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82329A - 一种高效棉花脱叶增絮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棉花脱叶增絮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82329A
CN104082329A CN201410354194.5A CN201410354194A CN104082329A CN 104082329 A CN104082329 A CN 104082329A CN 201410354194 A CN201410354194 A CN 201410354194A CN 104082329 A CN104082329 A CN 1040823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tton
thidiazuron
defoliation
boll
pyrrole gr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541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平
李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UIDONG PESTICI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UIDONG PESTICI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UIDONG PESTICI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UIDONG PESTICI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5419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823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82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23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棉花脱叶增絮组合物,含有增效有效量的吡草醚与噻苯隆及粘着剂,其中,吡草醚与噻苯隆的重量比为10∶1~1∶15,粘着剂为总量的1%~3%。它既能限时高效脱叶,又能促使棉铃提早吐絮,缩短吐絮周期,提高棉花产量,棉花的吐絮时间相对集中,便于机械化采棉,同时这种脱叶剂比现有产品价格低廉。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棉花脱叶增絮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花脱叶剂,尤其涉及一种含有吡草醚和噻苯隆的高效棉花脱叶增絮组合物。
[背景技术]
棉花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很大,分布区域广,在国民日常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达7080.9万亩,年度皮棉总产量667.8万吨。根据有关方面的预测,国内棉花缺口将继续扩大。大力发展棉花生产,保持国产棉花在纺织品需求中的基础地位,这既是发挥我国棉花生产大国优势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我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棉花商品率受种植条件和管理措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解决的主要途径是培育优良品种、推广人工脱叶技术和提高机械化采棉。
实施人工脱叶,一方面可以促进秋铃的成熟,提高纤维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机械化采棉和人工拾花的工作效率,减少碎叶等机械性杂质对棉花的夹杂,提高采摘棉花的品级,同时降低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强度,增加棉农的经济收入。由此可知,提高采棉机械的作业效率和拾花工的劳动效率,是目前棉花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几年来,棉花主产区普遍使用的脱叶剂为:乙烯利、百草枯、敌草隆、草甘膦。这些产品只有单一的脱叶功能,用量大,成本高,对人畜毒性大,正逐渐被市场淘汰。目前使用的新型无公害、多靶点、缓慢脱叶剂噻苯隆正成为棉花脱叶的主要产品,但噻苯隆存在对棉花的催熟效果低,脱叶速度慢的缺点。
在申请号201310088281.6中公开了一种高效棉花脱叶组合物,它是唑草酮和噻苯隆的组合物,两者间重量比例为18:1~1:8,这种棉花脱叶组合物虽然具有良好的脱叶效果,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又暴露出如下缺陷:
1、由于该组合物为唑草酮和噻苯隆的组合物,而唑草酮的市场价为105万/吨、噻苯隆20万/吨,因此成品药的价格昂贵,使用该组合物进行脱叶增加棉农的用药成本,每亩要增加成本15元~20元,棉农难以接受,该脱叶药推广困难。
2、该组合物虽然有良好的脱叶作用,但会影响棉花的裂果和吐絮,对棉花的产量有直接影响。经试验,使用该脱叶剂棉花产量下降10~15斤。
