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6112B - 一种混合器及高效液相色谱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器及高效液相色谱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6112B
CN104076112B CN201310101935.4A CN201310101935A CN104076112B CN 104076112 B CN104076112 B CN 104076112B CN 201310101935 A CN201310101935 A CN 201310101935A CN 104076112 B CN104076112 B CN 1040761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ture
mixer
pipeline
outlet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019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76112A (zh
Inventor
张琰
王悦
王铁军
李维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tong Precision Measurement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Rigol Precision Electri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Rigol Precision Electri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Rigol Precision Electri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0193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761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76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6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76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61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器和高效液相色谱仪,所述混合器包括:由两个内部中空的混合体构成的混合体组件;一个混合体的一端面设有注入流动相的入口,另一个混合体的一端面设有流出流动相的出口;每个混合体的侧面分布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位于混合体的同一横截面内;两个混合体的对应通孔分别通过长度不等的多条管路连通,管路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混合体横截面的中心区域。通过本发明,使得多种流动相流经长度不等的多条管路时在时间轴上被打散后再合流,起到了增强混合的效果。此外,本发明加工较方便、成品率高,安装连接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器及高效液相色谱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相色谱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器及高效液相色谱仪。
背景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即高压输液泵),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连同被测样品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被测样品的各成分在色谱柱内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定性定量分析。该方法已成为化学、医学、工业、农学、商检和法检等学科领域中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High PerformanceLiquid Chromatograph)就是用于此分析方法的仪器。常见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必要组成部分包括,高压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根据特殊需求可能还会有一些其他附属部件,比如脱气机、自动进样器、柱温箱等。
参见图1,为现有技术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结构示意图。高效液相色谱仪100的溶剂瓶101用于盛放流动相,流动相从溶剂瓶101进入脱气机102中被脱掉其中溶解的空气,然后再进入高压输液泵的入口103;高压输液泵把流动相泵至高压状态,以克服色谱柱106的阻力并平稳输送;经高压输液泵103加压后的流动相进入放空阀104,放空阀104集成了压力传感器和排空阀两种器件的功能,流动相第一次进入放空阀104,经压力传感器测压,用于反馈控制,从放空阀104出来后进入阻尼器105,阻尼器105用于减小流动相的压力脉动并使各种流动相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流动相第二次进入放空阀104,通过旋转放空阀104上的旋钮切换液路,使流动相留至废液瓶或者进入进样器;进样器把样品输送进高压状态的流动相中,然后流动相携带样品流过色谱柱106,样品在色谱柱106中实现分离,最后流至检测器的流通池107,对分离的样品进行检测。
在液相色谱仪中进行梯度分析过程中,流动相的比例会持续变化或阶梯状变化。在梯度分析中,需要利用混合器将两种或更多种的流动相均匀的混合,如果混合效率不足,即当多种流动相通过检测器时没有混合均匀,就会影响检测器分析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图1所示的阻尼器105结合了混合器对流动相的混合功能,一般的,还可以将阻尼器和混合器做成两个单独的分立器件。
