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8465A - 高定位的2个位置的可变弯度克鲁格 - Google Patents

高定位的2个位置的可变弯度克鲁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8465A
CN104108465A CN201410160966.1A CN201410160966A CN104108465A CN 104108465 A CN104108465 A CN 104108465A CN 201410160966 A CN201410160966 A CN 201410160966A CN 104108465 A CN104108465 A CN 104108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flap
connecting rod
coupled
assembly
fl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609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08465B (zh
Inventor
塞亚·撒库莱
史蒂芬·J·福克斯
维克托·H·雷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Boe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ing Co filed Critical Boeing Co
Publication of CN104108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8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08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84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9/00Adjustable control surfaces or members, e.g. rudders
    • B64C9/14Adjustable control surfaces or members, e.g. rudders forming slots
    • B64C9/22Adjustable control surfaces or members, e.g. rudders forming slots at the front of the wing
    • B64C9/24Adjustable control surfaces or members, e.g. rudders forming slots at the front of the wing by single fla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9/00Adjustable control surfaces or members, e.g. rudders
    • B64C9/02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9/00Adjustable control surfaces or members, e.g. rudders
    • B64C9/14Adjustable control surfaces or members, e.g. rudders forming slots
    • B64C9/22Adjustable control surfaces or members, e.g. rudders forming slots at the front of the w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9/00Adjustable control surfaces or members, e.g. rudders
    • B64C9/34Adjustable control surfaces or members, e.g. rudders collapsing or retracting against or within other surfaces or other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Toy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定位的2个位置的可变弯度克鲁格,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调配连杆机构。第一连杆组件耦接襟翼组件和翼面,并且包括第一驱动臂、第一驱动连杆和支撑臂。第二连杆组件耦接襟翼组件和第一驱动臂,并且包括驱动传递臂、中间连接段和外圆角连杆。

Description

高定位的2个位置的可变弯度克鲁格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构造总的来说涉及流体动力学设计。更具体地,本公开的构造涉及流体动力学控制面的设计。
背景技术
在航空学和航空工程中,克鲁格(Krueger)襟翼通常是提供高升力能力的机翼前缘设备。克鲁格襟翼的弯度(camber)可包括克鲁格襟翼的翼面(airfoil)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不对称。翼面的弯度可由中弧线来限定,该中弧线是翼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中途的曲线。弯度通常是确定飞机的失速速度的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改变翼面的弯度可以改变飞机的失速速度。
因此,有利的情况是提供考虑到以上论述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以及其他可能的问题的方法和装置。
发明内容
介绍了一种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调配(deployment,部署;展开)连杆机构。第一连杆组件耦接襟翼组件和翼面,并且包括第一驱动臂、第一驱动连杆和支撑臂。第二连杆组件耦接襟翼组件和第一驱动臂,并且包括驱动传递臂、中间连接段和外圆角连杆。第一驱动臂耦接至耦接翼面的致动器,并且在弦向平面上旋转。第一驱动连杆耦接至第一驱动臂和襟翼组件的后端。支撑臂耦接至第一驱动连杆的中间连杆部分并且在旋转接头处可旋转地耦接至翼面。驱动传递臂耦接至襟翼组件。中间连接段将驱动传递臂耦接至襟翼组件的后端。外圆角连杆将驱动传递臂耦接至襟翼组件的外圆角部分。
以这种方式,本公开的构造提供了具体高升力能力的高定位的二个位置的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
在构造中,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调配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第一连杆组件耦接襟翼组件和翼面,并且包括第一驱动臂、第一驱动连杆和支撑臂。第一驱动臂耦接至耦接翼面的致动器,并且在弦向平面上旋转。第一驱动连杆耦接至第一驱动臂和襟翼组件的后端。支撑臂耦接至第一驱动连杆的中间连杆部分并且在旋转接头处可旋转地耦接至翼面。第二连杆组件耦接襟翼组件和第一驱动臂,并且包括驱动传递臂、中间连接段和外圆角连杆。驱动传递臂耦接至襟翼组件。中间连接段将驱动传递臂耦接至襟翼组件的后端。外圆角连杆将驱动传递臂耦接至襟翼组件的外圆角部分。
