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2582A - 用于确定接收窗口的移动终端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确定接收窗口的移动终端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2582A
CN104052582A CN201410098170.8A CN201410098170A CN104052582A CN 104052582 A CN104052582 A CN 104052582A CN 201410098170 A CN201410098170 A CN 201410098170A CN 104052582 A CN104052582 A CN 1040525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ing
receive window
radio
mobile terminal
determ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981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52582B (zh
Inventor
H.达维德
R.黑尔法耶
F.布德克
A.策伊兰
F.许尔特根
P.阿索伊尔
G.迪尔恩霍费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Intel Deutschland GmbH
Original Assignee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filed Critical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Publication of CN104052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25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525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25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04W36/023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simultaneous multiple data streams, e.g. cooperative multipoint [CoMP], carrier aggregation [CA] 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收发器,其被构造成为多个无线电小区中的每一个建立至操作无线电小区的基站的无线电链路;确定器,其被构造成对每一个无线电小区确定从操作无线电小区的基站传输至移动终端的下行链路信号的定时,并且被构造成基于定时确定在其中收发器将缓冲经由无线电小区接收的信号样本的接收窗口的定时;以及控制器,其被构造成控制收发器来在接收窗口期间缓冲经由无线电小区接收的信号样本。

Description

用于确定接收窗口的移动终端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确定接收窗口的移动终端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软移交场景中,移动终端具有经由多个无线电小区的无线电链路。移动终端之间经由无线电小区的数据通信根据唯一的上行链路(UL)传输定时和对于不同无线电小区的不同的下行链路(DL)接收定时被执行。终端中的所有定时(timing)的基准点为终端的天线连接器。无线电小区的接收定时可以不同,并且当移动终端移动时接收定时会随时间而改变。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期望的。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收发器,被构造成为多个无线电小区的每一个建立至操作无线电小区的基站的无线电链路;确定器,被构造成对每一个无线电小区确定从操作无线电小区的基站传输至移动终端的下行链路信号的定时,并且被构造成基于定时确定在其中收发器将缓冲经由无线电小区接收的信号样本接收窗口的定时;以及控制器,被构造成控制收发器以在接收窗口期间缓冲经由无线电小区接收的信号样本。
此外,提供一种用于根据上文所述的移动终端确定接收窗口的方法。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通常指示贯穿不同视图的相同的部分。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相反,重点通常在于示出本发明的原理。在以下描述中,将参照以下附图来描述每一个方面,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UMTS的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软移交状态中的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
图3示出了定时图。
图4示出了移动终端。
图5示出了流程图。
图6示出了用于图示接收窗口的确定的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的详细描述参照附图进行,附图通过图例的方式示出了可以实施本发明的本公开的具体细节和方面。本公开的这些方面以充分的细节被描述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可以使用本公开的其它方面并且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逻辑和电气的改变。本公开的每一个方面并不一定是相互排斥的,因为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其它方面相结合以形成新的方面。
