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83568A - 一种苗医骨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苗医骨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83568A
CN104083568A CN201410346871.9A CN201410346871A CN104083568A CN 104083568 A CN104083568 A CN 104083568A CN 201410346871 A CN201410346871 A CN 201410346871A CN 104083568 A CN104083568 A CN 1040835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w material
plaster
herba
sem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468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德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34687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83568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83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35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苗医骨痛膏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透骨草15-45份、红花10-30份、生川乌15-45份、伸筋草15-45份、元胡15-45份、生草乌15-45份、乳香10-30份、细辛10-30份、白芥子15-45份、没药10-30份、威灵仙15-45份、苍耳子15-45份、血竭5-15份、全虫5-15份、冰片2.5-7.5份、天仙子5-15份。本发明膏药选取16种天然中药配伍,各原料药协同作用起到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清热散毒、平肝息风、攻毒散结、活血通经、舒筋活络、定痛生肌等作用,标本同治,对治疗骨痛效果好,无毒副作用。而且其制备方法简单、疗程较短、服用方便,成本低,不伤皮肤、不沾皮肤、不沾衣物、清洗方便有效率达95%以上。本发明还公开了本苗医骨痛膏药的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苗医骨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具体是一种苗医骨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痛是指全身或某一局部骨骼疼痛,有腰背痛、肢体痛、关节痛,是各种原因如急性损伤、风湿、慢性劳损、感染、肿瘤等引起的骨周围疼痛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骨质增生、关节退变、慢性劳损、受凉受寒、受潮受风、急性扭伤、损伤、感染、肿瘤、结核、骨发育畸形等因素引起。本病潜伏期一般为2―8年,长者可达10―30年。初期,腰、背、膝、关节疼痛,随后遍及全身。疼痛的性质为刺痛,活动时加剧,休息时缓解,由髋关节活动障碍,步态摇摆,数年后骨骼变形,身长缩短,骨脆易折,患者疼痛难忍,卧床不起,呼吸受限,最后往往在衰弱疼痛中死亡。
中医认为,此证为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后,客于经络关节,导致筋脉阻塞不通,由此常引起人体关节、骨膜、肌肉等部位发生疼痛、属于痹症范畴。
我国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苗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了一种非常有效的利用中草药治疗骨痛的苗药膏,对治疗骨痛有很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较短、成本低、无毒副作用、不伤皮肤、不沾皮肤、不沾衣物、清洗方便的治疗骨痛的苗医骨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苗医骨痛膏药,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透骨草15-45份、红花10-30份、生川乌15-45份、伸筋草15-45份、元胡15-45份、生草乌15-45份、乳香10-30份、细辛10-30份、白芥子15-45份、没药10-30份、威灵仙15-45份、苍耳子15-45份、血竭5-15份、全虫5-15份、冰片2.5-7.5份、天仙子5-15份。
 优选地,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为:
透骨草30份、红花20份、生川乌30份、伸筋草30份、元胡30份、生草乌30份、乳香20份、细辛20份、白芥子30份、没药20份、威灵仙30份、苍耳子30份、血竭10份、全虫10份、冰片5份、天仙子10份。
所述的原料药在中药店及市场有售。
本发明膏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照配方所述的重量配比将原料配好、除去杂质并清洗干净,在阴凉处经过48小时晾晒;
2)将步骤1晾晒后的原料混合并经过紫外线消毒备用;
3)将步骤2消毒后的原料除天仙子外,粉碎、真空密封包装,备用;
4)使用前,将备用的真空密封包装内药粉放入容器,加入天仙子,加入45-225毫升40℃-50℃温水混合拌匀即得。
使用时,将上述制备好的膏药直接外敷在病痛处即可。2日一贴,一般2日即见效。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功效如下:
透骨草:味辛,性温,归肝经。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筋肉挛缩,跌打损伤,疮疡肿毒。
红花:味辛,性温,入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的功效。
生川乌:味辛、苦,性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能。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病症。
伸筋草:味苦、辛,性温,入肝经,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的功效。
元胡:味辛、苦,性温,归肝、胃、心、肺经。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等功能。
