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81745A - 上行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上行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81745A
CN104081745A CN201380004573.5A CN201380004573A CN104081745A CN 104081745 A CN104081745 A CN 104081745A CN 201380004573 A CN201380004573 A CN 201380004573A CN 104081745 A CN104081745 A CN 1040817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channel group
logic channel
data
s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45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81745B (zh
Inventor
闫志宇
柴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81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17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817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17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上行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上行分流信息,上行分流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基站接收用户设备的N1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缓存中的数据,其中,N1个逻辑信道组由第一基站从UE发送的缓存状态报告BSR中确定,且N1为大于0的正整数;从N1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N2个逻辑信道组,N2为小于等于N1的非负整数;向第一基站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确定的结果。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上行传输时,宏基站和微基站通过协调确定上行数据的分流方式,提高了上行传输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上行传输方法、 基站和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 并且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上行传输方 法、 基站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高级长期演进( 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 , LTE-A ) 系统中采用共 享信道传输数据, 用户设备 ( User Equipment, UE )与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 , eNB )建立无线 载( Radio Barrier, RB )后, 没有固定的数据上 行资源。 当 UE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时, 就向 eNB请求上行资源。 在 eNB 分配了上行资源后, UE使用该上行资源发送上行数据。
UE可以采用緩存状态才艮告 ( Buffer Status Report, BSR )方式向 eNB请 求上行资源。 BSR是一种比较详细的通知方式, 不但可以通知 eNB UE有数 据需要上传, 还可以通知 eNB待传输的数据量的多少。
一个 UE可以同时有多个逻辑信道同时工作, 这些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各 不相同, 为了能让 eNB知道哪些逻辑信道有数据传输, 同时控制 BSR的大 小,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 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按 优先级对逻辑信道进行分组, 逻辑信道所在的组, 由上层信令配置, 且每一 个逻辑信道组有一个緩存或緩沖器(Buffer )。 上报 BSR时, 通过上报每个 緩存的数据状态来通知 eNB每个逻辑信道组分别有多少数据待传。
在 LTE-A系统中,为了满足国际电信联盟对于第四代通信技术的峰值数 据速率要求引入了载波聚合 ( CA ) 技术, 也称频谱聚合 ( Spectrum Aggregation )技术或者带宽扩展 ( Bandwidth Extension )技术。 在载波聚合 技术中, 两个或更多的成员载波( Component Carrier ) 的频语被聚合在一起 以得到更宽的传输带宽。 载波聚合分为基站内载波聚合与基站间载波聚合。
在基站内载波聚合, 或有理想回传 (Backhaul)的宏小区和微小区下的载 波聚合中, 比如宏小区和微小区通过光纤连接 (此时微小区也可以是无线射 频头覆盖下的小区), 多个载波间可以采用联合调度, 即 eNB在调度聚合载 波中的一个载波时, 也知道另一个载波上的调度情况。 eNB收到 UE的 BSR 后向 UE分配上行资源时, 可以综合考虑各个载波的负载及调度情况, 合理 的向 UE分配调度资源。
在基站间载波聚合, 或非理想回传情况下的载波聚合, 基站间无法实时 传输数据。 一种典型的应用场景是, 宏小区主要提供系统信息, 无线链路监 测和移动性管理, 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同时为了保证语音业务服务的连续 性, 对半持续调度业务通常也由宏小区服务。 部署在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内的 多个微小区主要提供高数据速率业务的传输。 这样宏小区为 UE的主小区, 其对应的宏基站称之为主基站。 微小区为 UE的辅小区, 其对应的微基站称 之为辅基站。
宏基站在收到 UE的 BSR后,根据逻辑信道组对应的业务类型进行分类, 如将半持续调度业务对应的数据保留到宏小区服务, 而将高数据速率业务分 流到微小区上。 现有技术中, 宏基站和微基站被动的根据上行数据的业务类 型直接进行上行分流, 灵活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传输的方法、 基站和用户设备, 提高了上行 传输的灵活性。
第一方面, 提供一种上行传输的方法, 包括: 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上行 分流信息, 所述上行分流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基站接收 UE的 N1个逻辑信道 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所述 N1个逻辑信道组由所述第一基站从 所述 UE发送的 BSR中确定, 且 N1为大于 0的正整数; 从所述 N1个逻辑 信道组中确定 N2个逻辑信道组, N2为小于等于 N1的非负整数; 向所述第 一基站发送反馈信息, 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确定的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从所述 N1个逻辑 信道组中确定 N2个逻辑信道组包括: 根据以下中的至少一种从所述 N1个 逻辑信道组中确定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 所述上行分流信息、 所述第二基 站的负载条件以及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 UE之间的信道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还 包括: 向所述 UE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 基站接收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在 所述向所述 UE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 还包括: 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 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 UE的待传输数据的 N3个逻辑信道组 的标识, N3为大于等于 的正整数;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 一基站接收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所述剩余逻辑信 道组为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除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后剩余的逻辑信道 组。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确定的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 存中的数据; 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 UE发送上行调度信息, 所述上行调 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 UE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 的緩存中的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 N2等于 0, 所述确定的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不接收所述 个逻辑 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上行分流信息包括所述 UE的标识以及所述 N1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 存中的数据的数据状态。
第二方面, 提供一种上行传输方法, 包括: 接收 UE发送的 BSR, 所述 BSR用于指示第一基站接收所述 UE的待传输数据的 N3个逻辑信道组所对 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N3为大于 0的正整数; 从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 中确定 N1个逻辑信道组; 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上行分流信息, 所述上行分 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 N1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 数据, 以便所述第二基站从所述 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N2个逻辑信道组, N2为小于等于 的非负整数;
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 站确定的结果。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从所述 N3个逻辑 信道组中确定 N1个逻辑信道组包括: 根据以下中的至少一种从所述 N3个 逻辑信道组中确定所述 N1个逻辑信道组: 所述第一基站负载条件、 所述第 二基站的负载条件以及所述 N3 个逻辑信道组中每个逻辑信道组的业务类 型。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还 包括: 向所述 UE发送指示信息, 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接收 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 的数据, 其中, 所述剩余逻辑信道组为所述 N3 个逻辑信道组中除所述 N2 个逻辑信道组后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还 包括: 向所述 UE发送上行调度信息, 所述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 UE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所述剩 余逻辑信道组为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除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后剩余的 逻辑信道组。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第二基站确定的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所 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 N2等于 0, 所述第二基站确定的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不接收所述 Ni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上行分流信息包括所述 UE的标识以及所述 N1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 存中的数据的数据状态。
