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9010B - 一种无时间同步的环路辅助水下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时间同步的环路辅助水下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9010B
CN104039010B CN201410288604.0A CN201410288604A CN104039010B CN 104039010 B CN104039010 B CN 104039010B CN 201410288604 A CN201410288604 A CN 201410288604A CN 104039010 B CN104039010 B CN 1040390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loop
ordinary
positioning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886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39010A (zh
Inventor
李德识
张松
陈健
廖子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WHU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WHU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to CN2014102886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390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39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90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390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90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时间同步的环路辅助水下定位方法,首先每个节点通过发送一次HELLO消息与一次测距消息,完成链路对称性探测以及获取对称链路长度。然后,水面锚节点发送一次自身坐标信息,利用距离与坐标信息完成部分节点的定位,得到定位的节点亦发送一次自身坐标信息,进行迭代定位。最后,针对仍未得到定位节点采用环路辅助方法,得到非对称链路连接的邻居节点的坐标与距离,并借此完成定位。得到定位后的节点将发送一次自身坐标信息,引发新的迭代过程,进一步扩大定位覆盖面,并完成整个定位过程。本发明可以满足高精度、高覆盖面的定位需求。在无时间同步的条件下,有效消除水下非对称链路对节点定位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无时间同步的环路辅助水下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下声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下声通信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定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无时间同步的环路辅助水下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陆地可开采的资源日渐匮乏,开发利用水下资源成为必然趋势。其中水下声通信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探索水下世界的有效方式,具有覆盖范围广、数据准确实时以及操作灵活等优点,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水下声通信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位置信息十分重要,结合了位置信息的传感器数据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如何精确有效的获取水下节点的位置信息成为水下声通信传感器网络应用的难题之一。
现有的水下定位技术包括无需测距的定位技术与基于测距的技术,其中基于测距的定位技术绝大部分需要时间同步,而时间同步在水下环境中很难实现。无需测距的定位技术虽不需要时间同步,但是定位精度较低,难以满足高精度应用的需求。少量不需要时间同步的基于测距的定位技术分为基于达到时间差测距的定位技术以及基于双向到达时间测距的定位技术。基于达到时间差测距的定位技术难以应用在大规模的水下网络中,给实际应用带来限制。现有的基于双向到达时间测距的定位技术无法处理水下非对称链路的测距问题,不能达到较高的定位覆盖面。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时间同步的环路辅助水下定位方法,其目的在于,有效避免时间同步,并实现大范围网络的精确定位。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无时间同步的环路辅助水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搭建水下声通信传感器网络,所述的水下声通信传感器网络由两种节点构成:一种为普通节点,另外一种为锚节点,其中普通节点为需要定位的节点,锚节点为已知位置信息的水面节点;
