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3823A - 建立服务质量预留的方法及节点 - Google Patents

建立服务质量预留的方法及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3823A
CN104753823A CN201310750102.0A CN201310750102A CN104753823A CN 104753823 A CN104753823 A CN 104753823A CN 201310750102 A CN201310750102 A CN 201310750102A CN 104753823 A CN104753823 A CN 1047538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address
territory
definition
protocol massag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501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53823B (zh
Inventor
梁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5010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5382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86343 priority patent/WO201510106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753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38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538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38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4Hybri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6418Hybrid trans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建立服务质量预留的方法,包括:第一节点获取第一协议报文,第一协议报文包括第一流定义域、第一QoS需求域和第一转发头信息域,该第一协议报文用于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用于指示业务流转发路径;第一节点根据第一流定义域确定流;第一节点提取第一QoS需求域中的第一QoS需求信息;第一节点生成流与第一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该方法通过协议报文确定流以及QoS需求信息,进一步生成流与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能够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该协议报文的逐跳转发能够为业务流逐跳地建立QoS预留,进而能够保障业务流的QoS,并且该预留能够适应各种网络类型。

Description

建立服务质量预留的方法及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建立服务质量预留的方法及节点。
背景技术
网络中的交换设备基于报文的头部信息进行转发,当在出接口方向发生拥塞时,交换设备会保障高优先级的业务,而将其他无法保障的业务的报文进行丢弃。这样,交换设备不能保障某些业务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提出的集成服务(Integrated Service,IS)是一种端到端的基于流的QoS技术,能够以资源预留的方式来实现QoS保障。其中,资源预留协议(Resource ReservationProtocol,RSVP)是IS中的核心信令协议。
但是,RSVP是针对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设计的,RSVP报文只能在IP网络中的设备上沿业务路径完成资源预留,无法在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网络中进行资源预留。这样,导致RSVP报文不能为MPLS网络逐跳地建立资源预留。也就是说,RSVP只能适用于IP网络,而不能适用于其他的网络类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立服务质量预留的方法及节点。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服务质量预留的方法,包括:第一节点获取第一协议报文,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包括第一流定义域、第一服务质量QoS需求域和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所述第一协议报文用于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用于指示业务流转发路径;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流定义域确定流以及流分类规则,所述流分类规则用于后续业务报文进行流分类以确定所述后续业务报文属于所述流;所述第一节点提取所述第一QoS需求域中的第一QoS需求信息;所述第一节点生成绑定关系,所述绑定关系为所述流与所述第一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协议报文生成第二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包括第二流定义域、所述第一QoS需求域和第二转发头信息域;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发送至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根据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进行查表所确定的下一跳节点,所述第二协议报文用于由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业务流建立QoS预留,其中,所述第二流定义域是基于所述第一流定义域或者是基于所述第一流定义域和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生成的,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是基于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生成的。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第三协议报文,所述第三协议报文包括第二QoS需求域;所述第一节点提取所述第二QoS需求域中的第二QoS需求信息;当所述第一节点无法满足所述第二QoS需求信息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告警消息,所述告警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建立QoS预留失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流定义域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源网络协议IP地址的范围、目的IP地址的范围、协议标识ID、端口号的范围、源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的范围和目的MAC地址的范围,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目的IP地址;或者,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协议ID;或者,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或者,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目的MAC地址;或者,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节点所在的网络属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时,所述第二流定义域还包括MPLS标签,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MPLS标签,所述MPLS标签为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标签转发表所确定的。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节点通过通用路由封装GRE隧道转发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时,所述第二流定义域还包括GRE IP头,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GRE IP头,所述GRE IP头为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路由表所确定的。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节点通过MAC隧道转发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时,所述第二流定义域还包括MAC in MAC头,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MAC in MAC头,所述MAC in MAC头为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第一MAC转发表所确定的。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节点通过虚拟可扩展局域网VXLAN隧道转发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时,所述第二流定义域还包括VXLAN头,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VXLAN头,所述VXLAN头为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第二MAC转发表所确定的。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还包括队列ID和层次化级别,所述队列ID和所述层次化级别用于为所述业务流建立层次化队列,并进一步为所述层次化队列进行调度部署。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还包括信息域,所述信息域包括建立QoS预留的监控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当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没有业务使用所述绑定关系时,所述第一节点删除所述绑定关系。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服务质量预留的方法,方法包括:第一节点生成绑定关系和协议报文,所述绑定关系为流与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所述协议报文包括流定义域、服务质量QoS需求域和转发头信息域,所述协议报文用于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所述流定义域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的流,所述QoS需求域用于指示所述QoS需求信息,所述转发头信息域用于指示业务流转发路径;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将所述协议报文发送至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转发头信息域所指示的下一跳节点。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节点生成协议报文,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接收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汇聚策略,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合并以生成所述协议报文。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定义域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源网络协议IP地址的范围、目的IP地址的范围、协议标识ID、端口号的范围、源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的范围和目的MAC地址的范围,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目的IP地址;或者,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协议ID;或者,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或者,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目的MAC地址;或者,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节点所在的网络属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时,所述流定义域还包括MPLS标签,所述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MPLS标签。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节点通过通用路由封装GRE隧道转发所述协议报文时,所述流定义域还包括GRE IP头,所述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GRE IP头。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节点通过MAC隧道转发所述协议报文时,所述流定义域还包括MAC in MAC头,所述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MAC in MAC头。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节点通过虚拟可扩展局域网VXLAN隧道转发所述协议报文时,所述流定义域还包括VXLAN头,所述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VXLAN头。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协议报文还包括队列ID和层次化级别,所述队列ID和所述层次化级别用于为所述业务流建立层次化队列,并进一步为所述层次化队列进行调度部署。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协议报文还包括信息域,所述信息域包括建立QoS预留的监控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当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没有业务使用所述绑定关系时,所述第一节点删除所述绑定关系。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节点,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协议报文,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包括第一流定义域、第一服务质量QoS需求域和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所述第一协议报文用于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用于指示业务流转发路径;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所述第一流定义域确定流以及流分类规则,所述流分类规则用于后续业务报文进行流分类以确定所述后续业务报文属于所述流;提取单元,用于提取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所述第一QoS需求域中的第一QoS需求信息;第一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绑定关系,所述绑定关系为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流与所述提取单元提取的所述第一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协议报文生成第二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包括第二流定义域、所述第一QoS需求域和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发送至另一节点,所述另一节点为根据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进行查表所确定的下一跳节点,所述第二协议报文用于由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业务流建立QoS预留,其中,所述第二流定义域是基于所述第一流定义域或者是基于所述第一流定义域和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生成的,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是基于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生成的。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三协议报文,所述第三协议报文包括第二QoS需求域;所述提取单元,还用于提取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三协议报文中的所述第二QoS需求域中的第二QoS需求信息;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节点无法满足所述提取单元提取的所述第二QoS需求信息时,发送告警消息,所述告警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节点建立QoS预留失败。