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4954A - 保持件 - Google Patents

保持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4954A
CN104074954A CN201410099524.0A CN201410099524A CN104074954A CN 104074954 A CN104074954 A CN 104074954A CN 201410099524 A CN201410099524 A CN 201410099524A CN 104074954 A CN104074954 A CN 1040749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axial region
side gear
holder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995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74954B (zh
Inventor
横手达男
伊藤孝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T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T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TCO Ltd filed Critical JAT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749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49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749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49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3Mounting or installation of gears or shafts in the gearboxes, e.g. methods or means for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一种将侧齿轮保持在减速器壳体内的规定位置的保持件。本发明的保持件(1)将侧齿轮(10)保持在减速器壳体(50)内的规定位置,其中,包括:轴部(2),其贯通设于减速器壳体的驱动轴的插通孔(52)而向减速器壳体内突出,并且插入配置于减速器壳体内的规定位置的侧齿轮的嵌合孔(11);滚珠(26),其从轴部的小径部(22)的外周面(22a)向轴部的径向自如出没地设置;弹簧(27),其将滚珠向从外周面突出的方向施力;卡止部(3),其设于轴部的大径部(21),并且与包围插通孔的支承部(51)的上端(51a)抵接而限制轴部(20)向减速器壳体内的插入长度,通过使滚珠压接在嵌合孔的内周面,并且使卡止部与支承部的上端抵接,从而将侧齿轮保持在规定位置。

Description

保持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侧齿轮保持在减速器壳体内的规定位置的保持件。
背景技术
图4(a)是表示差动装置的减速器壳体100的立体图,图4(b)是表示以(a)中的面A剖切减速器壳体100的剖面的图,与在(a)中省略了图示的差动装置的其它构成要素一同进行表示。
如图4(b)所示,车辆用的差动装置的减速器壳体100为了将配合轴105、小齿轮配合齿轮106、侧齿轮107收纳在内部而形成为中空状,在该减速器壳体100中,由配合轴105可旋转地支承的小齿轮配合齿轮106和与驱动轴108一体旋转的侧齿轮107以使相互的齿轮啮合的状态组装。
减速器壳体100具有在侧齿轮107的旋转轴(轴线Xa)方向上延伸的圆筒状的支承部101,贯通该支承部101的贯通孔102的驱动轴108从轴线Xa的轴向与侧齿轮107花键啮合。
减速器壳体100具有安装主减速器F的凸缘状的安装部103,该安装部103位于在轴线Xa的轴向上相对的侧齿轮107、107中的一方的径向外侧。
如图4(a)所示,在减速器壳体100设有用于将小齿轮配合齿轮106和侧齿轮107组装到减速器壳体100内的开口100b,该开口100b在轴线Xa的径向开口。
