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23081B - 电子装置及该电子装置的休眠唤醒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及该电子装置的休眠唤醒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23081B
CN104123081B CN201310141961.XA CN201310141961A CN104123081B CN 104123081 B CN104123081 B CN 104123081B CN 201310141961 A CN201310141961 A CN 201310141961A CN 104123081 B CN104123081 B CN 1041230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condition
data
tilt
incl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419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23081A (zh
Inventor
王振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ac Computer Kunshan Co Ltd
Getac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ac Computer Kunshan Co Ltd
Mitac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ac Computer Kunshan Co Ltd, Mitac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Mitac Computer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4196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23081B/zh
Priority to US14/170,548 priority patent/US9395793B2/en
Publication of CN104123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30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230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30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31Monitoring the presence, absence or movement of u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ingle or a set of motion sensors for pointer control or gesture input obtained by sensing movements of the portable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computer
    • G06F2200/1637Sensing arrangement for detection of housing movement or orientation, e.g. for controlling scrolling or cursor movement on the display of an handheld compu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装置及该电子装置的休眠唤醒方法,该电子装置具有一光感测组件及一倾斜感测组件。当电子装置处于休眠状态时,通过光感测组件侦测电子装置的外部光源,以得到一光源数据,并通过倾斜感测组件侦测电子装置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以得到一倾斜数据。借此,当判断光源数据及倾斜数据符合一预设唤醒条件时,电子装置将于休眠状态中被唤醒。通过本发明,当使用者欲操作电子装置,并且将电子装置握持在手中时,不需要触发任何额外的动作即可直接将电子装置由休眠状态中唤醒,以便于使用。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及该电子装置的休眠唤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使用者将电子装置由休眠状态中唤醒的电子装置及该电子装置的休眠唤醒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电子装置的硬件效能逐渐提升,所能执行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相对的,耗电量也就越来越高。因此,现有的各项电子装置,例如平板计算机或智能型手机等,都会具有一休眠模式以节省电力。借以,当使用者没有在使用电子装置时,电子装置会进入休眠模式,借以节省电力消耗。
如图1与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的电子装置休眠状态示意图与电子装置唤醒示意图。当一电子装置1进入上述休眠模式时,主要关闭该电子装置1的屏幕11,并降低其它组件(例如处理器或网络模块)的功耗,借此达到减低耗电量的目的。而当一使用者2欲操作该电子装置1时,可按压该电子装置1上的任一按键12,借此令该电子装置1得知使用者2要进行操作。此时,该电子装置1会自休眠模式中被唤醒,借以如图2所示,该屏幕11会被开启,以显示该电子装置1的信息。而当该电子装置1被唤醒后,使用者2就再通过滑动解锁或输入密码解锁等解锁方式,进入该电子装置1的操作统并加以使用。
当使用者2要使用该电子装置1时,需先拿起该电子装置1后,再按压该按键12,借以将该电子装置1唤醒后,才可以进行解锁的动作以使用电子装置1。换句话说,使用者2无法在拿起该电子装置1后立即使用,相当不便,并且对于整体的使用行为来说也十分地不流畅。
再者,近来市场上亦开发出一种具备磁开关功能的保护盖,可以覆盖在该电子装置1的该屏幕11上。当该保护盖被掀起时,会触发该电子装置1内的磁力开关,借以同时将该电子装置1由休眠模式中唤醒,这样可以省去使用者2按压该按键12的动作。然而,如同上述之情况,使用者仍然无法在拿起该电子装置1后立即使用。
