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7431A - 具有图形的感压转写带 - Google Patents

具有图形的感压转写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97431A
CN104097431A CN201310123738.2A CN201310123738A CN104097431A CN 104097431 A CN104097431 A CN 104097431A CN 201310123738 A CN201310123738 A CN 201310123738A CN 104097431 A CN104097431 A CN 1040974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cription
word
band
image
shield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237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坂本和仁
森田繁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on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o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on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o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2373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974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97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74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coration By Transfer Pi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感压转写带,其具有由单纯的结构构成的并能够展开成各种变化的不能判读的图形。本发明是一种具有图形的感压转写带,是在基材上形成转写涂膜的感压转写带,其特征在于,转写涂膜至少具有由图形构成的印刷层,该图形由单位图像及其反转图像构成,周期性重复,该单位图像由包括正方形的长方形构成。

Description

具有图形的感压转写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装填在涂膜转写器中、将转写涂膜感压转写到被转写体的文字上的感压转写带,特别地,涉及通过转写涂膜中的印刷层的图形使得对由文字构成的词语不能判读的感压转写带。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修正错字,开发了在转写涂膜上具有白色遮蔽层的感压转写带,搭载了该感压转写带的涂膜转写器,以被称为例如修正带的商品名来销售。这是因为能够由遮蔽层将作为错字的文字遮蔽而使其不能被看到。
由于有个人信息泄露的危险,有利用这样的功能将由文字构成的姓名、住址等个人信息用修正带遮蔽后再丢弃的方法。但是,自开发依始,如果从作为被遮蔽的文字的被转写体的表面照射光,从相反的背面看去,能够看到被遮蔽的文字。
在特开平6-092085号公报中,以提供即使从修正面的反对侧看去也不能判读初始文字等的遮蔽修正用转写带为目的,开发了对转写涂膜粘着层进行着色的技术。以这样的方法,当在粘着层中添加使得即使从相反的背面看去基本能够遮蔽的程度的着色剂时,粘着力变弱,不能顺畅地感压转写到被转写体上。会有不能进行部分转写、经转写的涂膜浮起来的现象,这样的转写不适被称为转写不良。
在特开平10-309893号公报中,开发了修正用转写带,对于背侧的遮蔽性更高,不能从纸的背面透过看到修正前的文字。这是因为,除了形成相当于修正带的遮蔽层的表面侧遮蔽层外,还形成了背面侧遮蔽层。背面侧遮蔽层是黑色等深色,在转写的涂膜的侧面、切断部位露出背面侧遮蔽层,遮蔽的部分就变得醒目。此外,由于背面侧遮蔽层的深色,被白色遮蔽层修正的部分呈现为灰色。
在特开平11-343467号公报中,开发了修正部分不呈现灰色、在切断部位黑色不醒目的产品。其是背面侧遮蔽层的厚度根据场所不同而不均匀的、将背面侧遮蔽层设置成条纹状、网状或散点状的产品。
