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9616A - 一种海洋温差能发电用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洋温差能发电用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9616A
CN104059616A CN201410291682.6A CN201410291682A CN104059616A CN 104059616 A CN104059616 A CN 104059616A CN 201410291682 A CN201410291682 A CN 201410291682A CN 104059616 A CN104059616 A CN 104059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medium
phase change
composite material
material mixture
so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916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葛
王兵振
李强
李国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s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s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29168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596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59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96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30Energy from the sea, e.g. using wave energy or salinity gradient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温差能发电用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以正十五烷(C15H32)、正十六烷(C16H34)和正十七烷(C17H36)按质比为6:60:34混合成三元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母体混合材料,向混合材料中添加高导热性改性材料膨胀石墨强化了其导热性能;添加分散剂有机膨润土并利用超声振荡的方式改善了其分散稳定性。本发明的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其固液相变温度范围为14.5-17.5℃,其相变潜热值约为212.1kJ/kg,其体积膨胀率约为8.5%。该材料作为海洋温差能发电用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能够满足海洋温差能发电用热交换工质的基本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海洋温差能发电用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变热交换材料,特别是一种海洋温差能发电用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人们对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环境探测的需求越来越重视,因此,海洋观测平台及其相关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海洋观测平台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工作区域宽、隐蔽性能好、续航能力强等优点,是获取海洋环境资源信息的主要设备。然而,海洋观测平台的动力供应问题一直是制约其远距离、长时间作业的主要瓶颈。海洋观测平台的续航能力对其工作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发高续航能力的海洋观测平台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海洋温差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利用海洋温差能进行发电,从而可以保证海洋观测平台长时间、长距离开展工作。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主要是利用固液相变材料在发生固液相变时产生的体积收缩与膨胀,从而可将不同海洋深度上存在的温差能转化成液压能,再利用微型液压马达进行发电的海洋观测平台供电技术。在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在于海洋温差能的获取,而在获取海洋温差能的环节中最为关键的是热交换工质的选择。现有技术为此,开发一种海洋温差能发电用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对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探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温差能发电用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以满足利用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对热交换工质的性能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海洋温差能发电用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构思是这样的。固液相变材料利用其固态与液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而进行能量的吸收与释放,在固液相变材料发生固态-液态相变时,通常会伴随着体积的改变,若将这种体积变化转化成液压能,进而利用微型液压马达进行发电,就可以将海洋温差能最终转化成可供利用的电能。石蜡基固液相变材料具有相变温度较低、可调范围较宽,固液相变体积变化率较高,高压下体积变化率较稳定等特点,比较适合应用于海洋剖面观测平台的温差能供电系统中。
通过对石蜡基固液相变材料的熔点、传热特性和相变体积膨胀率等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本发明选择以体积膨胀率相对较高的石蜡基固液相变的传热工质母体材料。石蜡类相变材料能较大范围的符合本发明所需传热工质的性能要求,通过不同成分的混合可以制备出满足温度要求的相变材料,并且石蜡类相变材料存在较大的体积膨胀率、无过冷现象、无腐蚀性、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但是石蜡类相变材料存在明显问题是的导热系数小,因此,需要进一步增强其导热性能。备选材料热物性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备选材料热物性参数
C14 C15 C16 C17 C18
熔点(℃) 5.5 10 16.7 21.4 28.2
熔化潜热(kJ/kg) 225.9 246.8 236.8 171.5 242.7
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C16的熔点温度最接近传热工质对相变材料温度范围14℃-18℃,为16.7℃,但是其熔化潜热值相对比较高,为236.8kJ/kg,而C17的熔化潜热值相对较低为171.54kJ/kg,但其熔点为21.4℃,且其价格较高。
为此,以C16和C17混合物作为传热工质母体材料的主要成份,通过添加C15及其他成份的方式,可以制备出熔点在14℃-18℃范围,熔化潜热相对较低,相变体积膨胀率相对较高的新型石蜡基固液相变复合材料,作为传热工质的母体材料。
针对石蜡基固液相变材料导热系数低、传热性能差的缺点,通过向该传热工质母体材料中添加膨胀石墨,并采用超声震荡和添加分散剂的方式,制备出性能比较稳定的膨胀石墨石蜡基固液相变复合材料。
本发明通过添加微纳米粒子的膨胀石墨粉,从而改善复合相变材料导热性能,提高传热工质的换热效率,这对于提高海洋观测平台的海洋温差能利用率和系统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具体的,本发明的海洋温差能发电用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由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改性剂和分散剂组成,其组成如下:
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C15:C16:C17(正十五烷烃、正十六烷烃、正十七烷烃)质量比0.6:6:3.4或0.6:7:2.4或0.8:6:3.2或0.8:7:2.2,
改性剂: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总质量0.2%或0.1%或0.5%的膨胀石墨,
分散剂: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总质量0.2%或0.1%或0.4%的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C15:C16:C17正烷烃按照质量比混合成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
(2)在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中依次分别添加改性剂膨胀石墨和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将其超声震荡60min,制备得到海洋温差能发电用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材料。
本发明所使用的膨胀石墨膨胀率为200ml/g,粒度为50目,含硫量为200×10-6。膨胀石墨可采用公知的方法制备,例如马弗炉高温膨化法制备或采用微波高温膨化法制备。
本发明的热交换工质的主要性能:其固液相变温度范围为14.5-17.5℃,其相变潜热值约为212.1kJ/kg,其体积膨胀率约为8.5%,且分散性能稳定,能够满足海洋温差能发电用热交换工质的基本要求。
本发明对传热工质的相变过程温度场和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其换热特性,分析了该膨胀石墨石蜡基固液相变复合材料传热工质的凝固过程和熔化过程。
传热工质在熔化过程中,大致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熔化过程开始之前,由于此时内外环境温差较大,热量极易由环境传热给传热工质,因此升温较快;
第二阶段,相变过程阶段,传热工质由外向内逐渐熔化,液态传热工质逐渐增多,此时传热工质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所以升温速率减慢;
第三阶段,熔化过程结束,此时内外环境温差较大,传热工质温升速率逐渐增大,温度最终趋于环境温度。
同样,复合相变材料的凝固过程中也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内外温差非常大,自然对流起着非常强烈的作用,致使热流量很高,从而热量极易由传热工质传给恒温槽中的水;
第二阶段,发生相变的过程,降温速率有所减缓,这是由于发生液固相变过程,随着液态相变材料的减少,自然对流所起的作用也逐渐变小,相变潜热渐渐释放出来,固液相交界面由外逐渐向内移动,热阻变大,热量由内向外传导变慢;
第三阶段,在相变过程的后期,固态的相变材料导热占主导地位,降温有所加快,最后相变材料的温度趋于平缓直至接近环境温度。
尽管石蜡类有机相变材料具有无过冷现象、热化学性能稳定、无毒环保、无腐蚀性并且够能自成核等一系列优点,而成为中、低温储热技术中广泛应用的材料。 但是,石蜡类相有机变材料最大缺点是导热系数较低,这也是其应用的最大障碍,因此必须对这类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行强化,加快其吸放热速率。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以正十五烷(C15H32)、正十六烷(C16H34)和正十七烷(C17H36)按质量比配置成三元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母体材料,通过添加高导热性微纳米粒子的膨胀石墨粉的方式强化了其导热性能,有效缩短了相变过程的时间;通过添加分散剂有机膨润土并利用超声振荡的方式改善了其分散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热交换工质凝固过程温度曲线图。
附图2是热交换工质熔化过程温度曲线图。
附图3是热交换工质DSC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1、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材料的组成
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正十五烷烃、正十六烷烃、正十七烷烃质量比0.8:6:3.2,改性剂: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总质量0.1%的膨胀石墨,分散剂: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总质量0.1%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2、制备
(1)将C15:C16:C17正烷烃按照质量比混合成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
(2)马弗炉高温膨化法制备膨胀石墨
使用真空干燥箱将可膨胀石墨干燥1h,取少量干燥后的可膨胀石墨粉放置于陶瓷坩埚中,然后将其置于600℃温度下的马弗炉中加热膨胀5min,即可得到膨胀石墨。
(3)在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中依次分别添加膨胀石墨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将其超声震荡60min,得到海洋温差能发电用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材料。
实施例2
1、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材料的组成
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正十五烷烃、正十六烷烃、正十七烷烃质量比0.6:6:3.4,改性剂: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总质量0.2%的膨胀石墨,分散剂: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总质量0.2%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2、制备
(1)将C15:C16:C17正烷烃按照质量比混合成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
(2)微波高温膨化法制备膨胀石墨
由于石墨具有导电性,石墨在微波的作用下会产生涡电流,从而产生剧烈的加热效应,使石墨迅速膨胀,从而形成膨胀石墨;
(3)在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中依次分别添加膨胀石墨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将其超声震荡60min,得到海洋温差能发电用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材料。
实施例3
1、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材料的组成
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正十五烷烃、正十六烷烃、正十七烷烃质量比0.6:7:2.4,改性剂: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总质量0.5%的膨胀石墨,分散剂: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总质量0.4%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2、制备
(1)将C15:C16:C17正烷烃按照质量比混合成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
(2)马弗炉高温膨化法制备膨胀石墨
使用真空干燥箱将可膨胀石墨干燥1h,取少量干燥后的可膨胀石墨粉放置于陶瓷坩埚中,然后将其置于600℃温度下的马弗炉中加热膨胀5min,即可得到膨胀石墨;
(3)在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中依次添加膨胀石墨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将其超声震荡60min,制备得到海洋温差能发电用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材料。
实施例4
1、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材料的组成
