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1629A - 避免谐波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避免谐波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91629A
CN104091629A CN201410293485.8A CN201410293485A CN104091629A CN 104091629 A CN104091629 A CN 104091629A CN 201410293485 A CN201410293485 A CN 201410293485A CN 104091629 A CN104091629 A CN 1040916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rt yearn
transmission
electric
electric installation
electric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934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广荣
梁昌勇
张桦
王建玉
钟文勇
刘晓波
张凤祝
辛文伟
纪忆
罗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29348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916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91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162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82711 priority patent/WO2015197033A1/zh
Priority to US15/322,255 priority patent/US20170169917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2Disposition of insulation
    • H01B7/0208Cables with several layers of insulating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02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or ripp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2Disposition of insulation
    • H01B7/0241Disposition of insulation comprising one or more helical wrapped layers of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2Disposition of insulation
    • H01B7/0275Disposition of insulation comprising one or more extruded layers of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08Three-wire systems; Systems having more than three wi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1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or ripp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40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芯线相互绝缘的耳机导线结构的新用途,发现并确认谐波的一个源头是传统使用的芯线相互裸露的多芯线,将它替换成芯线相互绝缘的多芯线或单芯线,可以避免芯线相互裸露所产生的大量谐波、低成本提高涉电装置和电能电信号传输网络工作质量和节省电能。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滤波器以及一些提高导线易用性的技术方案。

Description

避免谐波的方法和装置
1.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谐波治理,具体涉及一种导线结构的新用途,同时涉及涉电装置和电能电信号传输网络,还涉及一种滤波器。
2.背景技术
涉电装置和电能电信号传输网络已经有治理谐波的各种传统技术方案,它们都没有涉及涉电装置和电能电信号传输导线的结构。
涉电装置内部的电能配送传输线、外部的电能输入线、内部的信号配送传输线和外部的信号输入线以及电能电信号传输网络,普遍使用各种类型的多芯线,其芯线结构有一个共同特征:作为一个传输通道使用的多支芯线聚合后,相互处于不绝缘状态,均为裸线。但有例外:
几十年以前的一种单声道耳机(耳塞)属于涉电装置,它用于音源到扬声器端子的信号传输线,采用多支漆包线分两组构成两个传输通道,外面再包覆绝缘护套,外观仅仅是一条线。该方案目的是减掉一个通道的绝缘护套以使耳机导线外径变小以获得柔软手感。由于采用漆包线,每一支芯线都处于绝缘状态,其特点是表面都有绝缘层、绝缘层平整光滑、横截面为实心圆形、直径相同,材质普通、工艺简单,没有其它任何特别之处,属于传统线材生产设备和工艺的产物。
这种芯线相互绝缘的导线结构至今未普遍应用,虽然有三个传输通道的立体声耳机线采用芯线相互绝缘的方案,但现有技术生产的高档耳机线,部分仍然普遍采用多支芯线相互不绝缘的多芯线方案。始终在追求电信号传输质量并且对线材研究最多的高保真领域尚且未关注多支芯线相互是否绝缘与谐波及其次生的纹波噪声的关联性,其它领域自不待言。
前述芯线相互绝缘的导线结构使用的的绝缘方案有待补充。
传统滤波器、滤波单元也存在不足之处,它们采用磁环、电抗、电容、隔离变压器、电子元器件、再生电源或数字滤波等技术方案,都局限于“被动治理”,即谐波产生后的干预。这些方案存在功率(尤其瞬态功率)受限,或者成本过高等问题。
迄今为止,没有涉电装置和电能电信号传输网络所使用的传输导线芯线相互绝缘或不绝缘的结构与谐波是否存在关联的研究报道,换言之,针对谐波这一技术问题,传统技术从未在导线结构上获得任何启示,至今没有发现隐藏于涉电装置和电能电信号传输网络之中的一个重大谐波源。此外,传统滤波器在效果、成本、功率等方面尚待改进。另外,导线的绝缘方案有待补充。
3.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传统理论和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针对“有缝传输”这一谐波源的芯线被绝缘的导线结构的新用途;提供利用该新用途的各类涉电装置和电能电信号传输网络;提供芯线绝缘方案;提供利用长距离衰减谐波并且避免自身有缝传输产生谐波的滤波器。这些方案能够消除涉电装置和电能电信号传输网络传统使用的多芯导线芯线之间的接触不良及其短路电流,避免传统多芯导线产生的谐波以及谐波次生的纹波和噪声,改善各类涉电装置和传输网络的工作质量,节省电能。
本申请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一种芯线被绝缘的导线结构的新用途,用于避免电能和/或电信号采用有缝传输方案所产生的谐波纹波噪声;或者用于避免有缝传输电能和/或电信号产生谐波纹波噪声而导致的电能浪费;或者用于避免有缝传输电能和/或电信号产生谐波纹波噪声对涉电装置和电能和/或电信号传输网络系统工作质量的影响。
所述导线结构新用途,具体用于涉电装置内部传输配送电能,或者用于涉电装置输入或输出电能,或者用于涉电装置内部传输电信号,或者用于涉电装置输入或输出电信号,或者用于高压交流电能传输网络系统,或者用于低压交流电能传输网络系统,或者用于直流电能传输网络系统,或者用于电信号传输网络系统,或者用于制造各种类型、各种规格、适应不同电压、不同流量的无缝传输电能电信号的多芯传输导线。
所述导线结构新用途所使用的芯线被绝缘的导线结构是由多芯导线构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传输通道,或者是由单芯导线构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传输通道,或者多芯线和单芯线混合构成两个以上的传输通道。