在将侧齿轮107和小齿轮配合齿轮106组装到减速器壳体100中时,减速器壳体100使安装部103侧的支承部101朝向下方配置,从向侧方开口的开口100b依次组装侧齿轮107和小齿轮配合齿轮106。
在此,配置在偏离安装部103的位置的侧齿轮107在减速器壳体100中位于重力方向的上侧。因此,直至侧齿轮107的组装之后的小齿轮配合齿轮106的组装结束期间,以与减速器壳体100的内周面100c抵接的状态保持侧齿轮107,需要在与安装部103侧(在图4(b)中为下侧)的侧齿轮107之间确保用于组装小齿轮配合齿轮106的空间。
因此,进行小齿轮配合齿轮106的组装的操作者需要一边用一只手将侧齿轮107保持在与减速器壳体100的内周面100c抵接的状态,一边用另一只手进行小齿轮配合齿轮106的组装,具有组装的作业性变差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使用专用的装置进行侧齿轮向减速器壳体的安装。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5-146927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的装置具有握持(夹持)侧齿轮而将其插入减速器壳体内的钳柄件(クランプハンド)、在减速器壳体内保持侧齿轮的弹簧夹头、用于使弹簧夹头移动的气缸等,具有装置复杂且大型化的问题。
因此,希望能够用更简单的构成将侧齿轮保持在减速器壳体内的规定位置,容易地进行侧齿轮及小齿轮配合齿轮向减速器壳体内的组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保持件,将具有轴的嵌合孔的齿轮保持在壳体内的规定位置,其中,包括:轴部,其贯通设于壳体的轴的插通孔而向壳体内突出,并且插入配置于壳体内的规定位置的齿轮的嵌合孔中;卡合部件,其在插入轴部的嵌合孔的一端侧以从轴部的外周面在径向上自如出没的方式设置;施力部件,其将卡合部件向从外周面突出的方向施力;限制部件,其设于轴部的另一侧,与壳体的插通孔的开口端抵接来限制轴部向壳体内的插入长度,通过使卡合部件压接在嵌合孔的内周面并且使限制部件与开口端抵接,从而将齿轮保持在规定位置。
根据本发明,若在将齿轮配置在壳体内的规定位置之后,将轴部插入轴的插通孔,使轴部向壳体内突出到限制部件与插通孔的开口端抵接的位置,则在该位置,设于轴部的卡合部件通过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压接在侧齿轮的嵌合孔的内周面,限制侧齿轮相对于轴部的移动,故而配置在壳体内的侧齿轮被保持在规定位置。
因此,能够由具有限制部件、轴部、从轴部的外周面自如出没地设置的卡合部件的简单构成的保持件将组装在减速器内的侧齿轮保持在规定位置,故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在侧齿轮的组装后接着进行的小齿轮配置齿轮的组装。
附图说明
图1(a)、(b)是说明实施方式的保持件的图;
图2(a)、(b)是说明实施方式的保持件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3(a)、(b)是说明实施方式的保持件的使用状态的图;
图4(a)、(b)是说明减速器壳体内的侧齿轮和小齿轮配合齿轮的配置的图。
标记说明
1:保持件
2:轴部
3:卡止部
4:滚珠
10:侧齿轮
10a:齿部
10b:抵接部
10b:抵接面
11:贯通孔
11:嵌合孔
12:花键槽
12a:峰部
12b:谷部
21:大径部
22:小径部
22a:外周面
22b:前端
23:轴孔
24:凹孔
25:贯通孔
25a、25b:开口部
26:滚珠
27:弹簧
41:头部
42:轴部
50:减速器壳体
50b:开口部
50c:侧齿轮支承部
51:支承部
51a:上端(开口端)
52:插通孔
53:安装部
100:减速器壳体
100b:开口
100c:内周面
101:支承部
102:贯通孔
103:安装部
105:配合轴
106:小齿轮配合齿轮
107:侧齿轮
108:驱动轴
231:大径部
232:小径部
232a:阴螺纹
F:主减速器
Sp:弹簧
W: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说明侧齿轮的保持件(1)的说明图,(a)是立体图,(b)是以(a)中的面A剖切保持件(1)的剖面图。图2是说明保持件1的主要部分的图,(a)是图1(b)中的区域B的放大图,(b)是图1(b)中的C-C剖面图。图3是说明保持件1的使用状态的图,(a)是表示使用保持件1将侧齿轮10保持在减速器壳体50内的规定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b)是以(a)中的面A剖切减速器壳体50的剖面图。