图1示出了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100,其在该实例中基于根据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的UMTS通信标准。
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100中的移动无线电网络131具有UMTS无线电网络的架构,其也称为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UTRAN)。
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100具有多个移动无线电网络子系统(RNS)101、102,其分别借助于Iu接口103、104耦合到UMTS核心网络105。
UMTS核心网络105具有电路交换(CS)域132、分组交换(PS)域133和归属位置寄存器(HLR)134。
CS域132包括部件MSC(移动交换中心)、GMSC(网关移动交换中心)、VLR(拜访位置寄存器),并且形成移动无线电网络131与外部公共网络诸如PSTN(公共电话交换网络)或ISDN(综合服务数字网络)之间的电路交换连接的接口。
CS域132执行所有所需的功能来确保PSTN或ISDN与移动无线电用户终端106之间的电路交换连接数据的传输。
PS域133包括部件SGSN(服务GPRS支持节点)、GGSN(网关GRPS支持节点),并且形成移动无线电网络131与外部基于分组的数据网络如因特网之间的分组交换连接的接口。
因此,PS域133执行所有功能来确保外部分组网络与移动无线电用户终端106之间的分组交换数据的传输。
HLR134为储存来自于用户的所有信息的中心数据库,其尤其对于建立连接和路由服务是必需的。
RNS101、102分别具有移动无线电网络控制单元(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107、108,以及一个或多个移动无线电基站109、110、111、112。
UMTS基站也称为节点B。
不同RNS101、102的RNC107、108借助于Iur接口113耦合到彼此。RNS101、102的每一个移动无线电基站109、110、111、112借助于lub接口耦合到RNS101、102的RNC107、108上。此外,RNS101、102的每一个移动无线电基站109、110、111、112出于无线电目的操作RNS101、102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小区(CE)114至125。RNS101、102的RNC107、108监测RNS101、102中的无线电小区114至125中的无线电资源之间的关联。
能使用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100和使用移动无线电用户终端106传输数据的整个地理区域被分成无线电小区114至125。
当使用移动无线电用户终端106在无线电小区144至125传输数据时,使用操作该无线电小区114至125的移动无线电基站109、110、111、112来传输数据。在移动无线电基站109、110、111、112与移动无线电用户终端(用户设备UE)106之间,例如,在无线电小区114至125中的移动无线电、消息信号和数据信号,使用空中接口(Uu)130被传输,优选为使用多接入传输方法被传输。
借助于示例,上行链路中和下行链路中的单独的信号传输通过适合的单独的频率或频率范围的分配以UMTS的FDD(分频双工)模式来实现。
上行链路将被理解为表示从移动无线电用户终端106至移动无线电基站109、110、111、112的信号传输,并且下行链路将被理解为表示从移动无线电基站109、110、111、112至移动无线电用户终端106的信号传输。在同一无线电小区中至不同移动无线电用户终端和来自于不同移动无线电用户终端的信号优选地借助于正交码分开,例如,使用“CDMA”(码分多址)方法。
用户可与其用户终端106一起移动穿过通信系统100的覆盖区域,并且在无线电小区114至125之间移动。为此,通信系统100提供移交机制。移交被理解为表示这样的过程:其中用户终端106从一个无线电小区114至125的覆盖区域被传递至新的无线电小区114至125的覆盖区域,同时存在与通信系统100的网络侧的通信,即是说,用于提供通信连接(如,呼叫或数据连接)的无线电小区(用户终端具有到该无线电小区的无线电链路)发生改变。
软移交为特殊移交,在该过程中,用户终端同时具有与多个无线电小区的相应的专用无线电链路。这在图2中示出。
图2示出了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200。
所示的移动无线电终端系统200与图1中所示的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100的设计类似,包括如参照图1描述的RNC211、212、基站208、209、210,无线电小区202至207,以及移动终端201。
在该实例中,移动终端201处于软移交状态,即,移动无线电用户终端201同时具有至不同无线电小区的多个专用无线电链路:至第一无线电小区202的第一专用无线电链路213、至第二无线电小区203的第二专用无线电链路214、至第三无线电小区204的第三专用无线电链路215、至第四无线电小区205的第四专用无线电链路216、至第五无线电小区206的第五专用无线电链路217,以及至第六无线电小区207的第六专用无线电链路218。专用无线电链路213至218例如为DPCH(专用物理信道)或F-DPCH(分数专用物理信道)无线电链路(RL)。
该情形可例如基于UMTS-FDD(分频双工)模式出现,其中移动无线电用户终端可同时具有至最多六个无线电小区的专用无线电链路。当所有无线电小区202至207的接收质量较差(例如,当其位于无线电小区202至207的边缘)时,软移交可例如为移动终端201开始以通过利用传输多样性来提高通信连接的总体性能。