提供一种耳机以外的涉电装置,包括所述涉电装置内部传输配送电能,或者包括输入外部电能,或者包括输出电能,或者包括内部传输电信号,或者包括输入外部电信号,或者包括输出电信号的多芯传输导线,在这些所述多芯传输导线当中,一条或部分或全部导线的内部用于传输的每一支芯线都相互绝缘。
在所述涉电装置使用的多芯导线内部,用于传输的每一支芯线相互绝缘,其绝缘方案是所述芯线表面包覆绝缘漆,或者包覆氧化绝缘层,或者包覆静电喷涂层,或者绝缘段与裸露线段间隔设置,或者裸露和绝缘的芯线间隔排列,或者缠绕条带状绝缘物,或者包覆粉状绝缘层,或者包覆脱模层与绝缘层,或者包覆的绝缘层延时自动脱落,或者包覆的绝缘层用手指揉搓即脱落,或者使用定位装置使芯线之间保持空间距离。
在所述涉电装置使用的多芯导线当中,所述芯线使用的绝缘漆是聚氨酯,或者所述绝缘漆主要成分包括聚氨酯。
在所述涉电装置使用的多芯导线当中,一条多芯导线内的芯线是相同材质的导体,或者分别属于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不同材质的导体,或者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所述多芯导线的导体材质各不相同,或者所述多芯传输导线的多支芯线中有任意材料制成的但未被绝缘的芯线,所述未被绝缘的芯线用于传输电能电信号以外的其它目的。
在所述涉电装置使用的多芯导线当中,用于传输的芯线直径相同,或者所述涉电装置使用的多芯导线的截面形状是圆形,或者所述涉电装置使用的多芯导线中的用于传输的每一支芯线的截面形状是圆形,或者所述多芯传输导线的多支芯线经绞合而组成一个传输通道,或者所述多芯传输导线的多支芯线呈直线并列,未经绞合而组成一个传输通道,或者多支芯线长度不等,有的经过绞合,有的呈直线,这两种芯线组成一个传输通道。
在所述涉电装置使用的多芯导线当中,所述多芯导线一端或两端设有插接构件,用于和具备相应插接构件的涉电装置内部各单元相互之间的连接,或者用于具备相应插接构件的涉电装置相互之间的连接;所述多芯导线或者设有屏蔽层,或者设有减振层,或者设有滤波磁环,或者所述多芯导线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传输通道且无外周绝缘层
在所述涉电装置使用的多芯导线当中,一条或一条以上多芯导线具有一个以上传输通道。
所述涉电装置使用的多芯导线在导线制造过程中或涉电装置制造过程中被通电老化。
所述涉电装置是滤波装置,所述滤波装置设有长度在50厘米以上的多芯导线或者单芯线,用于衰减电能和/或电信号的谐波纹波噪声。
在所述滤波装置当中,所述用于滤波的导线起始端与尾端直径不相等,起始端的直径大于尾端,或者所述用于滤波的导线起始端设置升压器,导线尾端设置降压器,或者所述用于滤波的导线裸露于绝缘油中,或者所述滤波装置设有低次谐波的滤波单元。
提供一种电能电信号传输网络系统,包括传输交流电能,或者包括传输直流电能,或者包括传输电信号的多芯传输导线,在这些所述多芯传输导线当中,一条或部分或全部导线的内部用于传输的每一支芯线都相互绝缘。
在所述网络系统中使用的多芯导线内部,用于传输的每一支芯线相互绝缘,其绝缘方案是所述芯线表面包覆绝缘漆,或者包覆氧化绝缘层,或者包覆静电喷涂层,或者绝缘段与裸露线段间隔设置,或者裸露和绝缘的芯线间隔排列,或者缠绕条带状绝缘物,或者包覆粉状绝缘层,或者包覆脱模层与绝缘层,或者包覆的绝缘层延时自动脱落,或者包覆的绝缘层用手指揉搓即脱落,或者使用定位装置使芯线之间保持空间距离。
在网络系统当中,所述多芯线使用的所述绝缘漆是聚氨酯,或者所述绝缘漆主要成分包括聚氨酯。
所述网络系统的传输对象是低压交流电能。
在所述网络系统使用的多条多芯导线当中,一条多芯导线内的芯线是相同材质的导体,或者分别属于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不同材质的导体,或者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所述多芯导线的导体材质各不相同,或者所述多芯传输导线的多支芯线中有任意材料制成的但未被绝缘的芯线,所述未被绝缘的芯线用于传输电能电信号以外的其它目的。
所述网络系统使用的多芯导线中的用于传输的芯线直径相同,或者所述网络系统使用的多芯导线的截面形状是圆形,或者所述网络系统使用的多芯导线中的用于传输的芯线截面形状是圆形,或者所述多芯传输导线的多支芯线呈直线并列,未经绞合而组成一个传输通道,或者多支芯线长度不等,有的经过绞合,有的呈直线,这两种芯线组成一个传输通道。
所述网络系统使用的多芯导线一端或两端设有插接构件,用于和具备相应插接构件的涉电装置内部各单元相互之间的连接,或者用于具备相应插接构件的涉电装置相互之间的连接;所述多芯导线或者设有屏蔽层,或者设有减振层,或者设有滤波磁环,或者所述多芯导线无外周绝缘层。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发现并确认“有缝传输”这一谐波源及其消除方案
“有缝传输”概念源自传统多支芯线相互不绝缘的多芯线结构,多支芯线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相邻,都存在径向缝隙这个“缝”。这种径向缝隙使相邻的芯线在芯线不绝缘的情形下,始终处于不完全的导通状态,即接触不良。接触不良会产生电火花(例如电源插头插座接触、分离瞬间可看见电火花),多芯线的芯线虽然间隙致密且间距不变,难以引发电火花,但这种接触不良在芯线之间必然形成“短路电流”。
“短路电流”源于导线结构和电流特性。稍有绞合的芯线不绝缘的多芯线中的每根芯线都长于绞合线的长度。电流(电能和/或电信号)的特性之一是走最短路径,因此,跨越芯线间隙这个“缝”,成为电流(交流、直流电能和/或电信号)在芯线不绝缘的多芯导线中的必然选择。这种跨越芯线间隙的电流,可视作“短路电流”。导线节距越小,“短路电流”越多,谐波的分量也越大。本申请实验证实,无绞合的芯线不绝缘的多芯线,属于有缝传输,也存在“短路电流”。
有缝传输产生的这种“短路电流”,经本申请实验证实,是一个未见任何研究报道的谐波源,它使有缝传输犹如周身跑冒滴漏的输水管,边传输边产生谐波并次生纹波噪声且浪费电能。
与“有缝传输”不同,前述耳机线内部的多支芯线相互绝缘,可以称作“无缝传输”,虽然芯线之间仍有间隙,但每一支芯线内的电流均受到绝缘层的拘束,无法流窜到毗邻芯线,从根本上遏制“有缝传输”产生“短路电流”形成谐波纹波噪声。根据电流受到绝缘层拘束而定义无缝传输,单芯线也属于无缝传输。
通过测量仪器,可以观测到“无缝传输”避免谐波的效果。在不干预市电电网谐波的前提下,在同一市电插座与同一负载之间,分别使用传统的有缝传输和多支漆包线组成的两根多芯线、长度均100米作电能连接线,在连接线靠近负载一端接入谐波分量的测量仪器。开启负载,可以看到“无缝传输”的谐波量少于“有缝传输”,然后,在导线的额定载流量以内加大负载,“有缝传输”的谐波量随之增加,而“无缝传输”谐波量变化甚微。直流电的纹波噪声分量测试表明,“无缝传输”的纹波噪声量少于“有缝传输”。这些实验,证明谐波主要源自电网传输负载不平衡的传统理论有误,有缝传输才是交流、直流电流传输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谐波源、纹波噪声源。
本申请通过实验,发现并确认导线芯线结构与谐波密切相关,有缝传输是最大的一个谐波源并次生纹波噪声;发现并确认芯线相互绝缘的多芯导线和单芯导线属于无缝传输,具备避免有缝传输产生谐波纹波噪声的新用途,是完全能够消除有缝传输这一谐波源的新技术方案。
(2)减少电能浪费
谐波的危害之一是参与电能计量却不参与用电器做功,浪费电能。
“无缝传输”与“有缝传输”两种导线的节电对比实验如下:“有缝传输”是传统多芯线,“无缝传输”是多支漆包线,二者的铜质芯线截面积均相同,长度均60米、芯线数量均50芯,两者轮流在交流电网220伏50赫兹的同一节点取电,在该节点设置电能计量表,经60米导线接通电热炉具。实验结果:如果要求两种导线将同样水量加热到同样温度,“无缝传输”的加热时间比“有缝传输”少10%以上;如果加热时间相同,“无缝传输”所达到的水温与“有缝传输”相比较,“无缝传输”高10%以上。在两个10%的多次对比实验中,“无缝传输”与“有缝传输”的电耗量基本相同,而两者的有效功率,相差10%以上。两种导线消耗的电能数值,都在导线输入端头读取,都采用同一电子计量表。实验表明,单芯线同样具有无缝传输功效。
在另一实验中,实验条件与上相同,另一种电热炉具表现不同,它在同样时限,将同样水量加热到同样温度,“无缝传输”通过的电流比“有缝传输”少10%以上。
上述实验中,有缝传输多消耗的10%以上的电能,都变成了谐波,这个分量实属各个谐波源之首;这再次证明,谐波主要源自电网负载不平衡的传统理论有误,有缝传输才是最大谐波源。
上述实验,无论是感性负载(电磁炉),还是阻性负载(电阻丝),均可验证,均能观察到“无缝传输”节能10%以上的效果:或者缩短用电器工作时间,或者提高用电器工作效率,或者减少电能消耗。
另一实验表明,电机也能得益于无缝传输,例如,转速可以因无缝传输而得以提高。
用电器的电能输入线也节能。虽然这条线只有一两米长,但因为芯数多,有几个百分点的电能会生成谐波参与计量而不参与做功,节能数量因负载大小而不等。
实验表明,单芯线同样具有无缝传输功效。