例如,专利号为03153076.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液相色谱仪的混合器。它是在金属板在表面上蚀刻出沟槽并加工出小孔,通过将多块金属板彼此叠加使沟槽及小孔实现连通,形成流动相的流动通路。未混合均匀的流动相流经这些通路后,达到增强混合的效果。该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几层金属板层叠起来后的密封非常困难,平面对平面的密封需要非常光洁和平整的表面、并施加足够的预紧力才能实现高压密封,金属板密封面的光洁度往往要达到镜面级,因此造价昂贵且废品率极高,加工工艺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混合器的加工工艺难度,提高成品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混合器,用于高效液相色谱仪,所述混合器包括:由两个内部中空的混合体构成的混合体组件;其中,一个混合体的一个端面设有注入流动相的入口,另一个混合体的一个端面设有流出流动相的出口;每个混合体的侧面分布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位于混合体的同一横截面内;一个混合体与另一个混合体的对应通孔通过长度不等的多条管路分别连通,所述管路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混合体横截面的中心区域。
作为一个举例说明,在混合体的内部,各条管路的轴线均同向偏离混合体横截面的中心。
作为一个举例说明,环绕每个所述混合体的侧面等间距均匀分布有多个通孔。
作为一个举例说明,所述管路由走液管和套设在走液管两端的管路接头构成,所述管路接头穿设在对应的通孔内,管路接头的顶端具有接头管,走液管两端分别与接头管相连通。
作为一个举例说明,所述混合体为八棱柱,环绕每个所述混合体的侧面等间距均匀分布有八个通孔。
作为一个举例说明,所述混合体横截面的每一条边的中点同向偏移一预设距离设有一个所述通孔;在混合体的内部,每条管路的轴线分别垂直于所述横截面的每一条边。
作为一个举例说明,所述预设距离为管路接头顶端的走液管的孔径的二分之一。
作为一个举例说明,所述混合体横截面的每一条边的中点设有一个所述通孔;在混合体的内部,每条管路的轴线分别沿同一方向相对于对应的每一条边的中垂线偏转一预设角度。
作为一个举例说明,针对一个所述混合体组件,各个管路的长度以等间距依次递增。
作为一个举例说明,针对一个所述混合体组件,最长的管路长度是最短的管路长度的二倍。
作为一个举例说明,针对一个所述混合体组件,所述两个混合体上下排列,所述入口位于一个混合体的上端面,所述出口位于另一个混合体的下端面。
作为一个举例说明,每一条管路在混合体外分别被缠绕成环状结构。
作为一个举例说明,所述混合器包括串联连接的至少两个混合体组件,相邻混合体组件的出口与入口相连通。
作为一个举例说明,所述混合器包括并联连接的至少两个混合体组件、入口连接器和出口连接器;所述入口连接器将各个混合体组件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出口连接器将各个混合体组件的出口相连通。
作为一个举例说明,所述混合器包括相互串联和并联连接的多个混合体组件、入口连接器和出口连接器,串联连接时,相邻混合体组件的出口与入口相连通;并联连接时,所述入口连接器将各个混合体组件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出口连接器将各个混合体组件的出口相连通。
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一种混合器,所述混合器包括:由两个内部中空的混合体构成的混合体组件;其中,一个混合体的一个端面设有注入流动相的入口,另一个混合体的一个端面设有流出流动相的出口;每个混合体的侧面分布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位于混合体的同一横截面内;一个混合体与另一个混合体的对应通孔通过长度不等的多个管路分别连通,所述管路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混合体横截面的中心区域,在混合体的内部,各个管路的轴线均同向偏离混合体横截面的中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加工较方便、成品率高,安装连接方便。同时,本发明两个混合体侧面的多个通孔通过不同长短的管路进行连接,多种流动相流经这些管路时在时间轴上被打散后再合流,起到了增强混合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还可以在混合体的内部,使各条管路的轴线均同向偏离混合体横截面的中心,使得多条管路在混合体内呈螺旋状交错分布,则在合流或分流时能够在交汇处实现了湍流,同样达到增强混合的目的。
并且,本发明整个流路体积仅包含管路以及混合体的走液体积,所以延迟体积可以做到非常小,影响速度较快。本发明特别适合于四元梯度泵的液体混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仪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混合器200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流动相的混合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管路26的一种举例说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混合体横截面的一种举例说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为混合体21的俯视图;
图6(b)是沿图6(a)中A-A线的剖视图;
图6(c)是沿图6(b)中B-B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混合体横截面的又一种举例说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混合体横截面的又一种举例说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9(a)是本发明一种混合器901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9(b)是本发明一种混合器902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种混合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混合器200用于高效液相色谱仪,混合器200包括:由两个内部中空的混合体21和22构成的混合体组件;其中,一个混合体21的一个端面设有注入流动相的入口23,另一个混合体22的一个端面设有流出流动相的出口24;每个混合体的侧面分布有多个通孔,混合体21的多个通孔位于混合体21的同一横截面内,混合体22的多个通孔位于混合体22的同一横截面内;混合体21与混合体22的对应通孔通过长度不等的多条管路26分别连通,管路26的一端延伸至混合体21的横截面的中心区域,管路26的另一端延伸至混合体22的横截面的中心区域。