根据3GPP,为了设置软移交(SHO)来工作,为SHO中的所涉及的无线电小区202至207的定时限定了严格要求来用于DPCH或F-DPCH无线电链路(RL)213至218的传输和接收。无线电小区202至207的定时可异步。根据3GPP,网络可通过相应地设置所谓的DPCH帧偏置参数来建立具有256个码片(chip)粒度的下行链路DPCH或F-DPCHRL的定时。因此,网络可建立下行链路DPCH或F-DPCHRL的定时,使得它们在UE201处的上行链路DPCCH/DPDCH的帧定时之前T0±148个码片(其中T0等于1024个码片)的接收窗口内到达UE天线连接器处。在移动终端处(在下文中根据UMTS,也称为UE),上行链路DPCCH/DPDCH(专用物理控制信道/专用物理数据信道)帧传输根据3GPP必须在对应的下行链路DPCH或F-DPCH帧的第一显著检测路径(在时间上,intime)的接收之后1024个码片发生。当建立通信连接(例如,开始呼叫)时,上行链路定时通过UE201相应地被设置。
除由UE移动造成的从初始小区(即,当建立通信连接时,UE201建立至其的无线电链路的第一个无线电小区)接收的路径的潜在定时漂移(timingdrift)之外,该初始小区最终可能从活动组(activeset,AS),即SHO中涉及的无线电小区202至207的组,被移除。只要AS包含多于一个的小区,则通过UE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定时的进一步维持不被3GPP限定。当AS仅包含单个小区时,UE必须根据3GPP如下文阐释地来重建UL-DL时间差异或1024个码片的关系。这在图3中示出。
图3示出了时间图301,302。
在第一定时图301中,指示了第一小区的DL定时303。在第一小区的DL定时303之后N/2个码片,其中N为接收窗口的长度,设置了UEDL处理定时304。在DL定时303之后1024个码片,由UE设置UL定时305。
第二定时图302示出了当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已经进入UE的活动组时的场景。第一小区的DL定时303、DL处理定时304和UL定时仍由第一小区相应地设置。第二小区的DL定时306和第三小区的DL定时307落入接收窗口,即,第一小区的DL定时303的±148个码片内。
根据3GPP,上行链路(UL)定时必须不跳跃(jump),即,当UE201想要改变定时时,其必须通过由UE201发起的有意漂移来以每200ms1/4码片的最大允许速率缓慢地被调整(在3GPP中被称为“传输定时调整”)。当无线电小区202至207被加至活动组并且通过该无线电小区202至207建立新无线电链路213至218时,网络侧以帧定时开始新无线电链路的下行链路DPCH或F-DPCH的传输,使得在UE201处接收的该帧定时在UE201处的上行链路DPCCH/DPDCH的帧定时之前T0±148个码片(其中T0等于1024个码片)的接收窗口内。为了能够利用由软移交提供的传输多样性,接收窗口引入要求UE201缓冲的接收的样本量的要求,因为UE201需要补偿该剩余延迟差异。例如,UE201可能需要缓冲从无线电小区202至207的一个接收的样本,直到其从无线电小区202至207的另一个接收到对应的样本,以能够组合这些样本来利用传输多样性。
在UE201移动期间,接收的无线电链路213至218的下行链路(DL)定时通常一直变化。根据3GPP,定义了多个报告事件,以便应对无线电链路的下行链路定时移出接收窗口的情形:
·报告事件6F(FDD):包括在活动组中的无线电小区的UERx-Tx(收-发)时间差异变得大于绝对阈值
·报告事件6G:包括在活动组中的无线电小区的UERx-Tx时间差异变得小于绝对阈值
3GPP还定义UERx-Tx时间差异类型1的测量,其是UE上行链路DPCCH帧传输与来自测量的无线电链路的下行链路DPCH或F-DPCH帧的第一检测路径(在时间上)之间的时间差异,而基准Rx路径将是用于解调过程中的路径(来自测得的无线电链路)间的第一检测路径(在时间上)。UERx-Tx时间差异类型1测量将为活动组的每个无线电链路执行。
在事件6F或6G的情况下,网络侧(即,例如,包括基站208、209、210和RNC211、212的无线电接入网络的部件)可从这些UERx-Tx时间差异测量检测出关键无线电链路,并且对应于物理层重新配置来相应地调整关键无线电链路的时间+/-256个码片,而不中断关键无线电链路的传输。然而,通信网络可不使用该处理,并且对应于无线电链路的无线电小区可在无线电链路接收定时落到接收窗口之外的情况下简单地从活动组(AS)被移除。即使如果随后又以改变的定时通过网络建立相应的无线电链路,这也对应于该无线电链路的传输的中断。
在下文中,描述了通信终端,其可避免无线电小区由于其定时落到通信终端的接收窗口之外而从活动组被移除。
图4示出了移动终端400。
移动终端400包括收发器401,其被构造成为多个无线电小区的每一个建立至操作该无线电小区的基站的无线电链路。
移动终端400还包括确定器402,其被构造成对每个无线电小区确定从操作无线电小区的基站传输至移动终端的下行链路信号的定时,并且被构造成基于定时确定在其中收发器将缓冲经由无线电小区接收的信号样本的接收窗口的定时。
此外,移动终端400包括控制器403,控制器403被构造成控制收发器来在接收窗口期间缓冲经由无线电小区接收的信号样本。
换言之,软移交中的移动终端基于软移交中涉及的无线电小区的下行链路定时确定接收窗口定时,或换言之,下行链路基准定时。
例如,由于3GPP并未在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初始无线电小区从活动组被移除和AS大小仍大于1的情况下指定软移交中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定时的维持,故移动终端可基于保留在活动组中的无线电小区的定时来选择定时基准。这可看作基准小区的定时(可能是虚拟的)。根据3GPP,移动终端然后可确保(例如,通过上文提到的每200ms1/4码片的有意缓慢漂移)上行链路定时位于选择的下行链路基准定时之后1024个码片。
例如,当基准小区(例如,初始小区)从活动组被移除并且AS大小仍大于1时,移动终端106可选择接近于活动组中的(保留的)无线电小区的接收的下行链路定时的平均值的新下行链路基准定时。此外,移动终端可考虑无线电小区的强度(例如,经由无线电小区接收的导频信号或专用信号或其它适合的信号的质量)或任何其它质量测量来确定接收窗口定时。
