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41299A - 应用于水下钻孔灌注桩的环保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水下钻孔灌注桩的环保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41299A
CN104141299A CN201410315356.4A CN201410315356A CN104141299A CN 104141299 A CN104141299 A CN 104141299A CN 201410315356 A CN201410315356 A CN 201410315356A CN 104141299 A CN104141299 A CN 104141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
waste
sediment
concrete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153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41299B (zh
Inventor
高健
刘学应
山成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to CN20141031535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412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41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12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412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12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水下钻孔灌注桩的环保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污染源分析;(b)挡土墙施工准备;(c)构建挡土墙;(d)弃渣场地选址;(e)弃渣场地的防护绿化;(f)水下钻孔环保措施;(g)清孔;(h)钻孔沉渣处理;本发明通过分析水下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污染源,建立挡土墙保护边坡的植被;设计弃渣场地集中处理沉渣,避免沉渣污染水质及土壤;同时,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施工工序进行优化,使得该水下钻孔灌注桩在绿色环保的条件下施工。

Description

应用于水下钻孔灌注桩的环保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的施工方法,特别是应用于水下钻孔灌注桩的环保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灌注桩系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钻孔灌注桩是按成桩方法分类而定义的一种桩型。而水下钻孔灌注桩则是在水下施工的一类钻孔灌注桩。 
水下钻孔灌注桩其施工过程无法直接观察,施工中产生的沉渣会对水质产生消极影响,造成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两岸的农田。同时,现有的水下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施工至边坡时,容易出现超挖、超占、及水土流失等现象,对岸边植被构成巨大威胁。严重时,破坏岸边生态环境,导致大批植被死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应用于水下钻孔灌注桩的环保施工方法,通过分析水下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污染源,建立挡土墙保护边坡的植被;设计弃渣场地集中处理沉渣,避免沉渣污染水质及土壤;同时,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施工工序进行优化,使得该水下钻孔灌注桩在绿色环保的条件下施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应用于水下钻孔灌注桩的环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污染源分析: 
首先,施工人员勘查施工位置及施工位置附近的地形、地貌、植被、人口密度、附近居民主要居住位置等情况;然后结合水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 对主要污染源进行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②植被破坏因素; 
③大气环境污染源及污染物; 
③水环境污染源及油污染物; 
④噪声污染源; 
⑤固体废弃物; 
(b)挡土墙施工准备: 