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正十五烷烃、正十六烷烃、正十七烷烃质量比0.8:7:2.2,改性剂: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总质量0.2%的膨胀石墨,分散剂: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总质量0.2%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2、制备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Claims (6)

1.一种海洋温差能发电用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如下:
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正十五烷烃、正十六烷烃、正十七烷烃质量比0.8:6:3.2,
改性剂: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总质量0.1%的膨胀石墨,
分散剂: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总质量0.1%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2.一种海洋温差能发电用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如下:
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正十五烷烃、正十六烷烃、正十七烷烃质量比0.6:6:3.4,
改性剂: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总质量0.2%的膨胀石墨,
分散剂: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总质量0.2%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3.一种海洋温差能发电用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如下:
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正十五烷烃、正十六烷烃、正十七烷烃质量比0.6:7:2.4,
改性剂: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总质量0.5%的膨胀石墨,
分散剂: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总质量0.4%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4.一种海洋温差能发电用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如下:
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正十五烷烃、正十六烷烃、正十七烷烃质量比0.8:7:2.2,
改性剂: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总质量0.2%的膨胀石墨,
分散剂: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总质量0.2%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交换工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C15:C16:C17正烷烃按照质量比混合成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
(2)马弗炉高温膨化法制备膨胀石墨
使用真空干燥箱将可膨胀石墨干燥1h,取少量干燥后的可膨胀石墨粉放置于陶瓷坩埚中,然后将其置于600℃温度下的马弗炉中加热膨胀5min,得到膨胀石墨;
(3)在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中依次分别添加改性剂膨胀石墨和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超声震荡60min,制备得到海洋温差能发电用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材料。
6.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交换工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C15:C16:C17正烷烃按照质量混合成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
(2)微波高温膨化法制备膨胀石墨
将膨胀石墨在微波的作用下产生涡电流,产生剧烈的加热效应,使可膨胀石墨迅速膨胀,从而形成膨胀石墨;
(3)在三元复合材料混合物中依次分别添加改性剂膨胀石墨和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超声震荡60min,制备得到海洋温差能发电用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材料。
CN201410291682.6A 2014-06-26 2014-06-26 一种海洋温差能发电用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0596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91682.6A CN104059616A (zh) 2014-06-26 2014-06-26 一种海洋温差能发电用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91682.6A CN104059616A (zh) 2014-06-26 2014-06-26 一种海洋温差能发电用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9616A true CN104059616A (zh) 2014-09-24

Family

ID=51547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91682.6A Pending CN104059616A (zh) 2014-06-26 2014-06-26 一种海洋温差能发电用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59616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3356A (zh) * 2012-05-30 2015-04-29 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烷烃基潜热储存材料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4675648A (zh) * 2015-01-20 2015-06-03 青岛农业大学 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及水下探测器
CN105822609A (zh) * 2016-04-29 2016-08-03 浙江大学 一种带调速阀的温差能驱动海洋剖面运动及发电系统
CN105952691A (zh) * 2016-04-29 2016-09-21 浙江大学 一种温差能驱动海洋剖面运动系统
CN105952690A (zh) * 2016-04-29 2016-09-21 浙江大学 一种带电磁阀的温差能驱动海洋剖面运动及发电系统
CN106479446A (zh) * 2016-12-06 2017-03-08 武汉工程大学 固液相变材料相变温度调节方法
CN107265445A (zh) * 2017-07-06 2017-10-20 东南大学 一种高质量石墨烯的绿色高效制备法
CN113008062A (zh) * 2021-03-02 2021-06-22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固-液相变介质的容量可扩展内翅片温差能转换器
CN115263700A (zh) * 2022-07-16 2022-11-0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热缩冷胀体以及海洋温差发电装置
CN115558468A (zh) * 2022-09-22 2023-01-03 武汉长盈通热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导热的液-固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国道: "《石蜡基低温固液相变传热工质及其换热特性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3356A (zh) * 2012-05-30 2015-04-29 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烷烃基潜热储存材料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4675648A (zh) * 2015-01-20 2015-06-03 青岛农业大学 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及水下探测器
