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3946B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线缆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03946B CN104103946B CN201310112363.XA CN201310112363A CN104103946B CN 104103946 B CN104103946 B CN 104103946B CN 201310112363 A CN201310112363 A CN 201310112363A CN 104103946 B CN104103946 B CN 10410394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 collets
- reason coil
- module
- insulating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具有收容腔的绝缘本体、组装于绝缘本体后端的端子模组、组装于端子模组上、下两侧的线缆模组及包覆在绝缘本体外部的金属外壳,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端子模组及第二端子模组,所述线缆模组包括分别与第一端子模组及第二端子模组电性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线缆模组及第二线缆模组,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分别包括第一﹑第二绝缘块及与第一﹑第二绝缘块结合在一起的若干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第一﹑第二线缆模组分别包括第一﹑第二理线架及组装与第一﹑第二理线架的若干第一线缆及第二线缆,所述若干第一﹑第二导电端子与所述若干第一﹑第二线缆绝缘刺破连接,从而使得导电端子与线缆达到稳定接触,减少焊锡熟练人员的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信号高速传输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为满足消费类电子市场需求体积小、传送速率高的连接器的要求,2002年的4月,日立、松下、飞利浦、晶像(Silicon Image)、索尼、汤姆逊、东芝共7家公司成立了HDMI(High-definition Digital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数位多媒体接口)协会,开始制定新的专用于数位视频/音频传输标准。HDMI是一种全数位化影像和声音传送接口,可以传送无压缩的音频信号及视频信号。HDMI可用于机顶盒、DVD播放机、个人计算机、电视游乐器、综合扩大机、数字音响与电视机。HDMI可以同时传送音频和影音信号,由于音频和视频信号采用同一条电缆,大大简化了系统的安装。
如中国专利第CN 2711949Y号所揭露的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揭示了一种HDMI型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塑胶本体、收容于塑胶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屏蔽匣座、中间电路板、与屏蔽匣座配合的屏蔽盖体、与中间电路板焊接的线缆及包裹于组装在一起的屏蔽匣座及屏蔽盖体后端的外绝缘层,藉由上述中间电路板,使线缆内各导线之焊接段的排列间距可以增加,以方便导线与中间电路板之间的焊接。然而,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在焊接前需要特意将线缆内的导线与相应的中间电路板后端的端子接点一一对正以避免空焊或焊错的情形发生。因此,此工艺对焊锡人员的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由于目前业界存在焊锡熟练人员不足的瓶颈,而无法满足企业大量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方便且其内的线缆与导电端子之间能够呈现稳固连接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具有收容腔的绝缘本体、组装于绝缘本体后端的端子模组、组装于端子模组上、下两侧的线缆模组及包覆在绝缘本体外部的金属外壳,所述端子模组包括沿上下方向组装在一起的第一端子模组及第二端子模组,所述线缆模组包括分别与第一端子模组及第二端子模组电性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线缆模组及第二线缆模组,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分别包括第一﹑第二绝缘块及与第一﹑第二绝缘块结合在一起的若干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第一﹑第二线缆模组分别包括第一﹑第二理线架及组装与第一﹑第二理线架的若干第一线缆及第二线缆,所述若干第一﹑第二导电端子与所述若干第一﹑第二线缆绝缘刺破连接,从而使得导电端子与线缆达到稳定接触,减少焊锡熟练人员的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优化连接器的结构,使得第一理线架上的卡槽与第二理线架上的卡勾相互扣合在一起,同时第一﹑第二导电端子与所述若干第一﹑第二线缆绝缘刺破连接,从而达到第一﹑第二导电端子分别与第一﹑第二线缆的稳固接触,减少焊锡熟练人员的使用,降低成本,且提高连接器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装图。
图2为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3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角度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图5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图。
图7为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并结合图7所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绝缘本体5、收容于绝缘本体5内的端子模组、组装于端子模组上的线缆模组及包覆在绝缘本体5外围的金属外壳6。
如图2至图7所示,绝缘本体5后表面设有向其内凹陷成的后收容腔53,绝缘本体5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与后收容腔53连通的方形通孔51、52。如图4所示,绝缘本体5的前表面中间设有向其内凹陷的前收容腔54,前收容腔54上、下内壁面上分别设有若干与前收容腔54连通的端子收容槽道56,55。
如图3至图7所示,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端子模组7与第二端子模组8。如图5所示,第一端子模组7包括通过镶埋成型方式成型在一起的若干第一导电端子41及第一绝缘块31。第一导电端子41包括位于其前端且收容于绝缘本体5内的对接部411、位于其后端且与第一绝缘块31结合在一起的绝缘刺破部413及位于对接部411与绝缘刺破部413之间且与第一绝缘块31结合在一起的中间部412。绝缘刺破部413露出第一绝缘块31后端的上表面,绝缘刺破部413上设有沿前后方向排列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倒刺414。第一绝缘块31上表面设有凸块311,凸块311与绝缘本体5上的方形通孔51相扣合以使第一端子模组7与绝缘本体5稳固连接。第一绝缘块31的上表面后端设有一个凹陷槽312,第一导电端子41的绝缘刺破部413位于上述凹陷槽312内。第一绝缘块31的后端设有若干横向排列且相互间隔的隔栏313,相邻两隔栏313之间形成线缆定位槽314。如图6所示,第一绝缘块31前端下表面还设有凹槽315。
