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38203B - 一种安全防溢电水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防溢电水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38203B
CN104138203B CN201310161911.8A CN201310161911A CN104138203B CN 104138203 B CN104138203 B CN 104138203B CN 201310161911 A CN201310161911 A CN 201310161911A CN 104138203 B CN104138203 B CN 1041382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relief
exhaust pressure
relief pipe
steam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619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38203A (zh
Inventor
朱泽春
杨夫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6191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382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38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82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382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82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防溢电水壶,包括壶体和壶盖,所述壶体具有容水内腔,壶盖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之间形成有盖腔,所述盖腔内设有倾倒防溢装置,所述倾倒防溢装置包括多条排气泄压管,各排气泄压管的一端通过设置在下盖上的多个排汽孔分别与容水内腔连通,各排气泄压管的另一端向壶盖外排气,所述容水内腔加水至最高水位线壶体倾倒后,形成最高倾倒液面,至少一个排汽孔位于最高倾倒液面上方,各排气泄压管在盖腔内绕设,绕设最高点高于最高倾倒液面。本发明电水壶倾倒时,在保证壶内液体不外溢的同时,实现壶内蒸汽泄压,避免倾倒后壶内蒸汽加压而导致的爆壶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防溢电水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电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安全防溢电水壶。
背景技术
现有电水壶的倾倒防溢功能,通常采用重力件密封,如采用重锤密封方式,当壶体倾倒时,重锤重力作用密封蒸汽孔,避免壶内液体沿蒸汽孔外溢。但该方式由于将蒸汽孔完全密封,当壶内内体温度较高,蒸汽在壶体内不断加压,又不能通过任何泄压装置外排,将导致爆壶现象,严重甚至烫伤用户,并且现有的电水壶通常在壶盖上设置蒸汽孔,当有蒸汽排出时用户进行开盖操作或误接近蒸汽孔,可能被蒸汽所烫伤;同时,由于壶内液面距离壶盖较近,壶内液面较高进行煮水时,液面剧烈沸腾所导致的沸水喷溅,也可能烫伤用户,因此现有的倾倒防溢装置使用上不够安全;并且重锤重量较沉,倒水或壶盖取放时,重锤会产生敲击异响,用户使用不便;而重锤成本较高,且由于耐久磨损可能造成功能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客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安全轻便的安全防溢电水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防溢电水壶,包括壶体和壶盖,所述壶体具有容水内腔,壶盖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之间形成有盖腔,所述盖腔内设有倾倒防溢装置,所述倾倒防溢装置包括多条排气泄压管,各排气泄压管的一端通过设置在下盖上的多个排汽孔分别与容水内腔连通,各排气泄压管的另一端向壶盖外排气,所述容水内腔加水至最高水位线壶体倾倒后,形成最高倾倒液面,至少一个排汽孔位于最高倾倒液面上方,各排气泄压管在盖腔内绕设,绕设最高点高于最高倾倒液面。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
