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3266A - 照明设备、局部设备、照明控制系统和照明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照明设备、局部设备、照明控制系统和照明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3266A
CN104053266A CN201310075695.5A CN201310075695A CN104053266A CN 104053266 A CN104053266 A CN 104053266A CN 201310075695 A CN201310075695 A CN 201310075695A CN 104053266 A CN104053266 A CN 104053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al devices
lighting apparatus
invisible
amount
vis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756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53266B (zh
Inventor
张光磊
郑继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7569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53266B/zh
Priority to JP2014045671A priority patent/JP6287368B2/ja
Priority to US14/201,998 priority patent/US9326357B2/en
Publication of CN104053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32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53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32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04B10/116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brightness or colour temperature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7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 H05B47/19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via wireless transmission
    • H05B47/19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via wireless transmission the transmission using visible or infrared ligh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照明设备、局部设备、照明控制系统及方法。在照明控制系统的照明控制方法中,照明控制系统包括:多个照明设备和至少一个局部设备;每个照明设备包括可见光源,以基于各自的调光级别来发射可见光;每个局部设备包括可见光传感器,以测量可见光照明量;照明设备和局部设备中的一种的每个包括不可见波束源,以发射模拟可见光的特性的不可见波束,而照明设备和局部设备中的另一种的每个包括不可见波束传感器,以测量不可见波束的量,该照明控制方法包括:基于测量的不可见波束的量和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影响系数;基于影响系数,获得多个可见光源的调光级别,以控制在每个局部设备处测量的可见光量达到或趋近目标照明量。

Description

照明设备、局部设备、照明控制系统和照明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控制技术,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例如使用不可见波束来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处于某一位置的局部设备的影响系数从而控制各个照明设备的照明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来用各种传感器提供个性化的照明环境。
例如,在传统照明系统中,在例如大厅中提供多个诸如灯的照明设备,这种照明设备中的可见光源基于调光级别来发出对应于该调光级别的发光量。通过分别控制各个调光级别来调节各个照明设备的发光量来使得在大厅内的某一位置处的照明量达到或趋近目标照明量。这种技术需要通过不断地实验、测量反馈并重复调整各个照明设备的可见光源的发光量来使得某一位置处的照明量达到或趋近目标照明量。而如果这种无规律地重复调整各个照明设备的可见光源的发光量,则可能发生例如过度调整、调整效率低、灯光闪烁等等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一个接一个地开启照明设备的可见光源并测量在某一位置处的传感器处的照明量来得到该影响系数。但是,由于一个接一个、不断地实验并重复调整各个照明设备的发光量,可能使得人们会感到各个照明设备在闪烁,给人带来不舒服的感觉甚至可能影响人们的健康。无规律的重复调整发光量也可能带来过度调整或调整效率低的问题。特别地,周期性的闪烁也可能导致(例如通过50Hz的交流电来供电的)操作工人对电机旋转速度和方向产生视觉上的误判,从而酿成危险事故。
以下将描述两篇现有技术文献1和2来具体描述现有技术中的照明控制系统的实现方式:
现有技术文献1:US2007/0103007A1
现有技术文献2:US8183785B2
现有技术文献1是由Miki等于2007年5月10日在美国专利局公开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07/0103007A1。其涉及一种分布式照明控制系统,其中,每个灯可以基于来自照明传感器的测量来自己调节发光。为了减少能量消耗,通过(定向或非定向的)红外线发射器来选择必要的发光源作为候选发光源,并通过使得各个发光源逐步增加或减少亮度、基于在期望位置处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来逐步调节各个发光源的亮度来使得在期望位置处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达到或趋近目标照明量。但是,该现有技术文献1仅用红外线发射器来选择必要的发光源,而且,该现有技术文献1仍然需要使得各个发光源逐步增加或减少可见光的发光度来测量期望位置处的照明量,这还是可能会引起例如灯光闪烁。有时,这种逐步增加或减少的可见光的发光度的步长可能过大,可能会产生过度调节(overshooting)、或调节效率低的问题。而且该现有技术文献1是分布式控制系统,而不是集中式控制。
现有技术文献2是Boleko Ribas等人于2012年5月22日由美国专利局颁发的美国专利US8183785B2。现有技术文献2描述了一种集中式发光控制系统,其中,使用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容耦合器件)摄像机作为传感器来测量在室内环境下的光分布。通过一个接一个地开关每个照明设备的可见光源并每次记录在某个位置处的照明量测量结果来获得表示照明设备对该位置的照明量的影响数据,即各个具体的照明设备如何影响某一位置处的照明量,或简称为影响系数。然后,基于该影响数据,使用基于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人工神经网络)的迭代控制机制来计算每个照明设备的最终调光级别。但是,该现有技术文献2仍然需要一个接一个地开关每个照明设备来获得影响数据,而这还是可能会引起例如灯光的闪烁。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例如消除灯光闪烁、高效迅速、能够节省功耗的照明控制技术。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照明控制系统的照明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照明控制系统包括:多个照明设备和至少一个局部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照明设备的每个包括可见光源,用于基于所述各自的调光级别来发射可见光;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每个包括可见光传感器,用于测量该局部设备处的可见光照明量;其中,所述多个照明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中的一种的每个包括不可见波束发射源,用于发射模拟可见光的特性的不可见波束,而所述多个照明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中的另一种的每个包括不可见波束传感器,用于测量从所述不可见波束发射源发射的不可见波束的量,
所述照明控制方法包括:
基于测量的不可见波束的量和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影响系数,其中所述影响系数表示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可见光照明量的影响程度;
基于所述影响系数,获得所述多个可见光源的调光级别,以控制在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的每个处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达到或趋近对于相应局部设备的目标照明量。
优选地,所述基于测量的不可见波束的量和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影响系数的步骤可以包括:
使得所述各个不可见波束发射源逐一发射不可见波束;
使得所述各个不可见波束传感器分别测量各个不可见波束发射源逐一发射的所述不可见波束的量,以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初步的影响系数;