另外,在图2(b)中,利用细线表示在使用保持件1时位于该保持件1的小径部22的外径侧的侧齿轮10的花键12。
本实施方式的侧齿轮的保持件1将侧齿轮10保持在减速器壳体50内的规定位置。
如图3所示,减速器壳体50具有插通驱动轴(未图示)的插通孔52、包围该插通孔52的圆筒形状的支承部51,插通该插通孔52的驱动轴(未图示)的前端侧在减速器壳体50内与侧齿轮10的嵌合孔11花键嵌合。
在嵌合孔11的内周面,用于使驱动轴(未图示)花键嵌合的花键12(花键槽)沿轴线Xa方向(侧齿轮10的厚度方向)直线状地设置,在嵌合孔11的内周面,构成花键12的峰部12a和谷部12b在绕轴线Xa的周向的整个一周交替地设置。
保持件1具有插入减速器壳体50的圆筒状的支承部51的轴部2、设于轴部2的基端的圆板状的卡止部3。
轴部2由卡止部3侧的大径部21和外径比该大径部21小的小径部22构成,大径部21的外径Da被设定为与设于减速器壳体50的支承部51的插通孔52的内径匹配的直径,小径部22的外径D2被设定为与侧齿轮10的嵌合孔11匹配的直径。
如图1所示,在保持件1中,小径部22构成圆柱形状,在该小径部22的中央设有从小径部22的前端22b向大径部21侧直线状地延伸的有底的轴孔23。轴孔23沿轴部2的中心线(轴线Xa)设置,在小径部22的前端22b设有以规定间隔包围轴孔23的凹孔24。
轴孔23由入口侧的大径部231和与其相接的小径部232形成,在小径部232的内周面形成有阴螺纹232a。在该阴螺纹232a上拧合有带六边孔的螺栓4的轴部42,该螺栓42的头部41被收纳在凹孔24中。
在小径部22,在从其前端22向大径部21侧偏移的位置设有在径向上贯通小径部22内的贯通孔25。
如图2所示,贯通孔25在小径部22的绕中心线(轴线Xa)的周向大致等间隔地设有三个,贯通孔25分别沿轴部2的直径线Ln1~Ln3延伸。
从轴线Xa的轴向观察,各贯通孔25在设于小径部22(轴部)的中央的轴孔23相互交叉,在直径方向横切轴孔23而设置。
在各贯通孔25中插入有外径比该贯通孔25的基端侧的开口部25b的开口径D3稍小的不锈钢制的滚珠26、以及弹簧27,在贯通孔25,弹簧27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滚珠26抵接且使另一端与拧合于轴孔23的滚珠4的轴部42抵接而设置。
在贯通孔25,弹簧27以被压缩的状态设置,将与其一端抵接的滚珠26向贯通孔25的前端侧的开口部25a侧施力。
在此,实施方式的贯通孔25使用其前端部的外径比基端侧小径地形成的钻头而形成,贯通孔25的前端侧的开口部25a的开口径D4比贯通孔25的基端侧的开口部25b的开口径D3稍小。
因此,被弹簧27施力的滚珠26使其前端侧的外周的一部分比小径部22的外周面22a更向径向外侧突出,若作用将该滚珠26压入贯通孔25内的方向的力,则滚珠26一边压缩弹簧27一边被收纳在贯通孔25中。
因此,在贯通孔25中被弹簧27支承的滚珠26从小径部22的外周面22a自如出没。
在实施方式中,从小径部22的外周面22a突出的滚珠26的前端26a以不比通过大径部21的外周面21a的假想线Ln更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定有开口部25a的开口径D4,在将轴部2插入减速器壳体50的支承部51时,使滚珠26不在支承部51的内周面滑动。
另外,各个滚珠26在绕轴线Xa的周向上分别隔开规定角度θ1、θ2、θ3而设置,这些规定角度θ1、θ2、θ3被设定为,在利用保持件1保持侧齿轮10时,使从小径部22的外周面22a突出的滚珠26准确地压接于侧齿轮10的花键12的谷部12b的角度。另外,所述规定角度相互为大致等间隔,但根据形成花键的圆的周长和花键的峰部12a及谷部12b的宽度的关系,如上所述地为了使滚珠26准确地压接在谷部12b,也可以不完全地等间隔,相互产生若干差异。
在保持件1中,从轴线Xa的轴向观察,设于轴部2的基端的卡止部3形成圆形状,该卡止部3的直径D5设定为比减速器壳体50的支承部51的外径D6大的直径。
因此,插入到支承部51的插入孔52的轴部2在减速器壳体50内突出了规定量的时刻,卡止部3与支承部51的上端51a抵接而阻止保持件1的移动。
在实施方式中,在该卡止部3与支承部51的上端51a抵接而阻止保持件1的移动时,以从小径部22的外周面22a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滚珠26压接于侧齿轮10的嵌合孔11(花键12)的方式设定卡止部3与收纳滚珠26的贯通孔25的间距L(参照图3)。
对实施方式的支承夹具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将侧齿轮10向减速器壳体50组装时,减速器壳体50以安装部53侧的支承部51为下侧,以相反侧的支承部51为上侧而配置。