所述倾倒防溢装置还包括安装在下盖上的集气件,各排气泄压管绕设后汇集于集气件,并通过集气件向壶盖外排气。所述壶体侧部设有倾倒支架,壶体倾倒后,由壶体外壁和倾倒支架支撑电水壶,电水壶具有倾倒支架与其两侧壶体外壁分别支撑的两种倾倒状态。所述电水壶设有出水嘴,出水嘴位于倾倒支架对面的壶盖上。所述下盖设有两个排气孔,分别位于倾倒支架两侧的最高倾倒液面上方。或者所述下盖设有三个排气孔,其中两个排气孔分别位于倾倒支架两侧的最高倾倒液面上方,另一排气孔远离出水嘴。所述集气件横向设有导气嘴,所述盖腔设有侧壁,导气嘴安装于侧壁上。所述集气件上部设有排气嘴,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排气嘴相适配的蒸汽孔。所述下盖下方设有内盖,内盖上设有通孔。所述排气泄压管向其排气孔对面的盖腔侧壁延伸,并沿侧壁绕设后汇集于集气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设计多条排气泄压管分别与容水内腔连通,当电水壶倾倒时,由于各排气泄压管绕设最高点高于最高倾倒液面,因此壶内液体不会通过排气泄压管溢出壶盖外,且电水壶内蒸汽可以通过至少一个位于最高倾倒液面上方的排汽孔排放蒸汽至壶盖外,实现了电水壶倾倒时,在保证壶内液体不外溢的同时,实现壶内蒸汽泄压,避免倾倒后壶内蒸汽加压而导致的爆壶现象,且由于排气泄压管的盘旋设计,可以有效避免用户加水超过最高水位进行煮水时,液面剧烈沸腾所导致的热水喷溅,防止沸水喷溅烫伤用户,提升了电水壶使用的安全性;
2、排气泄压管的盘绕设置,使排气泄压管具备冷凝作用,通过采用排气泄压管外排蒸汽,可以在蒸汽经过排气泄压管后减弱蒸汽冲力,因此不必在壶盖上设计蒸汽孔,避免蒸汽烫伤用户;
3、通过设置集气件,将多条排气泄压管的末端汇集于集气件,通过集气件向壶盖外排气,使蒸汽汇集,不必在壶盖上设置多个蒸汽外排孔,美观实用,且有利于感温装置的感温;
4、本发明的倾倒防溢装置由于采用集气件及排气泄压管,避免使用重锤密封,减轻了电水壶重量,用户使用轻便,成本低廉;且倒水或壶盖取放时,无重锤敲击异响,也不会产品由于重锤耐久磨损而造成的功能不良,使用性更加优良;
5、通过在内盖上设计通孔,位于内盖远离出水嘴的一侧,避免了倒水时,水由通孔进入至下盖与内盖间的空腔内,保证了容水内腔内水的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电水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水壶倾倒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壶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倾倒时壶盖水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壶盖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壶盖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排气泄压管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内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壶体;11、容水内腔;2、壶盖;21、上盖;211、蒸汽孔;22、下盖;221、侧壁;222、盖腔;223、排气孔;23、出水嘴;24、内盖;241、通孔;3、倾倒防溢装置;31、排气泄压管;32、集气件;321、导气嘴;322、排气嘴;4、连接头;5、密封圈;6、倾倒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安全防溢的电水壶,包括壶体1及壶盖2,所述壶体1具有容水内腔11,壶盖2包括上盖21和下盖22,上盖21和下盖22之间形成有盖腔222,所述盖腔222内设有倾倒防溢装置3,所述倾倒防溢装置3包括多条排气泄压管31,各排气泄压管31的一端通过设置在下盖22上的多个排气孔223分别与容水内腔11连通,各排气泄压管31的另一端向壶盖2外排气,所述容水内腔11加水至最高水位线壶体倾倒后,形成最高倾倒液面A,至少一个排汽孔223位于最高倾倒液面A上方,各排气泄压管31在盖腔222内绕设,绕设最高点高于最高倾倒液面A。本实施例中,壶体1与壶盖2间可以设有密封圈5,也可以通过壶体1与壶盖2的直接配合密封,如壶盖2选用具有塑性变形的材料或将壶盖2边缘加工成可轻微塑性变形的形状。本发明通过设计多条排气泄压管31分别与容水内腔11连通,当电水壶倾倒时,由于各排气泄压管31绕设最高点高于最高倾倒液面A,因此壶内液体不会通过排气泄压管31溢出壶盖2外,且电水壶内蒸汽可以通过至少一个位于最高倾倒液面A上方的排汽孔223排放蒸汽至壶盖外,实现了电水壶倾倒时,在保证壶内液体不外溢的同时,实现壶内蒸汽泄压,避免倾倒后壶内蒸汽加压而导致的爆壶现象;且由于排气泄压管31的盘旋设计,可以有效避免用户加水超过最高水位进行煮水时,液面剧烈沸腾所导致的热水喷溅,防止沸水喷溅烫伤用户;同时,由于排气泄压管31的盘绕设置,使排气泄压管31具备冷凝作用,通过采用排气泄压管31外排蒸汽,可以在蒸汽经过排气泄压管31后减弱蒸汽冲力,因此可以不必在壶盖2上设计蒸汽孔322,避免蒸汽烫伤用户,提升了电水壶使用的安全性。
