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66524B - 清洁钢制品表面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清洁钢制品表面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66524B
CN104066524B CN201280057619.5A CN201280057619A CN104066524B CN 104066524 B CN104066524 B CN 104066524B CN 201280057619 A CN201280057619 A CN 201280057619A CN 104066524 B CN104066524 B CN 1040665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edge
steel part
cleaned
liquid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76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66524A (zh
Inventor
埃伯哈德·索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yssenKrupp Steel Europe AG
Original Assignee
ThyssenKrupp Steel Europ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yssenKrupp Steel Europe AG filed Critical ThyssenKrupp Steel Europe AG
Publication of CN104066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6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66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65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4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45/00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45/04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for de-scaling, e.g. by brushing
    • B21B45/08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for de-scaling, e.g. by brushing hydraul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45/00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45/02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for lubricating, cooling, or cleaning
    • B21B45/0269Cleaning
    • B21B45/0275Clean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eaning And De-Greas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 By Chemical Methods (AREA)
  •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清洁钢制品(3)的方法和装置,从对应表面(2)边缘(11)位置的喷嘴(6)朝表面(2)喷液体射束(S1),喷嘴(6)和钢制品(3)相对运动且射束(S1)横于钢制品(3)和喷嘴(6)的相对运动方向(R)喷出。为了待清洁钢制品棱边上产生裂纹的风险降至最低,横向于喷嘴(6、7)和钢制品(3)相对运动方向(R)的液体射束(S2)从对应表面(2)边缘(12)位置上的喷嘴(7)与液体射束(S1)不相交地朝表面(2)喷出,边缘和对应第一喷嘴(6)的钢制品(3)边缘(6)相对,液体射束(S1、S2)的冲击区域(AB1、AB2)和对应射出液体射束(S1、S2)的喷嘴(6、7)边缘(11、12)有间距。

Description

清洁钢制品表面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钢制品表面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从对应于待清洁表面边缘的位置上的喷嘴朝向待清洁表面喷出液体射束。对此,在清洁过程中喷嘴和钢制品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并且液体射束横向于钢制品和喷嘴的相对运动方向喷出。
