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5141A - 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方法以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方法以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5141A
CN104105141A CN201310113100.0A CN201310113100A CN104105141A CN 104105141 A CN104105141 A CN 104105141A CN 201310113100 A CN201310113100 A CN 201310113100A CN 104105141 A CN104105141 A CN 104105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ystem
spectrum
radio resources
management equipment
n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131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05141B (zh
Inventor
孙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31011310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05141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riority to EP14778215.5A priority patent/EP2982169B1/en
Priority to US14/768,943 priority patent/US10349282B2/en
Priority to EP19190052.1A priority patent/EP3598787A1/en
Priority to KR1020157031359A priority patent/KR102197556B1/ko
Priority to PCT/CN2014/074628 priority patent/WO2014161488A1/en
Priority to JP2016505695A priority patent/JP6409863B2/ja
Publication of CN104105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5141A/zh
Priority to JP2018173269A priority patent/JP6614302B2/ja
Priority to US16/421,495 priority patent/US1080580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051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51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10Dynamic resourc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方法和系统,用于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通信系统中,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包括: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用于根据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新加入的新次系统以及既存次系统的信息,针对该主系统确定能够由该新次系统使用的主系统频谱资源作为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通信装置,用于获取针对至少一个其他主系统中的每一个所确定的该新次系统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及处理装置,用于根据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获取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及通信装置获取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确定该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本公开能够实现对有限频谱资源的充分利用。

Description

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方法以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中的无线电资源管理,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通信系统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方法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无线通讯系统的进化,用户对高品质、高速度、新服务的服务需求越来越高,使得无线通讯运营商与设备商需要不断改进系统已达到用户的要求。在此情况下,需要大量的频谱资源(以时间、频率、带宽、可容许最大发射功率等等表示)来支持新服务以及满足高速通讯需求。但是,有限的频谱资源已经分配给固定的运营商和服务,新的可用频谱是非常稀少并且价格昂贵的,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挑战。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公开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公开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意图确定本公开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意图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公开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通信系统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方法以及系统,以至少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用于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通信系统中,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包括: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用于根据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新加入的新次系统以及既存次系统的信息,针对该主系统确定能够由该新次系统使用的主系统频谱资源作为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通信装置,用于获取针对至少一个其他主系统中的每一个所确定的该新次系统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及处理装置,用于根据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获取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及通信装置获取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确定该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的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用于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通信系统中,该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包括:根据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新加入的新次系统以及既存次系统的信息,针对该主系统确定能够由该新次系统使用的主系统频谱资源作为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接收关于针对至少一个其他主系统中的每一个所确定的该新次系统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及根据针对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所确定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及针对至少一个其他主系统中的每一个所确定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确定该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用于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通信系统中,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包括: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用于根据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其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新加入的新次系统以及既存次系统的信息,针对该主系统确定能够由该新次系统使用的主系统频谱资源作为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发送装置,用于发送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信息;以及接收装置,用于接收该新次系统的信息,并且接收由其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根据发送装置发送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信息确定的该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的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用于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通信系统中,该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包括:接收其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新加入的新次系统的信息;根据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其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新加入的新次系统以及既存次系统的信息,针对该主系统确定能够由该新次系统使用的主系统频谱资源作为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发送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信息;以及接收由其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确定的该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用于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通信系统中,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用于获取并发送由其管理的新加入的新次系统的信息,以及根据该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该新次系统以及既存次系统的信息,针对该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该主系统确定能够由该新次系统使用的主系统频谱资源作为第一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第二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用于接收从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所发送的新次系统信息,根据第二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的信息、从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接收的新次系统的信息以及既存次系统的信息,针对第二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确定能够由该新次系统使用的主系统频谱资源作为第二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及将第二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发送给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其中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被配置为根据第一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及从第二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接收的第二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确定该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
另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用于实现上述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用于实现所述上述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上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方法和系统能够实现对有限频谱资源的充分利用。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最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这些以及其他优点将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本公开可以通过参考下文中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描述而得到更好的理解,其中在所有附图中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所述附图连同下面的详细说明一起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且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而且用来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和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和优点。其中:
图1示出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通信系统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3是示出了如图2所示的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的一种示例性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如图3所示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确定单元的一种示例性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示出如图2所示的处理装置的一种示例性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如图5所示的既存次系统调整确定单元的一种示例结构的框图。
图7是示出了如图6所示的频谱使用调节量确定模块的一种示例结构的框图。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附图中的元件仅仅是为了简单和清楚起见而示出的,而且不一定是按配比绘制的。例如,附图中某些元件的尺寸可能相对于其他元件放大了,以便有助于提高对本公开实施例的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然而,应该了解,在开发任何这种实际实施例的过程中必须做出很多特定于实施方式的决定,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例如,符合与系统及业务相关的那些限制条件,并且这些限制条件可能会随着实施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此外,还应该了解,虽然开发工作有可能是非常复杂和费时的,但对得益于本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种开发工作仅仅是例行的任务。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公开,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公开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装置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公开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一个可行的方案是动态地利用那些已经分配给某些服务但是却没有被充分利用的频谱资源。更具体地,对于拥有频谱使用权或者频谱使用优先级较高的主系统,在不影响其使用的情况下,将未被其充分利用的频谱分配给没有频谱使用权或者频谱使用优先级较低的次系统,使得次系统在主系统不使用其所拥有频谱的时候适当地使用主系统频谱或者将次系统对主系统频谱的使用对主系统造成的干扰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实现对有限频谱资源的充分利用。例如,对于分配给数字电视广播的频谱,在不干扰电视信号接收的情况下,将数字电视广播频谱上某些没有播放节目的频道的频谱或者相邻频道的频谱用于进行无线局域网(WLAN)、移动蜂窝网络等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讯。在这个应用实例中,由于电视广播频谱本身就是分配给电视广播系统使用的,因此电视广播系统是主系统,而无线通讯系统就是次系统。再例如,主系统和次系统可以均为移动蜂窝系统,但是在频谱使用上有不同的优先级别,例如运营商在部署新的基站以提供新服务的时候,已有基站以及提供的服务具有频谱使用优先权。主系统、次系统的概念是本领域公知的,还可能随着技术的发展衍生出各种通讯系统作为主次系统的组合,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将主系统的频谱资源分配给次系统使用的前提是要满足次系统对频谱资源的使用不会对主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不良影响。通常,主系统对次系统形成的干扰具有一定的容忍范围,只要次系统的干扰不超过主系统所能容忍的干扰上限,主系统就可以正常工作,因此需要确保次系统的频谱使用所造成的影响被控制在主系统容许的范围之内。在存在多个次系统的情况下,要确保所有次系统频谱使用的聚合干扰在主系统的容许范围之内。此外,当存在多个主系统时,针对每个主系统都需要确保所有次系统频谱使用的聚合干扰在其容许范围之内。
图1示出了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通信系统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包括两个主系统I和II、四个次系统A、B、C和D、以及用于管理主系统和次系统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D1、D2和D3。次系统A同主系统I的服务范围位于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D1的管理区域R1内,次系统B同主系统II的服务范围位于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D2的管理区域R2内,以及次系统C位于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D3的管理区域R3内。次系统A、B和C是既存次系统;次系统D是新加入的新次系统,其也位于主系统I的服务范围内。通常针对位于一个主系统的服务范围内的次系统和主系统设置一个对应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例如针对次系统A和D以及主系统I设置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D1,针对次系统B和主系统II设置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D2。而对于次系统C,由于其既不位于主系统I也不位于主系统II的服务范围内,但是其对主系统I和II的频谱使用产生影响,因此针对次系统C设置了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D3。
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仅仅是示例,本领域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通信系统中所包括的主系统和次系统也可以是其他数目,例如包括三个或四个以上主系统等等。此外,虽然以上示出了一个主系统的服务范围之内设置有一个既存次系统的示例,但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一个主系统的服务范围内也可以存在多个既存次系统,例如两个或三个既存次系统等等。
下面以通信系统包括如图1所示的两个主系统和三个既存次系统为例,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以及相应的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的结构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1包括: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11,根据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1管理的主系统、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1管理的新加入的新次系统以及既存次系统的信息,针对该主系统确定能够由该新次系统使用的主系统频谱资源作为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通信装置12,用于获取针对至少一个其他主系统中的每一个所确定的该新次系统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处理装置13,根据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11获取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及通信装置12获取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确定该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需要说明的是,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11也可以集成设置于处理装置13中,即由处理装置13执行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11的功能。
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对应于新加入的次系统是由其管理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例如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1可以是图1中所示出的管理新加入的次系统D的无线电资源设备D1。具体的,次系统D可以是预先设置在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的管理范围内但是处于关闭状态的次系统,也可以是新设置的次系统。当有新次系统D加入、希望使用主系统频谱资源时,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D1的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11根据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D1管理的主系统I的信息、由该无线电管理设备1管理的新加入的次系统D的信息以及既存次系统A、B和C的相关信息,确定主系统I的能够由次系统D使用的主系统频谱资源作为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主系统I的信息可以包括频谱资源使用信息、抗干扰能力相关信息、位置信息其中至少之一。次系统D的信息以及既存次系统A、B和C的相关信息可以包括相应次系统的位置信息、频谱资源使用信息、系统参数(包括天线高度、传输模板等)等等。频谱资源使用信息可以是传输功率、使用频段、带宽等。此外,频谱资源使用信息还可以包括使用时间等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1可以从其他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或者相应的数据库获得关于既存次系统的信息,用于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1的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11确定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例如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D1可以从管理既存次系统B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D2获取既存次系统B的信息。又例如,在既存次系统的信息集中管理既存次系统信息的数据库中的情况下,也可以从该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既存次系统的信息。
图3是示出了如图2所示的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11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包括: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确定单元111,用于根据由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1管理的主系统的频谱资源使用情况、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1管理的新加入的新次系统的信息,针对该主系统确定该新次系统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以及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确定单元112,用于根据既存次系统对于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干扰状况,针对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确定能够由该新次系统使用的主系统频谱作为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根据新次系统的传输功率、次系统的位置信息等信息确定次系统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例如,可以将主系统的服务区域边缘距离新次系统最近的区域确定为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或者也可以将主系统覆盖范围内某一个受新次系统干扰最严重的区域确定为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对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描述了解其概念及其确定方法,在此省略了对其更详细的描述。例如,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针对主系统I确定了频谱受限参考子区域Z1以及针对主系统II确定了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Z2。
在针对该主系统确定了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之后,由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确定单元112确定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
如图3所示,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确定单元112根据既存次系统对于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干扰状况,针对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确定能够由该新次系统使用的主系统频谱作为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
图4是示出如图3所示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确定单元112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确定单元112包括干扰量获取模块1121和新次系统可用频谱确定模块1122。
干扰量获取模块1121根据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能够容忍的干扰上限与既存次系统对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干扰量之差,确定该新次系统在使用主系统频谱时允许产生的最大干扰量。例如,作为一个特定示例,当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由于既存次系统产生的干扰达到主系统可容忍的干扰上限时,干扰量获取模块可以将新次系统在使用主系统频谱时允许产生的最大干扰量确定为0。
在此需要说明,当存在多个既存次系统对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都形成干扰时,既存次系统对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干扰量指的是多个既存次新系统的聚合干扰。
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确定模块1122基于干扰量获取模块1121所确定的允许产生的最大干扰量,针对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确定能够由新次系统使用的主系统频谱作为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例如可以根据所确定的最大干扰量、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与次系统之间的距离、以及该距离下次系统路径损耗等等来计算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具体的计算方法例如可以参见CEPT,“Draft of ECC report:Technical and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forthe operation of white space devices under geo-location approach,”ECC186,Aug.2012中记载的各种方法。