场地清理,按照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工作,然后对施工位置的周边土层进行夯实,并用相同的土体填充孔洞,填充后进行二次夯实。 
(c)构建挡土墙: 
为了保护坡面植被,避免超挖、超占、水土流失等现象,需在边坡上构建挡土墙;挡土墙施工于边坡的下沿,挡土墙的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①挡土墙基础施工:首先进行测量放线,再完成C15砼垫层浇筑作业;然后安装C24钢筋砼底板的钢筋模板,接着浇筑混凝土并定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最后养护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符合要求后,拆除钢筋模板; 
②第一层自嵌块安装:先将第一层自嵌块安装于砼垫层上,然后切割第一层自嵌块后沿至平整,检查第一层自嵌块沿墙纵向平直度和平面水平度,最后在设计位置插入锚固棒固定; 
③铺设第一层筋带:筋带采用玻璃纤维双向土工格栅,首先在第一层自嵌块之间填充填土,并对该填土作平整压实处理;然后按施工设计要求将所述土工格栅铺设与平整压实的填土上,完成第一层筋带铺设。 
④铺设第一层生态袋:待筋带铺设完成后,在筋带上铺设生态袋,再采用工程扣连接土工格栅与生态袋,然后利用平地机整平生态袋;待整平作业完成后,对生态袋进行压实,压实由筋带中部开始,逐步碾压至尾部,完成压实作业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⑤第一层生态袋铺设完成后,按照安装面板,回填碎石层,然后依次铺设第二层土工格栅、铺设第二层生态袋、整平生态袋、压实生态袋、安装面板、 回填碎石层、第三层土工格栅铺设等施工流程,并重复施工上述施工步骤,直至施工至设计高程; 
⑥生态袋挡土墙施工完成后,按施工设计要求首先自挡土墙基础处现浇C25仿木砼圆柱至设计高程,然后现浇C25仿木砼压顶,C25仿木砼压顶的尺寸位置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进行;最后回填边坡至设计要求,并对边坡回填土进行夯实作业; 
(d)弃渣场地选址: 
根据施工人员的勘查记录,选定合适的位置作为弃渣场地,弃渣场地选址尽量远离居民区,并做好隔离措施; 
(e)弃渣场地的防护绿化: 
根据设计及环保要求,首先对弃渣场地进行防护,具体防护措施如下: 
①弃渣场地弃渣前需清除原植被,对地表进行整平并清除大于50cm的软土弱层,斜坡地段要顺坡面挖设台阶; 
②弃渣场地底部填筑硬质岩渣,并对弃渣场地进行分层,分层厚度小于2m; 
③填筑弃渣场地边界及边坡,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级填筑,构建分级平台; 
④建立弃渣挡墙,挡墙高度大于1m,环绕弃渣场地设置,挡墙施工步骤如下: 
a、测量放线; 
b、建立模板; 
c、浇筑基础砼; 
d、墙身钢筋绑扎; 
e、墙体模板安装; 
f、浇筑混凝土; 
g、砼养护; 
待挡墙浇筑完成后,在弃渣挡墙及弃渣场地底部建立排水盲沟;采用干砌片石砌筑排水盲沟,排水盲沟的底部与弃渣场地底部的泄水孔相互连通,方便排出弃渣场地的底部积水; 
然后对弃渣场地进行绿化处理:首先对弃渣场坡面和边界撒播草籽进行绿化;草籽选择根系发达茎矮叶茂且适于本地区成活的多年生草种,每平方米散播草籽15~20g,并在对草籽进行定期维护,促使草籽快速成长; 
(f)水下钻孔环保措施: 
深水钻孔灌注桩在钢钻上实施钻孔,采用循环钻机时在平台及两墩之间的连接平台上分别采用钢板、型钢焊接一个大型水箱。水箱分为三级:第一级为沉渣池用作收集沉渣,钻孔后形成的沉渣即泥浆在沉渣池中沉积;第二级为泥浆分离池,粘结的泥浆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将该泥浆通入泥浆分离池,然后导出该泥浆,最终该泥浆可二次泵入孔内循环使用,尽量减少泥浆使用量;第三级为沉淀池用做净化,净化多余泥浆,然后排入河流;若采用冲击钻钻孔,同样在冲击钻的平台及两墩之间的连接平台上设置一个大型水箱,利用大型水箱对钻孔部位的泥浆、沉渣采取同样方案进行沉淀、净化处理措施; 
(g)清孔: 
将桩顶的浮浆、杂物清除,往孔内注满清水,做一个直径为6cm的钢管与空压机主管连接,在钢管的出气端做一个2cm的弯头;开启空压机的出气管阀门,开始缓慢放气压,将吹气管从孔内慢慢伸入桩基底部,边吹边加压,此时桩基底部沉渣物将随水流从孔内吹出,最后钢管伸到桩基底部,接上弯头转动钢管横吹,将沉渣物全部吹出,待吹出的水含砂少且较清时,认为沉渣物已清除; 
(h)钻孔沉渣处理: 
在第一级的沉渣池中的泥浆沉积到一定数量,首先将泥浆泻入第二级的泥浆分离池内,部分泥浆借助泥浆分离池的帮助二次泵入孔内循环使用;然后将剩余的泥浆泻入第三级的沉淀池,沉淀池对泥浆进行净化作用;接着将清淤主管深入第三级的沉淀池内,并配备供气系统,在清淤主管内形成负压,再借助高压水枪将沉淀池内的泥浆导入已准备好的沉渣船上; 
待沉渣船将泥浆运输至岸边后,首先泥浆装入沉渣船上的吊斗内,然后采用吊车将沉渣卸装到运输车中,并对运输车进行遮盖,接着运输车将泥浆运输 至弃渣场地;待泥浆运输至弃渣场地后,将泥浆卸下并投入弃渣场地内,最后对泥浆进行碾压密实。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为应用于水下钻孔灌注桩的环保施工方法,通过分析水下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污染源,建立挡土墙保护边坡的植被;设计弃渣场地集中处理沉渣,避免沉渣污染水质及土壤;同时,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施工工序进行优化,使得该水下钻孔灌注桩在绿色环保的条件下施工。 