例如,当基准小区(例如,初始小区)从活动组被移除并且AS大小仍大于1时,移动终端106可根据除去的小区来保持定时基准,以避免在上行链路中的传输定时调整,例如,以便减少终端中的功率消耗。
例如,当基准小区(例如,初始小区)从活动组被移除并且AS大小仍大于1时,在高速DL分组接入(HSDPA)操作的情况下,移动终端106可选择HSDPA服务小区的定时作为新的定时基准,或避免在上行链路上的传输定时调整。
移动终端具有例如经由无线电链路的通信连接。
例如,确定器被构造成确定接收窗口的定时,并且控制器被构造成控制收发器来响应于经由其已建立通信连接的至基站的无线电链路被释放而在接收窗口期间缓冲经由无线电小区接收的信号样本。
移动终端可例如包括被构造成检测经由其已建立通信连接的无线电链路的释放的检测器。
无线电链路可例如包括,在经由其已建立的所述通信连接的无线电链路的释放之后,所述移动终端经由其使所述通信连接保留的无线电链路。
确定器还可被构造成基于接收窗口定时确定上行链路定时,并且控制器可被构造成控制收发器来根据上行链路定时传输上行链路数据。
确定器可例如被构造成确定接收窗口的定时为接收窗口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例如,确定器被构造成基于接收窗口的预定长度确定接收窗口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且例如被构造成基于定时来在时间上确定接收窗口的位置。
接收窗口的定时例如为接收窗口的中心时间。
确定器例如被构造成确定接收窗口的定时为定时的算术组合。
例如,确定器被构造成确定接收窗口的定时为定时的平均值。
确定器可例如被构造成确定接收窗口的定时为定时的加权平均值。
例如,确定器被构造成基于移动终端处的经由无线电小区传输的信号的接收质量确定无线电小区的定时的权重。
确定器可被构造成检测是否存在无线电小区中的一个的下行链路传输定时将落到当前接收窗口定时之外的风险,并且在检测到风险的情况下,可被构造成确定接收窗口的定时来降低风险。
例如,确定器被构造成通过调整当前接收窗口定时确定接收窗口的定时。
确定器例如被构造成确定接收窗口的定时来在检测到风险的情况下和经由无线电小区传输的信号的接收质量高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降低风险。
控制器例如被构造成使当前接收窗口定时适于根据定时漂移的接收窗口的被确定的定时。
无线电链路(并且因此的移动终端,例如,收发器和基站)例如根据由3GPP指定的UMTS来被构造。
移动终端(例如,收发器、确定器和控制器)的部件例如由一个或多个电路来实施。“电路”可理解为任何类型的逻辑实施实体,其可为执行储存在存储器中的软件的特殊用途的电路或处理器、固件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因此,“电路”可为硬接线逻辑电路或可编程逻辑电路,如可编程处理器,例如,微处理器(例如,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C)处理器或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处理器)。“电路”还可为执行软件的处理器,例如,任何类型的计算机程序,例如,使用虚拟机器代码(例如,如JAVA)的计算机程序。下文将更详细描述的相应的功能的任何其它类型的实施也可被理解为“电路”。
移动终端例如执行如图5中所示的方法。
图5示出了流程图500。
流程图500示出了例如,由移动终端执行的用于确定接收窗口的方法。
在501中,移动终端为多个无线电小区中的每一个建立至操作该无线电小区的基站的无线电链路,例如,如果由网络相应地指示。
在502中,移动终端对每一个无线电小区确定从操作该无线电小区的基站传输至移动终端的下行链路信号的定时。
在503中,移动终端基于定时确定在其中将要缓冲经由无线电小区接收的信号样本的接收窗口的定时。
在504中,移动终端在接收窗口期间缓冲经由无线电小区接收的信号样本。
应当注意的是,在移动终端400的上下文描述的实例对于图5中所示的方法类似地有效,并且反之亦然。
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了确定接收窗口的定时的移动终端的实例。
图6示出了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600。
类似于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400,通信系统600包括操作第一无线电小区的第一基站601、操作第二无线电小区的第二基站602、操作第三无线电小区的第三基站603,以及具有至基站601、602、603的每一个的无线电链路,即,具有软移交的移动终端604,其中第一无线电小区、第二无线电小区和第三无线电小区在活动组中。移动终端604例如具有例如经由至基站601、602、603的无线电链路而到服务器计算机或另一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诸如,数据传送或呼叫),其中无线电链路提供空间传输多样性来提高通信连接的质量。通信系统600假定根据由3GPP指定的UMTS被构造。
图6还示出了由移动终端604使用的接收窗口605,即,其在该时间期间缓冲从基站601、602、603接收的信号样本的时间段。其因此表现需要由移动终端106储存的接收的信号样本(例如,基带样本)的量。接收窗口的定时由(下行链路)基准定时606限定。根据3GPP,接收窗口605需要包括至少围绕基准定时606+/-148个码片。实施者可选择比它大的接收窗口605。
在该实例中,第一基站601以第一定时和第一功率延迟轮廓(powerdelayprofile)607传输至移动终端604,使得来自第一基站601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最接近基站601、602、603间的定时基准606。
第二基站602以第二定时和第二功率延迟轮廓608传输至移动终端604,使得移动终端604,至接收窗口605的右边,从基站601、602、603间的第二基站602最晚接收下行链路信号。
