKto206(参考图4)为系统已知值,因该值是根据测眼前节的角膜OCT成像系统的参考臂和样品臂的长度决定的。
参考图2,测眼前节的晶状体前表面的OCT图像时,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顶端所对应的空间位置LFDK到接目物镜206的距离为系统已知值,因该值是根据测眼前节的晶状体前表面OCT成像系统的参考臂和样品臂的长度决定的。另外,由上述眼前后节OCT成像系统也能测得被测人眼角膜Ec到接目物镜206的距离,方法是:角膜OCT图像顶端所对应的空间位置CDK到接目物镜206的距离为系统已知值,结合所测得的角膜OCT图像,从图像中能够测得角膜OCT图像顶端所对应的空间位置CDK到角膜的距离,从而得出角膜到接目物镜206的距离。测眼前节的晶状体后表面的OCT图像时,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顶端所对应的空间位置LBDK到接目物镜206的距离为系统已知值,因该值是根据测眼前节的晶状体后表面OCT成像系统的参考臂和样品臂的长度决定的。测眼后节的视网膜的OCT图像时,视网膜OCT图像顶端所对应的空间位置RDK2到接目物镜206的距离为系统已知值,因该值是根据测眼后节OCT成像系统的参考臂和样品臂的长度决定的。
参考图5,角膜前表面到角膜后表面的距离能由图5中的角膜OCT图像中获得。角膜后表面到晶状体前表面的距离,也就是前房深度,该值结合角膜OCT图像、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及测角膜和晶状体前表面时光路的光程差便可求得。晶状体厚度,该值结合晶状体前后表面OCT图像及测晶状体前后表面时光路的光程差便可求得。另外晶状体后表面到视网膜的距离,该值由晶状体后表面的OCT图像结合视网膜的OCT图像,及测晶状体后表面和测视网膜时光路的光程差便可求得。前面说过,未校正的眼前节OCT图像包含角膜OCT图像、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该眼前节OCT图像可由一张OCT图像中得到,或者由二至三张OCT图像合成得到。OCT图像张数具体取决于OCT系统的探测深度。即系统探测深度浅时,角膜、晶状体前后表面由同一系统分三次快速采集得到,分别得到未校正的角膜OCT图像、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和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此时未校正的眼前节OCT图像由上述三张OCT图像合成。系统探测深度深时,由两张OCT图像合成得到,这里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第一张OCT图像包含角膜OCT图像和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第二张OCT图像包含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第一张OCT图像包含角膜OCT图像,第二张OCT图像包含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和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当然,若由两张OCT图像组成时,这两张OCT图像亦可有交叠区域,如都含有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此时可通过图像处理,取消交叠区域,拼接出所需的从角膜到晶状体后表面的OCT图像。系统探测深度更深时,未校正的眼前节OCT图像则由一张OCT图像得到,例如图5中未校正的眼前节OCT图像就是由角膜OCT图像、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和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三张独立的OCT图像合成。
参考图2,测眼前节OCT图像时,测眼前节OCT图像组件的扫描装置(图22中109或者110)扫描,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于图2中的O1点。扫描光束经接目物镜206后,其中心线汇聚于O2点。O1、O2的位置由测眼前节OCT图像组件及接目物镜206共同决定,且为系统预设。另外当O1处于接目物镜206的右方焦点时,O2点便移至无穷远,此时扫描光束中心线与系统光路的主光轴平行。测角膜及晶状体前后表面时,OCT光束聚焦于眼前节中部区域,能有效提高角膜、晶状体前后表面测量时,OCT图像的信噪比及横向分辨率。并且若扫描光束中心线平行主光轴入射人眼,有利于角膜及晶状体前后表面的折射校正。
参考图3,测眼后节OCT图像时,测眼后节OCT图像组件中的扫描装置(图23中109或者110)扫描,而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于O3点。扫描光束经接目物镜206后,其中心线汇聚于O4点。O3、O4的位置由测眼后节OCT图像组件及接目物镜206共同决定,且为系统预设的。即O4点到接目物镜206的距离LO4to206为系统预设值。其中眼后节OCT图像组件中的扫描装置能够与眼前节OCT图像组件中的扫描装置共用。另外当O3点处于接目物镜206的右方无限远时,O4点便移至接目物镜206的左方焦点,此时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于接目物镜206的左方焦点。眼后节成像光路系统的探测光束满足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于待测人眼瞳孔附近,而任意时刻OCT光束聚焦于人眼眼底。这样设置使得瞳孔不会挡光,并且有效提高眼底OCT图像的信噪比和横向分辨率。
因此,图1至图3为能实现上述数据测量的OCT系统部分光路结构图,通过图1到图3的OCT系统,便能进行下述的OCT图像校正。
1)、眼前节OCT图像的校正
参考图4,测眼前节OCT图像(包括角膜、晶状体前后表面OCT图像)时,扫描光束中心线的交汇点O2到接目物镜206的距离LO2to206,该值为系统设定值。而测角膜OCT图像实际扫描宽度DCornea由系统扫描装置(图23中109或者110)的扫描幅度及光路决定,该值为系统设定值,从而测眼前节时扫描光束对应的总角度JCornea也就确定。
参考图5,系统所得的各眼前节OCT图为计算机得到的未经校正的矩形图,它们并不是各眼前节-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晶状体前表面和晶状体后表面的真实的OCT图像形状。其中任一一列图像在理论上对应一扫描光束中心线入射眼前节时OCT系统采集的信号,但实际上,扫描光束中心线由于光路系统的设定以及光束进入人眼后被人眼组织折射,因而实际扫描光束所经过的路径并非如所得的眼前节OCT图像那样为笔直的一列,因此图5中所得的矩形的眼前节OCT图像并非真实的眼前节形状,它只是计算机处理得到的未经校正的眼前节矩形OCT图像。为了得到真实的眼前节形态,从而得到真实的眼前节结构参数,系统需要对眼前节OCT图像进行校正。
系统设定所获得的眼前节OCT图像的横向像素数相同,即:测角膜、晶状体前后表面的OCT图像的横向像素数相同,每一列像素对应一扫描光束中心线。容易理解,扫描光束若沿系统主光轴出射,此时采集的信号对应角膜OCT图像、晶状体前后表面OCT图像、视网膜的OCT图像的中心线。
