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4643A - 通信系统、移动台以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移动台以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94643A
CN104094643A CN201380007936.0A CN201380007936A CN104094643A CN 104094643 A CN104094643 A CN 104094643A CN 201380007936 A CN201380007936 A CN 201380007936A CN 104094643 A CN104094643 A CN 104094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network
wireless access
service
carrying
travelling carri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79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竹田晋也
田中威津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094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46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23Media gateways
    • H04L65/103Media gateway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33Signalling gateways
    • H04L65/104Signalling gateway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系统、移动台以及通信方法,能够抑制伴随移动台经由无线接入网而尝试对IP-CAN的连接而引起的IP-CAN的处理负荷的增大,所述无线接入网不对应于基于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IMS)的服务。UE100从SGSN经由3G接收表示3G与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的服务不对应的情况的服务非对应信息,在接收到服务非对应信息的情况下,中止发送经由3G的激活PDF上下文请求。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移动台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连接到遵从互联网协议的接入网的通信系统、移动台以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中,规定了以下架构(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移动台(UE)在提供会话发起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以及语音媒体的传输功能的IP接入网即IP连通性接入网(IP-CAN,IP-Connectivity Access Network)上,确立SIP以及语音媒体用的逻辑通信路径即IP-CAN承载(IP-CAN Bearer)(SIP承载(SIP Bearer)),实现LTE上的语音通话(VoLTE)等。
此外,规定了在IP-CAN承载由于某些原因(例如,移动台向UTRAN(3G)/GERAN(2G)的切换或网络侧的过载状态等)而被释放的情况下,移动台执行对IP-CAN的连接步骤(例如,非专利文献2)。
图1表示在移动台经由E-UTRAN(LTE)确立了IP-CAN承载后,由于向其他无线接入网即UTRAN/GERAN的切换(转移)而释放了IP-CAN承载的情况下的通信时序。如图1所示,若移动台执行向UTRAN/GERAN的切换(S10),则IP-CAN承载被释放(removal)(S20)。此外,移动台在执行该切换后,执行对IP-CAN的连接步骤(S30)。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24.229V11.2.1,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Core Network and Terminals;IP multimedia callcontrol protocol based on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and Session DescriptionProtocol(SDP);Stage 3(Release 11),2012年1月
非专利文献2:3GPP TS 23.228V11.3.0,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 Aspects;IP MultimediaSubsystem(IMS);Stage 2(Release 11),2011年12月
发明内容
IP-CAN存在以下情况:由与基于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IMS,IPMultimedia core network Subsystem)的服务(例如,利用了SIP的语音通话、或使用了IP的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e Service))对应的无线接入网(例如,LTE)构成的情况,以及由没有与基于IMS的服务对应的IP接入网(例如,3G)构成的情况,其中,所述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由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PCRF,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和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Proxy-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等构成。
但是,移动台即使在由于切换等而由没有与该服务对应的无线接入网构成IP-CAN的情况下,也与该IP-CAN是否与基于IMS的服务对应无关,而是必定执行对IP-CAN的连接步骤,尝试确立IP-CAN承载。因此,由于对没有与IMS对应的IP-CAN重复该连接步骤,该IP-CAN的处理负荷可能会徒增。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系统、移动台以及通信方法,能够抑制伴随移动台经由无线接入网而尝试对IP-CAN的连接而引起的IP-CAN的处理负荷的增大,其中,所述无线接入网没有与基于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IMS)的服务对应。