有鉴于此,如何能够借由使用者的操作,不需触发额外的动作即自动判断是否要将电子装置由休眠模式中唤醒,以优化使用者的使用行为,即为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潜心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及该电子装置的休眠唤醒方法,令使用者可以在要操作电子装置时,不需要触发任何额外的动作,即直接将电子装置由休眠状态中唤醒。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电子装置中的光感测组件,侦测电子装置的外部光源,以得到一光源数据,并通过电子装置中的倾斜感测组件,侦测电子装置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以得到一倾斜数据。借此,当判断光源数据及倾斜数据符合一预设唤醒条件时,电子装置将于休眠状态中被唤醒。
相较于现有技术,电子装置可通过光感测组件及倾斜感测组件来侦测自身的状态数据,借以判断使用者是否要进行操作。并且,当判断使用者要进行操作时,由内部的处理单元自动将电子装置由休眠状态中唤醒。如此一来,当使用者要操作电子装置时,不需要再触发额外的动作,例如按压电源键或掀开具有磁开关功能的保护盖等来唤醒电子装置。因此,本发明可有效改善及优化使用者的使用行为,等于使用者只要将电子装置由包包、口袋或桌面上拿起来,就可以直接进行操作,相当便利,亦相当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为现有技术的电子装置休眠状态示意图。
图2绘示为现有技术的电子装置唤醒示意图。
图3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方块图。
图4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唤醒流程图。
图5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6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7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唤醒流程图。
图8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法向量示意图。
图9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法向量示意图。
图10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预设唤醒条件示意图。
图11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三状态示意图。
图12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唤醒流程图。
图13绘示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14绘示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唤醒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请参阅图3及图4,分别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方块图及唤醒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电子装置3,该电子装置3具有一屏幕31、一光感测组件32、一倾斜感测组件33、一处理单元34及一内存35,其中该处理单元34电性连接该屏幕31、该光感测组件32、该倾斜感测组件33及该内存35,并且该电子装置3经过使用者的设定或是具有一预设设定,于该内存35中记录有一预设唤醒条件36。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在该电子装置3处于休眠状态(即,该屏幕31不显示任何数据,也无法进行触控行为)时,通过该光感测组件32及该倾斜感测组件33的侦测,自动判断是否要将该电子装置3由休眠状态中唤醒。如此一来,使用者不需要再按压该电子装置3的电源键,或是掀开具有磁开关功能的保护盖,即可直接使用该电子装置3。
如图4所示,当该电子装置3处于休眠状态时,主要通过该光感测组件32来侦测该电子装置3的外部光源(步骤S10),借以依据侦测结果得到一光源数据。同时,通过该倾斜感测组件33来侦测该电子装置3的该屏幕31相对于水平面(如图6所示的水平面P)的倾斜角度(步骤S12),借以依据侦测结果得到一倾斜数据。接着,该处理单元34接收该光源数据及该倾斜数据,借以判断该光源数据及该倾斜数据是否同时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步骤S14)。值得一提的是,在使用者设定该预设唤醒条件36,或该电子装置3预设设定该预设唤醒条件36时,可同时设定至少一亮度条件及至少一倾斜条件。换言之,该预设唤醒条件36包含至少一个亮度条件及至少一个倾斜条件。
上述该步骤S14中,该处理单元34主要接收该光感测组件32侦测所得的该光源数据,并且判断该光源数据是否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亮度条件;同时,接收该倾斜感测组件33侦测所得的该倾斜数据,并且判断该倾斜数据是否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倾斜条件。并且,于本案中该电子装置3必须同时侦测该光源数据及该倾斜数据,然而该光源数据及该倾斜数据的侦测动作,以及该光源数据/该倾斜数据是否符合该亮度条件/该倾斜条件的判断动作,并没有执行上的顺序限制。例如,该电子装置3可先侦测、产生该光源数据,并且先判断该光源数据是否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亮度条件,亦可先侦测、产生该倾斜数据,并且先判断该倾斜数据是否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亮度条件,其执行顺序应视实际所需而定,不应以上述为限。