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发了形成由图形构成的印刷层,通过该图形来使得不能判读的产品。特开2010-012671号公报的产品的特征在于,用于使词语不能判读的遮蔽用图形的形状是将多个字母相对于转写带的长度方向倾斜来排列。特开2010-012734号公报的产品的特征在于,印刷层的图形是图形面积率为40%以上,使得不能判读的文字的高度是带宽方向的图形宽度的20%以上100%以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6-09208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0-309893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11-343467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10-012671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2010-0127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对于迄今为止的不能判读的图形,为了找到该图形不得不重复各种试验错误。说起来是离发现不远,但没有发现一般可以利用的规则性。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感压转写带,其具有由单纯的结构构成的能够展开为各种变化的不能判读的图形。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是具有图形的感压转写带,是在基材上形成转写涂膜的感压转写带,其特征在于,转写涂膜至少具有由图形构成的印刷层,该图形由单位图像及其反转图像构成,周期性重复,该单位图像由包括正方形的长方形构成。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发现,由这样的单纯的结构通过展开为各种变化的图形能够使得不能判读。由此,能够容易地作成各种变化的图形,由这些图形构成的商品更多数量地出现在世界中。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修正带的本发明的截面图。
图2是印刷层的印刷部分的放大的模式图。
图3是涂膜转写器的说明图。
图4是单位图像及其反转图像的说明图。
图5是从实施例1到4的图形的说明图。
图6是具有边界线时的说明图。
图7是实施例5至8的图形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感压转写带
2基材
3修正涂膜
4遮蔽层
5印刷层
6粘着层
7印刷部分
8没有印刷的部分
9点
10空隙
11涂膜转写器
12壳体
13转写头
14被转写面
15转写涂膜
16贯通部
17调整窗
18侧壁
19基材带
20转写带
21送出卷轴
22卷绕卷轴
23送出卷轴中心轴
24卷绕卷轴中心轴
25送出带导辊
26卷绕带导辊
27转写头支撑部
28中间部件
29送出齿轮
30波形沟
具体实施方式
感压转写带是在基材上形成转写涂膜的产品。转写涂膜分为很多种。代表性的有修正涂膜、粘着涂膜、图形(图案)涂膜。作为商品,分别以修正带、胶带、标记带的称呼来销售。在此,以修正带用的修正涂膜为例进行说明。
图1是用于修正带的本发明的具有图形的感压转写带1的截面图。在基材2上形成作为转写涂膜的修正涂膜3。修正涂膜3由从基材2开始依次的遮蔽层4、印刷层5、粘着层6构成。该转写涂膜的部分与粘着涂膜、图形(图案)涂膜不同。
印刷层5由通过印刷形成的印刷部分7和没有印刷的部分8构成。由此,从粘着层6的表面来看,遮蔽层4上的印刷层5就成为图形。在没有印刷的部分8中,由于渗入了此后形成的粘着层6的液状的粘着层墨水,使得粘着层6与遮蔽层4直接相接。
图1中对纵向放大表示。作为实际尺寸,例如由以下的尺寸来形成。作为纵方向的厚度,基材2为12μm,遮蔽层4为20μm,印刷层5的印刷部分7为约1μm,粘着层6包括印刷层5的印刷部分7在内为约3μm。由遮蔽层4、印刷层5、粘着层6形成的修正涂膜3为23μm。作为横方向,在本截面图中表示裁断成预定的带宽的具有两端的修正带,为5mm(带宽5mm)。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也以该尺度来形成。
基材2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塑料薄膜、玻璃纸、人造树脂薄膜、西洋纸(洋紙)日本纸等的薄膜状物,或者这些的复合薄膜状物等。
基材2的厚度可以是3~100μm的程度。基材2的厚度较大则转写时的转写压下降会发生转写不良,相反如果基材2的厚度较小则带的强度变弱,会产生带的断裂等麻烦。
优选对基材2的两面进行剥离处理。剥离处理通过将以有机硅树脂、氟树脂、其他具有剥离性的树脂、油等为主成分,根据需要混合没有剥离性的合成树脂、微粒子、添加剂等而成的材料,通过凹版涂布、模具涂布等方法来实施。图1中省略了经剥离处理的层。