参考图6,定义角膜OCT图像、晶状体前后表面OCT图像各由2n+1列像素构成,其中标注为0的那一列对应相同的扫描光束中心线。其中前房深度用角膜下表面C0点到晶状体前表面F0点间的光程LC0toF0来表征,该值能由系统测得。而晶状体厚度用晶状体前表面F0点到晶状体后表面I0点间的光程LF0toI0来表征,也可以由系统测得。根据前房深度光程值LC0toF0、晶状体厚度光程值LF0toI0,便可将上述角膜OCT图像、晶状体前后表面OCT图像组合成如图6所示的眼前节OCT图像。图6所示的包括角膜OCT图像、晶状体前后表面OCT图像是未经过校正的眼前节OCT矩形图像。该矩形OCT图像需要还原成它真实的图像,先要进行扫描校正,即校正成如图7所示的大致为扇形的图形。
参考图7并结合图4和图6,首先进行扫描模式校正。如图7所示,每一列像素以眼前节OCT图像的最上端的像素为圆心旋转,其中定义第j列以Aj为圆心,旋转角度为αj,将眼前节OCT图像第j列像素值进行旋转,并求出剩下的其它列像素对应的旋转角度,然后根据求得的旋转角度将其一一旋转,最终得到如图7中点A-n、点J0、点An、点Jn2、点J-n2所围的不规则图形。旋转角度αj的计算根据以下公式
tan ( αj ) = | A 0 Aj | LO 2 to 206 - LCDKto 206
求出。
其中:LO2to206表示扫描光束中心线的交汇点O2到接目物镜206的距离;LCDKto206表示角膜OCT图像顶端所对应的空间位置CDK到接目物镜206的距离;|A0Aj|表征A0到Aj点的距离,DCornea表示角膜OCT图像实际扫描宽度。因此,通过上面的公式便能求得第j列像素相对于标注为第0列像素旋转的角度。此外,若O2点位于接目物镜左方无限远处,是上述情况的特例,此时就无需进行扫描模式校正,即αj=0。从扫描模式校正后的眼前节OCT图像中,再识别出角膜前表面轮廓,便能得出准确的角膜前表面曲率分布。
2)角膜前表面以下图像的折射校正
在完成扫描模式校正后,接着进行角膜前表面以下的图像进行折射校正。参考图8并结合图5,前面说过,将眼前节OCT图像分为(2n+1)列,这自然包括了将角膜前表面的OCT图像按照同样的方法划分为(2n+1)列。将角膜前表面以下每一列像素以角膜前表面为圆心旋转,其中第j列以Bj2为圆心,旋转角度为(i1j-i2j)。i1j为扫描光束中心线入射到角膜前表面的Bj2点和法线BJ205形成的入射角;i2j为扫描光束中心线在Bj2到Cj3之间形成的折射光和法线BJ205形成的折射角,该折射光会在眼前节区域(即角膜后表面至晶状体前表面之间的区域)会再次发生折射。在Bj2点处,角膜前表面的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βj。βj由所识别的角膜前表面曲率分布中得出,由于αj已经求出,因此,根据公式
i1j=βj-αj
求出i1j。
在i1j已经求得的情况下,根据公式
nairsin(i1j)=nCorneasin(i2j)
求出i2j,其中nair为空气折射率,nCornea为角膜折射率;
在i2j已经求出的情况下,根据公式
γj=βj-i2j
求出γj。γj表征在Bj2点处扫描光束中心线入射角膜前表面后的折射光线Bj2Cj3与竖直直线A0J0的夹角。
用同样的办法可以完成角膜前表面以下的OCT图像的其它列像素的折射校正,最终完成角膜前表面以下的OCT图像的折射校正。
3)、角膜前表面以下图像的折射率校正
接着进行角膜前表面以下图像的折射率校正。因OCT采用光学相干原理,其图像获得的是被测样品的光程信息图,若为了得到眼前节的实际厚度参数,需对角膜前表面以下的图像进行折射率的校正。
参考图9,图9为对眼前节OCT图像角膜前表面以下折射率校正示意图,就是将图8中的Bj2到Jj3之间的像素进行压缩,压缩成图9中的Bj2到Jj4,压缩的比率为根据所得的眼前节OCT图像角膜前表面以下折射率校正后的图像中识别出角膜后表面轮廓,便能得出准确的角膜后表面曲率分布。
4)、角膜后表面以下图像的折射校正
再次进行角膜后表面以下图像的折射校正。参考图10,将被分割成(2n+1)列的每一列角膜后表面上的像素作为圆心进行旋转,其中第j列以Cj4为圆心,将Cj4到Jj4间的像素值(参考图9)以旋转角度(i3j-i4j)进行旋转,旋转至图10中的Cj4到Jj5。其中i3j表征Cj4点处扫描光束中心线入射角膜后表面时和法线Cj4O6构成的入射角,i4j表征Cj4点处扫描光束中心线入射角膜后表面后和法线Cj4O6构成的折射角。在Cj4点处,角膜后表面的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β2j。β2j由所识别的角膜后表面曲率分布中得出,由于γj已经求出,从而可得i3j=β2j-γj。
根据公式
nCorneasin(i3j)=nAqueoussin(i4j)
在i3j已经求得情况下,并且nCornea和nAqueous为已知值的情况下,求得i4j,然后进一步求出旋转角度(i3j-i4j)。其中nAqueous为眼前节房水折射率,nCornea为角膜折射率。最后根据公式
γ2j=β2j-i4j
求得γ2j.
其中,γ2j表征Cj4点处扫描光束中心线入射角膜后表面后的折射光线与竖直直线的夹角。
用同样的办法可以完成角膜后表面以下的OCT图像的其它列像素的折射校正,最终完成角膜后表面以下的OCT图像的折射校正。
5)、角膜后表面以下图像的折射率校正
参考图11,当完成角膜后表面以下图像的折射校正后,接着进行角膜后表面以下图像的折射率校正。如图11所示,眼前节OCT图像角膜后表面以下折射率校正,就是将CJ4到Jj5(参考图10)之间的像素压缩成Cj4到Jj6(图11),压缩的比率为根据所得的眼前节OCT图像角膜后表面以下折射率校正后的图像中识别出晶状体前表面轮廓,便能得出准确的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分布。
6)、晶状体前表面以下图像的折射校正
接着进行晶状体前表面以下折射校正。如图12所示,以校正的每一列晶状体前表面像素点为圆心旋转,第j列以Fj6为圆心,旋转角度为(i5j-i6j),将Fj6到晶状体后表面以下的Jj6间的像素值进行旋转,旋转至Fj6到Jj7。其中,Fj6为扫描光束中心线入射至晶状体前表面的入射点,扫描光束中心线在晶状体前表面和晶状体后表面的折射光线为Fj6Ij7。i5j为入射角,它表示扫描光束中心线Cj4Fj6和法线Fj607构成的夹角;i6j为折射角,它表示折射光线Fj6Ij7和法线Fj607之间构成的夹角。
根据公式
i5j=β3j-γ2j可以求出i5j;
其中,β3j表示Fj6点处,晶状体前表面的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由所识别的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分布中得出;γ2j表征Cj4点处扫描光束中心线入射角膜后表面后的折射光线与竖直直线的夹角;β3j和γ2j由前述校正过程中求得,因此根据这两个值求得i5j,
根据公式
nAqueoussin(i5j)=nLenssin(i6j)
求得i6j,进而求得旋转角度(i5j-i6j);其中nLens为晶状体折射率。
根据公式
γ3j=β3j-i6j
求得γ3j,γ3j表示Fj6点处扫描光束中心线入射晶状体前表面后的折射光线Fj6Ij7与竖直直线A0J0的夹角。
用同样的办法可以完成晶状体前表面以下的OCT图像的其它列像素的折射校正,最终完成晶状体前表面以下的OCT图像的折射校正。
7)、晶状体前表面以下折射率校正