获得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中的一个具体局部设备的目标照明量;
朝向所述目标照明量的方向,微调对于每个照明设备的所述调光级别;
使得所述每个照明设备中的可见光源根据所述微调后的调光级别来发射微调后的可见光;
使得所述具体局部设备中的可见光传感器测量微调后的可见光照明量;以及
基于所述微调后的可见光照明量与微调前的可见光照明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上述初步的影响系数,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最终的影响系数。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影响系数,获得所述多个可见光源的调光级别,以控制在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的每个处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达到或趋近对于相应局部设备的目标照明量的步骤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最终的影响系数、以及所述目标照明量来获得用于达到或趋近目标照明量的对于每个照明设备的目标调光级别;
使得所述各个照明设备根据所述用于达到或趋近目标照明量的对于每个照明设备的各个目标调光级别发射可见光。
优选地,所述各个不可见波束传感器分别测量各个不可见波束发射源逐一发射的所述不可见波束的各个量可以与所述相应的最终的影响系数是成比例的关系。
优选地,为了达到或趋近所述具体局部设备的目标照明量,对于每个照明设备而微调调光级别的微调量和/或为达到或趋近所述目标调光级别而调整调光级别的调整量都可以与所述每个照明设备对所述具体局部设备的初步的影响系数和/或最终的影响系数成比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照明控制系统,包括:
多个照明设备;
至少一个局部设备;
其中,所述多个照明设备的每个包括:
可见光源,用于基于所述各自的调光级别来发射可见光;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每个包括:
可见光传感器,用于测量该局部设备处的可见光照明量;
其中,所述多个照明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中的一种的每个包括:
不可见波束发射源,用于发射模拟可见光的特性的不可见波束,而
所述多个照明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中的另一种的每个包括:
不可见波束传感器,用于测量从所述不可见波束发射源发射的不可见波束的量;
控制器,用于基于测量的不可见波束的量和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影响系数,其中所述影响系数表示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可见光照明量的影响程度;基于所述影响系数,获得所述多个可见光源的调光级别,以控制在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的每个处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达到或趋近对于相应局部设备的目标照明量。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可以通过进行包括如下动作的动作来实现基于测量的不可见波束的量和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影响系数:
使得所述各个不可见波束发射源逐一发射不可见波束;
使得所述各个不可见波束传感器分别测量各个不可见波束发射源逐一发射的所述不可见波束的量,以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初步的影响系数;
获得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中的一个具体局部设备的目标照明量;
朝向所述目标照明量的方向,微调对于每个照明设备的所述调光级别;
使得所述每个照明设备中的可见光源根据所述微调后的调光级别来发射微调后的可见光;
使得所述具体局部设备中的可见光传感器测量微调后的可见光照明量;以及
基于所述微调后的可见光照明量与微调前的可见光照明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上述初步的影响系数,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最终的影响系数。
优选地,控制器可以通过进行包括如下动作的动作来实现基于所述影响系数,获得所述多个可见光源的调光级别,以控制在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的每个处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达到或趋近对于相应局部设备的目标照明量:
根据所述最终的影响系数、以及所述目标照明量来获得用于达到或趋近目标照明量的对于每个照明设备的目标调光级别;
使得所述各个照明设备根据所述用于达到或趋近目标照明量的对于每个照明设备的各个目标调光级别发射可见光。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照明设备,包括:
可见光源,用于基于各自的调光级别来向至少一个局部设备发射可见光;
用于发射模拟可见光的特性的不可见波束的不可见波束发射源和用于测量从所述不可见波束发射源发射的不可见波束的量的不可见波束传感器中之一,其中,所述不可见波束发射源和所述不可见波束传感器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的每个局部设备中;
照明设备控制器,用于基于测量的不可见波束的量和在每个局部设备处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影响系数,其中所述影响系数表示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可见光照明量的影响程度;基于所述影响系数,获得所述可见光源的目标调光级别,以控制在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的每个处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达到或趋近对于相应局部设备的目标照明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局部设备,包括:
可见光传感器,用于测量来自多个照明设备发射的可见光的照明量;
用于发射模拟可见光的特性的不可见波束的不可见波束发射源和用于测量从所述不可见波束发射源发射的不可见波束的量的不可见波束传感器中之一,其中,所述不可见波束发射源和所述不可见波束传感器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多个照明设备的每个照明设备中;
局部设备控制器,用于基于测量的不可见波束的量和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所述局部设备的影响系数,其中所述影响系数表示每个照明设备对所述局部设备的可见光照明量的影响程度;基于所述影响系数,向所述多个照明设备发送对于各个可见光源的各个目标调光级别,以控制在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的每个处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达到或趋近对于相应局部设备的目标照明量。
如此,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可以例如消除光线闪烁、且高效迅速、并能够节省功耗。但本发明的各个效果仅是例子而非限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照明控制系统的简化框图。
图2示出了应用本发明的示例硬件配置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的示例方框图。
图4A-4C示出了图3所示的照明控制系统中的集中式控制器所进行的具体示例步骤。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的示例方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的示例方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的示例方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照明设备的示例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局部设备的示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在附图中例示了本发明的例子。尽管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但将理解,不是想要将本发明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相反,想要覆盖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包括的变更、修改和等价物。应注意,这里描述的方法步骤都可以由任何功能块或功能布置来实现,且任何功能块或功能布置可被实现为物理实体或逻辑实体、或者两者的组合。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公开将按下列顺序进行描述:
1.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系统简化框图
2.应用本发明的示例硬件配置图
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
4.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
5.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
