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20738A - 一种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20738A
CN104120738A CN201410332157.4A CN201410332157A CN104120738A CN 104120738 A CN104120738 A CN 104120738A CN 201410332157 A CN201410332157 A CN 201410332157A CN 104120738 A CN104120738 A CN 1041207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people
brace summer
hand
hand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321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春运
程思远
杨文辉
邓达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OUTHERN TELECOM PLANNING CONSULT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OUTHERN TELECOM PLANNING CONSULT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OUTHERN TELECOM PLANNING CONSULT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OUTHERN TELECOM PLANNING CONSULT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3215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20738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20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07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系统及方法,所述方法为:于拟建深基坑上的原有通信人/手井位置,开挖人/手井支撑施工通道;在底部,间隔敷设延伸于通信人/手井两侧外的井基支撑梁;在人/手井的四角外侧,各建筑一根钻孔桩于井底下部,准备现场预制桩顶间支撑梁;沿着井基支撑梁下面,从两端分别开挖原有通信人/手井的原支撑土层于预定深度,浇筑形成桩顶间支撑梁,在井基支撑梁、钻孔桩的配合作用下完成对人/手井的支撑。本发明对穿越拟建地铁站深基坑的原有通信人/手井实施非迁移、原地保护,不影响拟建地铁站深基坑的建设,同时还具备不间断通信、保护性强、施工时间短、效率高、成本低、易推广和应用等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管道工程建设和市政工程之地下构筑物(如地下铁道、地下道路、地下停车场和地下街道、商店以及地下变电站等)建设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升级和改造,更加速了我国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城市地铁轨道交通的建设。但是,从地铁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情况看,通信事故频繁发生,如通信管道堵塞、通信管道严重破损、通信缆线部分或全部中断等等,这些事故不但给通信用户和通信产权单位造成损失,同时还导致通信外设管网事后的维护和施工困难。
为了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经常采用拟建临时管线路由05,将穿越拟建地铁站深基坑01的原通信人(手)井03和管线02等割接迁移至新建设的人(手)井04和临时管线路由05中(如图1所示)。
原通信管线02和人(手)井03割接迁移至新建设的人(手)井04和临时管线路由05中后,拆除穿越拟建地铁站深基坑01的原通信管线02和人(手)井03,地铁站深基坑01开始建设(如图2所示)。
待地铁站深基坑01建设完毕并在其01主体上覆土后,在其上覆的原通信管线02路由位置上,只重新新建(恢复)原有通信管线02,而原人(手)井03不再新建(恢复),由临时迁改时新建的两个人(手)井04履行其接续、预留等功能。此时将临时管线05路由中缆线割接回迁之后,再拆除临时管线05,恢复原貌(如图3所示)。
此种解决方案是迁移式的。虽然能解决地铁站深基坑01的建设问题,但是它同时也带来了重复(二次)性的阻断通信;改迁、割接量大,施工难度大;通信故障率高;投资大,成本高;安全性差;施工效率低,施工时间长等为主要特征的更不可忽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系统及方法,对原有通信人/手井采用非迁移式以保持通信畅通,并且保存其原有主体形态和位置而不影响拟建地铁站深基坑建设。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系统,包括:m个井基支撑梁、钻孔桩、桩顶间支撑梁,所述m≥1;
所述井基支撑梁,位于原有通信人/手井的底部,间隔敷设延伸于原有通信人/手井两侧外;
所述钻孔桩,包括至少四根,位于原有通信人/手井的底部,装设于原有通信人/手井的四角外侧;
所述桩顶间支撑梁,浇筑形成于所述井基支撑梁的下面、所述钻孔桩的顶部,在所述井基支撑梁、钻孔桩的配合作用下完成对原有通信人/手井的支撑。
优选地,上述系统还包括:包封结构体,包覆于所述原有通信人/手井的整体外部。
优选地,上述系统还包括:桩顶承台板,浇筑形成于相邻的桩顶间支撑梁之间,与所述桩顶间支撑梁构成桩顶承台。
优选地,所述桩顶间支撑梁和桩顶承台板均为L型。
优选地,相邻井基支撑梁的间距为0.6米,敷设延伸于原有通信人/手井两侧外150mm。