本发明对入口23在混合体21相应端面的位置、以及出口24在混合体22相应端面的位置不作限定,可以在相应端面的中心位置,则加工制造时工艺会简单一些,在车铣中心上一次装卡成型;也可以不在相应端面的中心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以混合体21为例,多个通孔所在的横截面与多条管路26延伸端所在的横截面,可以相同(即管路26水平设于混合体21内),也可以不同(即管路26水平斜向上或斜向下设于混合体21内)。混合体22的对应结构可相互参见。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下途径来增强混合:
在几种需要混合的流动相流入所述混合器200时,是不均匀的。比如,有两种需要被混合的流动相,则它们可以被抽象的描述为是一段一段互相间隔的形式。结合图3,入口液路301是黑白间隔的,而流经混合器200后希望把这种间隔消除,使两种流动相混合变为均匀的灰色液体,可以通过分流再合流的方式来完成。在分流点302未混合的流动相被分散为多条通路305,因为通路的长短不一,所以一同进入的未混合液体是按通路的长短分别到达合流点303的。这样它们在到达合流点303时在时间轴上就被打乱了,在出口液路304中,流动相的到了充分混合,如果分路足够多,则流动相的混合效果就越好。
本发明实施例就是用不同长短的管路制造时间差来进行混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条管路26相当于前面所述的通路305,流动相注入所述入口23,在混合体21内进行分流,分别输入到各条管路26中,然后,在管路26的另一端输出,在混合体22内进行合流,然后从出口24流出。混合体21和22侧面的多个通孔通过不同长短的管路26进行连接,多种流动相流经这些管路26时在时间轴上被打散后再合流,就起到增强混合的效果。
作为一个举例说明,结合图2,在混合体21的内部,各条管路26的轴线均同向(顺时针或逆时针)偏离混合体21横截面的中心,使得多条管路26的一端在混合体21横截面的中心区域呈螺旋状交错分布。同时,在混合体22的内部,各条管路26的轴线均同向(顺时针或逆时针)偏离混合体22横截面的中心,使得多条管路26的另一端在混合体22横截面的中心区域也呈螺旋状交错分布。上述管路26的轴线具体是指管路26延伸方向上的中心轴线。
结合图3,本举例说明对分流点302和合流点303处的结构再进行优化,使此处的液体形成湍流,更有助于混合。在本举例说明中,多条管路26在混合体21和22内呈螺旋状交错分布,则在合流或分流时能够在交汇处实现湍流,达到增强混合的目的。
本发明对流动相的合流和分流是靠混合体21、22以及管路26来实现的。理论上,管路26的数量越多,则在时间轴上把分段的不均匀流动相混合得更为离散,混合效果越好。但是需要考虑的是:一方面,管路26的数量越多,则零件的加工(包括混合体21、22与管路26的连接)难度越高;另一方面,管路26的数量越多,则在它们交汇处形成的腔体积就越大、且形成湍流的效果就越弱。所以权衡上述原因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采用8条管路26的结构,可以达到最好的混合效果,且加工工艺简单。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混合体21和22为八棱柱形,环绕混合体21的侧面等间距均匀分布有八个通孔,环绕混合体22的侧面等间距均匀分布有八个通孔。也即,混合体21和22分别具有8个矩形小侧面,在每一个矩形小侧面上均设置有一个通孔。
作为一个举例说明,参照图4,所述管路26由走液管27和套设在走液管27两端的管路接头28构成,结合图2和图5,所述管路接头28穿设在所述混合体侧面的对应通孔25内,管路接头28的顶端具有接头管29,走液管27两端分别与接头管29相连通,接头管29呈螺旋状环绕在混合体一横截面的中心区域。如图5所示,混合体21内,流动相先进入一个管路接头28顶端的接头管29内,进行分流,然后流入走液管27内,在走液管27的另一端,流动相从另一个管路接头28顶端的接头管29流出,在混合体22内,实现合流。
作为一个举例说明,管路接头28的外壁和通孔25的内壁均设有螺纹,管路接头28通过螺纹连接穿设于通孔25内。具体可以采用分析仪器行业高压管路的标准连接方式:10-32的美制螺纹连接。作为一个举例说明,管路接头28顶端接头管29的内径大于或者等于走液管27的内径。本发明对管路接头28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定,如图4所示,其可以是外径逐渐减小的锥形。
作为另一个举例说明,管路26可以不具有管路接头28,通过插装的方式直接穿设过通孔25,并需要保证密封性。
下面,以混合体21为例,对多条管路26在混合体21内的位置分布进行具体说明。管路26在混合体22内的分布不再赘述,可相互参见。
作为一个举例说明,混合体21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该横截面的每一条边的中点同向偏移一预设距离设有一个所述通孔;在混合体21的内部,每条管路26的轴线分别垂直于所述横截面的每一条边。
在本举例说明中,作为一个示例,如图6(a)所示,为混合体21的俯视图,可以看出,混合体21的横截面为正八边形。如图6(b)所示,为沿图6(a)中A-A线的剖视图,上下相对的为穿设于通孔中的两个管路接头28,左边的口为注入流动相的入口23,同样的,在入口处设有管路接头28。如图6(c)所示,为沿图6(b)中B-B线的剖视图。正八边形每一条边的中点沿顺时针方向偏移一预设距离h设有一个通孔25,通孔25的直径需要和管路接头28穿设在通孔25中的外径相匹配。管路26的轴线,即管路接头28的中轴线分别垂直于正八边形的每一条边,每个通孔并不在每一条边的中垂线L1~L8上,俯视时,均沿顺时针偏移一预设距离h;正视混合体21的每一个矩形小侧面时,则均向左偏移一预设距离h。可以理解的是,通孔25的位置具体指的是通孔孔径的中心位置。
在本举例说明中,结合图5,管路接头28顶端接头管29的孔径应该越小越好,这样流动相的延迟体积就会减小,但是受加工工艺的制约,优选的,其孔径在0.5mm~1mm是比较合适的。
优选的,管路26的内径可以是0.005英寸。如果对延迟体积要求不高,管路26的内径也可以为0.007英寸或更大。但是如果内径更小则可能产生较高的背压,反而对系统有影响。