6.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
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照明控制方法
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照明设备
9.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局部设备
下面将按顺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细节,但这些细节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制。
1.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系统简化框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照明控制系统10的简化框图。
参考图1,该示例系统10包括多个照明设备101a、101b……和至少一个局部设备102a、102b……以及一个集中式控制器100。该集中式控制器100可以包括用户界面1001、存储器部分1002和处理部分1003。这些照明设备101可以是例如灯等,它们可以各自位于照明环境、例如大厅、剧院、办公室等等的天花板或墙壁等处的不同位置。而该至少一个局部设备102通常也位于不同位置处,它们可以由用户携带,即可移动的,或可以被固定于某些位置。该集中式控制器100可以用来同时控制这些照明设备和局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图1中示例地示出该集中式控制器位于照明设备和局部设备之外,但是该集中式控制器的位置不限于此,其还可以位于照明设备内、局部设备内或其他位置。该集中式控制器也仅是示例,在实践中,也可以使用分布式控制器来实现控制效果。
当然,图1所示的照明控制系统的结构布置仅是示例,而不是限制。以下还将描述一些可能且不是限制的示例结构。
2.应用本发明的示例硬件配置图
图2示出了应用本发明的示例硬件配置图。
参考图2,示出了示例系统10内的照明设备101、局部设备102以及集中式控制器100的示例内部硬件结构。具体地,在照明设备101中,可选地,可以存在例如由(可选的)相同或不同调光器(dimmer)1012控制的多个灯作为可见光源1014,这些调光器1012可以通过网络接口1011来遵循来自集中式控制器100发出的命令(例如,调整调光级别(dimming level)的命令等),并基于例如调光级别来控制可见光源1014的发光量。在图2中示出为靠近每个可见光源1014的地方,例如有相应的波束源(例如不可见波束发射器(invisible beam emitter))或波束传感器(例如不可见波束传感器)1015。可选地,该波束源或波束传感器1015可以由(可选的)开关1013通过网络接口1011在来自集中式控制器100的命令下进行控制。
在局部设备102内,可以存在例如由开关1023控制的可见光传感器1024和由开关1022控制的波束传感器(或波束发射器)1025。这两个开关1024和1025都遵循通过网络接口1021的来自集中式控制器100的命令。
该集中式控制器100可以包括例如显示器1001、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002、CPU(中央处理单元)1003和网络接口1004等。
当然,该图2示出的都是照明设备和局部设备内的细节的示例硬件配置,而这不是限制,该硬件配置可以随着实际情况而改变,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和效果即可。
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30的示例方框图。
该照明控制系统30包括多个照明设备301(图3中仅示出一个作为示例);一个局部设备302;其中,所述多个照明设备的每个包括可见光源3014,用于基于所述各自的调光级别来发射可见光;其中,所述局部设备302包括可见光传感器3024,用于测量从所述多个可见光源3014发射的可见光量作为可见光照明量;其中,所述多个照明设备301的每个包括不可见波束发射源3015,用于发射模拟可见光的特性的不可见波束,而所述局部设备302包括不可见波束传感器3025,用于测量从所述不可见波束发射源3015发射的不可见波束的量;控制器300,用于基于测量的不可见波束的量和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获得每个照明设备301对该局部设备302的影响系数,其中所述影响系数表示每个照明设备301对该局部设备302的可见光照明量的影响程度;基于所述影响系数,获得所述多个可见光源3014的目标调光级别,以控制在所述局部设备302的每个处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达到或趋近对于该局部设备302的目标照明量。
在本文中,所述的可见光(照明)量“趋近”目标照明量指的是该可见光(照明)量与该目标照明量之间的差小于一定阈值。
图3示例性地仅示出一个照明设备301和一个局部设备302。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参考图3,可以看出,该(集中式)控制器300被包括在局部设备302中,当然如上所述这也不是限制。
如图3所示,(通常被安装在天花板上的)照明设备301示例性地还包括包括(可选的)数据收发器3011和(可选的)调光器3012。当然,本发明也不限于此。同时,(通常由用户携带或放置在地面上某一位置处的)局部设备302示例性地还包括(可选的)数据收发器3021。当然,本发明也不限于此。
该不可见波束发射源3015可以发出不可见波束(例如,红外线或微波等),这是不能绕过诸如家具和人体等的不透明障碍物的不可见波束。总之,该不可见波束可以模拟可见光的特性,例如不能绕过诸如家具和人体等的不透明障碍物、随距离而衰减的传播特性等等。例如,红外线可以用来模拟可见光的特性,如果使用诸如电视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源来向地面发射红外线(波长为780nm到1mm),则如果红外线发射源与可见光源彼此靠近,则红外线在地面上覆盖的区域将与可见光覆盖的区域基本相同。当然,除了红外线、微波之外,还有许多可以用来模拟可见光的特性的不可见波束,它们都可以被应用于本发明中。
照明设备302中的可选的数据收发器3011用于与局部设备302中可选的数据收发器3021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相比于有线的数据收发器,优选使用无线收发器,因为局部设备通常可能由人们携带。这种无线收发器可以是任何形式的,诸如但不限于红外线、无线电、微波、超声波等等。通信的协议也可以是任何可用的形式,诸如但不限于LAN(无线局域网)、蓝牙、Zigbee等等。
可见光源3014可以是由调光器3012控制的一个灯或一组灯。调光器3012的结构取决于可见光源3014的特征。例如,对于白炽灯,可以使用与该白炽灯串联的滑动可变电阻器来改变白炽灯的电压。除了滑动可变电阻器以外,也可以使用变压器和SCR(可控硅整流器(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斩波相位调光器(cutting-edge phase dimmer)来控制白炽灯的发光量。对于荧光灯,可以使用可调光电子镇流器来改变荧光灯的电压(幅度调制)或电流形状(相位调制)。而对于LED(发光二极管)灯,可以使用可控恒流源或PWM(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 Modulation))技术来调制LED的发光量。不同的调光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诸如总体能耗、闪烁效应、调光后的色偏和对输电网的污染等,这都是可以在实际应用中考虑的。
在图3中,局部设备302(通常靠近地面)包括不可见波束传感器3025、可见光传感器3024、集中式控制器300和(可选的)数据收发器3021。
该不可见波束传感器3025能够测量从不可见发射源3015发出的不可见波束的量(或强度)。例如,可以使用热电红外线传感器(pyroelectric infraredsensor)和AD(模数,Analog to Digital)转换器一起来检测从不可见波束发射源3015发射的例如红外线的量。该热电红外线传感器可从如下网页可得:http://continltd.en.alibaba.com/product/349567289-210453812/RE200B_Pyroelectric_Infrared_Sensor.html。
可以由(集中式)控制器300来读取该测量结果(例如,单位为mW/cm2)。该测量结果、即不可见波束的量可以用于获得相应的可见光源与可见光传感器之间的影响系数。
可以使用与数据收发器3011类似的数据收发器3021来管理与集中式控制器300通信的信息。
可见光传感器3024能够测量从可见光源3014和/或其他光源(例如日光)发出的可见光照明量(波长为380nm到730nm)。例如,可见光传感器根据具体要求和功耗的考虑可以是光电池(photocell)、照度计(illuminometer)或光谱仪(spectrometer)等以及其他任何能够提供可见光照明量值(例如照度(illuminance),单位:勒克斯(Lux))的装置。
控制器300也可以读取该可见光照明量的测量结果(例如单位Lux)。
在此,在处于某一位置处的局部设备中的可见光传感器3024处测量的从可见光源3014发出的可见光照明量与在相同位置处的不可见波束传感器3025测量的从不可见波束发射源3015发出的不可见波束的量应该是成比例的,或者至少两个测量的结果(即,在某一位置处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和不可见波束的量)之间存在一一对应且单调的映射关系(例如三次多项式关系等,这种情况下可以先通过相应的变换,使得二者成近似线性关系)。也就是说,可以利用不可见波束来模拟可见光的特性,例如不能绕过诸如家具和人体等的不透明障碍物、随距离而衰减的传播特性等等的传播特性,从而使得如果各个不可见波束发射源逐一发射不可见波束,则某一位置处的一个不可见波束传感器分别测量的各个不可见波束发射源逐一发射的所述不可见波束的量与相应的可见光源对该位置处的可见光传感器的影响系数是成比例的关系,因此某一位置处的一个不可见波束传感器分别测量的各个不可见波束发射源逐一发射的所述不可见波束的各个量可以作为初步的影响系数。根据本发明的原理,例如,利用逐一开启不可见波束发射源来获得影响系数则不需要逐一开启可见光源来进行测量,因此不会出现灯光闪烁的不舒适的情况。当然,该有益效果仅是示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发出不可见波束来模拟可见光的特性时,不一定要限制每个不可见波束发射源以相同的功率发射该不可见波束,而是可以以不同的功率发射不可见波束,在这种情况下,只是某一不可见波束发射源发射的由不可见波束传感器测量的不可见波束的量与相应的影响系数成比例的比例系数与另一不可见波束发射源的这种比例系数不同。而随后,可以通过微调每个可见光源调光级别和记录微调前后每个可见光传感器的测量值变化,就可以将所有不同的比例系数计算出。