第三基站603以第三定时和第三功率延迟轮廓609传输至移动终端604,使得移动终端604,至接收窗口605的左边,从基站601、602、603中的第三基站603最早接收下行链路信号。
假定第一基站601、第二基站602和第三基站603都不是由用于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604使用的初始无线电小区,即,移动终端604经由其建立通信连接的无线电小区。
因此,移动终端604可确定其下行链路定时,即,在接收窗口605的时间上的位置,以及其上行链路传输定时自身(在下行链路定时基准606位于上行链路传输定时之前1024个码片的要求下)。例如,可选择无线电小区的基准小区,根据基准小区,确定其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定时,例如,其可根据选择的基准小区的下行链路定时确定下行链路定时基准606,或其还可限定不对应于真实小区的虚拟基准小区作为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定时的基准。
移动终端604可例如移动(例如,可位于移动中的车辆中),这导致由相对于移动终端604的基站601、602、603的下行链路传输的定时的变化。为了确保没有无线电小区由于来自相应基站的下行链路传输落到接收窗口605之外而从活动组被移除,移动终端604可考虑基站601、602、603的下行链路定时来改变定时基准606。例如,移动终端604可确定基站601、602、603的下行链路定时的平均值,例如,基站601、602、603的相应第一显著路径的定时的平均值,即,对于每一个基站601、602、603取得某一下行链路传输的第一次接收的定时,并确定这些定时的平均值作为下行链路基准定时。移动终端604可将此下行链路基准定时作为虚拟基准无线电小区的定时对待。在确定下行链路基准定时之后,移动终端604可例如通过沿根据确定的基准定时的上行链路定时的方向每200ms发起1/4码片的定时漂移来使其当前上行链路定时移动至根据确定的基准定时(即,确定的下行链路基准定时606之后1024个码片)的上行链路定时。
然而,即使在移动终端604将基站下行链路定时的平均值作为定时基准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基站601、602、603的一个的定时漂移出接收窗口505的情况。例如,在第一基站601的定时离第二基站602的定时比离第三基站603的定时更近的情况下,第三基站603的下行链路定时可在第二基站602的定时和第三基站603的定时漂移分开的情况下漂移出接收窗口605。
现在,第一无线电小区和第二无线电小区可为弱小区,即,经由这些小区传输的信号的接收质量可能较低,使得它们不会显著地贡献在移动终端604处的总接收质量,而第三无线电小区假定为强小区,其对移动终端604处的总接收质量贡献大。因此,移动终端604可能想要避免第三基站603漂移出接收窗口606和从活动组被移除。
为此,例如,移动终端604可在确定定时基准606时考虑无线电小区的接收质量。换言之,移动终端604可使用基于接收质量的智能算法用于软移交中的3GPP活动组小区的定时管理。
例如,移动终端604可考虑软移交中涉及的无线电小区的以下质量指标:
·CPICH(公共导频信道)Ec/Io或CPICHRSCP(接收信号代码功率)。这些是基于接收的CPICH质量(以dB计的Ec/Io)或绝对信号强度(以dBm计的RSCP)的无线电小区的总体性能量度。根据3GPP,要求这些值的测量,并且因此,这些值在移动终端604中可用。
·下行链路DPCHSIR(信号干扰比)。该值的测量对于活动组中的单独小区是可用的。3GPP不要求该值的测量。
·其它质量测量。
基于无线电小区(或无线电链路)的任何这些质量指标,移动终端604可确定定时基准506。
例如,移动终端604可确定单独小区定时的加权算术平均值(而非简单算术平均值),其中无线电小区的定时的权重取决于无线电小区的质量。例如,对于具有指数i的无线电小区,权重因子可由给出,其中N为考虑为用于确定定时基准606的无线电小区的数量,而qual(i)为无线电小区的质量测量(例如,线性质量测量)。
假定第i个无线电小区的定时由FSPtiming(i)给出(例如,给出第i个无线电小区的第一显著检测路径的定时或用于经由第i个无线电小区传输的信号的解调的第一显著路径的定时),则例如根据以下确定基准定时606
作为确定无线电小区的定时的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的替换,移动终端可使用其它途径(例如,非线性算法)确定定时基准606。例如,在基站中的一个的定时趋于移出接收窗口605(例如,由例如其定时超过某一阈值的指示)的情况下,则移动终端604可发起沿相反方向的有意定时漂移来将小区保持在接收窗口505内。为了避免定时漂移的缺陷(例如,传输性能的降低),移动终端604可另行例如保持定时基准606恒定。
例如,此途径(以及确定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的途径)可用于将(例如,强的)第三无线电小区保持在接收窗口605内。
尽管已经描述的特定方面,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方面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在形式和细节上作出各种改变。因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指示,并且在权利要求的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都因此都旨在被涵盖。

Claims (20)

1.移动终端,包括:
收发器,其被构造成为多个无线电小区的每一个建立至操作所述无线电小区的基站的无线电链路;
确定器,其被构造成对每一个无线电小区确定从操作所述无线电小区的基站传输至所述移动终端的下行链路信号的定时,并且被构造成基于所述定时确定在其中所述收发器将缓冲经由所述无线电小区接收的信号样本的接收窗口的定时;以及