应该指出,上述“无缝传输”实验节省的10%以上的电能数值,其实只是电能总量中的部分谐波分量值,未包括电网远端已经衰减而未到达实验取电节点的高频谐波,因为高频谐波会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衰减,这意味着“有缝传输”在电网上产生的谐波,一边产生一边衰减。所以,如果电网和涉电装置全部“无缝传输”,那么,节能效果必然增加。直流电节能数量主要取决于其中的交流成分残量。
无缝传输节省10%以上的电能,相当于4个三峡的年发电量(中国年发电量现为4万多亿度,三峡电站年发电量为1千亿度)。在功率相同时,本申请的节电原理是同功率情况下,电压越低,电流越大,节电越多。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电压是110伏,110伏的理论节电量比220伏多一倍。全世界年发电量20多万亿度,如果电网和涉电装置全部实现“无缝传输”,不难推算全世界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这最好地说明了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3)低成本即可提高各类涉电装置的工作质量
某国产品牌的显像管电视机,采用一般材质的铝、铜漆包线或者单芯线替换机外机内各种长度的所有传输电能电信号多芯线以后,显著提高了显示质量,对比度大幅提升,灰度级别明显增加,图像解析力细腻,色彩从夸张凌乱变得自然逼真,即使非视频发烧友也能看出画质明显改善。按照同样方法改造一台公认最高级别最大尺寸的显像管电视机后,播放同一“蓝光”影碟的图像质量明显提高。按照同样方法改造一台输入数字信号的全数字功放,替换了内部的电能电信号线和输出连接线后,“数码味”大为减少。这三个案例的共同特点:用电器电能电信号的外部输入和内部配送,都更换成无缝传输导线,都经过2000小时的长期“煲机”,2000小时后,器材性能仍在持续改善,而通常的发烧经验是煲机200小时后,器材性能已趋稳定。
煲机时间相差10倍以上的对比结果,揭示本申请技术方案能够抑制涉电装置自身“有缝传输”电能电信号之时产生的最直接影响自身质量的谐波以及谐波次生的纹波和噪声;同时揭示涉电装置“无缝传输”必然提高模拟信号传输质量,降低数字信号的误码率;还证实导体内部结构确实存在影响传输质量的所谓“晶粒界面”或其它未被发现的深层次现象,形成跨越“晶粒”的“短路电流”之类的谐波纹波噪声。所谓“煲机”“煲线”,应属电流与导体交互作用,优化导线性能的老化过程。传统技术方案200小时后,“有缝传输”产生的谐波开始掩盖晶粒之类的深层次问题,并且跻身电能电信号,影响涉电装置的工作质量。
为提高涉电装置出厂质量,涉电装置制造过程中,可以采用主动加速老化的相应工艺。
提高电能和数字、模拟电信号传输质量的必然结果是各类涉电装置的性能改善,这种改善可以惠及各种档次、各类涉电装置,其代价仅仅是低成本的普通线材以及绝缘材料。换言之,本申请仅用低成本就能提升涉电装置质量。另外,涉电装置使用无缝传输后,原有的滤波单元可以酌情省略或简化为仅针对低次谐波,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提高涉电装置质量的一个具体标志是提高传统滤波装置的工作质量。传统滤波器的内部和输出导线使用“有缝传输”,自身也在产生新谐波,滤波效果必定打折扣,因为这些新生谐波太靠近涉电装置。从这个角度而言,只要沿用“有缝传输”,无论多么完美的滤波器,也还是一个谐波源。如果采用无缝传输,可以避免自身产生的谐波,从而提高滤波质量。
提高涉电装置质量的另一个具体标志是涉电装置效率提高,工作状态更稳定,安全保障更可靠,工作寿命更长,因为谐波造成的电能电信号传输网络、变压器、电机、线路、电子元器件等涉电装置涉电部件发热量减少,杂音减少,震动减少。
(4)提高电能传输效率
根据集肤效应原理,频率越高的谐波越趋于占用导体表面这个优质通道,降低传输效率,采用无缝传输避免谐波,能够重拾优质通道,提高电能传输效率并节省电能。
(5)降低电能使用成本
在有缝传输产生的谐波消失后,谐波治理,甚至功率因数和无功补偿等涉电行业的任务将随之简化,其结果是降低电能使用成本。
另外,有缝传输产生的谐波浪费了导体表面这一优质传输通道,无缝传输可以用较小线径保持原来的传输效率,减少了线材消耗。
(6)方便日常使用
聚氨酯类绝缘漆附着力强,连接线头时的去漆工作量较大。在工业生产中,专业工艺、设备容易解决去漆时附着力强的问题,而日常使用如果要求专用工具,有点不方便。本申请提供的芯线绝缘技术方案,例如,分段绝缘的多芯线、裸露和绝缘芯线间隔并列的多芯线、无需专门工具就能去除的绝缘漆或绝缘带缠绕,为线头接续、导线与用电器连接提供方便。
(7)滤波装置高效可靠简易
该装置根据公认的高频电流能量会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衰减这一原理而制作,大部分谐波属于高频电流,无例外地会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现有滤波器滤波电路,或者自身产生新的谐波波纹,或者功率(尤其瞬态功率)受限,或者成本过高等等缺点,都能够被该装置克服。本装置一方面让大部分谐波波纹在特定距离的传输中自然衰减殆尽;另一方面又使用芯线绝缘的多芯导线或单芯线“无缝传输”,滤波过程与输出均主动避免了芯线新生的谐波。本装置主要解决高次谐波问题,即使增设传统技术滤除低次谐波的单元,结构仍然不复杂。
(8)低成本即获“一石三鸟”功效
传统技术方案中,谐波治理、提高涉电装置质量和节省电能的所有方案效果,都受制于有缝传输。本申请技术方案依靠无缝传输这个简易的低成本措施,无需附加其它技术特征或技术方案,即可在前述三个领域同时取得明显效果。
4.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用电器的电能电信号的传输结构示意框图。
图2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电能电信号中间装置的传输结构示意框图。
图3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传输网络系统结构示意框图。
图4是另一种传输网络系统结构示意框图。
图5是又一种传输网络系统结构示意框图。
图6是一种芯线相互绝缘的一个传输通道的多芯导线截面示意图,包括分别包覆绝缘层的若干芯线1和绝缘外套2。
图7是芯线相互绝缘的多芯导线中的一根芯线的截面示意图,由导体制取的芯线3表面覆有绝缘层4。
图8是一个以上传输通道的芯线相互绝缘的多芯导线截面示意图,该线由若干个传输通道5和绝缘的导线外套2组成,传输通道由芯线相互绝缘的多芯导线构成。
图9是一种分段设置绝缘层的多芯线中的一根芯线的结构示意图,导体3表面覆有特定长度的绝缘层4。
图10是有绝缘层的芯线6和无绝缘层的芯线7间隔并列的多芯线截面示意图。
图11是一种用于滤波的导线结构示意图,包括线径较大的输入端8和较小的输出端9。
图12是一种滤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升压器10,降压器11和滤波导线12。
5.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技术方案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1:芯线被绝缘的导线结构的新用途
根据本申请发现并确认的谐波源,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芯线被绝缘的导线结构新用途是在涉电范围,从各类发电机、电能电信号传输网络、各类中间装置,再到形形色色的用电器内部或者用电器系统,把交流或直流电能和/或电信号的传统“有缝传输”变为“无缝传输”,即消除有缝传输的接触不良及其短路电流,把传统技术广泛使用的芯线不绝缘的多芯线替换成每一支用于传输的芯线都被绝缘的耳机多芯线结构或者替换成单芯线,即使是其它可导电的非金属化合物导体材料制成的用于传输的芯线也应被绝缘。
只要每支用于传输的芯线表面采用简单措施,包覆绝缘漆或采用其它绝缘材料或其它绝缘方式,绝缘等级按需求确定,就完全能够使电流在每支芯线各行其道,消除有缝传输这个谐波源,避免因“有缝传输”而产生的谐波以及谐波次生的纹波和噪声。未用于传输的芯线,例如用于抗拉、抗折的芯线,不必绝缘。
涉电装置和传输网络系统无缝传输导线结构的基本特征是芯线绝缘,基本结构如图7所示,导体制取芯线3,其表面覆有绝缘层4,其绝缘方案有很多。
现有技术提供的所有绝缘方案都可以成为本申请的芯线绝缘方案的实施例,例如,采用金属氧化层绝缘;再例如,包括免刮型(直焊型)聚氨酯类的各种性质的绝缘漆。绝缘漆有一个不足之处,即导线连接时的去漆工作量,绝缘漆的附着力越强,去漆工作量也就越大。针对这一问题且作为对本具体实施方式的进一步阐述,下面补充更多的芯线绝缘方案实施例:
芯线绝缘方案补充实施例1:芯线绝缘的多芯线所使用的绝缘材料为具有绝缘功能的粉状物。这种绝缘粉在芯线之间形成绝缘层,使用剥线钳剥离多芯线外部的绝缘层以后,内部的多支芯线与绝缘粉便自然分离。