第三方面, 提供一种上行传输方法, 包括: 向第一基站发送 BSR, 所述 BSR用于指示第一基站接收 UE的待传输数据的 N3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 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N3为大于 0的正整数;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或第二基 站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N2为 小于等于 N3的非负整数。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方面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用于向所述 UE指示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 据, 所述剩余逻辑信道组为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除所述 N2个逻辑信道 组所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还 包括: 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 息用于指示所述 UE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 数据, 所述剩余逻辑信道组为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除所述 N2个逻辑信 道组后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 所述第 二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 UE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 N2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第四方面, 提供一种基站, 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 上行分流信息, 所述上行分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接收 UE的 N1个逻辑 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所述 N1个逻辑信道组由所述第一基 站从所述 UE发送的 BSR中确定, 且 N1为大于 0的正整数; 确定单元, 用 于从所述 N1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N2个逻辑信道组, N2为小于等于 N1的 非负整数; 发送单元, 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反馈信息, 所述反馈信息用 于指示所述确定的结果。
结合第四方面,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以下中的至少一种从所述 N1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所述 N2个逻辑信道 组: 所述上行分流信息、 所述第二基站的负载条件以及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
UE之间的信道质量。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 UE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 示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 括所述 UE的待传输数据的 N3个逻辑信道组的标识, N3为大于等于 的正 整数;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 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所述剩余逻辑信道组为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 除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后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确定的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 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 UE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 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上行分流信息包括所述 UE的标识以及所述 N1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 存中的数据的数据状态。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 N2等于 0, 所述确定的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不接收所述 个逻辑 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基站, 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 UE发送的 BSR, 所述 BSR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接收所述 UE的待传输数据的 N3个逻辑信道组 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N3为大于 0的正整数; 确定单元, 用于从 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N1个逻辑信道组; 发送单元, 用于向所述第 二基站发送上行分流信息, 所述上行分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 述 N1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 第二基站发送的反馈信息, 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 UE的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为所 述第二基站从所述 N1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 N2为小于等于 N1的非负整数。
结合第五方面,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以下中的至少一种从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所述 N1个逻辑信道 组: 所述第一基站负载条件、 所述第二基站的负载条件以及所述 N3个逻辑 信道组中每个逻辑信道组的业务类型。
结合第五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五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 UE发送指示信息, 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 二基站接收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结合第五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五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 的数据, 其中, 所述剩余逻辑信道组为所述 N3 个逻辑信道组中除所述 N2 个逻辑信道组后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结合第五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五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 UE发送上行调度信息, 所述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 示所述 UE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 中, 所述剩余逻辑信道组为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除所述 N2个逻辑信道 组后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结合第五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五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上行分流信息包括所述 UE的标识以及所述 N1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 存中的数据的数据状态。
结合第五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五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第二基站确定的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所 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结合第五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五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 N2等于 0, 所述确定的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不接收所述 个逻辑 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第六方面, 提供一种 UE,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发送单元, 用于向第一 基站发送 BSR, 所述 BSR用于指示第一基站接收所述 UE的待传输数据的 N3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N3为大于 0的正整数; 接 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 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 N2个逻辑信 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N2为小于等于 N3的非负整数。
结合第六方面, 在第六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 收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 于向所述 UE指示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 据, 所述剩余逻辑信道组为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除所述 N2个逻辑信道 组所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结合第六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六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 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 UE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 的緩存中的数据,所述剩余逻辑信道组为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除所述 N2 个逻辑信道组后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并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 息, 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 UE向所述第二基站发 送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上行传输时, 宏基站和微基站通过协调确定上行数 据的分流方式, 提高了上行传输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 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筒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 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传输方法的一个场景图。
图 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上行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 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上行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 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上行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 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上行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 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上行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 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上行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 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图 9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图 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 UE的框图。