首先对水下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污染源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环境保护措施的目的,做到知己知彼,极大的方便施工组织人员你设计相关方案解决问题,且保证本发明有计划的进行。挡土墙为边坡的防线,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避免边坡受到大型施工设备的损伤,在荷载租用下,结构内的碎石层会自身调节适应变形,可以释放、消减荷载,是挡土墙不易被损坏,挡墙在受水流冲刷时,碎石层可以适当调节,吸收波浪能量,减少对挡墙的冲击力,最终实现保护岸边植被生态系统的功能。同时本挡土墙具有耐久性强,生态友好,造型美观的优点。生态袋内具有适合植被生长的土壤,向外生长成水草,对河道生态起到积极效果,也具有消减荷载的功能。弃渣场地选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体现不扰民的施工特点,缓解沉渣的消极影响,防止其对水质和土壤的污染。同时这些地方土地成本低,用于土地的开支少,且方便管理,方便整治。 
针对水下钻孔施工工序进行了优化,在施工平台与连接平台上搭建大型水箱,大型水箱有以下三方面有益效果:第一沉渣池用于收集沉渣,避免沉渣四处逃窜污染水质,且沉渣堆积后,方便处理沉渣,降低劳动力和施工时间成本;第二泥浆分离池用于回收泥浆,并对这些泥浆进行过滤处理,处理后的泥浆可实现二次利用,体现节能环保的特点,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第三为沉淀池用于净化泥浆,并将净化后的泥浆排入河流,一方面缓解泥浆对水质的污染,另一方面由于泥浆直接被排入河流中,可节省运输沉渣的时间、劳动力及其他相关的成本。沉渣处理首先对泥浆进行过滤及净化处理,充分利用泥浆体现节能 环保的特点;然后采用水下清淤主管抽出泥浆,不仅抽出彻底,泥浆残留量少,而且清淤主管将泥浆与水体隔绝,有效保护水体免受泥浆污染。最后利用输运船与输运车运输泥浆,并用容器遮盖泥浆,避免泥浆散发出的臭味污染空气,影响附近居民日常生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应用于水下钻孔灌注桩的环保施工方法,首先分析了水下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污染源,方便施工人员制定工作计划解决各种污染问题。进一步,建立挡土墙作为边坡的防线,保护边坡的植被;并在施工位置的周边选择合适的位置作为弃渣场地,设计弃渣场地结构,实现集中处理沉渣,避免沉渣污染水质及土壤;同时,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施工工序进行优化,主要针对钻孔过程进行改进,并采用清淤系统处理钻孔后形成的沉渣,使得该水下钻孔灌注桩在绿色环保的条件下施工。 
本发明需要准备如下材料及机具设备: 
1、施工材料:生态袋、混凝土、钢筋、锚固棒、土工格栅、砂土、C25仿木砼圆柱、C25仿木砼压顶、C25钢筋砼底板、排水盲沟、草籽、弯头、清淤主管; 
2、机具设备:冲击钻、钢钻、全站仪、运输车、运输船、打夯机、挖掘机、空压机、大型水箱、高压水箱; 
3、安全救生设备:由于本发明是应用于水下钻孔灌注桩施工,防台防汛任务较重,救生衣、救生圈、氧气供应装置等必须配备。 
本发明的施工人员组织调配如下表: 
职位 人数
监理工程师 3~4
潜水员 1~2
设备操作及安装人员 3~4
淤积物输送人员 1~2
普通工人 6~8
起重工人 1~2
质检人员 1~2
打孔人员 5~6
勘测人员 2~3
挖掘工人 4~5
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a)污染源分析: 
首先,施工人员勘查施工位置及施工位置附近的地形、地貌、植被、人口密度、附近居民主要居住位置等情况;然后结合水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对主要污染源进行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①植被破坏因素:由于施工位置或者施工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的植被破坏; 
②大气环境污染源及污染物: 
a、生活区小锅炉烟尘;工地食堂燃煤烟尘(SO2); 
b、岸上生产区砂石料场扬尘; 
c、运输汽车的二次扬尘;机动车尾气污染; 
d、沉渣散发出个恶臭; 
e、有毒有害气体污染。 
③水环境污染源及油污染物; 
a、施工区域: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钻渣、泥浆及废水;施工机械(如钻机、空压机等)的废油料及润滑油,运输船的舱底水及废油料;水上施工材料落入江中;施工人员粪便污水,一次性塑料餐具使用可能造成的白色污染等。 
b、材料加工区、办公生活区:生活污水及粪便污水;冲洗运输机械的油污水;砂石料及道路的洒水,冲洗污水等。 
④噪声污染源:施工机械设备,混凝土搅拌楼,钢结构加工设备,空压机和柴油发电机组;流动源有运输车辆、挖掘机、装载机等。 