3、使用该组合物,棉花的吐絮期过长,这样就限制了机械采棉的应用,延长了棉花的采摘周期,增加机械采棉的次数和人工采棉的次数,直接增加了采棉的人工成本。
针对专利号201310088281.6中公开的高效棉花脱叶组合物存在的上述缺陷,申请人通过研究和试验,用吡草醚与噻苯隆的混配物作为棉花脱叶剂,不仅具有高效棉花脱叶效果,脱叶率达95%以上,而且能促使棉铃提早吐絮,对棉花有明显的催熟和增产作用,同时产品价格比现有产品价格有较大幅度下降。用吡草醚取代唑草酮不是一种简单的物质替换,也不是吡草醚和噻苯隆功能的叠加,而是具有大幅度增效的突出效果,它既能限时高效脱叶,又能促使棉铃提早吐絮,缩短吐絮周期,提高棉花产量,棉花的吐絮时间相对集中,便于机械化一次性采棉,同时这种脱叶剂比现有产品价格低廉。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了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棉花脱叶增絮组合物,它既能限时高效脱叶,又能促使棉铃提早吐絮,缩短吐絮周期,提高棉花产量,棉花的吐絮时间相对集中,便于机械化采棉,同时这种脱叶剂比现有产品价格低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高效棉花脱叶增絮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增效有效量的吡草醚与噻苯隆及粘着剂,其中,吡草醚与噻苯隆的重量比为1:20~20:1,粘着剂为总量的1%~3%。
进一步,吡草醚与噻苯隆的重量比为1:15~10:1。
进一步,吡草醚:噻苯隆的配比为1:5~5:1;
进一步,吡草醚:噻苯隆的配比为1:3~1:5或5:12~2:1;
更进一步,噻苯隆的配比为1:3~1:5。
进一步,所述粘着剂包括淀粉、糊精、阿拉伯树胶,大豆粉、皮胶、乳酪素、聚乙烯醇、松香、石蜡,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以上混用,粘着剂能破坏叶面蜡质层,能耐风、耐雨水对药剂吹失和冲刷。
在所述高效棉花脱叶组合物中添加载体(填料)或稀释剂和功能性助剂,能获得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或颗粒剂。
根据不同剂型还可加入抗冻剂、增色剂、消泡剂、崩解剂。
所述功能性助剂为非离子型或离子型的,或者是两者混合物。功能性助剂是乳化剂、分散剂、湿润剂或渗透剂,所述乳化剂包括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T-80)、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以及这些化合物的磷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或钠盐)或直接使用市售的乳化剂单体及复配产品。具体的例子如农乳500#系列、600#系列、1600#系列、NP系列、OP系列、AEO系列、700#、400#系列及其复配品种2201、0203B、2021B、4103等,这些均是本领域公知的乳化剂产品,市场有售。
所述的分散剂包括木质素磺酸盐(钠盐或钙盐)、烷基萘磺酸钠、甲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硫酸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亚甲基萘磺酸钠二丁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N-甲基脂肪酰基牛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聚合羧酸钠、拉开粉。
所述的湿润剂包括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茶枯粉、皂素、亚硫酸纸浆废液、脂肪醇硫酸盐、十二烷基磺酸钠、烷基苯磺酸盐。
所述的渗透剂包括渗透剂T(渗透剂OT)、脂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钠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JFC,可单独使用,也可复合使用。
上述功能性剂均是本领域公知的物质,可通过各种商业渠道获得。
所述的载体、填料包括水、白炭黑、轻质碳酸钙、陶土、凹凸棒土、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海泡石、沸石、石英砂、滑石粉、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或以上混合使用。
所述的抗冻剂是乙二醇、丙三醇、丙二醇、脲、甘油、乙醚双甘醇、异丙醇等。
所述的崩解剂有海藻酸钠、羧甲基淀粉钠、硫酸胺、膨润土、尿素、氯化钙。
所述的消泡剂有泡敌、有机硅酮类、C8-10脂肪醇、C10-20饱和脂肪酸类(如癸酸、硬脂酸等)及酰胺类。
制剂中可以含有增色剂,例如无机颜料氧化铁,氧化钛或普鲁士蓝;有机染料,如阿利扎林、偶氮染料、金属酞菁或三苯甲烷染料。
在水基制剂中,为防止发霉变质,需要加入一定量的防腐剂,所述的防腐剂有苯甲酸钠、聚甲醛、山梨糖醇、甲醛水溶液、柠檬酸、对基苯甲酸甲酯、邻苯基酚钠、1,2-苯并异噻唑-3-酮(代号BIT)。
本发明描述的产物可以呈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但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独制剂提供,使用前在桶或罐中直接混合。本发明的浓缩物通常与水混合得到所需活性物质的浓度。
本发明的高效棉花脱叶组合物用于棉花脱叶,可以喷雾法施药,也可用其它常规方法施药。