在开启所有可见光源3014的情况下,在控制器300中,微调可见光源的调光级别,然后基于某一个或某几个位置处的可见光传感器3024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的变化与获得的初步的影响系数,来得到最终的影响系数,再基于该位置的局部设备处的目标照明量(该目标照明量可以被存储在如图1所示的集中式控制器100的存储器部分1002中,或通过网络从其他装置获得),获得所述多个可见光源的目标调光级别,以控制在所述局部设备处测量的可见光量达到或趋近对于相应局部设备的目标照明量。
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照明控制系统30中的控制器300所进行的示例具体步骤。
具体地,例如,通过如下步骤来进行照明控制(如图4A-4C所示):
参考图4A,S401,基于测量的不可见波束的量和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影响系数,其中所述影响系数表示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可见光照明量的影响程度;
S402,基于所述影响系数,获得所述多个可见光源的调光级别,以控制在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处测量的可见光量达到或趋近对于相应局部设备的目标照明量。
例如,参考图4B,以上步骤S401的示例具体过程可以包括:
S4011,使得所述各个不可见波束发射源逐一发射不可见波束;
S4012,使得所述各个不可见波束传感器分别测量各个不可见波束发射源逐一发射的所述不可见波束的量,以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初步的影响系数;
S4013,获得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的目标照明量;
S4014,朝向所述目标照明量的方向,微调对于每个照明设备的所述调光级别;
S4015,使得所述每个照明设备中的可见光源根据所述微调后的调光级别来发射微调后的可见光;
S4016,使得所述具体局部设备中的可见光传感器测量微调后的可见光照明量;以及
S4017,基于所述微调后的可见光照明量与微调前的可见光照明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上述初步的影响系数,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最终的影响系数。
以上步骤S402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
S4021,根据所述最终的影响系数、以及所述目标照明量来获得用于达到或趋近目标照明量的对于每个照明设备的目标调光级别;
S4022,使得所述各个照明设备根据所述用于达到或趋近目标照明量的对于每个照明设备的各个目标调光级别发射可见光。
具体地,在S4011中,例如,假设一共有m个照明设备301对应于一个局部设备302(m为大于0的正整数)。当各个照明设备301中的不可见波束发射源3015逐一开启时,各个不可见波束发射源3015逐一发射不可见波束。然后,在S4012中,局部设备302中的不可见波束传感器3025分别测量m个不可见波束发射源3015逐一发射的所述不可见波束的m个量。假设所测量的不可见波束的m个量为由公式(1):来表示。
第j个照明设备301对该局部设备302的影响系数与测量的不可见波束照明量成比例,即:
a 1 a 2 . . . a m = c d 1 received d 2 received . . . d n received     公式(2)
作为获得第j个照明设备301对该局部设备302的初步的影响系数。其中,c是未知的常数。
例如,在存在(m=3)的例如三个照明设备301的情况下,假设不可见波束是例如红外线。则假设在局部设备302的不可见波束传感器3025测量的从每个照明设备301的不可见波束发射源3015发出的红外线的量为:
d 1 received = 12 ( mW / c m 2 )
d 2 received = 8 ( mW / c m 2 )     公式(3)
d 3 received = 3 ( mW / c m 2 )
实际上,每个测量值即的绝对值并不是最重要的。仅需要知道其之间的相对关系即可,因此具体单位是不重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假设每个不可见波束发射源3015发射的功率(或强度)相同,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如果每个不可见波束发射源3015发射的功率(或强度)不同,只需要将上述公式(2)中测量的不可见波束的各个量分别除以从各个照明设备301中发射的不可见波束强度值即可进行均一化之后得到各个均一化的值即可。然后,可推断,各个均一化的值与第j个照明设备301对该局部设备302的初步的影响系数应该仍然是成比例的。
根据以上公式(2),则获得的初步的影响系数a1、a2、a3为:
a 1 = c d 1 received = 12 c
a 2 = c d 2 received = 8 c     公式(4)
a 3 = c d 3 received = 3 c
然后,要使用该初步的影响系数来推导对于可见光源的目标调光级别来实现在可见光传感器3024处的目标照明量。该目标调光级别可以通过如下公式(5)来计算:
l ^ 1 l ^ 2 . . . l ^ m = l 1 l 2 . . . l m + a 1 a 2 . . . a m + ( s t arg et - s measured )     公式(5)
其中,starget表示目标照明量,smeasured表示当前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lk是可见光源k的当前调光级别,k=1,2,……,m。且是可见光源k的最佳调光级别,k=1,2,……,m。"+"表示伪逆矩阵(pseudo-inverse)。
因为常数c未知,因此影响系数a1、a2、a3的矩阵的伪逆矩阵也具有未知系数c-1。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朝向目标照明量的方向来缓慢地微调对于每个照明设备的调光级别并由可见光传感器3024测量相应的可见光量的改变量来计算该未知参数c。而该处理不会导致任何闪烁,因为该处理是朝向目标照明量的相同方向的微调,不会让人们察觉到任何闪烁。当然,这种微调也可以不限制为朝向目标照明量的方向。当然,该有益效果仅是示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具体地,已知影响系数的矩阵的伪逆矩阵为:
a 1 a 2 a 3 + = 12 c 8 c 3 c + = 1 217 c 12 8 3 T     公式(6)
上述公式(6)是一种已知的经验公式。如此,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目标调光级别:
l ^ 1 l ^ 2 l ^ 3 = l 1 l 2 l 3 + 1 217 c 12 8 3 ( s t arg et - s measured )     公式(7)
假设当前的调光级别为:
l1=20%
l2=55%    公式(8)
l3=63%
在S4013中,假设获得当前的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和目标发光量分别为:
smeasured=420(Lux)    公式(9)
starget=500(Lux)
在S4014中,朝向目标照明量的方向,微调对于每个照明设备的所述调光级别。假设微调系数ε=0.5,即设置新的调光级别为:
l′1=(l1+12*ε)%=(20+12*0.5)%=26%
l′2=(l2+8*ε)%=(55+8*0.5)%=59%                     公式(10)
l′3=(l3+3*ε)%=(63+3*0.5)%=64.5%
其中,l′1、l′2、l′3是经过微调系数ε微调后的各个调光级别。当然,该微调系数ε还可以取其他值。这种朝向目标照明量的方向进行微调的方式可以避免过度调节,并迅速、准确地实现调光级别的调整并达到或趋近目标照明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里,对于每个照明设备而微调调光级别的微调量例如12*ε、8*ε、3*ε与所述每个照明设备对所述具体局部设备的初步的影响系数12c、8c、3c可以成比例。这样做的好处是例如:较多地调节对某一位置的照明量影响较大的照明设备(具有较大影响系数的照明设备往往离该位置较近)的调光级别,可以使得仅利用少量的功耗就可以达到或趋近目标照明量,如此可以节省功耗。而且,在由多个局部设备且需要达到或趋近多个局部设备处的各自的目标照明量时,较多地调节对各自位置的照明量影响较大的照明设备的调光级别,由于该照明设备往往离该位置较近,因此这种更多的调节离该位置更近的照明设备的调光级别将对该位置处的照明量产生较大影响,而对其他位置处(往往远离上述具有较大影响系数的照明设备)的照明量则产生较小影响,这样不会过多地影响其他位置处的人们的照明体验,可以给多个位置处的人们各自带来良好的体验。当然,该微调量也可以随意选择,也可以实现获得最终的影响系数的效果,但其功耗和人们的体验并不是最佳的。当然,上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也仅是示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然后在S4015中,使得每个照明设备中的可见光源根据微调后的调光级别来发射微调后的可见光。
在S4016中,使得该局部设备中的可见光传感器测量微调后的可见光照明量snew。假设在根据公式(10)微调之后,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为snew=460(Lux)。