控制器,其被构造成控制所述收发器来缓冲在所述接收窗口期间经由所述无线电小区接收的信号样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具有经由所述无线电链路的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确定器被构造成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定时,并且所述控制器被构造成,响应于经由其已经建立所述通信连接的至基站的无线电链路被释放,控制所述收发器来在所述接收窗口期间缓冲经由所述无线电小区接收的信号样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包括检测器,其被构造成检测经由其已经建立所述通信连接的所述无线电链路的释放。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无线电链路包括,在经由其已经建立所述通信连接的无线电链路的释放之后,所述移动终端经由其使所述通信连接保留的无线电链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确定器还被构造成基于接收窗口定时确定上行链路定时,并且所述控制器被构造成控制所述收发器来根据所述上行链路定时传输上行链路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确定器被构造成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定时为所述接收窗口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确定器被构造成基于所述接收窗口的预定长度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且被构造成基于所述定时来在时间上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接收窗口的定时为所述接收窗口的中心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确定器被构造成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定时为所述定时的算术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确定器被构造成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定时为所述定时的平均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确定器被构造成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定时为所述定时的加权平均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确定器被构造成基于在所述移动终端处经由无线电小区传输的信号的接收质量确定所述无线电小区的定时的权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确定器被构造成检测是否存在所述无线电小区中的一个的下行链路传输定时将要落到当前接收窗口定时之外的风险,并且在检测到所述风险的情况下,被构造成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定时来降低所述风险。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确定器被构造成通过调整所述当前接收窗口定时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定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确定器被构造成在检测到所述风险的情况下并且在经由所述无线电小区传输的信号的接收质量高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接收窗口的定时来降低所述风险。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被构造成根据定时漂移来使当前接收窗口定时适应所述接收窗口的被确定的定时。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无线电链路根据由3GPP指定的UMTS被构造。
19.用于确定接收窗口的方法,包括:
为多个无线电小区中的每一个建立至操作所述无线电小区的基站的无线电链路;
对每一个无线电小区确定从操作所述无线电小区的所述基站传输至所述移动终端的下行链路信号的定时;
基于所述定时确定在其中将要缓冲经由所述无线电小区接收的信号样本的接收窗口的定时;以及
在所述接收窗口期间缓冲经由所述无线电小区接收的信号样本。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接收窗口定时确定上行链路定时,以及根据所述上行链路定时来传输上行链路数据。
CN201410098170.8A 2013-03-15 2014-03-17 用于确定接收窗口的移动终端和方法 Active CN1040525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834924 2013-03-15
US13/834,924 US20140274068A1 (en) 2013-03-15 2013-03-15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receive window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2582A true CN104052582A (zh) 2014-09-17
CN104052582B CN104052582B (zh) 2018-05-15

Family

ID=51419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8170.8A Active CN104052582B (zh) 2013-03-15 2014-03-17 用于确定接收窗口的移动终端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74068A1 (zh)