若该光源数据及该倾斜数据的至少其中之一不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例如该光源数据不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亮度条件,或该倾斜数据不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倾斜条件,则该处理单元34不会执行唤醒该电子装置3的动作。此时会回到该步骤S10,该电子装置3持续通过该光感测组件32与该倾斜感测组件33,侦测并产生该光源数据与该倾斜数据。值得一提的是,该光感测组件32与该倾斜感测组件33的侦测动作可同时进行,因此该步骤S10与该步骤S12在执行上并无必然的顺序关。
若该光源数据及该倾斜数据同时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意即,该光源数据符合该亮度条件,且该倾斜数据符合该倾斜条件),则该处理单元34将该电子装置3由休眠状态中唤醒(步骤S16)。借此,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该电子装置3,相当便利。
本实施例中,主要可变更该电子装置3的电源设计,借以令该光感测组件32、该倾斜感测组件33及该处理单元34在该电子装置3的休眠状态中,仍可维持工作。借此,可持续侦测该电子装置3的状态,进而判断什么时候要将该电子装置3由休眠状态中唤醒。而经实验,要维持该光感测组件32、该倾斜感测组件33及该处理单元34在该电子装置3的休眠状态中持续工作,约仅会增加200μA的耗电量,对该电子装置3并不会造成实质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该光感测组件32与该倾斜感测组件33可为实体分开的两个组件,亦可以一颗整合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来实现,但并不加以限定。
参阅图5与图6,分别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一状态示意图与第二状态示意图。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当一使用者2将该电子装置3放置于口袋中时,该光感测组件32无法侦测到外部光源,因而所得到的光源数据将无法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更具体而言,当该电子装置3放置在使用者的口袋中(暗处)时,其侦测所得的该光源数据无法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亮度条件。因此,当该电子装置3被放置在使用者2的口袋中时,该电子装置3不会被自休眠状态中唤醒。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该光源数据主要可为一亮度值或一亮度变化值。若该光源数据为一亮度值,则当该电子装置3由一阴暗处移动到一明亮处,致使该光感测组件32侦测所得的亮度值(例如数值6)大于一门坎值(例如数值5)时,该处理单元34会判断该光源数据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亮度条件,意即,该预设唤醒条件36包含的该亮度条件为:亮度值需大于一门坎值。再者,若该光源数据为一亮度变化值,则当该电子装置3由一暗光处移动到一强光处,致使该光感测组件32侦测所得的亮度变化值(例如亮度值由数值2变为数值7,亮度变化值为5)大于一门坎值(例如亮度变化值为3)时,该处理单元34会判断该光源数据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意即,该预设唤醒条件36包含的该亮度条件为:亮度变化值需大于一门坎值。然而,以上所述皆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例,但不应以此为限。
再如图6所示,当该电子装置3被使用者2从口袋中取出时,该光感测组件32将会侦测到外部光源,致使所得到的光源数据(亮度值或亮度变化值)可以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亮度条件。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3还透过该倾斜感测组件33来侦测该电子装置3的该屏幕31相对于水平面P的倾斜角度。更具体而言,该处理单元34依据该屏幕31相对于水平面P的倾斜角度,接着判断侦测所得的倾斜角度是否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倾斜条件,实质意义为该电子装置3是否被使用者2握持在手上,并且呈现一操作状态(例如图6中所示者,即为一操作状态)。
举例来说,当该电子装置3被平放在桌面上时,虽然该光感测组件32可侦测到一定程度的外部光源,因而使得该光源数据可以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然而,因为此时该电子装置3与桌面(一般来说约等于水平面P)呈平行,因此该倾斜数据将无法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更具体而言,该倾斜数据无法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倾斜条件。此时,虽然该光源数据符合了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亮度条件,但该电子装置3依然不会被自休眠状态中唤醒。
本发明通过同时侦测该电子装置3的光源数据以及倾斜数据,并且同时判断该光源数据以及该倾斜数据是否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进而判断需不需要将该电子装置3由休眠状态中唤醒(实质意义为该电子装置3是否被使用者2握持在手上,并呈一操作状态)。由此可看出,本发明的方法虽然方便,但是因为需要同时侦测并判断两种不同的数据,故该电子装置3不会有被任意地唤醒,进而造成电力浪费的情况发生。
于一实施例中,该倾斜感测组件33可为一陀螺仪(Gyro)。该电子装置3通过该陀螺仪,直接测量该屏幕31相对于水平面P的倾斜角度,借以得到该倾斜数据。借此,该处理单元34可据以判断该倾斜数据是否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更具体而言,当该倾斜数据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时,其实质意义即代表该电子装置3正被该使用者2握持着,并且呈现一操作状态(如图6所示)。而于另一实施例中,该倾斜感测组件33亦可为一重力感应器(G-sensor),该重力感应器主要是侦测该电子装置3的该屏幕31平面的法向量,进而透过该屏幕31平面的法向量,判断其相对于水平面P的倾斜角度。