在另一个构造中,一种使流体动力学主体上产生高升力的方法,使用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调配襟翼位置的顺序,其中,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在到达设定的起飞与着陆位置之前在机翼前缘以下并且在机翼前缘的后面。该方法还包括当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被充分展开时,将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定位在相对于机翼前缘的高位。
在另一构造中,可操作地耦接至襟翼组件的襟翼连杆机构包括外圆角构件、后端构件、以及耦接在外圆角构件和后端构件之间的柔性表面。襟翼连杆机构包括襟翼连杆、襟翼后端连杆、第一驱动臂、第一驱动连杆以及支撑臂。襟翼连杆耦接至外圆角构件。襟翼后端连杆耦接至后端构件和襟翼连杆,并且襟翼连杆通过襟翼后端连杆耦接至后端构件。第一驱动臂耦接至耦接翼面的致动器,并且在弦向平面上旋转。第一驱动连杆通过襟翼后端连杆耦接至第一驱动臂和襟翼组件的后端。支撑臂耦接至第一驱动连杆的中间连杆部分并且在旋转接头处可旋转地耦接至翼面。
提供该发明内容来以简化形式介绍在以下详细说明中进一步描述的构思的选择。该发明内容不旨在确定所要求保护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基本特征,也不旨在用来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主题的范围。
附图说明
当结合以下附图考虑时,通过参考详细说明和权利要求可以得出对本公开的构造的更完整的理解,其中,类似参考标号遍及附图指代类似元件。提供附图以便于在不限制本公开的宽度、范围、比例、或适用性的情况下,理解本公开。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是示出示例性飞机制造及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示出飞机的示例性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构造的示例性可变弯度流体动力学体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构造的具有可变弯度的示例性翼面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构造的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机构的示例性截面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构造的收起位置的图5的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机构的示例性截面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构造的舱门位置的图5的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机构的示例性截面图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构造的高位的图5的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机构的示例性截面图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构造的用于提供可变弯度流体动力学体系统的过程的示例性流程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质上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或本公开的构造的应用和使用。仅提供对具体设备、技术和应用的描述作为实施例。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的变形例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文中定义的一般原理可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和应用。本公开应当与权利要求的范围一致,并且不限于在本文中描述和示出的实施例。
本文可在功能块组件和/或逻辑块组件及各个处理步骤方面描述本公开的构造。应当理解,这种块组件可通过被配置为执行指定功能的任意数量的硬件、软件和/或固件组件实现。为了简洁,本文中可能不详细地描述涉及空气动力学、车辆结构、流体动力学、飞行控制系统及系统的其他功能方面(和系统的单独操作组件)的常规技术和组件。此外,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公开的构造可结合各种硬件和软件来实践,并且本文中描述的构造仅是本公开的示例性构造。
本文中在不受限制的应用环境下描述本公开的构造,即,飞机克鲁格襟翼。然而,本公开的构造不限于这种飞机克鲁格襟翼应用,并且本文中描述的技术也可以在其他应用中使用。例如但不限于,该构造可适用于水翼、风力涡轮、潮汐力涡轮或者其他流体动力学表面。
正如对本领域的一个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该描述之后将显而易见,以下是本公开的实施例和构造,并且不限于符合这些实施例的操作。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示例性构造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使用其他构造,并且可以进行结构变化。
更具体地参照附图,可以在如图1所示的示例性飞机制造和维修方法100(方法100)并且在如图2所示的飞机200的背景下描述本公开的构造。在预制造过程中,方法100可包括飞机200的规格和设计104,以及材料采购106。在制造过程中,进行部件和子组件制造108(过程108)以及飞机200的系统集成110。此后,飞机200可通过验证和投入使用112以便处于使用状态114。在消费者的使用中,飞机200被定期进行日常维修和使用116(该步骤还可包括变型、改变外形、整修等等)。
方法100的每一个过程可以由系统集成商、第三方和/或操作者(例如,消费者)来执行或实施。为了描述的目的,系统集成商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任意数量的飞机制造公司和主要系统分包商;第三方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任意数量的卖方、分包商和供应商;并且操作者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航空公司、租赁公司、军事实体、服务组织等。
如图2所示,由方法100制造的飞机200可包括具有多个系统220和内部222的机身218。系统220的高水平系统的实施例包括一个或多个推进系统224、电力系统226、液压系统228、环境系统230以及高定位的2位置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系统232。还可包括任意数量的其他系统。尽管示出了航空航天的实施例,但本公开的构造可适用于其他工业。