在S4017中,基于微调后的可见光照明量snew与微调前的可见光照明量smeasured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上述初步的影响系数12c、8c、3c,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最终的影响系数(算出常数c)。具体地,可以通过如下公式(11)来计算未知的常数c:
l 1 ′ l 2 ′ l 3 ′ = l 1 l 2 l 3 + 1 217 c 12 8 3 ( s new - s measured )     公式(11)
通过上述公式(11)计算得到:
c≈0.37    公式(12)
因此,得到最终的影响系数为12c=4.44,8c=2.96,3c=1.11。
参考图4C,在S4021中,根据最终的影响系数4.44、2.96、1.11、以及目标照明量starget来获得用于达到目标照明量starget对于每个照明设备的目标调光级别具体地,通过该常数c可以得到目标调光级别为:
l ^ 1 = l 1 + 12 217 c ( s t arg et - s measured ) = 32 %
l ^ 2 = l 2 + 8 217 c ( s t arg et - s measured ) = 63 %     公式(13)
l ^ 3 = l 3 + 3 217 c ( s t arg et - s measured ) = 66 %
在S4022中,使得各个照明设备201根据用于达到目标照明量的对于每个照明设备的各个目标调光级别、例如32%、63%和66%来发射可见光。这样,可以用最佳的调光级别来实现目标照明量,同时消除闪烁、节省功耗、给人们带来舒适的体验。当然,上述有益效果仅是示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此,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通过使用不可见波束发射源来发出模拟可见光的特性的不可见波束,来模拟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传感器造成的照明量的影响,则无须开关这些可见光源,从而能够完全避免消除由可见光源的开关而带来的这种闪烁。
另外,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作为传感器的一个局部设备可以是可移动的,因此还适用于在该局部设备在移动时所处的不同的位置处都达到或趋近目标照明量。
而且,因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可以尽早地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局部设备的可见光传感器造成的照明量的影响、即影响系数,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迅速地实现调光级别的调整并达到或趋近目标照明量,并避免过度调节。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对于每个照明设备的微调和调整调光级别的微调量和调整量都与影响系数成比例,这样较多地调节对某一位置的照明量影响较大的照明设备的调光级别,可以使得仅利用少量的功耗就可以达到或趋近目标照明量,如此可以节省功耗。而且,更多的调节离该位置更近的照明设备的调光级别将对该位置处的照明量产生较大影响,而对其他位置处的照明量则产生较小影响,这样不会过多地影响其他位置处的人们的照明体验,可以给多个位置处的人们各自带来良好的体验。
在该第一实施例中,在多个照明设备中布置各自的不可见波束发射源,而在某一位置处的局部设备处布置一个不可见波束传感器。如此带来的好处是:例如,照明设备中的不可见波束发射源由于与照明设备中的可见光源比较接近(此外,尽可能使不可见波束接近可见光束的形状,以更好地模拟可见光),因此,发射的不可见波束可以更好地模拟可见光的特性或传播路径,使得计算得到的影响系数更准确。但该第一实施例的上述各种有益效果仅是示例,而非限制。
4.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50。图5所示的该第二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50和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30之间的区别之处在于:图5中的不可见波束发射源5015和不可见波束传感器5025的位置与图3中的不可见波束发射源3015和不可见波束传感器3025的位置不同。具体地,在图5中,该不可见波束发射源5015位于局部设备502而不是照明设备501中,而该不可见波束传感器5025位于各个照明设备501而不是局部设备502中。这意味着,从局部设备502向各个照明设备501发射不可见波束来模拟反方向的、从各个照明设备501向该局部设备502发射可见光的特征。也就是说,在开启局部设备502中的不可见波束发射源5015一次时,可以用各个照明设备501中的不可见波束传感器5025所测量的从该一个不可见波束发射源5015发射的不可见波束的各个量来获得各个照明设备501对局部设备502的初步的影响系数。虽然这种从局部设备到照明设备的测量的不可见波束的各个量可能不一定与从照明设备向局部设备发射的可见光的特性和/或传播路径完全相同,因此可能测量的不可见波束的各个量不完全与初步的影响系数一一成比例,但是由光路可逆(optical path reversible)的原理可知,只要两个物体彼此可见,从任一物体发出的相同强度的光和照到另一个物体上的强度应该是一样的(如果忽略外界发射面的影响的话)。
这样做的好处是:例如,只需要开启局部设备502中的不可见波束发射源5015一次(因为,某一位置处只有一个局部设备502)、而不需要像第一实施例一样逐一开启各个照明设备中的各个不可见波束发射源,即可以获得初步的影响系数,从而增加了效率;而且,也不需要限制多个照明设备的数量,因为不会因为多个照明设备的数量增加而影响效率。但该第二实施例的上述有益效果仅是示例,而非限制。
在获得初步的影响系数之后,在该照明控制系统50中的控制器500进行的步骤与上述根据图4A-4C所示的步骤相类似,在此不赘述。
以上的示例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都仅示出了一个局部设备,且集中式控制器都位于该一个局部设备中。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可应用于同时位于不同位置处的多个局部设备(其中每个局部设备具有各自要达到或趋近的目标照明量),且该集中式控制器的位置也不一定必须位于每一局部设备中,也可以位于多个局部设备以及多个照明设备之外,且仅需要一个来控制所有多个局部设备和多个照明设备。在多个局部设备的情况下,可能需要一个集中式控制器来全局地针对每个局部设备计算影响系数并获得用于达到或趋近每个局部设备的目标可见光照明量的最佳的调光级别。下面还将更详细地描述具有多个局部设备的情况。
5.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60。该图6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60和图3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30的不同之处在于,存在多个局部设备602,且集中式控制器600位于这些局部设备602和多个照明设备601的外部,且集中式控制器600可以通过但不限于网络来与所有局部设备602和照明设备601通信。
这样,如上所述,该多个局部设备602可以位于不同位置,且集中式控制器600可以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涉及的针对一个局部设备进行的方法,来分别获得对不同位置处的每个局部设备的目标调光级别来分别实现针对每个局部设备的目标照明量。具体步骤可以参考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描述,也可以参考以下将详细描述的过程。
6.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70。该图7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70和图4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40的不同之处在于,存在多个局部设备702,且集中式控制器700位于这些局部设备702和多个照明设备701的外部,且集中式控制器700可以通过但不限于网络来与所有局部设备702和照明设备701通信。另外,该图7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70和图6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60的不同之处在于,图7中的不可见波束发射源7015和不可见波束传感器7025的位置与图6中的不可见波束发射源6015和不可见波束传感器6025的位置不同。具体地,在图7中,该不可见波束发射源7015位于局部设备702、而不是照明设备701中,该不可见波束传感器7025位于各个照明设备701、而不是局部设备702中。这意味着,从每个局部设备向各个照明设备发射不可见波束来模拟反方向的、从各个照明设备向该局部设备发射可见光的特征。
下面将详细说明图6和图7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和第四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60和70进行的照明控制方法的详细步骤。注意,这种详细步骤仅是示例而非限制。
首先,假设存在m个照明设备,n个局部设备,其中m和n为正整数。
因此,首先,对于图6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60(其中,不可见波束发射源位于照明设备中),假设第j个照明设备对第i个局部设备的影响系数为aij。则影响系数aij的矩阵为(其中i=1,2,…,n,且j=1,2,…,m):
    公式(14)
其中,表示从第i个局部设备测量到的来自第j个照明设备的不可见波束的量,且cj表示未知的常数。
其次,对于图7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70(其中,不可见波束发射源位于局部设备中),假设第j个照明设备对第i个局部设备的影响系数为aij。则影响系数aij的矩阵为(其中i=1,2,…,n,且j=1,2,…,m):
    公式(15)
其中,表示从第j个照明设备测量到的来自第i个局部设备的不可见波束的量,且ci表示未知的常数。
如上所述,可以通过朝向目标照明量的方向来缓慢地微调对于每个照明设备的调光级别并由可见光传感器测量相应的可见光量的改变量来计算该未知参数ci或cj。微调和计算未知参数的细节可参考以上描述,在此不赘述。