参阅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唤醒流程图。本实施例中,该倾斜感测组件33以一重力感应器为例来举例说明,该重力感应器具有与该陀螺仪不同的感测方式(容下详述)。
如图7中所示,当该电子装置3处于休眠状态时,首先通过该光感测组件32来侦测该电子装置3的外部光源(步骤S20),借以依据侦测结果得到上述的该光源数据。接着,透过该倾斜感测组件33(于本实施例中为重力感应器)侦测该电子装置3的该屏幕31平面的法向量(步骤S22)。其中,该法向量主要包括x轴分量、y轴分量及z轴分量。
请同时参阅图8与图9,分别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法向量示意图。如图所示,上述的法向量主要包括了x轴分量、y轴分量及z轴分量,其中,当该电子装置3水平放置时(与水平面P平行),该z轴分量垂直于该电子装置3的该屏幕31。本实施例中,主要设定当该电子装置3的该屏幕31朝上(朝向z轴方向)时,该电子装置3整体的z轴分量为负。反之,当该电子装置3的屏幕朝下(朝向反z轴方向)时,该电子装置3整体的z轴分量为正。然而,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例,不应以此为限。
回到图7,当该倾斜感测组件33于步骤S22中得到该法向量后,该处理单元34即可依据该法向量中的y轴分量及z轴分量,计算该电子装置3的该屏幕31相对于水平面P的倾斜角度(步骤S24)。
接着,该处理单元34判断该光源数据是否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亮度条件(步骤S26),若该光源数据不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亮度条件,则该处理单元34不做任何动作。反之,若该光源数据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亮度条件,则该处理单元34续行其它的判断。
例如,当该使用者2于一般情况下操作该电子装置3时,该电子装置3的该屏幕31必定朝上(例如图6与图9所示),而如上所述,本实施例设定当该屏幕31朝上时,该电子装置3整体的z轴分量为负。是以,该步骤S24后,该处理单元34进一步判断该电子装置3的z轴分量是否为负(步骤S28)。其中,上述对于z轴分量为负的设定可为使用者自行设定,或为该电子装置3预设设定,不应以此为限。
于本实施例中,若该z轴分量为正,表示该屏幕31没有朝上(实质意义为该电子装置3未被使用者2所握持,或未处于一操作状态),因此依据该电子装置3的设定,该处理单元34判断该倾斜数据不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更具体而言,当该z轴分量被侦测为正时,该处理单元34判断该倾斜数据不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倾斜条件,故不做任何动作。换言之,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倾斜条件之一为:该z轴分量需为负。
若于该步骤S28中,判断该z轴分量为负,表示该屏幕31朝上(实质意义为该电子装置3正被使用者2所握持,并处于一操作状态),此时该处理单元34判断z轴分量为负的该倾斜条件已符合,因此将进一步判断该倾斜角度是否落于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一特定倾斜范围(如图10中所示的特定倾斜范围361)中(步骤S30)。若该倾斜角度(例如20度)未落于该特定倾斜范围361中(例如30~80度),则该处理单元34同样依据该电子装置3的设定,判断该倾斜数据不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故不做任何动作。换言之,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另一该倾斜条件为:该倾斜角度需落于该特定倾斜范围361中。
当该处理单元34判断该光源数据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中的该亮度条件,并且该z轴分量为负,同时该倾斜角度落于该特定倾斜范围361中时(实质意义为该倾斜数据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的倾斜条件),即将该电子装置3由休眠状态中唤醒(步骤S32)。
由图7可看出,即使该z轴分量为负,并且该倾斜角度落于该特定倾斜范围361中(意即,该倾斜数据同时符合了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两项倾斜条件),但只要该光源数据不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亮度条件,该处理单元34仍然不会将该电子装置3由休眠状态中唤醒,反之亦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步骤S26-S30的判断并不具有一执行上的顺序关,故不应以上述的执行顺序为限。
参阅图10,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预设唤醒条件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该预设唤醒条件36可由使用者2来自行设定,亦可为预设设定。例如图中所示,预设唤醒条件36除了包含上述该特定倾斜范围361外,还可包含一预设时间范围362及一位移门坎值363(容下详述)。借此,该处理单元34除了可通过该光源数据与该倾斜数据判断是否要将该电子装置3唤醒之外,亦可通过使用者2操作该电子装置3的时间,以及该电子装置3的位移量来更详细地是否要将该电子装置3由休眠状态中唤醒。
如上所述,在一般的操作状态下,该电子装置3的该屏幕31必然朝上(z轴分量为负)。然而,于某些特殊情况下,亦可允许该电子装置3在该屏幕31朝下(z轴分量为正)时,被从休眠状态中唤醒,并让使用者2使用。举例来说,在日常的睡眠时段中(例如PM12:00~AM7:00),使用者2很可能会躺着使用该电子装置3,于此一情况下,该电子装置3会以该屏幕31朝下的状态被使用者2所操作。
参阅图11及图12。图11为本发明的第三状态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唤醒流程图。若如图11中的实施例所示,该电子装置3被使用者2握持时,是处在该屏幕31朝下的状况,则该处理单元34会判断该电子装置3整体的z轴分量为正,因此若要让使用者2可以在此状态下正常使用该电子装置3,则该处理单元34需要遵循图12之实施例进行判断。