在上述最大干扰量被确定为0的特定示例中,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也被相应地确定为0。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确定模块1122所确定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可以是与干扰量获取模块1121所确定的最大干扰量对应的、在不影响主系统正常工作下的新次系统能够使用的最大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也可以是比该最大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小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
由于在确定次系统对主系统的干扰时,只要所有次系统对所确定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产生的干扰在可容忍的范围内,即可以认为所有次系统频谱使用的聚合干扰在主系统的容许范围之内,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11利用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来为新次系统确定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实现以简单、准确的方法确定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
但是,上述利用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确定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仅为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也可以对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11采用其他配置来确定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例如,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11可以配置为包括针对主系统覆盖范围内的多个区块中既存次系统的干扰情况、分别计算新次系统的预计可用频谱的单元,以及计算针对多个区域计算的多个新次系统的预计可用频谱计算平均值作为该新次系统的最终的预计可用频谱的单元。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11还可以被配置为用于将既存次系统对于所确定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干扰状况以干扰源和干扰量的形式表示。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11可以通过检查由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1管理的以及由其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次系统的频谱使用情况,根据传输路径衰落进行计算既存次系统对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干扰量。
表1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针对主系统I确定的新次系统D的频谱受限参考子区域Z1的现有干扰的构成。
表1
本地干扰 异地干扰
干扰源ID 次系统基站A 次系统基站C
干扰量 5dBm 2dBm
如表1所示,对于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干扰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来自与新次系统位于同一主系统服务范围内的次系统的干扰,称为本地干扰;另一部分是来自其他主系统服务范围内的次系统的干扰,称为异地干扰。具体地,对于图1所示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Z1,来自主系统I服务范围内的既存次系统A的干扰为本地干扰,干扰量为5dBm;而既存次系统C的干扰为异地干扰,干扰量为2dBm。在此需要说明,在既存次系统B由于其传输功率低、传输路径长等因素而未对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Z1形成干扰(即干扰量为0)的情况下,表1中可以不包括既存次系统B的干扰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关于本地干扰和异地干扰的信息中每一个都可以包括关于干扰源标识(干扰源ID)和干扰量的信息。干扰源ID由负责管理该干扰源的无线电管理设备ID、次系统设备ID构成,此外干扰源ID还可以包括次系统传输参数ID(例如空中接口ID)。表2示出了干扰源ID的示例构成,如表2所示,干扰源ID由负责管理该干扰源的无线电管理设备ID、次系统设备ID以及次系统传输参数ID(例如空中接口ID)等构成。
表2
无线电管理设备ID 次系统设备ID 次系统传输参数ID 预留区域
干扰量是根据既存次系统到主系统的服务区域内某一点的干扰量,也可以是既存次系统在某一个区域产生干扰的平均值,或者在某一概率的统计值。当干扰源是多个次系统的时候,干扰量是该多个次系统在主系统服务区域某一点或者某一区域产生的聚合干扰。
回到图2,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1的通信装置12用于获取针对至少一个其他主系统中的每一个所确定的该新次系统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针对每个其他主系统确定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由相应的其它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来计算并发送给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1。例如,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通信装置12获取针对主系统II确定的新次系统D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P2,并且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P2由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D2计算并发送给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D1。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D2可以例如类似于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D1而配置有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21(稍后描述)。
除了针对至少一个其他主系统中的每一个所确定的该新次系统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之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1的通信装置12还可以配置为获取关于针对至少一个其他主系统中的每一个所确定的该新次系统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信息,以及关于既存次系统对各个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干扰信息。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信息以及既存次系统对各个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干扰信息的获取类似于由参照图3和4描述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确定单元111和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确定单元102执行的操作,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此外,类似于结合表1描述的干扰信息的构成,由通信装置12获取的、关于既存次系统对针对至少一个其他主系统中的每一个所确定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干扰信息包括本地干扰信息和异地干扰信息,并且本地干扰信息和异地干扰信息中每一个都包括关于干扰源标识和干扰量的信息。
如图2所示,在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11确定了针对该主系统的新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及通信装置12获取到针对其他主系统确定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之后,处理装置13根据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10获取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及通信装置12获取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确定该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当处理装置13从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11以及通信装置12获取了各个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之后,处理装置13可以将所有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并且将最小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确定为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从而使所确定的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满足所有主系统的干扰限制,即新次系统对于主系统频谱资源的使用对所有主系统的应用的影响都在容许范围之内。这尤其适用于新次系统没有期望使用频谱的情况。
对于新次系统有期望使用频谱的情况,在此情况下,通信装置12还被配置为获取关于该新次系统的期望使用频谱的信息,并且处理装置13还被配置为根据该新次系统的期望使用频谱与每个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之间的关系,确定对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进行调整,以使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与其期望使用频谱相适应。
更具体地,如果新次系统的期望使用频谱小于所有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中最小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处理装置13可以确定不对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进行调整,并将新次系统的期望使用频谱确定为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
如果新次系统的期望使用频谱大于所有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中的至少一个时,则处理装置13可以确定对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进行调整,以使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与其期望使用频谱相适应。
图5为示出如图2所示的处理装置13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处理装置13包括:调整子区域确定单元131,用于根据该新次系统的期望使用频谱与各个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之间的关系,在针对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确定的新次系统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以及针对至少一个其他主系统中的每一个主系统所确定的新次系统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中,确定需要调整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以及既存次系统调整确定单元132,用于基于所确定的需要调整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确定对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调整。
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调整子区域确定单元131可以例如将如下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确定为需要调整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针对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小于该新次系统的期望使用频谱。
例如,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在针对主系统I,所确定的新加入的次系统D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为P1=20dBm,针对主系统II,所确定的新加入的次系统D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为P2=30dBm,并且新次系统D的期望使用频谱为PE=28dBm的情况下,可以确定针对主系统I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为需要调整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而由于针对主系统II确定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大于新次系统D的期望使用频谱,因此,无需对主系统II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进行调整。
在确定了需要调整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之后,既存次系统调整确定单元132针对所确定的需要调整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确定对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调整。
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既存次系统调整确定单元132被配置为针对每个需要调整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根据频谱使用优先级确定需要对其频谱使用进行调整的既存次系统及其频谱使用调节量。
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优先级例如可以根据占用频谱所交费用、各个次系统的网络容量、系统服务用户个数的比例、各个次系统相对于频谱受限参考区域的位置等等来确定。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将将频谱使用优先级低于预定阈值的既存次系统确定为需要对其频谱使用进行调整的既存次系统,而将频谱使用优先级大于等于预定阈值的既存次系统确定为不对其频谱使用进行调整的既存次系统。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针对不同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同一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优先级可以是相同或者不同的。