本发明还涉及适用于实施这种方法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对应于待清洁的钢制品表面的边缘的喷嘴以用于射出第一液体射束。
背景技术
“钢制品”在这里特别地概括为板坯、薄板坯或扁钢制品、例如由薄板坯或板坯热轧而成的热轧钢带或热轧钢板,这些钢制品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在各个钢制品的宽度上延伸的、平坦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类型的方法和装置特别适用于所谓的“连铸连轧设备”。在这种设备中,使钢水在连续进行的制造过程中铸造成钢束,然后将该钢束分割成通常具有直至100mm厚度的薄板坯,接下来使该薄板坯在与铸造设备处于一条生产线上的热轧区间中热轧成热轧钢带。必要时,薄板坯在其生产和热轧之间还要经过熔炉,在该熔炉中将薄板坯分别加热至对于热轧最佳的温度。
在制造钢制品的过程中,需要在制造过程的不同时间点为在这些时间点分别存在的中间产品的至少其中一个表面清除附在其上的污染物或反应产物,这些反应产物是由于钢制品表面的钢成分和周围氛围反应而生成。为了确保热轧钢带具有最佳的表面特性,例如在热轧钢带的生产过程中,在上述类型的连铸连轧设备中,在薄板坯进入热轧区间的第一个辊子架之前,最大程度地去除附在各个待热轧的薄板坯上的轧屑。
如果在进入辊子架时扁钢制品表面上的轧屑颗粒存在于各个待热轧的板坯上,那么这些轧屑颗粒被带入到辊隙中并且导致所得到热轧钢带表面上的、所谓“轧屑刻痕”的外形缺陷。该轧屑刻痕是绝对不利的,因为它们很难用腐蚀剂去除,它们在钢带表面上引起粗糙度增加并且在热轧钢带需要涂有抗腐蚀保护金属层的情况下能够造成涂层缺陷。
在各个待轧制的钢制品上大量地出现切屑附着物的情况下预计还会有这样的问题,即与附有切屑的表面相接触的、辊子架的工作辊会受到损坏。这样会出现辊子材料的脱落或者切屑会积聚在辊子表面上。这两种情况会在经轧制的钢带上引起所谓的“轧屑坑”并且导致各个对应辊子架的辊子磨损加剧。
在实践中,能够通过高压喷射各个对应的表面来去除钢带上的污染物和反应产物。对此,在高压下喷出的液体射束对准待清洁的表面喷射。由于液体射束以高动能射在附在表面上的污染物和氧化积聚物上使得这些污染物和氧化积聚物从表面上分离下来并且通过流出的液体将这些污染物和氧化积聚物从钢制品上冲走。对此,通常使用水作为喷射液体。
在实践中用于在热轧之前在连铸连轧设备上清洁薄板坯的喷射装置通常包括设置在辊压区段的第一个辊子架前面的操作侧上的至少一个喷嘴装置,该喷嘴装置以水射流在固定设置的、平缓的角度下冲击引导在辊轮上的板坯表面。对此,已经证实是有问题的,即,如果需要依次加工具有不同宽度的钢制品,那么借助这样的喷射装置仅能够有较低效率的反应。因此需要在已知的喷射装置中始终确保液体射束每次都均匀地覆盖待清洁表面的整个宽度。此外还表明,在这样以液体射束进行的表面清洁过程中在由液体射束击中的、钢制品的棱边区域中有形成裂纹的风险。
发明内容
在此基础上,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去除附着在钢制品表面上的污染物和氧化产物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和装置能够根据各个待清洁的钢制品的变化尺寸以简单的方式进行调节并同时将待清洁的钢制品棱边上产生裂纹的风险降至最低。
对于该方法,根据本发明通过一种用于清洁钢制品的表面的方法实现了该目的,在所述方法中,从对应于待清洁表面的边缘的位置上的第一喷嘴朝向待清洁表面喷出第一液体射束,在清洁过程中第一喷嘴和钢制品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并且第一液体射束横向于钢制品和第一喷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喷出,其中,横向于喷嘴和钢制品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的第二液体射束从位于对应于待清洁表面的另一边缘的位置上的第二喷嘴相对于第一液体射束不相交地朝向待清洁表面喷出,所述另一边缘位于对应于第一喷嘴的、钢制品的边缘的对面,其中,液体射束分别冲击到待清洁表面上的各个冲击区域和对应射出各个液体射束的喷嘴的边缘之间具有间距,并且其中,在各个液体射束的流动方向上看,液体射束的冲击区域总是在钢制品的待清洁表面的中线和钢制品的、对应于射出各个液体射束的喷嘴的边缘之间开始,其特征在于,根据钢制品的宽度B和朝相对运动的方向上看对应于钢制品的相对立的边缘的喷嘴射出的液体射束重叠的宽度KA,并依据公式KR≥0.5×(B-KA)调整各个液体射束的冲击区域的起始位置和射出各个液体射束的喷嘴对应的边缘之间的间距KR。
对于该装置,根据本发明通过一种装置实现了上述目的,其特征在于,至少从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7)射出的第一液体射束和第二液体射束与钢制品和喷嘴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正交。