本发明的第一特征是一种通信系统,具备:移动台,能够经由第一无线接入网和第二无线接入网的其中一个,连接到遵从互联网协议的IP接入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与基于遵从互联网协议的IP多媒体子系统的服务对应,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与基于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的服务不对应;以及交换机,能够与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进行通信,其的主旨在于,所述交换机具备信息通知部,所述信息通知部将表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与所述服务不对应的情况的服务非对应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台,所述移动台具备:承载确立部,将承载确立请求发送给所述IP接入网,所述承载确立请求用于请求在所述移动台和构成所述IP接入网的网关装置之间确立逻辑通信路径即承载;以及信息接收部,从所述交换机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接收所述服务非对应信息,在所述信息接收部接收到所述服务非对应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承载确立部中止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发送所述承载确立请求。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是一种移动台,能够经由第一无线接入网和第二无线接入网的其中一个,连接到遵从互联网协议的IP接入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与基于遵从互联网协议的IP多媒体子系统的服务对应,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与基于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的服务不对应,其主旨在于,所述移动台具备:承载确立部,将承载确立请求发送给所述IP接入网,所述承载确立请求用于请求在所述移动台和构成所述IP接入网的网关装置之间确立逻辑通信路径即承载;以及信息接收部,从所述交换机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接收服务非对应信息,所述服务非对应信息表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与所述服务不对应的情况,在所述信息接收部接收到所述服务非对应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承载确立部中止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发送所述承载确立请求。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是一种通信方法,由移动台和交换机执行,所述移动台能够经由第一无线接入网和第二无线接入网的其中一个,连接到遵从互联网协议的IP接入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与基于遵从互联网协议的IP多媒体子系统的服务对应,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与基于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的服务不对应,所述交换机能够与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进行通信,其主旨在于,所述通信方法具有:所述交换机将表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与所述服务不对应的情况的服务非对应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台的步骤;所述移动台将用于请求在所述移动台和构成所述IP接入网的网关装置之间确立逻辑通信路径即承载的承载确立请求发送给所述IP接入网的步骤;所述移动台从所述交换机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接收所述服务非对应信息的步骤;以及所述移动台在从所述交换机接收到所述服务非对应信息的情况下,中止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发送所述承载确立请求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以往的移动通信系统中IP-CAN承载被释放的情况下的通信时序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概略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SGSN 210以及MME 220的功能块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UE100的功能块结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UE100的IP-CAN承载的确立请求的中止动作流程的图。
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UE100接通了电源等情况下的IP-CAN承载的确立请求时序的图。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UE100在UTRAN(或者GERAN)内区域中进行了移动(切换等)的情况、或从其他无线接入网(RAT)转移到了UTRAN(或者GERAN)等情况下的IP-CAN承载的确立请求时序的图。
图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变更例所涉及的UE100接通了电源等情况下的IP-CAN承载的确立请求时序的图。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变更例所涉及的UE100在LTE内区域中进行了移动(切换等)的情况、或从其他无线接入网(RAT)转移到了E-UTRAN等情况下的IP-CAN承载的确立请求时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者类似的部分赋予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其中,应该留意到附图是示意性的图,各尺寸的比率等与现实的比率不同。
从而,具体的尺寸等应该参考以下的说明而判断。此外,当然在附图相互间也包含相互的尺寸的关系或比率不同的部分。
(1)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概略结构
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10的整体概略结构图。如图2所示,移动通信系统10由移动台100(以下,UE100)、IP连通性接入网200(以下,IP-CAN200)、以及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300(以下,IMS300)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UE100能够执行按照长期演进(LTE)以及3G(W-CDMA)方式的无线通信。UE100能够按照LTE或者3G方式而连接到IP-CAN200。此外,UE100经由IP-CAN200执行UE100对IMS300的注册(Registration)。例如,UE100能够按照在3GPP TS24.229的第5.1.1.1节和L3.1.2节中规定的注册步骤而执行UE100对IMS300的注册。