图6是示出如图5所示的既存次系统调整确定单元132的一种示例结构的框图。
既存次系统调整确定单元132包括: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确定模块1321,用于针对每个需要调整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根据每个次系统的频谱使用优先级,确定需要对其频谱使用进行调整的待调整既存次系统;以及频谱使用调节量确定模块1322,用于确定各个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调节量,使其满足针对每个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如下次系统频谱调整条件:对于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产生干扰的各个待调整既存次系统,所确定的频谱使用调节量之和大于等于该新次系统的期望使用频谱与针对该频谱受限参考子区域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之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由于存在多个主系统及主系统覆盖的区域,并且不同的既存次系统位于不同的主系统覆盖区域内,因此,为了兼顾频谱使用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确定模块1321优选被配置为:
针对每个需要调整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如果该新次系统与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位于同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的管理范围内,也就是说新次系统对于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产生本地干扰,则将对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产生干扰的所有既存次系统的优先级设定为低于预定阈值,从而将所有既存次系统确定为需要对其频谱使用进行调整的待调整既存次系统。
另一方面,如果该新次系统与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位于不同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的管理范围内,即新次系统对于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产生异地干扰,则将与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位于同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的管理范围之内的既存次系统、即对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产生本地干扰的既存次系统的优先级设定为高于预定阈值,从而将该既存次系统确定为不需要对其频谱使用进行调整的既存次系统,并且除与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位于同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的管理范围之内的既存次系统之外的、对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产生干扰的其他既存次系统(即对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产生异地干扰的既存次系统)的优先级确定为低,从而将该既存次系统确定为需要对其频谱使用进行调整的待调整既存次系统。当多个次系统具有相同的优先级时,在这些具有相同优先级的次系统内部可以再进行优先级划分,用来决定哪些次系统需要调节频谱使用以便容纳新的次系统。
也就是说,针对每个频谱受限参考子区域,如果新加入的次系统对于该子区域产生的干扰是本地干扰,则新次系统有权要求产生本地干扰和异地干扰的既存次系统降低频谱使用以便容纳新次系统对主系统频谱资源的使用;如果新加入的次系统对于该频谱受限参考子区域产生的干扰是异地干扰,则新次系统有权要求产生异地干扰的既存次系统降低频谱使用而不能要求产生本地干扰的既存次系统降低频谱使用。
例如,在如图1所示的示例中,新次系统D的频谱利用受到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Z1、Z2的限制,针对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Z1,由于新次系统D产生的是本地干扰,因此可以将对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Z1产生干扰(包括本地干扰和异地干扰)的所有既存次系统A、B、C都被确定为是需要对其频谱使用进行调整的待调整既存次系统;针对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Z2,由于新次系统产生的是异地干扰,因此仅将将对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Z2产生异地干扰的既存次系统A和C确定为需要对其频谱使用进行调整的待调整既存次系统。
在调整既存次系统确定模块1321针对每个需要调整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确定了需要对其频谱使用进行调整的待调整既存次系统之后,频谱使用调节量确定模块1322确定各个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调节量,使其满足针对每个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如下次系统频谱调整条件:对于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产生干扰的各个待调整既存次系统,所确定的频谱使用调节量之和大于等于该新次系统的期望使用频谱与针对该频谱受限参考子区域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之差。
具体地,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针对每个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次系统频谱调整条件:
x_1,1+x_2,1+…+x_k1,1>Δ1(1)
x_1,2+x_2,2+…+x_k2,2>Δ2(2)
x_1,m+x_2,m+…+x_km,m>Δm(m)
其中,不等式(1)所表达的是针对第1个需要调整的频谱受限参考子区域的次系统频谱调整条件;公式(m)所表达的是针对第m个需要调整的频谱受限参考子区域的次系统频谱调整条件;km代表第m个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中所确定的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的个数,并且x_1,m表示针对第m个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第1个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的调节量;x_km,m表示针对第m个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第km个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的调节量,Δm表示新次系统的期望使用频谱与针对第m个频谱受限参考子区域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之差。
对上述不等式组进行求解,可以得到满足上述所有不等式的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调节量。
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为了便于求解,可以在对上述不等式组进行求解之前,针对每个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确定各个调整既存次系统的频谱调节量比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例如可以采用对所有待调整既存次系统进行相同调节的方式来确定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调节量,即,使各个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的调节量满足如下公式(4):
x_1,m=x_2,m=…=x_km,m(4)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频谱使用调节量确定模块1322还被配置为针对每个需要调整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利用各个待调整既存次系统对于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干扰量之间的比例确定各个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调节量。例如在结合表1描述的示例中,当针对频谱受限参考子区域Z1,既存次系统A对子区域的干扰量为5dBm,既存次系统C对子区域Z2的干扰量为2dBm时,则例如可以将既存次系统A和既存次系统C的频谱使用调节量之间的比例确定为10(5/10):10(2/10)=2:1。
在此需要说明,为了便于计算,针对每个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确定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的调节量的比例的原则应该是一致的。
在针对每个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确定了既存次调整系统的调节量比例之后,频谱使用调节量确定模块1322还被配置为用于在所有被确定为需要调整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中,按照新次系统的期望使用频谱与频谱受限参考子区域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之差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针对每个需要调整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确定其各个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调节量,使其满足所述针对每个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次系统频谱调整条件。
具体地,频谱使用调节量确定模块1322可以按照Δ1,…,Δm从大到小的顺序对上述不等式组中的每个不等式依次求解。在对一个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进行求解后,检查其他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是否需要求解,即针对其他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上述公式中的参数是否都已被求解。当某一个求解过的变量出现在未求解的不等式中的时候,不对该变量进行重新求解,而认为该变量为已知量。当根据已有求解变量,某些不等式成立时,则不对相应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调节量重新求解。当没有未求解变量但是已求解变量不满足不等式的时候,对所确定的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调节量做出修改。
由于某些既存次系统会对多个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造成干扰,按如上所述的顺序和方式确定各个调整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调节量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求解不等式的次数,也可减少需要调节的既存次系统个数,降低管理既存次系统的频谱管理装置间以及与现有此系统的信息交互。
图7是示出了如图6所示的频谱使用调节量确定模块1322的一种示例结构的框图。
如图7所示,频谱使用调节量确定模块1322包括:初始调节量获取子模块1322A、初始调节量验证子模块1322B、以及最终调节量获取子模块1322C。
初始调节量获取子模块1322A在针对每个需要调整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确定了各个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调节量之后,将该频谱使用调节量作为初始频谱使用调节量。
频谱使用调节量验证子模块1322B利用该初始频谱使用调节量验证其是否满足其他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次系统频谱调整条件。
最终频谱使用调节量获取子模块1322C在初始频谱使用调节量验证子模块的验证结果是满足的情况下,将该初始频谱使用调节量作为用于对各个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进行调整的最终频谱使用调节量,以及在验证结果是不满足的情况下,对该初始频谱使用调节量进行修正以使修正后的频谱使用调节量满足所有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次系统频谱调整条件,并将修正后的频谱使用调节量作为用于对各个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进行调整的最终频谱使用调节量。在确定了最终频谱使用调节量后,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可以将所确定的频谱使用调节量发送到其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用于由其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利用该频谱使用调节量对其所管理的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进行调节。
在通过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1的处理装置13确定了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之后,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1可以将所确定的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发送给新次系统,新次系统在接收到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确定的可用频谱之后可以按照该可用频谱进行通信。此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还可以将所确定的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发送到例如集中管理次系统信息的数据库中或者也可以发送到其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尤其是该新次系统影响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由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1管理的主系统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其他主系统可以分别位于不同的区域内,其中在各个区域之间,主系统频谱资源使用信息不能共享。在此需要说明,对于同一区域,其中的主系统之间的使用信息仅能部分共享。