本文中具体化的装置和方法可在方法100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步骤过程中被采用。例如,对应于过程108的制品的部件或者子组件可以以与飞机200在使用时制造的部件或者子组件相似的方式来构成或者制造。此外,可以在过程108的生产阶段和系统集成110的过程中使用一个或多个装置构造、方法构造或其组合,例如,通过大幅加快飞机200的组装或者降低飞机200的成本。类似地,当飞机200在使用时,例如但不限于,维修和使用116,可使用一个或多个装置构造、方法构造或其组合。
本公开的构造提供了一种提供高升力能力的高定位2位置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在飞机起飞与着陆位置中,克鲁格襟翼相对于翼部被定位得较高。在展开过程中,克鲁格襟翼避免过渡档位。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构造的示例性可变弯度流体动力学体系300(系统300)的示意图。系统300可包括流体动力学主体302(翼面302)、可变弯度克鲁格机构304、克鲁格襟翼306、致动器314、以及控制器308。
翼面302包括由可变弯度克鲁格机构304调配克鲁格襟翼306产生的可变弯度。翼面302可包括流体动力学主体的升力面和/或控制面(例如,图5中的横截面中示出的空气动力绕流体504)。升力面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翼部、鸭翼、水平稳定器、或者其他升力面。控制面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狭板、副翼、尾翼、方向舵、升降舵、襟翼、阻流板、升降副翼、或者其他控制面。
当克鲁格襟翼306由可变弯度克鲁格机构304调配时克鲁格襟翼306改变翼面302的弯度。此外,在由可变弯度克鲁格机构304调配克鲁格襟翼306的过程中克鲁格襟翼306的弯度可改变。在本文中,可交换地使用克鲁格襟翼306、襟翼组件502(图5)、和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306。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306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襟翼连杆572、外圆角连杆574、和驱动传递臂576(图5)、或者其他襟翼组件。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306可操作地响应于可变弯度克鲁格机构304的控制来改变弯度。
响应于第一控制致动指令,使用可变弯度克鲁格机构304在第一弯度位置处调配克鲁格襟翼306,翼面302可操作地将弯度414的形状(图4)配置成第一弯度构造。响应于致动器314的第二控制致动指令,使用可变弯度克鲁格机构304在第二弯度位置处调配克鲁格襟翼306,翼面302进一步可操作地配置弯度414的形状(图4)以便将第一弯度构造重新整形为第二弯度构造。以这种方式,翼面302的弯度外形从可变弯度克鲁格机构304致动之前的固定弯度外形改变为可变弯度克鲁格机构304致动之后的可变弯度外形。翼面302的弯度414(图4)可以由平均弯曲线410(图4)来定义,该平均弯曲线是翼面302(图4中的翼面400)的上表面420(图4)和下表面422(图4)之间的中途的曲线。
可变弯度克鲁格机构304响应于致动指令可操作地改变弯度的形状(即,弯曲、倾斜、改变形状)。以这种方式,弯度414可改变形状以改变翼面302/400上面的气流。在一个构造中,可变弯度克鲁格机构304可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并且通过被动控制机制来控制以基于对应飞行状态下的高度的周围温度而控制弯度414的形状。在另一构造中,控制器308可包括或者被实现为控制器(连接至飞机系统),以便于控制弯度414形状的改变。以下在图5至图8的讨论背景下更详细地论述根据各个构造的可变弯度克鲁格机构304。
控制器308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处理器模块310、存储模块312、或其他模块。控制器308可以被实施为,例如但不限于,飞机系统的一部分、集中的飞机处理器、包括致力于可变弯度克鲁格机构304的硬件和软件的子系统计算模块、或者其他处理器。
控制器308被配置为控制可变弯度克鲁格机构304以根据各个操作条件改变弯度414的形状。操作条件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飞行状态、地面操作等。飞行状态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起飞、巡航、接近、着陆等。地面操作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着陆之后的空气制动,或者其他地面操作。控制器308,可以由可变弯度克鲁格机构304远程定位,或者可以被耦接至可变弯度克鲁格机构304。
在操作中,控制器308可通过由致动器314发送致动指令至可变弯度克鲁格机构304来控制可变弯度克鲁格机构304,从而移动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306。
处理器模块310包括处理逻辑,该处理逻辑被配置为实施与系统300操作相关的功能、技术和处理任务。特别地,处理逻辑被配置为支持本文中描述的系统300。例如,处理器模块310可指导可变弯度克鲁格机构304基于各个飞行状态通过移动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306来改变弯度414的形状。
处理器模块310可以利用通用处理器、相联存贮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任何适宜的可编程逻辑设备、分立栅极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其任意组合来实施或实现,被设计成能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以这种方式,处理器可以实现为微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状态机等。处理器也可以实施为计算装置的组合,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与数字信号处理器核心结合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这样的构造的组合。
存储模块312可包括具有存储器格式的数据存储区域,以支持系统300的操作。存储模块312被配置为按需要存储、保留和提供数据以支持系统300的功能。例如,存储模块312可存储飞行配置数据、控制数据、或者其他数据。
在一些构造中,存储模块312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非易失性存储器设备(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硬盘设备、光盘设备等)、随机存取存储设备(例如,SRAM、DRAM)或在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
