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4603B - 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4603B
CN104104603B CN201410385129.9A CN201410385129A CN104104603B CN 104104603 B CN104104603 B CN 104104603B CN 201410385129 A CN201410385129 A CN 201410385129A CN 104104603 B CN104104603 B CN 1041046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node
linktype
present node
data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851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04603A (zh
Inventor
胡宇翔
陈庶樵
马腾
卜佑军
杜飞
扈红超
李印海
白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38512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046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04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46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046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46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接收源节点发送的包括路径标识和链路类型的链路建立请求,判断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是否满足与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若满足,则在预设条件下,建立与当前节点的上一节点之间的链路,并判断当前节点是否为链路的最后一个节点,若是则通过链路逐跳向源节点发送响应信息,若不是则向当前节点的下一节点发送链路建立请求,以使下一节点重复所述判断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及以下的步骤。通过本申请的上述方案,能够为具有相同的QoS等级的数据流建立传输链路,保障了数据的多等级传输以及数据的QoS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虚拟网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模拟各种类型的网络,以达到增强网络可扩展性的目的。但是,由于现有的IP网络无连接、尽力而为的特点,在其上实现支持多样化业务虚拟网的数据传输时,其服务质量很难得到保障。这主要是由于IP及其所使用的分组交换模式作为当前信息网络共同的基础承载机制,功能过于简单,导致网络基础能力与上层应用要求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
因此,现有的网络传输能力过于单一,无法做到对不同QoS等级的业务流建立不同的数据传输通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方案无法做到对不同QoS等级的业务流建立不同的数据传输通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方法,包括:
接收源节点发送的链路建立请求,所述链路建立请求包括路径标识和链路类型,所述路径标识包括链路的拓扑信息,所述链路类型与在该链路上传输的数据流的服务质量QoS等级相互对应;
判断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
若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满足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则在预设条件下,建立与所述当前节点的上一节点之间的链路,并查询所述路径标识以判断所述当前节点是否为所述链路的最后一个节点;
若所述当前节点为所述链路的最后一个节点,则通过所述链路逐跳向所述源节点发送响应信息;
若所述当前节点不是所述链路的最后一个节点,向所述当前节点的下一节点发送链路建立请求,以使所述下一节点重复所述判断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及以下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预设条件为:
所述当前节点有剩余的路径标识存储空间。
优选地,在所述预设条件下该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路径标识记录在所述当前节点中。
优选地,在所述预设条件下该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链路类型保存在所述当前节点中。
优选地,所述判断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为:
判断当前节点的传输带宽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传输带宽要求;
判断当前节点的传送延迟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传送延迟要求;
判断当前节点的数据丢包率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数据丢包率要求;
判断当前节点的时延抖动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时延抖动要求。
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系统,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源节点发送的链路建立请求,所述链路建立请求包括路径标识和链路类型,所述路径标识包括链路的拓扑信息,所述链路类型与在该链路上传输的数据流的服务质量QoS等级相互对应;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
链路建立单元,用于在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满足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时,在预设条件下,建立与所述当前节点的上一节点之间的链路;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查询所述路径标识以判断所述当前节点是否为所述链路的最后一个节点;
响应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在判断结果为当前节点为链路的最后一个节点时,通过所述链路逐跳向所述源节点发送响应信息;
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在判断结果为当前节点不是链路的最后一个节点时,向所述当前节点的下一节点发送链路建立请求,以使所述下一节点重复进入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及以下的单元。
优选地,所述预设条件为:
所述当前节点有剩余的路径标识存储空间。
优选地,还包括:
路径标识存储单元,用于在所述预设条件下,将所述路径标识记录在所述当前节点中。
优选地,还包括:
链路类型存储单元,用于在所述预设条件下,将所述链路类型保存在所述当前节点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包括:
带宽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节点的传输带宽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传输带宽要求;
延迟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节点的传送延迟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传送延迟要求;
丢包率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节点的数据丢包率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数据丢包率要求;