如图12所示,当该电子装置3处于休眠状态时,首先通过该光感测组件32来侦测该电子装置3的外部光源(步骤S40),借以依据侦测结果得到上述的该光源数据。接着,透过该倾斜感测组件33(即重力感应器)侦测该电子装置3的该屏幕31平面的法向量(步骤S42)。借以,依据该法向量中的y轴分量及z轴分量,计算该电子装置3的该屏幕31相对于水平面P的倾斜角度(步骤S44)。
接着,该处理单元34判断该光源数据是否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亮度条件(步骤S46),若该光源数据不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亮度条件,则该处理单元34不做任何动作。反之,若该光源数据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亮度条件,则该处理单元34续行其它的判断。例如,本实施例中该处理单元34进一步判断该z轴分量是否为正(步骤S48),实质意义为该电子装置3的该屏幕31是否朝下。
若于该步骤S48中判断该z轴分量为正,则该处理单元34续行其它的判断。例如,若使用者2有设定上述该预设时间范围362,则该处理单元34进一步判断该电子装置3的统时间,是否落于该预设时间范围362(例如PM12:00~AM7:00)中(步骤S50)。如上所述,若该电子装置3的统时间未落于该预设时间范围362中,则因该z轴分量为正,故该处理单元34将认定该倾斜数据不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倾斜条件(即,z轴分量需为负),因此该处理单元34不做任何动作。
然而,若使用者2有设定上述该预设时间范围362,并且该电子装置3的统时间落于该预设时间范围362中,则该处理单元34会进一步判断该电子装置3的倾斜角度是否落于该特定倾斜范围361中(步骤S52),不会因为该z轴分量为正而不续行其它判断。换言之,该预设唤醒条件36包含又一该倾斜条件:当统时间落于该预设时间范围362中时,z轴分量可为正。
若于该步骤S52中,该处理单元34判断该电子装置3的倾斜角度未落于该特定倾斜范围361中,则该处理单元34会认定该倾斜数据不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倾斜条件(即,该倾斜角度需落于该特定倾斜范围361中)。而若该电子装置3的倾斜角度落于该特定倾斜范围361中,则该处理单元34将判定该倾斜数据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倾斜条件。于此一情况下,若该光源数据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亮度条件,同时该z轴分量为正、该电子装置3的统时间落于该预设时间范围362中、该倾斜角度落于该特定倾斜范围361中(实质意义为该倾斜数据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倾斜条件),则该电子装置3会由休眠状态中被唤醒(步骤S54)。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步骤S26-S30的判断并不具有一执行上的顺序关,故不应以上述的执行顺序为限。
更具体而言,于上述图12的实施例中,若该电子装置3的z轴分量为正,则该电子装置3需要在统时间落于该预设时间范围362中、该倾斜角度落于该特定倾斜范围361中、以及该光源数据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亮度条件等三个条件同时成立时,才会由休眠状态中被唤醒。换言之,若该电子装置3的z轴分量为负,则会如同上述图7的实施例所示,即使该电子装置3的统时间未落于该预设时间范围362中(或者使用者2没有设定该预设时间范围362),但只要该倾斜角度落于该特定倾斜范围中361中、以及该光源数据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亮度条件等两个条件同时成立,该处理单元34就会将该电子装置3由休眠状态中唤醒。
参阅图13,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如图13中所示,若该电子装置3未被使用,并且被放置在包包之中时,必定处在休眠状态中。此时,若使用者2要使用该电子装置3,则使用者2将该电子装置3由包包中取出时,该电子装置3必然会产生一个瞬间的位移量。于本实施例中,该处理单元34可将该位移量同时做为一判断参数。
参阅图14,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唤醒流程图。当该电子装置3处于休眠状态时,首先通过该光感测组件32来侦测该电子装置3的外部光源(步骤S60),借以依据侦测结果得到上述的该光源数据。接着,透过该倾斜感测组件33(即重力感应器)侦测该电子装置3的该屏幕31平面的法向量(步骤S62)。借以,依据该法向量中的y轴分量及z轴分量,计算该电子装置3的该屏幕31相对于水平面P的倾斜角度(步骤S64)。
接着,该电子装置3还可通过该倾斜感测组件33(即,重力感应器)进一步侦测该电子装置3的一瞬间位移量(步骤S66),借以得到一位移数据。
进一步,该处理单元34判断该光源数据是否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亮度条件(步骤S68),若该光源数据不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亮度条件,则该处理单元34不做任何动作。反之,若该光源数据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亮度条件,则该处理单元34续行其它的判断。例如,该处理单元34进一步判断该z轴分量是否为负(步骤S70),实质意义为该电子装置3的该屏幕31是否朝上。若该z轴分量为正,表示该屏幕31没有朝上(实质意义为该电子装置3未被使用者2所握持,或未处于一操作状态),因此该处理单元34将判断该倾斜数据不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倾斜条件,或是依照图12的实施例,进一步判断该电子装置3的统时间是否落于该预设时间范围362中。