图 11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图 12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图 1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 UE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 是全部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 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 例如: 全球移动 通讯 ( 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GSM )系统、码分多址 (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CDMA ) 系统、 宽带码分多址 (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 )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 长期演进(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 系统、 先进 的长期演进( 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 LTE-A ) 系统、 通用移动通信系 统 (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MTS )等。 还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用户设备(UE, User Equipment ) 包括 但不限于移动台 (MS, Mobile Station )、 移动终端( Mobile Terminal )、 移动 电话 ( Mobile Telephone )、 手机 ( handset )及便携设备 ( portable equipment ) 等, 该用户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 RAN, Radio Access Network )与一个或 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 例如, 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 "蜂窝" 电 话)、 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计算机等, 用户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 袖珍式、 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以及其它具备接受基站发送信息 能力的其他网络侧设备。
图 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传输方法的一个场景图。
如图 1所示, 宏小区和微小区耦合的场景下由部署在频率 fl 的宏小区 和部署在频率 f2 的在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内的多个微小区组成, 上述宏小区 和微小区之间, 还有微小区之间都是非理想回传, 其中, UE1和 UE2同时 与宏小区和微小区进行通信。
以 UE1为例, UE1向宏基站发送 BSR, 宏基站接收到 BSR后, 可以根 据自身的负载情况, 以及 UE1 的逻辑信道组的业务类型分配哪些逻辑信道 组的数据由宏基站接收, 哪些逻辑信道组的数据由微基站接收。 然后, 宏基 站向微基站通知希望由微基站接收的逻辑信道组及该逻辑信道组的数据緩 存状态信息, 微基站可以根据自身的负载条件以及调度情况确定接受、 不接 受或者部分接受宏基站的分配方式, 并向宏基站发送反馈。 在宏基站和微基 站确定了如何分配 UE1 的上行数据后, 将分配结果通知 UE1 , 例如可以由 宏基站通知, 也可以由微基站通知, 还可以是宏基站通知由宏基站负责接收 的逻辑信道, 微基站通知由微基站负责接收的逻辑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上行传输时, 宏基站和微基站通过协调确定上行数 据的分流方式, 提高了上行传输的灵活性。
图 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上行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 2的方法可由第 二基站执行, 例如可以是图 1中的微基站。
201、 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上行分流信息, 上行分流信息用于指示第二 基站接收 UE的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上述 个 逻辑信道组由第一基站从接收到的 UE发送的 BSR中确定, 且 为大于 0 的正整数。
202、 从所述 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N2个逻辑信道组, N2为小于等于 的非负整数。
203、 向第一基站发送反馈信息, 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确定的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上行传输时, 宏基站和微基站通过协调确定上行数 据的分流方式, 提高了上行传输的灵活性。
应理解, 步骤 201中的第一基站可以是 UE的控制基站, 即与 UE保持
RRC连接的基站, 例如, 可以是图 1中的宏基站。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步骤 201中的上行分流信息可包括 UE的标 识、 个逻辑信道组的标识以及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的 数据状态。 上述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的数据状态可以通 过 BSR来指示。 例如, 第一基站接收了 UE的 N3个逻辑信道组的 BSR, 然 后将其中的 ^个逻辑信道组的 BSR直接转发给第二基站。
应理解, 本发明实施例对步骤 202中的从 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N2个 逻辑信道组的具体方式不作限定。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根据上行分流信息、 第二基站的负载条件、 第二基站和该 UE之间的信道质量状况等确定接收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 的緩存中的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上行分流时,通过考虑微基站的负载条件, 避免了宏基站和微基站上行分流导致的负载不均衡,使系统的频谱利用更合 理。
例如, 当第二基站业务负载低时, 可以全部接收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 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此时 等于 N2; 当第二基站业务负载高时, 可以选择 接收 个逻辑信道组中的部分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此时 N2 小于 , 当然, 具体接收 个逻辑信道组中的哪些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 存中的数据,还可以综合考虑每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的多少 和 /或数据的服务质量要求等; 再如, 也可以在第二基站和该 UE之间的信道 质量状况较好情况下, 选择接收较多的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反之亦然。 可选地, 还可以选择不接受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 数据, 此时 N2等于 0。
可选地, 还可以随机从 N!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N2个逻辑信道组, 或者 根据预定规则确定。
可选地, 可以采用不向第一基站发送反馈信息的方式来表示第二基站确 定全部接收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或者, 可以采用不向 第一基站发送反馈信息的方式来表示第二基站确定不接收 个逻辑信道组 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图 1的方法还可包括: 向 UE发送第一指 示信息, 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基站接收上述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 的緩存中的数据。 例如, 在所述指示信息中携带上述 N2个逻辑信道组的标 识信息。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在向 UE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 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UE的待传输数据的 N3个逻辑信道组的标识, N3为大于等于 的正整数; 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 指示第一基站接收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剩余逻辑 信道组为 N3个逻辑信道组中除 N2个逻辑信道组后剩余的逻辑信道组。例如, UE的 4个逻辑信道组准备向第一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分别记为 0、 1、 2和 3, 且每一个逻辑信道组对应于一个緩存(Buffer ), 记为 Buffer 0、 Buffer 1、 Buffer 2和 Buffer 3, 每一个 Buffer对应一个 BSR, 记为 BSR #0、 BSR #1、 BSR #2和 BSR #3 , 其中, 第一基站指示第二基站接收 Buffer 2与 Buffer 3 中的数据, 第二基站只接收 Buffer2中的数据, 那么上述剩余逻辑信道组为 Buffer 0、 Buffer 1以及 Buffer 3。
可选地, 当 N2等于 0时, 第二基站可以向 UE发送指示信息, 指示第二 基站不接收 UE的上行数据, 也可以不发送指示信息来表示第二基站不接收 UE的上行数据。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上述确定的结果用于指示第二基站接收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图 2的方法还可包括: 向 UE发送 上行调度信息,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 UE向第二基站发送上述 N2个逻辑信 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例如, 上行调度信息可以包括上行调度允许的资源的信息, 以便 UE可 以在该上行调度允许的资源上向第二基站发送上述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 的緩存中的数据。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N2等于 0, 上述确定的结果用于指示第二 基站不接收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上文中结合图 2, 从第二基站的角度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 行传输方法, 下面将结合图 3, 从第一基站的角度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 上行传输方法。
应理解, 第一基站侧描述的第一基站、 第二基站与 UE的交互及相关特 性、 功能等与第二基站侧的描述相应, 为了筒洁, 省略重复的描述。
图 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上行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 3的方法可由 第一基站执行, 例如可以是图 1中的宏基站。
301、 接收 UE发送的 BSR, BSR用于指示第一基站接收 UE的待传输 数据的 N3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N3为大于 0的正整 数。
302、 从 N3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个逻辑信道组, 以便第二基站从^ 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N2个逻辑信道组, N2为小于等于 的非负整数。
303、 向第二基站发送上行分流信息, 上行分流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基站 确定的结果。
304、 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反馈信息, 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基站确定 的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上行传输时, 宏基站和微基站通过协调确定上行数 据的分流方式, 提高了上行传输的灵活性。
应理解, 步骤 301中的 BSR是指一组 BSR, 例如, UE的 4个逻辑信道 组准备向第一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分别记为 0、 1、 2和 3 , 且每一个逻辑信 道组对应于一个緩存 ( Buffer ),记为 Buffer 0、 Buffer 1、 Buffer 2和 Buffer 3, 每一个 Buffer对应一个 BSR, 记为 BSR #0、 BSR #1、 BSR #2和 BSR #3, 在这种情况下, 步骤 301中的 BSR指 BSR #0、 BSR #1、 BSR #2和 BSR #3。