⑤固体废弃物:施工中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弃土弃渣(砂石渣、建筑垃圾、钻渣等),施工人员日常生活垃圾。 
(b)挡土墙施工准备: 
场地清理,按照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工作,然后对施工位置的周边土层进行夯实,并用相同的土体填充孔洞,填充后进行二次夯实。 
(c)构建挡土墙: 
为了保护坡面植被,避免超挖、超占、水土流失等现象,需在边坡上构建挡土墙;挡土墙施工于边坡的下沿,挡土墙的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①挡土墙基础施工:首先进行测量放线,再完成C15砼垫层浇筑作业,浇筑厚度至100mm;待检查C15砼垫层合格后,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先安装C25钢筋砼底板的钢筋模板,再浇筑混凝土并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然后按要求养护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符合要求后,拆除模架并处理混凝土缺陷; 
②第一层自嵌块安装:先将第一层自嵌块安装于砼垫层上,然后切割第一层自嵌块后沿至平整,检查第一层自嵌块沿墙纵向平直度和平面水平度,最后在设计位置插入锚固棒固定; 
③铺设第一层筋带:筋带采用玻璃纤维双向土工格栅,使用前,施工人员将土工格栅运至现场,监理人员现场确认并取样送至相关部门检验是否满足设计参数要求,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施工。施工时,首先在第一层自嵌块之间填充填土,并对该填土作平整压实处理;然后按施工设计要求将所述土工格栅铺设与平整压实的填土上,完成第一层筋带铺设。 
④铺设第一层生态袋:待筋带铺设完成后,在筋带上铺设生态袋,再采用工程扣连接土工格栅与生态袋,然后利用平地机整平生态袋;待整平作业完成后,对生态袋进行压实,压实由筋带中部开始,逐步碾压至尾部,完成压实作业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⑤第一层生态袋铺设完成后,按照安装面板,回填碎石层,然后依次铺设第二层土工格栅、铺设第二层生态袋、整平生态袋、压实生态袋、安装面板、 回填碎石层、第三层土工格栅铺设等施工流程,并重复施工上述施工步骤,直至施工至设计高程; 
⑥生态袋挡土墙施工完成后,按施工设计要求首先自挡土墙基础处现浇C25仿木砼圆柱至设计高程,C25仿木砼圆柱的浇筑位置遵循设计要求,起到支撑作用;然后现浇C25仿木砼压顶,厚度控制在300mm,C25仿木砼压顶的尺寸位置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进行;挡土墙压顶混凝土采用C15细石混凝土,厚度为5.0cm,每间隔20.0m设2cm宽沉降缝1条,并与挡墙沉降缝齐平,中间设200cm的伸缩缝(宽5mm)。 
(d)弃渣场地选址: 
根据施工人员的勘查记录,选定合适的位置作为弃渣场地,弃渣场地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 
a、远离居民区; 
b、远离农田种植区; 
c、尽量靠近施工位置; 
d、选择平地贫瘠区域; 
e、选择海拔位置较低处。 
(e)弃渣场地的防护绿化: 
根据设计及环保要求,首先对弃渣场地进行防护,具体防护措施如下: 
①弃渣场地弃渣前需清除原植被,对地表进行整平并清除大于50cm的软土弱层,斜坡地段要顺坡面挖设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 
②弃渣场地底部填筑硬质岩渣,并对弃渣场地进行分层处理,层与层之间的距离小于2m; 
③填筑弃渣场地边界及边坡,边坡不得陡于1:1.25,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级填筑,分级高度小于6m,构建分级平台,分级平台大于3m; 
④建立弃渣挡墙,采用混凝土浇筑,挡墙高度大于1m,环绕弃渣场地设置,挡墙施工方法如下: 
a、测量放线,确定挡墙准确位置及标高,然后开挖基坑;待基坑开挖完成 后,基底纵轴线结合横断面放线复验,确认位置,确认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b、建立模板,首先进行基础施工,然后立即进行回填,并采用打夯机夯实; 
c、浇筑基础砼,基础施工完成后,及时对墙身处的砼凿毛,保证浇筑挡墙的墙身时,新浇砼与已浇砼相互连接。待基础砼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进行墙身施工,开始关模,并进行沉降缝、接缝及防水处理; 
d、墙身钢筋绑扎,按照施工要求准确绑扎钢筋,确保扎紧,不得有松动、折断、位移等情况; 
e、墙体模板安装,根据边线先立一侧模板,然后依次立其他面模板,并用临时支撑住撑住模板,用线锤校正模板,然后固定背楞,再用斜撑固定; 
f、浇筑混凝土,在浇筑中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不得过振或者偏振; 
g、砼养护,采取带膜保温保湿条件下养护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待挡墙施工完成后,在弃渣挡墙及弃渣场地底部建立排水盲沟;采用干砌片石砌筑排水盲沟,排水盲沟的底部与弃渣场地底部的泄水孔相互连通,方便排出弃渣场地的底部积水; 