若判断该z轴分量为负,表示该屏幕31朝上(实质意义为该电子装置3正被使用者2所握持,并处于一操作状态),故该处理单元34进一步判断该倾斜角度是否落于该特定倾斜范围361中(步骤S72)。若该倾斜角度未落于该特定倾斜范围361中,则该处理单元34判断该倾斜数据不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故不做任何动作。而若判断该倾斜角度落于该特定倾斜范围361中,则于本实施例中,该处理单元34会更进一步判断该位移数据是否大于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位移门坎值363(步骤S74)。若该位移数据没有大于该位移门坎值363,则该处理单元34判定该倾斜数据未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倾斜条件。反之,若该位移数据的确大于该位移门坎值363,则该处理单元34认定该倾斜数据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倾斜条件。换言之,该预设唤醒条件36包含再一该倾斜条件:该位移数据需大于该位移门坎值363。
于图14的实施例中,该处理单元36需要在该光源数据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亮度条件,同时该z轴为负(或该z轴分量为正,且该电子装置3的统时间落于该预设时间362)、该倾斜角度落于该特定倾斜范围361以及该位移数据大于该位移门坎值363等四个条件同时符合的情况下,才会将该电子装置3由休眠状态中被唤醒(步骤S76)。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只有在该电子装置3的z轴为负(或该z轴分量为正,且该电子装置3的统时间落于该预设时间362)、该倾斜角度落于该特定倾斜范围361、以及该位移数据大于该位移门坎值363等三个条件同时符合时,该处理单元34才会判断该倾斜数据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倾斜条件。换言之,即使该电子装置3的z轴为负(或该z轴分量为正,且该电子装置3的统时间落于该预设时间362)、该倾斜角度落于该特定倾斜范围361、且该光源数据也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该亮度条件,但只要该位移数据小于该位移门坎值363,该处理单元34就不会唤醒该电子装置3。
然而,于上述图7、图12及图14的实施例中,该处理单元36的判断步骤实不具有执行上的顺序关,例如,该处理单元36可先判断该光源数据是否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亮度条件,再判断该倾斜数据是否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倾斜条件。反之,该处理单元36亦可先判断该倾斜数据是否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倾斜条件,再判断该光源数据是否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36中的亮度条件。
再例如,该处理单元36也可先判断该倾斜角度是否落于该特定倾斜范围361,再判断该位移数据是否大于该位移门坎值363。反之,该处理单元36亦可先判断该位移数据是否大于该位移门坎值363,再先判断该倾斜角度是否落于该特定倾斜范围361。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例,但实际判断顺序应视实际所需而定,不应以上述实施例为限。

Claims (13)

1.一种电子装置的休眠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具有一光感测组件及一倾斜感测组件,并且记录有一预设唤醒条件,该休眠唤醒方法包括:
a)通过该光感测组件侦测该电子装置的外部光源,以得到一光源数据;
b)通过该倾斜感测组件侦测该电子装置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以得到一倾斜数据,该倾斜感测组件为一重力感应器,该步骤b包括:
b1)该重力感应器侦测该电子装置的屏幕平面的一法向量,其中该法向量包括x轴分量、y轴分量及z轴分量;
b2)依据该法向量的y轴分量及z轴分量,计算该电子装置的该屏幕平面相对于水平面的一倾斜角度,借以得到该倾斜数据;
c)判断该光源数据及该倾斜数据是否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
d)通过该重力感应器侦测该电子装置的瞬间位移量,以得到一位移数据;
e)该预设唤醒条件还包括一位移门坎值,该步骤d于该光源数据及该倾斜数据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同时该位移数据大于该位移门坎值时,将该电子装置由休眠状态唤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休眠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光感测组件及该倾斜感测组件为一整合集成电路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休眠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预设唤醒条件包括一特定倾斜范围及z轴分量为负,该步骤c还包括判断该倾斜数据中的该z轴分量是否为负,以及该倾斜角度是否落于该特定倾斜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休眠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预设唤醒条件包括一预设时间范围;其中,该步骤c还包括判断该电子装置的系统时间是否落于该预设时间范围内;其中,该步骤e还包括该电子装置的系统时间落于该预设时间范围内时,将该电子装置由休眠状态唤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休眠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预设唤醒条件包括一特定倾斜范围及z轴分量为正,该步骤c还包括判断该倾斜数据中的该z轴分量是否为正,以及该倾斜角度是否落于该特定倾斜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休眠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光源数据为一亮度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休眠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光源数据为一亮度变化值。
8.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括:
一光感测组件,用以侦测该电子装置的外部光源,以得到一光源数据;