所述倾倒防溢装置3还包括安装在下盖22上的集气件32,各排气泄压管31绕设后汇集于集气件32,并通过集气件32向壶盖2外排气。通过设置集气件32,将多条排气泄压管31的末端汇集于集气件32,通过集气件32向壶盖2外排气,使蒸汽汇集,不必在壶盖2上设置多个蒸汽外排孔,美观实用,且有利于感温装置的感温。所述壶体1侧部设有倾倒支架6,壶体倾倒后,由壶体外壁和倾倒支架6支撑电水壶,电水壶具有倾倒支架与其两侧壶体外壁分别支撑的两种倾倒状态。所述电水壶设有出水嘴23,出水嘴23位于倾倒支架6对面的壶盖2上。设置倾倒支架6可以防止电水壶倾倒后滚动,有利于电水壶倾倒的定位,而电水壶倾倒的定位对于排气孔数量及位置的设置有所影响,本发明中,倾倒支架6即为电水壶的把手。为了简化结构、节约成本,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盖22设有两个排气孔223,分别位于倾倒支架6两侧的最高倾倒液面A上方。倾倒支架6两侧的最高倾倒液面A上方分别设置排气孔223,使电水壶位于倾倒支架6左右两侧任意一种倾倒状态时,都能保证至少一个排汽孔223位于最高倾倒液面A上方。为增强防溢安全性,实现用户加水超过最高水位线后仍能保证电水壶倾倒防溢,可以将两个排气孔223分别设计在距离最高倾倒液面A距离最远的下盖靠近圆周处,两条排气泄压管31通过上述两个排气孔223分别与容水内腔11连通,两条排气泄压管31的另一端汇集于集气件32,容水内腔11内的蒸汽通过排气孔223及排气泄压管31汇集于集气件32,并通过集气件32外排。
所述集气件32横向设有导气嘴321,所述盖腔设有侧壁221,导气嘴321安装于侧壁221上。本实施例中,集气件32为单一部件安装于下盖22的侧壁221上,为了便于生产,集气件32可以与下盖22为一体式,通过注塑成型。所述壶体1上与导气嘴321位置相适配处设有检测导气嘴321排放的蒸汽温度的感温装置。所述感温装置可以设置在与导气嘴321位置相对应的壶体1上;也可以在壶体1上设置蒸汽管道,将导气嘴321中排出的蒸汽导向 (如壶体1下部)的感温装置,所述感温装置可以是金属片温控器,用以切断电源电路,也可以是电子温度传感器,用以控制电水壶的加热器功率。
所述排气泄压管31向其排气孔223对面的盖腔222侧壁221延伸,并沿侧壁221绕设后汇集于集气件32。排气泄压管31向其排气孔223对面的盖腔222侧壁221延伸后再沿侧壁221的内侧盘旋,并汇集于集气件32。排气泄压管31向其排气孔223对面的盖腔222侧壁221延伸,可以减短排气孔223至排气泄压管绕设最高点之间的距离,使电水壶倾倒后,进入至下方排气孔223的水量达到最少;也可以将排气泄压管31沿排气孔223同侧的侧壁221的内侧盘旋一圈以上后汇集于集气件32。本实施例中,为节省成本,将两条排气泄压管31按上述第一种方式盘旋。但由于排气泄压管31可同时具备冷凝蒸汽的作用,因此适当的增长排气泄压管31可以有效提升蒸汽冷凝效果。
所述下盖22下方设有内盖24,内盖24上设有与下盖22的排气孔223位置不对应的通孔241。本实施例中,将若干通孔241设计于内盖24远离出水嘴23的一侧,将通孔241设计为与排气孔223位置不对应且位于内盖24远离出水嘴23的一侧,避免了倒水时,水由通孔241进入至下盖22与内盖24间的空腔内,保证了容水内腔11内水的卫生。
本发明的电水壶烧水时,蒸汽由内盖24后部的通孔241进入,并通过设置在下盖22上的两个排气孔223分别进入到两条排气泄压管31,蒸汽由连接在两排气泄压管31末端的集气件32外排,壶体1上可以设有检测导气嘴321排放的蒸汽温度的感温装置,用以控制电水壶的加热器功率或切断电源断路。