CN (1) CN104052582B (zh)
DE (1) DE102014102677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61158A1 (zh) * 2013-04-02 2014-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0659259B2 (en) 2016-01-29 2020-05-1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nfigu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n active set
DE102017011861B4 (de) * 2017-12-01 2022-09-29 Diehl Metering Gmbh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der Laufzeit eines Ultraschallsignals in einem strömenden Medium sowie Ultraschalldurchflussmesser
CN111356212B (zh) * 2018-12-20 2022-11-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04301B (zh) * 2020-12-30 2023-02-28 成都佳华物链云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状态的确定方法、装置、网关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49057A1 (en) * 2000-09-15 2002-04-2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econdary sta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tation
US20080214177A1 (en) * 2005-02-08 2008-09-04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nsmission of Radio Links in a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90086682A1 (en) * 2007-10-01 2009-04-02 Muhammad Ali Kazmi Downlink Out of Sync Detection in Continuous Packet Connectivity
CN101689908A (zh) * 2007-05-11 2010-03-31 株式会社泛泰 在多重输入多重输出无线局域网络环境下选择天线和传输数据的方法
US8224320B1 (en) * 2009-08-25 2012-07-17 Sprint Spectrum L.P. Using RF conditions and handoff state to dynamically adjust a search window siz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76703B2 (en) * 1998-05-15 2010-12-15 Genentech, Inc. Therapeutic uses of il-17 homologous polypeptides
US6401208B2 (en) * 1998-07-17 2002-06-04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BIOS authentication prior to BIOS execution
US7393339B2 (en) * 2003-02-21 2008-07-01 C. R. Bard, Inc. Multi-lumen catheter with separate distal tips
TWI299620B (en) * 2005-04-05 2008-08-01 Innovative Sonic Ltd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for reconfiguring size of a receiving window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59573B2 (en) * 2005-12-27 2013-10-15 Agere Systems Llc Communications circuit and method with re-positionable sampling span
US8843136B2 (en) * 2008-03-10 2014-09-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timing updates in a mobile device
US8249116B2 (en) * 2008-12-24 2012-08-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iming acquisition robust to channel fading
EP2502502B1 (en) * 2011-03-25 2013-08-07 Nestec S.A. Refined plant oils obtained from washed plant material