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流定义域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源网络协议IP地址的范围、目的IP地址的范围、协议标识ID、端口号的范围、源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的范围和目的MAC地址的范围,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目的IP地址;或者,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协议ID;或者,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或者,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目的MAC地址;或者,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节点所在的网络属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时,所述第二流定义域还包括MPLS标签,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MPLS标签,所述MPLS标签为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标签转发表所确定的。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节点通过通用路由封装GRE隧道转发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时,所述第二流定义域还包括GRE IP头,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GRE IP头,所述GRE IP头为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路由表所确定的。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节点通过MAC隧道转发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时,所述第二流定义域还包括MAC in MAC头,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MAC in MAC头,所述MAC in MAC头为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第一MAC转发表所确定的。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节点通过虚拟可扩展局域网VXLAN隧道转发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时,所述第二流定义域还包括VXLAN头,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VXLAN头,所述VXLAN头为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第二MAC转发表所确定的。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还包括队列ID和层次化级别,所述队列ID和所述层次化级别用于为所述业务流建立层次化队列,并进一步为所述层次化队列进行调度部署。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还包括信息域,所述信息域包括建立QoS预留的监控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删除单元,用于:当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没有业务使用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绑定关系时,删除所述绑定关系。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绑定关系和协议报文,所述绑定关系为流与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所述协议报文包括流定义域、服务质量QoS需求域和转发头信息域,所述协议报文用于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所述流定义域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的流,所述QoS需求域用于指示所述QoS需求信息,所述转发头信息域用于指示业务流转发路径;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将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协议报文发送至另一节点,所述另一节点为所述转发头信息域所指示的下一跳节点。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单元,包括: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第一生成子单元,用于根据汇聚策略,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合并以生成所述协议报文;第二生成子单元,用于生成所述绑定关系。
结合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定义域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源网络协议IP地址的范围、目的IP地址的范围、协议标识ID、端口号的范围、源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的范围和目的MAC地址的范围,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目的IP地址;或者,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协议ID;或者,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或者,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目的MAC地址;或者,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节点所在的网络属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时,所述流定义域还包括MPLS标签,所述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MPLS标签。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节点通过通用路由封装GRE隧道转发所述协议报文时,所述流定义域还包括GRE IP头,所述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GRE IP头。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节点通过MAC隧道转发所述协议报文时,所述流定义域还包括MAC in MAC头,所述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MAC in MAC头。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节点通过虚拟可扩展局域网VXLAN隧道转发所述协议报文时,所述流定义域还包括VXLAN头,所述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VXLAN头。
结合第四方面或者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协议报文还包括队列ID和层次化级别,所述队列ID和所述层次化级别用于为所述业务流建立层次化队列,并进一步为所述层次化队列进行调度部署。
结合第四方面或者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协议报文还包括信息域,所述信息域包括建立QoS预留的监控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或者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删除单元,用于:当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没有业务使用所述绑定关系时,删除所述绑定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协议报文确定流以及QoS需求信息,进一步生成流与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能够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该协议报文的逐跳转发能够为业务流逐跳地建立QoS预留,进而能够保障业务流的QoS,并且该预留能够适应各种网络类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建立服务质量预留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建立服务质量预留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建立服务质量预留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节点的框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节点的框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节点的框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节点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RSVP是针对IP设计的,只在IP网络上工作。为了能沿业务路径进行资源预留,RSVP路径(PATH)消息的目的地址需要跟业务流的目的地址一致,将RSVP报文通过每跳上送路由器控制平面完成资源预留。这种设计虽然能够满足基于IP流定义的粒度,但无法在MPLS网络中逐跳预留资源。由于MPLS网络中的路由器基于MPLS标签进行转发,MPLS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Private Network,VPN)的场景也不具备用户的路由表信息,因此无法做到利用RSVP报文的目的地址逐跳穿越网络进行资源预留。
另外,RSVP中将流定义为IP地址、协议标识(Identity,ID)和端口号的组合。这样的定义有局限性,而且RSVP不能对流定义进行管理和控制。
再者,RSVP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协议,它定义了协议软状态,这个软状态通过定时刷新维持。当为大量业务流进行资源预留时,RSVP控制平面需要维护大量信息,定时在网络中双向地通过PATH、预留(RESerVation,RESV)消息刷新预留资源,对于超时的资源预留还要端到端地通过信令来清除之前的资源预留。这样复杂的操作消耗大量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资源,进而使得RSVP的规格受到很大限制。
而且,RSVP需要判断对资源预留是否成功,也就是说,RSVP需要预留和确认的双方向的RSVP报文传递,这样会造成很大的开销,消耗大量CPU资源。
并且,RSVP进行的资源预留只考虑了带宽资源,而没有考虑诸如承诺接入速率(Committed Access Rate,CAR)等资源。
另一方面,资源预留协议流量工程(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Engineering,RSVP-TE)可以为MPLS网络建立资源预留,但是RSVP-TE不能为MPLS网络中之外的其他的网络类型建立资源预留,并且RSVP-TE建立资源预留的过程与建立业务流转发路径的过程是耦合的。这样,不仅导致了RSVP-TE建立资源预留和部署业务流转发路径的时间顺序不灵活,同时也增大了对业务流转发路径建立的需求,导致了不同的业务流需要有不同的转发标签才能基于流进行资源预留。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建立服务质量预留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所示的方法是在业务流转发路径建立之后执行的,该方法包括:
101,第一节点获取第一协议报文,该第一协议报文包括第一流定义域、第一QoS需求域和第一转发头信息域,该第一协议报文用于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该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用于指示业务流转发路径。
102,第一节点根据该第一流定义域确定流以及流分类规则,该流分类规则用于后续业务报文进行流分类以确定该后续业务报文属于该流。
103,第一节点提取该第一QoS需求域中的第一QoS需求信息。
104,第一节点生成绑定关系,该绑定关系为该流与该第一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协议报文确定流以及QoS需求信息,进一步生成流与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能够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该协议报文的逐跳转发能够为业务流逐跳地建立QoS预留,进而能够保障业务流的QoS,并且该预留能够适应各种网络类型。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QoS预留不仅是建立了带宽资源的资源预留,并且同时还建立了诸如CAR等资源的预留。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带宽资源和CAR等资源的预留统称为QoS预留。
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服务质量预留的过程是在业务流转发路径建立之后才执行的,这样就实现了业务流的服务质量预留建立与业务流转发路径建立之间的完全解耦。也就是说,在业务流转发路径建立的过程中没有同时进行服务质量资源建立的过程。那么,在业务流转发路径建立之后已经可以进行正常的业务流的转发,只是,由于没有建立服务质量预留,已经建立好的业务流转发路径不一定能够保证业务流的服务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保障业务流的服务质量,在业务流转发路径建立之后,再逐跳地建立QoS预留。其中,业务流转发路径的每一跳均可称之为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节点可以是转发设备,例如可以是交换机,或者也可以是路由器,或者具有交换功能的设备,或者是具有路由功能的设备。另外,节点可以是网络中的运营商边缘(Provider Edge,PE)设备,或者也可以是运营商(Provider,P)设备,或者也可以是用户边缘(Customer Edge,CE)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图1中的第一节点可以是业务流转发路径中的中间节点,也可以是业务流转发路径的最后一个节点。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一节点可以是从第三节点接收该第一协议报文,其中,该第三节点可以是业务流转发路径中该第一节点的上一跳节点。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协议报文可以是由该第三节点根据业务需求生成的,再由该第一节点从该第三节点获取该第一协议报文。该第三节点可以是发起业务流服务质量申请的主机,或者也可以是发起业务流服务质量申请的PE设备。此时,可理解为,该第三节点为该业务流转发路径的首节点,该第一节点为第三节点的下一跳节点。也就是说,第一节点为该业务流转发路径的首节点的下一跳节点。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一协议报文的形式可以是服务质量预留(QoS RESV)消息。即,该第一节点可以接收QoS RESV消息,该QoS RESV消息包括第一流定义域、第一QoS需求域和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可选地,第一协议报文的形式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消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该QoS RESV消息中还可携带信息域。该信息域包括第一协议报文在建立QoS预留时的监控信息。该监控信息可以包括带宽预留是否完成、是否有队列拥塞丢包发生、建立QoS预留的路径信息、业务流报文统计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并且,可选地,该QoS RESV消息还可包括多个可选域,该多个可选域可用于与该第一协议报文相关的指示信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这样,可使QoS RESV消息中的必选域的数量比较少,便于对该QoSRESV消息的处理。例如可以在硬件层面处理该QoS RESV消息,比如直接在转发平面处理该QoS RESV消息而不上送到控制平面。而且,可以降低该QoS RESV消息的发送频率,由控制层面的控制实体进行处理,从而能够节省资源。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域可以承载在服务质量信息(QoS INFO)消息中。该第一节点可在获取QoS RESV消息的同时获取该QoS INFO消息,或者该QoS INFO消息可以与QoS RESV消息的周期不同。该信息域可包括第一协议报文在建立QoS预留的监控信息。该监控信息可以包括带宽预留是否完成、是否有队列拥塞丢包发生、建立QoS预留的路径信息、业务流报文统计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也就是说,第一协议报文以QoS RESV消息的形式存在可以是以下的任意一种情形:
(1)QoS RESV消息中可以仅包括第一流定义域、第一QoS需求域和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其中第一流定义域、第一QoS需求域和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可称为3个必选域;或者,
(2)QoS RESV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一流定义域、第一QoS需求域、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和信息域,其中所述信息域是可选域;或者,
(3)QoS RESV消息和QoS INFO消息同时用于建立QoS预留。且QoSRESV消息中包括第一流定义域、第一QoS需求域和第一转发头信息域,QoS INFO消息中包括信息域。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流定义域可包括第一部分第一流定义域,其中第一部分第一流定义域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源IP地址的范围、目的IP地址的范围、协议ID、端口号的范围、源MAC地址的范围和目的MAC地址的范围。并且,第一部分第一流定义域可以是业务流转发路径的首节点生成的。其中,首节点可以是发起业务流服务质量申请的主机,或者也可以是发起业务流服务质量申请的PE设备。
具体地,地址的范围可以是地址的前缀。例如,源IP地址的范围可以是源IP地址的前缀,目的IP地址的范围可以是目的IP地址的前缀,源MAC地址的范围可以是源MAC地址的前缀,目的MAC地址的范围可以是目的MAC地址的前缀。
可选地,第一流定义域还可以包括第二部分第一流定义域,其中第二部分第一流定义域可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MPLS标签、GRE IP头、MACin MAC头和虚拟可扩展局域网(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VXLAN)头,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例如,若第一节点从第三节点接收该第一协议报文,并且该第三节点处于MPLS网络,那么该第二部分第一流定义域可包括由该第三节点生成的MPLS标签。应注意,MPLS标签可以是单层或多层的。例如,若第一节点从第三节点接收该第一协议报文,并且该第三节点通过GRE隧道转发第一协议报文,那么该第二部分第一流定义域可包括GRE IP头。例如,若第一节点从第三节点接收该第一协议报文,并且该第三节点通过MAC隧道转发第一协议报文,那么该第二部分第一流定义域可包括MAC in MAC头。例如,若第一节点从第三节点接收该第一协议报文,并且该第三节点通过VXLAN隧道转发第一协议报文,那么该第二部分第一流定义域可包括VXLAN头。