通孔25会有一定的偏心,偏心距即为上述预设距离h。优选的,所述预设距离h为管路接头28顶端的接头管29的孔径的二分之一。如果接头管29的孔径为1mm,则偏心距为0.5mm,这样才能在混合体21的中心处产生漩涡的形状。
作为又一个举例说明,混合体21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该横截面的每一条边的中点设有一个所述通孔;在混合体21的内部,每条管路的轴线分别沿同一方向相对于对应的每一条边的中垂线偏转一预设角度。
在本举例说明中,作为一个示例,如图7所示,混合体21的横截面为正八边形。通孔25位于正八边形每一条边的中点位置,在混合体21的内部,每条管路26的轴线分别沿同一方向相对于对应的每一条边的中垂线L1~L8偏转一预设角度δ。需要说明的是,图7仅作为一种示意图,管路26的具体结构从略。在该结构中,很显然的,通孔25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横截面的每一条边不垂直,而是偏移一预设角度δ,从而使得管路26的轴线也偏移该预设角度δ本发明对预设角度δ的大小不作限定,只要使多条管路26的一端在混合体21横截面的中心区域呈螺旋状交错分布,形成流动相的湍流即可。通常的,混合体21的体积越大,则偏转的预设角度δ可相应减小。
结合图6(c)和图7,可以看出,偏移预设距离h和偏转预设角度δ的方法,在几何结构上是一个效果,均使得多条管路26的一端在混合体21横截面的中心区域呈螺旋状分布。但是利用偏转角度δ的方法,通孔25的延伸方向与混合体21的侧面不垂直,发生倾斜,相当于在斜面上钻孔,工艺难度较大。因此,优选的,采用偏移预设距离h的方法。
作为一个举例说明,针对一个所述混合体组件,各个管路26的长度以等间距依次递增。例如,混合体组件具有8条管路,管路从80mm到150mm,以10mm步进依次递增。优选的,针对一个所述混合体组件,最长的管路长度是最短的管路长度的二倍。这种比例关系能满足常用的混合要求,且整个液路体积会比较小。如果每段递加更大,虽然混合效果会有一定加强但整个液路体积又会增大,增加响应时间。如果对混合效果有苛刻的要求但对响应速度不敏感,则可以递加更多,大于10mm的步进。
作为又一个举例说明,针对一个所述混合体组件,各个管路的长度还可以非等间距依次递增。
作为一个举例说明,针对一个所述混合体组件,所述两个混合体上下排列,如图2所示,所述入口23位于一个混合体21的上端面,所述出口24位于另一个混合体22的下端面。作为又一个举例说明,针对一个所述混合体组件,所述两个混合体21和22在同一水平面并行排列,所述入口23位于一个混合体的上端面,所述出口24位于另一个混合体的下端面或者上端面。
作为一个举例说明,为了减少管路26所占用的空间,易于装配及美观,如图2所示,对于由上下排列的两个混合体构成的混合体组件,每一条管路26在混合体外分别被缠绕成环状结构。作为又一个举例说明,不同长短的管路可以以“8”字形的方式或其他方式缠绕。
作为一个举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体21和22还可以为其它多棱柱,如七棱柱、九棱柱等。
作为一个举例说明,环绕所述混合体的侧面分布的多个通孔可以非等间距分布。例如,允许加工工艺上存在的误差;又如,混合体的侧面由多个矩形小侧面构成,在其中一个小侧面上设有两个通孔,另一个小侧面上设有一个通孔,通孔的分布以及棱柱的选择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只要保证多条管路26的一端延伸至混合体的横截面的中心区域,呈螺旋状分布,形成涡流即可。
作为一个举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体21和22还可以为圆柱形。环绕混合体的侧面等间距或者非等间距分布有多个通孔。作为一个示例,以混合体21为例,如图8所示,为混合体21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该横截面为圆形,在混合体21的内部,分布有8条该圆形的半径,将半径分别同向偏移一预设距离h’,则偏移后每条半径的延伸方向即为每条管路26的轴线方向。作为另一个示例,与图7的方式类似,将每条半径沿其与圆相交的顶点偏转一预设角度,则旋转后每个半径的延伸方向即为每条管路26的轴线方向。
为了增强流动相的混合效果,可以通过并联和串联的结构形式拓展连接多个混合体组件。
参照图9(a),示出了本发明一种混合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混合器901包括串联连接的混合体组件91和92,混合体组件91包括混合体911和混合体912,混合体组件92包括混合体921和混合体922。混合体911、921的上端面分别设有注入流动相的入口913、923,混合体912、922的下端面分别设有流出流动相的出口914、924,混合体组件91的出口914与混合体组件92的入口923相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混合器901还可以包括两个以上串联连接的混合体组件,以增强流动相的混合效果,则参照图9(a)的连接关系,相邻混合体组件的出口与入口相连通。
参照图9(b),示出了本发明一种混合器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混合器902包括并联连接的两个混合体组件93和94、入口连接器95和出口连接器96;与图9(a)类似,混合体组件93具有入口931和出口932,混合体组件94具有入口941和出口942。所述入口连接器95将混合体组件93的入口931与混合体组件94的入口941相连通;所述出口连接器96将混合体组件93的出口932与混合体组件94的出口942相连通。具体的,并联连接两个混合体组件时,入口连接器95和出口连接器96选用三通连接器,三通连接器的一个端口951为注入流动相的最初注入口,三通连接器的另外两个端口分别连接两个混合体组件的入口931和941;三通连接器的两个端口分别连接两个混合体组件的出口932和942,三通连接器的另一个端口961为输出流动相最终输出口。
可以理解的是,混合器902还可以包括两个以上并联连接的混合体组件,以增强流动相的混合效果,则参照图9(b)的连接关系,入口连接器95将各个混合体组件的入口相连通;出口连接器96将各个混合体组件的出口相连通。具体的,当并联连接N个混合体组件时,入口连接器95和出口连接器96选用N+1通连接器,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混合器实施例四,所述混合器包括相互串联和并联连接的多个混合体组件、入口连接器和出口连接器,串联连接时,相邻混合体组件的出口与入口相连通;并联连接时,所述入口连接器将各个混合体组件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出口连接器将各个混合体组件的出口相连通。结合图9(a)和(b)串并组合的具体连接方式可以参照前述的实施例二和是实例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实施例,包括一种混合器,所述混合器为上述实施例一、二或三所述的混合器,所述混合器包括:由两个内部中空的混合体构成的混合体组件;其中,