在该状态下,从在减速器壳体50的侧面开口的开口部50b插入配置于安装部53侧的侧齿轮10,将插入的侧齿轮10以将齿部10a朝向上侧的状态载置在减速器壳体50内位于下侧的侧齿轮支承部50c。
另外,在该状态下,在侧齿轮10与侧齿轮支承部50c之间夹设有垫圈W。
接着,从开口部50b插入配置于上侧的侧齿轮10,将插入的侧齿轮10保持在使齿部10a相反侧的抵接部10b与在减速器壳体50内位于上侧的侧齿轮支承部50c抵接的规定位置。
在该规定位置,侧齿轮10将齿部10a朝向下侧配置,在剖面看构成弧状的抵接部10b与侧齿轮支承部50c之间夹入有垫圈W。
在将侧齿轮10保持在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在位于上侧的支承部51的插通孔52中插入保持件1的轴部2,使轴部2的小径部22向减速器壳体50内突出。
在此,被保持在减速器壳体50内的规定位置的侧齿轮10使嵌合孔11与支承部51的插通孔52匹配,嵌合孔11的内径具有与在减速器壳体50内突出的小径部22的外径D2大致匹配的直径。
因此,向减速器壳体50内突出的小径部22被插入侧齿轮10的嵌合孔11中。
此时,从小径部22的外周面22a突出的滚珠26自小径部22的外周面22a自如出没,故而若滚珠26到达嵌合孔11的位置,则被嵌合孔11的花键12按压而被压入到贯通孔25中。
因此,小径部22向嵌合孔11的插入不被自小径部22的外周面22a突出的滚珠26阻碍。
轴部2被插入设于支承部51的插通孔52中,直到卡止部3与支承部51的上端51a抵接,向减速器壳体50内突出的小径部22被插入侧齿轮10的嵌合孔11中。
在此,在侧齿轮10的嵌合孔11内周面,花键12的峰部12a和谷部12b在绕轴线Xa的周向上交替地设置。因此,在将保持件1的轴部2向插通孔52中插入到卡止部3与支承部51的上端51a抵接的位置之后,通过使保持件1绕轴线Xa旋转,能够将从小径部22的外周面22a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滚珠26配置在压接于花键12的峰部12a与峰部12a之间(谷部12b)的位置(参照图2(b))。
在该状态下,滚珠26利用弹簧27作用的作用力被向花键12侧施力,滚珠26隔着谷部12b而在与一峰部12a的抵接点P和与另一峰部12a的抵接到P的两处压接于花键12。
因此,相对于侧齿轮10向小径部22的轴向(长度方向)的移动,作用压接于花键12的滚珠26产生的阻力。
在使卡止部3与支承部51的上端51a抵接的状态下将手从保持件1离开的话,保持件1通过与支承部51的上端51a抵接的卡止部3阻止减速器壳体50向下方的移动,故而也阻止保持件1的轴部2向下方的移动。
另外,即使将手从侧齿轮10离开,通过与花键12嵌合的滚珠26也能够限制侧齿轮10的轴线Xa方向的移动,阻止侧齿轮10从小径部22的脱落。
因此,通过使用保持件1,能够将一侧齿轮10保持在从另一侧齿轮10向上方离开的位置,故而操作者能够使用双手进行在侧齿轮10的组装之后进行的小齿轮配合齿轮的组装。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中,保持件1将具有驱动轴(轴)花键嵌合的嵌合孔11的侧齿轮10(齿轮)保持在减速器壳体50(壳体)内的规定位置,其中,包括:轴部2,其贯通设于减速器壳体50的驱动轴的插通孔52而向减速器壳体50内突出,并且插入配置于减速器壳体50内的规定位置的侧齿轮10的嵌合孔11;滚珠26(卡合部件),其设置在轴部2的插入嵌合孔11的一端侧的小径部22,且从小径部22的外周面22a向轴部2的径向自如出没;弹簧27(施力部件),其将滚珠26向从外周面22a突出的方向施力;卡止部3(限制部件),其设于轴部2的另一端侧,并且与包围减速器壳体50的插通孔52的支承部51的上端51a(开口端)抵接来限制轴部20向减速器壳体50内的插入长度,通过使滚珠26压接在嵌合孔11的内周面,并且使卡止部3与支承部51的上端51a抵接,从而将侧齿轮10保持在规定位置。
根据这样地构成,在将侧齿轮10配置在减速器壳体50内的规定位置之后,将轴部2插入驱动轴的插通孔52,使轴部2向减速器壳体50内突出到卡止部3与包围插通孔52的支承部51的上端51a抵接的位置的话,则在该位置,设于轴部2的前端侧的小径部22的滚珠26利用弹簧27的作用力压接于侧齿轮10的嵌合孔11的内周面来保持该侧齿轮10,卡止部3限制轴部2的移动,故而配置在减速器壳体50内的侧齿轮10被保持在规定位置。
因此,通过具有卡止部3、轴部2。从轴部2的外周面22a自如出没地设置的滚珠26的简单构成的保持件1能够将在减速器壳体50内组装的侧齿轮10保持在规定位置,故而在侧齿轮10的组装之后进行的小齿轮配合齿轮的组装的作业性提高。