存储模块312可以被耦接至处理器模块310并且被配置为存储,例如但不限于,数据库等。此外,存储模块312可以表现包含用于更新数据库等的表格的动态更新的数据库。存储模块312还可以存储由处理器模块310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用于执行程序的临时数据、或者其他应用。
存储模块312可以被耦接至处理器模块310,使得处理器模块310可读取来自存储模块312的信息,并且可将信息写入存储模块312。例如,处理器模块310可访问存储模块312以存取飞机速度、飞行控制面位置、攻角、马赫数、高度、或者其他数据。
例如,处理器模块310和存储模块312可存在于相应的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中。存储模块312也可以集成到处理器模块310。在构造中,存储模块312可包括用于在由处理器模块310执行的指令的执行过程中存储临时变量或其他中间信息的高速缓冲存储器。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构造的具有可变弯度的示例性翼面400的示意图。翼面400可包括前缘402、后缘404、上表面420、以及下表面422。翼面400响应于可变弯度克鲁格机构304(图3)的控制而改变弯度414。如以下更详细地说明,可变弯度克鲁格机构304可以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耦接至翼面400。如以下说明,可变弯度克鲁格机构304可以通过以期望的弯度位置调配克鲁格襟翼306来将翼面400配置成第一弯度构造406和第二弯度构造408。第一弯度构造406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收起位置、舱门位置、高位、着陆位置、起飞位置、或者其他弯度构造。第二弯度构造408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收起位置、舱门位置、高位、着陆位置、起飞位置、或者其他弯度构造。
翼面400可由平均弯曲线410(中弧线)和翼弦线412来表征。中弧线410可包括上表面420和下表面422之间表现不对称的特性的翼面400的上表面420和下表面422之间的中途曲线。翼面400的弯度414可由中弧线410来限定。弯度414可包括中弧线410和限定中弧线410的形状的翼弦线412之间的距离。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构造的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机构500(图3中的304)(襟翼调配连杆机构500)的示例性截面图的示意图。襟翼调配连杆机构500被耦接至襟翼组件502和空气动力绕流体504(翼面302/400)。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机构500包括用于调配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306(襟翼组件502)的旋转接头522。
襟翼组件502(图3中的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306)可包括外圆角构件562、后端构件564以及耦接在外圆角构件562和后端构件564之间的柔性表面566。在一些构造中,襟翼组件502的弯度(曲率)可响应于外圆角构件562、后端构件564和柔性表面566的位置的改变来改变。外圆角构件562被枢转地安装在空气动力绕流体504上,形成襟翼组件502的一部分。外圆角构件562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凸起的外圆角形状,或者其他合适的外形。
襟翼组件502可以由襟翼调配连杆机构500从空气动力绕流体504经过多个位置542-546来调配。位置542-546可在收起位置542(同样在图6中示出)处开始调配,并且移动经过中间位置至展开位置。展开位置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舱门位置544(图7中示出),高位546(图8中示出),或者其他展开位置。襟翼调配连杆机构500可包括第一连杆组件、第二连杆组件、以及襟翼连杆机构。
第一连杆组件被配置为耦接至襟翼组件502和空气动力绕流体504。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臂512、第一驱动连杆530和支撑臂516。第一驱动臂512被配置为耦接至耦接空气动力绕流体504的致动器518(驱动电机518),并且被配置为当由致动器518驱动时在弦向旋转平面560(图8)上旋转。第一驱动连杆530通过襟翼连杆572被耦接至襟翼组件502的第一驱动臂512和后端构件564。支撑臂516被耦接至第一驱动连杆530的中间连杆部分578并且在旋转接头522处可旋转地耦接至空气动力绕流体504。致动器518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驱动电机、形状记忆合金、或者其他致动器。
第二连杆组件可操作地耦接至襟翼组件502和第一驱动臂512。第二连杆组件包括驱动传递臂576、中间连接段554和外圆角连杆574。驱动传递臂576被耦接至襟翼组件502的襟翼连杆572的中间襟翼部分532。中间连接段554被配置为将驱动传递臂576耦接至襟翼组件502的后端构件564。外圆角连杆574被配置为将驱动传递臂576连接至襟翼组件502的外圆角构件562。外圆角连杆574被耦接至外圆角构件562和驱动传递臂576。
襟翼连杆组件包括襟翼连杆572和襟翼后端连杆552。襟翼连杆572通过襟翼后端连杆552、第一驱动连杆530和驱动传递臂576被耦接至外圆角构件562、后端构件564。襟翼后端连杆552通过襟翼连杆572被耦接至后端构件564、中间连接段554、襟翼连杆572、以及第一驱动连杆530。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构造的在收起位置542的图5的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机构500的示例性截面图600的示意图。襟翼组件502被定位于相对于空气动力绕流体504(图3中的翼面302)的收起位置542。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构造的舱门位置544的图5的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机构500的示例性截面图700的示意图。舱门位置544是过渡中的位置,因为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306被调配为着陆/起飞制动器。舱门位置544是空气动力的有利位置。在这个位置和其他展开位置中,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机构500会受到由作用在襟翼组件502上的气动力产生的高载荷。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机构500可以被配置为有效地将气动力载荷传送至空气动力绕流体504。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机构500通常可以以压缩或者拉紧的状态传送载荷,而不会引起显著的弯曲载荷。然而,诸如驱动传递臂576和第一驱动连杆530的一些接合部可能具有弯曲载荷。