时延抖动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节点的时延抖动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时延抖动要求。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方法,通过接收源节点发送的链路建立请求,所述链路建立请求包括路径标识和链路类型,所述路径标识包括链路的拓扑信息,所述链路类型与在该链路上传输的数据流的服务质量QoS等级相互对应,判断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 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若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满足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则在预设条件下,建立与所述当前节点的上一节点之间的链路,并查询所述路径标识以判断所述当前节点是否为所述链路的最后一个节点,若所述当前节点为所述链路的最后一个节点,则通过所述链路逐跳向所述源节点发送响应信息,若所述当前节点不是所述链路的最后一个节点,向所述当前节点的下一节点发送链路建立请求,以使所述下一节点重复所述判断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及以下的步骤。通过本申请的上述方案,能够为具有相同的QoS等级的数据流建立传输链路,保障了数据的多等级传输以及数据的QoS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判断节点的资源状况是否满足数据流的QoS等级要求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判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此处对下文用到的名词和中英文缩写进行解释:
QoS:(Quality of Service),中文名为"服务质量"。它是指网络提供更高优先服务的一种能力,包括专用带宽、抖动控制和延迟(用于实时和交互式 流量情形)、丢包率的改进以及不同WAN、LAN和MAN技术下的指定网络流量等,同时确保为每种流量提供的优先权不会阻碍其它流量的进程。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方案是基于对网络的动态感知以及业务流的QoS要求。在业务运行前,由专门的业务收集模块对网络状态进行查询、感知,或者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传输链路的建立决策。这里,建立决策中包含有所要建立的链路的基本信息,如源节点、目的节点、数据流类型等。具体地数据链路建立过程可以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方法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建立方法包括:
步骤100:接收源节点发送的链路建立请求,所述链路建立请求包括路径标识和链路类型,所述路径标识包括链路的拓扑信息,所述链路类型与在该链路上传输的数据流的服务质量QoS等级相互对应;
具体地,当前节点接收到源节点下发的链路建立请求,该链路建立请求包括了所要建立的链路的路径标识,该路径标识表明了链路的拓扑信息,如该链路中经过的各个节点的位置。链路建立请求还包括链路类型。这里需要解释的是,一种QoS等级的数据流对应一种类型的链路,这里链路类型即与该链路上传输的数据流的QoS等级相对应。
步骤110:判断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若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满足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执行步骤120;
步骤120:在预设条件下,建立与所述当前节点的上一节点之间的链路;
具体地,当前节点需要对自身的资源状况进行判断,看看其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只有在当前节点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才会建立与上一节点之间的链路。
步骤130:查询所述路径标识以判断所述当前节点是否为所述链路的最后一个节点,若所述当前节点为所述链路的最后一个节点,则执行步骤140,否则执行步骤150;
步骤140:通过所述链路逐跳向所述源节点发送响应信息;
步骤150:向所述当前节点的下一节点发送链路建立请求,并返回执行步骤110。
具体地,这里步骤130进行节点位置的判断,通过查询路径标识,确定自身是否为链路中的最后一个节点,如果是最后一个节点,则代表该链路止步于当前节点,并按照建立的链路,反向逐跳向源节点发送一个响应信息,以告知链路中每一个节点链路成功建立。如果当前节点并非链路中最后一个节点,则继续向当前节点的下一节点发送链路建立请求,并返回执行步骤110。重复这个过程,直至传递到最后一个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方法,通过接收源节点发送的链路建立请求,所述链路建立请求包括路径标识和链路类型,所述路径标识包括链路的拓扑信息,所述链路类型与在该链路上传输的数据流的服务质量QoS等级相互对应,判断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若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满足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则按照上述实现方式建立起数据传输链路。通过本申请的上述方案,能够为具有相同的QoS等级的数据流建立传输链路,保障了数据的多等级传输以及数据的QoS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120中的预设条件可以是确定当前节点有剩余的路径标识存储空间。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将建立请求中的路径标识存储在每一个节点中,后续的数据传输过程中,传输信息可以根据路径标识进行数据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将路径标识存储在节点中,我们还可以将链路类型也存储在节点中,通过查询链路的类型即可以知道当前链路所支持的数据流的QoS等级。
其中,上述步骤110:判断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其可以按照附图2的方式实现,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判断节点的资源状况是否满足数据流的QoS等级要求的方 法流程图。
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
步骤200:判断当前节点的传输带宽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传输带宽要求;
步骤210:判断当前节点的传送延迟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传送延迟要求;
步骤220:判断当前节点的数据丢包率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数据丢包率要求;
步骤230:判断当前节点的时延抖动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时延抖动要求。
在上述的数据建立过程之后,完成了数据链路的建立。而在需要删除这条已经建立的数据链路时,可以按照下述方式进行数据链路的删除。
链路的删除自源节点或者目的节点,如果删除指令来自源节点,则将其转发至下流节点,如果删除指令来自目的节点,则将其转发至上流节点。每一个接到删除指令的节点,断开其与上一节点和/或下一节点之间的连接。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删除自身存储的路径标识和链路类型。
上述我们讲解了数据链路的建立以及删除过程,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一个链路的调整过程,链路的调整过程类似于链路的建立过程,只需要将链路建立请求替换为链路调整请求,并将需要调整的参数添加进调整请求中即可。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系统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系统与上文描述的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系统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31,用于接收源节点发送的链路建立请求,所述链路建立请求包括路径标识和链路类型,所述路径标识包括链路的拓扑信息,所述链路类型与在该链路上传输的数据流的服务质量QoS等级相互对应;