因此,根据开头所述的现有技术,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清洁钢制品表面的方法中,从对应于待清洁表面边缘位置上的喷嘴朝向待清洁表面喷出液体射束。同时,在清洁过程中喷嘴和钢制品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对此,液体射束横向于钢制品和喷嘴的相对运动方向喷出。
根据本发明,横向于喷嘴和钢制品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的另一液体射束从位于对应于待清洁表面的这个边缘位置上的另一喷嘴与第一液体射束不相交地朝向待清洁的表面喷出,该边缘位于对应于第一喷嘴的钢制品边缘的对面。
同时,根据本发明,液体射束分别击在待清洁表面的各个冲击区域,这些冲击区域和对应于射出各个液体射束的喷嘴的边缘之间具有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装置相应地具有对应于钢制品待清洁表面的边缘的喷嘴以用于射出第一液体射束,其中根据本发明设有第二喷嘴用于射出对准表面的第二液体射束,其中,第二喷嘴对应于待清洁表面的边缘,该喷嘴位于对应于射出另一液体射束的喷嘴的边缘的对面,并且这样定向这些喷嘴,即,从这些喷嘴射出的液体射束不相交地击在钢制品待清洁表面上的冲击区域中,该冲击区域和对应射出各个液体射束的喷嘴的边缘之间具有间距。
根据本发明,通过液体射束清洁钢制品的各个表面,该液体射束从钢制品的相对边缘开始并且在其流动方向上彼此相对地射出。对此这样定向液体射束,即,在朝向相对运动的方向上看,这些液体射束的冲击区域在待清洁表面的中间区域重叠。
如果这里使用“横向于相对运动的方向”来描述液体射束的取向,那么对此是指具有横向于相对运动方向的分量的每个取向,即大体上不是平行于相对运动的方向的各个取向。从俯视待清洁表面的角度看,液体射束能够和相对运动的方向或朝向相对运动的方向的直线分别以例如30-90°的角度相交,其中,在液体射束取向和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应取向的直线相正交时预期获得最佳的清洁效果。
通过根据本发明彼此对向射出的液体射束的不相交的取向避免了液体射束相遇并且通过相互碰撞而损失动能,从而该动能不再可用于去除待清洁表面上的污染物、氧化物和沉积物。
同时根据本发明这样定向液体射束,即,该液体射束分别以距边缘一定的间距击在待清洁表面上,该边缘对应于分别射出这些液体射束的喷嘴。由此,液体射束的冲击区域朝向待清洁表面的、分别相对的边缘交错地设置。因此,待清洁表面的、邻接在对应于各个喷嘴的表面边缘上的边缘区域不会直接受到从对应于该边缘的喷嘴射出的液体射束的冲击,而仅由对应于表面的相对边缘的喷嘴射出的液体射束覆盖。因为后者液体射束在其到相关边缘区域的路径上已经经过较长的距离,所以该液体射束仅还具有较小的动能击在临界的边缘区域上。液体射束的冲击区域也可以选择性地这样聚焦在待清洁表面上,即,液体射束的液体以急速喷射的水流仅冲刷临界区域,而不会由液体射束将直接的动量射到临界边缘区域中。结果是使得边缘区域较少地突然受到冷却,由此将否则由于过度冷却而产生应力裂纹的风险降至最低。
根据本发明的工作方法使得液体射束能够和待清洁表面的边缘具有一定间距地射在待清洁表面上并且提供至少两个从相对的两侧朝向相对方向流动的液体射束,该工作方法的另一个优势在于,以这种方式不需要较大的改造工作或者较复杂的调整就能够使用根据本发明操作的相同装置清洁具有不同宽度的表面。唯一重要的是,在射出各个液体射束的喷嘴所对应的边缘和对应液体射束的冲击区域之间有足够的间距,从而使液体射束没有直接射在临界的边缘区域。
根据本发明,这样定向朝相对方向流动的、但是相互没有交叉的液体射束在待清洁表面上的冲击区域,即,待清洁表面在其整个宽度上全部由液体覆盖。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对此能够这样定向液体射束,即,在液体射束的各个流动方向上看该液体射束的冲击区域总是在待清洁表面的中线开始。在这种情况下,其中一个液体射束覆盖待清洁表面的一半并且另一个液体射束覆盖待清洁表面的另一半。然而,因为在实践中通常不能以所需的可靠性实现这样精确的定向并且为了确保特别是在待清洁表面的中间区域中的良好清洁效果,所以在各个液体射束的流动方向上看液体射束的冲击区域总是在钢制品的中线和钢制品的对应于射出各个液体射束的喷嘴的边缘之间开始是有利的。
在实践中对此能够根据钢制品的宽度B和朝相对运动方向上看对应于钢制品的相对立边缘的喷嘴射出的液体射束重叠的宽度KA、依据公式KR≥0.5×(B-KA)估算各个液体射束的冲击区域的起始位置和射出各个液体射束的喷嘴对应的边缘之间的间距KR。通过满足条件KA≤B-60mm这个条件,即间距KR总是至少是30mm,确保到各个边缘的足够的间距。
通过使间距KR保持至少是30mm,在实践中这些主导条件确保了对快速冷却来说临界的、待清洁的钢制品的边缘棱边区域没有直接受到液体射束的冲击并且在该区域保持了防止裂缝形成的、最佳的可锻性。根据待清洁表面的各个宽度和可用的安装技术,在实践中已经证实在各个液体射束的冲击区域的开始位置和射出各个液体射束的喷嘴所对应的边缘之间的间距在30-500mm、特别是30-200mm是有利的。