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构造的高位546的图5的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机构500的示例性截面图800的示意图。襟翼组件502(克鲁格襟翼306)被定位于相对于空气动力绕流体504(图3中的翼面302)的足以提供高升力能力的升高的位置(高位)。升高的位置或者高位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相对于空气动力绕流体504被充分升高以影响或改善空气动力绕流体504上面的气流的位置,或者其他合适的结构。“高升力”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在诸如但不限于起飞、着陆或者其他飞行状态的飞行的各个阶段过程中的改善的升力性能。高升力能力可以改善诸如但不限于起飞、着陆或其他飞行状态的飞行的各个阶段过程中的大冲角(攻角)性能。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构造的用于提供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系统的过程900的示例性流程图的示意图。执行的与过程900有关的各个任务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计算机可读软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其任意组合来机械地执行。应当理解的是,过程900可包括许多其他的或者选择性的任务,图9中示出的任务不必以示出的顺序执行,并且过程900可以结合到具有本文中未详细描述的其他功能的更全面的程序或过程里。
为了说明性目的,过程900的以下说明可能涉及与图1至图8有关的以上提及的元件。在一些构造中,过程900的部分可以由系统300的不同元件来执行,诸如:流体动力学主体302、可变弯度克鲁格机构304、控制器308等。应当理解的是,过程900可包括许多其他的或者选择性的任务,图9中示出的任务不必以示出的顺序执行,并且过程900可以结合到具有本文中未详细描述的其他功能的更全面的程序或过程里。
过程900可以从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机构500调配襟翼位置的顺序开始,其中,诸如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306(襟翼组件502)的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在到达设定的展开位置之前是在诸如机翼前缘540的机翼前缘以下并且在其后面(任务902)。
过程900可继续,当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306被充分调配时,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机构500将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306定位在相对于机翼前缘540的高位上(任务904)。充分地展开位置可以在图5中的高位546处。
过程900可继续,通过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机构500将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306(襟翼组件502)定位在诸如提供空气动力的有利位置的舱门位置544的舱门位置上(任务906)。如上所述,舱门位置544是过渡中的位置,因为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306被调配为着陆/起飞制动器。舱门位置是空气动力的有利位置。
过程900可继续,通过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机构500将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306(襟翼组件502)定位在诸如收起位置542的收起位置上(任务908)。
以这种方式,本公开的构造提供了用于配置流体动力学主体的弯度的各种方法。
此外,本公开包括根据以下各项的实施方式:
1.一种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调配(展开)连杆机构,包括:
第一连杆组件,被配置为耦接至襟翼组件和翼面,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臂,被配置为耦接至致动器并且被配置为在弦向平面中旋转,所述致动器耦接至所述翼面;
第一驱动连杆,耦接至所述第一驱动臂和所述襟翼组件的后端;以及
支撑臂,耦接至所述第一驱动连杆的中间连杆部分并且被配置为在旋转接头处可旋转地耦接至所述翼面;以及
第二连杆组件,被配置为耦接至所述襟翼组件和所述第一驱动臂,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
驱动传递臂,耦接至所述襟翼组件;
中间连接段,被配置为将所述驱动传递臂耦接至所述襟翼组件的后端;以及
外圆角连杆,被配置为将所述驱动传递臂耦接至所述襟翼组件的外圆角部分。
2.根据项目1所述的襟翼调配(展开)连杆机构,还包括所述致动器和所述翼面。
3.根据项目1所述的襟翼调配(展开)连杆机构,其中,所述襟翼组件被定位在相对于所述翼面被升高的位置上以提供高升力能力。
4.根据项目1所述的襟翼调配(展开)连杆机构,其中,所述襟翼组件包括外圆角构件、后端构件和耦接在所述外圆角构件与所述后端构件之间的柔性表面。
5.根据项目4所述的襟翼调配(展开)连杆机构,还包括可操作地耦接至所述襟翼组件的襟翼连杆组件,其中,所述襟翼连杆组件包括:
襟翼连杆,经由襟翼后端连杆、所述第一驱动连杆和所述驱动传递臂耦接至所述外圆角构件、所述后端构件,其中,所述驱动传递臂耦接至所述襟翼连杆的中间襟翼部分;以及
所述襟翼后端连杆,经由所述襟翼连杆耦接至所述后端构件、所述中间连接段、所述襟翼连杆以及所述第一驱动连杆。
6.一种使用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调配(展开)连杆机构使得在流体动力学主体上产生高升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调配襟翼位置的顺序,其中,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在到达所配置的展开(调配)位置之前在机翼前缘以下并且在机翼前缘后面;以及
当所述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被充分展开(调配)时,将所述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定位在相对于所述机翼前缘的高位上。
7.根据项目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定位在提供空气动力有利的位置的舱门位置。
8.根据项目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定位在收起位置上。
9.根据项目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调配(展开)连杆机构包括:
第一连杆组件,被配置为耦接至襟翼组件和翼面,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臂,被配置为耦接至致动器并且被配置为在弦向平面中旋转,所述致动器耦接至所述翼面;
第一驱动连杆,耦接至所述第一驱动臂和所述襟翼组件的后端;以及
支撑臂,耦接至所述第一驱动连杆的中间连杆部分并且被配置为在旋转接头处可旋转地耦接至所述翼面;以及
第二连杆组件,被配置为耦接至所述襟翼组件和所述第一驱动臂,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
驱动传递臂,耦接至所述襟翼组件;
中间连接段,被配置为将所述驱动传递臂耦接至所述襟翼组件的后端;以及
外圆角连杆,被配置为将所述驱动传递臂耦接至所述襟翼组件的外圆角构件。
10.根据项目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襟翼组件包括所述外圆角构件、后端构件和耦接在所述外圆角构件与所述后端构件之间的柔性表面。
11.根据项目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调配(展开)连杆机构包括可操作地耦接至所述襟翼组件的襟翼连杆组件,其中,所述襟翼连杆组件包括:
襟翼连杆,经由襟翼后端连杆、所述第一驱动连杆和所述驱动传递臂耦接至所述外圆角构件、所述后端构件,其中,所述驱动传递臂耦接至所述襟翼连杆的中间襟翼部分;以及
所述襟翼后端连杆,经由所述襟翼连杆耦接至所述后端构件、所述中间连接段、所述襟翼连杆以及所述第一驱动连杆。
12.一种可操作地耦接至襟翼组件的襟翼连杆组件,包括外圆角构件、后端构件、以及耦接在外圆角构件与后端构件之间的柔性表面,所述襟翼连杆组件包括:
襟翼连杆,耦接至外圆角构件;
襟翼后端连杆,耦接至所述后端构件和所述襟翼连杆,所述襟翼连杆经由所述襟翼后端连杆耦接至所述后端构件;
第一驱动臂,被配置为耦接至致动器并且被配置为在弦向平面中旋转,所述致动器耦接至翼面;
第一驱动连杆,耦接至所述第一驱动臂并且经由所述襟翼后端连杆耦接至所述襟翼组件的后端;以及
支撑臂,耦接至所述第一驱动连杆的中间连杆部分并且被配置为在旋转接头处可旋转地耦接至所述翼面。
13.根据项目12所述的襟翼连杆组件,还包括:
驱动传递臂,耦接至所述襟翼连杆的中间襟翼部分;
中间连接段,耦接至所述驱动传递臂并且耦接至所述襟翼后端连杆;以及
外圆角连杆,被配置为将所述驱动传递臂耦接至所述外圆角构件。
14.根据项目13所述的襟翼连杆组件,其中,调配襟翼位置的顺序,其中,所述襟翼组件在到达所配置的起飞和着陆位置之前被定位在机翼前缘以下并且在机翼前缘后面。
15.根据项目14所述的襟翼连杆组件,其中,当所述襟翼组件被充分展开(调配)时,所述襟翼组件被定位在相对于所述机翼前缘的高位上。
16.根据项目15所述的襟翼连杆组件,其中,所述襟翼组件能够产生高升力。
17.根据项目12所述的襟翼连杆组件,其中,所述翼面包括飞机翼部,并且所述襟翼组件包括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
18.根据项目12所述的襟翼连杆组件,其中,所述襟翼组件被进一步耦接至所述翼面。
19.根据项目12所述的襟翼连杆组件,其中,所述襟翼组件可操作地被定位在相对于所述翼面的升高的位置上。
20.根据项目12所述的襟翼连杆组件,其中,所述襟翼组件被进一步耦接至所述致动器。
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短语及其变体,除非另外明确地陈述,否则应当解释为开放式的,与限制相反。如上述的实施例:术语“包括”应当被理解为“包括,但不限于”等;术语“实施例”被用于提供讨论中的示例性实例,并不是其的详尽的或者限制的列举;并且形容词诸如“常规的”、“传统的”、“正常的”、“标准的”、“已知的”以及相似含义的术语不应当被解释为将所描述的项目限制在特定的时期或者限制为特定时间的可用的项目,相反应当被理解为包括现在的或将来的任何时间的可用的或者已知的常规的、传统的、正常的、或者标准的技术。
同样地,与连词“和”相关的一组项目不应当被理解为要求那些项目的每一个存在于分组中,而是除非另外明确地陈述,否则应当被理解为“和/或”。类似地,与连词“或”相关的一组项目不应当被理解为要求在那个分组中相互排他,而是除非另外明确地陈述,否则应当被理解为“和/或”。此外,尽管本公开的项目、元件或组件以单数描述或要求保护,但预计复数在其范围内,除非明确地陈述限制于单数。在有些情况下,诸如“一个或多个”、“至少”、“但不限于”的词语和短语或其他类似短语的扩展词语和短语的存在将不会被理解为意味着在这类扩展术语不存在实例中想要或需要更有限的情况。
以上描述指的是同时被“连接”或“耦接”的元件或节点或特征。如本文中使用,除非另外明确地陈述,否则“连接”指的是一个元件/节点/特征直接地(或直接地通信)另一个元件/节点/特征相接合,并且未必是机械地接合。同样地,除非另外明确地陈述,否则“耦接”指的是一个元件/节点/特征直接地或间接地(或直接地或间接地通信)与另一个元件/节点/特征相接合,并且未必是机械地接合。因此,尽管图1至图8描述了元件的实例配置,但本公开的构造中可存在其他的插入元件、设备、特征、或元件。
在本文中,术语“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等通常可以用来指诸如,例如,存储器、存储设备或存储单元的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这些及其他形成可以涉及存储处理器模块310使用的一个或多个指令以使得处理器模块310执行给定的操作。这样的指令,通常称作“计算机程序编码”或“程序代码”(可以以计算机程序的形式分组或者其他分组),当被执行时,启动系统300的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机构500。
如本文中所使用,除非另外明确地陈述,否则“可操作地”指的是能够被使用、安装、或准备用于使用或服务、针对特定目的可用的、并且能够执行本文中描述的陈述的或期望的功能。相对于系统和设备,术语“可操作地”指的是系统和/或设备是完全地功能化的和校准的,包括用于和满足可应用操作性要求的元件,以便当被激活时执行所陈述的功能。相对于系统和电路,术语“可操作地”指的是系统和/或电路是完全功能化的和校准的,包括用于和满足可应用操作性要求的逻辑,以便当被激活时执行所陈述的功能。

Claims (15)

1.一种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调配连杆机构,包括:
第一连杆组件,被配置为耦接至襟翼组件(502)和翼面(400),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臂(512),被配置为耦接至致动器(518)并且被配置为在弦向平面中旋转,所述致动器耦接至所述翼面;
第一驱动连杆(530),耦接至所述第一驱动臂和所述襟翼组件的后端;以及
支撑臂(516),耦接至所述第一驱动连杆的中间连杆部分(578)并且被配置为在旋转接头(522)处可旋转地耦接至所述翼面;以及
第二连杆组件,被配置为耦接至所述襟翼组件和所述第一驱动臂,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
驱动传递臂(576),耦接至所述襟翼组件;
中间连接段(554),被配置为将所述驱动传递臂耦接至所述襟翼组件的后端;以及
