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6303B - 聚合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聚合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6303B
CN104056303B CN201410250934.0A CN201410250934A CN104056303B CN 104056303 B CN104056303 B CN 104056303B CN 201410250934 A CN201410250934 A CN 201410250934A CN 104056303 B CN104056303 B CN 1040563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polyvinylphosphonic acid
polymer coating
acid aqueous
fri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09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56303A (zh
Inventor
刘宇宏
张彩霞
雒建斌
路新春
温诗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25093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563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56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63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563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63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聚合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该聚合物涂层是由聚乙烯膦酸分子交联形成的。本发明的该聚合物涂层表面具有超低的摩擦系数,可以有效对基底进行表面改性,从而大大降低其摩擦表面间的磨损。

Description

聚合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聚合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今社会,各种交通安全事故和疾病引发了大量人体关节损坏。因此,需要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但是现有人工关节由于摩擦接触面的摩擦系数较大,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磨损,磨削会导致炎症,引发骨溶解,进而导致植入关节失效。通过对植入关节进行表面改性,使其表面形成摩擦学性能较好的涂层,能够提高关节使用稳定性,延长植入关节使用寿命。
体内使用环境决定了摩擦表面间的润滑剂为水基体系,因而,对植入人工关节进行表面改性,必须采用亲水、锁水性强的聚合物。目前,可用于植入人工关节表面改性的聚合物,大多数本身并没有合适的官能团与改性金属直接相连,必须通过化学手段生成过渡层,不仅改性工艺繁琐,而且实验步骤较多,导致聚合物涂层密度和均匀度降低。
因而,关于聚合物涂层的研究仍有待深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超低摩擦系数的聚乙烯膦酸聚合物涂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涂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聚合物涂层是由聚乙烯膦酸分子交联形成的。发明人发现,本发明的该聚合物涂层表面具有超低的摩擦系数,可以有效对基底进行表面改性,从而大大降低其摩擦表面间的磨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聚合物涂层的摩擦系数不高于0.01。由此,利用本发明的聚合物涂层对金属进行表面改性,能够非常有效地降低其接触面的摩擦。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基底表面形成聚合物涂层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提供聚乙烯膦酸水溶液;将所述聚乙烯膦酸水溶液加到基底表面上,以便获得表面带有聚乙烯膦酸水溶液的基底;于40-80摄氏度下,将所述表面带有聚乙烯膦酸水溶液的基底进行第一加热处理18-36小时,以便获得经过第一加热处理的基底;于140-280摄氏度下,将所述经过第一加热处理的基底进行第二加热处理4-12小时,以便在所述基底表面形成聚合物涂层。发明人发现,利用本发明的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在基底表面形成聚合物涂层,形成聚合物涂层的基底表面具有极低的摩擦系数,从而能够大大降低其摩擦表面的磨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聚乙烯膦酸水溶液的浓度为0.0005-0.01克/毫升。由此,形成的聚合物涂层均匀透明、致密、结构稳定,与基底之间粘结性好,且其表面的摩擦系数较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基底为金属基底或合金基底。由此,聚合物涂层与基底之间结合牢固,且基底表面形成聚合物涂层后,其表面的摩擦系数大大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加热和所述第二加热过程中,保持基底水平。由此,有利于形成厚度均匀、致密、结构稳定的聚合物涂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在将所述聚乙烯膦酸水溶液加到基底上,预先将所述基底置于模具中。由此,能够方便、快速的在基底表面形成聚合物涂层。
