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1680A - 电化学电池和电化学电池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化学电池和电化学电池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1680A
CN104051680A CN201410093351.1A CN201410093351A CN104051680A CN 104051680 A CN104051680 A CN 104051680A CN 201410093351 A CN201410093351 A CN 201410093351A CN 104051680 A CN104051680 A CN 1040516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material portion
opening
side direction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933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菅野佳实
田中和美
玉地恒昭
渡边俊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Instrum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Instruments Inc filed Critical Seiko Instrument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0516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16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1Cells with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了热熔接导致的褶皱的产生的电化学电池。电化学电池的制造方法包含:将设有具有长边方向的第1开口(8a)的第1片材部(8)、设有第2开口(9a)的第2片材部(9)重叠,并且在第1片材部与第2片材部之间配置包含正极和负极的电极体(2)的配置工序;以及在第1片材部与第2片材部之间封闭电极体的封闭工序。配置工序包含:将第1销插入贯通第1开口和第2开口,将与长边方向交叉的短边方向上的第1片材部与第2片材部的相对位置在第1销的位置固定,并且使长边方向上的第1片材部与第2片材部的相对位置在第1销的位置可变的工序。封闭工序包含沿着长边方向将第1片材部与第2片材部热熔接的工序。

Description

电化学电池和电化学电池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电池和电化学电池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双电层电容器等电化学电池被利用于各种设备的电源等。作为电化学电池的1个形态,例如提出了下述专利文献1这样的电池。
专利文献1的电池是用由层叠膜构成的外封装体来密封电极体的构造。该电池在板状的电极体的正反两面配置层叠膜,通过将电极体的周围的层叠膜热熔接而制造。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将电极体的表面侧的层叠膜与背面侧的层叠膜穿过设在工作台的圆柱状的固定销进行定位,在该状态下进行热熔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346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可是,若将电极体的正反两面的层叠膜在穿过圆柱状的固定销的状态下互相热熔接,则在热熔接的热熔接部有时会产生褶皱。若在热熔接部有褶皱,则利用外封装体的密封性会下降,例如有可能导致电解液的泄漏、外部气体的侵入等。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了热熔接导致的褶皱的产生的电化学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电化学电池的制造方法包含:将设有具有长边方向的第1开口的第1片材部与设有第2开口的第2片材部重叠,并且在第1片材部与第2片材部之间配置包含正极和负极的电极体的配置工序;以及在电极体的周围,将第1片材部与第2片材部热熔接,在第1片材部与第2片材部之间封闭电极体的封闭工序,配置工序包含:将第1销插入贯通第1开口和第2开口,将与长边方向交叉的短边方向上的第1片材部与第2片材部的相对位置在第1销的位置固定,并且使长边方向上的第1片材部与第2片材部的相对位置在第1销的位置可变的对准工序,封闭工序包含沿着长边方向将第1片材部与第2片材部热熔接的工序。
在第1方面的电化学电池的制造方法中,还可以与电极体电连接的电极端子,从包含第1片材部和第2片材部的外封装体的长边方向上的周缘部向外部引出,第1开口和第2开口在短边方向,避开周缘部的将第1片材部与第2片材部热熔接的范围而配置。
在第1方面的电化学电池的制造方法中,还可以第1片材部在长边方向,具有与第1开口并列的第3开口,第2片材部具有在与第1片材部重叠的状态下与第3开口连通的第4开口,对准工序包含:将第2销插入贯通第3开口和第4开口,将短边方向上的第1片材部与第2片材部的相对位置在第2销的位置固定的工序。