应注意, 本发明实施例, 对步骤 302中的从 N3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个逻辑信道组具体方式不作限定, 例如, 可以根据以下中的至少一种确定由 第二基站接收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第一基站负载条件、 第二基站的负载条件以及 N3个逻辑信道组中每个逻辑信道组的业务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 上行分流时, 通过综合考虑宏基站和微基站的业务类型及负 载条件, 避免了只考虑业务类型而导致的上行分流负载不均衡, 使系统的频 谱利用更合理。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图 3方法还可包括向 UE发送指示信息, 指 示信息用于向 UE指示第二基站接收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 据。 可选地, 上述指示信息还可用于向 UE指示第一基站接收剩余逻辑信道 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剩余逻辑信道组为 N3个逻辑信道组中除 N2个逻辑信道组后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图 3方法还可包括向 UE发送上行调度信 息, 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 UE向第一基站发送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 存中的数据, 其中, 剩余逻辑信道组为 N3个逻辑信道组中除 N2个逻辑信道 组后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例如, 上行调度信息可以包括上行调度允许的资源的信息, 以便 UE可 以在该上行调度允许的资源上向第一基站发送上述 N3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 的緩存中的数据。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步骤 303中的上行分流信息包括 UE的标 识以及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的数据状态。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根据预定规则, 当没有接收到第二基站发 送的反馈信息时, 例如, 在预定的时间期满没有接收到第二基站发送的反馈 信息的情况下, 可以表示第二基站全部接收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 中的数据或者表示第二基站确定不接收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 数据。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第二基站确定的结果用于指示第二基站接 收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N2等于 0, 第二基站确定的结果用于指示 第二基站不接收所述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上文中结合图 2和图 3, 从第一基站、 第二基站的角度详细描述了根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传输方法, 下面将结合图 4, 从 UE的角度描述根据本 发明实施例的上行传输方法。
应理解, 第一基站侧、 第二基站侧描述的第一基站、 第二基站与 UE的 交互及相关特性、 功能等与 UE侧的描述相应, 为了筒洁, 省略重复的描述。
图 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上行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 4的方法可以 由 UE执行, 例如可以是图 1中的 UE1或 UE2。
401、 向第一基站发送 BSR, BSR用于指示第一基站接收 UE的待传输 数据的 N3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N3为大于 0的正整 数。
402、 接收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指示信息用 于向 UE指示第二基站接收上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 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N2为非负整数, 且 N2小于等于 N3
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上行传输时, 宏基站和微基站通过协调确定上行数 据的分流方式, 提高了上行传输的灵活性。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图 4的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基站或第二基 站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 第二指示信息用于向 UE指示第一基站接收剩余逻 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剩余逻辑信道组为 N3个逻辑信道组中除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应注意, 上述第一指示信息与第二指示信息可以一起发送, 例如承载在 同一个消息中, 也可以分开发送, 例如^载在不同的消息中。 可选地, 可以 由第一基站既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也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也可以是第二基站 既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也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还可以是第一基站发送第二指 示信息, 第二基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图 4的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上 行调度信息, 第一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 UE向第一基站发送剩 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剩余逻辑信道组为 N3个逻辑信道组 中除 N2个逻辑信道组后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 信息,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 UE向第二基站发送 N2个逻辑 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下面结合具体例子, 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实施例。 应注意, 图 5至图
8的例子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实施例, 而非要将本发 明实施例限于所例示的具体数值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 图 5至图 8的例子, 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 这样的修改或变 化也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内。
应理解, 图 5-图 8的实施例中, UE的 4个逻辑信道组准备向第一基站 发送上行数据, 分别记为 0、 1、 2和 3, 且每一个逻辑信道组对应于一个緩 存(Buffer ), 记为 Buffer 0、 Buffer 1、 Buffer 2和 Buffer 3, 每一个 Buffer 对应一个 BSR, 记为 BSR #0、 BSR #1、 BSR #2和 BSR #3, 但本发明实施 例并不限于此。 例如, UE可以有 5个或者更多的逻辑信道组的数据需要向 第一基站发送,也可以有 3个或者更少的逻辑信道组的数据需要向第一基站 发送。 而且, 图 5-图 8的实施例中, 都是以第一基站指示第二基站接收 UE 的 Buffer 2和 Buffer 3中的上行数据为例进行说明, 但是, 本发明实施例对 此也不做限定,例如,第一基站可以指示第二基站接收 UE的 Buffer 0、 Buffer 1、 Buffer 2中的上行数据。
图 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上行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 5的实施例是 图 2至图 4的实施例的例子。 在图 5中, 第一基站指示第二基站接收 UE的 Buffer 2和 Buffer 3中的上行数据,第二基站同意接收 Buffer 2和 Buffer 3中 的上行数据。
501、 UE向第一基站发送 BSR。 该 BSR用于指示第一基站接收逻辑信 道 0、 1、 2和 3对应的 Buffer 0、 Buffer 1、 Buffer 2和 Buffer 3中的数据。
502、第一基站确定第二基站接收 Buffer 2和 Buffer 3中的数据。可以根 据每个逻辑信道组的业务类型确定,也可以根据宏基站和微基站的负载情况 确定, 还可以是以上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503、 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上行分流信息。 该上行分流信息指示第 二基站接收 UE的逻辑信道组 2对应的 Buffer 2和逻辑信道组 3对应的 Buffer 3中的数据。 该上行分流信息可以包括 UE的标识、 Buffer 2和 Buffer 3的标 识, 以及 BSR #2和 BSR #3。
504、 第二基站确定接收 UE的 Buffer 2和 Buffer 3中的数据。 可以根据 微基站的业务情况或调度情况确定。
505、 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反馈信息。 该反馈信息用于向第一基站 指示第二基站同意接收 UE的 Buffer 2和 Buffer 3中的数据。 该反馈信息还 可以包括该 UE的标识、 与 Buffer 2和 Buffer 3对应的逻辑信道组 2、 3的标 识, 以及 BSR #2和 BSR #3。
506、 第一基站向 UE发送指示信息, 该指示信息用于通知该 UE第一基 站接收逻辑信道组 0和逻辑信道组 1的上行数据。
507、 第二基站向 UE发送指示信息, 该指示信息用于通知该 UE第二基 站接收逻辑信道组 2和逻辑信道组 3的上行数据。
508、 第一基站向 UE发送上行调度允许信息。
509、 UE基于该上行调度允许信息向第一基站发送逻辑信道组 0和逻辑 信道组 1的上行数据。
510、 第二基站向 UE发送上行调度允许信息。
511、 UE基于该上行调度允许信息向第二基站发送逻辑信道组 2和逻辑 信道组 3的上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上行传输时, 宏基站和微基站通过协调确定上行数 据的分流方式, 提高了上行传输的灵活性。
图 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上行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 6的实施例是 图 2至图 4的实施例的例子。 在图 6中, 第一基站指示第二基站接收 UE的 Buffer 2和 Buffer 3中的上行数据, 第二基站不同意接收 Buffer 2和 Buffer 3 中的上行数据。
601、 UE向第一基站发送 BSR。 该 BSR用于指示第一基站接收逻辑信 道 0、 1、 2和 3对应的 Buffer 0、 Buffer 1、 Buffer 2和 Buffer 3中的数据。
602、第一基站确定第二基站接收 Buffer 2和 Buffer 3中的数据。可以根 据每个逻辑信道组的业务类型确定,也可以根据宏基站和微基站的负载情况 确定, 还可以是以上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603、 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上行分流信息。 该上行分流信息指示第 二基站接收 UE的逻辑信道组 2对应的 Buffer 2和逻辑信道组 3对应的 Buffer 3中的数据。 该上行分流信息可以包括 UE的标识、 Buffer 2和 Buffer 3的标 识, 以及 BSR #2和 BSR #3。
604、 第二基站确定不接受 UE的 Buffer 2和 Buffer 3中的数据。 可以根 据微基站的业务情况或调度情况确定。
605、 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反馈信息。 该反馈信息用于向第一基站 指示第二基站不同意接收 UE的 Buffer 2和 Buffer 3中的数据。
606、 第一基站向 UE发送指示信息, 该指示信息用于通知该 UE第一基 站接收 UE的逻辑信道组 0、 1、 2和 3中的上行数据。
607、 第二基站向 UE发送指示信息, 该指示信息用于通知该 UE第二基 站不接收该 UE的上行数据。 可选地, 也可以不向 UE发送该指示信息。
608、 第一基站向 UE发送上行调度允许信息。
609、 UE基于该上行调度允许信息向第一基站发送逻辑信道组 0、 1、 2 和 3的上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上行传输时, 宏基站和微基站通过协调确定上行数 据的分流方式, 提高了上行传输的灵活性。
图 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上行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 7的实施例为 图 2至图 4的实施例的例子。 在图 7中, 第一基站指示第二基站接收 UE的 Buffer 2和 Buffer 3中的上行数据,第二基站同意接收 Buffer 2中的上行数据。
701、 UE向第一基站发送 BSR。 该 BSR用于指示第一基站接收逻辑信 道 0、 1、 2和 3对应的 Buffer 0、 Buffer 1、 Buffer 2和 Buffer 3中的数据。
702、第一基站确定第二基站接收 Buffer 2和 Buffer 3中的数据。可以根 据每个逻辑信道组的业务类型确定,也可以根据宏基站微基站的负载情况确 定, 还可以是以上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703、 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上行分流信息。 该上行分流信息指示第 二基站接收 UE的逻辑信道组 2对应的 Buffer 2和逻辑信道组 3对应的 Buffer 3中的数据。 该上行分流信息可以包括 UE的标识、 Buffer 2和 Buffer 3的标 识, 以及 BSR #2和 BSR #3。
704、 第二基站确定接收 UE的 Buffer 2中的数据。 例如, 可以根据微基 站的业务情况或调度情况确定。
705、 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反馈信息。 该反馈信息用于向第一基站 指示第二基站同意接收 UE的 Buffer 2中的数据。 该反馈信息还可以包括该 UE的标识、 Buffer 2的标识, 以及 BSR #2。
706、 第一基站向 UE发送指示信息, 该指示信息用于通知该 UE第一基 站接收逻辑信道组 0、 1和 3中的上行数据, 第二基站接收逻辑信道组 2中 的上行数据。
707、 第一基站向 UE发送上行调度允许信息。
708、 UE向第一基站发送逻辑信道组 0、 1和 3的上行数据。
709、 第二基站向 UE发送上行调度允许信息。
710、 UE基于该上行调度允许信息向第二基站发送逻辑信道组 2的上行 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上行传输时, 宏基站和微基站通过协调确定上行数 据的分流方式, 提高了上行传输的灵活性。
上文中结合图 1至图 7, 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传输的方 法,下面将结合图 8至图 13 ,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和基站。
图 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图 8的基站包括接收单元 801、 确定单元 802和发送单元 803。 图 8的基站能够实现图 2至图 7中由第二基 站执行的各个步骤, 为避免重复, 不再详细描述。