然后对弃渣场地进行绿化处理:首先对弃渣场坡面和边界撒播草籽进行绿化;草籽选择根系发达茎矮叶茂且适于本地区成活的多年生草种,每平方米散播草籽15~20g,并在对草籽进行定期维护,促使草籽快速成长; 
(f)水下钻孔环保措施: 
深水钻孔灌注桩在钢钻上实施钻孔,采用循环钻机时在平台及两墩之间的连接平台上分别采用钢板、型钢焊接一个大型水箱。水箱分为三级:第一级为沉渣池用作收集沉渣,钻孔过程中,沉渣逐渐形成并进入沉渣池,沉渣池用于沉积沉渣,避免沉渣四处逃窜污染水质,且沉渣堆积后,方便处理沉渣。 
第二级为泥浆分离池,沉渣池内的泥浆(即沉渣)由于粘结度较大无法满足循环使用要求。因此将泥浆泻入泥浆分离池内,泥浆分离池对该泥浆进行分离处理,然后将该泥浆二次泵入孔内实现循环使用,尽量减少泥浆使用量; 
第三级为沉淀池用做净化,净化多余泥浆,然后排入河流;若采用冲击钻钻孔,同样在冲击钻的平台及两墩之间的连接平台上设置一个大型水箱,利用大型水箱对钻孔部位的泥浆、沉渣采取同样方案进行沉淀、净化处理措施; 
(g)清孔: 
将桩顶的浮浆、杂物清除,往孔内注满清水,做一个直径为6cm的钢管与空压机主管连接,在钢管的出气端做一个2cm的弯头;开启空压机的出气管阀门,开始缓慢放气压,将吹气管从孔内慢慢伸入桩基底部,边吹边加压,此时桩基底部沉渣物将随水流从孔内吹出,最后钢管伸到桩基底部,接上弯头转动钢管横吹,将沉渣物全部吹出,待吹出的水含砂少且较清时,认为沉渣物已清除; 
(h)钻孔沉渣处理: 
在第一级的沉渣池中的泥浆沉积到一定数量,首先将泥浆泻入第二级的泥浆分离池内,部分泥浆借助泥浆分离池的帮助二次泵入孔内循环使用;然后将剩余的泥浆泻入第三级的沉淀池,沉淀池对泥浆进行净化作用,并将部分泥浆排入河流内,减轻抽泥的工作量;接着将清淤主管深入第三级的沉淀池内,并配备供气系统,在清淤主管内形成负压,再借助高压水枪将沉淀池内的泥浆导入已准备好的沉渣船上,具体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开启空压机生成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储存至压缩空气储存罐内,同时潜水人员穿上潜水服,潜水服连接通气管并架起高压水枪,潜水员进入水底至沉淀池并开启潜水供气空压机;清淤主管开始抽取泥浆,潜水员根据实际抽泥情况,示意施工人员开启高压水泵,采用高压水枪对泥浆进行水下冲扰,根据实际冲扰情况合理调整冲扰位置,辅助抽泥工作。 
待沉渣船将泥浆运输至岸边后,首先泥浆装入沉渣船上的吊斗内,然后采用吊车将沉渣卸装到运输车中,并对运输车进行遮盖,接着运输车将泥浆运输至弃渣场地;待泥浆运输至弃渣场地后,将泥浆卸下并投入弃渣场地内,最后对泥浆进行碾压密实。 
本发明的安全措施如下: 
1、项目部建立施工安全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划分领导机构、明确个人职责,健全安全防护制度; 
2、机械故障及机械伤害的发生。运输车辆服从指挥,信号要齐全,不得超速,过岔口、遇障碍物时减速鸣笛,制动器齐全,功能良好; 
3、施工场地要设置交通红灯、交通指示牌及专职疏导人员,以便疏导行人及车辆。施工道口设置明显标语牌,并设专人看守,疏导交通; 
4、施工现场设置专职安全员,对施工人员经常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每周开一次安全例会; 
5、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以经济手段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工伤事故发生。安全生产管理既依靠操作人员的自觉行为,更依靠严明的奖罚制度,对违章者实行经济处罚,对安全生产做得好的予以奖励,激发施工人员参与安全生产活动的热情。 
本发明对沉渣及其他废弃物的处理措施如下: 
1、建立严格的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废弃物设专用场地堆放,集中管理; 
2、在水上施工平台及生产、生活区设置若干垃圾桶,集中贮放生活垃圾,定期运至指定的垃圾场处理或进行深埋; 
3、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边角料、包装袋等及时收集、清理,运至垃圾场掩埋; 
4、运输船上的生活垃圾,集中运至岸上垃圾场进行处理; 
5、对机械设备废弃物的管理,加强废弃物的回收管理制度。在维修或保养机械的过程中严格执行废弃物回收制度,对维修或保养机械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废手套、废棉纱等废弃物,指定专人负责回收,并设立收集废弃物的专门容器; 
6、施工营地和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分门别类建垃圾箱、池等,并分类堆放,按有关要求或标准埋填、火烧等处理。 
本发明的其余环境保护措施如下: 
1、控制粉尘污染:施工现场道路、作业区、生活区必须按规定进行地面硬化。进一步强化商砼的使用,严格控制砂、石、水泥的使用,最大限度的减少粉尘污染。风速四级以上的天气应停止易产生扬尘的作业,禁止从施工位置、运输船内向外抛扬垃圾。对运输沉渣采取防尘网进行覆盖,有效防止扬尘。充分利用沉淀池,沉淀后的废水定期对表层进行雾化喷水,遇干旱天气和大风天气,应随时喷水防止扬尘; 