芯线绝缘方案补充实施例2:具有绝缘功能的绝缘粉具备一定粘合力,粘合力大小以手指同时揉搓几根芯线即可去除绝缘层为限。
芯线绝缘方案补充实施例3:采用传统产品中“质量不好”、附着力弱、用手指揉搓或手指甲就能轻松去除的绝缘漆配方。这种易去除的芯线绝缘层,不会影响导线避免谐波的功能,因为导线还有诸如塑胶的外周绝缘层,这个绝缘层能够避免芯线乱动,使芯线的绝缘层在正常使用中保证避免谐波的效果。
芯线绝缘方案补充实施例4:在绝缘漆中加入树脂、胶质及功能类似的成分,使其成膜后易粉化、易脆裂,便于手指揉搓去除绝缘漆。
芯线绝缘方案补充实施例5:在绝缘漆中加入减弱绝缘漆附着力,延时分解的化学成分,在生产时,绝缘漆可以附着在芯线上,以利于制作,经过一定时间,附着力即衰减。采用这种绝缘漆生产的芯线绝缘的多芯线,在用户使用时,无需使用专门工具,就可以手工剥离绝缘层。
芯线绝缘方案补充实施例6:采用不耐受温度的绝缘漆,加温即可去除芯线的绝缘层。
芯线绝缘方案补充实施例7:以柔软的条或带状绝缘纸、膜等材料分别包覆多芯线内部的多支芯线,在用户使用时,无需使用专门工具,就可以手工剥离绝缘层。
芯线绝缘方案补充实施例8:对多芯线内部的芯线采用二次处理,第一次,包覆具有脱模功效的材料。第二次,包覆绝缘漆。这种工艺使绝缘层像外衣一样,容易剥离。
芯线绝缘方案补充实施例9:绝缘层分段设置
如图9所示,多芯线内部芯线的绝缘层4沿多芯线轴向设置一定长度后即停止,继之以一定长度的裸露的金属芯线3,然后再设置绝缘层4。一条多芯线内,每支芯线裸露和绝缘层的长度一致,所有芯线的裸露段相邻,绝缘段亦然。绝缘层和裸露的长度可分别任意确定,以兼顾绝缘效果和方便线头连接为宜。例如,裸露10毫米,绝缘90毫米,如此重复。裸露段用于接续。
芯线绝缘方案补充实施例10:将涉电装置传统使用的多芯线部分或全部替换成现行工艺生产的带塑胶类绝缘层的单芯线,它的连接丝毫不改变人们的使用习惯。为提高易用性,可以绕轴制成弹簧状的导线,即类似于固定电话话筒与机身的连接线。
芯线绝缘方案补充实施例11:直接将多根现行工艺生产的带塑胶类绝缘层的单芯线集合成一根多芯线,这种多芯线头的连接不改变人们的使用习惯。
芯线绝缘方案补充实施例12:用塑胶类材料制成一条线,多支芯线镶嵌于其中,塑胶类易于去除。
芯线绝缘方案补充实施例13:裸露和绝缘芯线间隔并列的多芯线。如图10所示,部分芯线6有绝缘层,部分芯线7无绝缘层,把它们间隔并列,形成全部芯线相互绝缘的多芯线结构,无绝缘层的芯线减少了连接时的工作量。
芯线绝缘方案补充实施例14:采用已成熟的静电喷涂工艺,使芯线形成绝缘层。
芯线绝缘方案补充实施例15:采用已成熟的氧化绝缘工艺,使芯线形成绝缘层。
芯线绝缘方案补充实施例16:使用定位装置使裸露的芯线之间保持空间距离。
上述补充实施例可以提高芯线被绝缘的多芯线的易用性,便于线头接续和线头连接涉电装置的接线端子。
在芯线绝缘,实现传输目的的基础上,无缝传输导线结构的其它附属特征如下:
无缝传输对导体材料无特殊要求。本申请经过实验验证,不是导体材料性质而是芯线相互绝缘能够避免多芯线的谐波,所以可以保留,甚至降低原来的材料选择标准。无论是银、超导材料或单结晶状导体等高端导体,还是铜、铝或某种合金,无一例外,都只有让用于传输的各芯线分别处于绝缘状态,才能够避免有缝传输产生的谐波。此外,多芯导线中的一条多芯导线内的芯线可以是相同材质的导体,也可以分别属于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不同材质的导体,还可以让两条或两条以上所述多芯导线的导体材质各不相同,作为导线的附属结构,多芯传输导线的多支芯线中可以有任意材料制成的但未被绝缘的芯线,它们用于传输电能电信号以外的其它目的。
增设附属单元,例如,导线一端或两端设置插接构件,用于和具备相应插接构件的涉电装置内部各单元相互之间的连接,或者用于具备相应插接构件的涉电装置相互之间的连接;所述多芯导线或者设有屏蔽层,或者设有减振层,或者设有滤波磁环,或者所述多芯导线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传输通道且无外周绝缘层。
一条导线的所有芯线直径相同。每支芯线直径,可以与传统技术一样,也可以视传输对象的要求而定,大小直径均可。另外,所有芯线也可采用任意数量直径不等的芯线混合使用。
组成多芯线的多支芯线并列后的导线截面和每一支芯线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任意几何形状,譬如圆形,椭圆状、中空的圆环状、中空的断裂圆环状、扁平状等等。
无缝传输对多芯导线是否绞合无要求,多支芯线可以经绞合而组成一个传输通道,或者所述多芯传输导线的多支芯线呈直线并列,未经绞合而组成一个传输通道,或者多支芯线长度不等,有的经过绞合,有的呈直线,这两种芯线组成一个传输通道。
多芯线内部的芯线数量,可以与传统技术一样,也可以视传输对象的要求而定。
芯线相互绝缘的多芯线因芯线已绝缘,可以不设置导线外周绝缘层,当然也可以与传统技术一样,视使用要求而定。
无缝传输除了上述芯线相互绝缘的多芯线以外,还有单芯线。单芯线的缺点是柔软性差,可以像固定电话的话筒连接线一样,将它绕制成弹簧结构的管状导线以增加柔软性。虽然增加了耗材,但却可以取得一定滤波效果(参见下述滤波器)。柔软性较差的多芯线,也可以绕制成管状线。
制造无缝传输所需要的芯线绝缘的多芯线,要求宽松,只要能够拘束所传输的电流不能跨越芯线间隙,芯线的绝缘材料、绝缘方式和生产工艺,就可以随意选择,任意变化。
使用无缝传输的多芯线时,其线头接续或与涉电装置接线端子连接,在解除绝缘措施后,可以采用传统技术的任何方案进行连接,例如,采用插接件、铰接、焊接、铆接、粘胶、螺丝钉、螺栓和螺丝帽等等。直焊型绝缘漆与传统技术一样,解除绝缘措施和连接同步进行。
无缝传输不会对电能和/或电信号质量产生丝毫不良影响,也不会对涉电装置原有的性能、使用等带来任何负面影响。在安全方面,芯线绝缘增加了多芯线的安全性。
无缝传输与有缝传输相比较,节电效果立即体现,而质量效果只有线材经过一定时间老化后,才能看到明显效果。导线老化程度越高,谐波以及谐波次生的纹波、噪声消失得越彻底,电能电信号传输质量越高,例如前述自然使用老化2000小时以后,电视机和数字功放质量仍在继续改善。为提高产品出厂质量,涉电装置的制造过程中,可以对导线作老化处理。导线老化可以采用频率不同、大小不同的交流或者直流电流单独或交替通过导线,也可以在导线通电过程中,采用环境或导线温差剧变等方法加速老化。
无缝传输效果取决于导线更换数量。传统技术需要多芯线进行传输的地方,可以全部使用无缝传输的芯线,取得最好效果,也可部分使用,甚至也可以只在或长或短的一条或几条导线使用无缝传输,取得一定效果,这些都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
下面是一些词语在本申请文件中的含义:
本申请所称“线”与电缆、电线、导线、导体、线缆、传输线、连接线、飞线、跳线等词语同义。划分单芯线和多芯线的标准是构成一个传输通道的金属芯线数量,一个传输通道由两支或两支以上芯线构成的的属于多芯线,由一支芯线构成的是单芯线。实验表明,单芯线与芯线相互绝缘的多芯线两种导线结构都具有避免谐波的相同功效。单芯线在本申请中指仅有一支芯线的导线,多芯线指由两支以上芯线聚合为一个传输通道的导线。同样的线径,单芯线的柔软性较差,因此多芯线遍布于各类涉电装置。如图6、7和8所示,由导体制取芯线3.再包覆绝缘层4,即可作为单芯线使用,也可将若干包覆绝缘层的芯线组合成无缝传输的多芯线。
多芯线结构可以有多种:多支芯线绞合的;未经绞合的;几条单芯线形式上分散,实际作为一个传输通道使用的;还有一种结构是采用不绝缘的多支芯线组成一组,然后多组并列而且组与组之间相互绝缘,构成一个传输通道的分割导体。多芯线除了用于传输目的的导体芯线作为导线主体外,还有用于其它目的的导线附件,例如抗拉芯线、屏蔽层、磁环、避震物、填充物、固定物、绝缘层以及插接件等等。这些导线结构称谓甚多:双绞线、排线、VGA线、USB线、HDMI线、信号传输线和电缆等等,它们有的是一条线一个传输通道,有的是一条线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通道,它们都属于本申请所称多芯线或多芯导线或多芯传输导线。图8所示的结构,是由若干个传输通道5和绝缘外套2组成的一条多芯线,其中的每一个传输通道都由相互绝缘的多支芯线构成。
本申请所指谐波,如果在传输的电流和/或电信号存在谐波次生的纹波、噪声时,那么,除谐波外,还包括纹波和噪声。
本申请所称电流,指的是电能和/或电信号。
本申请所称电能包括电网和涉电装置内部传输、转换的各种频率的交流或直流电能、电网终端用户采用油料或其它能源自行发电获取的交流或直流电能、不间断电源、电池等,
本申请所称电信号指已经加载信息的电流,包括基于不同角度划分的低频和高频信号、音频和视频信号、模拟和数字信号、正弦波和矩形波信号、交变电流和直流电流信号等等。