一种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方法,包括:
于拟建深基坑上的原有通信人/手井位置,开挖人/手井支撑施工通道;
在原有通信人/手井的底部,间隔敷设延伸于通信人/手井两侧外的井基支撑梁;
在原有通信人/手井的四角外侧,各建筑一根钻孔桩于井底下部,准备现场预制桩顶间支撑梁;
沿着所述井基支撑梁下面,从两端分别开挖原有通信人/手井的原支撑土层于预定深度,浇筑形成桩顶间支撑梁,在所述井基支撑梁、钻孔桩的配合作用下完成对原有通信人/手井的支撑。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若原有通信人/手井为砖混结构,则在浇筑形成桩顶间支撑梁之后还对原有通信人/手井进行四面整体包封。
优选地,上述方法中,在浇筑形成桩顶间支撑梁之后还包括步骤:在两侧的桩顶间支撑梁之间浇筑形成桩顶承台板,其与所述桩顶间支撑梁构成桩顶承台,以增大对原有通信人/手井的有效支撑面积。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待地铁站深基坑中的地下连续墙和主体支撑梁建设完毕并可受载时,将主体支撑梁的下部钻孔桩截除。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对穿越拟建地铁站深基坑的原有通信人/手井实施非迁移、原地保护,不影响拟建地铁站深基坑的建设,同时还具备不间断通信、保护性强、施工时间短、效率高、成本低、易推广和应用等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将原人/手井和原通信管线等割接迁移至新建设的人/手井和临时管线路由中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拆除原人/手井和原通信管线的示意图;
图3是现有的将临时管线路由中缆线割接回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对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井底敷梁之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井底敷梁之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筑钻孔桩之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筑钻孔桩之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筑钻孔桩顶间支撑梁之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筑钻孔桩顶间支撑梁之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筑桩顶承台之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筑桩顶承台之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包封之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包封之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截桩的立体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截桩的剖面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截桩之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截桩之后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出的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系统,包括:m个井基支撑梁、钻孔桩、桩顶间支撑梁,所述m≥1。
请参阅图4,本发明应用上述系统实现对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方法为:井底敷梁100、建筑钻孔桩101、建筑桩顶间支撑梁102、建筑桩顶承台103、包封104、截桩105、方案完成106。
下面将对各步骤分别详细描述。
图5、6示出了本发明所述井底敷梁100示意图。
步骤100:根据地铁主体施工图纸确定穿越拟建地铁站深基坑1上的原有通信人(手)井2位置后,开挖人(手)井2四周施工通道3(根据人(手)井2的宽度、长度及高度确定);在原有通信人(手)井2的底部,每间隔不大于0.6米的距离打孔后,敷设延伸于人(手)井2两侧外150mm的井基支撑梁4(槽钢)。井基支撑梁4(槽钢)的数量由人(手)井2的长度确定。
图7、8示出了本发明所述建筑钻孔桩101示意图。
步骤101:在原有通信人(手)井2的四角外侧,各建筑一根钻孔桩5于井底下部,准备现场预制桩顶间支撑梁6。
图9、10示出了本发明所述建筑钻孔桩顶间支撑梁102示意图。
步骤102:首先沿着井基支撑梁4下面,从两端分别开挖人(手)井2的原支撑土于250mm左右深度,现场制作L型桩顶间支撑梁6模板,现浇L型钢筋混凝土桩顶间支撑梁6(同时将井基支撑梁4的两端现浇筑于此梁中)。
图11、12示出了本发明所述建筑桩顶承台103示意图。
步骤103:待L型钢筋混凝土桩顶间支撑梁6能承载后,开挖人(手)井2下面的原支撑土层,此时原人(手)井2由原土支撑转为由井基支撑梁4、桩顶间支撑梁6和钻孔桩5支撑。
为了增大对原人(手)井2的有效支撑面积,加强其支撑力度,需现浇L型钢筋混凝土桩顶承台板7并与两侧的桩顶间支撑梁6浇筑于一体,实现桩顶承台的建造,完成对原有通信人(手)井2的支撑保护。
本发明所述钢筋混凝土桩顶承台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L型钢筋混凝土桩顶间支撑梁6,另一部分是L型钢筋混凝土桩顶承台板7。两个L直角内边长为250mm(角深为353mm)左右。
本发明本步骤103所述完成对原有通信人(手)井2的支撑保护,是针对原有通信人(手)井2的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图13、14示出了本发明所述包封104示意图。