LTE(E-UTRAN)是与基于IMS300的服务对应的无线接入网,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第一无线接入网。此外,3G(UTRAN)是与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的服务不对应的无线接入网,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第二无线接入网。UE100能够经由LTE和3G的其中一个连接到IP-CAN200。
IP-CAN200是遵从互联网协议(IP)的IP接入网。具体而言,IP-CAN200是提供会话发起协议(SIP)以及语音媒体的传输功能的网络,在本实施方式中,符合于LTE/演进分组核心(EPC,Evolved Packet Core)网络。
IP-CAN200包含移动性管理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服务网关(SGW,Serving Gateway)、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Packet DataNetwork Gateway)、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PCRF,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Function)、以及SGSN(服务GPRS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210(交换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UE100和SGSN210构成通信系统。
MME220容纳eNodeB(无线基站),是提供移动性控制和承载控制功能等的交换机。SGW是容纳3GPP(LTE)的接入系统的范围内分组交换机。PGW是与IMS基础的连接点,是进行IP地址的分配或对SGW的分组转发等的分组交换机。此外,PGW与PCRF联合而执行QoS控制和承载设定控制等。PCRF是执行用于用户数据转发的QoS以及计费的控制的逻辑节点。SGSN是容纳UTRAN(3G)接入系统的分组交换机。
IMS300是遵从互联网协议的多媒体子系统,包含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Proxy-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询问呼叫会话控制功能(I-CSCF,Interrogating-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Serving-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以及应用服务器(AS,Application Server)。
P-CSCF是被配置在与EPC的连接点上的SIP中继服务器,不仅具有SIP的转发的功能,还具有与EPC(PCRF)联合而启动QoS控制,或识别IP-CAN承载的状态的功能。此外,其他网(固定电话网等)被连接到IMS300。
(2)通信系统的功能块结构
接着,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通信系统的UE100、SGSN210以及MME220的功能块结构。
(2.1)SGSN210以及MME220
图3(a)是SGSN210的功能块结构图,图3(b)是MME220的功能块结构图。SGSN210是能够与IMS300进行通信的交换机,如图3(a)所示,SGSN210具备通信部211以及信息通知部213。此外,MME220是能够与IMS300进行通信的交换机,如图3(b)所示,MME220具备通信部221以及信息通知部223。
通信部211执行与构成IP-CAN200的SGW、和构成IMS300的装置的通信。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UE100经由UTRAN连接到IP-CAN200的情况下,通信部211能够从SGW等取得与基于IMS300的服务不对应的情况,或存储与该服务不对应的情况。另外,作为该服务,可列举语音通话(VoLTE)、使用了IP的短消息服务(SMS over IP)、RCS(富通信套件,Rich Communication Suite)等。
信息通知部213向UE100通知各种信息。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信息通知部213将表示3G与基于IMS300的服务不对应的情况(不支持该服务的情况)的服务非对应信息发送给UE100。具体而言,信息通知部213将包含表示3G与基于IMS300的服务不对应的情况的IMS=不支持(IMS=notsupported)的信息元素(IE,Information Element)发送给UE100。作为包含该IE的消息(Primitive,基元),可列举作为对从UE100发送的附着请求(AttachRequest)的响应而被发送给UE100的附着接受(Attach Accept)、和作为对从UE100发送的路由区更新请求(Routing Area Update(RAU)Request)的响应而被发送给UE100的路由区更新接受(Routing Area Update Accept)等对来自UE100的位置注册的响应。
在该消息中,包含表示经由UE100连接的无线接入网的IP-CAN200是否与基于IMS300的服务对应的情况的IMS支持指示符(IMS supportedindicator)作为IE,如上所述,IMS支持指示符能够示出表示与该服务不对应的情况的IMS=not supported。另外,由IMS=不支持表示与该服务不对应的情况是一例,除了IMS=not supported之外,也可以在与该服务对应的情况下发送IMS=supported,或者也可以在与该服务不对应的情况下不发送IMS支持指示符本身。
也就是说,IMS支持指示符通知IP-CAN200是否具有能够提供IMS300专用的SIP信令承载(SIP Signaling bearer)的能力。
MME220中的功能块的动作方式与SGSN210大致相同。即,也可以是通信部211进行相当于通信部221的动作,信息通知部213进行相当于信息通知部223的动作。此时,路由区更新(RAU,Routing Area Update)、路由区更新接受(Routing Area Update Accept)分别另称为跟踪区更新(TAU,TrackingArea Update)、跟踪区更新接受(Tracking Area Update Accept)。
(2.2)UE100
图4是UE100的功能块结构图。如图4所示,UE100具备非接入层(Non-Access-Stratum)层101(以下,NAS层101)以及上位层103。
NAS层101从SGSN210接收服务非对应信息。上位层103具体而言是IMS应用,基于从NAS层101接收到的IMS支持指示符(IMS=not supported),将IMS300设定为注销(Deregistered)状态。也就是说,上位层103通过将IMS300设定为注销状态,从而中止利用基于IMS300的服务。或者,也可以在接收到IMS支持指示符(IMS=not supported)后,判断为SIP同步由于某些理由(例如,基于定时器控制的SIP同步的监视)而偏离之后,将IMS300设定为注销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NAS层101构成从SGSN210接收IMS支持指示符的信息接收部。