本申请所称芯线“处于绝缘状态”、“相互绝缘”或“被绝缘”,并不意味着每一支芯线都需要绝缘层。如图10所示,如果多芯线采用无绝缘层的芯线7和有绝缘层的芯线6间隔并列的方案,那么,裸露芯线虽无绝缘层,但由于它被有绝缘层的芯线所隔离,所以就一条多芯线而言,其中的每一支芯线都处于绝缘状态。无缝传输所需要的芯线绝缘强度根据不同的传输对象要求而确定,其基本要求是能够彻底杜绝被传输对象跨越芯线间隙。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适用于下述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2.涉电装置
涉电装置指涉及电能和/或电信号的除电能电信号传输网络系统以外的所有装置,包括发电机、电能和/或电信号控制装置、用电器(扬声器、音箱、载运工具、生产设备、医疗设备、家用电器、无线传输系统)、中间装置等。涉电装置在本申请文件中,既包括单一功能的一个独立装置,也包括两个以上独立装置组成的系统,例如汽车。
图1涉电装置和图2电能和/或电信号分配装置只是示范性说明,图1中的电能输入后,经过变压器、或开关电源、或智能电源处理单元,分别供应指定的电压、电流给信号处理单元、功能单元a和b,并对外输出指定的电压、电流,其中,功能单元a接收信号处理单元的信号,同时反馈信号,完成自身功能;而功能单元b,只消耗电能,比如电源指示灯。具体的涉电装置千变万化,种类繁多,或者只有图1所示的功能a和b,或者只有图2中的一个功能,或者有其它若干功能,或者还有其它更多种类的传输线,或者只有图2所示的一、两种导线。图1所示的涉电装置,包括外部电能输入线和输出线、内部的电能传输线、外部信号输入线输出线和内部的信号传输线,普遍使用各种类型的芯线未绝缘的多芯线,这些线或者与涉电装置固定连接,或者独立成线,使用插接装置连接,例如排线。任何涉电装置使用的导线,不论长度,不论几个通道,不论传输什么,不论流量大小,都可以部分或全部使用芯线之间相互绝缘的多芯线,避免有缝传输产生的谐波,节省电能,并且提高工作质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芯线相互绝缘技术方案的其它特征参见具体实施方式1,它是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3:发电设备
发电设备属于涉电装置,包括所有转化其它能源形式为电能的装置,结构不限,可以是装备自动化信号控制装置的,也可以是普通的汽车发电机;功率大小不限,从发电厂、发电站的大型发电机到几瓦的小型发电机和更小的的手摇发电机;使用场合不限,从固定的发电机组到移动的汽车发电机。它们如果部分或全部使用芯线之间相互绝缘的多芯线,能够避免有缝传输产生的谐波,并且提高自身发电效率及工作质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芯线相互绝缘技术方案的其它特征参见具体实施方式1,它是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4:用电器
用电器属于涉电装置,它是电能电信号终端,包括所有消耗利用电能和/或电信号实现自身特定功能的装置,例如种类繁多的机床、仪器仪表、感应加热器、冶炼电炉、雷达、电梯、机器人、监控装置、照明器具、医疗器械以及家用电器等等。它们或者是单一功能的用电器,或者是多个用电器集合的具有单一或多功能的用电器系统。
用电器之间和用电器自身内部传输电能电信号的各种类型多芯线非常重要,因为远道而来的谐波会有所衰减,而靠近用电器以及用电器内部使用的芯线裸露的多芯线,其新生的谐波,既浪费电能,又易生热,还派生出纹波噪声,影响电能电信号质量,而且特别生猛,直接影响用电器性能,这已为实验证明。本具体实施方式是在用电器之间和用电器自身内部的电能电信号传输环节,部分或全部使用芯线相互绝缘的多芯线或者单芯线。
以冶炼炉为例,不管哪种类型的冶炼炉,配电导线都有一定长度,满负荷传输电能是其常态,传统多芯线在这种较长路径且满负荷的大电流情形中,最容易产生大量谐波而浪费电能。只要其中一条以上导线替换成芯线相互绝缘的导线,就可获得较为可观的节电效益。
以传统普通音频功率放大器和电视机为例,它们多处使用芯线相互不绝缘的多芯线传输电能电信号:电源(变压器)管理分配、音源管理分配、各单元连接、各种控制和显示器件连接、电能电信号输入输出连接等等,其中有单个传输通道的跳线,或者有多个传输通道并列的排线,或者有输入、输出的USB和HDMI线等其它根据各种需求设置的多芯导线,如果它们部分或全部使用芯线绝缘的多芯线或者单芯线,即可提高播放质量。
以空调为例,多处使用芯线相互不绝缘的多芯线传输电能电信号,部分或全部换用芯线绝缘方案,可以减少谐波,降低导线、杂音和电机发热量,减少故障和延长寿命,节省电能。
以医用摄像头式内窥镜为例,多处使用芯线相互不绝缘的多芯线传输电能电信号,把主机的多芯线,例如摄像头与主机的连接线,再如无线的胶囊式内窥镜的接收端与主机的连接线部分或者全部换用芯线绝缘的多芯线,可以改善图像质量,提供更多图像细节,这对医用内窥镜,意味着发现更多的疾病线索,或意味着更精细的手术操作。
以电焊机为例,它是低压大电流的用电器,线径很大,并且传输距离比较长。电焊机使用芯线相互绝缘的多芯线无缝传输,节能效果更为明显。
以扬声器、话筒为例,它们属于用电器,无论大小,都有接线端子和拾音、发声部件的连接线,它可以更换成芯线相互绝缘的多芯线。虽然该线不长,但因为紧靠拾音、发声部件,芯线裸露新产生的噪声会毫无衰减地影响音质,尤其是电流大的低音扬声器更易受影响。耳机扬声器虽然电流小,但因为贴耳使用,少量新鲜噪声的危害就会轻易影响听感,这种情况在中高档耳机尤甚。静电扬声器需要外部电源,所需电流大,噪声也大,如果去除新鲜噪声,它本来很低的失真率可以更低。
以高保真音响为例,高保真的特征之一是信号源、放大器、音箱分离。综观高保真传输线材的研究现状,局限于器材与器材之间的连接线,未注重器材内部传输线。实验证明,器材内部的传输线新产生的噪声会直接影响播放效果。只要把每件器材内部的电源电信号、音频输入及管理、特别是被忽略的音箱接线端子到扬声器端子,端子到扬声器发声部件的所有多芯线,部分或全部使用普通材质的芯线相互绝缘的多芯线,线材老化以后,就可以大幅度提升音响表现,取得比裸露多芯线更为自然逼真的重播效果。附带指出,发烧线为什么挑选材质?导体传输性能好可以减少有缝传输的短路电流;为什么选择大直径?其原因是在传输大电流时,让大电流相对于超大线径而言,仍然还是小负载,这也可以减少裸露芯线的线间短路产生的谐波,而无缝传输却无需大线径,也无需特别材质。
普通音箱随处可见:电脑边、桌面上、汽车内、电视机、电影院、室内外演出,背景音乐,举不胜举。由于成本控制,他们或者无滤波,或者滤波能力极为有限,外来干扰大,加上本申请披露的有缝传输新生的谐波,使得原来的低成本方案无法取得好效果。它们可以部分或全部选择无缝传输,以低成本获取较高性价比。
以数控组合机床为例。它依靠多种电能电信号多芯传输线整合、控制多个部件,这些传输线部分或全部换成芯线被绝缘的多芯线,如果采用无缝传输方案,能够在能耗、精度、可靠性等方面提升数控机床的品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芯线相互绝缘技术方案的其它特征参见具体实施方式1,它是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5;载运工具
在本申请中,载人或物的海陆空移动装置都是载运工具,属于涉电装置。载运工具是一个独立系统,很多子系统属于用电器,如电能驱动系统、燃料点火系统、自动驾驶系统、导航系统、窗升降系统、通信系统、监控系统、照明系统等等,每个子系统内还有若干用电器。载运工具或者自备电源,或者携带各种类型的电池或者采用各种能源方式的发电装置。载运工具全系统,包括其中最小的用电器,使用无缝传输的意义在于:节省能源,提高续航能力;提高电能电信号传输质量和用电器工作质量,提高安全系数。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芯线相互绝缘技术方案的其它特征参见具体实施方式1,它是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6:无线传输系统
无线传输使用范围不断增加:遥控装置、物联无线网、远程无线抄表已经成为现实,智能家居方案也有无线方式。另外,传输对象现由电信号扩展到电能。无线发射端和接收端属于涉电装置,同样具有多芯线,使用有缝传输会产生谐波干扰,影响发射或接收质量,因此,它们可以部分或全部使用无缝传输。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芯线相互绝缘技术方案的其它特征参见具体实施方式1,它是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7:中间装置
中间装置在本申请文件中的定义是电能和或电信号与用电器之间的自身不利用电能和/或电信号且为用电器服务的各类装置,属于涉电装置。
中间装置的主要功能是电能和/或电信号接续、转换、中转、切换、分配或控制等等,例如:储能站、大型或微型充电装置、储电装置、变电站、换流站、变流器、变压器、连接器、各类连接线、耦合器、变频器、逆变器、整流器、滤波器、无功补偿装置、连接市电与用电器的电源插座组合装置、电能和/或电信号分配器、电能和/或电信号控制系统、电能和/或电信号枢纽系统……