接收单元 801 , 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上行分流信息, 上行分流信息 用于指示基站接收用户设备 UE的 N1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N1个逻辑信道组由第一基站从 UE发送的緩存状态报告 BSR中确定, 且 N1为大于 0的正整数。
确定单元 802, 用于从 N1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N2个逻辑信道组, N2 为小于等于 N1的非负整数。
发送单元 803, 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反馈信息, 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确定 单元 802所确定的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上行传输时, 宏基站和微基站通过协调确定上行数 据的分流方式, 提高了上行传输的灵活性。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确定单元 802具体用于根据以下中的至少一 种从 N1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N2个逻辑信道组:
上行分流信息、 第二基站的负载条件以及第二基站与 UE之间的信道质 量。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发送单元 803还用于向 UE发送第一指示 信息, 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基站接收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 中的数据。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接收单元 803还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 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 UE的待传输数据的 N3个逻辑信道组 的标识, N3为大于等于 的正整数; 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一基站接 收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剩余逻辑信道组为 N3个 逻辑信道组中除 N2个逻辑信道组后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上述确定的结果可用于指示第二基站接收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发送单元 803还用于向 UE发送上 行调度信息, 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 UE向第二基站发送 N2个逻辑信道组 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上行分流信息包括 UE的标识以及 N1个 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的数据状态。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N2等于 0, 上述确定的结果可用于指示第 二基站不接收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图 9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图 9的基站包括接收单元 901、 确定单元 902和发送单元 903。 图 9的基站能够实现图 2至图 7中由第一基 站执行的各个步骤, 为避免重复, 不再详细描述。
接收单元 901 ,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 UE发送的緩存状态报告 BSR, BSR 用于指示基站接收 UE的待传输数据的 N3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 数据, 其中, N3为大于 0的正整数。
确定单元 902, 用于从 N3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N1个逻辑信道组。
发送单元 903, 用于向第二基站发送上行分流信息, 上行分流信息用于 指示第二基站接收 N1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以便第二基站 从 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N2个逻辑信道组, N2为小于等于 的非负整数。
接收单元 901还用于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反馈信息,反馈信息用于指示 第二基站确定的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上行传输时, 宏基站和微基站通过协调确定上行数 据的分流方式, 提高了上行传输的灵活性。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确定单元 902具体用于根据以下中的至少一 种从 N3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N1个逻辑信道组:
第一基站负载条件、 第二基站的负载条件以及 N3个逻辑信道组中每个 逻辑信道组的业务类型。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发送单元 903还用于向 UE发送指示信息, 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基站接收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一基站接收剩余逻 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剩余逻辑信道组为 N3个逻辑信道 组中除 N2个逻辑信道组后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发送单元 903还用于向 UE发送上行调度 信息, 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 UE向第一基站发送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 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剩余逻辑信道组为 N3个逻辑信道组中除 N2个逻辑 信道组后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上行分流信息包括 UE的标识以及 N1个 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的数据状态。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第二基站确定的结果用于指示第二基站接 收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N2等于 0, 第二基站确定的结果用于指示 第二基站不接收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图 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 UE的框图。图 10的 UE包括发送单元 1001 和接收单元 1002。 图 10的 UE能够实现图 2至图 7中由 UE执行的各个步 骤, 为避免重复, 不再详细叙述。
发送单元 1001 , 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緩存状态报告 BSR, BSR用于指 示第一基站接收 UE的待传输数据的 N3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 据, 其中, N3为大于 0的正整数。
接收单元 1002,用于接收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第 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基站接收 N3个逻辑信道组中 N2个逻辑信道组所 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N2为小于等于 N3的非负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上行传输时, 宏基站和微基站通过协调确定上行数 据的分流方式, 提高了上行传输的灵活性。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接收单元 1002还用于接收第一基站或第二 基站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 第二指示信息用于向 UE指示第一基站接收剩余 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剩余逻辑信道组为 N3个逻辑信道组中 除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接收单元 1002还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 的上行调度信息, 第一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 UE向第一基站发 送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剩余逻辑信道组为 N3个逻辑信 道组中除 N2个逻辑信道组后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并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上 行调度信息, 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 UE 向第二基站发送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图 11 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图 11 的基站包括接收器 1101、 处理器 1102和发送器 1103。 图 11的基站能够实现图 2至图 7中由第 二基站执行的各个步骤, 为避免重复, 不再详细描述。
接收器 1101 ,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上行分流信息,上行分流信息用 于指示基站接收用户设备 UE的 N1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N1个逻辑信道组由第一基站从 UE发送的緩存状态报告 BSR中确定, 且 N1为大于 0的正整数。
处理器 1102, 用于从 N1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N2个逻辑信道组, N2为 小于等于 N1的非负整数。
发送器 1103,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反馈信息,反馈信息用于指示处理器 1102所确定的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上行传输时, 宏基站和微基站通过协调确定上行数 据的分流方式, 提高了上行传输的灵活性。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处理器 1102具体用于根据以下中的至少一 种从 N1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N2个逻辑信道组: 上行分流信息、 第二基站 的负载条件以及第二基站与 UE之间的信道质量。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发送器 1103还用于向 UE发送第一指示信 息, 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基站接收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 的数据。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接收器 1101还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 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UE的待传输数据的 N3个逻辑信道组的标 识, N3为大于等于 的正整数; 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一基站接收剩 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剩余逻辑信道组为所述 N3个 逻辑信道组中除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后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所述处理器 1102所确定的结果用于指示 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发送器 1103还用于向 UE发送上行调度信息, 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 UE向第二基 站发送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上行分流信息包括 UE的标识以及 N1个 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的数据状态。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N2等于 0, 确定的结果用于指示第二基站 不接收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图 12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图 12的基站包括接收器 1201、 处理器 1202和发送器 1203。图 12的基站能够实现图 2至图 7中由第一基站 执行的各个步骤, 为避免重复, 不再详细描述。
接收器 1201 ,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 UE发送的緩存状态报告 BSR, BSR 用于指示基站接收 UE的待传输数据的 N3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 数据, 其中, N3为大于 0的正整数。
处理器 1202, 用于从 N3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N1个逻辑信道组。