可以理解为,该第二部分第一流定义域是在建立QoS预留的过程中,由节点动态增加或修改的。这样,本发明实施例扩充了流定义的范围,提高了对流定义的分类能力,能够支持更多的流分类的字段。并且,可以对流定义进行管理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QoS需求域包括第一QoS需求信息,用于表示业务流对QoS的需求,该第一QoS需求信息可以在该第一协议报文中以一定的格式编排携带。例如,该第一QoS需求信息可包括QoS队列,QoS队列可以是如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队列调度方式、队列优先级和队列的带宽。该第一QoS需求信息也可包括其他QoS参数,例如CAR、染色和setting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该第一QoS需求域可以是首节点根据业务流对QoS的需求信息经过计算确定的,也可以是预配置在该首节点中的,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首节点可以是发起业务流服务质量申请的主机,或者也可以是发起业务流服务质量申请的PE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第一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其中,第一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目的IP地址;或者,第一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协议ID;或者,第一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或者,第一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目的MAC地址;或者,第一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并且,第一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可以是由首节点生成的。首节点可以是发起业务流服务质量申请的主机,或者也可以是发起业务流服务质量申请的PE设备。其中,源IP地址可以为业务流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可以为业务流的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可以为业务流的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可以为业务流的目的MAC地址。
可以理解为,该第一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是属于第一部分第一流定义域的范畴的。具体地,第一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中的源IP地址是属于第一部分第一流定义域中的源IP地址的范围中的一个。第一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中的目的IP地址是属于第一部分第一流定义域中的目的IP地址的范围中的一个。第一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中的源MAC地址是属于第一部分第一流定义域中的源MAC地址的范围中的一个。第一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中的目的MAC地址是属于第一部分第一流定义域中的目的MAC地址的范围中的一个。
可选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还可包括第二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其中第二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MPLS标签、GRE IP头、MAC in MAC头和VXLAN头,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例如,若第一节点从第三节点接收该第一协议报文,且该第三节点处于MPLS网络,该第二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由该第三节点生成的MPLS标签。应注意,MPLS标签可以是单层或多层的。例如,若第一节点从第三节点接收该第一协议报文,并且该第三节点通过GRE隧道转发第一协议报文,那么该第二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GRE IP头。例如,若第一节点从第三节点接收该第一协议报文,并且该第三节点通过MAC隧道转发第一协议报文,那么该第二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MAC in MAC头。例如,若第一节点从第三节点接收该第一协议报文,并且该第三节点通过VXLAN隧道转发第一协议报文,那么该第二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VXLAN头。
可以理解为,该第二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是在建立QoS预留的过程中,由节点动态增加或修改的。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义的第一协议报文可以应用于各种网络类型,例如IP网络,MPLS网络,或者IP和MPLS的混合网络,或者也可应用于跨域的网络等。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用于引导第一协议报文沿着业务流转发路径进行转发。该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包含了与业务流的转发路径一致的业务流转发路径信息,能够保证第一协议报文沿着业务流转发路径进行转发,可使业务流转发路径的每一个节点根据第一协议报文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并且,每一个节点可更新第二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并将更新之后的协议报文转发至业务流转发路径中的下一跳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02中的流是根据第一流定义域进行定义的。并且可确定流分类规则,该流分类规则可用于后续业务报文进行流分类以确定后续业务报文属于该流。相同的流具有相同的QoS处理过程。
具体地,流分类规则是第一节点根据第一流定义域生成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之后,当后续业务报文经过该第一节点时,第一节点可根据流分类规则,对该后续业务报文进行流分类,判断该后续业务报文是否属于该流。当第一节点可确定该后续业务报文属于该流时,可执行与该流对应的相同的QoS处理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可以根据第一部分第一流定义域确定流,也可以结合第二部分第一流定义域和第一部分第一流定义域一起来确定流,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第一节点可以根据第一流定义域中的IP地址的范围和/或MAC地址的范围确定流。可选地,第一节点也可以结合第一流定义域中的IP地址的范围和MPLS标签等一起确定流。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在同一网络的不同VPN中,可能会有相同的IP地址,这时只根据IP地址的范围不能唯一地确定流。因此,需要结合其他信息与IP地址的范围一起来确定流。这里所说的其他信息可以是MPLS标签,或者可以是GRE IP头,或者也可以是MAC in MAC头,或者也可以是VXLAN头等,或者也可以是其他用于区别不同网络类型的标识,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103中提取的第一QoS需求信息可以是QoS队列。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104建立绑定关系,即可认为该第一节点为该业务流建立了QoS预留。可选地,该绑定关系可以是流与QoS队列的绑定关系。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当第一节点为业务流转发路径的中间节点时,在建立绑定关系之后,第一节点根据第一协议报文生成第二协议报文,该第二协议报文包括第二流定义域、第一QoS需求域和第二转发头信息域。进一步地,第一节点根据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将第二协议报文发送至第二节点,该第二节点为根据第一转发头信息域进行查表所确定的下一跳节点。其中,第二流定义域是基于第一流定义域或者是基于第一流定义域和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生成的。第二转发头信息域是基于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生成的。该第二协议报文用于由第二节点根据该第二协议报文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
具体地,第二流定义域可包括第一部分第二流定义域和第二部分第二流定义域。并且第一部分第二流定义域与第一部分第一流定义域相同,第二部分第二流定义域与第二部分第一流定义域不同。
可理解为,若第一流定义域不包括第二部分第一流定义域,第二流定义域可以是第一节点在第一流定义域的基础上增加第二部分第二流定义域之后所生成的。若第一流定义域包括第二部分第一流定义域,第二流定义域可以是第一节点将第一流定义域中的第二部分第一流定义域进行替换为第二部分第二流定义域后所生成的。
这里,第二部分第二流定义域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MPLS标签、GRE IP头、MAC in MAC头和VXLAN头。
例如,当第一节点处于MPLS网络时,第二部分第二流定义域可包括MPLS标签,该MPLS标签是该第一节点根据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标签转发表所确定的。应注意,MPLS标签可以是单层或多层的。例如,当第一节点通过GRE隧道转发第一协议报文时,那么该第二部分第二流定义域可包括GRE IP头,该GRE IP头是该第一节点根据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路由表所确定的。当第一节点通过MAC隧道转发第一协议报文时,那么该第二部分第二流定义域可包括MAC in MAC头,该MAC in MAC头是该第一节点根据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第一MAC转发表所确定的。例如,当第一节点通过VXLAN隧道转发第一协议报文时,那么该第二部分第二流定义域可包括VXLAN头,该VXLAN头是该第一节点根据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第二MAC转发表所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目的IP地址;或者,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协议ID;或者,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或者,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目的MAC地址;或者,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具体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第一部分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和第二部分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并且第一部分第二转发头信息域与第一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相同,第二部分第二转发头信息域与第二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不同。
可理解为,若第一转发头信息域不包括第二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可以是第一节点在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的基础上增加第二部分第二转发头信息域之后所生成的。若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第二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可以是第一节点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中的第二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进行替换为第二部分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后所生成的。其中,第二部分第二转发头信息域用于指示第一节点的下一跳信息。
这里,第二部分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MPLS标签、GRE IP头、MAC in MAC头和VXLAN头。
例如,当第一节点处于MPLS网络时,第二部分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MPLS标签,该MPLS标签是该第一节点根据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标签转发表所确定的。应注意,MPLS标签可以是单层或多层的。例如,当第一节点通过GRE隧道转发第一协议报文时,那么该第二部分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GRE IP头,该GRE IP头是该第一节点根据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路由表所确定的。当第一节点通过MAC隧道转发第一协议报文时,那么该第二部分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MAC in MAC头,该MAC in MAC头是该第一节点根据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第一MAC转发表所确定的。例如,当第一节点通过VXLAN隧道转发第一协议报文时,那么该第二部分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VXLAN头,该VXLAN头是该第一节点根据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第二MAC转发表所确定的。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中,若业务流转发路径的每一跳节点所在的网络均为IP网络,或者,业务流转发路径的每一跳节点所在的网络均为MAC网络,则第一定义域只包括第一部分第一流定义域,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只包括第一部分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并且,第二流定义域与第一流定义域相同。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图1所示的方法还可包括:第一节点接收第三协议报文,该第三协议报文用于为第二业务流建立QoS预留,该第三协议报文包括第二QoS需求域。第一节点提取该第二QoS需求域中的第二QoS需求信息。当第一节点无法满足该第二QoS需求信息时,该第一节点发送告警消息,该告警消息用于指示该第一节点为该第二业务流建立QoS预留失败。然后,第一节点再根据该第三协议报文生成第四协议报文,并将该第四协议报文发送至该第一节点的下一跳节点,以便于下一跳节点根据第四协议报文建立QoS预留。
具体地,第一节点可以将告警消息发送至网管,进一步由网管进行人为干预完成在第一节点建立QoS预留。或者进一步由网管削减该第二业务流的QoS的带宽等,以在第一节点建立QoS预留。或者也可以进一步由网管进行其他的操作,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在步骤104中建立绑定关系之后,当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没有业务使用该绑定关系时,第一节点删除该绑定关系。例如,可以在第一节点设置定时器,定时器的值可以是预先配置的。当在定时器设置的时间段内没有业务流经过该第一节点,或者也没有相关的协议报文经过该第一节点时,该第一节点可将绑定关系删除,也就是说第一节点释放所建立的QoS预留。
这样,如果对业务流不再有QoS要求,或者对于转发路径重构的其他业务流,只要停止发送业务流或者停止发送协议报文,对应的QoS预留即可在预设的时间段后被释放。之后,可以为其他业务流建立QoS预留,这样能够保证节点的资源利用率。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协议报文还可包括队列ID,第一节点可根据该队列ID和第一QoS需求信息为该业务流分配层次化级别。随后,该队列ID和该层次化级别可用于为业务流建立层次化队列,并进一步为层次化队列进行调度部署。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协议报文还可包括队列ID和与队列ID对应的层次化级别。该队列ID和该层次化级别可用于为业务流建立层次化队列,并进一步为层次化队列进行调度部署。该层次化级别可以作为QoS RESV消息的一个可选域。
具体地,若第一QoS需求域包括队列,第一节点在步骤104生成流和队列的绑定关系的同时,可建立该队列的父队列及更高级祖先队列的层次化关系。该第一节点再接收到多个协议报文之后,可自顶向下将该多个协议报文中的与该第一协议报文的层次化级别相同的具有相同的队列ID的协议报文,编入上述建立的层次化队列中。这样,业务报文首先在最底层队列进行调度,随后在父队列进行调度,依次自底向上进行调度,最后到顶级队列进行调度,完成多次调度达到了层次化的带宽分配。其中,父队列的带宽和优先级可以在协议报文中携带、可以是子队列带宽的叠加、还可以是通过节点进行配置的。
这样,队列的层次化关系通过QoS预留的建立过程组织起来,也即,实现了QoS调度与层次化调度两者的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层次化队列的调度部署是一种网络部署QoS的方法。例如,网络首先为不同的用户群分配资源,使用户群之间达到一定的资源配比关系;其次再为一个用户群内部的不同用户分配资源或安排调度关系,可按优先级调度,或者也可按比例调度,使得用户群内部的用户获得资源配比;最后再为一个用户的不同业务流分配资源,达到不同业务流之间的资源配比。这种资源分配的方式是有层次的,通过队列的层次化关系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逐跳地转发协议报文,在业务流转发路径的每一个节点上建立QoS预留,能够建立端到端(End to End,E2E)的QoS预留。并且在建立预留的过程中,不需要通过额外的消息进行预留确认,这样,一方面简化了软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支撑更大规模的E2E的QoS预留。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建立服务质量预留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所示的方法是在业务流转发路径建立之后执行的,该方法包括:
201,第一节点生成绑定关系和协议报文,该绑定关系为流与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该协议报文包括流定义域、QoS需求域和转发头信息域,该协议报文用于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该流定义域用于指示该业务流的流,该QoS需求域用于指示该QoS需求信息,该转发头信息域用于指示业务流转发路径。
202,第一节点根据转发头信息域,将该协议报文发送至第二节点,该第二节点为该转发头信息域所指示的下一跳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协议报文确定流以及QoS需求信息,进一步生成流与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能够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该协议报文的逐跳转发能够为业务流逐跳地建立QoS预留,进而能够保障业务流的QoS,并且该预留能够适应各种网络类型。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可以是业务流转发路径的首节点。其中,首节点可以是发起业务流服务质量申请的主机,或者也可以是发起业务流服务质量申请的PE设备。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201中,第一节点生成绑定关系,即可认为该第一节点为业务流建立了QoS预留。该绑定关系为流与QoS需求信息的绑定关系。该流和该QoS需求信息可以是根据该业务流的业务需求预配置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在步骤201中,第一节点可根据业务需求生成协议报文。且该协议报文包括流定义域、QoS需求域和转发头信息域。
其中,流定义域可包括第一部分流定义域。该第一部分流定义域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源IP地址的范围、目的IP地址的范围、协议ID、端口号的范围、源MAC地址的范围和目的MAC地址的范围。具体地,地址的范围可以是地址的前缀。例如,源IP地址的范围可以是源IP地址的前缀,目的IP地址的范围可以是目的IP地址的前缀,源MAC地址的范围可以是源MAC地址的前缀,目的MAC地址的范围可以是目的MAC地址的前缀。
可选地,该流定义域还可包括第二部分流定义域。其中,该第二部分流定义域可以为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MPLS标签、GRE IP头、MAC in MAC头和VXLAN头。
例如,当第一节点处于MPLS网络时,第二部分流定义域可包括MPLS标签。应注意,MPLS标签可以是单层或多层的。例如,当第一节点通过GRE隧道转发协议报文时,那么该第二部分流定义域可包括GRE IP头。当第一节点通过MAC隧道转发协议报文时,那么该第二部分流定义域可包括MAC inMAC头。例如,当第一节点通过VXLAN隧道转发协议报文时,那么该第二部分流定义域可包括VXLAN头。
应注意,该第二部分流定义域也可以是其他用于区别不同网络类型的标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QoS需求域包括QoS需求信息,用于表示业务流对QoS的需求,该QoS需求信息可以在该协议报文中以一定的格式编排携带。例如,该QoS需求信息可包括QoS队列,QoS队列可以是如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队列调度方式、队列优先级和队列的带宽。可选地,该QoS需求信息也可包括其他QoS参数,例如CAR、染色和setting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目的IP地址;或者,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协议ID;或者,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或者,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目的MAC地址;或者,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可选地,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第一部分转发头信息域。该第一部分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目的IP地址;或者,该第一部分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协议ID;或者,该第一部分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或者,第一部分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目的MAC地址;或者,第一部分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其中,源IP地址可以为业务流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可以为业务流的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可以为业务流的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可以为业务流的目的MAC地址。
可选地,该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第二部分转发头信息域。该第二部分转发头信息域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MPLS标签、GRE IP头、MAC in MAC头和VXLAN头。
例如,当第一节点处于MPLS网络时,第二部分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MPLS标签。应注意,MPLS标签可以是单层或多层的。例如,当第一节点通过GRE隧道转发协议报文时,那么该第二部分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GRE IP头。当第一节点通过MAC隧道转发协议报文时,那么该第二部分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MAC in MAC头。例如,当第一节点通过VXLAN隧道转发协议报文时,那么该第二部分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VXLAN头。
应注意,该第二部分转发头信息域也可以是其他用于区别不同网络类型的标识,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协议报文的形式可以是QoS RESV消息。可选地,该协议报文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消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该QoS RESV消息中还可携带信息域。该信息域包括协议报文在建立QoS预留时的监控信息。该监控信息可以包括带宽预留是否完成、是否有队列拥塞丢包发生、建立QoS预留的路径信息、业务流报文统计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该信息域是该QoS RESV消息的一个可选域。并且,可选地,该QoS RESV消息还可包括多个可选域,该多个可选域可用于与该第一协议报文相关的指示信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这样,可使QoS RESV消息中的必选域的数量比较少,便于对该QoSRESV消息的处理。例如可以在硬件层面处理该QoS RESV消息,比如直接在转发平面处理该QoS RESV消息而不上送到控制平面。而且,可以降低该QoS RESV消息的发送频率,由控制层面的控制实体进行处理,从而能够节省资源。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域可以承载在QoSINFO消息中,该第一节点可在生成QoS RESV消息的同时生成该QoS INFO消息。该信息域可包括该协议报文在建立QoS预留的监控信息。该监控信息可以包括带宽预留是否完成、是否有队列拥塞丢包发生、建立QoS预留的路径信息、业务流报文统计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也就是说,该协议报文以QoS RESV消息的形式可以是以下的任意一种情形:
(1)QoS RESV消息中可以仅包括流定义域、QoS需求域和转发头信息域,可称为3个必选域;或者,
(2)QoS RESV消息中可以包括流定义域、QoS需求域、转发头信息域和信息域,其中信息域为可选域;或者,
(3)QoS RESV消息和QoS INFO消息同时用于建立QoS预留。且QoSRESV消息中包括流定义域、QoS需求域和转发头信息域,QoSINFO消息中包括信息域。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协议报文还可包括队列ID和与队列ID对应的层次化级别,该队列ID和该层次化级别用于为该业务流建立层次化队列,并进一步为该层次化队列进行调度部署。并且,该层次化级别也可作为QoS RESV消息的可选域。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可以是业务流转发路径中的中间节点。
具体地,在步骤201之前,还包括:第一节点接收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该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每一个第一协议报文都包括第一流定义域,第一QoS需求域和第一转发头信息域。
这里,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可以是第一节点从不同的方向接收到的,不同的方向可以是指不同的节点。该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可以是属于不同的用户的。
相应地,在步骤201中,第一节点生成协议报文,包括第一节点根据汇聚策略将该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合并以生成协议报文。汇聚策略是用于将多个协议报文合并为一个协议报文的策略。
其中,汇聚策略包括第一汇聚策略和第二汇聚策略。第一汇聚策略可用于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能够进行汇聚。第二汇聚策略可用于将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汇聚为该协议报文。这里,第二汇聚策略可包括流定义汇聚策略、QoS需求汇聚策略和转发头信息汇聚策略。
首先,第一节点根据第一汇聚策略确定该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能够进行汇聚。
例如,该第一汇聚策略可以是该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每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均相同。
可选地,该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每一个第一协议报文还包括汇聚ID域。此时,该第一汇聚策略可以是该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每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汇聚ID域相同。可选地,该第一汇聚策略可以是该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每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汇聚ID域部分相同。
应注意,该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每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汇聚ID域可以是在该每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生成的时候所确定的。例如,可以是根据业务流转发路径或者根据QoS需求所确定的。可选地,该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每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汇聚ID域可以是在生成该每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时候由用户预配置的。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当该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形式为QoS RESV消息时,该汇聚ID域可以是QoS RESV消息的其中一个可选域。
随后,第一节点根据第二汇聚策略将该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合并为协议报文。具体地,流定义汇聚策略用于使第一节点将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每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每一个第一流定义域合并为流定义域。QoS需求汇聚策略用于使第一节点将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每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每一个第一QoS需求域合并为QoS需求域。转发头信息汇聚策略用于使第一节点将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每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每一个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合并为转发头信息域。
具体地,流定义汇聚策略可以是将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每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每一个第一流定义域取并集作为流定义域。
例如,当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每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每一个第一流定义域均相同时,流定义域可以为该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每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每一个第一流定义域。
例如,当该每一个第一流定义域互相有一部分交集时,流定义域可以为该每一个第一流定义域的并集。
可选地,流定义汇聚策略可以是采用其他的方式生成流定义域。
例如,假设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是三个第一协议报文。流定义汇聚策略可以是将这三个第一协议报文的其中两个第一协议报文的第一流定义域取交集后,再与这三个第一协议报文的第三个第一协议报文的第一流定义域取并集,再生成流定义域。
具体地,QoS需求汇聚策略可以是:将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每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每一个第一QoS需求域中的带宽相加,作为QoS需求域所包含的带宽信息;可选地,也可以在带宽相加之后乘以预设置的收敛比,作为QoS需求域所包含的带宽信息。并将该每一个第一QoS需求域中的除带宽之外的其他的需求信息取交集,作为QoS需求域中的除带宽之外的其他的需求信息。
可选地,QoS需求汇聚策略可以是:为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中的部分第一协议报文设置收敛比,将该部分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每一个第一QoS需求域中的带宽乘以该收敛比,再与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中除该部分第一协议报文之外的其他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每一个第一QoS需求域中的带宽相加,作为QoS需求域所包含的带宽信息。并将该每一个第一QoS需求域中的除带宽之外的其他的需求信息取交集,作为QoS需求域中的除带宽之外的其他的需求信息。
具体地,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每一个第一协议报文可包括汇聚ID域。当其中的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汇聚ID域中的数值满足预设的匹配算法时,对该第一协议报文执行收敛比操作。例如,可预配置收敛码,将汇聚ID域中的数值与该收敛码作与运算,当该与运算的结果为零时,确定该第一协议报文可执行收敛比操作。
应注意,第一节点可在根据第一汇聚策略判断能否进行汇聚的过程中,一并判断并执行上述收敛比操作,这样能够体现统计复用。
可选地,QoS需求汇聚策略可以是:将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每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每一个第一QoS需求域中的带宽加权求和,作为QoS需求域所包含的带宽信息;将该每一个第一QoS需求域中的除带宽之外的其他的需求信息取交集,作为QoS需求域中的除带宽之外的其他的需求信息。
一般情况下,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所对应的多个业务流不会同时并发,也就是说,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所对应的所有的业务流同时到达第一节点的概率比较小,设置一定的权重,也可以同时保障每一个业务流的QoS。甚至,在该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中的一个或几个同时到达该第一节点时,由于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所对应的多个业务流不会同时达到最大带宽,第一节点仍然能够保障这一个或几个第一协议报文的QoS。
例如,假设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是2个第一协议报文,这2个第一协议报文的带宽需求分别为10M和20M。则所生成的协议报文的QoS需求域的带宽需求可以为30M,即10M和20M求和。
可选地,所生成的协议报文的QoS需求域的带宽需求也可以是γ×(10+20)M,其中γ为收敛比,并且0≤γ≤1。
可选地,带宽需求为10M的第一协议报文的汇聚ID域中的数值满足预设的匹配算法,则所生成的协议报文的QoS需求域的带宽需求也可以是(λ×10+20)M,其中λ为收敛比,并且0≤λ≤1。
可选地,所生成的协议报文的QoS需求域的带宽需求也可以是(α×10+β×20)M,其中α和β为权重,并且0≤α≤1且0≤β≤1。α和β是预配置的。