第二端子模组8与第一端子模组7具有类似结构,其包括通过镶埋方式成型在一起的若干第二导电端子42及第二绝缘块32。第二导电端子42包括收容于绝缘本体5中的对接部421、位于其后端且与第二绝缘块32结合在一起的绝缘刺破部423及位于对接部421与绝缘刺破部423之间且与第二绝缘块32结合在一起的中间部422。绝缘刺破部423露出第二绝缘块32后端的下表面,绝缘刺破部423上设有沿前后方向排列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倒刺424。如图6所示,第二绝缘块32下表面设有凸块321,凸块321与绝缘本体5上的方形通孔52相扣合以使第二端子模组8与绝缘本体5稳固连接。第二绝缘块32的下表面后端设有一个凹陷槽322,第二导电端子42的绝缘刺破部423位于上述凹陷槽322内。第二绝缘块32的后端设有横向排列且相互间隔的若干隔栏323,相邻两隔栏323之间形成线缆定位槽324。如图5所示第二绝缘块32上表面还设有定位块325,第二绝缘块32上的定位块325收容于第一绝缘块31上的凹槽315内使第一绝缘块31与第二绝缘块32定位在一起。
如图2至图7所示,线缆模组包括第一线缆模组1及第二线缆模组9。第一线缆模组1包括第一理线架21及若干组装于第一理线架21上的第一线缆11。第一理线架21两边设有卡槽211,其中间部分设有若干贯穿其前后表面的第一收容孔212,每一第一收容孔212延伸至第一理线架21的下表面而与外部连通。若干第一线缆11收容于第一收容孔212内。第二线缆模组9具有与第一线缆模组1类似的结构,其包括第二理线架22及若干组装于第二理线架22上的若干第二线缆12。第二理线架22两边设有卡勾221以与第一理线架21上的卡槽211相互扣合。第二理线架22中间设有若干贯穿其前后表面的若干第二收容孔222,每一第二收容孔222延伸至第二理线架22的上表面而与外部连通。若干第二线缆12收容于通孔222内。
如图1至4所示,金属外壳6组装于绝缘本体5的外围,其通过深抽引的方式而成型。金属外壳6的后端设有凸缘61。金属外壳6内设有一收容空间。
请参照图1到7所示,组装时,将第一端子模组7的下表面与第二端子模组8的上表面贴合在一起,其中第一端子模组7下表面的凹槽315与第二端子模组8上表面的定位块325相互卡合在一起,防止第一端子模组7与第二端子模组8相互移动。
其次,将第一线缆11一一对应收容于第一理线架21的第一收容孔212内,同时将第二线缆12一一对应收容于第二理线架22上的第二收容孔222内。
然后,将第一线缆模组1组装在第一端子模组7的上表面,其中第一线缆模组1中的第一理线架21收容在第一绝缘块31上表面导电端子凹陷槽312内。然后将第二线缆模组9组装在第二端子模组8的下表面,其中第二线缆模组9中的第二理线架22收容在第二绝缘块32的下表面的凹陷槽322内,在第二线缆模组9组装在第二端子模组8下表面的同时,第二理线架22上的卡勾221与第一理线架21上的卡槽211相互扣合在一起。与此同时,第一导电端子41上的两个倒刺414刺入第一线缆11,第二导电端子42上的两个倒刺424刺入第二线缆12,从而使得导电端子41、42与线缆11、12实现电性连接并达到稳固接触。
然后,将绝缘本体5自前向后组装于金属外壳6的收容空间内直到绝缘本体5的前表面与外壳6的前表面处在一个平面内。
最后,将组装在一起的第一﹑第二端子模组7,8及第一﹑第二线缆模组1,9自后向前组装于绝缘本体5的后端。第一﹑第二端子模组7,8的前端收容于绝缘本体5的后收容腔53内。若干第一﹑第二导电端子41,42收容于绝缘本体5的端子收容槽道56,55。第一﹑第二导电端子41,42的对接部411,421延伸入绝缘本体5的前收容腔54内。第一绝缘块31上表面的凸块311与第二绝缘块32下表面的凸块321分别与绝缘本体5上的方形通孔51、52相互扣合在一起使第一﹑第二端子模组7,8定位于绝缘本体5。
通过上述组装步骤,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组装完成。由于若干第一﹑第二导电端子41,42与第一﹑第二线缆11,12通过绝缘刺破连接的方式实现电性连接,无需通过焊接的方式来实现第一﹑第二线缆与第一﹑第二导电端子41,42之间的电性连接,这样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的组装效率高。同时,通过第二理线架22上的卡勾221与第一理线架21上的卡槽211之间的相互扣合使得第一﹑第二端子模组7,8与第一﹑第二线缆模组1,9牢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线缆11,12与导电端子41,42之间可以快速实现电性连接且连接稳固。
Claims (9)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具有收容腔的绝缘本体、组装于绝缘本体后端的端子模组、组装于端子模组上、下两侧的线缆模组及包覆在绝缘本体外部的金属外壳,所述端子模组包括沿上下方向组装在一起的第一端子模组及第二端子模组,所述线缆模组包括分别与第一端子模组及第二端子模组电性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线缆模组及第二线缆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分别包括第一﹑第二绝缘块及与第一﹑第二绝缘块结合在一起的若干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第一﹑第二线缆模组分别包括第一﹑第二理线架及组装于第一﹑第二理线架的若干第一线缆及第二线缆,所述若干第一﹑第二导电端子与所述若干第一﹑第二线缆绝缘刺破连接,所述第一理线架设有若干贯穿其前后表面的第一收容孔,所述第二理线架设有若干贯穿其前后表面的第二收容孔,所述第一线缆收容于所述第一理线架上的第一收容孔,所述第二线缆收容于所述第二理线架上的第二收容孔,每一第一收容孔延伸至第一理线架的下表面而与外部连通,每一第二收容孔延伸至第二理线架的上表面而与外部连通,第二理线架与第一理线架相互扣合在一起时,第一导电端子刺入第一线缆,第二导电端子刺入第二线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理线架两边设有卡槽,所述第二理线架两边设有与所述第一理线架上的卡槽相互扣合的卡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绝缘块与所述第一﹑第二导电端子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绝缘块上表面的后端设有若干相互间隔的隔栏,相邻两隔栏之间形成收容所述第一线缆的线缆定位槽,所述第二绝缘块下表面的后端设有若干相互间隔的隔栏,相邻两隔栏之间形成收容所述第二线缆的线缆定位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块的下表面设有凹槽,所述第二绝缘块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凹槽相互配合的定位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绝缘块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用于收容第一﹑第二理线架的凹陷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导电端子均包括位于其前端的对接部、位于其后端的绝缘刺破部,所述绝缘刺破部位于所述第一、第二绝缘块的凹陷槽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内设有收容若干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的端子收容槽,所述绝缘本体的前后表面分别设有前收容腔及后收容腔,所述第一、第二绝缘块的前端收容于后收容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绝缘刺破部上设有沿前后方向排成一直线的两个倒刺。