第一判断单元32,用于判断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
链路建立单元33,用于在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满足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时,在预设条件下,建立与所述当前节点的上一节点之间的链路;
其中,上述的预设条件可以是当前节点有剩余的路径标识存储空间。
第二判断单元34,用于查询所述路径标识以判断所述当前节点是否为所述链路的最后一个节点;
响应信息发送单元35,用于在判断结果为当前节点为链路的最后一个节点时,通过所述链路逐跳向所述源节点发送响应信息;
请求发送单元36,用于在判断结果为当前节点不是链路的最后一个节点时,向所述当前节点的下一节点发送链路建立请求,以使所述下一节点重复进入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及以下的单元。
可选的,图4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结构示意图,结合图3和图4可知,该系统还可以包括:
路径标识存储单元41,用于在所述预设条件下,将所述路径标识记录在所述当前节点中。
可选的,图5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和图5可知,该系统还可以包括:
链路类型存储单元51,用于在所述预设条件下,将所述链路类型保存在所述当前节点中。
可选的,图6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判断单元的的一种可选结构,如图6所示,第一判断单元32包括:
带宽判断单元61,用于判断当前节点的传输带宽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传输带宽要求;
延迟判断单元62,用于判断当前节点的传送延迟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传送延迟要求;
丢包率判断单元63,用于判断当前节点的数据丢包率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数据丢包率要求;
时延抖动判断单元64,用于判断当前节点的时延抖动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时延抖动要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系统,通过接收源节点发送的链路建立请求,所述链路建立请求包括路径标识和链路类型,所述路径标识包括链路的拓扑信息,所述链路类型与在该链路上传输的数据流的服务质量QoS等级相互对应,判断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若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满足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则在预设条件下,建立与所述当前节点的上一节点之间的链路,并查询所述路径标识以判断所述当前节点是否为所述链路的最后一个节点,若所述当前节点为所述链路的最后一个节点,则通过所述链路逐跳向所述源节点发送响应信息,若所述当前节点不是所述链路的最后一个节点,向所述当前节点的下一节点发送链路建立请求,以使所述下一节点重复所述判断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及以下的步骤。通过本申请的上述方案,能够为具有相同的QoS等级的数据流建立传输链路,保障了数据的多等级传输以及数据的QoS需求。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源节点发送的链路建立请求,所述链路建立请求包括路径标识和链路类型,所述路径标识包括链路的拓扑信息,所述链路类型与在该链路上传输的数据流的服务质量QoS等级相互对应;
判断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
若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满足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则在预设条件下,建立与所述当前节点的上一节点之间的链路,并查询所述路径标识以判断所述当前节点是否为所述链路的最后一个节点;
若所述当前节点为所述链路的最后一个节点,则通过所述链路逐跳向所述源节点发送响应信息;
若所述当前节点不是所述链路的最后一个节点,向所述当前节点的下一节点发送链路建立请求,以使所述下一节点重复所述判断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及以下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为:
所述当前节点有剩余的路径标识存储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设条件下该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路径标识记录在所述当前节点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设条件下该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链路类型保存在所述当前节点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为:
判断当前节点的传输带宽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传输带宽要求;
判断当前节点的传送延迟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传送延迟要求;
判断当前节点的数据丢包率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数据丢包率要求;
判断当前节点的时延抖动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时延抖动要求。
6.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源节点发送的链路建立请求,所述链路建立请求包括路径标识和链路类型,所述路径标识包括链路的拓扑信息,所述链路类型与在该链路上传输的数据流的服务质量QoS等级相互对应;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
链路建立单元,用于在当前节点的资源状况满足数据流的QoS等级的要求时,在预设条件下,建立与所述当前节点的上一节点之间的链路;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查询所述路径标识以判断所述当前节点是否为所述链路的最后一个节点;
响应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在判断结果为当前节点为链路的最后一个节点时,通过所述链路逐跳向所述源节点发送响应信息;
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在判断结果为当前节点不是链路的最后一个节点时,向所述当前节点的下一节点发送链路建立请求,以使所述下一节点重复进入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及以下的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为:
所述当前节点有剩余的路径标识存储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路径标识存储单元,用于在所述预设条件下,将所述路径标识记录在所述当前节点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链路类型存储单元,用于在所述预设条件下,将所述链路类型保存在所述当前节点中。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包括:
带宽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节点的传输带宽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传输带宽要求;
延迟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节点的传送延迟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传送延迟要求;
丢包率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节点的数据丢包率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数据丢包率要求;