生草乌:味辛、苦,性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乳香:味辛、苦,性温,入心、肝、脾经。具有调气活血、定痛、追毒的功效。
细辛:味辛,性温,小毒,归肺、肾、心、肝、胆、脾。具有散结消肿、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下气祛痰、通窍的功效。
白芥子:味辛、辣,性温,归肺、胃经,具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
没药:味苦,性平,无毒,入肝、脾、心、肾经。具有散血消肿、定痛生肌的功效。
威灵仙:味辛、咸,性温、有毒,归膀胱、肺、肾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的功效。
苍耳子:味辛、苦,性温,有毒。归肺经。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的功能。
血竭:味甘、咸,性平,入心、肝、脾经。具有活血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
全虫:味辛,性平,有毒。归肝经。具有平肝息风、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
冰片:味辛、性凉,入心、肝经,具有开窍醒神 ,清热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
天仙子:味苦、辛,有毒,性温。入心、胃、肝经,具有定痫、止痛的功效。
本发明治疗骨痛的膏药选取16种天然中药配伍,各原料药协同作用起到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清热散毒、平肝息风、攻毒散结、活血通经、舒筋活络、定痛生肌等作用,标本同治,对治疗骨痛效果好,无毒副作用。而且其制备方法简单、疗程较短、服用方便,成本低,不伤皮肤、不沾皮肤、不沾衣物、清洗方便有效率达9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苗医骨痛膏药,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透骨草15份、红花10份、生川乌15份、伸筋草15份、元胡15份、生草乌15份、乳香10份、细辛10份、白芥子15份、没药10份、威灵仙15份、苍耳子15份、血竭5份、全虫5份、冰片2.5份、天仙子5份。
本实施例膏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照配方所述的重量配比将原料配好、除去杂质并清洗干净,在阴凉处经过48小时晾晒;
2)将步骤1晾晒后的原料混合并经过紫外线消毒备用;
3)将步骤2消毒后的原料除天仙子外,粉碎、真空密封包装,备用;
4)使用前,将备用的真空密封包装内药粉放入容器,加入天仙子,加入45毫升40℃-50℃温水混合拌匀即得。
使用时,将拌匀后的药物直接外敷在病痛处即可。2日一贴,2日即见效。
实施例2:
一种苗医骨痛膏药,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透骨草30份、红花20份、生川乌30份、伸筋草30份、元胡30份、生草乌30份、乳香20份、细辛20份、白芥子30份、没药20份、威灵仙30份、苍耳子30份、血竭10份、全虫10份、冰片5份、天仙子10份。
本实施例膏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照配方所述的重量配比将原料配好、除去杂质并清洗干净,在阴凉处经过48小时晾晒;
2)将步骤1晾晒后的原料混合并经过紫外线消毒备用;
3)将步骤2消毒后的原料除天仙子外,粉碎、真空密封包装,备用;
4)使用前,将备用的真空密封包装内药粉放入容器,加入天仙子,加入150毫升40℃-50℃温水混合拌匀即得。
使用时,将拌匀后的药物直接外敷在病痛处即可。2日一贴,2日即见效。
实施例3:
一种苗医骨痛膏药,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透骨草45份、红花30份、生川乌45份、伸筋草45份、元胡45份、生草乌45份、乳香30份、细辛30份、白芥子45份、没药30份、威灵仙45份、苍耳子45份、血竭15份、全虫15份、冰片7.5份、天仙子15份。
本实施例膏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照配方所述的重量配比将原料配好、除去杂质并清洗干净,在阴凉处经过48小时晾晒;
2)将步骤1晾晒后的原料混合并经过紫外线消毒备用;
3)将步骤2消毒后的原料除天仙子外,粉碎、真空密封包装,备用;
4)使用前,将备用的真空密封包装内药粉放入容器,加入天仙子,加入225毫升40℃-50℃温水混合拌匀即得。
使用时,将拌匀后的药物直接外敷在病痛处即可。2日一贴,2日即见效。
实验例1:农某,男,上山劳作跌伤,全身多处剧痛,行走困难,外敷本药膏,3天后痊愈,劳动如常。
实验例2:莫某某,男,骨质增生1年,生活工作均不方便,经人介绍使用本膏药,3天后病症开始减轻,一周后基本可以正常工作,4周后病症消失。
实验例3:覃某某,女,生产期间未注意保暖,落下病根,腰、膝、关节疼痛数年。外敷本膏药,1周后疼痛减轻,2周疼痛消失,3周痊愈。
为了进一步证明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选择30例病人,对本发明药物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
疗效判定以症状消失为主,并参考效果等改变情况,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显效:症状明显减轻及效果明显改善。
有效:症状及效果有一定改善。
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或效果不明显。
应用本发明药物治疗骨痛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基本症状为:由于骨质增生、关节退变、慢性劳损、受凉受寒、受潮受风、急性扭伤、损伤等造成全身或局部疼痛。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后症状均有一定改善,其中显效27例,有效30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

Claims (3)

1.一种苗医骨痛膏药,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透骨草15-45份、红花10-30份、生川乌15-45份、伸筋草15-45份、元胡15-45份、生草乌15-45份、乳香10-30份、细辛10-30份、白芥子15-45份、没药10-30份、威灵仙15-45份、苍耳子15-45份、血竭5-15份、全虫5-15份、冰片2.5-7.5份、天仙子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膏药,其特征是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透骨草30份、红花20份、生川乌30份、伸筋草30份、元胡30份、生草乌30份、乳香20份、细辛20份、白芥子30份、没药20份、威灵仙30份、苍耳子30份、血竭10份、全虫10份、冰片5份、天仙子10份。