为了确保在待清洁表面的中间区域中的最佳清洁效果,朝相对运动的方向上看液体射束的冲击区域在相当于钢制品边缘之间的间距的至少20%的宽度上重叠是有利的,该边缘对应射出液体射束的喷嘴。在清洁薄板坯表面的情况下,这些薄板坯中待清洁表面的宽度现今通常在900-2100mm、特别是900-1600mm的范围中,实际试验已证实,总是这样选择液体射束的冲击区域是有利的,即,朝向相对运动的方向上看设置至少500mm宽度的重叠区域。
根据本发明,使液体射束这样对准待清洁表面,即,液体射束在其冲击区域上发出足够的冲力以将待清洁表面上的污染物去除。对此能够借助相应构造的传统喷嘴将液体射束以扇形射到一定的喷射角范围中。实践中对此已证实喷射角在10°和45°之间、优选15°和30°之间是有利的。在扇形过小的情况下,对于操作可靠地去除附着在表面上的切削颗粒来说,根据本发明由各个液体射束直接覆盖的冲击区域过小。
根据本发明的工作方法和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能够特别有利地用于清洁平面,例如在方形钢制品、特别是板坯或薄板坯中的平面,在这些板坯或薄板坯中待清洁表面总是在钢制品的宽度和长度上平坦地延伸。因此本发明特别适合在连铸连轧设备中用于清洁在热轧过程中和热轧区间的辊子架的工作辊相接触的薄板坯表面,其中,根据本发明的这些表面清洁工作在各个薄板坯进入第一热轧机座之前进行。特别适合本发明的钢制品的另一实例是扁钢制品,例如经热轧的钢带或钢板。在这里例如能够紧接在传统的去除切屑或切屑洗涤之后实施本发明,以在压碎切屑之后将仍然在钢带上的切屑小心地从扁钢制品的表面去除。
原则上也可以将对应于待清洁表面的边缘的、射出液体射束的喷嘴这样布置在待清洁表面的上面,即,从俯视待清洁表面的角度看,这些喷嘴朝向分别对应喷嘴边缘的方向分别交错地安置在待清洁表面的内部。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可靠并且功能稳定的一个设计这样布置喷嘴,即,这些喷嘴在清洁过程中以一定的间距侧向设置在分别对应于喷嘴的、待清洁钢制品的边缘旁边。对此以有利的方式这样测定对应间距,即,为根据本发明待清洁的钢制品所设置的宽度范围能够经过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而不需要调整喷嘴的间距。
待清洁钢制品和以根据本发明的方式射出液体射束的喷嘴之间的相对运动可以由此实现,即,喷嘴沿着对应于该喷嘴的、待清洁表面的边缘移动。而在钢制品以连续的过程在输送路径上从一个加工站输送至下一个加工站的生产过程中,使喷嘴固定地设置并且利用已经提供的钢制品运动用于相对运动是适宜的。例如在清洁薄板坯的过程中在输送到连铸连轧设备的热轧区间的过程中提供这样的条件。
通过以根据本发明的方式射出的液体射束相互平行地取向实现了最佳的均匀清洁效果。对此,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实现液体射束横向于相对运动方向不相交的取向,即,从喷嘴和钢制品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上看,对应于一个边缘的喷嘴和对应于另一边缘的喷嘴交错地布置。以这种方式能够任意扩大两个液体射束的间距和液体射束的各个冲击区域的间距,由此能够避免两个液体射束在其分别冲击在扁钢制品的表面上之后的相互影响。
替代性地也可以将喷嘴直接彼此相对地设置并且这样定向从这些喷嘴射出的液体射束,即,这些液体射束和待清洁表面的中线分别以锐角相交。这里也可以使液体射束平行地设置,以实现密集的、均匀的清洁效果。
液体射束的入射角度也可以受到喷嘴相对于扁钢制品待清洁表面所设置的高度的影响。喷嘴离该表面越远,液体射束的入射角度越大。然而,在液体射束的入射角度过大的情况下出现使液体射束过度反射的风险。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用的设计,喷嘴到扁钢产品的待清洁表面的各个垂直距离最高为扁钢制品的最大宽度的45%,特别是最高为12.5%。实践中扁钢制品的典型宽度是900-1600mm,这相当于最高700mm的垂直距离,优选最高200mm的垂直距离。为了在实践中确保喷嘴在主导条件下不会和各个待清洁钢制品相碰撞,应该使喷嘴和待清洁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处于至少20mm的高度,特别是至少40mm的高度。
液体射束冲击到待清洁表面的入射角还可以由垂线和液体射束的中轴之间所夹的、作为钝角的倾斜角来准确地确定,分别从喷嘴射出的液体射束的中轴以该倾斜角取向。为了避免液体射束整个或部分地没有射在扁钢制品的表面上,不应该使喷嘴朝向远离待清洁表面的方向。同时,倾斜角也不应该过大,以避免液体射束以过大的入射角射在待清洁表面上。相应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倾斜角在90°-135°、特别是90°-105°的范围中,因此在钢制品的待清洁表面水平设置时液体射束的中轴以0°-45°、特别是0°-15°范围内的角度射在待清洁表面上。
当然也可以使钢制品的待清洁表面的边缘分别对应两个或多个喷嘴,这例如对提高生产率或对清洁效果的均匀化是有利的。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特别适合用于连铸连轧设备、带钢连铸机或热连轧机,以清洁板坯、薄板坯、经铸造的钢带或经热轧的钢带(“热轧钢带”)。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多个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在附图中分别示意性地示出:
图1在待清洁的薄板坯表面上的俯视图中示出了设置在连铸连轧设备的辊道上的、用于清洁薄板坯表面的装置;
图2在前视图中示出了根据图1的装置;
图3在侧视图中示出了根据图1和2的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 用于清洁薄板坯3的表面的装置
2 薄板坯3的待清洁表面
3 薄板坯
4 辊道
5 辊道4的辊轮
6、7 用于喷出液体射束S1、S2的喷嘴
8a 辊道4的操作侧
8b 辊道4的驱动侧
9、10 托架
11、12 薄板坯3的待清洁表面2的边缘
13、14 托架9、10的支承臂
17、18 待清洁表面2的边缘区域
Y 喷射角
倾斜角
b 喷嘴6、7到其分别所对应的、薄板坯3的边
缘11、12的间距
c 间距
h 喷嘴6、7的高度
A 液体射束S1、S2的各个中轴
AB1、AB2 液体射束S1、S2的冲击区域
B 薄板坯3的宽度
B4 辊道4的宽度
BS 液体射束S1、S2的宽度
D 薄板坯3的厚度
KA 在输送方向R上看液体射束重叠的宽度
KR 到对应于射出各个液体射束S1、S2的喷嘴6、
7的边缘11、12的间距
L 薄板坯3的长度
M 待清洁表面2的中线
R 各个薄板坯3相对于固定设置的喷嘴6、7
移动的输送方向
S1、S2 液体射束
SR1、SR2 液体射束S1、S2的流动方向
V 垂线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清洁方形的薄板坯3的待清洁表面2的装置1设置在辊道4上,在该辊道上将薄板坯3例如输送到这里未示出的热轧区间的第一个辊子架,该热轧区间是同样在这里未进一步示出的连铸连轧设备的一部分。
薄板坯3具有例如60mm的厚度D、1500mm的宽度B和40m的长度L。尽可能平坦地形成的、待清洁表面2在这里处于薄板坯3的自由顶面上,该薄板坯以其与待清洁表面2相对的底面置于辊道4的辊轮5上朝向输送方向R移动。这样以直线的相对运动沿着固定设置的装置1输送薄板坯3。薄板坯3在此基本上设置在辊道4的宽度B4的中间,从而使得在俯视图中可以看出(图1),在最佳的工作条件下,在相对运动的输送方向R上延伸的、待清洁表面2的中线M和辊道4的中线重合。
薄板坯3的待清洁表面2上有切屑颗粒和由前面的薄板坯制造工序所产生的其它污染物。
用于清洁待清洁表面2的装置1包括两个喷嘴6、7,其中第一喷嘴6设置在辊道4的所谓的操作侧8a上,通常从该操作侧开始在辊道4上进行维修工作,并且第二喷嘴7设置在辊道4的所谓的驱动侧8b上,为了清楚起见而在这里未示出的、辊道4的滚轮5的驱动装置在该驱动侧上。
喷嘴6、7例如可以是传统的扁平喷嘴和扁平舌形喷嘴。
液体射束S1、S2由水构成,施加足够高的压力将水通过这里未示出的供给装置输送到喷嘴6、7。
喷嘴6、7分别固定在托架9、10上,通过该托架能够调节喷嘴在待清洁表面2上的高度h、喷嘴到其分别对应的、薄板坯3的边缘11、12的间距b、以及垂线V和从喷嘴6、7分别喷出的液体射束S1、S2的中轴A之间所测得的倾斜角。喷嘴6、7对此这样分别安装在托架9、10的水平设置的支承臂13、14上,即,在输送方向R上看这些喷嘴以间距c相互交错地设置。对此这样测定喷嘴6、7的最大间距,即,薄板坯能够在连铸连轧设备中得以制造的整个宽度范围在不需要基本改造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装置1。
按照切刀状射束的类型喷嘴6、7这样喷出液体射束S1、S2,即,从上面看下来,喷嘴的中轴A和待清洁表面2的中线M相交成直角并且一方面分别严格限定了输送方向R上测得的、液体射束S1、S2的宽度BS以及另一方面液体射束S1、S2在离开喷嘴6、7之后以喷射角Y呈扇形射出。同时这样选择喷嘴6、7以及从其喷出的液体射束S1、S2的取向,即,液体射束S1、S2相互平行并且以相对的流动方向SR1、SR2击在薄板坯3的待清洁表面2上,而不会由于相交彼此妨碍。液体射束S1、S2击在待清洁表面2上的冲击区域AB1、AB2对此和对应于喷出各个液体射束S1、S2的喷嘴6、7的边缘11、12具有间距KR地设置,从而在输送方向R上看(图2)液体射束S1、S2在理想状态下关于中线M对称设置的宽度KA上重叠。
因此,从对应于各个边缘11、12的喷嘴6、7喷出的各个液体射束S1、S2没有直接冲击在邻接各个边缘11、12的、分别在间距KR和薄板坯KR的长度L上延伸的边缘区域17、18。换句话说,从设置在各个相对侧边的喷嘴7、6喷出的液体射束S2、S1仅冲刷所对应的边缘区域17、18。
间距KR在实践中是30-200mm,优选100-150mm,以确保不会击在待清洁表面2的侧向边缘11、12的棱边。以这种方式确保薄板坯2在边缘区域17、18中具有足够的可锻性,从而避免在接下来的热轧过程中出现棱边缺陷。
液体射束S1、S2的重叠宽度KA在实践中应该至少是250mm,从而确保充分集中地清洁待清洁表面2的中间区域。
喷射角Y应该在10-45°、特别是10-30°的范围中。在喷射角Y过小的情况下,液体射束S1、S2在冲击到待清洁表面2上时覆盖过小的冲击区域AB1、AB2,由此不能充分地清洗或去除脱落的切屑颗粒。反之,当喷射角明显超过45°时,喷射扇面张开过大并且对充分清洗来说由于液体射束的冲击和流动而能够达到的冲量过小。