US20140185591A1 (en) * 2012-04-06 2014-07-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with dynamic timing updat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49057A1 (en) * 2000-09-15 2002-04-2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econdary sta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tation
US20080214177A1 (en) * 2005-02-08 2008-09-04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nsmission of Radio Links in a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89908A (zh) * 2007-05-11 2010-03-31 株式会社泛泰 在多重输入多重输出无线局域网络环境下选择天线和传输数据的方法
US20090086682A1 (en) * 2007-10-01 2009-04-02 Muhammad Ali Kazmi Downlink Out of Sync Detection in Continuous Packet Connectivity
US8224320B1 (en) * 2009-08-25 2012-07-17 Sprint Spectrum L.P. Using RF conditions and handoff state to dynamically adjust a search window siz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2582B (zh) 2018-05-15
DE102014102677B4 (de) 2019-04-25
US20140274068A1 (en) 2014-09-18
DE102014102677A1 (de) 2014-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4239B (zh) 用于小区间上行链路干扰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KR101867117B1 (ko) 무선 통신 장치, 기지국, 무선 통신 방법, 기록 매체 및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JP5774227B2 (ja) 動的に調整された測定電力オフセットを使用したチャネル品質報告
CA300459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765952B (zh) 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方法和控制网络节点
EP288088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2238788B1 (en) Change of HSDPA serving cell
CN101438613A (zh) 利用选通上行链路dpcch或选通下行链路f-dpch或dpcch传输的增强型ue失步行为
EP3047697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out-of-sync and radio link failure with fractional dpch calls
EP185187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nsmission of radio links in a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
TW201414335A (zh) Td-scdma中的頻率內細胞服務區重選
CN104052582A (zh) 用于确定接收窗口的移动终端和方法
CN104160633A (zh) 用于在多流hsdpa通信网络中的服务蜂窝小区改变期间减少数据丢失的系统和方法
MX2011004538A (es) Método, dispositivo, y sistema de configuración de recursos.
TW201210396A (en) Effective timing measurements by a multi-mode device
CN111757349A (zh) 一种测量方法及装置
TW201427449A (zh) Td-scdma中的irat量測報告方法
US9191892B1 (en) Enhanced mobility state detec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EP2854469B1 (en) Improved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CN104468182A (zh) 在时分双工系统中处理测量模式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TW201434335A (zh) 改進同步通道(sch)基地台身份碼(bsic)的排程速率
CN101971527B (zh) 软切换定时更新
CN104641712A (zh) 一种定时调整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634682B (zh) 一种调整调度cqi的方法及装置
TW201608910A (zh) 用於細胞重選的多頻率量測排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eubiberg, Germany

Applicant after: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Address before: Neubiberg, Germany

Applicant befor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