在计算出该未知参数ci或cj之后可以求得影响系数的矩阵,然后可以通过如下公式来获得目标调光级别:
     公式(16)
是在可见光传感器k处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其中,k=1,2,…,n。
是在可见光传感器k处的目标照明量,其中,k=1,2,…,n。
是当前的调光级别,其中,k’=1,2,…,m。
是对于可见光源k'的目标调光级别,其中,k’=1,2,…,m。
"+"意味着伪逆矩阵。
可以通过任何可用的算法、诸如但不限于SVD(Singular-ValueDecomposition奇异值分解)来计算该影响系数的矩阵的伪逆矩阵。
如此,获得用于达到目标照明量的对于每个照明设备的目标调光级别l使得所述各个照明设备601或701根据所述用于达到目标照明量的对于每个照明设备的各个目标调光级别发射可见光,从而使得各个局部设备处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将达到各自的目标照明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可以通过使用不可见波束发射源来发出模拟可见光的特性的不可见波束,来模拟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传感器造成的照明量的影响,则无须开关这些可见光源,从而能够完全避免消除由可见光源的开关而带来的这种闪烁。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中的作为传感器的多个局部设备可以是可移动的,因此还适用于在各个局部设备在移动时所处的不同的位置处都达到或趋近目标照明量。
而且,因为本发明的第三和第四实施例可以尽早地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局部设备的可见光传感器造成的照明量的影响、即影响系数,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迅速地实现调光级别的调整并达到或趋近目标照明量,并避免过度调节。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第三和第四实施例的对于每个照明设备的微调和调整调光级别的微调量和调整量都与影响系数成比例,这样较多地调节对某一位置的照明量影响较大的照明设备的调光级别,可以使得仅利用少量的功耗就可以达到或趋近目标照明量,如此可以节省功耗。而且,更多的调节离该位置更近的照明设备的调光级别将对该位置处的照明量产生较大影响,而对其他位置处的照明量则产生较小影响,这样不会过多地影响其他位置处的人们的照明体验,可以给多个位置处的人们各自带来良好的体验。
在该第一和第三实施例中,在多个照明设备中布置各自的不可见波束发射源,而在某一位置处的局部设备处布置一个不可见波束传感器。如此带来的好处是:例如,照明设备中的不可见波束发射源由于与照明设备中的可见光源比较接近(位置与波束形状等),因此,发射的不可见波束可以更好地模拟可见光的特性或传播路径,使得计算得到的影响系数更准确。
如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的照明控制系统及其方法除了具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所能够实现的示例的效果和益处之外,还可以例如利用多个局部设备来同时使得多个位置处的可见光量达到或趋近各自的目标照明量。同时,例如单个的集中式控制器也可以集中地平衡不同局部设备之间的不同要求以防止冲突。当然,例如,也可以通过例如但不限于已有的遥控技术(例如,移动电话技术)来控制该集中式控制器。
当然,上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仅是示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照明控制方法
再次参考图4A,图4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示例照明控制方法400。该方法400包括:S401,基于测量的不可见波束的量和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影响系数,其中所述影响系数表示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可见光照明量的影响程度;S402,基于所述影响系数,获得所述多个可见光源的调光级别,以控制在至少一个局部设备的每个处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达到或趋近对于相应局部设备的目标照明量。
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照明设备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照明设备800的示例框图。
如图8所示,该照明设备800包括:可见光源801,用于基于各自的调光级别来向至少一个局部设备发射可见光;用于发射模拟可见光的特性的不可见波束的不可见波束发射源和用于测量从所述不可见波束发射源发射的不可见波束的量的不可见波束传感器中之一802,其中,所述不可见波束发射源和所述不可见波束传感器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的每个局部设备中;照明设备控制器803,用于基于测量的不可见波束的量和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影响系数,其中所述影响系数表示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可见光照明量的影响程度;基于所述影响系数,获得所述可见光源的目标调光级别,以控制在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的每个处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达到或趋近对于相应局部设备的目标照明量。
9.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局部设备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局部设备900的示例框图。
如图9所示,该局部设备900包括:可见光传感器901,用于测量来自多个照明设备发射的可见光的照明量;用于发射模拟可见光的特性的不可见波束的不可见波束发射源和用于测量从所述不可见波束发射源发射的不可见波束的量的不可见波束传感器中之一902,其中,所述不可见波束发射源和所述不可见波束传感器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多个照明设备的每个照明设备中;局部设备控制器903,用于基于测量的不可见波束的量和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影响系数,其中所述影响系数表示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可见光照明量的影响程度;基于所述影响系数,向所述多个照明设备发送对于各个可见光源的各个目标调光级别,以控制在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的每个处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达到或趋近对于相应局部设备的目标照明量。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可以例如消除光线闪烁、且高效迅速、并能够节省功耗。当然本公开中提到的“益处”、“效果”、“好处”等等以及其他涉及各个效果的表述仅是例子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公开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示例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且有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虽然在示例方框图示出,但是其不是必要的(例如,开关、数据收发器、调光器等等),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且本公开中的示例方框图中示出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位置、连接方式等也仅是示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本公开中的步骤流程图以及以上方法描述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给出的顺序进行各个实施例的步骤。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顺序进行以上实施例中的步骤的顺序。诸如“其后”、“然后”、“接下来”等等的词语不意图限制步骤的顺序;这些词语仅用于引导读者通读这些方法的描述。此外,例如使用冠词“一个”、“一”或者“该”对于单数的要素的任何引用不被解释为将该要素限制为单数。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发明。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照明控制系统的照明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照明控制系统包括:多个照明设备和至少一个局部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照明设备的每个包括可见光源,用于基于所述各自的调光级别来发射可见光;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每个包括可见光传感器,用于测量该局部设备处的可见光照明量;其中,所述多个照明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中的一种的每个包括不可见波束发射源,用于发射模拟可见光的特性的不可见波束,而所述多个照明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中的另一种的每个包括不可见波束传感器,用于测量从所述不可见波束发射源发射的不可见波束的量,