具体地,转发头信息汇聚策略可以是:将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每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每一个第一转发头信息域,进行保留或者替换或者部分替换后,再生成转发头信息域。
例如,当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每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每一个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均相同时,转发头信息域可以为该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每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每一个第一转发头信息域。
例如,即使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每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每一个第一转发头信息域互不相同,但是该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每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每一个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的目的IP地址属于同一个企业网。那么,转发头信息域可以是将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每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的每一个第一转发头信息域,进行部分替换后再合并生成的。这样,汇聚后的协议报文可以在转发至该企业网的PE设备后,再由该企业网的PE设备对该汇聚的协议报文进行分流并转发至该企业网内部的其他设备。
这样,第一节点将多个协议报文汇聚为一个协议报文,只需为汇聚以后的一个协议报文建立一个QoS预留,即可保障多个协议报文的QoS。能够节省该第一节点上的资源占用。
例如,若该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是属于不同的用户的,汇聚之后的协议报文是属于一个用户群的,也就是说,汇聚提高了流的粒度。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中,汇聚策略可以是预配置的,可选地,汇聚策略也可以是在汇聚过程中再编译的,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这样,在步骤201中,第一节点根据汇聚策略生成协议报文,且协议报文包括流定义域、QoS需求域和转发头信息域。
其中,流定义域可包括第一部分流定义域。该第一部分流定义域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源IP地址的范围、目的IP地址的范围、协议ID、端口号的范围、源MAC地址的范围和目的MAC地址的范围。具体地,地址的范围可以是地址的前缀。例如,源IP地址的范围可以是源IP地址的前缀,目的IP地址的范围可以是目的IP地址的前缀,源MAC地址的范围可以是源MAC地址的前缀,目的MAC地址的范围可以是目的MAC地址的前缀。
可选地,该流定义域还可包括第二部分流定义域。其中,该第二部分流定义域可以为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MPLS标签、GRE IP头、MAC in MAC头和VXLAN头。
例如,当第一节点处于MPLS网络时,第二部分流定义域可包括MPLS标签。例如,当第一节点通过GRE隧道转发协议报文时,那么该第二部分流定义域可包括GRE IP头。当第一节点通过MAC隧道转发协议报文时,那么该第二部分流定义域可包括MAC in MAC头。例如,当第一节点通过VXLAN隧道转发协议报文时,那么该第二部分流定义域可包括VXLAN头。
其中,QoS需求域包括QoS需求信息,用于表示业务流对QoS的需求,该QoS需求信息可以在该协议报文中以一定的格式编排携带。例如,该QoS需求信息可包括QoS队列,QoS队列可以是如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队列调度方式、队列优先级和队列的带宽。该QoS需求信息也可包括其他QoS参数,例如CAR、染色和setting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第一部分转发头信息域。该第一部分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目的IP地址;或者,该第一部分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协议ID;或者,该第一部分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或者,第一部分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目的MAC地址;或者,第一部分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其中,源IP地址可以为业务流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可以为业务流的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可以为业务流的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可以为业务流的目的MAC地址。
可选地,该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第二部分转发头信息域。该第二部分转发头信息域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MPLS标签、GRE IP头、MAC in MAC头和VXLAN头。
例如,当第一节点处于MPLS网络时,第二部分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MPLS标签。例如,当第一节点通过GRE隧道转发协议报文时,那么该第二部分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GRE IP头。当第一节点通过MAC隧道转发协议报文时,那么该第二部分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MAC in MAC头。例如,当第一节点通过VXLAN隧道转发协议报文时,那么该第二部分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VXLAN头。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协议报文还可包括队列ID和层次化级别,该队列ID和该层次化级别用于为该业务流建立层次化队列,并进一步为该层次化队列进行调度部署。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协议报文的形式可以是QoS RESV消息。此时,流定义域、QoS需求域和转发头信息域是该QoS RESV消息的3个必选域。可选地,该协议报文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消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该QoS RESV消息中还可携带信息域。此时,该信息域为QoS RESV消息的一个可选域。该信息域包括协议报文在建立QoS预留时的监控信息。该监控信息可以包括带宽预留是否完成、是否有队列拥塞丢包发生、建立QoS预留的路径信息、业务流报文统计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并且,可选地,该QoS RESV消息还可包括多个可选域,该多个可选域可用于与该第一协议报文相关的指示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这样,可使QoS RESV消息中的必选域的数量比较少,便于对该QoSRESV消息的处理。例如可以在硬件层面处理该QoS RESV消息,比如直接在转发平面处理该QoS RESV消息而不上送到控制平面。而且,可以降低该QoS RESV消息的发送频率,由控制层面的控制实体进行处理,从而能够节省资源。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域可以承载在QoSINFO消息中,该第一节点可在生成QoS RESV消息的同时生成该QoS INFO消息。该信息域可包括该协议报文在建立QoS预留的监控信息。该监控信息可以包括带宽预留是否完成、是否有队列拥塞丢包发生、建立QoS预留的路径信息、业务流报文统计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也就是说,该协议报文以QoS RESV消息的形式存在可以是以下的任意一种情形:
(1)QoS RESV消息中可以仅包括流定义域、QoS需求域和转发头信息域,可称为3个必选域;或者,
(2)QoS RESV消息中可以包括流定义域、QoS需求域、转发头信息域和信息域;或者,
(3)QoS RESV消息和QoS INFO消息同时用于建立QoS预留。且QoSRESV消息中包括流定义域、QoS需求域和转发头信息域,QoSINFO消息中包括信息域。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这样,在步骤201中,第一节点生成绑定关系即为该业务流建立了QoS预留。
进一步地,在步骤202中,第一节点将步骤201所生成的协议报文发送至第二节点,可使第二节点根据协议报文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在步骤201中建立绑定关系之后,当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没有业务使用该绑定关系时,第一节点删除该绑定关系。例如,可以在第一节点设置定时器,定时器的值可以是预先配置的。当在定时器设置的时间段内没有业务流经过该第一节点,或者也没有相关的协议报文经过该第一节点时,该第一节点可将绑定关系删除,也就是说第一节点释放所建立的QoS预留。
这样,如果对业务流不再有QoS要求,或者对于转发路径重构的其他业务流,只要停止发送业务流或者停止发送协议报文,对应的QoS预留即可在预设的时间段后被释放。之后,可以为其他业务流建立QoS预留,这样能够保证节点的资源利用率。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建立服务质量预留的方法的流程图。图3所示的方法包括:
306,节点301生成绑定关系和第一协议报文。该绑定关系为流与第一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该第一协议报文包括第一流定义域、第一QoS需求域和第一转发头信息域。该第一协议报文用于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该第一流定义域用于指示该业务流的流,该第一QoS需求域用于指示该第一QoS需求信息,该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用于指示该业务转发路径。
具体地,节点301可以是发起业务流服务质量申请的主机,或者也可以是发起业务流服务质量申请的PE设备。并且,该业务流的转发路径在步骤305之前已经建立完成,业务流转发路径为节点301依次经节点302和节点303到达节点304。
节点301生成绑定关系,即为该业务流建立了QoS预留。
节点301生成第一协议报文的目的,是用于为该业务流逐跳地建立QoS预留。假设节点301所在的网络是IP网络,假设节点302、节点303和节点304所在的网路是MPLS网络。
例如,第一流定义域包括源IP地址的范围、目的IP地址的范围、协议ID、端口号的范围、源MAC地址的范围和目的MAC地址的范围;第一QoS需求域包括队列;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和协议ID。
307,节点301将第一协议报文发送至节点302。
具体地,节点301根据第一转发头信息域将第一协议报文发送至节点302。
308,节点302根据第一流定义域确定流以及流分类规则,该流分类规则用于后续业务报文进行流分类以确定后续业务报文属于所述流。
步骤308与图1中的步骤102类似,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309,节点302提取第一QoS需求域中的第一QoS需求信息。
具体地,第一QoS需求信息可以是队列。
310,节点302生成绑定关系。该绑定关系为流与第一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
具体地,该绑定关系可以是流与队列之间的绑定关系。这样,节点302为该业务流建立了QoS预留。
311,节点302根据第一协议报文生成第二协议报文。第二协议报文包括第二流定义域,第一QoS需求域和第二转发头信息域。
可选地,第二流定义域包括源IP地址的范围、目的IP地址的范围、协议ID、端口号的范围、源MAC地址的范围、目的MAC地址的范围和第一MPLS标签。可以理解为第二流定义域包括第一部分第二流定义域和第二部分第二流定义域,其中第一部分第二流定义域包括源IP地址的范围、目的IP地址的范围、协议ID、端口号的范围、源MAC地址的范围和目的MAC地址的范围,第二部分第二流定义域包括第一MPLS标签。也可以理解为第二流定义域是在第一流定义域的基础上添加第一MPLS标签之后生成的。
可选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协议ID和第一MPLS标签。可以理解为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第一部分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和第二部分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其中第一部分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和协议ID,第二部分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第一MPLS标签。也可以理解为第二转发头信息域是在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的基础上添加第一MPLS标签之后生成的。
其中,该第一MPLS标签可以是节点302根据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存储在节点302上的第一标签转发表所确定的。
312,节点302将第二协议报文发送至节点303。
具体地,节点302根据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将第二协议报文发送至节点303。
313,节点303根据第二流定义域确定流以及流分类规则,该流分类规则用于后续业务报文进行流分类以确定后续业务报文属于所述流。
具体地,节点303可结合第一部分第二流定义域和第二部分第二流定义域,一起确定流。
步骤313与图1中的步骤102类似,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314,节点303提取第一QoS需求域中的第一QoS需求信息。
具体地,第一QoS需求信息可以是队列。
315,节点303生成绑定关系失败。
具体地,节点303没有成功地生成流与第一QoS需求信息的绑定关系。失败的原因可能是节点303不能满足第一QoS需求信息中的带宽要求,也可能是其他的原因,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316,节点303发送告警消息,该告警消息用于指示节点303建立QoS预留失败。
具体地,该告警消息可以发送给网管。
可选地,网管可以在接收到该告警消息之后进行人为干预,建立节点303上的绑定关系,以完成在节点303的QoS预留建立。
317,节点303生成第三协议报文。该第三协议报文包括第三流定义域、第一QoS需求域和第三转发头信息域。
可选地,第三流定义域包括源IP地址的范围、目的IP地址的范围、协议ID、端口号的范围、源MAC地址的范围、目的MAC地址的范围和第二MPLS标签。可以理解为第三流定义域包括第一部分第三流定义域和第二部分第三流定义域,其中第一部分第三流定义域包括源IP地址的范围、目的IP地址的范围、协议ID、端口号的范围、源MAC地址的范围和目的MAC地址的范围,第二部分第三流定义域包括第二MPLS标签。也可以理解为第三流定义域是在第二流定义域的基础上,将第一MPLS标签替换为第二MPLS标签之后生成的。
可选地,所述第三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目的IP地址;或者,所述第三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协议ID;或者,所述第三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或者,所述第三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目的MAC地址;或者,所述第三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可选地,第三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协议ID和第二MPLS标签。可以理解为第三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第一部分第三转发头信息域和第二部分第三转发头信息域,其中第一部分第三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和协议ID,第二部分第三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第二MPLS标签。也可以理解为第三转发头信息域是在第二转发头信息域的基础上,将第一MPLS标签替换为第二MPLS标签之后生成的。
其中,该第二MPLS标签可以是节点303根据第二转发头信息域,查找存储在节点303上的第二标签转发表所确定的。
318,节点303将第三协议报文发送至节点304。
具体地,节点303根据第三转发头信息域,将第三协议报文发送至节点304。
319,节点304根据第三流定义域确定流以及流分类规则,该流分类规则用于后续业务报文进行流分类以确定后续业务报文属于所述流。
步骤319与步骤313类似,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320,节点304提取第一QoS需求域中的第一QoS需求信息。
具体地,第一QoS需求信息可以是队列。
321,节点304生成绑定关系。该绑定关系为流与第一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
具体地,该绑定关系可以是流与队列之间的绑定关系。这样,节点304为该业务流建立了QoS预留。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协议报文确定流以及QoS需求信息,进一步生成流与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能够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该协议报文的逐跳转发能够为业务流逐跳地建立QoS预留,进而能够保障业务流的QoS,并且该预留能够适应各种网络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中,节点301至节点304的每一个节点上都建立了绑定关系之后,便完成了节点301至节点304的E2E的QoS预留。
应注意,图3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对节点数量,节点所在的网络类型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础上所扩展的其他实施例,仍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节点的框图。图4所示的节点400包括:获取单元401,确定单元402,提取单元403和第一生成单元404。