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上﹑下表面设有与后收容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上表面及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下表面均设有与通孔配合的凸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12363.XA CN104103946B (zh) | 2013-04-02 | 2013-04-02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12363.XA CN104103946B (zh) | 2013-04-02 | 2013-04-02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03946A CN104103946A (zh) | 2014-10-15 |
CN104103946B true CN104103946B (zh) | 2016-10-26 |
Family
ID=51671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12363.XA Active CN104103946B (zh) | 2013-04-02 | 2013-04-02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10394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80402A (zh) * | 2019-03-26 | 2019-07-05 | 苏州华宸宇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稳固的扁平线缆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054948A1 (de) * | 2000-11-06 | 2002-05-29 | Siemens Ag | Kabelabzweig |
US6592395B2 (en) * | 2001-10-03 | 2003-07-15 | Avaya Technology Corp. | In-line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
CN201117903Y (zh) * | 2007-11-01 | 2008-09-17 | 东莞常平卢屋嘉丰电子厂 | 高清晰度数字接口连接器 |
CN101499568B (zh) * | 2008-02-01 | 2013-03-1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CN201674053U (zh) * | 2010-03-09 | 2010-12-15 | 深圳市中科成电子有限公司 | 新型高清数据传输接线端子连接器 |
CN202134700U (zh) * | 2011-05-15 | 2012-02-01 | 深圳市创亿欣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连接器 |
CN202513384U (zh) * | 2012-01-12 | 2012-10-31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 |
-
2013
- 2013-04-02 CN CN201310112363.XA patent/CN10410394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03946A (zh) | 2014-10-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829704U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1355687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708389U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2513384U (zh) | 线缆连接器 | |
US7758374B2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wire management members with low profile | |
CN104377510B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 |
CN201708388U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TW201608773A (zh) | 插頭電連接器 | |
US20090264011A1 (en) | High frequency digital a/v cable connector and cable assembly | |
WO2015196913A9 (zh) |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板端连接器组件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 |
US20120164886A1 (en) | Lower profile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US20090260869A1 (en) | High frequency digital a/v cable assembly | |
KR20130096142A (ko) | 인터페이스 변환기 | |
CN104103946B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1868651U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US8357009B2 (en) | Receptacle connector for mounting on a printed circuit | |
CN201336416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172174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US8920196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reducing high frequency crosstalk interferences | |
TWM455277U (zh) | 接口轉換器 | |
CN201498686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2076473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1355688Y (zh) | 电连接器 | |
TWI473353B (zh) | Interface converter | |
CN201230096Y (zh) | 复合式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