喷嘴在待清洁表面2上的高度h选择地越大,倾斜角应该选择地更大,从而由各个液体射束S1、S2构成的水扇面的底侧能够到达待清洁表面2的、预先规定的冲击区域AB1、AB2。在高于700mm的高度时,该角在如今通常使用的薄板坯3中是陡的,以致于各个液体射束S1、S2在冲击到待清洁表面2上时猛烈向上反射并且不再提供充分的清洗。明显低于20mm是不利的,因为由于未处于中心地、通过辊道4运输的薄板坯3的碰撞会有损坏喷嘴6、7的风险。
根据高度h这样选择倾斜角,即,由各个液体射束S1、S2构成的水扇面可靠地到达预先规定的冲击区域AB1、AB2。通常来说,倾斜角明显低于90°是不合理的,因为大部分的喷射水未经利用地喷射越过薄板坯。明显大于135°的角度同样是不合理的,因为该角度是陡的,以致于水射束在冲击到板坯顶面上时会猛烈向上反射并且不再提供充分的清洗。
这样选择两个液体射束S1、S2彼此朝相对运动的方向R的间距c,即,液体射束没有相互妨碍。
借助附图中示意性示出的装置1进行十个试验E1-E10。表格1中给出了为此设置的参数:各个经清洁的薄板坯3的宽度B、喷嘴6、7的喷射角Y、倾斜角、间距KR、重叠区域的宽度KA、喷嘴6、7在待清洁表面2上的高度h、喷嘴6、7到薄板坯3的侧向间距b和液体射束S1、S2在输送方向R上的间距c以及分别使用的喷嘴类型、成品钢带上能够以切屑轧折形式确定的“切屑缺陷”的评估和在接下来的热轧过程中出现的棱边缺陷的评估。
已表明,在根据本发明的处理方法(试验E1-E10)中,在以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由薄板坯3分别制造的热轧钢带上总是确定有少量的轻微缺陷(评估“+”)或者完全没有缺陷(评估“++”)。
为了进行比较,用这里未示出的装置进行了另两个试验V1、V2,该装置的基本结构和装置1相一致,然而在该装置中两个喷嘴竖立在同一侧11上并且在各个待清洁的板坯的棱边上没有保留间距KR。然而这种设置导致出现明显缺陷(评估“-”)或大量严重缺陷(评估“--”)。

Claims (11)

1.一种用于清洁钢制品的表面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从对应于待清洁表面(2)的第一边缘(11)的位置上的第一喷嘴(6)朝向待清洁表面(2)喷出第一液体射束(S1),在清洁过程中第一喷嘴(6)和钢制品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并且第一液体射束(S1)横向于钢制品和喷嘴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R)喷出,
-其中,横向于钢制品和喷嘴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R)的第二液体射束(S2)从位于对应于待清洁表面(2)的第二边缘(12)的位置上的第二喷嘴(7)相对于第一液体射束(S1)不相交地朝向待清洁表面(2)喷出,所述第二边缘位于对应于第一喷嘴(6)的、钢制品的第一边缘(11)的对面,
-其中,第一液体射束(S1)冲击到待清洁表面(2)上的第一冲击区域(AB1)和第一边缘(11)之间具有间距,而且第二液体射束(S2)冲击到待清洁表面(2)上的第二冲击区域(AB2)和第二边缘(12)之间具有间距,并且
-其中,在第一液体射束(S1)和第二液体射束(S2)的流动方向(SR1、SR2)上看,第一液体射束(S1)的第一冲击区域(AB1)总是在钢制品的待清洁表面(2)的中线(M)和钢制品的第一边缘(11)之间开始,而且第二液体射束(S2)的第二冲击区域(AB2)总是在钢制品的待清洁表面(2)的中线(M)和钢制品的第二边缘(12)之间开始,
其特征在于,根据钢制品的宽度B和朝钢制品和喷嘴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R)上看第一喷嘴(6)射出的第一液体射束(S1)和第二喷嘴(7)射出的第二液体射束(S2)重叠的宽度KA,并依据公式
KR≥0.5×(B-KA)
调整第一液体射束(S1)的第一冲击区域(AB1)的起始位置和第一边缘(11)之间的间距(KR)以及第二液体射束(S2)的第二冲击区域(AB2)的起始位置和第二边缘(12)之间的间距(K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冲击区域(AB1)的起始位置和第一边缘(11)之间的间距(KR)至少是30mm,而且第二冲击区域(AB2)的起始位置和第二边缘(12)之间的间距(KR)至少是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朝钢制品和喷嘴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R)上看,第一液体射束(S1)的第一冲击区域(AB1)和第二液体射束(S2)的第二冲击区域(AB2)在相当于钢制品的第一边缘(11)和第二边缘(12)之间的间距的至少20%的宽度(KA)上重叠,所述第一边缘对应射出第一液体射束(S1)的第一喷嘴(6)而且所述第二边缘对应射出第二液体射束(S2)的第二喷嘴(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液体射