外圆角连杆(574),被配置为将所述驱动传递臂耦接至所述襟翼组件的外圆角部分(5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襟翼调配连杆机构,还包括所述致动器(518)和所述翼面(4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襟翼调配连杆机构,其中,所述襟翼组件(502)被定位在相对于所述翼面(400)被升高的位置上以提供高升力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襟翼调配连杆机构,其中,所述襟翼组件(502)包括外圆角构件(562)、后端构件(564)和耦接在所述外圆角构件与所述后端构件之间的柔性表面(56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襟翼调配连杆机构,还包括可操作地耦接至所述襟翼组件(502)的襟翼连杆组件,其中,所述襟翼连杆组件包括:
襟翼连杆(572),经由襟翼后端连杆(552)、所述第一驱动连杆(530)和所述驱动传递臂(576)耦接至所述外圆角构件(562)、所述后端构件(564),其中,所述驱动传递臂耦接至所述襟翼连杆的中间襟翼部分(532);以及
所述襟翼后端连杆,经由所述襟翼连杆耦接至所述后端构件、所述中间连接段(554)、所述襟翼连杆以及所述第一驱动连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襟翼调配连杆机构,其中,所述翼面(400)包括飞机翼部,并且所述襟翼组件(502)包括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306)。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襟翼调配连杆机构,其中,所述襟翼组件(502)被进一步耦接至所述翼面(40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襟翼调配连杆机构,其中,所述襟翼组件(502)被进一步耦接至所述致动器(518)。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襟翼调配连杆机构,其中,调配襟翼位置的顺序,其中,所述襟翼组件(502)在到达所配置的起飞和着陆位置之前被定位在机翼前缘(540)以下和在机翼前缘(540)后面。
10.一种使用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调配连杆机构使得在流体动力学主体上产生高升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调配襟翼位置的顺序,其中,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306)在到达所配置的展开位置之前在机翼前缘(540)以下并且在机翼前缘(540)后面;以及
当所述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被充分展开时,将所述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定位在相对于所述机翼前缘的高位(546)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306)定位在提供空气动力有利的位置的舱门位置(544)。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306)定位在收起位置(542)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调配连杆机构包括:
第一连杆组件,被配置为耦接至襟翼组件(502)和翼面(400),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臂(512),被配置为耦接至致动器(518)并且被配置为在弦向平面中旋转,所述致动器耦接至所述翼面;
第一驱动连杆(530),耦接至所述第一驱动臂和所述襟翼组件的后端;以及
支撑臂(516),耦接至所述第一驱动连杆的中间连杆部分(578)并且被配置为在旋转接头(522)处可旋转地耦接至所述翼面;以及
第二连杆组件,被配置为耦接至所述襟翼组件和所述第一驱动臂,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
驱动传递臂(576),耦接至所述襟翼组件;
中间连接段(554),被配置为将所述驱动传递臂耦接至所述襟翼组件的后端;以及
外圆角连杆(574),被配置为将所述驱动传递臂耦接至所述襟翼组件的外圆角构件(56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襟翼组件(502)包括所述外圆角构件(562)、后端构件(564)和耦接在所述外圆角构件与所述后端构件之间的柔性表面(566)。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变弯度克鲁格襟翼调配连杆机构包括可操作地耦接至所述襟翼组件(502)的襟翼连杆组件,其中,所述襟翼连杆组件包括:
襟翼连杆(572),经由襟翼后端连杆(552)、所述第一驱动连杆(530)和所述驱动传递臂(576)耦接至所述外圆角构件(562)、所述后端构件(564),其中,所述驱动传递臂耦接至所述襟翼连杆的中间襟翼部分(532);以及
所述襟翼后端连杆,经由所述襟翼连杆耦接至所述后端构件、所述中间连接段(554)、所述襟翼连杆以及所述第一驱动连杆。
CN201410160966.1A 2013-04-22 2014-04-21 高定位的2个位置的可变弯度克鲁格 Active CN1041084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867,562 2013-04-22
US13/867,562 US9365284B2 (en) 2013-04-22 2013-04-22 High-positioned 2-position variable camber Krueg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8465A true CN104108465A (zh) 2014-10-22
CN104108465B CN104108465B (zh) 2017-11-17

Family

ID=50486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60966.1A Active CN104108465B (zh) 2013-04-22 2014-04-21 高定位的2个位置的可变弯度克鲁格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365284B2 (zh)
EP (1) EP2796365B1 (zh)
CN (1) CN104108465B (zh)
CA (1) CA2845038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5327A (zh) * 2017-07-28 2019-02-05 波音公司 用于收回飞机襟翼支撑件整流罩的铰接组件及相关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96471B2 (en) * 2013-10-06 2016-03-29 The Boeing Company Swing wing tip system, assembly and method with dual load path structure
US10829198B2 (en) 2017-06-21 2020-11-10 The Boeing Company Krueger flap apparatus and methods incorporating a bullnose having a contour variation along a spanwise direction