如图12所示,眼前节OCT图像晶状体前表面以下折射率校正,以第J列像素为例,就是将Fj6到Jj7之间的像素进行压缩,压缩成图13中的Fj6到Jj8,压缩的比率为根据所得的眼前节OCT图像晶状体前表面以下折射率校正后的图像中识别出晶状体后表面轮廓,便能得出准确的晶状体后表面曲率分布。
同样的,用校正晶状体前表面以下的折射和折射率的方法可对晶状体后表面以下的数据就行折射校正和折射率校正。
8)、晶状体后表面以下折射及折射率的校正
晶状体后表面以下折射及折射率的校正和晶状体前表面以下折射及折射率的校正方法相同,在此不在累述。
在完成了上述角膜前表面OCT图像,角膜后表面OCT图像、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和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的校正后,进入眼底视网膜OCT图像的校正。眼底视网膜OCT图像的校正的方法属于本专利申请文件的核心内容,它是建立在角膜前表面OCT图像,角膜后表面OCT图像、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和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的校正的基础上进行的。
参考图20,眼底视网膜OCT图像的校正,包括如下步骤:
S101:扫描光束扫描眼前节和眼后节,同时得到经计算机处理的未校正的包含角膜OCT图像、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的人眼前节OCT图像和眼底视网膜OCT图像;
S102:将所述角膜OCT图像、所述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和所述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校正还原成真实形态的图像,并从所述图像中得到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半径、晶状体后表面曲率半径、前房深度和晶状体厚度;
S103:确定出扫描光束经晶状体后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的汇聚点(O45),求出扫描扇形区域圆心位置及扫描角度(uO45);
S104:将所述未校正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还原成真实形态的图像。
其中,步骤S101和步骤S102已经在前面叙述清楚了。步骤S103具体展开描述如下。
参考图14,图15,图18和图19。扫描光束经接目物镜206后,如果没有经过人眼,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于O4点。但扫描光束经角膜前表面时,发生折射,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于像点O42。接着扫描光束又经角膜后表面折射,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于像点O43。再接着,扫描光束又经晶状体前表面折射,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于像点O44。最后,扫描光束又经晶状体后表面折射,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于像点O45,像点O45即为探测光束扫描眼底视网膜OCT的扫描扇形区域的圆心位置。其中像点O43处于瞳孔附近,这样有利于扫描光束顺利通过瞳孔,而不被挡光。
眼底视网膜的扫描角度uO45=γ·uO4,其中uO4为光束扫描眼后节OCT图像出射时接目物镜206时的扫描角度范围(参考图14)。γ为眼前节结构的整体角放大率,它是根据扫描光束依次经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晶状体前表面和晶状体后表面折射后在所述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汇聚后计算得到。其中,LO45表示扫描光束经晶状体后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的汇聚点到晶状体后表面的距离,LO441表示扫描光束经晶状体前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到晶状体后表面的距离,LO44表示扫描光束经晶状体前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到晶状体前表面的距离,LO431表示扫描光束经角膜后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到晶状体前表面的距离,LO43表示扫描光束经角膜后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到角膜后表面的距离,LO421表示扫描光束经角膜前表面折射后的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到角膜后表面的距离,LO42表示扫描光束经角膜前表面时折射后的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到角膜前表面的距离,LO4表示扫描光束经接目物镜后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到角膜前表面的距离。LO4、LO42、LO43、LO421、LO44、LO431、LO45和LO441通过下面的推导或者计算得到。
参考图4和图14,角膜前表面到接目物镜206的距离LEcto206=hCornea+LCDKto206。其中hCornea为角膜OCT图像顶端到OCT图像中角膜信号的光程,该值能从角膜OCT图像中获得。则O4点到角膜前表面的距离LO4=LO4to206-LEcto206。
由折射公式,得角膜前表面折射满足公式:
n Cornea LO 42 - n air LO 4 = n Cornea - n air r CorneaF ,
其中像点O42到角膜前表面的距离为LO42,rCorneaF为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该值由前述的校正的眼前节OCT图像中获得。nair为空气折射率,ncornea为角膜折射率,nair和ncornea均为已知值。因此,在求出LO42后而能得出像点O42的位置。
角膜后表面折射满足:
n Aqueous LO 43 - n Cornea LO 421 = n Aqueous - n Cornea r CorneaB ,
其中物点O42点到角膜后表面的距离为LO421,LO421=LO42-HouCornea,其中角膜厚度HouCornea由前述的校正后的眼前节OCT图像中获得;rCorneaB为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该值由前述的校正后的眼前节OCT图像中获得;nAqueous为眼前节房水折射率;像点O43点到角膜后表面的距离LO43因此可以求得,从而能得出像点O43的位置。
晶状体前表面折射满足:
其中物点O43点到晶状体前表面的距离为LO431,LO431=LO43-HouAqueous,其中角膜后表面到晶状体前表面的前房深度HouAqueous能由前述的校正的眼前节OCT图像中获得;LO43前面已经求得;rLensF为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半径,该值由前述的校正的眼前节OCT图像中获得;nLens为晶状体折射率。因此像点O44点到晶状体前表面的距离LO44可求出,从而能得出O44点的位置。
晶状体后表面折射满足:
n Vitreous LO 45 - n Lens LO 441 = n Vitreous - n Lens r LensB ,
其中物点O44点到晶状体后表面的距离为LO441,LO441=LO44-HouLens,晶状体厚度HouLens能由前述的校正的眼前节OCT图像中获得;nVitreous为玻璃体的折射率;rLensB为晶状体后表面曲率半径,该值由前述的校正的眼前节OCT图像中获得,从而能得出O45点的位置,即知道接目物镜206到O45点的距离,进一步求得像点O45点到晶状体后表面的距离LO45,从而亦能得到扫描光束中心线最终汇聚O45点与视网膜OCT图像顶端所对应的空间位置RDK2的距离LO45toRDK2(参考图15和图19)。因此眼前节结构的整体角放大率可求。则眼底视网膜的扫描角度uO45=γ·uO4也可以求出。其中uO4为光束扫描眼后节OCT图像出射时接目物镜206时的扫描角度范围。
参考图16,从上分析知,眼后节OCT扫描眼底视网膜时,是以O45为圆心,以uO45为扫描角度范围进行扫描,即扫描的是一扇形区域。但原始所得的眼底OCT图像是矩形形状,因而需要对眼底视网膜OCT图像进行校正。
步骤S104:将所述未校正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还原成真实形态的图像。
参考图21,具体地,步骤S104分为S201和S202:
S201:将所述未校正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划分为(2m+1)列像素;
具体地,参考图16,由于未校正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为矩形图像,将该矩形图像划分为(2m+1)列。
S202:根据扫描角度(uO45),将所述(2m+1)列像素分别进行平移和旋转,得到校正后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
对于步骤S202,参考图24。可以将其分为S301-S306共6步步骤。
S301:选取所述(2m+1)列的像素的任意第K列像素,确定其旋转角度 uk = k 2 m + 1 · uO 45 ;
S302:求出扫描光束经晶状体后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的汇聚点(O45)与视网膜OCT图像顶端所对应的空间位置RDK2的距离LO45toRDK2;
S303:求出未校正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的第K列像素的顶端的第一像素点在校正后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中所处的第一位置的坐标;
S304:先将所述未校正的第K列像素整列平移,并使所述第一像素点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然后以所述第一位置为第一圆心,以所述角度uk旋转经过平移后的第K列像素,完成所述第K列像素的校正;或者先以所述第一像素点在未校正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的所在位置为第二圆心,将所述第K列像素以角度uk旋转,然后将经过旋转后的第K列像素整列平移,并使所述第一像素点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完成所述第K列像素的校正;
S305:用和校正第K列像素相同办法校正其余2m列像素,将所述未校正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还原成其真实形态的图像。
对于步骤S301-S305,结合图16、图17、图22和图24具体展开描述。参考图16,图16是经计算机处理得到的未校正的矩形眼底视网膜OCT图像,需要将其校正还原成图17所示的校正后的扇形眼底视网膜OCT图像。将图16中的像素划分成(2m+1)列,各列像素均需要校正还原。以图16中的第K列像素校正为例,其实质是将第k列的Qk到Tk之间的全部像素校正还原成图17中的Qk2到Tk2所示位置。具体地,图16中的第K列像素校正还原过程如下:首先求出图16中的第K列像素校正还原成图17中的相应位置时的旋转角度uk,uk可以根据公式求得,而扫描角度uO45在前面已经求出,因此旋转角度uk可求;接着求出扫描光束中心线最终汇聚O45点与视网膜OCT图像顶端所对应的空间位置RDK2的距离LO45toRDK2,该值在前面的叙述中已经求出。要校正还原第K列像素,需要将其整列经过旋转平移或者平移旋转至图17中的相应位置,因此需要求出第K列像素在图17中的相应位置坐标,但是,由于第K列像素是整列一起旋转平移或者平移旋转,只需要求出图16中的第K列像素顶端的第一像素点QK在图17中的第一位置QK2的具体位置,第K列的其余剩下的像素点跟着第一像素点旋转平移或者平移旋转即可。因此,需要求出图17中的第一位置QK2的具体坐标。第一位置QK2的具体坐标的求出方法见图24:定义图16中如下坐标:第0列像素顶端的第二像素点Q0的第二位置坐标(0,0)、O45坐标(0,-LO45toRDK2),以O45为中心,LO45toRDK2为半径,uk为旋转角度,将第二位置(0,0)旋转至图17中的第一位置QK2的坐标(X1,Y1),根据计算得出
X1=LO45toRDK2*sin(uk),Y1=-LO45toRDK2+LO45toRDK2*cos(uk)=LO45toRDK2*(cos(uk)-1),将的值代入X1和Y1,最终求得QK2的坐标。QK2的坐标求出后,以图16中的第一像素点QK为基准,带动QK至TK的第K列像素先平移至图17中的虚线位置,并使第一像素点QK落入第一位置QK2,然后以第一位置QK2为第一圆心,将已经平移的第K列像素以旋转角uk旋转,完成第K列像素的校正还原,这就是以先平移后旋转的方式校正还原第K列像素。还有一种是先旋转后平移第K列像素实现校正,该方法具体如下:在QK2的坐标求出后,以图16中的第一像素点QK所在的位置为第二圆心,带动QK至TK的第K列像素以旋转角度uk旋转,然后将旋转后的第K列像素平移,直至第一像素点QK落入QK2的坐标(X1,Y1),这样也可以实现第K列像素的校正还原。因此,先平移后旋转或者先旋转后平移第K列像素的校正结果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校正后的第K列像素在校正后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中所处的位置是一样的。
在完成上述第K列像素的校正还原后,用同样的办法校正还原图16中的剩余的2m列像素,最终将图16中矩形眼底视网膜OCT图像校正还原成图17中反映眼底视网膜真实形状的图像。因此,从还原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中能够精确的得出眼底视网膜的曲率分布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6中的Qk到Tk的距离等于图17中Qk2到Tk2的距离,都等于OCT系统的探测深度,也就是说,每一列像素的高度在校正前后是不变化的。