例如,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主系统I及其所覆盖的区域内的次系统A和新次系统D位于区域R1中;主系统II及其所覆盖的区域内的次系统B位于区域R2中;并且主系统III及其所覆盖的区域内的次系统C位于区域R3中。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对于如上所述定义的区域,一个区域内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主系统。
此外,为了节约资源,根据本公开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可以针对每个区域而设置,即可以在一个区域设置一个根据本公开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用于管理位于该区域内的次系统。当一个区域内包括多个主系统时,根据本公开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可以针对其所管理的区域内的每个主系统分别确定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具体的确定方式与结合图2-4描述的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确定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的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的结构框图。
如图8所示,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2包括: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21、发送装置22以及接收装置23。
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21根据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2的主系统、其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新加入的新次系统以及既存次系统的信息,针对该主系统确定能够由该新次系统使用的主系统频谱资源作为第二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21的具体配置与结合图2-4描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1的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11的配置类似,在此省略了对它的详细描述。
发送装置22对由该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21确定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信息进行发送。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发送装置还可以配置为发送关于针对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所确定的该新次系统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信息,以及关于既存次系统对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干扰状况的信息。
接收装置23用于接收该新次系统的信息,并且接收由其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确定的该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信息。接收装置23接收新次系统的信息可以用于该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21确定针对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2管理的主系统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接收装置23接收的新次系统信息包括该新次系统的系统位置、传输模板以及使用频段等等。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接收装置23接收由其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确定的该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信息用于在需要调整时对其所管理的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进行调整。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例如可以对应于图1所示的无线电管理设备D2和D3。
对应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用于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的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用于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通信系统中。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9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的处理流程900开始于S910,然后执行S920的处理。
在S920,根据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新加入的新次系统以及既存次系统的信息,针对该主系统确定能够由该新次系统使用的主系统频谱资源作为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例如,可以通过执行例如参照图2-4描述的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11的处理来实现,在此省略其描述。然后执行S930。
在S930,接收关于针对至少一个其他主系统中的每一个所确定的该新次系统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例如可以通过执行例如参照图2描述的通信装置12的处理来实现S930,在此省略其描述。然后执行S940。
在S940,根据针对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所确定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及针对至少一个其他主系统中的每一个所确定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确定该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例如可以通过执行例如参照图2以及图5-7描述的处理装置13的处理来实现S940,在此省略其描述。然后执行S950。
处理流程900结束于S950。
对应于第二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用于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的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用于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通信系统中。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的处理流程1000开始于步骤S1010;然后执行S1020的处理。
在S1020,接收其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新加入的新次系统的信息。例如,可以通过执行例如参照图8描述的接收装置23的处理来实现,在此省略其描述。然后执行S1030。
在S1030,根据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其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新加入的新次系统以及既存次系统的信息,针对该主系统确定能够由该新次系统使用的主系统频谱资源作为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例如可以通过执行例如参照图8描述的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21的处理来实现S1030,在此省略其描述。然后执行S1040。
在S1040,发送所述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信息。例如可以通过执行例如参照图8描述的发送装置22的处理来实现S1040,在此省略其描述。然后执行S1050。
在S1050,接收由所述其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确定的该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信息。例如可以通过执行例如参照图8描述的接收装置23的处理来实现S1050,在此省略其描述。然后执行S1060。
处理流程1000结束于S106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用于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通信系统中。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如图11所示,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500包括: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501,用于获取并发送由其管理的新加入的新次系统的信息,以及根据该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该新次系统以及既存次系统的信息,针对该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该主系统确定能够由该新次系统使用的主系统频谱资源作为第一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及第二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502,用于接收从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501所发送的新次系统信息,根据第二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502管理的主系统的信息、从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501接收的新次系统的信息以及既存次系统的信息,针对第二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502管理的主系统确定能够由该新次系统使用的主系统频谱资源作为第二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及将所述第二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发送给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501;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501被配置为根据第一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及从第二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502接收的第二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确定该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
此外,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501还可以向第二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502发送请求,用于获取针对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502管理的主系统所确定的新次系统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信息以及关于既存次系统对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干扰信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干扰信息可以包括关于干扰源标识(干扰源ID)和干扰量的信息。响应于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501的请求,第二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502向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发送关于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信息以及关于既存次系统对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干扰信息。
在此,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501可以对应于例如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描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1,并且第二资源管理设备502可以对应于例如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描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2,其具体运作可以参见上述对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1和2的描述,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此外,虽然以上示出了由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501根据第一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及从第二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502接收的第二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来确定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为第二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502配置如上结合图2以及图5-7描述的处理装置13的情况下,也可以由第二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502基于从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501接收的第一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来确定新次系统可用频谱。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通信系统的系统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由管理新次系统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获取新次系统的信息,并将所获取的新次系统的信息发送给其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根据管理新次系统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以及其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中每个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该新次系统以及既存次系统的信息,针对每个无线电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确定能够由该新次系统使用的主系统频谱资源作为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管理新次系统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接收其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发送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并基于其所确定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及从其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接收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确定新次系统可用频谱。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方法和系统至少能够为新加入的次系统合理地确定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以使新次系统能够在保证各个主系统对频谱资源的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获得最优的可用频谱。