在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前面所述的聚合物涂层在制备人工植入关节中的用途。发明人发现,在人工植入关节的表面形成前面所述的聚合物涂层,能够大大降低人工植入关节表面的摩擦系数,进而能够降低人工植入关节表面的磨损,提高关节的使用稳定性,延长关节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植入关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人工植入关节表面具有前面所述的聚合物涂层。发明人发现,本发明的该人工植入关节表面的摩擦系数极低,从而能够大大降低人工植入关节表面的磨损,提高关节的使用稳定性,延长关节的使用寿命,有效避免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人工植入关节表面的摩擦系数不高于0.01。由此,有利于降低人工植入关节表面的磨损,大大提高关节的使用稳定性、延长关节的使用寿命,能够有效避免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聚四氟乙烯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摩擦系数测定实验的方法示意图;以及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表面具有聚乙烯膦酸涂层的钛合金基底片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涂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聚合物涂层是由聚乙烯膦酸分子交联形成的。发明人发现,本发明的该聚合物涂层表面具有超低的摩擦系数,通过在基底表面形成该聚合物涂层,可以有效对金属进行表面改性,从而大大降低其接触面的摩擦。另外,发明人发现,该聚合物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有效用于对植入人体的生物医用材料进行表面改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聚合物涂层的摩擦系数不高于0.01。由此,利用本发明的聚合物涂层对基底进行表面改性,能够非常有效地降低其摩擦表面间的磨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采用本发明的聚合物涂层进行表面改性的基底的种类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利用本发明的聚合物涂层对金属基底或合金基底进行表面改性,不仅能够使得基底表面的摩擦系数大大降低,且由于在热处理时聚乙烯膦酸上的羟基能够与基底上的羟基间共同脱水,形成P-O-M(P为磷元素,M为金属基底元素)共价键,因此,该聚合物涂层能够与基底间通过共价键稳定结合。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可以利用前面所述的聚合物涂层对钛合金人工植入关节进行表面改性,聚合物涂层通过共价键与人工植入关节牢固结合,改性后的关节表面具有极低的摩擦系数,进而能够有效降低关节表面的磨损,提高关节的使用稳定性,延长关节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基底表面形成聚合物涂层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提供聚乙烯膦酸水溶液。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聚乙烯膦酸水溶液的浓度不受特别限制,只要能够有效在基底表面形成涂层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聚乙烯膦酸水溶液的浓度为0.0005-0.01克/毫升。由此,形成的聚合物涂层均匀透明、致密、结构稳定,与基底之间粘结性好,且其表面的摩擦系数较低。
接着,将聚乙烯膦酸水溶液加到基底表面上,以便获得表面带有聚乙烯膦酸水溶液的基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将所述聚乙烯膦酸水溶液加到基底上之前,可以预先将所述基底置于模具中。由此,能够方便、快速的在基底表面形成聚合物涂层,且操作方便,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基底的种类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基底为金属基底或合金基底。由此,聚合物涂层与基底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牢固,且基底表面形成聚合物涂层后,其表面的摩擦系数大大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调节加到基底表面的聚乙烯膦酸水溶液的量,能够有效调节获得的聚合物涂层的厚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性能要求、具体工作环境等需要,通过调节加到基底表面的聚乙烯膦酸水溶液的量,在基底表面形成不同厚度的聚合物涂层。
接下来,于40-80摄氏度下,将所述表面带有聚乙烯膦酸水溶液的基底进行第一加热处理18-36小时,以便获得经过第一加热处理的基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第一加热处理过程中,需要保持基底水平。由此,有利于形成厚度均匀、致密、结构稳定的聚合物涂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第一加热处理过程中,聚乙烯膦酸膜在基底上缓慢形成,经过第一加热处理后,基底上形成一层物理吸附的聚乙烯膦酸涂层。
然后,于140-280摄氏度下,将所述经过第一加热处理的基底进行第二加热处理4-12小时,以便在所述基底表面形成聚合物涂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第二加热处理过程中,需要保持基底水平。由此,有利于形成厚度均匀、致密、结构稳定的聚合物涂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将经过第一加热处理的基底置于干锅中,进行第二加热处理。经过第二加热处理,涂层中的聚乙烯磷酸分子相互交联,结构稳定,且聚乙烯分子与基底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从而在基底表面形成均匀透明、致密、无开裂、与基底间粘附性非常好的聚合物涂层。
发明人发现,利用本发明的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在基底表面形成聚合物涂层,形成聚合物涂层的基底表面具有极低的摩擦系数,从而能够大大降低其摩擦表面的磨损。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钛合金表面形成聚合物涂层,然后将其在水基润滑剂润滑的条件下与高分子材料对磨,能够获得小于0.01的超低摩擦系数。
在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前面所述的聚合物涂层在制备人工植入关节中的用途。发明人发现,在人工植入关节的表面形成前面所述的聚合物涂层,能够大大降低人工植入关节表面的摩擦系数,进而能够降低人工植入关节表面的磨损,提高关节的使用稳定性,延长关节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植入关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人工植入关节表面具有前面所述的聚合物涂层。发明人发现,本发明的该人工植入关节表面的摩擦系数极低,从而能够大大降低人工植入关节表面的磨损,提高关节的使用稳定性,延长关节的使用寿命,有效避免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人工植入关节表面的摩擦系数不高于0.01。由此,有利于降低人工植入关节表面的磨损,大大提高关节的使用稳定性、延长关节的使用寿命,能够有效避免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
实施例1:聚乙烯膦酸涂层的制备