所述照明控制方法包括:
基于测量的不可见波束的量和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影响系数,其中所述影响系数表示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可见光照明量的影响程度;
基于所述影响系数,获得所述多个可见光源的调光级别,以控制在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的每个处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达到或趋近对于相应局部设备的目标照明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控制方法,所述基于测量的不可见波束的量和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影响系数的步骤包括:
使得所述各个不可见波束发射源逐一发射不可见波束;
使得所述各个不可见波束传感器分别测量各个不可见波束发射源逐一发射的所述不可见波束的量,以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初步的影响系数;
获得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中的一个具体局部设备的目标照明量;
朝向所述目标照明量的方向,微调对于每个照明设备的所述调光级别;
使得所述每个照明设备中的可见光源根据所述微调后的调光级别来发射微调后的可见光;
使得所述具体局部设备中的可见光传感器测量微调后的可见光照明量;以及
基于所述微调后的可见光照明量与微调前的可见光照明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上述初步的影响系数,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最终的影响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控制方法,所述基于所述影响系数,获得所述多个可见光源的调光级别,以控制在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的每个处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达到或趋近对于相应局部设备的目标照明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最终的影响系数、以及所述目标照明量来获得用于达到或趋近目标照明量的对于每个照明设备的目标调光级别;
使得所述各个照明设备根据所述用于达到或趋近目标照明量的对于每个照明设备的各个目标调光级别发射可见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各个不可见波束传感器分别测量各个不可见波束发射源逐一发射的不可见波束的各个量与所述相应的最终的影响系数是成比例的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照明控制方法,其中,为了达到或趋近所述具体局部设备的目标照明量,对于每个照明设备而微调调光级别的微调量和/或为达到或趋近所述目标调光级别而调整调光级别的调整量都与所述每个照明设备对所述具体局部设备的初步的影响系数和/或最终的影响系数成比例。
6.一种照明控制系统,包括:
多个照明设备;
至少一个局部设备;
其中,所述多个照明设备的每个包括:
可见光源,用于基于所述各自的调光级别来发射可见光;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每个包括:
可见光传感器,用于测量该局部设备处的可见光照明量;
其中,所述多个照明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中的一种的每个包括:
不可见波束发射源,用于发射模拟可见光的特性的不可见波束,而
所述多个照明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中的另一种的每个包括:
不可见波束传感器,用于测量从所述不可见波束发射源发射的不可见波束的量;
控制器,用于基于测量的不可见波束的量和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影响系数,其中所述影响系数表示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可见光照明量的影响程度;基于所述影响系数,获得所述多个可见光源的调光级别,以控制在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的每个处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达到或趋近对于相应局部设备的目标照明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进行包括如下动作的动作来实现基于测量的不可见波束的量和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影响系数:
使得所述各个不可见波束发射源逐一发射不可见波束;
使得所述各个不可见波束传感器分别测量各个不可见波束发射源逐一发射的所述不可见波束的量,以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初步的影响系数;
获得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中的一个具体局部设备的目标照明量;
朝向所述目标照明量的方向,微调对于每个照明设备的所述调光级别;
使得所述每个照明设备中的可见光源根据所述微调后的调光级别来发射微调后的可见光;
使得所述具体局部设备中的可见光传感器测量微调后的可见光照明量;以及
基于所述微调后的可见光照明量与微调前的可见光照明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上述初步的影响系数,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最终的影响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控制系统,所述控制器通过进行包括如下动作的动作来实现基于所述影响系数,获得所述多个可见光源的调光级别,以控制在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的每个处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达到或趋近对于相应局部设备的目标照明量:
根据所述最终的影响系数、以及所述目标照明量来获得用于达到或趋近目标照明量的对于每个照明设备的目标调光级别;
使得所述各个照明设备根据所述用于达到或趋近目标照明量的对于每个照明设备的各个目标调光级别发射可见光。
9.一种照明设备,包括:
可见光源,用于基于各自的调光级别来向至少一个局部设备发射可见光;
用于发射模拟可见光的特性的不可见波束的不可见波束发射源和用于测量从所述不可见波束发射源发射的不可见波束的量的不可见波束传感器中之一,其中,所述不可见波束发射源和所述不可见波束传感器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的每个局部设备中;
照明设备控制器,用于基于测量的不可见波束的量和在每个局部设备处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影响系数,其中所述影响系数表示每个照明设备对每个局部设备的可见光照明量的影响程度;基于所述影响系数,获得所述可见光源的目标调光级别,以控制在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的每个处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达到或趋近对于相应局部设备的目标照明量。
10.一种局部设备,包括:
可见光传感器,用于测量来自多个照明设备发射的可见光的照明量;
用于发射模拟可见光的特性的不可见波束的不可见波束发射源和用于测量从所述不可见波束发射源发射的不可见波束的量的不可见波束传感器中之一,其中,所述不可见波束发射源和所述不可见波束传感器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多个照明设备的每个照明设备中;
局部设备控制器,用于基于测量的不可见波束的量和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获得每个照明设备对所述局部设备的影响系数,其中所述影响系数表示每个照明设备对所述局部设备的可见光照明量的影响程度;基于所述影响系数,向所述多个照明设备发送对于各个可见光源的各个目标调光级别,以控制在所述至少一个局部设备的每个处测量的可见光照明量达到或趋近对于相应局部设备的目标照明量。
CN201310075695.5A 2013-03-11 2013-03-11 照明设备、局部设备、照明控制系统和照明控制方法 Active CN1040532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5695.5A CN104053266B (zh) 2013-03-11 2013-03-11 照明设备、局部设备、照明控制系统和照明控制方法
JP2014045671A JP6287368B2 (ja) 2013-03-11 2014-03-07 照明装置、ローカル装置、照明制御システムと照明制御方法
US14/201,998 US9326357B2 (en) 2013-03-11 2014-03-10 Lighting device, local device,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and lighting control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5695.5A CN104053266B (zh) 2013-03-11 2013-03-11 照明设备、局部设备、照明控制系统和照明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3266A true CN104053266A (zh) 2014-09-17
CN104053266B CN104053266B (zh) 2016-07-06

Family