使用本发明作为棉花脱叶剂比使用唑草酮与噻苯隆组合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①提高了棉花脱叶效果(95%以上),脱叶效果优于现有技术;提高棉花脱叶速度,脱叶时间提早,一般24小时开始脱叶,10天脱尽。具体作用机理是:棉花叶面喷药后,吡草醚迅速使棉叶产生枯萎的中毒症状,激发植物自身免疫系统,在功能性助剂、粘着剂的作用下,加速噻苯隆向叶柄处聚集,在茎叶和叶柄间形成自然离异层,从而导致棉花脱叶;
②棉花脱叶作业对天气条件的依赖度下降,施药后2~3小时内降雨不影响脱叶效果;
③能使棉铃提前并集中吐絮,药后10~15天棉花吐絮率达到95%~99%;
④能棉花增产,使用本发明能使棉花提高产量8~10公斤/亩,且棉花的品质和清洁度提高;
⑤使用本发明降低了脱叶剂对环境、人畜的毒害,所用主原料吡草醚的价格只有30万元/吨,而唑草酮的价格为105万元/吨,因此产品价格有较大的降价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使本发明的优点更明显,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所有制剂的配方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生物活性部分的处理均为有效含量。
一、制备实施例
实施例1、25%吡草醚·噻苯隆悬浮剂(SC)的制备
称取噻苯隆原药20g(折百计算,下同),吡草醚5g,将两原药加入水中,在搅拌釜中搅拌至均相液体,加入乳化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10%,乳化剂(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1%~10%,乳化剂(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10%,粘着剂(乳酪素)1%~3%,搅拌均匀后;在60~120rpm/min机械搅拌下缓慢加入用水稀释后的增稠剂(黄原胶)0.1%~2%,防冻剂(乙二醇)0.1%~5%,消泡剂(硅油)0.01%~1%,用水补足到100g,研磨时采用空气压缩管道输送料液,采用4台串联的砂磨机(填装细氧化锆珠和粗氧化锆珠)进行连续砂磨,制成25%唑草酮·噻苯隆悬浮剂(SC)。
实施例2、50%吡草醚·噻苯隆可湿性粉剂(WP)的制备
称取噻苯隆原药40g,吡草醚10g,湿润剂(烷基萘磺酸钠)10g、分散剂(亚甲基萘磺酸钠二丁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5g,粘着剂(乳酪素)3g,其余用填充料高岭土补足到100g。将活性成分按配比充分混均,经高速气流粉碎后即得50%吡草醚·噻苯隆可湿性粉剂(WP)。
实施例3、75%吡草醚·噻苯隆水分散粒剂(WDG)的制备
称取噻苯隆原药60g,吡草醚15g,烷基萘磺酸钠(湿润剂)2g,N-甲基脂肪酰基牛磺酸钠(分散剂)3g,亚甲基萘磺酸钠二丁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分散剂)4g,十二烷基磺酸钠(分散剂)2g,粘着剂(乳酪素)3g,硫酸铵(崩解剂)5g,轻质碳酸钙(填料)补足到100g。将活性成分、湿润剂、分散剂、崩解剂和填料按比例充分混均匀,经气流粉碎成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粒,经干燥分筛后制成75%吡草醚·噻苯隆水分散粒剂(WDG)。
二、生物实施例
生物实施例1:吡草醚和噻苯隆混剂对棉花脱叶效果室内筛选:
①试验对象:棉花(品种:鄂抗棉9号)。按常规方法培育棉花幼苗,棉花5叶1心期棉苗作为供试棉花幼苗。
②供试药剂:96%噻苯隆原药、95%吡草醚原药分别用丙酮溶解成10000μg/ml的母液,并在药液母液中加入0.5%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T-80)作功能性助剂。噻苯隆和吡草醚母液用0.1%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T-80)的水溶液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药液;用噻苯隆和吡草醚母液配制噻苯隆:吡草醚不同比例样品,样品中噻苯隆:吡草醚的比例见表1。每个浓度设3次重复。
③试验方法:按照《农药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1155.4-2006》。在高6cm、直径9cm的塑料钵体内装定量土,将供试棉花种子4-5粒播种在塑料钵体内,盖0.5-1cm厚的细土后放在温室内培养,待棉花长至3-4叶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每钵喷药液2mL,每处理4次重复,并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为对照。处理后试材置于温室内培养,定期观察靶标棉花的生长情况,3天后调查棉花脱叶情况,计数棉花植株上的总叶片数和脱叶数,计算脱叶率(%),以脱叶率评价药剂对棉花脱叶的毒力作用。
脱叶率E(%)=(脱叶数/总叶片数)×100
④评价方法:参照《农药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1155.7-2006》,采用Gowing法评价噻苯隆与吡草醚混剂的联合作用类型和配比的合理性。
混剂的理论脱叶率(%)E0=X+Y-(XY/100)
式中:X—为噻苯隆以某剂量单用时对棉花的脱叶率;
Y—为吡草醚以某剂量单用时对棉花的脱叶率;
E0—为噻苯隆与吡草醚二种药剂混用时对棉花脱叶率的理论值;
E—为噻苯隆与吡草醚二种药剂混用时对棉花脱叶率的实测值;
E-E0>10%为增效作用;E-E0<-10%为拮抗作用;E-E0值介于±10%之间为相加作用。