此外,上位层103构成承载确立部,所述承载确立部向IP-CAN200、具体而言向SGSN210发送用于请求在UE100和构成IP-CAN200的PGW(网关装置)之间确立逻辑通信路径即IP-CAN承载的激活PDF上下文请求(ActivatePDP Context Request)(承载确立请求)。在NAS层101接收到IMS支持指示符(IMS=not supported)的情况下,上位层103中止经由3G发送承载确立请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位层103中止发送承载确立请求,直至UE100由于在LTE、即与基于IMS300的服务对应的无线接入网范围内而能够利用该服务为止。上位层103这样进行动作,所以NAS层101持续中止发送IP-CAN承载的确立请求,直至由于UE100所在的无线接入网(RAT)发生变化等而使得与位置注册的响应相关的消息、具体而言附着/RAU接受/TAU接受成为表示与基于IMS300的服务对应的情况为止。
(3)通信系统的动作
接着,说明上述的移动通信系统10的动作。具体而言,说明UE10对于IP-CAN承载的确立请求的中止动作流程,以及UE100和SGSN210对于IP-CAN承载的确立请求时序。
(3.1)UE100对于IP-CAN承载的确立请求的中止动作流程
图5表示UE100对于IP-CAN承载的确立请求的中止动作流程。如图5所示,UE100的NAS层101接收包含IMS支持指示符在内的消息,IMS支持指示符表示是否与基于IMS300的服务对应(S110)。接下来,NAS层101将所接收到的IMS支持指示符通知给上位层103(S120)。
上位层103判定所接收到的IMS支持指示符是否为IMS=不支持(S130)。
在IMS=not supported的情况下,上位层103将UE100从IMS注册(Registered)状态变更为IMS注销(Deregistered)状态(S140)。另外,如上所述,该动作并非必须。
此外,上位层103中止发送IP-CAN承载的确立请求(S150)。具体而言,上位层103持续中止发送IP-CAN承载的确立请求,直至由于UE100所在的无线接入网发生变化等而使得该IE成为表示与基于IMS300的服务对应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IMS=supported的情况下,上位层103判定IP-CAN承载是否已经被确立(S160)。在IP-CAN承载没有经由UE100所在的无线接入网被确立的情况下,上位层103将IP-CAN承载的确立请求发送给IP-CAN200(例如,MME220)(S170)。
(3.2)UE100和SGSN210对于IP-CAN承载的确立请求时序
图6表示在UE100接通了电源等情况下的IP-CAN承载的确立请求时序。
如图6所示,随着UE100的电源接通,UE100发送用于请求对3G的附着(Attach)的附着请求(S210)。SGSN210将作为对附着请求的响应的附着接受发送给UE100(S220)。如上所述,在附着接受中包含IMS支持指示符。
接收到附着接受的UE100基于IMS支持指示符,判定是否请求确立IP-CAN承载(S230)。具体而言,UE100基于上述的图5所示的动作流程,判定是否请求确立IP-CAN承载。
在请求确立IP-CAN承载的情况下,UE100将激活PDF上下文请求发送给SGSN210(S240)。
图7表示在UE100在UTRAN(或者GERAN)内区域中进行了移动(切换等)的情况、或从其他无线接入网(RAT)转移到了UTRAN(或者GERAN)等情况下的IP-CAN承载的确立请求时序。
如图7所示,随着UE100在UTRAN内区域中进行了移动等,UE100发送用于请求更新路由区的路由区更新请求(S210A)。SGSN210将作为对路由区更新请求的响应的路由区更新接受发送给UE100(S220A)。如上所述,在路由区更新接受中包含IMS支持指示符。以下,S230以及S240的处理与图6的情况相同。
(4)作用·效果
根据上述的UE100以及SGSN210,包含表示3G与基于IMS300的服务不对应的情况的IMS支持指示符在内的IE从SGSN210被发送给UE100。此外,在UE100中,在接收到表示与基于IMS300的服务不对应的情况的IMS支持指示符(IMS=not supported)的情况下,中止经由3G发送承载确立请求。
因此,在UE100接收到IMS支持指示符(IMS=not supported)的情况下,立刻中止发送承载确立请求。也就是说,尽管与基于IMS300的服务不对应,与IP-CAN承载的确立请求相关的通信产生也被抑制,能够有效地抑制IP-CAN200的处理负荷的增大。特别是,在UE100接收到IMS支持指示符(IMS=not supported)的情况下,承载确立请求的发送全部被中止,所以能够可靠地抑制发送无用的承载确立请求。
另外,关于表示无线接入网是否与基于IMS300的语音通信(IMS voice)对应的IE,在3GPP的技术标准中进行了规定(TS 24.301Subclause 9.9.3.12A的IMS voice over PS session indicator、TS 24.008Subclause 10.5.5.23的IMSvoice over PS session indicator),但仅关于语音通话而规定了该IE,在与该语音通信不对应的情况下,仅规定了经由线路交换(CS)域(domain)执行语音通话。也就是说,关于IP-CAN承载的处理没有进行任何规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UE100能够中止发送该承载确立请求,直至由于UE100在LTE范围中而能够利用基于IMS300的服务为止。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抑制发送无用的承载确立请求。
(5)其他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公开了本发明的内容,但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论述以及附图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定。根据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各种替代实施方式是明显的。
例如,在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3G与基于IMS300的服务不对应的情况,但本发明也同样能够应用于LTE与基于IMS300的服务不对应的情况。
图8以及图9分别对应于上述的图6以及图7。图8表示在UE100接通了电源等情况下的IP-CAN承载的确立请求时序。图8表示在本发明的变更例所涉及的UE100接通了电源等情况下的IP-CAN承载的确立请求时序。此外,图9表示在UE100在LTE内区域中进行了移动(切换等)的情况、或从其他无线接入网(RAT)转移到了E-UTRAN等情况下的IP-CAN承载的确立请求时序。
在图8所示的变更例的情况下,MME220代替SGSN210而执行附着请求/附着接受的发送接收(S310以及S320)。此外,在图9所示的变更例的情况下,MME220执行跟踪区更新请求/跟踪区更新接受的发送接收(S310A以及S320A)。在跟踪区更新接受中包含IMS支持指示符。另外,图8以及图9所示的S330中的UE100的处理与图6以及图7所示的S230相同。此外,S340中的UE100的处理也与图6以及图7所示的S240大致相同,但所使用的消息(Primitive)成为PDN连接请求(PDN Connectivity Request)。