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第一协议报文,第一协议报文包括第一流定义域、第一QoS需求域和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第一协议报文用于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用于指示业务转发路径。确定单元402,用于根据获取单元401获取的第一协议报文中的第一流定义域确定流以及流分类规则,该流分类规则用于后续业务报文进行流分类以确定后续业务报文属于所述流。提取单元403,用于提取获取单元401获取的第一协议报文中的第一QoS需求域中的第一QoS需求信息。第一生成单元404,用于生成绑定关系,该绑定关系为确定单元402确定的流与提取单元403提取的第一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协议报文确定流以及QoS需求信息,进一步生成流与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能够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该协议报文的逐跳转发能够为业务流逐跳地建立QoS预留,进而能够保障业务流的QoS,并且该预留能够适应各种网络类型。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图4所示的节点400还可包括第二生成单元405和发送单元406。
第二生成单元405可用于根据获取单元401获取的第一协议报文生成第二协议报文,该第二协议报文包括第二流定义域、第一QoS需求域和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发送单元406可用于将第二协议报文发送至另一节点,该另一节点为根据该第一转发头信息域进行查表所确定的下一跳节点,该第二协议报文用于由该另一节点为所述业务流建立QoS预留。其中,第二流定义域是基于第一流定义域或者是基于第一流定义域和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生成的。第二转发头信息域是基于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生成的。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获取单元401还可用于接收第三协议报文,该第三协议报文包括第二QoS需求域。提取单元403还可用于提取获取单元401获取的第三协议报文中的第二QoS需求域中的第二QoS需求信息。发送单元406还可用于当节点400无法满足提取单元403提取的第二QoS需求信息时,发送告警消息,该告警消息用于指示节点400建立QoS预留失败。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获取单元401所获取的第一协议报文中的第一流定义域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源IP地址的范围、目的IP地址的范围、协议ID、端口号的范围、源MAC地址的范围和目的MAC地址的范围。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目的IP地址;或者,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协议ID;或者,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或者,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目的MAC地址;或者,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当节点400所在的网络属于MPLS网络时,第二流定义域还包括MPLS标签,第二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该MPLS标签,该MPLS标签为节点400根据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标签转发表所确定的。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当节点400通过GRE隧道转发第二协议报文时,第二流定义域还包括GRE IP头,第二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该GRE IP头,该GRE IP头为节点400根据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路由表所确定的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当节点400通过MAC隧道转发第二协议报文时,第二流定义域还包括MAC in MAC头,第二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该MAC in MAC头,该MAC in MAC头为节点400根据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第一MAC转发表所确定的。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当节点400通过VXLAN隧道转发第二协议报文时,第二流定义域还包括VXLAN头,第二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该VXLAN头,该VXLAN头为节点400根据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第二MAC转发表所确定的。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获取单元401所获取的第一协议报文还可包括队列ID和层次化级别,该队列ID和该层次化级别用于为业务流建立层次化队列,并进一步为该层次化队列进行调度部署。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获取单元401所获取的第一协议报文还可包括信息域,该信息域包括建立QoS预留的监控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节点400还可包括删除单元,用于:当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没有业务使用第一生成单元404生成的绑定关系时,删除该绑定关系。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节点的框图。图5所示的节点500包括:生成单元501和发送单元502。
生成单元501,用于生成绑定关系和协议报文,该绑定关系为流与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该协议报文包括流定义域、服务质量QoS需求域和转发头信息域。该协议报文用于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该流定义域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的流,该QoS需求域用于指示该QoS需求信息,该转发头信息域用于指示业务流转发路径。发送单元502,用于根据该转发头信息域,将第一生成单元501生成的协议报文发送至另一节点,该另一节点为该转发头信息域所指示的下一跳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协议报文确定流以及QoS需求信息,进一步生成流与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能够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该协议报文的逐跳转发能够为业务流逐跳地建立QoS预留,进而能够保障业务流的QoS,并且该预留能够适应各种网络类型。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生成单元501可包括:接收子单元503、第一生成子单元504和第二生成子单元505。接收子单元503可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第一生成子单元504可用于根据汇聚策略,将接收子单元503接收的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合并以生成协议报文。第二生成子单元505用于生成所述绑定关系。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生成单元501所生成的协议报文中的流定义域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源IP地址的范围、目的IP地址的范围、协议ID、端口号的范围、源MAC地址的范围和目的MAC地址的范围。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目的IP地址;或者,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协议ID;或者,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或者,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目的MAC地址;或者,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当节点500所在的网络属于MPLS网络时,流定义域还包括MPLS标签,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该MPLS标签。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当节点500通过GRE隧道转发协议报文时,流定义域还包括GRE IP头,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该GRE IP头。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当节点500通过MAC隧道转发协议报文时,流定义域还包括MAC in MAC头,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该MAC in MAC头。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当节点500通过VXLAN隧道转发协议报文时,流定义域还包括VXLAN头,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该VXLAN头。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生成单元501所生成的协议报文还可包括队列ID和层次化级别,该队列ID和该层次化级别用于为该业务流建立层次化队列,并进一步为该层次化队列进行调度部署。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生成单元501所生成的协议报文还可包括信息域,该信息域包括建立QoS预留的监控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节点500还可包括删除单元,用于:当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没有业务使用生成单元501生成的绑定关系时,删除该绑定关系。
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节点的框图。图6所示的节点600包括:处理器601、存储器602、接收电路603和发送电路604。
接收电路603,用于获取第一协议报文,第一协议报文包括第一流定义域、第一QoS需求域和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第一协议报文用于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用于指示业务流转发路径。处理器601,用于根据接收电路603获取的第一协议报文中的第一流定义域确定流以及流分类规则,该流分类规则用于后续业务报文进行流分类以确定后续业务报文属于所述流;提取接收电路603获取的第一协议报文中的第一QoS需求域中的第一QoS需求信息;并生成绑定关系,该绑定关系为流与第一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协议报文确定流以及QoS需求信息,进一步生成流与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能够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该协议报文的逐跳转发能够为业务流逐跳地建立QoS预留,进而能够保障业务流的QoS,并且该预留能够适应各种网络类型。
节点6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605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6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6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605。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601中,或者由处理器601实现。处理器6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6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6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602,处理器601读取存储器6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01还可用于根据接收电路603获取的第一协议报文生成第二协议报文,该第二协议报文包括第二流定义域、第一QoS需求域和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发送电路604可用于将第二协议报文发送至另一节点,该另一节点为根据该第一转发头信息域进行查表所确定的下一跳节点,该第二协议报文用于由该另一节点为所述业务流建立QoS预留。其中,第二流定义域是基于第一流定义域或者是基于第一流定义域和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生成的。第二转发头信息域是基于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生成的。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接收电路603还用于接收第三协议报文,该第三协议报文包括第二QoS需求域。处理器601还用于提取接收电路603获取的第三协议报文中的第二QoS需求域中的第二QoS需求信息。当节点600无法满足第二QoS需求信息时,发送电路604还用于发送告警消息,该告警消息用于指示节点600建立QoS预留失败。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接收电路603所获取的第一协议报文中的第一流定义域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源IP地址的范围、目的IP地址的范围、协议ID、端口号的范围、源MAC地址的范围和目的MAC地址的范围。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目的IP地址;或者,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协议ID;或者,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或者,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目的MAC地址;或者,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当节点600所在的网络属于MPLS网络时,第二流定义域还包括MPLS标签,第二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该MPLS标签,该MPLS标签为节点600根据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标签转发表所确定的。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当节点600通过GRE隧道转发第二协议报文时,第二流定义域还包括GRE IP头,第二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该GRE IP头,该GRE IP头为节点600根据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路由表所确定的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当节点600通过MAC隧道转发第二协议报文时,第二流定义域还包括MAC in MAC头,第二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该MAC in MAC头,该MAC in MAC头为节点600根据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第一MAC转发表所确定的。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当节点600通过VXLAN隧道转发第二协议报文时,第二流定义域还包括VXLAN头,第二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该VXLAN头,该VXLAN头为节点600根据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第二MAC转发表所确定的。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接收电路603所获取的第一协议报文还可包括队列ID和层次化级别,该队列ID和该层次化级别用于为业务流建立层次化队列,并进一步为该层次化队列进行调度部署。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接收电路603所获取的第一协议报文还可包括信息域,该信息域包括建立QoS预留的监控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节点600还可包括删除单元,用于:当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没有业务使用绑定关系时,处理器601还用于删除该绑定关系。
节点600能够实现图1的实施例中由第一节点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节点的框图。图7所示的节点700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接收电路703和发送电路704。
处理器701用于生成绑定关系和协议报文,该绑定关系为流与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该协议报文包括流定义域、服务质量QoS需求域和转发头信息域。该协议报文用于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该流定义域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的流,该QoS需求域用于指示该QoS需求信息,该转发头信息域用于指示业务流转发路径。发送电路704用于根据该转发头信息域,将处理器701生成的协议报文发送至另一节点,该另一节点为该转发头信息域所指示的下一跳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协议报文确定流以及QoS需求信息,进一步生成流与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能够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该协议报文的逐跳转发能够为业务流逐跳地建立QoS预留,进而能够保障业务流的QoS,并且该预留能够适应各种网络类型。