使用多芯线的中间装置,部分或全部采纳无缝传输方案,可以避免自身产生的谐波混杂于它所处理的电能电信号。
以独立的滤波器为例,它以滤波为己任,如果它的电源输出线或滤波单元到输出端子的连接线,使用有缝传输,再好的滤波质量也会被减分,使用无缝传输可以加分。
以充电器为例,手机、便携式用电器、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等等充电器的输入输出使用无缝传输,可以节省电能。
以电源插座装置为例,如图2所示,它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输出接口a至d,使用一米至若干米的多芯电源线从电网取电。在插座装置的电源线通过额定电流时,有缝传输会造成几个百分点的电能生成谐波而浪费电能,如果电流低于额定标准,它也会生成一定数量的谐波,这些谐波距离用电器最近,对用电器工作质量影响也最大,另外,插座的导线在通过电流时,有缝传输产生的谐波浪费了芯线表面这一优质传输通道,所以,插座自身的电源输入和插座内部的多芯线,如果替换成无缝传输方案,可以避免谐波并且节能,还可以找回被谐波占据的芯线表面传输通道,减少发热,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或者用较小线径保持原来的传输效率,减少插座装置的线材消耗。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芯线相互绝缘技术方案的其它特征参见具体实施方式1,它是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8:滤波装置
电能电信号中的大部分谐波分量是高频电流,本装置根据公认的高频电流能量会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衰减这一原理而制作,它的特征是在电能电信号输入后,让电流通过一定长度的导线,高次谐波有所衰减后,再行输出。滤波器衰减高频电流的导线长度根据电源电信号污染程度和用电器要求而定,需要的电源电信号纯净度越高,滤波所用导线长度越长。一般情况下,50厘米传输距离即可表现出滤波效果。该装置可以制成用电器外置的独立装置,也可以在用电器内部设置一个或若干个单元,即在需要较为纯净的电能电信号的用电器某一个单元的输入端,前置一定长度的输入导线,导线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收束以节省和适应所处空间,导线导体可以采用任何材质。
在采用10米以上的长距离衰减滤波方案时,为保证额定电流、节省线材和缩小滤波器体积,可以有变径和变压两种结构。变径是在导线的输入端设置高于额定电流所需的直径,如图11所示,输出端直径采用额定电流所需直径,即输入端直径8大于输出端9,这样既可以保证额定载流量,也可以节省导线材料。如图12所示,变压是在输入端设置升压器10将电流升压,在输出端用降压器11降压,升降压的设置可以使滤波所使用的导线12直径变小,从而达到缩小滤波器体积和减少导线材料消耗。
该装置的导线采用芯线相互绝缘的多芯线或者单芯线,绝缘方式除选择本申请关于芯线绝缘的技术特征外,还可以借鉴变压器结构,移植变压器使用绝缘油的原理。这种绝缘方式的滤波器制作,既缩小滤波器体积又方便散热。
本装置的主要功能是让高次谐波自然衰减,它可以与针对低次谐波的现有技术相结合,获得较高质量的电能电信号。
现有滤波器滤波电路,或者自身产生新的谐波,或者功率(尤其瞬态功率)受限,或者成本过高等等缺点,都被该装置克服。本装置让原有电网谐波在特定距离的“无缝传输”中自然衰减殆尽,滤波过程与输出均根绝了新生谐波。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芯线相互绝缘技术方案的其它特征参见具体实施方式1,它是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9:交流和/或直流电能传输网络系统
电能传输网络系统在本申请文件中指3米以上的长距离传输且有多芯线连接3台以上涉电装置的网络,其结构至少有图3、4和5所示的类型,图3依次连接涉电装置,图4封闭连接涉电装置,图5树形连接涉电装置,它们可以用于传输单纯的电能或兼有电信号,传输方向是单向或双向或单双向兼有。
电能传输网络系统的传输对象是交流和/或直流电能,包括特高压输电、高压输电、中压输电、低压输电等环节。在本申请文件中,高压传输网络系统是发电机至最邻近电能用户的变压器之间的电能传输网络系统,低压传输网络系统在本申请中,其定义是网络最末端、最邻近电能用户的变压器至电能用户的各种用电器之间的低压配电网络系统。
在发电机、电源与终端用电器之间的传输路径中,既有单纯的交流电传输网络,也有单纯的直流传输网络,也有交直流网络混用的网络
传统输电系统大量使用的传统多芯线,可以全部或部分替换成无缝传输,其效果是避免谐波及其危害,提供纯净电能,减少线损,减少系统自身的故障及事故,减少滤波装置,降低运行成本,为电力线载波通信、远程抄表和家庭智能系统提供净化通道。
无缝传输的节能效果在高压和低压传输网络系统的表现有区别,其原因是高低压二者在流量相同时,被转变成谐波的电流基本相等,这部分电流在传输总电量所占的百分比,低压大于高压,所以,节能效果较为显著的是毗邻用电器的低压变压器输配电网络。同理,110伏的节电效果比220伏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芯线相互绝缘技术方案的其它特征参见具体实施方式1,它是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9:电信号传输网络系统
电信号传输网络系统在本申请文件中指3米以上的长距离传输且有多芯线连接3台以上涉电装置的网络,传输路径中有无线装置,也存在有线装置,例如为手机用户服务的移动通信、智能装置、数控组合机床、医疗诊断装置、现场扩音、现场转播、演播厅、音视频监控、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控制系统、远程通信系统和多个传感器组成的监控系统等等电信号传输网络。
电信号传输网络系统的结构至少有图3、4和5所示的类型,图3依次连接涉电装置,图4封闭连接涉电装置,图5树形连接涉电装置,它们可以用于传输单纯的电信号或兼有电能,传输方向是单向或双向或单双向兼有。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芯线相互绝缘技术方案的其它特征参见具体实施方式1,它是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

Claims (20)

1.一种芯线被绝缘的导线结构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避免电能和/或电信号采用有缝传输方案所产生的谐波纹波噪声;或者用于避免有缝传输电能和/或电信号产生谐波纹波噪声而导致的电能浪费;或者用于避免有缝传输电能和/或电信号产生的谐波纹波噪声对涉电装置和电能和/或电信号传输网络系统工作质量的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线结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涉电装置内部传输配送电能,或者用于涉电装置输入或输出电能,或者用于涉电装置内部传输电信号,或者用于涉电装置输入或输出电信号,或者用于高压交流电能传输网络系统,或者用于低压交流电能传输网络系统,或者用于直流电能传输网络系统,或者用于电信号传输网络系统,或者用于制造各种类型、各种规格、适应不同电压、不同流量的无缝传输电能电信号的多芯传输导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导线结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被绝缘的导线结构是由多芯导线构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传输通道,或者是由单芯导线构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传输通道,或者多芯线和单芯线混合构成两个以上的传输通道。 
4.一种耳机以外的涉电装置,包括所述涉电装置内部传输配送电能,或者包括输入外部电能,或者包括输出电能,或者包括内部传输电信号,或者包括输入外部电信号,或者包括输出电信号的多芯传输导线,其特征在于:一条或部分或全部所述多芯传输导线的内部用于传输的每一支芯线都相互绝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涉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涉电装置使用的多芯导线内部,用于传输的每一支芯线相互绝缘,其绝缘方案是所述芯线表面包覆绝缘漆,或者包覆氧化绝缘层,或者包覆静电喷涂层,或者绝缘段与裸露线段间隔设置,或者裸露和绝缘的芯线间隔排列,或者缠绕条带状绝缘物,或者包覆粉状绝缘层,或者包覆脱模层与绝缘层,或者包覆的绝缘层延时自动脱落,或者包覆的绝缘层用手指揉搓即脱落,或者使用定位装置使芯线之间保持空间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涉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漆是聚氨酯,或者所述绝缘漆主要成分包括聚氨酯。 