室温下,将0.03g聚乙烯膦酸粉末溶解到30ml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使聚乙烯膦酸粉末溶解,获得聚乙烯膦酸水溶液。接着,取洁净且抛光平整的10mm×10mm的钛合金(Ti6Al4V)片(即基底片)水平放入到自制聚四氟乙烯模具(模具示意图见图1,其中,可选的,a=10.2mm,b=10.2mm,c=10mm,d=30mm,e=15mm)底部,随后用注射器取2ml上述获得的聚乙烯膦酸水溶液,从基底片的边角处缓慢滴加到模具中,滴加时要保证基底片上层聚乙烯膦酸溶液中无气泡存在。然后,将该装有基底片和聚乙烯膦酸水溶液的模具放入到干燥箱中,利用水平仪测试并调整模具高度,使基底片保持水平。接下来,将干燥箱温度调整到70℃,加热2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此时,在基底片上已经物理吸附了一层聚乙烯膦酸涂层。然后,从模具中取出该基底片,水平放入到干锅中,并置于鼓风干燥箱中,200℃加热4小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获得厚度为450nm的低摩擦系数聚乙烯膦酸涂层。该涂层表面均匀,无开裂,并且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氧元素的检测证明改性后表面形成了P-O-Ti的共价键,即该涂层与基底间通过共价键稳定结合。
实施例2:聚乙烯膦酸涂层的制备
室温下,将0.015g聚乙烯膦酸粉末溶解到30ml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使聚乙烯膦酸粉末溶解,获得聚乙烯膦酸水溶液。接着,取洁净且抛光平整的10mm×10mm的钛合金(Ti6Al4V)片(即基底片)水平放入到自制聚四氟乙烯模具(模具示意图见图1,其中,可选的,a=10.2mm,b=10.2mm,c=10mm,d=30mm,e=15mm)底部,随后用注射器取4ml上述获得的聚乙烯膦酸水溶液,从基底片的边角处缓慢滴加到模具中,滴加时要保证基底片上层聚乙烯膦酸溶液中无气泡存在。然后,将该装有基底片和聚乙烯膦酸水溶液的模具放入到干燥箱中,利用水平仪测试并调整模具高度,使基底片保持水平。接下来,将干燥箱温度调整到70℃,加热2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此时,在基底片上已经物理吸附了一层聚乙烯膦酸涂层。然后,从模具中取出该基底片,水平放入到干锅中,并置于鼓风干燥箱中,200℃加热4小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获得厚度为450nm的低摩擦系数聚乙烯膦酸涂层。该涂层表面均匀,无开裂,并且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氧元素的检测证明改性后表面形成了P-O-Ti的共价键,即该涂层与基底间通过共价键稳定结合。
实施例3:聚乙烯膦酸涂层的制备
室温下,将0.3g聚乙烯膦酸粉末溶解到30ml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使聚乙烯膦酸粉末溶解,获得聚乙烯膦酸水溶液。接着,取洁净且抛光平整的10mm×10mm的钛合金(Ti6Al4V)片(即基底片)水平放入到自制聚四氟乙烯模具(模具示意图见图1,其中,可选的,a=10.2mm,b=10.2mm,c=10mm,d=30mm,e=15mm)底部,随后用注射器取0.2ml上述获得的聚乙烯膦酸水溶液,从基底片的边角处缓慢滴加到模具中,滴加时要保证基底片上层聚乙烯膦酸溶液中无气泡存在。然后,将该装有基底片和聚乙烯膦酸水溶液的模具放入到干燥箱中,利用水平仪测试并调整模具高度,使基底片保持水平。接下来,将干燥箱温度调整到70℃,加热2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此时,在基底片上已经物理吸附了一层聚乙烯膦酸涂层。然后,从模具中取出该基底片,水平放入到干锅中,并置于鼓风干燥箱中,200℃加热4小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获得厚度为450nm的低摩擦系数聚乙烯膦酸涂层。该涂层表面均匀,无开裂,并且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氧元素的检测证明改性后表面形成了P-O-Ti的共价键,即该涂层与基底间通过共价键稳定结合。
实施例4:聚乙烯膦酸涂层摩擦系数的测定
按照如下方法,测定实施例1-3中制备获得的聚乙烯膦酸涂层的摩擦系数:
参照图2,将实施例1-3中制备获得的带有聚乙烯膦酸涂层1的钛合金片2固定到UMT-3摩擦磨损实验机的样品池3中,向样品池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4并调整测试温度为37℃,使钛合金裸片以及实施例1-3中制备获得的带有聚乙烯膦酸涂层的钛合金片与直径为6.35mm的聚四氟乙烯球5在载荷为2.5N的压力下对磨,测得钛合金裸片的摩擦系数为0.02,实施例1-3中制备获得的带有聚乙烯膦酸涂层的钛合金片的摩擦系数为0.004的超低摩擦系数。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带有聚乙烯膦酸涂层钛合金片的摩擦系数只有同等条件下钛合金裸片的摩擦系数的20%,说明本申请的聚乙烯膦酸涂层能够有效降低表面摩擦。
实施例5:聚乙烯膦酸薄膜制备以检测聚乙烯膦酸分子与基底的连接方式
室温下,将0.03g聚乙烯膦酸粉末溶解到30ml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使聚乙烯膦酸粉末溶解,获得聚乙烯膦酸水溶液。接着,取洁净且抛光平整的10mm×10mm的钛合金(Ti6Al4V)片(即基底片)水平放入到自制聚四氟乙烯模具(模具示意图见图1,其中,可选的,a=10.2mm,b=10.2mm,c=10mm,d=30mm,e=15mm)底部,随后用注射器取0.2ml上述获得的聚乙烯膦酸水溶液,从基底片的边角处缓慢滴加到模具中,滴加时要保证基底片上层聚乙烯膦酸溶液中无气泡存在。然后,将该装有基底片和聚乙烯膦酸水溶液的模具放入到干燥箱中,利用水平仪测试并调整模具高度,使基底片保持水平。接下来,将干燥箱温度调整到70℃,加热2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此时,在基底片上已经物理吸附了一层聚乙烯膦酸涂层。然后,从模具中取出该基底片,水平放入到干锅中,并置于鼓风干燥箱中,200℃加热4小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之后用大量的水冲洗涂层表面,去除未与基底牢固结合的聚乙烯膦酸分子,从而获得厚度小于X射线光电子能谱探测深度的聚乙烯膦酸薄膜。然后,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检测聚乙烯膦酸分子与基底的结合方式,X射线光电子能谱谱图见图3。由图3可以看出,大部分氧元素以P-O-Ti的共价键形式(531.3eV)存在,证明改性后基底表面形成了P-O-Ti的共价键,即证明聚乙烯膦酸涂层与基底间通过共价键稳定结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聚合物涂层,其特征在于,是由聚乙烯膦酸分子交联形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涂层的摩擦系数不高于0.01。
3.一种在基底表面形成聚合物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聚乙烯膦酸水溶液;