一倾斜感测组件,用以侦测该电子装置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以得到一倾斜数据,其中,该倾斜感测组件为一重力感应器,该电子装置具有一屏幕,该重力感应器侦测该屏幕平面的一法向量,该处理单元依据该法向量中的y轴分量及z轴分量,计算该屏幕平面相对于水平面的一倾斜角度,借以得到该倾斜数据;
一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该光感测组件及该倾斜感测组件,用以接收该光源数据及该倾斜数据,并判断该光源数据及该倾斜数据是否符合一预设唤醒条件;
其中,当该电子装置处于一休眠状态,且该预设唤醒条件还包括一位移门坎值,并且该重力感应器还侦测该电子装置的一瞬间位移量,以得到一位移数据,其中该处理单元于该光源数据及该倾斜数据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同时该位移数据大于该位移门坎值时,将该电子装置由该休眠状态中唤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感测组件及该倾斜感测组件为一整合集成电路芯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预设唤醒条件还包括一特定倾斜范围及z轴分量为负,该处理单元于该倾斜数据中的该z轴分量为负,并且该倾斜角度落于该特定倾斜范围内时,判断该倾斜数据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预设唤醒条件还包括一预设时间范围,并且该处理单元于该光源数据及该倾斜数据同时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并且该电子装置的一系统时间落于该预设时间范围内时,将该电子装置由该休眠状态中唤醒。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预设唤醒条件还包括一特定倾斜范围及z轴分量为正,该处理单元于该倾斜数据中的该z轴分量为正,并且该倾斜角度落于该特定倾斜范围内时,判断该倾斜数据符合该预设唤醒条件。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源数据为一亮度值或一亮度变化值。
CN201310141961.XA 2013-04-23 2013-04-23 电子装置及该电子装置的休眠唤醒方法 Active CN1041230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1961.XA CN104123081B (zh) 2013-04-23 2013-04-23 电子装置及该电子装置的休眠唤醒方法
US14/170,548 US9395793B2 (en) 2013-04-23 2014-01-31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suming from hibernation for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1961.XA CN104123081B (zh) 2013-04-23 2013-04-23 电子装置及该电子装置的休眠唤醒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3081A CN104123081A (zh) 2014-10-29
CN104123081B true CN104123081B (zh) 2017-04-26

Family

ID=51729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41961.XA Active CN104123081B (zh) 2013-04-23 2013-04-23 电子装置及该电子装置的休眠唤醒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395793B2 (zh)
CN (1) CN1041230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79357A4 (en) * 2014-08-29 2017-10-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false touch of touchscreen
CN104468010A (zh) * 2014-12-16 2015-03-2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及其电台搜索方法
CN104571509A (zh) * 2014-12-29 2015-04-29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唤醒方法
WO2017028198A1 (zh) * 2015-08-18 2017-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休眠唤醒系统、方法及装置
JP7003695B2 (ja) * 2018-01-30 2022-01-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電源状態制御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11061692B2 (en) * 2018-02-07 2021-07-13 Intel Corporation Low latency boot from zero-power state
CN111341284A (zh) * 2018-12-19 2020-06-26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
CN110704819B (zh) * 2019-08-19 2021-10-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的解锁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JP2023003156A (ja) * 2021-06-23 2023-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端末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14779916A (zh) * 2022-03-29 2022-07-2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屏幕唤醒方法、门禁管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5966A (zh) * 2011-02-18 2012-08-22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功能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67263A1 (en) * 2000-07-17 2011-11-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Changing input tolerances based on device movement