遮蔽层4可以通过制作液状的遮蔽层墨水,使用一般的涂布器等在基材2上涂布干燥来形成。液状的遮蔽层墨水是将颜料、赋形剂与根据需要的分散剂、添加剂在有机溶剂中由分散机、搅拌机等均匀混合来制作的。
形成的遮蔽层4中的颜料比率如果少于75重量%,则在由水性墨水等笔记器具在遮蔽层上做笔记时,则直至笔记器具墨水渗入、固定的时间增加,会产生渗出、缩孔。此外,也会有可透过看见要被遮蔽的文字、感压转写后的修正用涂膜的表面上出现光泽的问题。相反,如果颜料比率多于90重量%,则感压转写时会成为发生开裂的原因,会成为在用手触摸感压转写后的修正用涂膜时产生白污的粉化(チョーキング)现象的原因。因此,遮蔽层4中的颜料比率优选为75重量%以上90重量%以下。
遮蔽层4的颜料由白色颜料、着色颜料或其组合、与填充剂构成。作为白色颜料一般使用氧化钛。作为着色颜料,有有机颜料、无机颜料。有机颜料中有偶氮淀红、喹吖啶酮红、耐晒黄、阴丹士林黄、酞菁绿、酞菁蓝、二恶嗪紫等,无机颜料中有铁红、铬唇红(Chromium Vermilion)、铬黄、铁黄、氧化铬绿、绀青、群青等。可以使用这些的单一物或混合这些来使用。作为填充剂,可以使用碳酸镁、碳酸钙、二氧化硅、滑石、高岭土、硅藻土等体质颜料。此外,作为与颜料混合的赋形剂,可以使用聚氨酯系、丙烯酸树脂系、乙烯树脂系、烯烃系、橡胶系等树脂的单一物体或者将这些数种进行混合来使用。
印刷层5由在遮蔽层4上印刷成点的方法来形成。图1中的印刷层5的印刷部分7是该印刷成的点的集合。印刷层5由这些印刷部分7和没有印刷的部分8(粘着层6)构成。印刷成点的方法,只要是能够形成为点可以使用任何方法。具体的,可以例举凹版印刷、丝网印刷、喷墨印刷等。
图2模式地表示对于感压转写在透明PET这样的透明被转写体上的修正用涂膜3,透过透明被转写体来看的情况下的放大印刷层5的印刷部分7。印刷部分7由印刷成的点9和没有印刷成点的空隙10形成。空隙10中渗入液状的粘着层墨水从而成为粘着层6。
图2中点9由圆形来表示,圆的直径假定为0.3mm,但基于印刷方法、条件等也可以是圆形以外的形状(菱形、其他的多边形)。图2中,圆形点9表现为整齐排列的情形,但基于印刷方法、条件等也会有不整齐排列的情况、相邻的点重叠的情况。通过这些点9的大小、数量还可以改变颜色的深度。
对于点9,如果在圆形的情况下将直径、在菱形的情况下将对角线长度、在其他多边形的情况下将连接2顶点的最大线段作为点的最大长度,那么点的最大长度优选为0.01mm以上1.0mm以下。这是因为,以目前的印刷方法,如果比0.01mm小,则变得困难,比1.0mm大,有时还得不到不能判读文字的印刷图案。
粘着层6是在遮蔽层4上形成印刷层5之后由液状的粘着层墨水形成。通过使用液状的粘着层墨水由一般的涂布器等进行涂布干燥来形成粘着层6。液状的粘着层墨水可以使用作为一般的粘着剂来使用的丙烯酸树脂系、松香系、橡胶系、乙烯醚系、聚异丁烯系等树脂。只要需要,还可以混合填充剂、接着性调整剂、老化防止剂等。
为了得到充分的粘着特性,粘着层6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20μm以下。如果厚度小,不能得到充分的粘着特性。如果厚度大,贴合时该部分会上拱,视觉感觉不好。
印刷层5的印刷部分7由采用印刷成点的方法如图2所示的印刷成的点9、和没有印刷成点的空隙10构成。之后,由液状的粘着层墨水形成粘着层6使得粘着层6的厚度比印刷层5的印刷部分7的厚度更大。如此,空隙10中也渗入了液状的粘着层墨水,空隙10则成为粘着层6。
粘着层6的厚度比印刷层5的印刷部分7的厚度小的情形下,即使在空隙10中能够渗入液状的粘着层墨水,仅形成厚度比印刷层5的印刷部分7小的粘着层6,印刷部分7会从粘着层6中露出,不能得到良好的感压转写。
这样,将具有在基材2上依次形成遮蔽层4、印刷层5、粘着层6而构成的修正用涂膜3的修正带,裁断成预定的带宽,卷到芯等上,成为小卷,装填在涂膜转写器中。预定的带宽一般是指3mm~12mm之间,但也有这以外的宽度的情形。
将该感压转写带1装填在涂膜转写器中,将转写涂膜感压转写到被转写体的文字上。由于有修正带,通过转写涂膜从有文字的表面不能看到转写后的文字。即使从该被转写体的表面照射光而从相反的背面看去,由于在转写涂膜中形成了印刷层5的图形,因而也不能判读由文字构成的词语。
这里所述的不能判读是指不能判读词语。虽然希望对于由1个字构成的词语也不能判读,但只要是不能判读由2个字以上构成的词语即可。即,即使能够读出1个字,但只要不能判断作为词语为何即可。
图3是涂膜转写器11的说明图。作为涂膜转写器11,以ユニオンケミカー株式会社制的“修正带消シマウスHG”为例。图表示涂膜转写器11的壳体12内部中的主要部件,壳体12是透明的,表示了其内部结构。其中,壳体12的厚度能够被看到的部分表示为斜线截面。
该图表示通过转写头13在被转写面14上转写了转写涂膜15的样子。该涂膜转写器11具有贯通部16和调整窗17。
基于涂膜转写器种类,外观创意不同,但对于内部结构、卷轴的旋转方向、配置、连动机构等虽有不同,但基本上是由与此相同的主要部件构成的结构。
转写头13具有侧壁18。侧壁18引导在基材带19表面形成转写涂膜15所形成的转写带20,使得经由转写头13的前端将转写涂膜15感压转写。