将所述聚乙烯膦酸水溶液加到基底表面上,以便获得表面带有聚乙烯膦酸水溶液的基底;
于40-80摄氏度下,将所述表面带有聚乙烯膦酸水溶液的基底进行第一加热处理18-36小时,以便获得经过第一加热处理的基底;
于140-280摄氏度下,将所述经过第一加热处理的基底进行第二加热处理4-12小时,以便在所述基底表面形成聚合物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聚乙烯膦酸水溶液中,聚乙烯膦酸的浓度为0.0005-0.01克/毫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为金属基底或合金基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为钛合金基底。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加热处理和所述第二加热处理过程中,保持所述基底水平。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将所述聚乙烯膦酸水溶液加到所述基底表面上之前,预先将所述基底置于模具中。
9.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涂层在制备人工植入关节中的用途,所述人工植入关节表面的摩擦系数不高于0.01。
10.一种人工植入关节,其特征在于,表面具有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涂层。
CN201410250934.0A 2014-06-06 2014-06-06 聚合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40563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0934.0A CN104056303B (zh) 2014-06-06 2014-06-06 聚合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0934.0A CN104056303B (zh) 2014-06-06 2014-06-06 聚合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6303A CN104056303A (zh) 2014-09-24
CN104056303B true CN104056303B (zh) 2016-05-25

Family

ID=51544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0934.0A Active CN104056303B (zh) 2014-06-06 2014-06-06 聚合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563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8218259B2 (en) * 2017-02-09 2019-12-12 Med-El Elektromedizinische Geraete Gmbh Implantable electrode with dexamethasone coating
WO2018148232A1 (en) * 2017-02-09 2018-08-16 Med-El Elektromedizinische Geraete Gmbh Dexamethasone coating for use with electrode carrier
CN111973814B (zh) * 2019-05-21 2024-04-19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一种具有复合仿生界面的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2615A (zh) * 2000-09-28 2003-03-12 巴西农业研究公司 不可逆覆膜颗粒以及含有这些颗粒的组合物
GB2386121A (en) * 2002-03-08 2003-09-10 Alan J Bennetts Adhesive cement
CN1639901A (zh) * 2002-03-06 2005-07-13 佩密斯股份有限公司 包括含乙烯基的膦酸的混合物、含聚乙烯膦酸的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63502B1 (fr) * 2003-12-15 2007-03-16 Cousin Biotech Implant textile adhesif de refection parietal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2615A (zh) * 2000-09-28 2003-03-12 巴西农业研究公司 不可逆覆膜颗粒以及含有这些颗粒的组合物
CN1639901A (zh) * 2002-03-06 2005-07-13 佩密斯股份有限公司 包括含乙烯基的膦酸的混合物、含聚乙烯膦酸的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GB2386121A (en) * 2002-03-08 2003-09-10 Alan J Bennetts Adhesive cement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anostructured Coatings by Adhesion of Phosphonated Polystyrene Particles onto Titanium Surface for Implant Material Applications;Anke Zeller et al.;《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20100806;第2卷(第8期);第2421页"ABSTRACT"部分、第2422页"EXPERIMENTAL SECTION"部分、第2428页"CONCLUSIONS"部分 *
Poly(vinylphosphonic acid) and its derivatives;Lavinia Macarie et al.;《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20100407;第35卷(第8期);第1078–109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6303A (zh) 2014-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eise et al. 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hitosan/bioactive glass composite coatings on Mg alloy substrates
Sampaio et al. Tribocorrosion behavior of veneering biomedical PEEK to Ti6Al4V structures