参考图23,作为一种特例,测量被测者人眼时,系统可以通过移动固视标501,让被测人眼固视,使得被测人眼光轴与系统光路的主光轴重合。这样设置后,在前面的OCT图像校正过程中,所有OCT图像的第零列像素无需校正,因为此时第零列像素就是指扫描光束中心线沿系统主光轴出射时得到的列像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眼底视网膜OCT图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扫描光束扫描眼前节和眼后节,同时得到经计算机处理的未校正的包含角膜OCT图像、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的人眼前节OCT图像和眼底视网膜OCT图像;
将所述角膜OCT图像、所述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和所述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校正还原成真实形态的眼前节OCT图像,并从所述校正后的眼前节OCT图像中得到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半径和晶状体后表面曲率半径、角膜厚度、前房深度和晶状体厚度;
确定出扫描光束经晶状体后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的汇聚点(O45),求出扫描扇形区域圆心位置及扫描角度(uO45);
将所述未校正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还原成真实形态的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角度(uO45)是根据公式
uO45=γ·uO4求得;
其中,γ表示眼前节的整体角放大率,根据扫描光束依次经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晶状体前表面和晶状体后表面折射后在所述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汇聚后计算得到;uO4表示扫描光束扫描眼后节OCT图像时出射接目物镜时的扫描角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未校正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还原成真实形态的图像,具体包括:
将所述未校正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划分为(2m+1)列像素;
根据扫描角度(uO45),将所述(2m+1)列像素进行平移旋转或者旋转平移,得到校正后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求得的扫描角度(uO45)将所述(2m+1)列像素分别进行平移旋转或者旋转平移的具体步骤包括:
选取所述所述(2m+1)列的像素的任意第K列像素,确定其旋转角度 uk = k 2 m + 1 · uO 45 ;
求出所述扫描光束经晶状体后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的汇聚点(O45)到所述未校正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顶端所对应的空间位置RDK2的距离LO45toRDK2;
求出未校正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的第K列像素的顶端的第一像素点在校正后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中所处的第一位置的坐标;
先将所述未校正的第K列像素整列平移,并使所述第一像素点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然后以所述第一位置为第一圆心,以所述角度uk旋转经过平移后的第K列像素,完成所述第K列像素的校正;或者先以所述第一像素点在未校正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的所在位置为第二圆心,将所述第K列像素以角度uk旋转,然后将经过旋转后的第K列像素整列平移,并使所述第一像素点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完成所述第K列像素的校正;
用和校正第K列像素相同办法校正其余2m列像素,将所述未校正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还原成其真实形态的图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前节的整体角放大率γ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LO45表示扫描光束经晶状体后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的汇聚点到晶状体后表面的距离,LO441表示扫描光束经晶状体前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到晶状体后表面的距离,LO44表示扫描光束经晶状体前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到晶状体前表面的距离,LO431表示扫描光束经角膜后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到晶状体前表面的距离,LO43表示扫描光束经角膜后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到角膜后表面的距离,LO421表示扫描光束经角膜前表面折射后的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到角膜后表面的距离,LO42表示扫描光束经角膜前表面时折射后的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到角膜前表面的距离,LO4表示扫描光束经接目物镜后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到角膜前表面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光束经角膜前表面时折射后的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是根据公式
n Cornea LO 42 - n air LO 4 = n Cornea - n air r CorneaF 求得,
其中:nCornea为角膜折射率,nair表示空气折射率;rCorneaF为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该值为校正后的眼前节OCT图像获得。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光束经角膜后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是根据公式