内部结构是,该转写带20从送出卷轴21经过转写头13绕回到卷绕卷轴22,与送出卷轴21和卷绕卷轴22的连动机构一起,配置在壳体12内。
这里的连动机构是齿轮,在图3所看不到的图3的背面,送出卷轴21的送出齿轮29与卷绕卷轴22的卷绕齿轮啮合。通过该连动机构,成为自动卷绕式。
壳体12的外框以外作为与壳体12相关的主要部分,表示为以下5个部位。是:成为送出卷轴21的支轴的圆筒形截面的送出卷轴中心轴23、成为卷绕卷轴22的支轴的圆筒形截面的卷绕卷轴中心轴24、将由送出卷轴21送出的转写带20导向转写头13的圆柱形截面的送出带导辊25、由转写头13将转写了转写涂膜15的基材带19导向卷绕卷轴22的圆柱形截面的卷绕带导辊26、支撑转写头13的圆筒形截面的转写头支撑部27。
送出卷轴21与圆筒形截面的送出卷轴中心轴23不直接相接,与位于其间的中间部件28的4个部位如图3所示般相接。中间部件28连接到送出卷轴21的送出齿轮29。因此,在图中,送出卷轴21的送出齿轮29与中间部件28表示为相同的网格模样。
通过在中间部件28的4个部位相接,如果存在连动机构与反向旋转防止机构之间时机不相吻合等、由任何强力拉伸转写带20的话,则在与送出卷轴21相接的中间部件28的4个部位上会发生滑动。由此,可以防止由于多余的拉出而引起的松弛、带破裂等不良状况。
卷绕卷轴22与圆筒形截面的卷绕卷轴中心轴24直接相接,虽可自由转动,但在图3的背面,由于送出卷轴21的送出齿轮29与卷绕卷轴22的卷绕齿轮啮合,卷绕卷轴22与送出卷轴21的旋转连动。
此外,在图3中,在卷绕卷轴22的侧面有波形沟30。波形沟30是由图的垂直方向在前侧竖立的垂直面与由此向下倾斜的斜面构成的三角波形状,形成为圆形扇。图中,该波形沟30的垂直面由向着外圆周的直线来表示。该波形沟30是当带从调整窗17下垂时用来调节的沟。
作为卷轴以及卷轴中心轴周边的构造的特征,是具有从与卷轴中心轴相接的卷轴圆筒部(送出卷轴21是位于图3的齿轮的中心的圆筒部)开始的4根短辐条的构造。
送出卷轴21与卷绕卷轴22的连动机构中的反向旋转防止机构,是所谓的如棘齿的构造。其位于图3的背面以及该部分的壳体12上,图中省略。
转写头13突出设置在壳体12外,向着壳体12内由粗支轴和细支轴构成,在细支轴的前端具有相对于图的垂直方向的圆柱形状的部件。该圆柱由圆筒形截面的转写头支撑部27支撑。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转写头13由施加的点来表示。
将转写涂膜15转写到被转写面14的涂膜转写器11的使用方法是,由突出设置到壳体12外的转写头13挤压转写带20,在被转写面14上转写涂膜15与将要被转写的部分接触,同时,涂膜转写器11相对于被转写面14倾斜且移动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移动,带发生移动,将转写带20送出,送出卷轴21旋转,送出卷轴21的送出齿轮29也旋转,通过啮合的卷绕卷轴22的齿轮,卷绕卷轴22旋转。通过调整这些齿轮比和卷轴径比,使得基材带19被卷绕。这样就形成为自动卷绕。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这样的调整,卷绕卷轴22的辐条结构是有效的。
由于是由这样的内部结构构成的涂膜转写器11,在通常的使用中不会产生带的下垂,在某一时刻因偏差产生下垂时,通过卷绕卷轴22的波形沟30,可以从调整窗17进行卷紧。
【实施例】
在作为基材2的实施了两面剥离处理的厚度12μm的PET薄膜上,将遮蔽层墨水按照以下的配合比率由分散机在甲苯溶液中进行分散处理,均匀混合来制作,使用该墨水由逆辊涂布器涂布形成遮蔽层4,使得干燥后的厚度为20μm。
遮蔽层墨水的配合比率为,作为白色颜料的氧化钛(タイピュアR931“デュポン株式会社制”)和作为填充剂的二氧化硅(ガジルシリカ200DF“INEOSSilica公司制”)的合计为固形成分80重量%、作为赋形剂的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アサフレックス805“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制”)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クレイトン1101JS“クレイトンポリマー公司制”)合计为固形成分18重量%、作为分散剂的特殊高分子界面活性剂(ホモゲノールL-18“花王株式会社制”)为固形成分2重量%。由此,颜料比率为80%。
在该遮蔽层4上用凹版印刷方法形成印刷层5。使用凹版印刷用墨水(大阪印刷墨水制造(株)制VS-SANS黑色100%),进行印刷,形成厚度为1μm的印刷层5的印刷部分7。
之后,使用作为液状的粘着层墨水的丙烯酸树脂系粘着剂(ニカゾールTS-1523“日本カーバイド工业株式会社制”),由逆辊涂布器涂布形成粘着层6,使其干燥后厚度为3μm。
将其裁断成宽度5mm、长度10m的带状,卷到芯上成为小卷,装填到涂膜转写器(ユニオンケミカー社制,消シマウスHG)中。