步骤2:采用链路探测机制进行链路探测,首先利用包括普通节点和锚节点在内的每个节点发送一次HELLO消息获取该节点的上游节点号,然后每个节点通过发送一次测距消息获取链路对称性状态并依据双向到达时间测距的原理得到对称链路的长度;
步骤3:利用每一个锚节点主动发送一次坐标信息,完成靠近水面锚节点并可通过对称链路进行定位的普通节点的定位;
步骤4:步骤3中得到定位的普通节点也发送坐标信息,进入迭代定位过程,完成其他可通过对称链路进行定位的普通节点的定位;
步骤5:判断是否有未定位的普通节点,
若无未定位的普通节点,则完成定位过程;
若仍然有未定位的普通节点,继续下面的步骤6;
步骤6:对于仍未得到定位的普通节点,利用环路辅助定位机制寻找一个包含了未知节点和非对称链路链接的邻居节点的环路,环路中除了该未知长度的非对称链路之外,其他链路长度都可知,借助该环路的总延时和已知链路的长度来估算非对称链路的长度,并加以利用对仍未得到定位的普通节点进行定位;
步骤7:判断步骤6中是否有新的普通节点得到定位,
若无新普通节点得到定位,则完成定位过程;
若有新普通节点得到定位,则得到定位的普通节点将发送坐标信息进行新的迭代过程,随后完成定位过程。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的水下声通信传感器网络由两种节点构成:一种为普通节点,另外一种为锚节点,所述的需要定位的普通节点随机布置在水下三维环境中,所述的锚节点均匀分布在水面上,每个锚节点都可以直接接受到GPS信号直接得到位置,并配备有水声调制解调器与所述的普通节点通信,每个普通节点都可以通过水声信道进行通信。
作为优选,所述的锚节点的数量少于所述的普通节点的数量。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的链路探测机制,目的是在无时间同步条件下,获取链路对称性状态与对称链路长度为后续定位阶段服务;包括普通节点和锚节点的每个节点都配备上游节点表和下游节点表,首先每个节点发送一次发包含自身节点号的HELLO消息,当其余节点收到HELLO消息后解析出HELLO包中的节点号加入自己的上游节点表中,并记录本地接收时间;每个节点在发送HELLO消息的同时需要记录自身的本地发送时间,若节点在设定时间内收不到HELLO消息,并且该节点上游节点表不为空,就发送测距消息,其余节点接收到测距消息后检查上游节点号中是否有自己的节点号,如果有则将发送节点号加入到自身下游节点表中,并根据时间计算对应的链路长度保存在下游表中;其中下游节点表中的节点与自己之间都是对称链路。
作为优选,所述的测距消息的格式包含了消息类型、发送节点号、上游节点号和处理时间,所述的处理时间为HELLO消息接收时间与测距消息发送时间的差值。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的完成靠近水面锚节点并可通过对称链路进行定位的普通节点的定位,采用的方法是锚节点直接定位方法,其具体实现过程为每个锚节点在链路检测阶段结束后发送一次位置信息,普通节点收到位置信息后就检查节点号是否在下游节点表中,若在,则代表是对称链路并将坐标与距离加入定位列表中,当定位列表中有3个投影不共线的锚节点坐标时就可以得到定位;通过锚节点直接定位方法,能够直接被锚节点定位的普通节点完成了定位,一些没有得到定位的普通节点的定位列表中也有了部分定位信息待用。
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的迭代定位,其具体实现过程为:在锚节点直接定位方法中得到定位的普通节点会在定位之后发送一次位置信息,与锚节点直接定位方法类似,其余普通节点接收到定位信息就会加以处理,完善自己的定位列表,只要定位列表满足了定位条件,该节点即可得到定位并发送一次位置信息,这样依次迭代下去,通过迭代定位方法,其他可通过对称链路进行定位的普通节点完成了定位;并且少量仍然未得到定位的普通节点的定位列表中也有了部分定位信息待用。
作为优选,步骤6中所述的环路辅助定位机制,所述的水下声通信传感器网络中的普通节点在等待设定时间T后仍然未得到定位,将首先检查下游节点表,满足下游节点表不为空的普通节点将会发送环路测距请求包,其余包括普通节点和锚节点的节点收到环路测距请求包后,对环路测距请求包不直接进行转发,而是需要对环路测距包进行修改,然后发送;若该节点发现自身与该发送环路测距请求包的普通节点之间为对称链路,则将环路测距请求包修改为上游环路测距包;若该节点发现自身与该发送环路测距请求包的普通节点之间为非对称链路并且该节点已经得到定位,则将环路测距请求包修改为下游环路测距包;这样可以让对称链路链接的一跳节点继续寻找环路,从而完成对非对称链路链接的上游节点的测距,而让非对称链路链接的一跳节点转而寻找与源节点为对称链路链接的节点并将自身的坐标与距离信息传递到源节点,从而完成对非对称链路链接的下游节点的测距;上游环路测距包和下游环路测距包统称为环路测距包;收到环路测距包的普通节点或锚节点,首先检查发送节点与自己之间是否为对称链路,如果不是就继续判断发送者和自己是否都已经得到定位,若还不满足则直接丢弃;如果为对称链路或者发送者和自己都已经得到定位,则代表两者之间的链路长度可知,那么就再判断自己是否是是目的节点,如果不是目的节点就更新中继信息和发送节点信息并转发,如果是目的节点就需要继续判断包的类型;若为上游环路测距包就进一步判断节点是否已经定位,若已定位直接发送应答包,若该节点未得到定位则保存消息并等到定位后再发应答包,若为下游环路测距包就直接发应答包,普通节点收到应答包后即可得到定位信息。