n Aqueous LO 43 - n Cornea LO 421 = n Aqueous - n Cornea r CorneaB 求得,
其中:nAqueous表示眼前节房水折射率,rCorneaB为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该值由校正后的眼前节OCT图像中获得;所述扫描光束经角膜后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处于瞳孔附近。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光束经晶状体前表面折射后扫描光束中心线汇聚点是根据公式:
n Lens LO 44 - n Aqueous LO 431 = n Lens - n Aqueous r LensF 求得;
其中,nLens表示晶状体折射率;rLensF为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半径,由校正后的眼前节OCT图像中获得。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光束经晶状体后表面折射扫描光束中心线的汇聚点根据公式
n Vitreous LO 45 - n Lens LO 441 = n Vitreous - n Lens r LensB 求得;
其中,nVitreous为玻璃体的折射率;rLensB为晶状体后表面曲率半径,由校正后的眼前节OCT图像中获得。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底视网膜OCT图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未校正的眼前节OCT图像由一张OCT图像构成或者由二至三张OCT图像合成;若由一张OCT图像构成,则该张OCT图像包含角膜OCT图像、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若由两张OCT图像合成,则第一张为角膜OCT图像和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第二张为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或者第一张为角膜OCT图像,第二张为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和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若由三张OCT图像合成,则每张OCT图像为角膜OCT图像、晶状体前表面OCT图像和晶状体后表面OCT图像的任一张;所述未校正的眼前节OCT图像的张数由系统探测深度决定。
CN201410402851.9A 2014-08-15 2014-08-15 一种眼底视网膜oct图像校正方法 Active CN1041466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2851.9A CN104146681B (zh) 2014-08-15 2014-08-15 一种眼底视网膜oct图像校正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2851.9A CN104146681B (zh) 2014-08-15 2014-08-15 一种眼底视网膜oct图像校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46681A true CN104146681A (zh) 2014-11-19
CN104146681B CN104146681B (zh) 2015-11-18

Family

ID=51872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02851.9A Active CN104146681B (zh) 2014-08-15 2014-08-15 一种眼底视网膜oct图像校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46681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8178A (zh) * 2015-03-05 2015-06-10 温州医科大学 一种基于光学ct的角膜扩张测量方法
CN104983403A (zh) * 2015-07-30 2015-10-21 武汉理工大学 偏芯保偏光纤传感器及其oct成像装置
CN105030202A (zh) * 2015-07-30 2015-11-11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偏芯保偏光纤干涉增强的oct成像方法
CN105919550A (zh) * 2016-06-16 2016-09-07 温州医科大学 一种基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的黄斑中心凹定位测量偏心量的方法
CN107495923A (zh) * 2017-08-03 2017-12-22 苏州大学 一种测量眼球视网膜形态的方法
CN108652583A (zh) * 2018-02-11 2018-10-16 温州眼视光发展有限公司 检测角膜厚度及曲率的装置及方法
CN109683311A (zh) * 2019-01-14 2019-04-26 杭州明视康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晶体的屈光度计算方法
CN109691975A (zh) * 2018-12-29 2019-04-30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sd-oct的眼睛角膜曲率测量的装置和方法
WO2019176702A1 (ja) * 2018-03-16 2019-09-19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科装置、及び眼科情報処理装置
CN111461961A (zh) * 2020-03-27 2020-07-28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oct血管图像错位矫正方法
CN113776428A (zh) * 2018-05-21 2021-12-10 株式会社高迎科技 Oct系统、oct影像生成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4903426A (zh) * 2022-05-27 2022-08-16 视微影像(河南)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扫频源oct的综合眼科影像系统及其采集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74617A1 (en) * 2004-03-11 2008-03-27 Oti Ophthalmic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Oct Cross Sections
