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冷冰箱,可以保证风冷冰箱的内胆的下部两胆角部化霜彻底,避免结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冷冰箱,包括:内胆;蒸发器端板,所述蒸发器端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化霜加热管,所述化霜加热管一端伸出第一端板设置,另一端伸出第二端板设置,且所述化霜加热管的最下层管伸出第一端板的一端和伸出第二端板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内胆的下部两胆角部;化霜传感器,所述化霜传感器位于所述化霜加热管的上方,所述化霜加热管伸出第一端板的一端与所述化霜传感器之间设有第一挡板,所述化霜加热管伸出第二端板的一端与所述化霜传感器之间设有第二挡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冷冰箱,由于化霜加热管伸出第一端板的一端和伸出第二端板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内胆的下部两胆角部,因此,可利用化霜加热管伸出第一端板的一端和伸出第二端板的一端分别对内胆的下部两胆角部进行加热,使得内胆的下部两胆角部化霜彻底,避免结冰。另外,由于将化霜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伸出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设置,而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外侧并没有翅片阻挡,因此,化霜加热管伸出第一端板的伸出端以及化霜加热管伸出第二端板的伸出端产生的热量会快速上升达到化霜传感器周围,使得化霜传感器所在位置的空气温度过早达到其设定温度,从而过早停止化霜,导致化霜时间变短、化霜不彻底,为解决此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冷冰箱在化霜加热管伸出第一端板的一端与化霜传感器之间设有第一挡板,在化霜加热管伸出第二端板的一端与化霜传感器之间设有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可以分别隔断化霜加热管到化霜传感器的热气通路,因此,可以避免蒸发器端板以外的化霜加热管的热量快速上升到达化霜传感器所在位置,从而导致化霜传感器所在位置的空气温度过早达到其设定温度,过早停止化霜。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冷冰箱使得化霜时间满足要求,保证了化霜彻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风冷冰箱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风冷冰箱,包括内胆1,内胆1内设有蒸发器,蒸发器包括蒸发器端板,所述蒸发器端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板2和第二端板3;第一端板2和第二端板3之间盘绕设置有换热管10,换热管10上设有翅片11,换热管10下部设有化霜加热管4,所述化霜加热管4一端伸出第一端板2设置,另一端伸出第二端板3设置,化霜加热管4的结构可以是一层管,也可以是多层的盘管,为了对内胆1的下部两胆角部进行加热,至少需要使化霜加热管4的最下层管伸出第一端板2的一端和伸出第二端板3的一端分别位于内胆1的下部两胆角部;化霜传感器5,所述化霜传感器5位于化霜加热管4的上方,化霜加热管4伸出第一端板2的一端与所述化霜传感器5之间设有第一挡板6,化霜加热管伸出第二端板3的一端与所述化霜传感器5之间设有第二挡板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冷冰箱,由于化霜加热管4的最下层管伸出第一端板2的一端和伸出第二端板3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内胆1的下部两胆角部,因此,可利用化霜加热管4伸出第一端板2的一端和伸出第二端板3的一端分别对内胆1的下部两胆角部进行加热,使得内胆1的下部两胆角部化霜彻底,避免结冰。另外,由于将化霜加热管4的两端分别伸出第一端板2和第二端板3设置,而第一端板2和第二端板3外侧并没有翅片11阻挡,因此,化霜加热管4伸出第一端板2的伸出端以及化霜加热管4伸出第二端板3的伸出端产生的热量会快速上升达到化霜传感器5周围,使得化霜传感器5所在位置的空气温度过早达到其设定温度,从而过早停止化霜,导致化霜时间变短、化霜不彻底,为解决此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冷冰箱在化霜加热管4伸出第一端板2的一端与化霜传感器5之间设有第一挡板6,在化霜加热管4伸出第二端板3的一端与化霜传感器5之间设有第二挡板7,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可以分别隔断化霜加热管4到化霜传感器5的热气通路,因此,可以避免蒸发器端板以外的化霜加热管4的热量快速上升到达化霜传感器5所在位置,从而导致化霜传感器5所在位置的空气温度过早达到其设定温度,过早停止化霜。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冷冰箱使得化霜时间满足要求,保证了化霜彻底。