束(S1)和第二液体射束(S2)分别从第一喷嘴(6)和第二喷嘴(7)喷出之后呈扇形喷射的喷射角(γ)是10°-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垂线和第一液体射束(S1)的中轴(A)之间所夹的、作为钝角的倾斜角(Θ)是90°<Θ<135°,以及垂线和第二液体射束(S2)的中轴(A)之间所夹的、作为钝角的倾斜角(Θ)是90°<Θ<1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钢制品是方形的并且待清洁表面(2)总是在钢制品的宽度和长度上平坦地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射出第一液体射束(S1)的第一喷嘴(6)和射出第二液体射束(S2)的第二喷嘴(7)分别设置在钢制品的侧向上并且分别和钢制品的第一边缘(11)和第二边缘(12)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钢制品和喷嘴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R)上看,对应于第一边缘(11)的第一喷嘴(6)和对应于第二边缘(12)的第二喷嘴(7)交错地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喷嘴(6)和第二喷嘴(7)固定地设置并且使钢制品在输送路径上相对于第一喷嘴(6)和第二喷嘴(7)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第一喷嘴(6)射出的第一液体射束(S1)和从第二喷嘴(7)射出的第二液体射束(S2)分别与钢制品和喷嘴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R)相正交。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连铸连轧设备、带钢连铸机或热连轧机,以清洁板坯、经铸造的钢带或经热轧的钢带。
CN201280057619.5A 2011-11-25 2012-11-22 清洁钢制品表面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0665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119334.4 2011-11-25
DE102011119334A DE102011119334A1 (de) 2011-11-25 2011-11-25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Reinigen einer Oberfläche eines Stahlprodukts
PCT/EP2012/073332 WO2013076187A1 (de) 2011-11-25 2012-11-22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reinigen einer oberfläche eines stahlproduk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6524A CN104066524A (zh) 2014-09-24
CN104066524B true CN104066524B (zh) 2016-08-24

Family

ID=47216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7619.5A Active CN104066524B (zh) 2011-11-25 2012-11-22 清洁钢制品表面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90704A1 (zh)
EP (1) EP2782688B1 (zh)
CN (1) CN104066524B (zh)
DE (1) DE102011119334A1 (zh)
ES (1) ES2556038T3 (zh)
WO (1) WO20130761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3436B (zh) * 2016-10-19 2019-09-24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异物压入的轧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96458A (en) * 1978-01-18 1979-07-30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scaling of steel strip
JPH0649208B2 (ja) * 1990-02-03 1994-06-29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熱間鋼板の冷却装置
CN1087665C (zh) * 1996-03-04 2002-07-17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热轧设备