在第1方面的电化学电池的制造方法中,还可以长边方向上的第3开口和第4开口的各自的内尺寸与长边方向上的第2销的外尺寸实际上相同,在对准工序中,将长边方向上的第1片材部与第2片材部的相对位置在第2销的位置固定。
在第1方面的电化学电池的制造方法中,在封闭工序中,还可以沿着长边方向将第1片材部与第2片材部从第2销向第1销进行热熔接。
在第1方面的电化学电池的制造方法中,还可以长边方向上的第2开口的内尺寸与长边方向上的第1销的外尺寸实际上相同,在封闭工序中,一边支持第2片材部一边将第1片材部与第2片材部热熔接。
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电化学电池包括:电极体,包含正极和负极;以及外封装体,收纳电极体,外封装体包含:第1片材部,设有具有长边方向的第1开口;以及第2片材部,与第1片材部重叠,设有与第1开口连通,并且在与长边方向交叉的短边方向上与第1开口定位的第2开口,在电极体的周围与第1片材部热熔接,第1片材部与第2片材部的热熔接部包含沿着长边方向延伸的部分。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抑制了热熔接导致的褶皱的产生的电化学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化学电池,(a)是俯视图,(b)是剖视图;
图2是示出热熔接部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将本实施方式中的外封装体展开为平面的图;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化学电池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图5是示出将第1变形例中的外封装体展开为平面的图;
图6是示出将第2变形例中的外封装体展开为平面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电化学电池、2 电极体、3 外封装体、4a 电极端子、4b 电极端子、7 热熔接部、8 第1片材部、8a 第1开口、8b 第3开口、9 第2片材部、9a 第2开口、9b 第4开口、P1 第1销、P2 第2销。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化学电池,接下来说明该电化学电池的制造方法。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化学电池1的图,(a)是俯视图,(b)是剖视图。该电化学电池1的外形大致为板状,例如是锂离子二次电池、钠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化学电池1包括电极体2和收纳电极体2的外封装体3。
下面,适当参照图1等所示的XYZ垂直坐标系,说明电化学电池1的各部的位置关系等。在该XYZ垂直坐标系中,Z轴方向是电化学电池1的厚度方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分别与Z轴方向垂直,是互相垂直的方向。
电极体2包含隔着隔离物而互相层叠的正极和负极。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极体2是所谓的卷绕型,卷绕有隔着隔离物而互相层叠的大幅的正极和负极。
电极体2的正极和负极与电解液等非水电解质接触。电极体2通过锂离子从正极和负极中的一个移动至另一个,能够积累电荷(充电)或者放出电荷(放电)。
电极体2的正极例如是在金属箔等集电体附着有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例如是钴酸锂、锰酸锂等那样的包含锂和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电极体2的负极是在金属箔等集电体附着有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活性物质例如是石墨、硬碳、氧化硅、钛酸锂、LiAl等。电极体2的隔离物具有穿过锂离子的特性。隔离物可使用具有大的离子透过度,且具有机械强度的绝缘膜。作为隔离物,能够适当应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隔离物所使用的膜状的隔离物。隔离物例如可以是具有由于电池的异常导致的加热从而孔堵塞导致的关闭(shutdown)功能的聚乙烯、聚丙烯等烯烃、聚酰胺、或者聚乙烯/聚丙烯复合膜中的任意一种。
电化学电池1包括:与电极体2的正极电连接的电极端子4a;以及与电极体2的负极电连接的电极端子4b。电极端子4a和电极端子4b分别在外封装体3的内部与电极体2电连接,从外封装体3的周缘引出到外部。电极端子4a和电极端子4b例如可以是集电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与集电体接合的导线等。
外封装体3气密地收纳电极体2和非水电解质。本实施方式中的外封装体3大致为板状,从电极体2的厚度方向(Z轴方向)观察的外形大致为矩形。
外封装体3具有:与电极端子4a交叉的第1边La;以及与第1边La交叉的第2边Lb。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极端子4b向与电极端子4a相同的朝向引出,与外封装体3的第1边La交叉。
本实施方式中的外封装体3通过将对折的矩形的层叠膜沿着除了其折痕Lc外的3边进行热熔接,形成为闭合的袋状。外封装体3具有利用热熔接形成的热熔接部7,用热熔接部7和折痕Lc将电极体2包围成矩形框状。