2、控制污水污染:施工现场应设置有效的排水系统,配备排水设施,保持排水畅通,不积存污水;合理设置沉淀池,沉淀后的废水可合理利用。施工产生的泥浆污水经沉淀净化后方可排出,严禁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市政管网; 
3、控制大气污染:施工现场要严格控制对大气的污染,使用油、气、电等洁净燃料,禁止使用散煤等污染性燃料;不得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焚烧垃圾等有毒有害物质。严格按照“四节一环保”的要求,建立施工现场废水再利用系统,合理布置管线,定时对施工现场进行雾化喷淋洒水,净化施工现场空气环境。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

1.应用于水下钻孔灌注桩的环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污染源分析: 
首先,施工人员勘查施工位置及施工位置附近的地形、地貌、植被、人口密度、附近居民主要居住位置等情况;然后结合水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对主要污染源进行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①植被破坏因素; 
②大气环境污染源及污染物; 
③水环境污染源及油污染物; 
④噪声污染源; 
⑤固体废弃物; 
(b)挡土墙施工准备: 
场地清理,按照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工作,然后对施工位置的周边土层进行夯实,并用相同的土体填充孔洞,填充后进行二次夯实; 
(c)构建挡土墙: 
为了保护坡面植被,避免超挖、超占、水土流失等现象,需在边坡上构建挡土墙;挡土墙施工于边坡的下沿,挡土墙的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①挡土墙基础施工:首先进行测量放线,再完成C15砼垫层浇筑作业;然后安装C24钢筋砼底板的钢筋模板,接着浇筑混凝土并定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最后养护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符合要求后,拆除钢筋模板; 
②第一层自嵌块安装:先将第一层自嵌块安装于砼垫层上,然后切割第一层自嵌块后沿至平整,检查第一层自嵌块沿墙纵向平直度和平面水平度,最后在设计位置插入锚固棒固定; 
③铺设第一层筋带:筋带采用玻璃纤维双向土工格栅,首先在第一层自嵌块之间填充填土,并对该填土作平整压实处理;然后按施工设计要求将所述土工格栅铺设与平整压实的填土上,完成第一层筋带铺设; 
④铺设第一层生态袋:待筋带铺设完成后,在筋带上铺设生态袋,再采用 工程扣连接土工格栅与生态袋,然后利用平地机整平生态袋;待整平作业完成后,对生态袋进行压实,压实由筋带中部开始,逐步碾压至尾部,完成压实作业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⑤第一层生态袋铺设完成后,按照安装面板,回填碎石层,然后依次铺设第二层土工格栅、铺设第二层生态袋、整平生态袋、压实生态袋、安装面板、回填碎石层、第三层土工格栅铺设等施工流程,并重复施工上述施工步骤,直至施工至设计高程; 
⑥生态袋挡土墙施工完成后,按施工设计要求首先自挡土墙基础处现浇C25仿木砼圆柱至设计高程,然后现浇C25仿木砼压顶,C25仿木砼压顶的尺寸位置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进行;最后回填边坡至设计要求,并对边坡回填土进行夯实作业; 
(d)弃渣场地选址: 
根据施工人员的勘查记录,选定合适的位置作为弃渣场地,弃渣场地选址尽量远离居民区,并做好隔离措施; 
(e)弃渣场地的防护绿化: 
根据设计及环保要求,首先对弃渣场地进行防护,具体防护措施如下: 
①弃渣场地弃渣前需清除原植被,对地表进行整平并清除大于50cm的软土弱层,斜坡地段要顺坡面挖设台阶; 
②弃渣场地底部填筑硬质岩渣,并对弃渣场地进行分层,分层厚度小于2m; 
③填筑弃渣场地边界及边坡,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级填筑,构建分级平台; 
④建立弃渣挡墙,挡墙高度大于1m,环绕弃渣场地设置,挡墙施工步骤如下: 
a、测量放线; 
b、建立模板; 
c、浇筑基础砼; 
d、墙身钢筋绑扎; 
e、墙体模板安装; 
f、浇筑混凝土; 
g、砼养护; 
待挡墙浇筑完成后,在弃渣挡墙及弃渣场地底部建立排水盲沟;采用干砌片石砌筑排水盲沟,排水盲沟的底部与弃渣场地底部的泄水孔相互连通,方便排出弃渣场地的底部积水; 
然后对弃渣场地进行绿化处理:首先对弃渣场坡面和边界撒播草籽进行绿化;草籽选择根系发达茎矮叶茂且适于本地区成活的多年生草种,每平方米散播草籽15~20g,并在对草籽进行定期维护,促使草籽快速成长; 
(f)水下钻孔环保措施: 
深水钻孔灌注桩在钢钻上实施钻孔,采用循环钻机时在平台及两墩之间的连接平台上分别采用钢板、型钢焊接一个大型水箱;水箱分为三级:第一级为沉渣池用作收集沉渣,钻孔后形成的沉渣即泥浆在沉渣池中沉积;第二级为泥浆分离池,粘结的泥浆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将该泥浆通入泥浆分离池,然后导出该泥浆,最终该泥浆可二次泵入孔内循环使用,尽量减少泥浆使用量;第三级为沉淀池用做净化,净化多余泥浆,然后排入河流; 