ID=51487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75695.5A Active CN104053266B (zh) 2013-03-11 2013-03-11 照明设备、局部设备、照明控制系统和照明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26357B2 (zh)
JP (1) JP6287368B2 (zh)
CN (1) CN1040532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214021A1 (de) * 2013-07-17 2015-01-22 Stabilo International Gmbh Stromersparnis
US8941307B1 (en) * 2013-11-27 2015-01-27 Best Digital Co., Ltd. Light control system using statement of personal computer which is applied to a building for energy saving and method thereof
WO2018001782A1 (en) * 2016-06-30 2018-01-04 Philips Lighting Holding B.V. Smart light dimmi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1559A (zh) * 2003-12-24 2006-11-29 学校法人同志社 控制系统和照明用控制系统
CN1922932A (zh) * 2003-12-22 2007-02-28 学校法人同志社 照明控制系统
JP2008140594A (ja) * 2006-11-30 2008-06-19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照明制御装置
JP2009048988A (ja) * 2007-07-20 2009-03-05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JP2009231137A (ja) * 2008-03-24 2009-10-08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照明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12296A (ja) * 1994-05-13 1995-11-2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リモコンスポットライトシステム
CN1714606A (zh) * 2002-11-22 2005-12-2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控制系统和方法以及发光装置
US7521667B2 (en) * 2003-06-23 2009-04-21 Advanced Optical Technologies, Llc Intelligent solid state lighting
JP5850600B2 (ja) 2006-06-28 2016-02-03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Koninklijke Philips N.V. 目標配光に基づく照明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US8208818B2 (en) * 2006-10-23 2012-06-26 Panasonic Corporation Optical free space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visible light and infrared light
WO2012102219A1 (ja) * 2011-01-28 2012-08-02 ローム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照明システム
RU2623491C2 (ru) * 2012-02-16 2017-06-27 Филипс Лайтинг Холдинг Б.В.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ы конфигурации освещения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датчиков расстояния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2932A (zh) * 2003-12-22 2007-02-28 学校法人同志社 照明控制系统
CN1871559A (zh) * 2003-12-24 2006-11-29 学校法人同志社 控制系统和照明用控制系统
JP2008140594A (ja) * 2006-11-30 2008-06-19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照明制御装置
JP2009048988A (ja) * 2007-07-20 2009-03-05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JP2009231137A (ja) * 2008-03-24 2009-10-08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照明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26357B2 (en) 2016-04-26
JP6287368B2 (ja) 2018-03-07
CN104053266B (zh) 2016-07-06
US20140252963A1 (en) 2014-09-11
JP2014175310A (ja) 2014-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95010B2 (ja) 炎を模した発光デバイス及び関連の方法
US8994291B2 (en) Chaotic approach to control of lighting
US937007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adapting light output of a lighting unit
US906638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w level dimming
CN106165545B (zh) 用于配置触摸控制照明器的方法和相关的照明器
US8660436B2 (en) Coded ligh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N105814971A (zh) 用于基于当日时间和/或周围光条件控制照明参数的装置和相关方法
CN102017801A (zh) 用于分组至少三个灯的方法和设备
JP6979353B2 (ja) 照明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RU2687957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осветительными блоками на основе измеренной силы и/или перемещения связанных с ними светильников
US11006504B2 (en) Equivalent melanopic lux (EML) quotas
CN104053266B (zh) 照明设备、局部设备、照明控制系统和照明控制方法
KR20160090380A (ko) 최적의 출력 분포를 갖는 플래시 조명
EP2261553A1 (en) Lighting unit, lighting network and method for lighting an interior
US10674581B2 (en) Optimizing multichannel luminaire control using a color efficient matrix
CN112729534B (zh) 一种用于博物馆展柜的环境眩光监测控制系统
CN106489052A (zh) 用于经由有角度的光输出修正的颜色混合的方法和装置
Kalani et al. An innovative solution for correlated color temperature control of LEDs to meet the emotional requirements of inhabitants of smart cities
CN106170167A (zh) 可调光的照明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WO2018153713A1 (en) Optimizing multichannel luminaire control using a color coefficient matrix
Miki et al. Faster illuminance convergence for the intelligent lighting system using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Keyanfar et al.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ce in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Lighting
Kalani et al. Lighting control of LEDs considering ambient sound variation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mart cities
US10512138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f learning ambient light sensors
Kim et al. The Control Method for Wavelength-Based CCT of Natural Light Using Warm/Cool White LE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