US20080100612A1 (en) * 2006-10-27 2008-05-01 Dastmalchi Shahram S User interface for efficiently displaying relevant oct imaging data
CN101433458A (zh) * 2007-11-15 2009-05-20 卡尔斯特里姆保健公司 用于组织成像的多模式成像系统
US20110267581A1 (en) * 2010-04-30 2011-11-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hthalmologic apparatus and ophthalmologic observation method
US20120249956A1 (en) * 2011-03-30 2012-10-04 Carl Zeiss Medite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fficiently obtaining measurements of the human eye using tracking
JP2013000223A (ja) * 2011-06-14 2013-01-07 Canon Inc 眼科装置、眼科システム、眼科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該制御方法のプログラム
CN103025229A (zh) * 2010-04-29 2013-04-03 麻省理工学院 适用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的移动修正和图像增强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76707A (zh) * 2014-05-20 2014-08-13 深圳市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眼轴光程值的oct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74617A1 (en) * 2004-03-11 2008-03-27 Oti Ophthalmic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Oct Cross Sections
US20080100612A1 (en) * 2006-10-27 2008-05-01 Dastmalchi Shahram S User interface for efficiently displaying relevant oct imaging data
CN101433458A (zh) * 2007-11-15 2009-05-20 卡尔斯特里姆保健公司 用于组织成像的多模式成像系统
CN103025229A (zh) * 2010-04-29 2013-04-03 麻省理工学院 适用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的移动修正和图像增强的方法和装置
US20110267581A1 (en) * 2010-04-30 2011-11-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hthalmologic apparatus and ophthalmologic observation method
US20120249956A1 (en) * 2011-03-30 2012-10-04 Carl Zeiss Medite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fficiently obtaining measurements of the human eye using tracking
JP2013000223A (ja) * 2011-06-14 2013-01-07 Canon Inc 眼科装置、眼科システム、眼科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該制御方法のプログラム
CN103976707A (zh) * 2014-05-20 2014-08-13 深圳市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眼轴光程值的oct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8178A (zh) * 2015-03-05 2015-06-10 温州医科大学 一种基于光学ct的角膜扩张测量方法
CN104983403A (zh) * 2015-07-30 2015-10-21 武汉理工大学 偏芯保偏光纤传感器及其oct成像装置
CN105030202A (zh) * 2015-07-30 2015-11-11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偏芯保偏光纤干涉增强的oct成像方法
CN105919550A (zh) * 2016-06-16 2016-09-07 温州医科大学 一种基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的黄斑中心凹定位测量偏心量的方法
CN107495923A (zh) * 2017-08-03 2017-12-22 苏州大学 一种测量眼球视网膜形态的方法
CN108652583B (zh) * 2018-02-11 2020-12-04 温州眼视光发展有限公司 检测角膜厚度及曲率的装置及方法
CN108652583A (zh) * 2018-02-11 2018-10-16 温州眼视光发展有限公司 检测角膜厚度及曲率的装置及方法
JP7368581B2 (ja) 2018-03-16 2023-10-24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科装置、及び眼科情報処理装置
WO2019176702A1 (ja) * 2018-03-16 2019-09-19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科装置、及び眼科情報処理装置
JP2019154996A (ja) * 2018-03-16 2019-09-19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科装置、及び眼科情報処理装置
US20200288966A1 (en) 2018-03-16 2020-09-17 Topcon Corporation Ophthalmologic apparatus, and ophthalmolog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11806077B2 (en) 2018-03-16 2023-11-07 Topcon Corporation Ophthalmologic apparatus, and ophthalmolog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22189969A (ja) * 2018-03-16 2022-12-22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科装置、及び眼科情報処理装置