节点7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705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7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7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705。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701中,或者由处理器701实现。处理器7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7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闪存、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702,处理器701读取存储器7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接收电路703可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处理器701可用于根据汇聚策略,将接收子单元504接收的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合并以生成协议报文。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701所生成的协议报文中的流定义域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源IP地址的范围、目的IP地址的范围、协议ID、端口号的范围、源MAC地址的范围和目的MAC地址的范围。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目的IP地址;或者,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协议ID;或者,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或者,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目的MAC地址;或者,转发头信息域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当节点700所在的网络属于MPLS网络时,流定义域还包括MPLS标签,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该MPLS标签。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当节点700通过GRE隧道转发协议报文时,流定义域还包括GRE IP头,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该GRE IP头。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当节点700通过MAC隧道转发协议报文时,流定义域还包括MAC in MAC头,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该MAC in MAC头。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当节点700通过VXLAN隧道转发协议报文时,流定义域还包括VXLAN头,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该VXLAN头。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701所生成的协议报文还可包括队列ID和层次化级别,该队列ID和该层次化级别用于为该业务流建立层次化队列,并进一步为该层次化队列进行调度部署。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701所生成的协议报文还可包括信息域,该信息域包括建立QoS预留的监控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701还可用于:当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没有业务使用处理器701生成的绑定关系时,删除该绑定关系。
节点700能够实现图2的实施例中由第一节点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2)

1.一种建立服务质量预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节点获取第一协议报文,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包括第一流定义域、第一服务质量QoS需求域和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所述第一协议报文用于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用于指示业务流转发路径;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流定义域确定流以及流分类规则,所述流分类规则用于后续业务报文进行流分类以确定所述后续业务报文属于所述流;
所述第一节点提取所述第一QoS需求域中的第一QoS需求信息;
所述第一节点生成绑定关系,所述绑定关系为所述流与所述第一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协议报文生成第二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包括第二流定义域、所述第一QoS需求域和第二转发头信息域;
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发送至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根据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进行查表所确定的下一跳节点,所述第二协议报文用于由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业务流建立QoS预留,
其中,所述第二流定义域是基于所述第一流定义域或者是基于所述第一流定义域和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生成的,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是基于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生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第三协议报文,所述第三协议报文包括第二QoS需求域;
所述第一节点提取所述第二QoS需求域中的第二QoS需求信息;
当所述第一节点无法满足所述第二QoS需求信息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告警消息,所述告警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建立QoS预留失败。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定义域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源网络协议IP地址的范围、目的IP地址的范围、协议标识ID、端口号的范围、源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的范围和目的MAC地址的范围,
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目的IP地址;或者,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协议ID;或者,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或者,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目的MAC地址;或者,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节点所在的网络属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时,所述第二流定义域还包括MPLS标签,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MPLS标签,所述MPLS标签为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标签转发表所确定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节点通过通用路由封装GRE隧道转发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时,所述第二流定义域还包括GREIP头,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GRE IP头,所述GRE IP头为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路由表所确定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节点通过MAC隧道转发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时,所述第二流定义域还包括MAC in MAC头,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MAC in MAC头,所述MAC in MAC头为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第一MAC转发表所确定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节点通过虚拟可扩展局域网VXLAN隧道转发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时,所述第二流定义域还包括VXLAN头,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VXLAN头,所述VXLAN头为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第二MAC转发表所确定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还包括队列ID和层次化级别,所述队列ID和所述层次化级别用于为所述业务流建立层次化队列,并进一步为所述层次化队列进行调度部署。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还包括信息域,所述信息域包括建立QoS预留的监控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没有业务使用所述绑定关系时,所述第一节点删除所述绑定关系。
12.一种建立服务质量预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节点生成绑定关系和协议报文,所述绑定关系为流与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所述协议报文包括流定义域、服务质量QoS需求域和转发头信息域,所述协议报文用于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所述流定义域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的流,所述QoS需求域用于指示所述QoS需求信息,所述转发头信息域用于指示业务流转发路径;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将所述协议报文发送至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转发头信息域所指示的下一跳节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生成协议报文,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汇聚策略,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合并以生成所述协议报文。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定义域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源网络协议IP地址的范围、目的IP地址的范围、协议标识ID、端口号的范围、源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的范围和目的MAC地址的范围,
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目的IP地址;或者,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协议ID;或者,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或者,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目的MAC地址;或者,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节点所在的网络属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时,所述流定义域还包括MPLS标签,所述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MPLS标签。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节点通过通用路由封装GRE隧道转发所述协议报文时,所述流定义域还包括GRE IP头,所述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GRE IP头。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节点通过MAC隧道转发所述协议报文时,所述流定义域还包括MAC in MAC头,所述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MAC in MAC头。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节点通过虚拟可扩展局域网VXLAN隧道转发所述协议报文时,所述流定义域还包括VXLAN头,所述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VXLAN头。
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报文还包括队列ID和层次化级别,所述队列ID和所述层次化级别用于为所述业务流建立层次化队列,并进一步为所述层次化队列进行调度部署。
20.根据权利要求12至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报文还包括信息域,所述信息域包括建立QoS预留的监控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2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没有业务使用所述绑定关系时,所述第一节点删除所述绑定关系。
22.一种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协议报文,所述第一协议报文包括第一流定义域、第一服务质量QoS需求域和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所述第一协议报文用于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用于指示业务流转发路径;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所述第一流定义域确定流以及流分类规则,所述流分类规则用于后续业务报文进行流分类以确定所述后续业务报文属于所述流;
提取单元,用于提取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所述第一QoS需求域中的第一QoS需求信息;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绑定关系,所述绑定关系为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流与所述提取单元提取的所述第一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协议报文生成第二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包括第二流定义域、所述第一QoS需求域和第二转发头信息域;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协议报文发送至另一节点,所述另一节点为根据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进行查表所确定的下一跳节点,所述第二协议报文用于由所述的另一节点为所述业务流建立QoS预留,
其中,所述第二流定义域是基于所述第一流定义域或者是基于所述第一流定义域和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生成的,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是基于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生成的。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三协议报文,所述第三协议报文包括第二QoS需求域;
所述提取单元,还用于提取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三协议报文中的所述第二QoS需求域中的第二QoS需求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节点无法满足所述提取单元提取的所述第二QoS需求信息时,发送告警消息,所述告警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节点建立QoS预留失败。
25.根据权利要求23至24任一项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定义域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源网络协议IP地址的范围、目的IP地址的范围、协议标识ID、端口号的范围、源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的范围和目的MAC地址的范围,