⑤试验结果:
采用茎叶喷雾法测定噻苯隆、吡草醚及以这两单剂复配样品对棉花的脱叶效果。结果表明,三者对棉花的脱叶效果差别明显,吡草醚对棉花的脱叶速度较快,药后48h即可使棉花脱叶;噻苯隆的脱叶速度相对较慢,高深度喷雾后96h才开始脱叶;而噻苯隆和吡草醚混配喷雾,药后24小时开始脱叶,显著提高了棉花脱叶率,也加快了脱叶速度。噻苯隆加入吡草醚后其脱叶效果显著高于噻苯隆单剂和吡草醚单剂(表1)。
表1:噻苯隆与吡草醚及其混配组合对棉花脱叶的效果(茎叶处理)
通过上表可知,按脱叶效果,吡草醚:噻苯隆的配比为1:3~1:5或5:12~2:1;在保证脱叶效果的前提下吡草醚:噻苯隆的配比为1:3~1:5的经济性最佳。
表2:噻苯隆与吡草醚及其混配组合对棉花脱叶毒力测定结果原始数据
应用Gowing法评价吡草醚与噻苯隆混用后的联合作用类型,结果表明,吡草醚:噻苯隆在10:1~1:15之间,二者混用后其对棉花实测脱叶效果(E)均高于理论脱叶效果(E0),E-E0值介于10.48%~13.62%之间(表1),这说明吡草醚与噻苯隆混配后对棉花脱叶有明显增效作用。
生物实施例2吡草醚和噻苯隆混剂与唑草酮和噻苯隆混剂对棉花脱叶效果及产量影响的对比大田试验
①试验对象:棉花(品种:中棉293)。
②供试药剂:50%吡草醚·噻苯隆可湿性粉剂、50%唑草酮·噻苯隆可湿性粉剂、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
③试验方法:试验设8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24个小区,各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33米2,每个小区取有代表性的3个点,每点取连续10株挂牌。施药前、药后5天、10天、15天分别调查各样点绿叶数、铃数、吐絮数,并计算脱叶率和吐絮率。最后1次调查时,在每小区点上全株采样,顺株摘取60朵棉花室内考种,测定霜前花单铃重、衣指、子指、马克隆值、纤维长度等。收获前测定各小区产量。
表3:不同处理对棉花脱叶效果比较茎叶处理
表4:不同处理对棉花吐絮率及吐絮效果比较茎叶处理
表5:不同处理对棉花产量及相关性状
试验小结:
1、脱叶效果
由表3可知:药后5天,各处理脱叶率达到46.22%~61.47%,与处理8空白对照相比,提高了28.18%~43.43%;脱叶效果均达到60%以上。脱叶效果处理1~3整体好于处理4~7,处理2和处理3脱叶效果最好。处理4~6小区,用药后,叶片失水快,叶柄离层形成不好,部分叶片干枯后未从植株上脱落,是脱叶率略低的其中一个原因。药后10天,处理2和处理3效果最好,叶片已脱尽,脱叶效果处理1~3整体好于处理4~6,且差距加大;处理1脱叶率明显高于处理6。由表2可知:药后5天调查各药剂处理脱叶幅度最大;药后10天脱叶速度均达到高峰,之后的5天脱叶速度逐渐减慢;从脱叶速度看,药后各时段脱叶速度均有大幅提高;药后5天脱叶速度快,表现出较好的脱叶效果;喷药2天后,经目测处理1~3棉花叶片褪绿、脱落明显,利于棉桃吐絮,处理4~6未见落叶。
2.吐絮效果
由表4可知:施药后15天,处理1、处理2、处理3配方效果好,吐絮率都在95%以上,且在药后10~15天内集中吐絮,其余各处理的吐絮在92%以下,且吐絮分散不集中,但好于空白。
3、产量及相关性
由表5可知:棉花品质略有变化,表现在部分药剂处理区单铃重和空白对照相仿,处理7减幅较大,部分处理出现单铃重略有增加的情况。从单铃重相差不大的情况看,在产量的差别上,铃数的影响占较小比重。衣分:处理3高于所有处理且高于空白,其它处理和空白对照相差不大,仅0.1%~1.3%,保持了本品种衣分特性。衣指:除处理4以外,其它处理均略高于空白对照。纤维长度:各药剂处理均接近空白对照,可达到交售标准。马克隆值:各处理数据均可达到工厂加工的要求。各项指标与空白对照比较:单铃重、衣分、子指、衣指、纤维长度略有变化,但不影响收获和交售。但对棉花的产量影响很大,处理1~处理3的亩产量比处理4~6高8.5~10.9公斤,比对照增产14.4~17.2公斤。
在小区试验期间,同时对杂草影响进行观察,表现较明显是处理2、处理3,主要杂草龙葵表现为生长点死亡,叶片出现褪绿白斑,但整株杂草未死,杂草田旋花幼嫩的叶片有干枯现象,对主茎及中下部叶片无影响;噻苯隆及唑草酮与噻苯隆配方对杂草无杀灭作用。
4、效果总结
通过对各药剂不同处理的小区试验,在棉花吐絮率达到30%~40%时施药,脱叶及吐絮高峰期在药后7天左右。棉花生育期生长正常,棉花叶片功能期尚在旺盛时期,用药后,棉叶老化、褪绿、脱落效果明显。50%吡草醚·噻苯隆可湿性粉剂的配方即处理1~3脱叶效果整体上好于50%唑草酮·噻苯隆可湿性粉剂的配方处理4~6。不同处理之间相比较,用药15天后,处理1脱叶率仅次于处理2和处理3,好于其它5个处理。亩用50%吡草醚·噻苯隆可湿性粉剂的配方吐絮率最高,达到95.2%。各试验药剂及空白对照在衣分、子指、衣指、纤维长度等品质影响程度方面差异不明显。通过试验分析,亩用50%吡草醚·噻苯隆可湿性粉剂处理在田间表现较为突出,能提高棉花脱叶率,促进棉铃提前吐絮,表现出较好的脱叶催熟效果,并且在品质方面的表现均可达到或超过国家收储标准。
使用本发明作为棉花脱叶剂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①提高了棉花脱叶效果施药24小时开始脱叶,10天脱尽。脱叶效果优于现有技术;
②棉花脱叶作业对天气条件的依赖度下降,施药后2~3小时内降雨不影响脱叶效果;
③能促使棉铃提前并集中吐絮,药后10~15天棉花吐絮率达到95%~99%;便于实施机械化采棉,降低采棉成本。
④能增加棉花产量,使用本发明能使棉花提高产量8~10公斤/亩,且棉花的品质和清洁度提高;
⑤产品价格低廉,由于所用主原料吡草醚的价格只有30万元/吨,而唑草酮的价格为105万元/吨,因此产品价格有较大的降价空间。