US11717150B2 (en) 2018-03-16 2023-08-08 Topcon Corporation Ophthalmologic apparatus, and ophthalmolog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13776428A (zh) * 2018-05-21 2021-12-10 株式会社高迎科技 Oct系统、oct影像生成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691975A (zh) * 2018-12-29 2019-04-30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sd-oct的眼睛角膜曲率测量的装置和方法
CN109691975B (zh) * 2018-12-29 2023-07-07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sd-oct的眼睛角膜曲率测量的装置和方法
CN109683311A (zh) * 2019-01-14 2019-04-26 杭州明视康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晶体的屈光度计算方法
CN109683311B (zh) * 2019-01-14 2021-02-02 杭州明视康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晶体的屈光度计算方法
CN111461961A (zh) * 2020-03-27 2020-07-28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oct血管图像错位矫正方法
CN114903426B (zh) * 2022-05-27 2023-09-08 视微影像(河南)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扫频源oct的综合眼科影像系统及其采集方法
CN114903426A (zh) * 2022-05-27 2022-08-16 视微影像(河南)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扫频源oct的综合眼科影像系统及其采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46681B (zh) 2015-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6681B (zh) 一种眼底视网膜oct图像校正方法
US1066051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ye tracking for motion corrected ophthalmic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CN102599882B (zh) 光学相干断层图像摄像方法和设备
CN102232824B (zh) 特征图像提取方法及眼科装置
CN102525409B (zh) 眼科设备、眼科系统、处理设备和血流速度计算方法
CN104684458B (zh) 用于可靠地确定整个眼睛的生物识别测量变量的装置
EP2704095B1 (en) Method for calibrating and correcting the scanning distortion of a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ystem
US2020008529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aracterizing refraction with ophthalmic imaging systems
CA2637500A1 (en) A method of eye examination b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CN103654712A (zh) 眼科设备和眼科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2970919A (zh) 光学相干断层图像摄像设备及其方法
CN104318541B (zh) 一种眼科oct图像的处理方法
CN103202686A (zh) 眼科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9649031B2 (en) Imaging of the eye
CN108814544A (zh) 一种眼前节形态分析方法
CN108784644A (zh) 一种眼科光学参数测量系统
CN203987986U (zh) 角膜顶点对准系统及眼轴光程长度测量系统
CN103932679B (zh) 一种针对薄层层析成像系统的图像校正方法
JP2012147976A5 (ja) 断層画像撮像方法および断層画像撮像装置
CN100438819C (zh) 改进的顺序扫描的波阵面像差测量和视网膜地形图测量
CN104434026B (zh) 视网膜注视点偏离黄斑中心凹的检测方法
CN103876706B (zh) 检眼镜中的改进以及与检眼镜相关的改进
CN106725280B (zh) 一种斜视度测量装置
CN106963337B (zh) 一种实现大景深眼前节分析系统
CN106780445B (zh) 一种基于3d成像技术的lcm组件外形缺陷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803, block B, Jingang center, Jingang building, houye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ot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2 Room 601, No. 3, Juyin technology industrial plant, No. 1, Ganli Road, gankeng community, Buji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ERTAIN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L302, Building 2, Skyworth Innovation Valley, No. 8 Tangtou 1st Road, Tangtou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08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ot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803, block B, Jingang center, Jingang building, houye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ot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