另外,操作者无需用手保持配置在减速器壳体50内的规定位置的侧齿轮10,故而操作者能够用双手进行在侧齿轮10的组装之后进行的小齿轮配合齿轮的组装,因此,能够缩短侧齿轮10、小齿轮配合齿轮、配合轴相对于减速器壳体50的组装作用所需的时间。
特别是,在减速器壳体50内相对配置的侧齿轮10中,能够防止配置于上侧的侧齿轮10在组装时落下而与位于减速器壳体50内的下侧的侧齿轮冲撞。因此,能够很好地防止由落下和冲撞导致的品质降低的产生。
在侧齿轮10的嵌合孔11的内周面设有驱动轴花键嵌合的花键12,从小径部22的外周面22a向轴部2的径向自如出没地设置的滚珠26在弹簧27的作用力下被压接在花键12的谷部12b。
通过这样地构成,由于花键槽和嵌合孔11的接触点(面积)增加,故而轴部2与侧齿轮10之间的滑动阻力比在嵌合孔11的内周面未设有花键的情况大。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保持在规定位置配置的侧齿轮。
在轴部2的小径部22,沿轴部2的直径线Ln1~Ln3设有在径向上贯通轴部2的贯通孔25。
在小径部22的外周面22a开口的贯通孔25的开口部25a、25b中的一方的开口部25a的开口径D4被设定为比在贯通孔25内可进退移动地设置的滚珠26的直径小的直径。
通过这样地构成,防止滚珠26从贯通孔25脱落,并且能够使滚珠26的外周从小径部22的外周面22a突出而压接在花键12上。
特别是,贯通孔25使用其前端部的外径比基端侧小径地形成的钻头而形成,贯通孔25以仅使钻头的前端部在径向上贯通轴部的方式而形成。
若使小径部22在径向上贯通到钻头的基端部而形成贯通孔,则在贯通孔的一方的开口部需要用于防止滚珠脱落的加工及零件,故而保持件1的制造成本增加与所需的加工及零件相应的量,并且保持件1的构成变得复杂。通过如上地构成,由于无需上述加工及零件,故而能够很好地防止制造成本的上升,并且也能够防止保持件1的构成变得复杂。
贯通孔25从轴线X的轴向观察,在小径部22的绕中心的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设有多个。
通过这样地构成,滚珠26和侧齿轮10的嵌合孔11(花键12)的接触点在轴线X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设有多个,故而从保持件1侧经由滚珠26作用于侧齿轮10的作用力在轴线X周向上大致均匀地分散。
由此,向轴线X周向的一部分作用来自保持件1侧的作用力,能够很好地防止侧齿轮10相对于轴线X的倾斜。
若侧齿轮10相对于轴线X倾斜,则侧齿轮10对应于倾斜量而自减速器壳体50内的规定位置偏移配置,但通过如上所述地构成,能够很好地防止侧齿轮10相对于轴线X倾斜,故而能够防止侧齿轮10自规定位置的偏移。
从轴线X的轴向观察,在轴部2的中心,从轴部2的前端22b沿轴部2的长度方向设有轴孔23,贯通孔25在径向上横切轴孔23而设置,并且被插入到贯通孔25的弹簧27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滚珠26抵接,使另一端与拧入到轴孔12的螺栓4的轴部42的外周面抵接而设置。
通过这样地构成,无需在各个贯通孔25都设置支承弹簧27的另一端的部件,故而能够防止保持件1中的零件数量的增加,能够很好地防止保持件1的制造成本的增加。
另外,由于能够使用一个共通的部件(螺栓)4将弹簧27的另一端定位,故而与在各个贯通孔25都设置支承弹簧27的另一端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地进行保持件1的组装作业。
在减速器壳体50中,包围插通孔52的圆筒状的支承部51沿驱动轴的贯通方向(轴线X方向)以规定长度设置,轴部2的卡止部3侧的大径部21具有与支承部51的内径匹配的外径。
通过这样地构成,轴部2的长度方向上的规定长度的范围被支承部51支承,抑制轴部2相对于轴线X的倾斜。
由此,抑制由保持件1的轴部2保持的侧齿轮相对于轴线X的倾斜,也抑制轴部的径向上的侧齿轮自规定位置的偏移,故而能够更加可靠地将在减速器壳体50内的规定位置设置的侧齿轮保持在规定位置。
在轴部2形成有插入侧齿轮10的嵌合孔11中并且配设滚珠16的小径部22、将小径部22和卡止部3连接并且插入到减速器壳体50的插通孔52中的大径部21,从小径部22的外周面22a沿径向突出的滚珠16的前端26a位于小径部22与大径部21的台阶高差的中间位置,不比大径部21的外周面21a更向径向外侧突出。
通过这样地构成,在将轴部2插入减速器壳体50的支承部51的插通孔52中时,将滚珠26压接在支承部51的内周面,滚珠26不在支承部51的内周面滑动,故而轴部2向插通孔52的插入不被滚珠26阻碍。