3.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苗医骨痛膏药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配方所述的重量配比将原料配好、除去杂质并清洗干净,在阴凉处经过48小时晾晒;
2)将步骤1晾晒后的原料混合并经过紫外线消毒备用;
3)将步骤2消毒后的原料除天仙子外,粉碎、真空密封包装,备用;
4)使用前,将备用的真空密封包装内药粉放入容器,加入天仙子,加入45-225毫升40℃-50℃温水混合拌匀即得。
CN201410346871.9A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苗医骨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0835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6871.9A CN104083568A (zh)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苗医骨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6871.9A CN104083568A (zh)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苗医骨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3568A true CN104083568A (zh) 2014-10-08

Family

ID=51631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46871.9A Pending CN104083568A (zh)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苗医骨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8356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5102A (zh) * 2015-04-29 2015-08-05 向登阳 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中药粉
CN107823280A (zh) * 2017-12-19 2018-03-23 广州市零五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15325A (zh) * 2022-01-12 2022-05-20 贵州中医药大学 一种治疗慢性疼痛的苗药拔毒膏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屠佑堂编著: "《中医实用诊疗大全 上》", 31 March 2013,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曹静: "消刺膏治疗骨质增生46例", 《中医外治杂志》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5102A (zh) * 2015-04-29 2015-08-05 向登阳 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中药粉
CN107823280A (zh) * 2017-12-19 2018-03-23 广州市零五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15325A (zh) * 2022-01-12 2022-05-20 贵州中医药大学 一种治疗慢性疼痛的苗药拔毒膏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9871A (zh)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药酒
CN102552816B (zh) 一种治疗疼痛的膏药及其制作方法
CN102008610B (zh)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组合物
CN100479839C (zh) 一种治痹止痛膏
CN108653410A (zh) 追风寻骨酊
CN105233145A (zh) 一种麝香追风药剂
CN102961483B (zh) 一种治疗腰腿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3568A (zh) 一种苗医骨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27532A (zh) 一种治疗风湿的中药热敷贴
CN103536861A (zh) 治疗足踝扭伤的中药外用洗剂
CN103566278A (zh) 接骨丹
CN104940776A (zh) 一种泥炙风湿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1773654B (zh) 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膏药及其生产工艺
CN103341129A (zh) 治疗踝关节扭伤的外敷药
CN103585294B (zh) 一种用于治疗骨质增生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39099A (zh) 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1828A (zh) 一种温通止痛中药制剂及其膏剂制备方法
CN110538272A (zh) 一种治疗软组织损伤关节肿痛的消肿通络散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5768A (zh) 一种跌打损伤用中药
CN109289020A (zh) 中医穴位磁热定向透药
CN109288900A (zh) 一种治疗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9010549A (zh) 接骨祛风活血止痛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1282B (zh) 治疗颈肩腰腿疼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CN103127349B (zh)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
CN102343081A (zh) 一种治疗疼痛病纯中药制剂的灸具及治疗疼痛病的纯中药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