热熔接部7包含:沿着包围电极体2的矩形框状的区域的一边的第1热熔接部7a;沿着该矩形框状的区域的其他边的第2热熔接部7b;以及配置在第1热熔接部7a的对边的第3热熔接部7c。
第1热熔接部7a与外封装体3的第1边La大致平行。即,第1热熔接部7a在与电极端子4a和电极端子4b分别交叉的方向(X轴方向)延伸。第2热熔接部7b与外封装体3的第2边Lb大致平行,在外封装体3的角与第1热熔接部7a连续。第3热熔接部7c与外封装体3的第3边Ld大致平行,在外封装体3的角与第2热熔接部7b连续。
图1(b)是图1的A-A'线所对应的剖视图。如图1(b)所示,外封装体3包含:相当于以层叠膜中的折痕Lc为边界的一侧部分的第1片材部8;相当于以折痕Lc为边界的另一侧部分的第2片材部9。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外封装体3的一面称为上表面3a,将另一面称为下表面3b。
第1片材部8是包含外封装体3的上表面3a的部分,第2片材部9是包含外封装体3的下表面3b的部分。外封装体3通过在电极体2的周围将第1片材部8与第2片材部9热熔接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1片材部8和第2片材部9是将1片层叠膜对折的一侧和另一侧,因此层叠构造相同。
图2是热熔接部7的剖视图。第1片材部8和第2片材部9分别包括:芯材11;设在芯材11的一面的热熔接层12;设在芯材11的另一面的保护层13。第2片材部9的热熔接层12的至少一部分利用热熔接与第1片材部8的热熔接层12的至少一部分一体化,成为热熔接部7。
热熔接层12例如由聚乙烯、聚丙烯、离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树脂等热塑性树脂构成。芯材11例如由铝等遮光的金属材料构成。保护层13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树脂、或者尼龙树脂构成。
返回图1的说明,在第1片材部8中,与第2热熔接部7b相比在第2边Lb侧设有第1开口8a。第1开口8a是椭圆状,其长边方向是沿着第2热熔接部7b的方向(Y轴方向)。第1开口8a的短边方向与外封装体3的第1边La大致平行。
如图1(b)所示,第2片材部9具有与第1片材部8的第1开口8a连通的第2开口9a。第1开口8a的短边方向(X轴方向)上的第2开口9a的内尺寸与第1开口8a的短边方向上的内尺寸大致相同。第1片材部8和第2片材部9在互相重叠时,通过销穿过第1开口8a与第2开口9a而定位。即,第2开口9a与第1开口8a定位,在第1开口8a的短边方向(X轴方向)上配置在与第1开口8a大致相同的位置。
图3是示出将外封装体3展开为平面的图,相当于包含第1片材部8和第2片材部9的层叠膜10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片材部9的第2开口9a与第1片材部8的第1开口8a的形状和尺寸大致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片材部8在第1开口8a的长边方向上,具有与第1开口8a并列的第3开口8b。第3开口8b是与第1开口8a同样的椭圆状,其长边方向与第2热熔接部7b(参照图1(a))大致平行。另外,第2片材部9在第1开口8a的长边方向上,具有与第2开口9a并列的第4开口9b。第4开口9b在第1片材部8与第2片材部9互相重叠的状态(参照图1(a))下,与第3开口8b连通。
第1片材部8和第2片材部9在互相重叠时,也将销穿过第3开口8b和第4开口9b而定位。即,第4开口9b与第3开口8b定位,在第1开口8a的短边方向(X轴方向)上配置在与第4开口9b大致相同的位置。
接下来,参照图4,说明电化学电池1的制造方法。图4(a)~(d)是示出电化学电池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此外,图4(a)~(d)是从Y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图4(e)是从X轴方向观察图4(c)或者图4(d)的状态的剖视图。
为了制造电化学电池1,如图4(a)所示,将包含第1片材部8和第2片材部9的层叠膜10配置在工作台WT上。工作台WT包括:支持层叠膜10的支持面WTa;从支持面WTa突出的第1销P1和第2销P2(参照图4(e))。此处,将层叠膜10配置在工作台WT的支持面WTa,使得第1销P1穿过第2片材部9的第2开口9a。
第1销P1是圆柱状的销。第1销P1的外尺寸(外径)与图3所示的第2开口9a的短边方向上的内尺寸实际上相同,但略微小于第2开口9a的短边方向上的内尺寸,使得第1销P1能够穿过第2开口9a。此外,第2开口9a是椭圆状,第2开口9a的长边方向上的内尺寸大于第1销P1的外尺寸(外径)。
第2销P2(参照图4(e))是与第1销P1同样的形状和尺寸,在将第2开口9a穿过第1销P1时,配置为使得第2销P2穿过第4开口9b。即,第2销在X轴方向上,被配置在与第1销P1相同的坐标,在Y轴方向上配置在第1销P1的+Y侧。
这样,通过将层叠膜10中的第2片材部9的第2开口9a穿过第1销P1,并且将第2片材部9的第4开口9b(参照图3)穿过第2销P2,工作台WT上的层叠膜10的位置在X轴方向被限制。另外,层叠膜10被工作台WT的支持面WTa支持。
接下来,如图4(b)所示,在被工作台WT支持的层叠膜10上配置电极体2。然后,如图4(c)所示,将第1片材部8向第2片材部9折回,使得层叠膜10中的第1片材部8的第1开口8a穿过第1销P1。此外,第2销P2插入贯通层叠膜10的第1片材部8的第3开口8b(参照图4(e))。