当电水壶倾倒时,根据电水壶的重心设计及倾倒支架6,电水壶会稳定倾倒支架与其一侧壶体外壁支撑的特定位置,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电水壶将稳定在把手与其左侧壶体1外壁的支撑平面上,如图3至图4,容水内腔11内的水由通孔241进入内盖24于下盖22之间,并通过位于底部的排气孔223进入与其连接的排气泄压管31内,电水壶内液体平衡时,排气泄压管31内的水位高度等于倾倒的壶内液体的水位高度,由于排气泄压管31的盘旋最高点设置为高于电水壶倾倒时的最高倾倒液面A高度,因此壶内液体不会到达该排气泄压管31盘旋最高点,即壶内液体不会进入集气件32,图4中,连接底部排气孔223的排气泄压管31中阴影部分为最高倾倒液面A等高的倾倒时管内水位示意;而对于位于顶部的排气孔223,排气孔223高度即可以理解为其绕设最高点,由于其设计位于最高倾倒液面A的上方,因此电水壶倾倒时,壶内液体不会进入至位于顶部的排气孔223及与其连接的排气泄压管31,而蒸气则可以通过该排气泄压管31排至集气件32;为避免使进入排气泄压管31中的小部分液体在壶体扶正后进入集气件32,可将排气泄压管31设置为向上倾斜状,即排气泄压管31的绕设最高点在电水壶纵向方向上高于排气孔223,这样倾倒的电水壶扶正后,排气泄压管31中的小部分液体将沿排气泄压管31的倾斜角度进至排气孔223,进而进入容水内腔11中,有效避免排气泄压管31内的小部分液体进入集气件32。
本发明通过设计多条排气泄压管31分别与容水内腔11连通,当电水壶倾倒时,由于各排气泄压管31绕设最高点高于最高倾倒液面A,因此壶内液体不会通过排气泄压管31溢出壶盖2外,且电水壶内蒸汽可以通过至少一个位于最高倾倒液面A上方的排汽孔223排放蒸汽至壶盖外,实现了电水壶倾倒时,在保证壶内液体不外溢的同时,实现壶内蒸汽泄压,避免倾倒后壶内蒸汽加压而导致的爆壶现象;且由于排气泄压管31的盘旋设计,可以有效避免用户加水超过最高水位进行煮水时,液面剧烈沸腾所导致的热水喷溅,防止沸水喷溅烫伤用户;同时,由于排气泄压管31的盘绕设置,使排气泄压管31具备冷凝作用,通过采用排气泄压管31外排蒸汽,可以在蒸汽经过排气泄压管31后减弱蒸汽冲力,因此可以不必在壶盖2上设计蒸汽孔322,避免蒸汽烫伤用户,提升了电水壶使用的安全性;通过设置集气件32,将多条排气泄压管31的末端汇集于集气件32,通过集气件32向壶盖2外排气,使蒸汽汇集,不必在壶盖2上设置多个蒸汽外排孔,美观实用,且有利于感温装置的感温;本发明的倾倒防溢装置由于采用集气件32及排气泄压管31,避免使用重锤密封,减轻了电水壶重量,用户使用轻便,成本低廉;且倒水或壶盖取放时,无重锤敲击异响,也不会产品由于重锤耐久磨损而造成的功能不良,使用性更加优良;通过在内盖上设计远离出水嘴23的通孔241,避免了倒水时,水由通孔241进入至下盖22与内盖24间的空腔内,保证了容水内腔11内水的卫生。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至图8,所述下盖22设有三个排气孔223,其中两个排气孔223分别位于倾倒支架6两侧的最高倾倒液面A上方,另一排气孔223远离出水嘴23,三个排气孔223可以进一步保证至少有一个排气孔223位于倾倒液面上方的几率,排气孔223数量越多,保证至少有一个排气孔223位于倾倒后壶内液面上方的几率越高。位于倾倒支架6两侧的排气孔223所连接的排气泄压管31向其排气孔223对面的盖腔侧壁延伸,远离出水嘴23的排气泄压管31绕侧壁221盘旋后,三者汇集于集气件32,排气泄压管31的两端可以通过连接头4分别连接在排气孔223与集气件32上。所述集气件32上部设有排气嘴322,集气件32侧部设有导气嘴321。上盖21上设有与集气件32的排气嘴322相适配的蒸汽孔211。所述下盖22下方设有内盖24,内盖24上设有与下盖22的排气孔223位置相对应的通孔241。
本发明通过设计多条排气泄压管31分别与容水内腔11连通,当电水壶倾倒时,由于各排气泄压管31绕设最高点高于最高倾倒液面A,因此壶内液体不会通过排气泄压管31溢出壶盖2外,且电水壶内蒸汽可以通过至少一个位于最高倾倒液面A上方的排汽孔223排放蒸汽至壶盖外,实现了电水壶倾倒时,在保证壶内液体不外溢的同时,实现壶内蒸汽泄压,避免倾倒后壶内蒸汽加压而导致的爆壶现象;且由于排气泄压管31的盘旋设计,可以有效避免用户加水超过最高水位进行煮水时,液面剧烈沸腾所导致的热水喷溅,防止沸水喷溅烫伤用户;同时,由于排气泄压管31的盘绕设置,使排气泄压管31具备冷凝作用,通过采用排气泄压管31外排蒸汽,可以在蒸汽经过排气泄压管31后减弱蒸汽冲力,因此可以不必在壶盖2上设计蒸汽孔322,避免蒸汽烫伤用户,提升了电水壶使用的安全性;通过设置集气件32,将多条排气泄压管31的末端汇集于集气件32,通过集气件32向壶盖2外排气,使蒸汽汇集,不必在壶盖2上设置多个蒸汽外排孔,美观实用,且有利于感温装置的感温;本发明的倾倒防溢装置由于采用集气件32及排气泄压管31,避免使用重锤密封,减轻了电水壶重量,用户使用轻便,成本低廉;且倒水或壶盖取放时,无重锤敲击异响,也不会产品由于重锤耐久磨损而造成的功能不良,使用性更加优良;通过在内盖上设计远离出水嘴23的通孔241,避免了倒水时,水由通孔241进入至下盖22与内盖24间的空腔内,保证了容水内腔11内水的卫生。