发送器 1203 ,用于向第二基站发送上行分流信息,上行分流信息用于指 示第二基站接收 N1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以便第二基站从 Ni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N2个逻辑信道组, N2为小于等于 的非负整数。 接收器 1201还用于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反馈信息, 反馈信息用于指示 第二基站确定的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上行传输时, 宏基站和微基站通过协调确定上行数 据的分流方式, 提高了上行传输的灵活性。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处理器 1202具体用于根据以下中的至少一 种从 N3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N1个逻辑信道组: 第一基站负载条件、 第二 基站的负载条件以及 N3个逻辑信道组中每个逻辑信道组的业务类型。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发送器 1203还用于向 UE发送指示信息, 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基站接收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一基站接收剩余逻 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剩余逻辑信道组为 N3个逻辑信道 组中除 N2个逻辑信道组后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发送器 1203还用于向 UE发送上行调度 信息, 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 UE向第一基站发送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 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剩余逻辑信道组为 N3个逻辑信道组中除 N2个逻辑 信道组后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上行分流信息包括 UE的标识以及 N1个 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的数据状态。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第二基站确定的结果用于指示第二基站接 收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N2等于 0, 确定的结果用于指示第二基站 不接收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图 1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 UE的框图。图 13的 UE包括发送器 1301 和接收器 1302。 图 13的 UE能够实现图 2至图 7中由 UE执行的各个步骤, 为避免重复, 不再详细叙述。
发送器 1301 , 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緩存状态报告 BSR, BSR用于指示 第一基站接收 UE的待传输数据的 N3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N3为大于 0的正整数。
接收器 1302,用于接收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 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基站接收 N3个逻辑信道组中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 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N2为小于等于 N3的非负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上行传输时, 宏基站和微基站通过协调确定上行数 据的分流方式, 提高了上行传输的灵活性。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接收器 1302还用于接收第一基站或第二基 站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 第二指示信息用于向 UE指示第一基站接收剩余逻 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剩余逻辑信道组为 N3个逻辑信道组中除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接收器 1302还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 上行调度信息, 第一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 UE向第一基站发送 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剩余逻辑信道组为 N3个逻辑信道 组中除 N2个逻辑信道组后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并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 调度信息, 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 UE向第二基站发送 N2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 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 能够以电子硬件、 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 合来实现。 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 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 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 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 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为描述的方便和筒洁, 上述描 述的系统、 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 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 过程,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 应该理解到, 所揭露的系统、 装置和 方法, 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 例如,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 意性的, 例如, 所述单元的划分, 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 实际实现时可 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 系统, 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 或不执行。 另一点, 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 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 或通信连接, 可以是电性, 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 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 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 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 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 中, 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 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 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 用时, 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基于这样的理解, 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 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 中,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 服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而前 述的存储介质包括: 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 ROM , Read-Only Memory )、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 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 想到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6)

  1. 权利要求
    1.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上行分流信息, 所述上行分流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基 站接收用户设备 UE的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其中,所述 Ni个逻辑信道组由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 UE发送的緩存状态报告 BSR中确 定, 且^为大于 0的正整数;
    从所述 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N2个逻辑信道组, N2为小于等于 ^的 非负整数;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反馈信息, 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确定的结 果。
  2.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所述 个逻辑信道 组中确定 N<sub>2</sub>个逻辑信道组, 包括:
    根据以下中的至少一种从所述 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所述 N2个逻辑信 道组:
    所述上行分流信息、所述第二基站的负载条件以及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
    UE之间的信道质量。
  3. 3. 如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向所述 UE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 站接收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4. 4.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向所述 UE发送第 一指示信息之前, 还包括:
    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 UE的 待传输数据的 N3个逻辑信道组的标识, N3为大于等于 的正整数;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 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所述剩余逻辑信道组为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 除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后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5. 5. 如权利要求 1-4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的结 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 N<sub>2</sub>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 UE发送上行调度信息, 所述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 UE向 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6. 6. 如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N<sub>2</sub>等于 0, 所述 确定的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不接收所述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 存中的数据。
  7. 7. 如权利要求 1-6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分流 信息包括所述 UE的标识以及所述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的数据状态。
  8. 8.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 UE发送的緩存状态报告 BSR, 所述 BSR用于指示第一 基站接收所述 UE的待传输数据的 N3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N3为大于 0的正整数;
    从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个逻辑信道组;
    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上行分流信息, 所述上行分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 二基站接收所述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以便所述第二基 站从所述 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N2个逻辑信道组, N2为小于等于 的非 负整数;