由于第2开口9a的X轴方向上的内尺寸与第1销P1的外尺寸大致相同,因此X轴方向上的第2片材部9与工作台的相对位置在第1销P1的位置被固定。同样,由于第1开口8a的X轴方向上的内尺寸与第2开口9a大致相同,因此X轴方向上的第1片材部8与第2片材部9的相对位置在第1销P1的位置被固定。
另外,由于第2开口9a的Y轴方向上的内尺寸(参照图4(e))大于第1销P1的外尺寸,因此Y轴方向上的第2片材部9与工作台的相对位置在第1销P1的位置是可变的。同样,由于第1开口8a的Y轴方向上的内尺寸大于第1销P1的外尺寸,因此Y轴方向上的第1片材部8与第2片材部9的相对位置在第1销P1的位置是可变的。
如上所述,在进行了在第1片材部8与第2片材部9之间配置电极体2的配置工序后,如图4(d)所示,在电极体2的周围中,利用加热体H将第1片材部8与第2片材部9热熔接,在第1片材部8与第2片材部9之间封闭电极体2。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通过将包含第1热熔接部7a和第2热熔接部7b的L形的部分热熔接,使层叠膜10为在第1边La的对边即第3边Ld侧具有开口的袋状。然后,在从该开口向层叠膜10的内侧注入电解液后,通过将沿着层叠膜10的第3边Ld的部分热熔接,形成第3热熔接部7c。通过这样,形成包含第1热熔接部7a、第2热熔接部7b、和第3热熔接部7c的热熔接部7。此外,在形成第1热熔接部7a和第2热熔接部7b后,直至形成第3热熔接部7c的期间,也可以进行预充电,并且进行释放掉产生的气体的处理。
可是,一般而言,若将层叠膜中互相重叠部分的位置固定并热熔接,则有时会产生在热熔接部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褶皱。这样的褶皱会导致封闭有电极体的空间的气密性下降,例如有可能导致电解液从电化学电池泄漏、外部气体向电化学电池的内部侵入。
对于上述褶皱的产生认为有各种原因。此处,假设第1~第4开口都是圆形。若第1~第4开口的位置由于形成误差等而偏离,则层叠膜会畸变而固定,产生褶皱。另外,即使在第1~第4开口形成于准确的位置的情况下,由于在热熔接时,热熔接层流动化且其一部分流出,热熔接部的厚度可能变得不均一而产生褶皱。另外,即使在热熔接时第1片材部与第2片材部的膨胀率不同的情况下,也可能产生褶皱。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化学电池的制造方法中,在沿着第2热熔接部7b的方向(Y轴方向),在第1片材部8与第2片材部9的相对位置可变的状态(参照图4(e))下进行热熔接。因此,能够释放掉第1片材部8和第2片材部9的一个或者两者的松弛,能够抑制在第2热熔接部7b中褶皱的产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与第2热熔接部7b交叉的方向(X轴方向)将第1片材部8与第2片材部9的相对位置固定,因此能够确保X轴方向上的第2热熔接部7b的位置精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X轴方向上的第1片材部8与第2片材部9的相对位置在第1销P1的位置与第2销P2的位置固定,能够格外抑制X轴方向上的第1片材部8与第2片材部9的位置偏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图1所示的第2热熔接部7b的Y轴方向上的尺寸(长度)大于第1热熔接部7a的X轴方向上的尺寸(长度)。一般而言,认为热熔接部的长度越长越容易产生褶皱,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热熔接部7的长边方向(Y轴方向)、与第1开口8a的长边方向(即第1片材部8与第2片材部的相对位置可变的方向)一致,因此能够有效抑制褶皱的产生。
另外,配置有第1~第4开口的开口配置部在X轴方向上,避开外封装体3中电极端子4a和电极端子4b被引出的周缘部(第1热熔接部7a)而配置。因此,在将电极端子4a、电极端子4b与电化学电池1的外部的装置连接时,外部的装置与开口配置部难以干扰。
由上述的方法制造的本实施方式的电化学电池1由于抑制了热熔接部7中褶皱的产生,因此抑制了例如电解液的泄漏、外部气体向外封装体3的内部的侵入等。作为结果,电化学电池1例如变得可靠性高,耐久性好。
接下来,说明第1变形例。图5是示出将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外封装体展开为平面的图。图5所示的外封装体3相当于包含第1片材部8和第2片材部9的层叠膜10。在第1变形例中,第2片材部9在参照图4(d)说明的封闭工序中是被工作台WT支持的部分,第2开口9a和第4开口9b是圆形。
在第1变形例中,若如图4(a)所示将层叠膜10配置在工作台WT,则由于第2片材部9的第2开口9a和第4开口9b是圆形,因此,层叠膜10与工作台WT的相对位置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被固定。因此,工作台WT上的层叠膜10的位置精度提高,例如能够提高配置图4(b)所示的电极体2时的电极体2的位置精度、形成图4(d)所示的第2热熔接部7b时的加热体H的位置精度等。
在第1变形例中,由于第1片材部8的第1开口8a和第3开口8b是椭圆状,因此,第1片材部8和第2片材部9的相对位置在Y轴方向是可变的,能够抑制褶皱的产生。
接下来,说明第2变形例。图6是示出将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外封装体展开为平面的图。图6所示的外封装体3相当于包含第1片材部8和第2片材部9的层叠膜10。
在第2变形例中,第1片材部8的第3开口8b、第2片材部9的第4开口9b是圆形。因此,在将第1片材部8与第2片材部9重叠时(参照图4(c)),若将第1片材部8的第3开口8b、第2片材部9的第4开口9b穿过第2销P2,则Y轴方向上的第1片材部8与第2片材部9的相对位置在第2销P2的位置被固定。作为结果,工作台WT上的层叠膜10的位置精度提高。