7.根据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涉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芯导线中的一条多芯导线内的芯线是相同材质的导体,或者分别属于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不同材质的导体,或者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所述多芯导线的导体材质各不相同,或者所述多芯传输导线的多支芯线中有任意材料制成的但未被绝缘的芯线,所述未被绝缘的芯线用于传输电能电信号以外的其它目的。 
8.根据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涉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涉电装置使用的多芯导线中的用于传输的芯线直径相同,或者所述涉电装置使用的多芯导线的截面形状是圆形,或者所述涉电装置使用的多芯导线中的用于传输的每一支芯线的截面形状是圆形,或者所述多芯传输导线的多支芯线经绞合而组成一个传输通道,或者所述多芯传输导线的多支芯线呈直线并列,未经绞合而组成一个传输通道,或者多支芯线长度不等,有的经过绞合,有的呈直线,这两种芯线组成一个传输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涉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芯导线一端或两端设有插接构件,用于和具备相应插接构件的涉电装置内部各单元相互之间的连接,或者用于具备相应插接构件的涉电装置相互之间的连接;所述多芯导线或者设有屏蔽层,或者设有减振层,或者设有滤波磁环,或者所述多芯导线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传输通道,或者所述多芯导线无外周绝缘层。 
10.根据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涉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芯导线当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导线具有一个以上传输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涉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涉电装置使用的多芯导线在导线制造过程中或涉电装置制造过程中被通电老化。 
12.根据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涉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涉电装置是滤波装置,所述滤波装置设有长度在50厘米以上的多芯导线或者单芯线,用于衰减电能和/或电信号的谐波纹波噪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涉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滤波的导线起始端与尾端直径不相等,起始端的直径大于尾端,或者所述用于滤波的导线起始端设置升压器,导线尾端设置降压器,或者所述用于滤波的导线裸露于绝缘油中,或者所述滤波装置设有低次谐波的滤波单元。 
14.一种电能电信号传输网络系统,包括传输交流电能,或者包括传输直流电能,或者包括传输电信号,或者包括传输电能和电信号两者的多芯传输导线,其特征在于:一条或部分或全部所述多芯传输导线的内部用于传输的每一支芯线都相互绝缘。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系统中使用的多芯导线内部,用于传输的每一支芯线相互绝缘,其绝缘方案是所述芯线表面包覆绝缘漆,或者包覆氧化绝缘层,或者包覆静电喷涂层,或者绝缘段与裸露线段间隔设置,或者裸露和绝缘的芯线间隔排列,或者缠绕条带状绝缘物,或者包覆粉状绝缘层,或者包覆脱模层与绝缘层,或者包覆的绝缘层延时自动脱落,或者包覆的绝缘层用手指揉搓即脱落,或者使用定位装置使芯线之间保持空间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漆是聚氨酯,或者所述绝缘漆主要成分包括聚氨酯。 
17.根据权利要求14、15或16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系统的传输对象是低压交流电能。 
18.根据权利要求14、15或16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芯导线中的一条多芯导线内的芯线是相同材质的导体,或者分别属于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不同材质的导体,或者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所述多芯导线的导体材质各不相同,或者所述多芯传输导线的多支芯线中有任意材料制成的但未被绝缘的芯线,所述未被绝缘的芯线用于传输电能电信号以外的其它目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4、15或16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系统使用的多芯导线中的用于传输的芯线直径相同,或者所述网络系统使用的多芯导线的截面形状是圆形,或者所述网络系统使用的多芯导线中的用于传输的芯线截面形状是圆形,或者所述多芯传输导线的多支芯线呈直线并列,未经绞合而组成一个传输通道,或者多支芯线长度不等,有的经过绞合,有的呈直线,这两种芯线组成一个传输通道。 
20.根据权利要求14、15或16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芯导线一端或两端设有插接构件,用于和具备相应插接构件的涉电装置内部各单元相互之间的连接,或者用于具备相应插接构件的涉电装置相互之间的连接;所述多芯导线或者设有屏蔽层,或者设有减振层,或者设有滤波磁环,或者所述多芯导线无外周绝缘层。 
CN201410293485.8A 2014-06-27 2014-06-27 避免谐波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40916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93485.8A CN104091629A (zh) 2014-06-27 2014-06-27 避免谐波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15/082711 WO2015197033A1 (zh) 2014-06-27 2015-06-29 避免谐波的方法和装置
US15/322,255 US20170169917A1 (en) 2014-06-27 2015-06-29 Method and device for avoiding harmonic wav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93485.8A CN104091629A (zh) 2014-06-27 2014-06-27 避免谐波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1629A true CN104091629A (zh) 2014-10-08

Family

ID=51639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93485.8A Pending CN104091629A (zh) 2014-06-27 2014-06-27 避免谐波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169917A1 (zh)
CN (1) CN104091629A (zh)