特别是,在减速器壳体50内配置于规定位置的侧齿轮10在设于减速器壳体50内的侧齿轮支承部50c具有从轴线Xa的轴向抵接的抵接部10b,该抵接部10b和侧齿轮支承部50c具有曲面状的接合面。
若侧齿轮10的抵接部10b和侧齿轮支承部50c的接合面形成为曲面状,则难以将配置在规定位置的侧齿轮持续保持在该位置。在该情况下,在侧齿轮10的组装后进行的小齿轮配合齿轮的组装的作业性变差。
通过使用实施方式的保持件1,与侧齿轮10和减速器壳体50的相互的抵接面(抵接面10b、侧齿轮支承部50c)的形状无关,能够将侧齿轮10保持在规定位置,故而能够很好地防止不能将侧齿轮10保持在规定位置所引起的问题、即在侧齿轮10的组装之后进行的小齿轮配合齿轮的组装的作业性变差这样的问题的发生。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例了侧齿轮10的抵接部10b和侧齿轮支承部50c的接合面形成为曲面状的情况,但如图4所示的现有的侧齿轮107那样地,即使在侧齿轮107具有与设于减速器壳体100的凹部104嵌合的凸部109的情况下,也能够很好地利用本发明的保持件1。
上述情况也利用保持件1将位于上侧的侧齿轮107保持在规定位置,故而在进行小齿轮配合齿轮的组装时,操作者无需用手支承位于上侧的侧齿轮。因此,即使在这样的侧齿轮107的情况下,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的效果。

Claims (7)

1.一种保持件,其将具有轴的嵌合孔的齿轮保持在壳体内的规定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部,其贯通设于所述壳体的所述轴的插通孔而向所述壳体内突出,并且插入配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规定位置的所述齿轮的所述嵌合孔中;
卡合部件,其在插入所述轴部的所述嵌合孔的一端侧以从所述轴部的外周面在径向上自如出没的方式设置;
施力部件,其将所述卡合部件向从所述外周面突出的方向施力;
限制部件,其设于所述轴部的另一侧,与所述壳体的插通孔的开口端抵接来限制所述轴部向所述壳体内的插入长度,
通过使所述卡合部件压接在所述嵌合孔的内周面并且使所述限制部件与所述开口端抵接,从而将所述齿轮保持在规定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嵌合孔的内周面设有所述轴花键嵌合的花键,
所述卡合部件利用所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压接在所述花键的槽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部沿直径线设有在径向上贯通所述轴部的贯通孔,
所述卡合部件为在所述贯通孔内可移动地设置的滚珠,
在所述轴部的外周开口的所述贯通孔的开口部中的一开口部的开口径比所述滚珠的直径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持件,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轴向观察,所述贯通孔在绕所述轴部的绕中心的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设有多个。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保持件,其特征在于,
从轴向观察,在所述轴部的中心,从轴部的前端沿轴部的长度方向设有轴孔,所述贯通孔在径向上横切所述轴孔而设置,并且,
所述施力部件为插入到所述贯通孔中的弹簧,
所述弹簧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滚珠抵接,使另一端与插入到所述轴孔的轴部件的外周面抵接而设置。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中,包围所述插通孔的圆筒状的支承部沿所述轴的贯通方向以规定长度设置,所述轴部的所述限制部侧具有与所述支承部的内径匹配的外径。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部形成插入到所述嵌合孔中并且配设所述卡合部件的小径部、连接该小径部和所述限制部且插入所述插通孔中的大径部,所述卡合部件的外侧前端位于所述小径部与大径部的台阶高差的中间位置。
CN201410099524.0A 2013-03-25 2014-03-18 保持件 Active CN1040749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61359 2013-03-25