印刷层5由图形构成,该图形由单位图像及其反转图像构成,单位图像由包括正方形的长方形构成。
图4是该单位图像及其反转图像的说明图。图4(a)是实施例1、图4(b)是实施例2、图4(c)是实施例3、图4(d)是实施例4。图的左侧为单位图像,右侧为其反转图像。单位图像是长方形。长方形中包括正方形。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的边界由虚线表示,图像不包括虚线是虚线的内部。
图4(a)的实施例1的单位图像是将所谓“?”的符号的1个字作为图像。图4(b)是实施例2的单位图像是将称为“ん”平假名的1个字作为图像。图4(c)的实施例3的单位图像是将称为“読”的汉字的1个字的图像。图4(d)的实施例4的单位图像是将4个直角三角形配置成风车状后再配置4个的图像。
由此,单位图像是由包括符号在内的文字的1个字构成的,或者由图案构成,或者由这些的组合构成的。
图5是实施例1~4的图形的说明图。是由图4的各自的单位图像及其反转图像构成的、周期性重复的图形,切断成带宽。图5(a)是实施例1、图5(b)是实施例2、图5(c)是实施例3、图5(d)是实施例4。
在图中,为方便起见,带宽方向的边界和带长度方向的边界均用线(边界线)表示,实际中,没有这样的线,只有由切断所确定的边界。此外,该图不是缩小到宽5mm、长度10m的带状,只不过是表示长度10m的带长度方向中的一部分。
图5中是这样的图形:在单位图像的上下左右配置其反转图像,同样地,在反转图像的上下左右配置其原始单位图像,使如此这般将单位图像及其反转图像相互配置的左右方向与带的长度方向一致,然后向右(顺时针方向)倾斜20度,周期性重复而成的图形。
将如此这般配置的图像的左右方向与带的长度方向一致,通过重复设置单位图像及其反转图像,与被遮蔽的文字相比,读取的意识更易于流向画像一方,从而使得难以判读。
为了更不能判读,向右(顺时针方向)倾斜20度。该倾斜优选为10度至30度。这是因为,图形以10度~30度的角度倾斜,与由被遮蔽的文字构成的词语形成倾斜的偏差,读取的意识更易于流向图形的角度方向,可以使得难以判读。在该范围内的角度的情形下,其效果增大。
另外,在图5中,在带长度方向(图的左右方向)上的一定范围内进行裁切的情形下,在图5的范围内未呈现周期性的重复。在图的左右方向上更长的范围内呈现。这也是以10度~30度的角度倾斜的效果,难以理解周期性的重复,也导致难以判读。
非图4的(d)的那样的图案,而更优选图4的(a)~(c)那样的由包括符号在内的文字的1个字构成的单位图像。如果是这样的图像,对于单位图像及其反转图像施加强弱,读取的意识易于流向该图形一方。
图5的实施例1~4中,在单位图像及其反转图像的边界没有边界线。实施例5~8中,分别在实施例1~4的单位图像及其反转图像的边界具有边界线。
图6是具有边界线的情形的说明图。是提取具有边界线且由单位图像及其反转图像构成的4个图像构成的部分的结果。图7是实施例5~8的图形的说明图。与图5同样,是周期性重复的图形。图7(e)是实施例5,图7(f)是实施例6,图7(g)是实施例7,图7(h)是实施例8。
如这些实施例那样,在单位图像及其反转图像的边界,无论是没有边界线还是有边界线都行。
在作为被转写体的纸上的由激光打印机输出的11磅的文字的文章上,感压转写各实施例的转写涂膜,进行观察。
在全部的实施例中,可以将输出的文字完全遮蔽,在该修正涂膜上即使使用水性油墨也可以不渗入而进行笔记。从修正涂膜的表面通过遮蔽层不能透过看到印刷层。刚刚转写后以及经过1周后,都没有引起转写不良。而且,即使从被转写体的表面照射光而从相反的背面看去,由于在转写涂膜中形成的印刷层的图形,不能判读由文字构成的词语。
由于印刷层的图形而不能判读的文字尺寸,只要是通过计算机由通常的打印机输出的9~16磅即可,特别优选10~12磅的文字尺寸。印刷层的图形与此相适应。

Claims (1)

1.一种具有图形的感压转写带,是在基材上形成转写涂膜的感压转写带,其特征在于,转写涂膜至少具有由图形构成的印刷层,该图形由单位图像及其反转图像构成,周期性重复,该单位图像由包括正方形的长方形构成。
CN201310123738.2A 2013-04-10 2013-04-10 具有图形的感压转写带 Pending CN1040974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23738.2A CN104097431A (zh) 2013-04-10 2013-04-10 具有图形的感压转写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23738.2A CN104097431A (zh) 2013-04-10 2013-04-10 具有图形的感压转写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7431A true CN104097431A (zh) 2014-10-15

Family