DE19712753A1 (de) * 1997-03-26 1998-10-01 Voith Sulzer Papiermasch Gmbh Reinigungsvorrichtung
DE19805377A1 (de) * 1998-02-11 1999-08-12 Schloemann Siemag Ag Spritzbalken bei einer hyldraulischen Entzunderungsanlage
DE102005047936A1 (de) * 2005-10-06 2007-04-12 Sms Demag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Reinigen von Brammen, Dünnbrammen, Profilen oder dergleichen
US7601226B2 (en) * 2006-09-14 2009-10-13 The Material Works, Ltd. Slurry blasting apparatus for removing scale from sheet metal
CN100430163C (zh) * 2006-09-30 2008-11-05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高强度低合金钢轧后层流冷却水的侧喷吹扫系统
CN201346566Y (zh) * 2008-12-29 2009-11-18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中厚钢板控制冷却侧喷系统
CN102248012B (zh) * 2011-07-26 2013-05-08 杨海西 用于线材热轧过程的冷却装置和冷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82688A1 (de) 2014-10-01
CN104066524A (zh) 2014-09-24
US20140290704A1 (en) 2014-10-02
EP2782688B1 (de) 2015-09-16
DE102011119334A1 (de) 2013-05-29
WO2013076187A1 (de) 2013-05-30
ES2556038T3 (es) 2016-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26972B1 (ko) 열연강대의 냉각 방법
EP1935522B1 (en) Reversing rolling mill with cooling facility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of cooling a steel plate or sheet
CN102019390B (zh) 奥氏体不锈钢连铸板坯在线喷水冷却的专用设备
RU2528560C2 (ru) Способ горячей прокатки сляба и стан горячей прокатки
KR101514932B1 (ko) 냉각 장치, 열연 강판의 제조 장치, 및 열연 강판의 제조 방법
CN102371283A (zh) 用于改善中厚板轧后超快速冷却均匀性的方法
KR20080106891A (ko) 높은 표면 품질을 갖는 열간 압연된 금속 스트립, 특히 강스트립을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주조 압연 플랜트
KR101279387B1 (ko) 열간 압연기에서 금속 스트랜드의 조압연 스트립 또는 스트립을 냉각하기 위한 냉각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1490663B1 (ko) 열연 강판용 냉각수 제거 장치 및 제거 방법
JP2016193446A (ja) 熱延鋼板の冷却方法及び冷却装置
JP2007090355A (ja) 鋼板の冷却設備および製造方法
JP5515483B2 (ja) 厚鋼板の冷却設備および冷却方法
KR100231617B1 (ko) 열간압연설비
JP2008100255A (ja) 鋼板の冷却設備および冷却方法
JP5130970B2 (ja) 鋼材の冷却装置および冷却方法
CN104066524B (zh) 清洁钢制品表面的方法及装置
JP5640648B2 (ja) 熱鋼板の下面冷却方法及び装置
JP5764936B2 (ja) 厚鋼板のデスケーリング設備およびデスケーリング方法
JP6816504B2 (ja) H形鋼の冷却装置および冷却方法
CN203292196U (zh) 热轧层流冷却装置
TWI731415B (zh) 熱軋鋼板之冷卻裝置及熱軋鋼板之冷卻方法
JP2008100253A (ja) 連続鋳造機における鋳片水切り装置
JP2012051013A (ja) 熱鋼板の水切り装置および水切り方法
KR101756205B1 (ko) 스카핑장치의 고압수 분사장치
JP5910597B2 (ja) 熱延鋼板の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