时延抖动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节点的时延抖动是否满足与所述链路类型对应的数据流的时延抖动要求。
CN201410385129.9A 2014-08-07 2014-08-07 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41046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5129.9A CN104104603B (zh) 2014-08-07 2014-08-07 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5129.9A CN104104603B (zh) 2014-08-07 2014-08-07 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4603A CN104104603A (zh) 2014-10-15
CN104104603B true CN104104603B (zh) 2017-05-24

Family

ID=51672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5129.9A Active CN104104603B (zh) 2014-08-07 2014-08-07 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046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0994B (zh) 2018-09-11 2022-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路径的确定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3760979A (zh) * 2020-11-12 2021-12-07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生成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3382453B (zh) * 2021-08-12 2021-10-29 北京小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增强静态路由计算和回源的跨域图传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0578A (zh) * 2002-04-29 2005-08-03 哈里公司 一个移动自组网络中的通信管理
CN101227248A (zh) * 2008-01-29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路径建立方法
CN101499975A (zh) * 2009-02-27 2009-08-05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实现分组交换网络业务传输QoS保证的方法及系统
CN101754316A (zh) * 2008-12-12 2010-06-23 上海电机学院 基于最大化网络生命周期的QoS节能路由方法
CN102438290A (zh) * 2011-07-26 2012-05-02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定向天线的无线网络路由方法
CN103338150A (zh) * 2013-07-19 2013-10-02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信息通信网络体系结构建立方法、装置、服务器和路由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0578A (zh) * 2002-04-29 2005-08-03 哈里公司 一个移动自组网络中的通信管理
CN101227248A (zh) * 2008-01-29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路径建立方法
CN101754316A (zh) * 2008-12-12 2010-06-23 上海电机学院 基于最大化网络生命周期的QoS节能路由方法
CN101499975A (zh) * 2009-02-27 2009-08-05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实现分组交换网络业务传输QoS保证的方法及系统
CN102438290A (zh) * 2011-07-26 2012-05-02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定向天线的无线网络路由方法
CN103338150A (zh) * 2013-07-19 2013-10-02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信息通信网络体系结构建立方法、装置、服务器和路由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4603A (zh) 2014-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9468B (zh) 分组交换资源分配方法及设备
CN104954279B (zh) 一种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212455B (zh) 一种链路聚合控制方法
CN10387527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CN103548314A (zh) 通信方法与系统,以及接入网设备与应用服务器
CN102281193B (zh) 一种在光纤通道网络中实现报文转发的方法和fc设备
CN104468408B (zh) 用于动态调整业务带宽的方法和控制中心服务器
CN101345685A (zh) 虚拟广域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CN101156365A (zh)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和用于转发数据的网元
JP5869041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トポロジ要求を物理ネットワークにマッピングする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モバイル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構成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CN103765834B (zh) 用于最小化数据网络中的抢占的软抢占的方法及装置
CN101494552B (zh) 一种建立业务连接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4283781A (zh) 一种路径计算方法和装置
CN104104603B (zh) 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6130925A (zh) 一种sdn网络的链路调度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067291A (zh) 一种上下行链路关联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53823A (zh) 建立服务质量预留的方法及节点
CN101094153A (zh) 在发送站与接收站之间传递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5656731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0469048C (zh) 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和终端
CN101127718B (zh) 基于mpls-te的ngn中lsp的建立方法
CN107222403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2480377B (zh) 聚合链路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3166872B (zh) 网络中流量转发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2123089B (zh) 隧道建立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