JP2013061359A JP5881634B2 (ja) 2013-03-25 2013-03-25 保持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4954A true CN104074954A (zh) 2014-10-01
CN104074954B CN104074954B (zh) 2017-11-24

Family

ID=51596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9524.0A Active CN104074954B (zh) 2013-03-25 2014-03-18 保持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881634B2 (zh)
CN (1) CN10407495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4096A (zh) * 2017-06-16 2017-11-03 杭州杰途传动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半轴齿轮掉落的内球型差速器
CN109139876A (zh) * 2018-08-20 2019-01-04 杭州杰途传动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混动汽车差速器
CN113195916A (zh) * 2018-12-20 2021-07-30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片粘贴装置及片粘贴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7524B (zh) * 2019-10-23 2021-07-2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圆环定位机构
CN113319755B (zh) * 2021-04-14 2023-06-16 乌鲁木齐联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管道加工时定位用夹具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4966U (ja) * 1982-08-31 1984-03-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環体の保持チヤツク
US4882943A (en) * 1987-12-03 1989-11-28 A&M Cousin Backlash-free reducing mechanism, particularly usable for setting various parts of a seat of an automobile vehicle
CN1059122A (zh) * 1989-08-31 1992-03-04 Ets兄弟公司 用于使汽车座椅各部分定位的无空转铰接减速机构
CN1375613A (zh) * 2001-02-07 2002-10-23 株式会社梅泰柯 卷绕式手动开闭装置
JP2010264580A (ja) * 2009-04-13 2010-11-25 Sanyo Mach Works Ltd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ギア組立装置および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091Y2 (zh) * 1979-02-28 1986-01-23
IT1233985B (it) * 1989-03-31 1992-04-22 Oto Mills Spa Profilatr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4966U (ja) * 1982-08-31 1984-03-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環体の保持チヤツク
US4882943A (en) * 1987-12-03 1989-11-28 A&M Cousin Backlash-free reducing mechanism, particularly usable for setting various parts of a seat of an automobile vehicle