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的优化实施方式,不是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安全防溢电水壶,包括壶体和壶盖,所述壶体具有容水内腔,壶盖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之间形成有盖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盖腔内设有倾倒防溢装置,所述倾倒防溢装置包括多条排气泄压管,各排气泄压管的一端通过设置在下盖上的多个排气孔分别与容水内腔连通,各排气泄压管的另一端向壶盖外排气,所述容水内腔加水至最高水位线壶体倾倒后,形成最高倾倒液面,至少一个排气孔位于最高倾倒液面上方,各排气泄压管在盖腔内盘旋绕设,电水壶倾倒时,排气泄压管的盘旋绕设最高点高于最高倾倒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倾倒防溢装置还包括安装在下盖上的集气件,各排气泄压管绕设后汇集于集气件,并通过集气件向壶盖外排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侧部设有倾倒支架,壶体倾倒后,由壶体外壁和倾倒支架支撑电水壶,电水壶具有倾倒支架与其两侧壶体外壁分别支撑的两种倾倒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水壶设有出水嘴,出水嘴位于倾倒支架对面的壶盖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设有两个排气孔,分别位于倾倒支架两侧的最高倾倒液面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设有三个排气孔,其中两个排气孔分别位于倾倒支架两侧的最高倾倒液面上方,另一排气孔远离出水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件横向设有导气嘴,所述盖腔设有侧壁,导气嘴安装于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件上部设有排气嘴,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排气嘴相适配的蒸汽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下方设有内盖,内盖上设有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泄压管向其排气孔对面的盖腔侧壁延伸,并沿侧壁绕设后汇集于集气件。
CN201310161911.8A 2013-05-06 2013-05-06 一种安全防溢电水壶 Active CN1041382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61911.8A CN104138203B (zh) 2013-05-06 2013-05-06 一种安全防溢电水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61911.8A CN104138203B (zh) 2013-05-06 2013-05-06 一种安全防溢电水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38203A CN104138203A (zh) 2014-11-12
CN104138203B true CN104138203B (zh) 2016-09-14

Family

ID=51847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61911.8A Active CN104138203B (zh) 2013-05-06 2013-05-06 一种安全防溢电水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382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9782A (zh) * 2016-12-21 2017-08-18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制药的夹层锅
CN114794883A (zh) * 2017-05-22 2022-07-29 布瑞威利私人有限公司 牛奶发泡装置和系统、咖啡机及相关操作方法
FR3137553A1 (fr) 2022-07-11 2024-01-12 Seb S.A. Bouilloire comprenant un couvercle équipé d’un dispositif d’évacuation de vapeur