CN104675648B (zh) * 2015-01-20 2017-08-29 青岛农业大学 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及水下探测器
CN105822609B (zh) * 2016-04-29 2017-07-21 浙江大学 一种带调速阀的温差能驱动海洋剖面运动及发电系统
CN105952690A (zh) * 2016-04-29 2016-09-21 浙江大学 一种带电磁阀的温差能驱动海洋剖面运动及发电系统
CN105952691A (zh) * 2016-04-29 2016-09-21 浙江大学 一种温差能驱动海洋剖面运动系统
CN105822609A (zh) * 2016-04-29 2016-08-03 浙江大学 一种带调速阀的温差能驱动海洋剖面运动及发电系统
CN105952690B (zh) * 2016-04-29 2018-01-23 浙江大学 一种带电磁阀的温差能驱动海洋剖面运动及发电系统
CN106479446A (zh) * 2016-12-06 2017-03-08 武汉工程大学 固液相变材料相变温度调节方法
CN107265445A (zh) * 2017-07-06 2017-10-20 东南大学 一种高质量石墨烯的绿色高效制备法
CN113008062A (zh) * 2021-03-02 2021-06-22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固-液相变介质的容量可扩展内翅片温差能转换器
CN115263700A (zh) * 2022-07-16 2022-11-0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热缩冷胀体以及海洋温差发电装置
CN115263700B (zh) * 2022-07-16 2023-10-0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热缩冷胀体以及海洋温差发电装置
CN115558468A (zh) * 2022-09-22 2023-01-03 武汉长盈通热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导热的液-固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9616A (zh) 一种海洋温差能发电用固液相变热交换工质及其制备方法
Chen et al. An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a paraffin wax/graphene oxide/carbon nanotubes composite material for solar thermal storage applications
Liu et al. Solidification performance of a latent heat storage unit with innovative longitudinal triangular fins
Li et al. The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a new phase change material: CaCl2· 6H2O–MgCl2· 6H2O eutectic hydrate salt
Li et al. Numerical analysis and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of shell-and-tube heat storage unit using thre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Li et al. Visualized-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energy storage performance of PCM infiltrated in the metal foam with varying pore densities
Tao et al. Numerical study on coupling phase chang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solar dish collector
CN102533226A (zh) 一种硝酸熔融盐传热蓄热介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087254A (zh) 一种高导热无机相变储能材料
Li et al. Stearic acid/copper foam as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for thermal energy storage
CN103756647A (zh) 一种颗粒-熔盐复合传热蓄热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4594A (zh) 一种高热导率、高致密度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233751B (zh) 一种碳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Mao et al.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enhancing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a phase change thermal storage tank
Wang et al. Numerical study of a novel dual-PCM thermal energy storage structure filled with inorganic salts and metal alloy as the PCMs
Liu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phase transition heat transfer of nanoparticle-enhanced heat storage tubes
CN110862805A (zh) 一种恒温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Novel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supported by oriented carbon fibers for solar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
Huo et al. The investigations on the heat transfer in thermal energy storage with time-dependent heat flux for power plants
Yilbas et al. Design of a mobile thermal battery and analysis of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CN104357022A (zh) 一种无机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umar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paraffin wax-based heat sinks with cross plate fin arrangement for cool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CN113881403A (zh) 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iu et al. A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 with large volume change rate for thermal underwater glider
Laasri et al. Numerical study of latent heat thermal energy storage based on an innovative hexagonal heat exchang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