EP3676172B1 (en) * 2017-09-01 2023-01-11 Embraer S.A. Retractable leading edge wing slats having autonomously curvable airflow shield for noise-abatement
US10648210B1 (en) * 2017-09-26 2020-05-12 Apple Inc. Multi-linkage vehicle door hinge
WO2019100149A1 (en) * 2017-11-21 2019-05-31 Bombardie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tuating high-lift flight control surfaces
JP6929809B2 (ja) * 2018-03-02 2021-09-0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高揚力装置、翼及び航空機
US11332233B2 (en) * 2018-07-16 2022-05-17 Airbus Operations Gmbh System for driving a flap arrangement between a retracted position and an extended position
CN113120220B (zh) * 2021-03-31 2023-11-28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刚柔耦合变弯度机翼前缘的三维单轴驱动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59089A (en) * 1977-05-31 1979-06-26 Boeing Commercial Airplane Company Variable camber flap
US4189121A (en) * 1978-01-23 1980-02-19 Boeing Commercial Airplane Company Variable twist leading edge flap
US5158252A (en) * 1991-10-24 1992-10-27 The Boeing Company Three-position variable camber Krueger leading edge flap
US6375126B1 (en) * 2000-11-16 2002-04-23 The Boeing Company Variable camber leading edge for an airfoil
CN101466597A (zh) * 2006-06-14 2009-06-24 波音公司 用于有间隙刚性克鲁格襟翼的连杆机构及相关系统和方法
US20100140414A1 (en) * 2008-12-09 2010-06-10 The Boeing Company Link Mechanisms, Including Stephenson II Link Mechanisms for Multi-Position Flap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1334A (en) * 1975-03-28 1976-03-02 The Boeing Company Variable camber airfoil
US4262868A (en) * 1979-05-29 1981-04-21 The Boeing Company Three-position variable camber flap
US9016637B2 (en) * 2012-02-10 2015-04-28 The Boeing Company High-positioned 3-position variable camber krueg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59089A (en) * 1977-05-31 1979-06-26 Boeing Commercial Airplane Company Variable camber flap
US4189121A (en) * 1978-01-23 1980-02-19 Boeing Commercial Airplane Company Variable twist leading edge flap
US5158252A (en) * 1991-10-24 1992-10-27 The Boeing Company Three-position variable camber Krueger leading edge flap
US6375126B1 (en) * 2000-11-16 2002-04-23 The Boeing Company Variable camber leading edge for an airfoil
CN101466597A (zh) * 2006-06-14 2009-06-24 波音公司 用于有间隙刚性克鲁格襟翼的连杆机构及相关系统和方法
US20100140414A1 (en) * 2008-12-09 2010-06-10 The Boeing Company Link Mechanisms, Including Stephenson II Link Mechanisms for Multi-Position Flap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5327A (zh) * 2017-07-28 2019-02-05 波音公司 用于收回飞机襟翼支撑件整流罩的铰接组件及相关方法
CN109305327B (zh) * 2017-07-28 2023-04-18 波音公司 用于收回飞机襟翼支撑件整流罩的铰接组件及相关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96365A2 (en) 2014-10-29
EP2796365B1 (en) 2018-03-14
CN104108465B (zh) 2017-11-17
EP2796365A3 (en) 2014-12-10
CA2845038C (en) 2017-09-05
US9688386B2 (en) 2017-06-27
US20160297513A1 (en) 2016-10-13
CA2845038A1 (en) 2014-10-22
US9365284B2 (en) 2016-06-14
US20140312175A1 (en) 2014-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8465A (zh) 高定位的2个位置的可变弯度克鲁格
EP2626295B1 (en) High-positioned 3-position variable camber Krueger flap
EP2669189B1 (en) Rotary actuated high lift gapped aileron
JP6216547B2 (ja) 搖動先端部組立体の回転ジョイント
CN103359285B (zh) 增强性能的旋翼飞机旋翼桨叶
Ellis et al. A single actuator mechanism for airfoil shape morph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