应用示例
欧洲的很多国家已经或者正在完成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转化。许多国家都正在研究如何在保证对电视广播服务不造成干扰的情况下,如何让通讯系统利用电视广播频段是目前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目前广泛被采纳的控制方式就是利用数据库,各国将本国的数字电视频谱利用情况存储在管理数据库内,当有通讯系统在某一个区域需要利用电视频谱的时候,负责管理该区域频谱使用的数据库(对应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根据电视广播服务的频谱利用以及现有正在使用电视频谱的通讯系统的实际情况,计算新的通讯系统的可用频谱资源。欧洲许多国家都相互接壤,某一个国家(对应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区域)的频谱利用可能对其他国家的电视广播系统造成干扰。因此,相邻国家在使用频谱的时候需要进行协调。根据本公开,提出了当某一个国家有一个新的通讯系统希望使用电视频段的时候,相邻国家的数据库如何调整各自管理区域内的既存次系统,以使新的通讯系统可以使用电视频段并且对各国的电视广播系统不造成干扰。
在此需要说明,上述管理数据库可以针对每个国家设置的数据库,也可以是在各国数据库之上设置的集中数据库,各个国家将本国会对他国造成干扰的次系统信息注册在该集中数据库中,此外还将本国受到其他国家次系统干扰时的相关干扰信息注册在该集中数据库中。
上述装置中各个组成模块、单元可通过软件、固件、硬件或其组合的方式进行配置。配置可使用的具体手段或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在通过软件或固件实现的情况下,从存储介质或网络向具有专用硬件结构的计算机安装构成该软件的程序,该计算机在安装有各种程序时,能够执行各种功能等。
在通过软件实现上述系列处理的情况下,从网络比如因特网或存储介质比如可拆卸介质安装构成软件的程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存储介质不局限于其中存储有程序、与设备相分离地分发以向用户提供程序的可拆卸介质。可拆卸介质的例子包含磁盘(包含软盘(注册商标))、光盘(包含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和数字通用盘(DVD))、磁光盘(包含迷你盘(MD)(注册商标))和半导体存储器。或者,存储介质可以是ROM、存储部分中包含的硬盘等等,其中存有程序,并且与包含它们的设备一起被分发给用户。
本公开还提出一种存储有机器可读取的指令代码的程序产品。所述指令代码由机器读取并执行时,可执行上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相应地,用于承载上述存储有机器可读取的指令代码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包括在本公开的公开中。所述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软盘、光盘、磁光盘、存储卡、存储棒等等。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诸如左和右、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23)

1.一种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用于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通信系统中,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包括:
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用于根据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新加入的新次系统以及既存次系统的信息,针对该主系统确定能够由该新次系统使用的主系统频谱资源作为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
通信装置,用于获取针对至少一个其他主系统中的每一个所确定的该新次系统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及
处理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获取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及所述通信装置获取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确定该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其中,所述处理装置从所述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获取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及从所述通信装置获取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中选择最小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作为该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其中,所述通信装置还配置为获取关于该新次系统的期望使用频谱的信息,以及所述处理装置还配置为根据该新次系统的期望使用频谱与每个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之间的关系,确定对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进行调整,以使该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与其期望使用频谱相适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其中,所述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包括:
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由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的频谱资源使用情况、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新加入的新次系统的信息,针对该主系统确定该新次系统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以及
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既存次系统对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干扰状况,针对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确定能够由该新次系统使用的主系统频谱作为所述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其中所述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确定单元包括:
干扰量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能够容忍的干扰上限与既存次系统对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干扰量之差,确定该新次系统在使用主系统频谱时允许产生的最大干扰量;以及
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干扰量获取模块所确定的最大干扰量,针对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确定能够由该新次系统使用的主系统频谱作为所述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其中所述通信装置还被配置为获取关于针对至少一个其他主系统中的每一个所确定的该新次系统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信息,以及关于既存次系统对所述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干扰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其中,所述干扰信息包括针对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本地干扰信息和异地干扰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其中,所述本地干扰信息和异地干扰信息中每一个都包括关于干扰源标识和干扰量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其中,所述处理装置包括:
调整子区域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该新次系统的期望使用频谱与每个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之间的关系,在针对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确定的新次系统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以及针对至少一个其他主系统中的每一个所确定的新次系统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中,确定需要调整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以及
既存次系统调整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确定的需要调整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确定对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其中,
所述调整子区域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将如下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确定为需要调整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针对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小于该新次系统的期望使用频谱。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其中所述既存次系统调整确定单元被配置为针对每个需要调整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根据频谱使用优先级确定需要对其频谱使用进行调整的既存次系统及其频谱使用调节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其中,所述既存次系统调整确定单元包括:
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个需要调整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根据每个次系统的频谱使用优先级,确定需要对其频谱使用进行调整的待调整既存次系统;以及
频谱使用调节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各个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调节量,使其满足针对每个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如下次系统频谱调整条件:对于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产生干扰的各个待调整既存次系统,所确定的频谱使用调节量之和大于等于该新次系统的期望使用频谱与针对该频谱受限参考子区域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之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其中,所述频谱使用调节量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针对每个需要调整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利用各个待调整既存次系统对于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干扰量之间的比例确定各个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调节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其中,所述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确定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针对每个需要调整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
如果该新次系统与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位于同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的管理范围内,则将对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产生干扰的所有既存次系统确定为需要对其频谱使用进行调整的待调整既存次系统;以及
如果该新次系统与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位于不同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的管理范围内,则将除与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位于同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的管理范围内的既存次系统之外的、对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产生干扰的其他既存次系统确定为需要对其频谱使用进行调整的待调整既存次系统。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其中所述频谱使用调节量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用于在所有被确定为需要调整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中,按照新次系统的期望使用频谱与针对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之差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针对每个需要调整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确定各个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调节量,使其满足所述针对每个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次系统频谱调整条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其中,频谱使用调节量确定模块还包括:
初始调节量获取子模块,用于在针对每个需要调整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确定了各个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调节量之后,将该频谱使用调节量作为初始频谱使用调节量;
初始调节量验证子模块,用于利用该初始频谱使用调节量验证其是否满足所有其他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次系统频谱调整条件;以及
最终调节量获取子模块,用于在初始频谱使用调节量验证子模块的验证结果是满足的情况下,将该初始频谱使用调节量作为用于对各个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进行调整的最终频谱使用调节量,以及在验证结果是不满足的情况下,对该初始频谱使用调节量进行修正以使修正后的频谱使用调节量满足所有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次系统频谱调整条件,并将修正后的频谱使用调节量作为用于对各个待调整既存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进行调整的最终频谱使用调节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其中,由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其他主系统分别位于不同的区域内,在各个区域之间,主系统频谱资源使用信息不能共享。
18.一种用于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的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用于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通信系统中,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包括:
根据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新加入的新次系统以及既存次系统的信息,针对该主系统确定能够由该新次系统使用的主系统频谱资源作为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
接收关于针对至少一个其他主系统中的每一个所确定的该新次系统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及
根据针对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所确定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及针对至少一个其他主系统中的每一个所确定的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确定该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
19.一种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用于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通信系统中,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包括:
新次系统可用频谱估计装置,用于根据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其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新加入的新次系统以及既存次系统的信息,针对该主系统确定能够由该新次系统使用的主系统频谱资源作为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
发送装置,用于发送所述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的信息;以及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该新次系统的信息,并且接收由所述其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根据所述发送装置发送的所述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的信息确定的该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其中,所述接收装置接收的新次系统的信息包括该新次系统的系统位置、传输模板以及使用频段。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其中
所述发送装置还被配置为用于发送关于针对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所确定的该新次系统的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信息,以及关于既存次系统对该频谱利用受限参考子区域的干扰信息。
22.一种用于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的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用于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通信系统中,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其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新加入的新次系统的信息;
根据该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所管理的主系统、其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新加入的新次系统以及既存次系统的信息,针对该主系统确定能够由该新次系统使用的主系统频谱资源作为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
发送所述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的信息;以及
接收由所述其他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确定的该新次系统的新次系可用频谱的信息。
23.一种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用于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通信系统中,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包括:
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用于获取并发送由其管理的新加入的新次系统的信息,并且根据该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该新次系统以及既存次系统的信息,针对该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该主系统确定能够由该新次系统使用的主系统频谱资源作为第一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及
第二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发送的新次系统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的信息、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接收的新次系统的信息以及既存次系统的信息,针对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的主系统确定能够由该新次系统使用的主系统频谱资源作为第二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及将所述第二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发送给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以及从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二新次系统预计可用频谱,确定该新次系统的可用频谱。
CN201310113100.0A 2013-04-02 2013-04-02 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方法以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051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3100.0A CN104105141B (zh) 2013-04-02 2013-04-02 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方法以及系统
US14/768,943 US10349282B2 (en) 2013-04-02 2014-04-02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EP19190052.1A EP3598787A1 (en) 2013-04-02 2014-04-02 A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KR1020157031359A KR102197556B1 (ko) 2013-04-02 2014-04-02 무선 리소스 관리 장치, 방법 및 시스템
EP14778215.5A EP2982169B1 (en) 2013-04-02 2014-04-02 A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PCT/CN2014/074628 WO2014161488A1 (en) 2013-04-02 2014-04-02 A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JP2016505695A JP6409863B2 (ja) 2013-04-02 2014-04-02 無線リソース管理装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2018173269A JP6614302B2 (ja) 2013-04-02 2018-09-18 周波数スペクトル管理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US16/421,495 US10805805B2 (en) 2013-04-02 2019-05-24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3100.0A CN104105141B (zh) 2013-04-02 2013-04-02 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方法以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5141A true CN104105141A (zh) 2014-10-15
CN104105141B CN104105141B (zh) 2020-03-17

Family

ID=51657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1310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05141B (zh) 2013-04-02 2013-04-02 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方法以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0349282B2 (zh)
EP (2) EP2982169B1 (zh)
JP (2) JP6409863B2 (zh)
KR (1) KR102197556B1 (zh)
CN (1) CN104105141B (zh)
WO (1) WO2014161488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74643A1 (zh) * 2014-11-14 2016-05-19 索尼公司 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和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
WO2016115990A1 (zh) * 2015-01-19 2016-07-28 索尼公司 资源管理装置、资源管理方法及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CN110741663A (zh) * 2017-09-20 2020-01-31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WO2021013052A1 (zh) * 2019-07-24 2021-01-28 索尼公司 频谱管理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3330767A (zh) * 2019-01-29 2021-08-31 索尼集团公司 频谱管理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87023B1 (en) * 2014-08-29 2021-02-17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 wireless network bridge
CN106162913B (zh) * 2015-04-21 2020-09-22 索尼公司 频谱协调装置和方法、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US10045312B2 (en) * 2016-08-12 2018-08-07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high power transmission
EP3780692B1 (en) * 2018-03-26 2023-09-06 Sony Group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20220053491A1 (en) * 2020-08-17 2022-02-17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pectrum utilization coordination between wireline backhaul and wireless system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61423A1 (en) * 2009-04-14 2010-10-14 Peter Stanforth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pectrum allocation
CN102595420A (zh) * 2011-01-14 2012-07-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动态频谱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2802161A (zh) * 2011-05-27 2012-11-28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一种减少无线网络间的频谱干扰的方法及设备