另外,在第2变形例中,第1片材部8的第1开口8a、第2片材部9的第2开口9a是参照图3说明的椭圆状。因此,Y轴方向上的第1片材部8与第2片材部9的相对位置在第2销P2的位置是可变的。在第2变形例中,在将第1片材部8与第2片材部9热熔接时(参照图4(d)),从第2销P2向第1销P1依次进行热熔接。通过这样,即使在第1片材部8或者第2片材部9产生松弛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该松弛从第1销P1向第2销P2释放掉,能够抑制在第2热熔接部7b中褶皱的产生。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或者变形例。例如,有时会省略上述实施方式或者变形例所说明的要素中的1个以上。另外,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或者变形例所说明的要素适当组合。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化学电池1的1个形态,说明了锂离子二次电池,但电化学电池1也可以是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外的二次电池,例如也可以是钠类的二次电池。另外,电化学电池1也可以是一次电池,还可以是双电层电容器。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电极体2是卷绕型,但也可以是层叠型。层叠型的电极体2是包含多个正极与多个负极,正极与负极隔着隔离物反复层叠的构造。另外,电极端子4b的从外封装体3引出的位置也可以配置在与电极端子4b不同的边、例如第3边L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封装体3是将对折的层叠膜的3边热熔接而成的,但也可以用2片层叠膜夹住电极体2,将框状包围电极体2的部分热熔接。另外,层叠膜也可以是在层叠膜中的电极体的配置空间用冲压加工等预先形成有收容电极体2的凹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第4开口配置在热熔接部7的外周的外侧,但也可以配置在与热熔接部7的内周(封闭空间)相比的外侧,例如也可以贯穿热熔接部7而配置。在该情况下,在图4(d)所示的加热体H设有穿过第1销P1的孔部、穿过第2销P2的孔部,将这些孔部利用作为第1销P1或者第2销P2的避让部即可。
此外,在图1等中,第1热熔接部7a、第2热熔接部7b、第3热熔接部7c、折痕Lc分别与电极体2之间是没有热熔接的未热熔接部。第1热熔接部7a、第2热熔接部7b、第3热熔接部7c、折痕Lc中的至少1个也可以设在与电极体2的外周相邻的位置。另外,在图1中,外封装体3的折痕Lc配置在与电极端子4a和电极端子4b交叉的第1边La的邻边,但也可以配置在第1边La的对边即第3边Ld。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电化学电池1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将第1~第4开口利用于其他处理,例如将销穿过第1~第4开口,运送电化学电池1。另外,在封闭工序之后,也可以将在热熔接部7的外周的外侧配置有第1~第4开口的开口配置部向热熔接部7弯曲,也可以将其切下并从外封装体3去除。由此,能够使电化学电池1小型化。

Claims (7)

1. 一种电化学电池的制造方法,包含:
将设有具有长边方向的第1开口的第1片材部与设有第2开口的第2片材部重叠,并且在所述第1片材部与所述第2片材部之间配置包含正极和负极的电极体的配置工序;以及
在所述电极体的周围,将所述第1片材部与所述第2片材部热熔接,在所述第1片材部与所述第2片材部之间封闭所述电极体的封闭工序,
所述配置工序包含:将第1销插入贯通所述第1开口和所述第2开口,将与所述长边方向交叉的短边方向上的所述第1片材部与所述第2片材部的相对位置在所述第1销的位置固定,并且使所述长边方向上的所述第1片材部与所述第2片材部的相对位置在所述第1销的位置可变的对准工序,
所述封闭工序包含:沿着所述长边方向将所述第1片材部与所述第2片材部热熔接的工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电池的制造方法,
与所述电极体电连接的电极端子,从包含所述第1片材部和所述第2片材部的外封装体的所述长边方向上的周缘部向外部引出,
所述第1开口和所述第2开口在所述短边方向上,避开所述周缘部的将所述第1片材部与所述第2片材部热熔接的范围而配置。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化学电池的制造方法,
所述第1片材部在所述长边方向上具有与所述第1开口并列的第3开口,
所述第2片材部具有在与所述第1片材部重叠的状态下与所述第3开口连通的第4开口,
所述对准工序包含:将第2销插入贯通所述第3开口和所述第4开口,将所述短边方向上的所述第1片材部与所述第2片材部的相对位置在所述第2销的位置固定的工序。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化学电池的制造方法
所述长边方向上的所述第3开口和所述第4开口的各自的内尺寸与所述长边方向上的所述第2销的外尺寸实际上相同,
在所述对准工序中,将所述长边方向上的所述第1片材部与所述第2片材部的相对位置在所述第2销的位置固定。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化学电池的制造方法,