步骤104:若原有通信人(手)井2是砖混结构,则要对它进行四面整体包封8。首先制作原人(手)井2四面整体包封8的现浇模板,然后进行现浇钢筋混凝土四面包封(同时将钢筋混凝土桩顶承台与此现浇筑于一体),完成对砖混结构的原有通信人(手)井2的保护。
图15、16示出了本发明所述截桩105示意图。
步骤105:待地铁站深基坑1中的地下连续墙9和主体支撑梁10建设完毕并可受载时,利用桩基托换技术之截桩11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将主体支撑梁10的下部钻孔桩5截除。此时,原有通信人(手)井2的支撑由钻孔桩5转移至主体支撑梁10支撑。
本发明所述地铁站深基坑1中的主体支撑梁10的建设中,要在钻孔桩5和地铁主体支撑梁10的交汇处,将两者钢筋焊接并浇筑于一体。
图17、18示出了本发明方案完成106示意图。
本图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的最终成果,它在实施对穿越拟建地铁站深基坑1上的原有通信人(手)井2及缆线的支撑保护并可受载后,即可对地铁站深基坑1进行施工。在实施截桩10后,整个发明方案完成,可对整个地铁站内实施建设。
本发明所述原有通信人(手)井2及缆线的支撑保护中,缆线的支撑保护是指原有通信人(手)井2中的缆线不作任何迁改,保持原有状态并受于原有通信人(手)井2的保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m个井基支撑梁、钻孔桩、桩顶间支撑梁,所述m≥1;
所述井基支撑梁,位于原有通信人/手井的底部,间隔敷设延伸于原有通信人/手井两侧外;
所述钻孔桩,包括至少四根,位于原有通信人/手井的底部,装设于原有通信人/手井的四角外侧;
所述桩顶间支撑梁,浇筑形成于所述井基支撑梁的下面、所述钻孔桩的顶部,在所述井基支撑梁、钻孔桩的配合作用下完成对原有通信人/手井的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包封结构体,包覆于所述原有通信人/手井的整体外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桩顶承台板,浇筑形成于相邻的桩顶间支撑梁之间,与所述桩顶间支撑梁构成桩顶承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桩顶间支撑梁和桩顶承台板均为L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井基支撑梁的间距为0.6米,敷设延伸于原有通信人/手井两侧外150mm。
6.一种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于拟建深基坑上的原有通信人/手井位置,开挖人/手井支撑施工通道;
在原有通信人/手井的底部,间隔敷设延伸于通信人/手井两侧外的井基支撑梁;
在原有通信人/手井的四角外侧,各建筑一根钻孔桩于井底下部,准备现场预制桩顶间支撑梁;
沿着所述井基支撑梁下面,从两端分别开挖原有通信人/手井的原支撑土层于预定深度,浇筑形成桩顶间支撑梁,在所述井基支撑梁、钻孔桩的配合作用下完成对原有通信人/手井的支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若原有通信人/手井为砖混结构,则在浇筑形成桩顶间支撑梁之后还对原有通信人/手井进行四面整体包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在浇筑形成桩顶间支撑梁之后还包括步骤:在两侧的桩顶间支撑梁之间浇筑形成桩顶承台板,其与所述桩顶间支撑梁构成桩顶承台,以增大对原有通信人/手井的有效支撑面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待地铁站深基坑中的地下连续墙和主体支撑梁建设完毕并可受载时,将主体支撑梁的下部钻孔桩截除。
CN201410332157.4A 2014-08-19 2014-08-19 一种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041207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2157.4A CN104120738A (zh) 2014-08-19 2014-08-19 一种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2157.4A CN104120738A (zh) 2014-08-19 2014-08-19 一种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0738A true CN104120738A (zh) 2014-10-29

Family

ID=51766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32157.4A Pending CN104120738A (zh) 2014-08-19 2014-08-19 一种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2073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7989A (zh) * 2018-10-23 2019-01-04 北京市城远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井室砌筑器
CN112323854A (zh) * 2019-08-05 2021-02-05 张继红 一种地铁车站的森林式开挖施工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50848A1 (fr) * 1989-08-10 1991-02-15 Travaux Publics Entr Indle Methode de realisation d'ouvrages d'art sous voie de chemin de fer en service sans utilisation de tabliers metalliques auxiliaires