CN101019089A (zh) * 2004-03-22 2007-08-15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在移动终端中用于进行功率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US8239840B1 (en) * 2010-03-10 2012-08-07 Google Inc. Sensor simulation for mobile device applications
US8963845B2 (en) * 2010-05-05 2015-02-24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obile device with temperature sensing capability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US8479154B1 (en) * 2010-08-20 2013-07-02 Google Inc. Interaction with partially constructed mobile device applications
US9032194B2 (en) * 2010-12-06 2015-05-1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ast computer startup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5966A (zh) * 2011-02-18 2012-08-22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功能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3081A (zh) 2014-10-29
US9395793B2 (en) 2016-07-19
US20140317429A1 (en) 2014-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3081B (zh) 电子装置及该电子装置的休眠唤醒方法
CN103257708B (zh) 一种唤醒移动终端屏幕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399483B (zh) 可穿戴设备电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US10469931B2 (en)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ensors to control power status for wireless earpieces
US10154332B2 (en) Power management for wireless earpieces utilizing sensor measurements
CN104850214B (zh) 一种通过预测用户唤醒意图缩短移动终端唤醒时间的方法
CN104142728B (zh) 电子装置
CN103581443A (zh) 一种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终端自动唤醒方法及系统
CN105302308A (zh) 智能手腕佩戴设备及其屏幕自动点亮方法、系统
US2017033001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fingerprint reader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WO2014134930A1 (zh) 触摸屏解锁方法、触摸屏解锁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7979698A (zh) 环境光强度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376086A (zh) 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868821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屏幕激活及解锁方法
CN107664841A (zh) 智能眼镜及控制智能眼镜休眠唤醒的方法
CN105850111A (zh) 操作穿戴式生活记录设备的方法
CN107528979A (zh) 移动设备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3516913B (zh) 手机显示屏自动休眠唤醒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24173B (zh) 一种基于重力感应打开摄像头的方法
CN104203094A (zh) 睡眠状态管理装置、睡眠状态管理方法和睡眠状态管理程序
CN109756673B (zh) 一种控制显示状态的方法和终端
CN105072264B (zh) 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智能腕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547440A (zh) 一种终端操作方法、装置和对应终端
CN107479987A (zh) 移动终端的护眼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170097722A1 (en)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of controlling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