Guo et al. Enhanced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biocompatibility of polydopamine/dicalcium phosphate dihydrate/collagen composite coating on magnesium alloy for orthopedic applications
Ostrowski et al. Corrosion protection and improved cytocompatibility of biodegradable polymeric layer-by-layer coatings on AZ31 magnesium alloys
Qin et al. Preparation and bioactive properties of chitosan and casein phosphopeptides composite coatings for orthopedic implants
Chen et al. Constructions of ROS-responsive titanium-hydroxyapatite implant for mesenchymal stem cell recruitment in peri-implant space and bone formation in osteoporosis microenvironment
Ma et al. One-dimensional hydroxyapatite nanostructures with tunable length for efficient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 regulation
Zhang et al. Poly (vinylphosphonic acid)(PVPA) on titanium alloy acting as effective cartilage-like superlubricity coatings
Akbar et al. Acute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cobalt chromium orthopaedic wear debris in a rodent air-pouch model
Chakraborty et al.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cytocompatibility assessment of hydroxyapatite-polypyrrole composite coating synthesized through pulsed reverse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CN104056303B (zh) 聚合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alke et al. Evaluation o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iO2-coated stainless steel after sterilization
Saidi et al. The effect of zinc oxide coating morphology on corrosion performance of Ti-6Al-4 V alloys
Cui et al. Improved bio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of Ti6Al4V alloy through the synergetic effects of porous TiO2 layer and zwitterionic hydrogel coating
Hamdaoui et al. An efficient and inexpensive method for functionalizing metallic biomaterials used in orthopedic applications
McManamon et al. Interfa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termination of cohesive and adhesive strength of plasma-coated hydroxyapatite via nanoindentation and microscratch techniques
Kim et al. Tuning the Biointerface: low-temperature surface modification strategies for Orthopedic implants to enhance osteogenic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Cui et al. A biomimetic bilayer coating on laser-textured Ti6Al4V alloy with excellent surface wettability and biotribological properties for artificial joints
Wang et al. Multifunctional GO-based hydrogel coating on Ti-6Al-4 V Alloy with enhanced bioactivity, anticorrosion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against cortical bone
CN105169490B (zh) 一种低摩擦聚醚醚酮人工关节臼及其制备方法
Senturk et al. 3D bioprinting of tyramine modified hydrogels under visible light for osteochondral interface
Chen et al. Noninvasive evaluation of injectable chitosan/nano-hydroxyapatite/collagen scaffold via ultrasound
Quigley et al. In vitro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of primary myoblasts on thiophene based conducting polymers
Misra et al. Cellular interactions and modulated osteoblasts functions mediated by protein adsorption
Antonini et al. Human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enhanced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by contact interaction with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nanogratin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