一个混合体的一个端面设有注入流动相的入口,另一个混合体的一个端面设有流出流动相的出口;每个混合体的侧面分布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位于混合体的同一横截面内;一个混合体与另一个混合体的对应通孔通过长度不等的多个管路分别连通,所述管路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混合体横截面的中心区域,在混合体的内部,各个管路的轴线均同向偏离混合体横截面的中心。
本实施例所述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可以是背景技术图1所示的色谱仪,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具有混合器的色谱仪。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混合器的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混合器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混合器及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混合器,用于高效液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器包括:由两个内部中空的混合体构成的混合体组件;其中,
一个混合体的一个端面设有注入流动相的入口,另一个混合体的一个端面设有流出流动相的出口;每个混合体的侧面分布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位于混合体的同一横截面内;一个混合体与另一个混合体的对应通孔分别通过长度不等的多条管路连通,所述管路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混合体横截面的中心区域;
在混合体的内部,各条管路的轴线均同向偏离混合体横截面的中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环绕每个所述混合体的侧面等间距均匀分布有多个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路由走液管和套设在走液管两端的管路接头构成,所述管路接头穿设在对应的通孔内,管路接头的顶端具有接头管,走液管两端分别与接头管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体为八棱柱,环绕每个所述混合体的侧面等间距均匀分布有八个通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体横截面的每一条边的中点同向偏移一预设距离设有一个所述通孔;在混合体的内部,每条管路的轴线分别垂直于所述横截面的每一条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距离为管路接头顶端的走液管的孔径的二分之一。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体横截面的每一条边的中点设有一个所述通孔;在混合体的内部,每条管路的轴线分别沿同一方向相对于对应的每一条边的中垂线偏转一预设角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针对一个所述混合体组件,各个管路的长度以等间距依次递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针对一个所述混合体组件,最长的管路长度是最短的管路长度的二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针对一个所述混合体组件,所述两个混合体上下排列,所述入口位于一个混合体的上端面,所述出口位于另一个混合体的下端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每一条管路在混合体外分别被缠绕成环状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器包括串联连接的至少两个混合体组件,相邻混合体组件的出口与入口相连通。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器包括并联连接的至少两个混合体组件、入口连接器和出口连接器;所述入口连接器将各个混合体组件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出口连接器将各个混合体组件的出口相连通。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器包括相互串联和并联连接的多个混合体组件、入口连接器和出口连接器,串联连接时,相邻混合体组件的出口与入口相连通;并联连接时,所述入口连接器将各个混合体组件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出口连接器将各个混合体组件的出口相连通。
15.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种混合器,
所述混合器包括:由两个内部中空的混合体构成的混合体组件;其中,
一个混合体的一个端面设有注入流动相的入口,另一个混合体的一个端面设有流出流动相的出口;每个混合体的侧面分布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位于混合体的同一横截面内;一个混合体与另一个混合体的对应通孔通过长度不等的多个管路分别连通,所述管路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混合体横截面的中心区域,在混合体的内部,各个管路的轴线均同向偏离混合体横截面的中心;
在混合体的内部,各条管路的轴线均同向偏离混合体横截面的中心。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器为如权利要求2至14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器。