    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反馈信息, 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 站确定的结果。
  9. 9.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所述 N<sub>3</sub>个逻辑信道 组中确定 个逻辑信道组包括:
    根据以下中的至少一种从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所述 个逻辑信 道组:
    所述第一基站负载条件、 所述第二基站的负载条件以及所述 N3个逻辑 信道组中每个逻辑信道组的业务类型。
  10. 10. 如权利要求 8或 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向所述 UE发送指示信息, 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 述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11. 11. 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信息还用于指 示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所述剩 余逻辑信道组为所述 N<sub>3</sub>个逻辑信道组中除所述 N<sub>2</sub>个逻辑信道组后剩余的逻 辑信道组。
  12. 12. 如权利要求 8-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向所述 UE发送上行调度信息, 所述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 UE向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所述剩余 逻辑信道组为所述 N<sub>3</sub>个逻辑信道组中除所述 N<sub>2</sub>个逻辑信道组后剩余的逻辑 信道组。
  13. 13. 如权利要求 8-12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 站确定的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 N<sub>2</sub>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 存中的数据。
  14. 14. 如权利要求 8或 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N<sub>2</sub>等于 0, 所述 第二基站确定的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不接收所述 个逻辑信道组所 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15. 15. 如权利要求 8-14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分 流信息包括所述 UE的标识以及所述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 据的数据状态。
  16. 16.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向第一基站发送緩存状态报告 BSR, 所述 BSR用于指示第一基站接收 用户设备 UE的待传输数据的 N3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 中, N3为大于 0的正整数;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 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N2为小于等于 N3的非负整数。
  17. 17. 如权利要求 1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指示 信息用于向所述 UE指示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 的数据, 所述剩余逻辑信道组为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除所述 N2个逻辑信 道组所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18. 18. 如权利要求 16或 1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 用于指示所述 UE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 据, 所述剩余逻辑信道组为所述 N<sub>3</sub>个逻辑信道组中除所述 N<sub>2</sub>个逻辑信道组 后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 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 信息用于指示所述 UE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 緩存中的数据。
  19. 19.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上行分流信息, 所述上行分流信息 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接收用户设备 UE的 N1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 数据, 其中, 所述 N1个逻辑信道组由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 UE发送的緩存 状态报告 BSR中确定, 且 N1为大于 0的正整数;
    确定单元, 用于从所述 N1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N2个逻辑信道组, N2 为小于等于 N1的非负整数;
    发送单元, 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反馈信息, 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 所述确定的结果。
  20. 20. 如权利要求 19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以下中的至少一种从所述 N1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所述 N2个逻辑信道 组:
    所述上行分流信息、所述第二基站的负载条件以及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
    UE之间的信道质量。
  21. 21. 如权利要求 19或 20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 于向所述 UE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 接收所述 N<sub>2</sub>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22. 22. 如权利要求 2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 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 UE的待传输 数据的 N<sub>3</sub>个逻辑信道组的标识, N<sub>3</sub>为大于等于 的正整数;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 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所述剩余逻辑信道组为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 除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后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23. 23. 如权利要求 19-22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的 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 N<sub>2</sub>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 据; 用于指示所述 UE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 中的数据。
  24. 24. 如权利要求 19或 20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 N<sub>2</sub>等于 0, 所 述确定的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不接收所述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 緩存中的数据。
  25. 25. 如权利要求 19-2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分 流信息包括所述 UE的标识以及所述 N1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 据的数据状态。
  26. 26.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 UE发送的緩存状态报告 BSR, 所述 BSR 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接收所述 UE的待传输数据的 N3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 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N3为大于 0的正整数;
    确定单元, 用于从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N1个逻辑信道组; 发送单元, 用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上行分流信息, 所述上行分流信息 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 N1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以便所述第二基站从所述 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 N2个逻辑信道组, N2为小 于等于 的非负整数;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 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确定的结果。
  27. 27. 如权利要求 26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以下中的至少一种从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确定所述 N1个逻辑信道 组:
    所述第一基站负载条件、 所述第二基站的负载条件以及所述 N3个逻辑 信道组中每个逻辑信道组的业务类型。
  28. 28. 如权利要求 26或 27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 于向所述 UE发送指示信息, 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29. 29. 如权利要求 28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信息还用于指 示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所述剩 余逻辑信道组为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除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后剩余的 逻辑信道组。
  30. 30. 如权利要求 26-29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 元还用于向所述 UE发送上行调度信息, 所述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 UE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所 述剩余逻辑信道组为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除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后剩 余的逻辑信道组。
  31. 31. 如权利要求 26-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 站确定的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 N<sub>2</sub>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 存中的数据。
  32. 32. 如权利要求 26或 27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 N<sub>2</sub>等于 0, 所 述确定的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不接收所述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 緩存中的数据。
  33. 33. 如权利要求 26-32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分 流信息包括所述 UE的标识以及所述 N1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 据的数据状态。
  34. 34. 一种用户设备 UE,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发送单元, 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緩存状态报告 BSR, 所述 BSR用于指 示第一基站接收所述 UE的待传输数据的 N3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 的数据, 其中, N3为大于 0的正整数;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所 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 N2个 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其中, N2为小于等于 N3的非负整数。