CN1059122A (zh) * 1989-08-31 1992-03-04 Ets兄弟公司 用于使汽车座椅各部分定位的无空转铰接减速机构
CN1375613A (zh) * 2001-02-07 2002-10-23 株式会社梅泰柯 卷绕式手动开闭装置
JP2010264580A (ja) * 2009-04-13 2010-11-25 Sanyo Mach Works Ltd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ギア組立装置および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4096A (zh) * 2017-06-16 2017-11-03 杭州杰途传动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半轴齿轮掉落的内球型差速器
CN107314096B (zh) * 2017-06-16 2019-05-21 杭州杰途传动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半轴齿轮掉落的内球型差速器
CN109139876A (zh) * 2018-08-20 2019-01-04 杭州杰途传动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混动汽车差速器
CN109139876B (zh) * 2018-08-20 2024-02-09 杭州杰途传动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混动汽车差速器
CN113195916A (zh) * 2018-12-20 2021-07-30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片粘贴装置及片粘贴方法
CN113195916B (zh) * 2018-12-20 2022-09-13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片粘贴装置及片粘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85707A (ja) 2014-10-02
CN104074954B (zh) 2017-11-24
JP5881634B2 (ja) 2016-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4954A (zh) 保持件
CN102444614B (zh) 离心式流体机械用转子
CN105673813B (zh) 滑轮装置
JP6329071B2 (ja) 同軸円形差込みコネクタ
EP2404706A2 (en) Impact tool
CN107221794A (zh) 一种可快速插拔的连接装置
JP5970726B2 (ja) ボールジョイント
CN102145413B (zh) 一种锥齿轮轴齿面节锥定位工装
EP2592304A4 (en) METHOD FOR COMPRESSING A TOOTHBRUSH, COMPRESSION TOOL FOR THE METHOD FOR COMPRESSING A TOOTHBRUSH AND TOOTHBRUSH
KR20160047398A (ko) 디퍼런셜
HUE028319T2 (hu) Munkagörgõ
CN106068171B (zh) 焊接头紧固系统
CN204828500U (zh) 减速机
US20190270401A1 (en) Adjusting screw
CN104981620A (zh) 万向接头叉头、用于双万向球形接头的组件及机加工方法
CN101922518B (zh) 等速接头及其制造方法
EP2774778A1 (en) Bicycle hub assembly
CN107631003A (zh) 齿轮配置组件
RU2012109602A (ru) Имплантат
WO2012097810A3 (de) Kraftangriff
CN104675965A (zh) 行星齿轮组
CN107002518A (zh) 用于凸轮轴相位器中的弹簧导引件的支承销
CN104728272A (zh) 轴承组件
CN109072969A (zh) 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底盘的球窝接头以及用于装配这种球窝接头的方法
KR200471406Y1 (ko) 축 서포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