为了保证化霜后的水可流入内胆1下方的接水盘8中,可将第一挡板6的一端与第一端板2连接,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将第二挡板7的一端与第二端板3连接,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由此,当化霜后的水流入第一挡板6后,会顺着第一挡板6的倾斜方向向下流向接水盘8靠近第一端板2的侧壁,然后顺着接水盘侧壁流入接水盘8,同样,当化霜后的水流入第二挡板7后,会顺着第二挡板7的倾斜方向向下流向接水盘8靠近第二端板3的侧壁,然后顺着接水盘侧壁流入接水盘8。优选地,可将第一挡板6向下倾斜的一端与接水盘8靠近第一端板2的侧壁相抵靠,将第二端板3向下倾斜的一端与接水盘8靠近第二端板3的侧壁相抵靠。由此,可使得挡板与接水盘之间紧密接触,更好的起到隔热和导流效果。
若挡板与蒸发器端板的夹角太大则挡板对水流的导向作用不明显,若挡板与蒸发器端板的夹角太小,则需要增加挡板的长度,浪费材料。因此,优选地,可将第一挡板6与第一端板2的夹角设置为60°~80°;将第二挡板7与第二端板3的夹角也设置为60°~80°。由此,可使化霜后的水更加顺利地流入内胆1下方的接水盘8中且节省了材料。
风冷冰箱的翅片蒸发器一般和化霜加热管4组合在一起供货以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在零部件装配过程中或整机生产运输过程中,都有可能因为人为原因使化霜加热管4相对于端板左右窜动,当化霜加热管4位置改变后,化霜加热管4与冰箱内胆1之间的间隙势必也会发生变化,一般的化霜加热管4功率在160-300W之间,化霜时其表面温度很高,连续加热时会>300℃。若固定不好,距离内胆1和风道过近,会引起起火等安全隐患。因此,为了防止化霜加热管4相对于端板左右窜动,可在第一端板2和第二端板3上均设置限位结构9,将第一端板2上的限位结构9设置于第一端板2与化霜加热管4伸出第一端板2的伸出端之间,第一端板2上的限位结构9可阻止所述化霜加热管4向靠近第一端板2的方向移动;将第二端板3上的限位结构9位于第二端板3与化霜加热管4伸出第二端板3的伸出端之间,第二端板3上的限位结构9可阻止所述化霜加热管4向靠近第二端板3的方向移动。由此,可防止化霜加热管4相对于第一端板2和第二端板3左右窜动,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发生。
另外,也可以通过改变化霜加热管4的结构来防止化霜加热管4相对于端板左右窜动,具体地,如图3所示,可将化霜加热管4伸出第二端板3的一端31设计为小圆弧弯管结构,相对于大圆弧弯管结构来说,小圆弧弯管结构可以更加靠近第二端板3,使得化霜加热管4伸出第二端板3的一端与第二端板3之间的间隙更小,因此也就使得化霜加热管4向靠近第二端板3的方向移动时的可移动空间更小。从而可有效防止化霜加热管4向靠近第二端板3的方向移动。同样,也可将化霜加热管4伸出第一端板2的一端设计为小圆弧弯管结构,从而防止化霜加热管4向靠近第一端板2的方向移动。也可以将小圆弧弯管结构与上述的限位结构9结合使用,例如,可将化霜加热管4伸出第二端板3的一端设计为小圆弧弯管结构,并且在第一端板2上设置限位结构9;或者将化霜加热管4伸出第一端板2的一端设计为小圆弧弯管结构,并且在第二端板3上设置限位结构9。以上实施例均可实现防止化霜加热管4相对于端板左右窜动的效果。
上述限位结构9可以为焊接在蒸发器端板上的限位块或限位片,为了简化制作工艺,可以在蒸发器端板上冲压形成翻边,将翻边作为限位结构9,具体地,第一端板2上的限位结构9为在第一端板2上冲压形成的翻边,第二端板3上的限位结构9为在第二端板3上冲压形成的翻边。由此,制作工艺简单且节约材料。
为了使限位结构9具有更高的强度,如图4所示,第一端板2上的限位结构9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翻边,且两个翻边沿垂直于第一端板2的方向上的高度相等。第二端板3上的限位结构9也可以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翻边,且两个翻边沿垂直于第二端板3的方向上的高度相等。由此,可提高限位结构9的强度,防止翻边在加热管的冲击作用下变形。
化霜加热管4与冰箱内胆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若间隙过大则化霜加热管4无法对内胆1的内壁进行化霜,若间隙过小则会引起起火等安全隐患。因此,将化霜加热管4与冰箱内胆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保持在10毫米~40毫米较为合适,优选地,可将化霜加热管4与冰箱内胆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设置为10毫米~20毫米,可使得内胆1内壁的化霜更彻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