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目的IP地址;或者,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协议ID;或者,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或者,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目的MAC地址;或者,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节点所在的网络属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时,所述第二流定义域还包括MPLS标签,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MPLS标签,所述MPLS标签为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标签转发表所确定的。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节点通过通用路由封装GRE隧道转发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时,所述第二流定义域还包括GRE IP头,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GRE IP头,所述GRE IP头为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路由表所确定的。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节点通过MAC隧道转发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时,所述第二流定义域还包括MAC in MAC头,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MAC in MAC头,所述MAC in MAC头为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第一MAC转发表所确定的。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节点通过虚拟可扩展局域网VXLAN隧道转发所述第二协议报文时,所述第二流定义域还包括VXLAN头,所述第二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VXLAN头,所述VXLAN头为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转发头信息域,查找第二MAC转发表所确定的。
30.根据权利要求22至29任一项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还包括队列ID和层次化级别,所述队列ID和所述层次化级别用于为所述业务流建立层次化队列,并进一步为所述层次化队列进行调度部署。
31.根据权利要求22至30任一项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报文还包括信息域,所述信息域包括建立QoS预留的监控信息。
32.根据权利要求22至31任一项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删除单元,用于:当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没有业务使用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绑定关系时,删除所述绑定关系。
33.一种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绑定关系和协议报文,所述绑定关系为流与QoS需求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所述协议报文包括流定义域、服务质量QoS需求域和转发头信息域,所述协议报文用于为业务流建立QoS预留,所述流定义域用于指示所述业务流的流,所述QoS需求域用于指示所述QoS需求信息,所述转发头信息域用于指示业务流转发路径;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将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协议报文发送至另一节点,所述另一节点为所述转发头信息域所指示的下一跳节点。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单元,包括: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
第一生成子单元,用于根据汇聚策略,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协议报文合并以生成所述协议报文;
第二生成子单元,用于生成所述绑定关系。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定义域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源网络协议IP地址的范围、目的IP地址的范围、协议标识ID、端口号的范围、源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的范围和目的MAC地址的范围,
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目的IP地址;或者,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协议ID;或者,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或者,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包括目的MAC地址;或者,所述转发头信息域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节点所在的网络属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时,所述流定义域还包括MPLS标签,所述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MPLS标签。
37.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节点通过通用路由封装GRE隧道转发所述协议报文时,所述流定义域还包括GREIP头,所述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GRE IP头。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节点通过MAC隧道转发所述协议报文时,所述流定义域还包括MAC in MAC头,所述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MAC in MAC头。
3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节点通过虚拟可扩展局域网VXLAN隧道转发所述协议报文时,所述流定义域还包括VXLAN头,所述转发头信息域还包括所述VXLAN头。
40.根据权利要求33至39任一项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报文还包括队列ID和层次化级别,所述队列ID和所述层次化级别用于为所述业务流建立层次化队列,并进一步为所述层次化队列进行调度部署。
41.根据权利要求33至40任一项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报文还包括信息域,所述信息域包括建立QoS预留的监控信息。
42.根据权利要求33至41任一项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删除单元,用于:当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没有业务使用所述绑定关系时,删除所述绑定关系。
CN201310750102.0A 2013-12-31 2013-12-31 建立服务质量预留的方法及节点 Active CN1047538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50102.0A CN104753823B (zh) 2013-12-31 2013-12-31 建立服务质量预留的方法及节点
PCT/CN2014/086343 WO2015101066A1 (zh) 2013-12-31 2014-09-12 建立服务质量预留的方法及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50102.0A CN104753823B (zh) 2013-12-31 2013-12-31 建立服务质量预留的方法及节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3823A true CN104753823A (zh) 2015-07-01
CN104753823B CN104753823B (zh) 2018-04-10

Family

ID=53493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50102.0A Active CN104753823B (zh) 2013-12-31 2013-12-31 建立服务质量预留的方法及节点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53823B (zh)
WO (1) WO201510106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2751A (zh) * 2017-06-30 2017-11-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和服务器集群
CN112737947A (zh) * 2020-12-29 2021-04-30 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mpls的虚拟网络跨域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2995062A (zh) * 2021-02-07 2021-06-18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4022011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预留路径建立、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7902B (zh) * 2019-11-08 2023-11-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封装方法及装置、报文解封装方法及装置
CN113079091B (zh) * 2020-01-03 2022-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随流检测的方法、网络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CN113395735B (zh) * 2020-03-11 2023-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CN112737889B (zh) * 2020-12-29 2022-05-17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流量处理方法、流量监控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631A (zh) * 2006-01-24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QoS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1136844A (zh) * 2006-08-29 2008-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差分业务流量工程的方法和系统
CN101151858A (zh) * 2005-05-24 2008-03-26 思科技术公司 资源预留设置协议rsvp环境中提供带宽预留的系统和方法
US20090323698A1 (en) * 2008-06-26 2009-12-31 Cisco Technology, Inc. Pure control-plane approach for on-path connection admission control operations in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CN102891830A (zh) * 2011-07-18 2013-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保障流媒体业务服务质量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1858A (zh) * 2005-05-24 2008-03-26 思科技术公司 资源预留设置协议rsvp环境中提供带宽预留的系统和方法
CN101009631A (zh) * 2006-01-24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QoS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1136844A (zh) * 2006-08-29 2008-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差分业务流量工程的方法和系统
US20090323698A1 (en) * 2008-06-26 2009-12-31 Cisco Technology, Inc. Pure control-plane approach for on-path connection admission control operations in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CN102891830A (zh) * 2011-07-18 2013-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保障流媒体业务服务质量的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 AWDUCHE等: "RSVP-TE: Extensions to RSVP for LSP Tunnels", 《HTTPS://WWW.RFC-EDITOR.ORG/RFC/PDFRFC/RFC3209.TXT.PDF》 *
R. BRADEN等: "RFC2205 Resource Re Ser Vation Protocol (RSVP)", 《HTTPS://TOOLS.IETF.ORG/PDF/RFC2205.PDF》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2751A (zh) * 2017-06-30 2017-11-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和服务器集群
CN107332751B (zh) * 2017-06-30 2020-10-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和服务器集群
CN112737947A (zh) * 2020-12-29 2021-04-30 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mpls的虚拟网络跨域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2737947B (zh) * 2020-12-29 2022-08-30 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mpls的虚拟网络跨域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2995062A (zh) * 2021-02-07 2021-06-18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995062B (zh) * 2021-02-07 2023-07-07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4022011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预留路径建立、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01066A1 (zh) 2015-07-09
CN104753823B (zh) 2018-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3823A (zh) 建立服务质量预留的方法及节点
US10250459B2 (en) Bandwidth on-demand services in multiple layer networks
AU2020437137B2 (en) Application workload routing and interworking for network defined edge routing
CN102638388B (zh) 流标签的协商方法、相关装置以及系统
CN101406023B (zh) 实现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差分业务流量工程的方法和系统
CN102724118B (zh) 标签分发方法及设备
US902561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in a broadband network
CN111654438B (zh) 一种网络中建立转发路径的方法、控制器及系统
CN104994033A (zh) 一种资源动态管理的SDN网络QoS保障方法
WO2016198013A1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9134639A1 (zh) 实现无缝最优跨域路径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7124709A1 (zh) 流量工程隧道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08418755B (zh) 数据流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2281193B (zh) 一种在光纤通道网络中实现报文转发的方法和fc设备
CN101841487A (zh) 聚合链路服务流的配置方法及包交换装置
US11637665B2 (en) Forwarding table generation method and forwarding device
CN105791169A (zh) 软件定义网络中交换机转发控制、转发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3765834B (zh) 用于最小化数据网络中的抢占的软抢占的方法及装置
US20170310581A1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Network Management Method, and Management System
CN104780056A (zh) 一种网络管理的方法及设备
CN103209125B (zh) 一种标签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7005479B (zh) 软件定义网络sdn中数据转发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4967571A (zh) 一种带宽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8965147A (zh)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14128227B (zh) 在支持SRv6的数据面上传输MTNC-ID以实现5G传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1

Address after: 450046 Floor 9, building 1, Zhengshang Boya Plaza, Longzihu wisdom Island, Zhengdong New Area,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per fu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