CN218304520U (zh) * 2022-10-25 2023-01-17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盖体组件和液体加热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08786B (en) * 1987-08-24 1992-02-12 Liang Yeh Non boiling over saucepan
CN201602612U (zh) * 2009-09-08 2010-10-13 邵志成 防汽喷电热水壶
GB2477944B (en) * 2010-02-18 2015-04-01 Otter Controls Ltd Cordless electrical appliances
DE202010014209U1 (de) * 2010-10-12 2011-06-09 Demircan, Thomas, Dipl.-Ing. (FH), 87740 Oberflächenstrukturierung zur Optimierung des Siedevorgangs beim Behältersieden zur Anwendung bei handelsüblichen Wasserkochern
CN102715836B (zh) * 2012-07-09 2015-01-07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防漏的电热水壶
FR3014664B1 (fr) * 2013-12-13 2016-02-05 Seb Sa Appareil electrique de chauffage et/ou de cuisson d'aliments a la vapeu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38203A (zh) 2014-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38203B (zh) 一种安全防溢电水壶
TWM520338U (zh) 具有防水沸騰溢出功用之水壺
US20120145698A1 (en) Kettle
CN203885286U (zh) 电压力锅
US20050279217A1 (en) Coffee-maker
CN203263090U (zh) 一种安全防溢电水壶
US20140050464A1 (en) Heating Apparatus of Hot Drink Machine
RU2013130030A (ru) Электробытовой кухонный прибор с двумя резервуарами для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напитков на основе горячей воды
CN203609267U (zh) 电饭煲
CN218942868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108577541B (zh) 饮水机
JP2009247831A (ja) コーヒー沸かし器
CN102858471B (zh) 蒸汽清洁装置
CN201920490U (zh) 贮水式煮水壶
CN209377261U (zh) 兼具配送和气蒸功能的餐碗
CN203122077U (zh) 用于电蒸锅的蒸汽产生装置和电蒸锅
CN103148595B (zh) 一种饮用水加热装置
EP2893854B1 (en) Induction cooker
CN207519987U (zh) 一种烹煮装置
CN110313803A (zh) 一种蒸汽加热烹饪器具
CN104337355A (zh) 一种盲人水杯
CN109259539A (zh) 兼具配送和气蒸功能的餐碗
RU53093U1 (ru) Кипятильник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действия
CN209932382U (zh) 一种蒸箱
CN203898030U (zh) 一种电压力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50118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Joyoung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Xinsha Road, Huaiyin District of Ji'nan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No. 12 250118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mpany Limite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