若采用冲击钻钻孔,同样在冲击钻的平台及两墩之间的连接平台上设置一个大型水箱,利用大型水箱对钻孔部位的泥浆、沉渣采取同样方案进行沉淀、净化处理措施; 
(g)清孔: 
将桩顶的浮浆、杂物清除,往孔内注满清水,做一个直径为6cm的钢管与空压机主管连接,在钢管的出气端做一个2cm的弯头;开启空压机的出气管阀门,开始缓慢放气压,将吹气管从孔内慢慢伸入桩基底部,边吹边加压,此时桩基底部沉渣物将随水流从孔内吹出,最后钢管伸到桩基底部,接上弯头转动钢管横吹,将沉渣物全部吹出,待吹出的水含砂少且较清时,认为沉渣物已清除; 
(h)钻孔沉渣处理: 
在第一级的沉渣池中的泥浆沉积到一定数量,首先将泥浆泻入第二级的泥 浆分离池内,部分泥浆借助泥浆分离池的帮助二次泵入孔内循环使用;然后将剩余的泥浆泻入第三级的沉淀池,沉淀池对泥浆进行净化作用;接着将清淤主管深入第三级的沉淀池内,并配备供气系统,在清淤主管内形成负压,再借助高压水枪将沉淀池内的泥浆导入已准备好的沉渣船上; 
待沉渣船将泥浆运输至岸边后,首先泥浆装入沉渣船上的吊斗内,然后采用吊车将沉渣卸装到运输车中,并对运输车进行遮盖,接着运输车将泥浆运输至弃渣场地;待泥浆运输至弃渣场地后,将泥浆卸下并投入弃渣场地内,最后对泥浆进行碾压密实。 
CN201410315356.4A 2014-07-03 2014-07-03 应用于水下钻孔灌注桩的环保施工方法 Active CN1041412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5356.4A CN104141299B (zh) 2014-07-03 2014-07-03 应用于水下钻孔灌注桩的环保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5356.4A CN104141299B (zh) 2014-07-03 2014-07-03 应用于水下钻孔灌注桩的环保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41299A true CN104141299A (zh) 2014-11-12
CN104141299B CN104141299B (zh) 2017-01-25

Family

ID=51850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15356.4A Active CN104141299B (zh) 2014-07-03 2014-07-03 应用于水下钻孔灌注桩的环保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4129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8351A (zh) * 2015-11-23 2016-04-20 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 钻孔灌注桩泥浆沉淀过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35012A1 (en) * 2000-10-27 2002-05-02 Gammon Skanska Limited A brush drill attachment for cleaning the bottom of a pile borehole for cast-in situ concrete piles
KR20090093556A (ko) * 2008-02-29 2009-09-02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벽체를 이루는 패널과 강성 벽체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보강토 옹벽
CN102619479A (zh) * 2012-04-10 2012-08-01 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水下大型钻孔灌注桩环保施工技术
CN103266863A (zh) * 2013-05-06 2013-08-28 上海山顺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重力式浆泥分离系统及浆泥分离工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35012A1 (en) * 2000-10-27 2002-05-02 Gammon Skanska Limited A brush drill attachment for cleaning the bottom of a pile borehole for cast-in situ concrete piles
KR20090093556A (ko) * 2008-02-29 2009-09-02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벽체를 이루는 패널과 강성 벽체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보강토 옹벽
CN102619479A (zh) * 2012-04-10 2012-08-01 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水下大型钻孔灌注桩环保施工技术