CN201310101935.4A 2013-03-27 2013-03-27 一种混合器及高效液相色谱仪 Active CN1040761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1935.4A CN104076112B (zh) 2013-03-27 2013-03-27 一种混合器及高效液相色谱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1935.4A CN104076112B (zh) 2013-03-27 2013-03-27 一种混合器及高效液相色谱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6112A CN104076112A (zh) 2014-10-01
CN104076112B true CN104076112B (zh) 2018-09-25

Family

ID=51597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1935.4A Active CN104076112B (zh) 2013-03-27 2013-03-27 一种混合器及高效液相色谱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7611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55805B2 (en) 2019-08-12 2023-01-17 Water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ixer for chromatography system
US11821882B2 (en) 2020-09-22 2023-11-21 Water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ontinuous flow mixer
US11898999B2 (en) 2020-07-07 2024-02-13 Water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ixer for liquid chromatography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85830B2 (en) 2017-09-06 2021-11-30 Water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Fluid mixer
CN112243497B (zh) * 2018-05-28 2023-05-30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自动进样装置、色谱仪、自动进样方法以及分析方法
CN109173766B (zh) * 2018-09-25 2021-06-04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中的高性能微混合器
WO2022010666A1 (en) 2020-07-07 2022-01-13 Water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ombination mixer arrangement for noise reduction in fluid chromatography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37898A1 (de) * 1980-10-07 1982-05-06 Bruker Analytische Meßtechnik GmbH, 7512 Rheinstetten Mischkammer
US5032283A (en) * 1983-03-03 1991-07-16 The Perkin Elmer Corporation Low dispersion fluid conduit useful in chromatography systems
US4954253A (en) * 1987-05-14 1990-09-04 Nauchno-Tekhnicheskoe Objedinenie Akademii Nauk Sssr Device for preparing a gradient solution for a high-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
US6536468B1 (en) * 1997-09-22 2003-03-25 Kinetics Chempure Systems, Inc. Whirlpool reduction cap
GB2350069B (en) * 1999-02-05 2003-04-09 Chiang-Ming Wang Fluid mixing device
US6361202B1 (en) * 2000-12-01 2002-03-26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tatic mixer for a viscous liquid
DE102008037008B3 (de) * 2008-08-08 2010-04-08 Dionex Softron Gmbh Mischvorrichtung für die Flüssigkeitschromatographie
JP5441746B2 (ja) * 2010-02-05 2014-03-12 旭有機材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混合器および流体混合器を用いた装置
CN202052482U (zh) * 2011-03-03 2011-11-30 北京清博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静态混合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55805B2 (en) 2019-08-12 2023-01-17 Water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ixer for chromatography system
US11898999B2 (en) 2020-07-07 2024-02-13 Water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ixer for liquid chromatography