EP2542015A1 (en) * 2010-02-23 2013-01-02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existence manager installed in said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917740D0 (en) 1989-08-03 1989-09-20 Orbi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Channel assignment and power control arrangement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A2105710A1 (en) * 1992-11-12 1994-05-13 Raymond Joseph Leopold Network of hierarch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 therefor
GB9902287D0 (en) 1999-02-03 1999-03-24 Pace Micro Tech Ltd Frequency scanner system
US7158759B2 (en) * 2001-04-13 2007-01-02 Broadcom Corporation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712426B2 (en) * 2006-11-20 2014-04-29 The Mitre Corporation Location-based method to specify ratio frequency spectrum rights
US20080220795A1 (en) * 2007-03-08 2008-09-11 Vanu Bose Home Base Station Position Determination
US7881726B2 (en) * 2007-07-31 2011-02-0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ectrum sharing between an incumbent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 cognitive radio system
US8180391B2 (en) * 2007-10-10 2012-05-15 Ntt Docomo, Inc. Combin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prohibiting-signal transmitting apparatus,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GB0801535D0 (en) * 2008-01-28 2008-03-05 Fujitsu Lab Of Europ Lt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GB0801534D0 (en) * 2008-01-28 2008-03-05 Fujitsu Lab Of Europ Lt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8761792B2 (en) * 2008-03-27 2014-06-24 At&T Mobility Ii Llc Management of preemptable communications resources
US8060104B2 (en) * 2008-05-30 2011-11-15 Motorola Solutions, Inc. Coexistence and incumbent protection in a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JP5565082B2 (ja) * 2009-07-31 2014-08-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電力決定方法、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233928B2 (en) * 2009-09-29 2012-07-31 Spectrum Bridg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pectrum allocation
US8644230B2 (en) * 2009-11-23 2014-02-0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over a white space channel without causing interference to digital television systems
US9191987B2 (en) * 2009-11-25 2015-11-17 Nokia Technologies Oy Determining “fair share” of radio resources in radio access system with contention-based spectrum sharing
GB2480692B (en) * 2010-05-28 2013-06-12 Toshiba Res Europ Lt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in femtocells
US9088989B2 (en) * 2010-07-15 2015-07-21 Rivada Network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dynamic spectrum arbitrage based on usage of network resources
JP5649168B2 (ja) * 2010-09-09 2015-01-07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異種のコグニティブ無線システムを共存させ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TWI524799B (zh) * 2010-10-12 2016-03-0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電視閒置頻段頻道選擇及網路配置以服務為基礎之方法
JP5674110B2 (ja) * 2010-10-29 2015-02-25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管理システム
US8838798B2 (en) * 2010-11-04 2014-09-1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resourc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04450B2 (en) * 2010-11-30 2015-12-0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ynamic spectrum refarming with multiple carriers
US8532686B2 (en) * 2010-12-24 2013-09-10 Spectrum Bridg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pectrum resources
WO2013061586A1 (ja) * 2011-10-26 2013-05-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スペクトル制御システム、データベース、スペクトル制御方法及びスペクトル制御プログラムが格納された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US9867110B2 (en) * 2011-11-04 2018-01-09 Nokia Technologies Oy Service type selection in wireless network
WO2013111268A1 (ja) * 2012-01-24 2013-08-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無線通信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WO2014117135A2 (en) * 2013-01-28 2014-07-3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pectrum coordination
US9026167B2 (en) * 2013-03-01 2015-05-05 Nokia Technologies Oy Picocell range expansion configuration on authorized shared acces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61423A1 (en) * 2009-04-14 2010-10-14 Peter Stanforth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pectrum allocation
EP2542015A1 (en) * 2010-02-23 2013-01-02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existence manager installed in said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2595420A (zh) * 2011-01-14 2012-07-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动态频谱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2802161A (zh) * 2011-05-27 2012-11-28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一种减少无线网络间的频谱干扰的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43327B2 (en) 2014-11-14 2020-08-11 Sony Corporatio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CN105657718A (zh) * 2014-11-14 2016-06-08 索尼公司 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和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
CN105657718B (zh) * 2014-11-14 2021-02-02 索尼公司 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和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
WO2016074643A1 (zh) * 2014-11-14 2016-05-19 索尼公司 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和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
CN105873069A (zh) * 2015-01-19 2016-08-17 索尼公司 资源管理装置、资源管理方法及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US10511978B2 (en) 2015-01-19 2019-12-17 Sony Corpor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device,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and method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136332B2 (en) 2015-01-19 2018-11-20 Sony Corpor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device,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and method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115990A1 (zh) * 2015-01-19 2016-07-28 索尼公司 资源管理装置、资源管理方法及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CN105873069B (zh) * 2015-01-19 2021-06-08 索尼公司 资源管理装置、资源管理方法及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CN110741663A (zh) * 2017-09-20 2020-01-31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CN110741663B (zh) * 2017-09-20 2023-09-12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CN113330767A (zh) * 2019-01-29 2021-08-31 索尼集团公司 频谱管理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WO2021013052A1 (zh) * 2019-07-24 2021-01-28 索尼公司 频谱管理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98787A1 (en) 2020-01-22
US20190281467A1 (en) 2019-09-12
JP6614302B2 (ja) 2019-12-04
US10805805B2 (en) 2020-10-13
WO2014161488A1 (en) 2014-10-09
JP6409863B2 (ja) 2018-10-24
JP2016518055A (ja) 2016-06-20
EP2982169A4 (en) 2016-11-16
KR102197556B1 (ko) 2020-12-31
KR20150137113A (ko) 2015-12-08
US10349282B2 (en) 2019-07-09
US20150382199A1 (en) 2015-12-31
EP2982169A1 (en) 2016-02-10
CN104105141B (zh) 2020-03-17
EP2982169B1 (en) 2019-08-28
JP2019009812A (ja) 2019-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5141A (zh) 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方法以及系统
KR101630563B1 (ko) 스펙트럼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219755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5453628A (zh) 通信控制装置和无线通信装置
CN104185279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US1170063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electronic device
CN104053160A (zh) 一种小区工作频段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1683374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27775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electronic device for clustering of high priority level secondary systems
Weiss et al. The Cost of Knowing: An economic evaluation of context acquisition in DSA systems
CN105050187A (zh) 一种家庭基站间协作配置时频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