WO (1) WO201519703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97033A1 (zh) * 2014-06-27 2015-12-30 罗广荣 避免谐波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95381A (zh) * 2017-07-13 2017-09-22 南昌广音源科技有限公司 高保真视频、音频复合电源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9633A (zh) * 1997-08-19 1999-03-03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绝缘线
CN1226348A (zh) * 1996-05-29 1999-08-18 瑞典通用电器勃朗勃威力公司 高压绕组的导体以及制造这种导体的方法
US20020047439A1 (en) * 1996-05-29 2002-04-25 Mats Leijon High voltage ac machine winding with grounded neutral circuit
CN2645183Y (zh) * 2003-06-13 2004-09-29 乔小兵 高保真音频信号传输线
CN103559952A (zh) * 2013-09-10 2014-02-05 陈胜民 高效节能漆包绞合电线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51243A (en) * 1968-08-30 1972-03-21 Western Electric Co High-frequency cables
JP3259219B2 (ja) * 1997-03-04 2002-02-2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信号用ケーブル装置
US6570087B2 (en) * 1999-05-25 2003-05-27 Autosound 2000, Inc. Delta magnetic de-fluxing for low noise signal cables
US6506976B1 (en) * 1999-09-14 2003-01-14 Avaya Technology Corp. Electrical cabl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king
EP1117103A3 (en) * 2000-01-13 2002-11-06 Avaya Technology Corp. Electrical cable having improved flame retardancy and reduced crosstalk and method for making
JP3967094B2 (ja) * 2001-05-29 2007-08-29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ポリ塩化ビニル系樹脂組成物被覆電線及びケーブル
US7790981B2 (en) * 2004-09-10 2010-09-07 Amphenol Corporation Shielded parallel cable
JP4282759B1 (ja) * 2009-02-03 2009-06-24 賢太郎 沖野 Av機器接続用マグネシウム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JP5346913B2 (ja) * 2010-12-21 2013-11-20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差動信号用ケーブル
CN102360588A (zh) * 2011-09-09 2012-02-22 江苏圣安电缆有限公司 3000mm2铝芯分割导体
WO2013048675A1 (en) * 2011-09-30 2013-04-04 Ticona Llc Fire-resisting thermoplastic composition for plenum raceways and other conduits
CN203433888U (zh) * 2013-08-29 2014-02-12 四川九洲线缆有限责任公司 低衰减通信电缆
CN104091629A (zh) * 2014-06-27 2014-10-08 罗广荣 避免谐波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6348A (zh) * 1996-05-29 1999-08-18 瑞典通用电器勃朗勃威力公司 高压绕组的导体以及制造这种导体的方法
US20020047439A1 (en) * 1996-05-29 2002-04-25 Mats Leijon High voltage ac machine winding with grounded neutral circuit
CN1209633A (zh) * 1997-08-19 1999-03-03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绝缘线
CN2645183Y (zh) * 2003-06-13 2004-09-29 乔小兵 高保真音频信号传输线
CN103559952A (zh) * 2013-09-10 2014-02-05 陈胜民 高效节能漆包绞合电线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人事服务中心: "《维修电工》", 30 September 2007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97033A1 (zh) * 2014-06-27 2015-12-30 罗广荣 避免谐波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95381A (zh) * 2017-07-13 2017-09-22 南昌广音源科技有限公司 高保真视频、音频复合电源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97033A1 (zh) 2015-12-30
US20170169917A1 (en) 2017-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91629A (zh) 避免谐波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54123A (zh) 一种长距离现场变频交流耐压试验系统
CN202930201U (zh) 一种中压户外开启式变比可调电流互感器
CN204668093U (zh) 有载调容变压器
CN203278405U (zh) 一种高压监控和通信模块的供电装置
CN203491056U (zh) 逆变焊机纳米晶变压器
CN106783146A (zh) 一种光伏变压器环形铁芯立绕工艺
CN206894250U (zh) 一种强弱电隔离装置
CN105353180A (zh) 一种均匀分布多股导体式大电流发生器
CN102969723A (zh) 一种用于电力电子设备的集成型取能装置
CN201956125U (zh) 室内光电综合缆
KR100744411B1 (ko) 분산 전원용 초전도 직류 케이블 및 이를 이용한 분산 전원방법
CN102025197A (zh) 一种高压电缆上的感应取能装置
CN205911948U (zh) 抗电磁干扰的开关电源
CN202093874U (zh) 一种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CN202816620U (zh) 一种大功率高频变压器
CN202614996U (zh) 绝缘光纤复合架空相线的t型余缆架
CN207441429U (zh) 一种电子电源变压器
CN205263146U (zh) 一种均匀分布多股导体式大电流发生器
CN103680880A (zh) 一种大功率高频变压器
CN202210425U (zh) 一种扩音系统专用电缆
CN204651028U (zh) 一种智慧能源用发光电源线
CN208608012U (zh) 防止共模电感燃烧的装置
CN212411804U (zh) 磁性模组及具有该磁性模组的电连接器
CN203027517U (zh) 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用防漏电的水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Luo Guangrong

Document name: the First Notification of an Office Ac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