在所述封闭工序中,沿着所述长边方向将所述第1片材部与所述第2片材部从所述第2销向第1销进行热熔接。
6. 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意1项所述的电化学电池的制造方法,
所述长边方向上的所述第2开口的内尺寸与所述长边方向上的所述第1销的外尺寸实际上相同,
在所述封闭工序中,一边支持所述第2片材部一边将所述第1片材部与所述第2片材部热熔接。
7. 一种电化学电池,包括:
电极体,包含正极和负极;以及
外封装体,收纳所述电极体,
所述外封装体包含:
第1片材部,设有具有长边方向的第1开口;以及
第2片材部,与所述第1片材部重叠,设有与所述第1开口连通,并且在与所述长边方向交叉的短边方向上与所述第1开口定位的第2开口,在所述电极体的周围与所述第1片材部热熔接,
所述第1片材部与所述第2片材部的热熔接部包含沿着所述长边方向延伸的部分。
CN201410093351.1A 2013-03-15 2014-03-14 电化学电池和电化学电池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40516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53830A JP2014179293A (ja) 2013-03-15 2013-03-15 電気化学セル、及び電気化学セルの製造方法
JP2013-053830 2013-03-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1680A true CN104051680A (zh) 2014-09-17

Family

ID=51504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3351.1A Pending CN104051680A (zh) 2013-03-15 2014-03-14 电化学电池和电化学电池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179293A (zh)
CN (1) CN104051680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79293A (ja) 2014-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55305B2 (ja) 亀裂防止構造を含むパウチ型電池ケー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709392B1 (en) Secondary battery
JP6250921B2 (ja) 電池
KR20170049014A (ko) 테이핑을 이용하는 벤팅 구조의 전지셀
US10256457B2 (en) Secondary battery
KR20200114784A (ko) 이차 전지용 전지 케이스 및 파우치 형 이차 전지
US20170069929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manufactured using the same
WO2019121332A1 (en) Pouch cel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JP6136466B2 (ja) 蓄電素子及び蓄電素子の被覆方法
US11901589B2 (en) Cylindrical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KR102234286B1 (ko) 커브드 이차 전지
US20230071692A1 (en) Pouch Type Battery Case and Pouch Type Secondary Battery
JP2022515783A (ja) 二次電池の製造装置及び方法
JP2006134604A (ja) 蓄電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139015B2 (ja) 二次電池の製造装置及び方法
KR101725901B1 (ko) 계단 구조의 전극조립체에 대응하는 형상으로 형성되어 있는 전지케이스를 포함하는 전지셀
JP2015153513A (ja) ラミネート外装電池
CN104051679B (zh) 电化学电池以及电化学电池的制造方法
KR20220092101A (ko) 이차전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8574756B1 (en) Prismatic secondary battery
CN103493248B (zh) 二次电池
US10930979B2 (en)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nergy storage device
CN104051680A (zh) 电化学电池和电化学电池的制造方法
JP5842742B2 (ja) 電極収納セパレータ及び蓄電装置
US11114686B2 (en)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electrode lead exposed within the sealing par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