US11821882B2 (en) 2020-09-22 2023-11-21 Water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ontinuous flow mix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6112A (zh) 2014-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6112B (zh) 一种混合器及高效液相色谱仪
Chen et al. Topologic mixing on a microfluidic chip
US946473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materials between locations possessing different cross-sectional areas with minimal band spreading and dispersion due to unequal path-lengths
US9128071B2 (en) Liquid mixing device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
US9194504B2 (en) Rotating valve
CN107430101B (zh) 多注射模式的阀模块
US7371310B2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thin sample band in a microchannel system
US6048496A (en) Mixer for liquid chromatograph
US9194780B2 (en) Microfluidic passive mixing chip
Cabaleiro Flowrate independent 3D printed microfluidic concentration gradient generator
US7959801B2 (en) Device for generating micro- and nanoflow mobile phase gradients for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N103949170A (zh) 一种分流汇流型混合器及混合方法
Viktorov et al. Desig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 HC passive micromixer up to Reynolds number 100
EP117417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xing fluids
JP4043718B2 (ja) グラジエント高速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用の分岐配管装置
US20040134845A1 (en) Passive injection control for microfluidic systems
US20070177458A1 (en) Method for mixing fluid streams, microfluidic mixer and microfluidic chip utilizing same
CN106669512B (zh) 被动式微通道
CN110559929B (zh) 一种微升级被动混合型混合器
JP2009276110A (ja) クロマトグラフ分析装置用試料注入システム
JPS6256858A (ja) 流路変更装置
CN101721933A (zh) 以整体多孔材料为流道的液相色谱用的混合器及其方法
CN202052482U (zh) 一种静态混合器
CN108663465A (zh) 一种淌度电泳分离装置和方法
KR101853968B1 (ko) 균일한 농도구배를 제공하는 미세유체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510

Address after: 102206 Beijing City, Shahe Town, step on the river village, No. 156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RIG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Beijing City, Shahe Town, step on the river village, No. 156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Rigol Technologies, Inc.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19

Address after: Kolding road high tech Zone of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No. 8 215163

Applicant after: SUZHOU RIGOL PRECISION ELECTRIC TECHNOLOGI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Beijing City, Shahe Town, step on the river village, No. 156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RIG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23

Address after: 215000 Room 408, building 1, No. 8, Jinfeng Road, hi tech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Litong Precision Measurement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Kolding road high tech Zone of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No. 8 215163

Patentee before: SUZHOU RIGOL PRECISION ELECTRIC TECHNOLOGIE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