CN103266863A (zh) * 2013-05-06 2013-08-28 上海山顺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重力式浆泥分离系统及浆泥分离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一鸣等: "广梧高速公路环保型施工技术措施", 《公路》 *
汪永奇: "青弋江特大桥施工环保浅析", 《安徽建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8351A (zh) * 2015-11-23 2016-04-20 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 钻孔灌注桩泥浆沉淀过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41299B (zh) 2017-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58491B (zh) 一种地下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CN113774917B (zh) 一种土石方开挖填方及边坡支护工程的安全施工方法
CN106567410A (zh) 市政道路检查井的新建施工方法
CN109778625A (zh) 一种渣土类建筑废弃物填筑的高速公路路基结构
CN114319455B (zh) 一种大型垃圾填埋场全覆盖封场、环境处理及复绿工艺
CN110374181A (zh) 一种雨水收集池及其施工方法
CN210684945U (zh) 一种雨水收集池
CN112281873A (zh) 锚固桩施工方法
CN104141299B (zh) 应用于水下钻孔灌注桩的环保施工方法
CN112813756A (zh) 一种基于市政软土路基及施工方法
CN114457855B (zh) 一种下沉式水平防渗与垂直防渗组合结构
CN113737863B (zh) 基于水平阻隔技术的混合固废堆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方法
CN211142675U (zh) 一种渣土类建筑废弃物填筑的高速公路的路基结构
CN113700111A (zh) 一种雨水渗透排放回用一体化系统施工方法
RU2176700C1 (ru) Способ защиты территории от затопления
Břenek et al. Decontamination of a waste dumpside of sp DIAMO.
Shepard R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Certificate (EAC)# 14-02: Schedule A (Project Description) & Use of West Pine Quarry for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way 29 realignment, Hudson’s Hope shoreline protection, and areas along the reservoir requiring protection during reservoir filling
Lu et al.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of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Mao et 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in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Henry et al.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HONG KONG AIRPORT.
Protus et al. BIOLOGICAL OPINION ON THE EFFECTS OF ROAD NETWORK OPERATION, MAINTENANCE, IMPROVEMENT, AND EXPANSION ON THE FEDERALLY LISTED (THREATENED) BOG TURTLE (CLEMMYS [GLYPTEMYS] MUHLENBERGII) IN NEW JERSEY
Bat et al.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Federal Railroad Administration, and Federal Transit Administration Programmatic Biological Assessment for Transportation Projects in the Range of the
Detzner et al. Dredged material management in Hamburg
JP2022024939A (ja) セル集合安定型産業廃棄物最終処分場
Mendoza et al. UBC Stormwater Detention: South Campus Stormwater Management Proje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