或者也可以是MME220通过IMS支持指示符通知与基于IMS300的服务对应的情况。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由NAS层101以及上位层103构成UE100,但这样的结构并非必须。例如也可以是上位层103安装信息接收部以及承载确立部的功能。
另外,上述的本发明也可以如下表现。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的主旨在于,一种移动通信系统10(通信系统),具备:UE100(移动台),能够经由与基于遵从互联网协议的IMS300(IP多媒体子系统)的服务对应的第一无线接入网、和与基于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的服务不对应的第二无线接入网的其中一个,连接到遵从互联网协议的IP-CAN200(IP接入网);以及交换机(SGSN210或者MME220),能够与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进行通信,其中,所述交换机具备信息通知部213(信息通知部),所述信息通知部213将表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与所述服务不对应的情况的服务非对应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台,所述移动台具备:上位层103(承载确立部),将用于请求在所述移动台和构成所述IP接入网的PGW(网关装置)之间确立逻辑通信路径即IP-CAN承载(承载)的激活PDF上下文请求或者PDN连接请求(承载确立请求)发送给所述IP接入网;以及NAS层101(信息接收部),从所述交换机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接收所述服务非对应信息,在所述信息接收部接收到所述服务非对应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承载确立部中止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发送所述承载确立请求。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的主旨在于,一种移动台,能够经由与基于遵从互联网协议的IP多媒体子系统的服务对应的第一无线接入网、和与基于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的服务不对应的第二无线接入网的其中一个,连接到遵从互联网协议的IP接入网,其中,所述移动台具备:承载确立部,将用于请求在所述移动台和构成所述IP接入网的网关装置之间确立逻辑通信路径即承载的承载确立请求发送给所述IP接入网;以及信息接收部,从所述交换机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接收服务非对应信息,所述服务非对应信息表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与所述服务不对应的情况,在所述信息接收部接收到所述服务非对应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承载确立部中止发送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的所述承载确立请求。
在本发明的第二特征中,也可以是所述承载确立部中止发送所述承载确立请求,直至所述移动台由于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范围内而能够利用所述服务为止。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二特征中,也可以是所述信息接收部由NAS层构成,所述NAS层从所述交换机接收所述服务非对应信息,所述承载确立部由上位层构成,所述上位层基于从所述NAS层接收到的所述服务非对应信息而将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设定为注销状态。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的主旨在于,一种通信方法,由移动台和交换机执行,所述移动台能够经由与基于遵从互联网协议的IP多媒体子系统的服务对应的第一无线接入网、和与基于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的服务不对应的第二无线接入网的其中一个,连接到遵从互联网协议的IP接入网,所述交换机能够与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进行通信,其中,所述通信方法具有:所述交换机将表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与所述服务不对应的情况的服务非对应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台的步骤;所述移动台将用于请求在所述移动台和构成所述IP接入网的网关装置之间确立逻辑通信路径即承载的承载确立请求发送给所述IP接入网的步骤;所述移动台从所述交换机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接收所述服务非对应信息的步骤;以及在从所述交换机接收到所述服务非对应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移动台中止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发送所述承载确立请求的步骤。
像这样,本发明当然包含此处未记载的各种实施方式等。从而,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仅根据上述的说明而由适合的权利要求书所涉及的发明特定事项而决定。
另外,日本专利申请第2012-087943号(2012年4月6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被编入本申请说明书。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能够提供一种通信系统、移动台以及通信方法,能够抑制随着移动台经由与基于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IMS)的服务不对应的无线接入网而尝试对IP-CAN的连接而引起的IP-CAN的处理负荷的增大。
标号说明
10……移动通信系统
100……UE
101……NAS层
103……上位层
200……IP-CAN
210……SGSN
220……MME
211……通信部
213……信息通知部
221……通信部
223……信息通知部
300……IMS

Claims (5)

1.一种通信系统,具备:
移动台,能够经由第一无线接入网和第二无线接入网的其中一个,连接到遵从互联网协议的IP接入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与基于遵从互联网协议的IP多媒体子系统的服务对应,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与基于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的服务不对应;以及