⑥使用本发明降低了脱叶剂对环境、人畜的毒害。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细的描述,但在本发明的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和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这些修改和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同时,本发明说明书中重点描述了本发明在棉花脱叶上的应用,而应用本发明中所描述的组合脱叶剂在其它作物田间杂草防除上的应用也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高效棉花脱叶增絮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增效有效量的吡草醚与噻苯隆及粘着剂,其中,吡草醚与噻苯隆的重量比为1:20~20:1,粘着剂为总量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棉花脱叶增絮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吡草醚与噻苯隆的重量比为1:15~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效棉花脱叶增絮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吡草醚:噻苯隆的配比为1:5~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高效棉花脱叶增絮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吡草醚:噻苯隆的配比为1:3~1:5或5:12~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高效棉花脱叶增絮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噻苯隆的配比为1:3~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棉花脱叶增絮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包括淀粉、糊精、阿拉伯树胶,大豆粉、皮胶、乳酪素、聚乙烯醇、松香和石蜡中的任一种,或者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CN201410354194.5A 2014-07-23 2014-07-23 一种高效棉花脱叶增絮组合物 Pending CN1040823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4194.5A CN104082329A (zh) 2014-07-23 2014-07-23 一种高效棉花脱叶增絮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4194.5A CN104082329A (zh) 2014-07-23 2014-07-23 一种高效棉花脱叶增絮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2329A true CN104082329A (zh) 2014-10-08

Family

ID=51630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4194.5A Pending CN104082329A (zh) 2014-07-23 2014-07-23 一种高效棉花脱叶增絮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8232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6507A (zh) * 2015-02-16 2015-06-10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吡草醚水分散纳米复合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4815A (zh) * 2015-11-18 2016-02-03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一种含吡草醚和吡噻菌胺的农药组合物
CN108094430A (zh) * 2017-11-10 2018-06-01 浙江天丰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棉花脱叶组合物
CN110839637A (zh) * 2019-11-26 2020-02-28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棉花脱叶催熟组合物和棉花脱叶催熟剂
CN111567529A (zh) * 2020-05-29 2020-08-25 江西鑫邦生化有限公司 一种含芸苔素内酯、吡草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及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44613B1 (en) * 1999-03-12 2002-09-03 Hoechst Schering Agrevo Gmbh Defoliant
CN101420847A (zh) * 2006-05-03 2009-04-29 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降低农药和作物保护试剂施用过程的喷雾漂移的方法