ID=51666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23738.2A Pending CN104097431A (zh) 2013-04-10 2013-04-10 具有图形的感压转写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9743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1331A (zh) * 2018-03-13 2019-09-24 株式会社蜻蜓铅笔 感压转印修正带
TWI704046B (zh) * 2014-10-28 2020-09-11 日商迪睿合股份有限公司 壓紋膜、單張膜、轉寫物、及壓紋膜之製造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4046B (zh) * 2014-10-28 2020-09-11 日商迪睿合股份有限公司 壓紋膜、單張膜、轉寫物、及壓紋膜之製造方法
US10890844B2 (en) 2014-10-28 2021-01-12 Dexerials Corporation Embossed film, sheet film, transfer cop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embossed film
US11543746B2 (en) 2014-10-28 2023-01-03 Dexerials Corporation Embossed film, sheet film, transfer cop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embossed film
CN110271331A (zh) * 2018-03-13 2019-09-24 株式会社蜻蜓铅笔 感压转印修正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54636B2 (ja) 粘着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CN203697599U (zh) 一种双向透视膜
CN104097431A (zh) 具有图形的感压转写带
JP2019519402A (ja) 球体の表面に印刷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1198365A (ja) 外表面に水性インキで印刷可能な薄膜を形成させた合成樹脂フィルム製風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S2223029T3 (es) Procedimiento de produccion de un material laminado de empaquetado impreso por fotograbado.
JP2010089386A (ja) シート
JP2005119243A (ja) 印刷物および印刷物の製造方法
JP5177871B2 (ja) 透かし判読不能修正テープ
EP1518711A3 (en) Planographic printing plate material and printing process
JP5063401B2 (ja) 感圧転写型柄付き修正テープ
JP5912699B2 (ja) 印刷用刷版
JP5327961B2 (ja) 学習具
CN201350794Y (zh) 一种水转印纸
JP2003108003A (ja) レーザーエッチングラベルの製造方法、レーザーエッチング用ラベル
JP2016124216A (ja) ゴム系成型品用またはウレタン系成型品用の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転写シートおよびゴム系成型品またはウレタン系成形品への印刷転写方法
JP2012201014A (ja) グラビア印刷版及び印刷装置
JP2005232889A (ja) 一方向透視性化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5333936B2 (ja) インキ塗布方法、インキ塗布装置、インキ塗布済の床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インキ塗布済の床材
JP5235497B2 (ja) 感圧転写テープ
JP3460959B2 (ja) メタリック調フィルム
CN114340906B (zh) 具有色域的微光学安全装置
JP3193372U (ja) 研磨と光学レーザー印刷で図柄を模擬できる枚葉式同一生産ラインの印刷による印刷物
CN210211703U (zh) 一种双通路彩色印刷设备
JP3193225U (ja) 光学レーザー印刷で図柄を模擬できる枚葉式同一生産ラインの印刷による印刷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