交换机,能够与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进行通信,
其中,
所述交换机具备信息通知部,所述信息通知部将表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与所述服务不对应的情况的服务非对应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台,
所述移动台具备:
承载确立部,将承载确立请求发送给所述IP接入网,所述承载确立请求用于请求在所述移动台和构成所述IP接入网的网关装置之间确立逻辑通信路径即承载;以及
信息接收部,从所述交换机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接收所述服务非对应信息,
在所述信息接收部接收到所述服务非对应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承载确立部中止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发送所述承载确立请求。
2.一种移动台,能够经由第一无线接入网和第二无线接入网的其中一个,连接到遵从互联网协议的IP接入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与基于遵从互联网协议的IP多媒体子系统的服务对应,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与基于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的服务不对应,其中,
所述移动台具备:
承载确立部,将承载确立请求发送给所述IP接入网,所述承载确立请求用于请求在所述移动台和构成所述IP接入网的网关装置之间确立逻辑通信路径即承载;以及
信息接收部,从所述交换机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接收服务非对应信息,所述服务非对应信息表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与所述服务不对应的情况,
在所述信息接收部接收到所述服务非对应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承载确立部中止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发送所述承载确立请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台,其中,
所述承载确立部中止发送所述承载确立请求,直至所述移动台由于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的范围内而能够利用所述服务为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台,其中,
所述信息接收部由NAS层构成,所述NAS层从所述交换机接收所述服务非对应信息,
所述承载确立部由上位层构成,所述上位层基于从所述NAS层接收到的所述服务非对应信息而将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设定为注销状态。
5.一种通信方法,由移动台和交换机执行,
所述移动台能够经由第一无线接入网和第二无线接入网的其中一个,连接到遵从互联网协议的IP接入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与基于遵从互联网协议的IP多媒体子系统的服务对应,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与基于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的服务不对应,
所述交换机能够与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进行通信,
其中,
所述通信方法具有:
所述交换机将表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与所述服务不对应的情况的服务非对应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台的步骤;
所述移动台将用于请求在所述移动台和构成所述IP接入网的网关装置之间确立逻辑通信路径即承载的承载确立请求发送给所述IP接入网的步骤;
所述移动台从所述交换机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接收所述服务非对应信息的步骤;以及
所述移动台在从所述交换机接收到所述服务非对应信息的情况下,中止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发送所述承载确立请求的步骤。
CN201380007936.0A 2012-04-06 2013-04-05 通信系统、移动台以及通信方法 Pending CN1040946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87943 2012-04-06
JP2012087943A JP5383854B2 (ja) 2012-04-06 2012-04-06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及び通信方法
PCT/JP2013/060476 WO2013151156A1 (ja) 2012-04-06 2013-04-05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及び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4643A true CN104094643A (zh) 2014-10-08

Family

ID=49300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7936.0A Pending CN104094643A (zh) 2012-04-06 2013-04-05 通信系统、移动台以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554364B2 (zh)
EP (1) EP2836026B1 (zh)
JP (1) JP5383854B2 (zh)
KR (1) KR20150002582A (zh)
CN (1) CN104094643A (zh)
CA (1) CA2862286A1 (zh)
WO (1) WO201315115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7027A (zh) * 2016-06-30 2018-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Rcs终端网络切换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移动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11440B1 (ko) * 2013-10-23 2015-04-10 주식회사 엘지유플러스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 망의 호 처리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그 제어방법을 실행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기록 매체와, 그 시스템에 포함되는 P-CSCF