CN102258044A (zh) * 2011-05-25 2011-11-30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脱叶剂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44613B1 (en) * 1999-03-12 2002-09-03 Hoechst Schering Agrevo Gmbh Defoliant
CN101420847A (zh) * 2006-05-03 2009-04-29 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降低农药和作物保护试剂施用过程的喷雾漂移的方法
CN102258044A (zh) * 2011-05-25 2011-11-30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脱叶剂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6507A (zh) * 2015-02-16 2015-06-10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吡草醚水分散纳米复合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4815A (zh) * 2015-11-18 2016-02-03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一种含吡草醚和吡噻菌胺的农药组合物
CN108094430A (zh) * 2017-11-10 2018-06-01 浙江天丰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棉花脱叶组合物
CN110839637A (zh) * 2019-11-26 2020-02-28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棉花脱叶催熟组合物和棉花脱叶催熟剂
CN110839637B (zh) * 2019-11-26 2021-08-03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棉花脱叶催熟组合物和棉花脱叶催熟剂
CN111567529A (zh) * 2020-05-29 2020-08-25 江西鑫邦生化有限公司 一种含芸苔素内酯、吡草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83532B (zh) 四霉素复配物及应用
CN104082329A (zh) 一种高效棉花脱叶增絮组合物
CN101360697A (zh) 植物的生长促进及品质改良方法以及该方法中使用的生长促进剂和品质改良剂
CN105037024A (zh) 一种含杀虫单与噻虫嗪的药肥颗粒剂
CN104026127A (zh) 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及其应用、制剂
CN105875595A (zh)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CN106135220A (zh) 一种玉米田除草组合物
CN106748147A (zh) 一种新型可用于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水稻专用液体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88949A (zh) 一种含呋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1946783B (zh) 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059547A (zh) 一种促生防虫型氨基酸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3468B (zh) 一种含有高效氟吡甲禾灵和氯酯磺草胺的农药组合物
CN103891557A (zh) 一种甜菜纸筒育苗苗床苗后除草方法
CN104604895A (zh) 四霉素复配物及应用
CN103125513A (zh) 高效棉花脱叶组合物
CN106305723A (zh) 一种含尿囊素的复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
CN101965839B (zh) 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9275663A (zh) 一种含有环苯草酮和五氟磺草胺的除草组合物
CN104521980A (zh) 一种含吡蚜酮杀虫组合物
CN107361066A (zh) 一种含有噁唑酰草胺的除草组合物
CN105494361A (zh) 一种西草净、乙氧氟草醚和丁草胺复配乳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63709A (zh) 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CN109287648A (zh) 一种防除黄帚橐吾复配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1903690B (zh) 一种含氟硫草定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417338B (zh) 一种脱叶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