JP2010281185A (ja) * 2009-06-04 2010-12-16 Itoo:Kk 既存地下室がある建築物の建替え構法
CN102071813A (zh) * 2010-11-18 2011-05-25 杭州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在旧建筑物下建造地下车库的方法
CN102561391A (zh) * 2010-12-16 2012-07-11 株式会社高丽工程及咨询 已竣工建筑物的地下室的施工方法
CN103397667A (zh) * 2013-07-09 2013-11-20 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既有建筑直接增层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3960901U (zh) * 2014-07-14 2014-11-26 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50848A1 (fr) * 1989-08-10 1991-02-15 Travaux Publics Entr Indle Methode de realisation d'ouvrages d'art sous voie de chemin de fer en service sans utilisation de tabliers metalliques auxiliaires
JP2010281185A (ja) * 2009-06-04 2010-12-16 Itoo:Kk 既存地下室がある建築物の建替え構法
CN102071813A (zh) * 2010-11-18 2011-05-25 杭州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在旧建筑物下建造地下车库的方法
CN102561391A (zh) * 2010-12-16 2012-07-11 株式会社高丽工程及咨询 已竣工建筑物的地下室的施工方法
CN103397667A (zh) * 2013-07-09 2013-11-20 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既有建筑直接增层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3960901U (zh) * 2014-07-14 2014-11-26 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7989A (zh) * 2018-10-23 2019-01-04 北京市城远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井室砌筑器
CN109137989B (zh) * 2018-10-23 2023-09-22 北京市城远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井室砌筑器
CN112323854A (zh) * 2019-08-05 2021-02-05 张继红 一种地铁车站的森林式开挖施工方法
CN112323854B (zh) * 2019-08-05 2021-10-29 张继红 一种地铁车站的森林式开挖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4649B (zh) 盾构-浅埋暗挖复合法建造地下空间的施工方法
CN1837506B (zh) 一种在运营中的隧道上方开挖箱形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9723443B (zh) 隧道施工方法
CN103061777A (zh) 预设加固桩群建立城市地下隧道盾构刀盘修复空间的方法
CN104632235A (zh) 一种用桩拱墙支撑扩挖大直径盾构隧道建地铁车站的方法
CN110424969A (zh) 一种先隧后站明挖法车站施工工法
CN103334452B (zh) 一种地下工程混合施工法
CN111395391B (zh) 一种多孔矩形顶管与明暗挖交接管廊接头施工方法
CN104184097B (zh) 一种通信管道及缆线的非迁移式悬吊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08915698A (zh) 一种复杂条件下大直径管幕施工方法
CN103993885A (zh) 一种暗挖隧道侧向开洞支撑体系构建方法
KR20190062329A (ko) 병렬 터널과 개착 공법을 융합한 하이브리드 지하 정거장 건설공법
CN103485791A (zh) 一种用于公路隧道原位维修或扩建的施工方法
CN104612056B (zh) 一种框架桥整体快速顶推横移方法
CN105350589A (zh) 穿越既有保护性建筑结构桩基托换施工方法
CN113235613B (zh) 利用邻近既有围护桩的新建基坑开挖支护方法
KR101293550B1 (ko) 지중 구조물 시공방법
CN205036380U (zh) 一种四联拱pba暗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
CN203960901U (zh) 一种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系统
CN113005918A (zh) 防护铁路车站内多股道高填土施工大跨度框构桥的方法
CN109594574A (zh) 基于有限空间的大型顶管沉井逆作施工方法
CN104120738A (zh) 一种通信人/手井的非迁移式支撑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10486062B (zh) 一种软土中机械暗挖多层多跨地下工程的方法
CN209941754U (zh) 一种高压电力管涵原地保护结构
KR20210055980A (ko) 우회도로와 교통통제 없이 시공이 가능한 강제지중 연속벽을 이용한 탑-다운 방식의 지하차도 및 그의 시공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