  35. 35. 如权利要求 34所述的 UE,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 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 向所述 UE指示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所述剩余逻辑信道组为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除所述 N2个逻辑信道组所 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36. 36. 如权利要求 34或 35所述的 UE,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 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用 于指示所述 UE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剩余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 据, 所述剩余逻辑信道组为所述 N3个逻辑信道组中除所述 N2个逻辑信道 组后剩余的逻辑信道组; 并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 所述第 二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 UE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 N2 个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緩存中的数据。
CN201380004573.5A 2013-01-30 2013-01-30 上行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Active CN1040817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71127 WO2014117335A1 (zh) 2013-01-30 2013-01-30 上行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1745A true CN104081745A (zh) 2014-10-01
CN104081745B CN104081745B (zh) 2017-02-15

Family

ID=51261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4573.5A Active CN104081745B (zh) 2013-01-30 2013-01-30 上行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15814B2 (zh)
EP (1) EP2940956B1 (zh)
CN (1) CN104081745B (zh)
WO (1) WO201411733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27814A1 (zh) * 2017-06-15 2018-12-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据指示方法、装置、通信系统
CN109076514A (zh) * 2016-05-10 2018-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信息传输方法、基站与用户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87186B2 (en) 2014-09-30 2019-0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grant management for LTE in unlicensed spectrum
US10980045B2 (en) 2014-10-02 2021-04-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power on an uplink component carrier transmitted over a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US10506466B2 (en) * 2015-08-17 2019-12-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uplink transmissions based on backhaul conditions
CN112469076A (zh) * 2019-09-06 2021-03-09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缓存状态报告的方法及装置和用户终端
CN113055353B (zh) * 2019-12-28 2023-04-25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取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8777A (zh) * 2008-01-03 2009-07-08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寄存器状态回报的方法及其通讯装置
CN101867871A (zh) * 2009-04-17 2010-10-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逻辑信道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220B (zh) 2006-08-22 2011-11-30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报告上行调度请求或紧急情况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41099B (zh) * 2008-03-21 201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缓冲区状态报告方法及装置、数据量设置方法
CN101827391A (zh) * 2009-03-04 2010-09-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上行资源分配、状态报告发送方法及装置
US20110130099A1 (en) * 2009-05-22 2011-06-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ed scheduling to facilitate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S8638815B2 (en) * 2010-01-08 2014-01-28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for up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KR20140116554A (ko) * 2010-02-12 2014-10-02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다중 사이트 간의 데이터 분할
US9160662B2 (en) * 2010-08-20 2015-10-13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Uplink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of relay stat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EP2803159B1 (en) * 2012-01-11 2018-08-1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econdary cell preparation for inter-site carrier aggregation
BR112015003973A2 (pt) * 2012-08-23 2017-07-0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operação com múltiplos agendadores em um sistema sem fio
US9264930B2 (en) * 2012-11-07 2016-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and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in multiflow oper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8777A (zh) * 2008-01-03 2009-07-08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寄存器状态回报的方法及其通讯装置
CN101867871A (zh) * 2009-04-17 2010-10-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逻辑信道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3GPP TS 36.321 V10.7.0》 *
SUYASH TRIPATHI等: "LTE E-UTRAN and its Access Side Protocols", 《RADISYS WHITE PAPER》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6514A (zh) * 2016-05-10 2018-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信息传输方法、基站与用户设备
WO2018227814A1 (zh) * 2017-06-15 2018-12-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据指示方法、装置、通信系统
US10542455B2 (en) 2017-06-15 2020-01-21 Fujitsu Limited Data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277766B2 (en) 2017-06-15 2022-03-15 Fujitsu Limited Data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40956A4 (en) 2020-03-11
WO2014117335A1 (zh) 2014-08-07
US10015814B2 (en) 2018-07-03
EP2940956A1 (en) 2015-11-04
EP2940956B1 (en) 2021-05-19
CN104081745B (zh) 2017-02-15
US20150334739A1 (en) 2015-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49478B2 (en) Carrier aggregation capability repor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carrier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2640553B (zh) 调度直接对直接通信
CN104081745A (zh) 上行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8633041B (zh) 接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和发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EP3110195A1 (en)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cheduling on unlicensed spectrum in ue
CN109041114B (zh) 一种发送缓存状态报告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3458526A (zh) 一种缓冲区状态上报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13411894B (zh) 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2918790A (zh) 载波聚合中的非周期cqi/pmi请求
WO2015100737A1 (zh) 调度时隙的装置和方法
CN106572435A (zh) 调度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91384A (zh) 传输调度请求的方法和装置、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CN103535099A (zh) 上行信道资源配置方法和设备
CN107155181A (zh) 处理用户设备能力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1877877B (zh) 一种测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及设备
CN111436089A (zh)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11317A (zh) 利用wlan/3gpp聚合的上行链路调度
CN110139389B (zh) 一种缓冲区状态上报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803378B (zh) 一种资源选择触发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01925089A (zh) 一种多载波参数配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WO2019157634A1 (zh) 一种harq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80607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865295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JP2023514730A (ja) フィードバックリソース決定方法およびフィードバックリソース決定装置
CN103856311A (zh) 载波激活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