EP3046389B1 (en) * 2013-10-25 2019-03-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0299099B2 (en) 2014-09-17 2019-05-21 Nokia Technologies Oy Emergency call handling using over-the-top services
KR20170134362A (ko) * 2015-04-01 2017-12-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 선택 및 트래픽 라우팅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치
US10459225B2 (en) * 2015-09-30 2019-10-29 Nippon Seiki Co., Ltd. Display device
FR3051178B1 (fr) 2016-05-13 2018-06-15 Mister Auto Emballage de batterie
US10009865B2 (en) * 2016-06-27 2018-06-26 Blackberry Limited Reliability of VoLTE/ViLTE calls
WO2018235708A1 (ja) * 2017-06-19 2018-12-2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移動管理ノード
KR102575753B1 (ko) 2021-06-10 2023-09-06 김종수 친환경 아이스팩 및 그 제조방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47364A1 (en) * 2003-09-03 2005-03-03 Fujitsu Limited Communication relay method and device
CN101940031A (zh) * 2008-04-03 2011-01-0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台、移动交换台和移动通信方法
CN102119555A (zh) * 2008-08-08 2011-07-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方法以及移动台
US20120014354A1 (en) * 2009-06-03 2012-01-19 Johanna Lisa Dwyer Voice service in evolved packet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94228A (ja) * 2003-09-16 2005-04-07 Sharp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端末の自動再接続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47364A1 (en) * 2003-09-03 2005-03-03 Fujitsu Limited Communication relay method and device
CN101940031A (zh) * 2008-04-03 2011-01-0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台、移动交换台和移动通信方法
CN102119555A (zh) * 2008-08-08 2011-07-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方法以及移动台
US20120014354A1 (en) * 2009-06-03 2012-01-19 Johanna Lisa Dwyer Voice service in evolved packet syste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7027A (zh) * 2016-06-30 2018-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Rcs终端网络切换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07567027B (zh) * 2016-06-30 202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Rcs终端网络切换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19528A (ja) 2013-10-24
JP5383854B2 (ja) 2014-01-08
US9554364B2 (en) 2017-01-24
EP2836026B1 (en) 2017-09-13
EP2836026A4 (en) 2015-12-30
CA2862286A1 (en) 2013-10-10
US20150023276A1 (en) 2015-01-22
KR20150002582A (ko) 2015-01-07
EP2836026A1 (en) 2015-02-11
WO2013151156A1 (ja) 2013-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94643A (zh) 通信系统、移动台以及通信方法
CN104221406B (zh) 移动台以及信息提供服务器
CN102244910B (zh) 一种增强单接入语音业务连续性的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3096243A (zh) 终端的呼叫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998335B (zh) 一种紧急业务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3533585B (zh) 资源承载的预留方法及系统
CN101998333B (zh) 紧急附着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4205965B (zh) 通信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9996311B (zh) 一种长期演进语音被叫域选择方法、相关网元及介质
CN104145515A (zh) 移动台以及通信方法
US9320071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3137035A1 (ja)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JP2015115767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215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