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在于:
(1)少量的锚节点均匀分布在水面上,每个锚节点都可以直接接受到GPS信号直接得到位置。需要定位的普通节点随机布置在水下三维环境中,组成水下声通信传感器网络;
(2)采用链路探测机制,首先利用每个节点发送一次HELLO消息获取节点的上游节点号,然后每个节点通过发送一次测距消息获取链路对称性状态并依据双向到达时间测距的原理得到对称链路的长度;
(3)采用锚节点直接定位与迭代定位结合的方式,首先由锚节点主动发送坐标信息,完成部分节点的定位,然后得到定位的节点也发送坐标信息,进入迭代定位过程,完成大部分节点的定位;
(4)针对仍未得到定位的节点,利用环路辅助定位机制寻找一个包含了未知节点和非对称链路链接的邻居节点的环路,环路中除了该未知长度的非对称链路之外,其他链路长度都可知。借助该环路的总延时和已知链路的长度来估算非对称链路的长度,并加以利用进行定位。得到定位的节点将发送坐标信息进行新的迭代过程,完成整个网络节点的定位;
(5)针对测量误差问题,在计算节点坐标时,采用了基于交点数目的位置估算方法。三个以参考节点为圆心,以对应的链路长度为半径的圆的交点数目可能为0-6个,根据不同的交点数目,采用不同的估算方式,得到优化的节点坐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成功避免的时间同步,可实现大范围网络的定位。充分考虑到水下非对称链路的影响并加以利用,有效提高了定位覆盖面。可以有效降低测量误差的影响,提高定位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测距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环路辅助定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水下声通信传感器网络结构为图1所示,水下传感器网络由两种节点构成:一种为普通节点,另外一种为锚节点。少量的锚节点均匀分布在水面上,每个锚节点都可以直接接受到GPS信号直接得到位置,并配备有水声调制解调器与水下普通节点通信。需要定位的普通节点随机布置在水下三维环境中,每个普通节点都可以通过水声信道进行通信。
本发明所描述的一种无时间同步的环路辅助水下定位方法主要流程如图2所示:
步骤1:搭建水下声通信传感器网络,所述的水下声通信传感器网络由两种节点构成:一种为普通节点,另外一种为锚节点,其中普通节点为需要定位的节点,锚节点为已知位置信息的水面节点;
步骤2:采用链路探测机制进行链路探测,首先利用包括普通节点和锚节点在内的每个节点发送一次HELLO消息获取该节点的上游节点号,然后每个节点通过发送一次测距消息获取链路对称性状态并依据双向到达时间测距的原理得到对称链路的长度;
步骤3:利用每一个锚节点主动发送一次坐标信息,完成靠近水面锚节点并可通过对称链路进行定位的普通节点的定位;
步骤4:步骤3中得到定位的普通节点也发送坐标信息,进入迭代定位过程,完成其他可通过对称链路进行定位的普通节点的定位;
步骤5:判断是否有未定位的普通节点,
若无未定位的普通节点,则完成定位过程;
若仍然有未定位的普通节点,继续下面的步骤6;
步骤6:对于仍未得到定位的普通节点,利用环路辅助定位机制寻找一个包含了未知节点和非对称链路链接的邻居节点的环路,环路中除了该未知长度的非对称链路之外,其他链路长度都可知,借助该环路的总延时和已知链路的长度来估算非对称链路的长度,并加以利用对仍未得到定位的普通节点进行定位;
步骤7:判断步骤6中是否有新的普通节点得到定位,
若无新普通节点得到定位,则完成定位过程;
若有新普通节点得到定位,则得到定位的普通节点将发送坐标信息进行新的迭代过程,随后完成定位过程。
具体实施方案包括:
1、链路探测实施方案
本发明采用链路探测机制,目的是在无时间同步条件下,获取链路对称性状态与对称链路长度为后续定位阶段服务。包括普通节点和锚节点的每个节点都配备上游节点表和下游节点表,首先每个节点发送一次发包含自身节点号的HELLO消息。当节点收到HELLO消息后解析出HELLO包中的节点号加入自己的上游节点表中。并记录本地接收时间。每个节点在发送HELLO消息的同时需要记录自身的本地发送时间。若节点在设定时间Thello_wait内收不到HELLO消息,并且该节点上游节点表不为空,就发送测距消息。测距格式包含了消息类型、发送节点号、上游节点信息(上游节点号和处理时间)以及处理时间(HELLO消息接收时间与测距消息发送时间的差值)。节点接收到测距消息后检查上游节点号中是否有自己的节点号,如果有则将发送节点号加入到自身下游节点表中,并根据时间计算对应的链路长度保存在下游表中。很明显下游节点表中的节点与自己之间都是对称链路。
如图3所示,假设节点1与节点2之间是对称链路,节点2发送HELLO包的本地时间为,节点2接收到节点1的测距消息的本地时间为,节点1接收到节点2的HELLO包的本地时间为Tm,节点1发送测距消息的本地时间为T2。另外假设每个节点的发送时延为τs,那么节点1与节点2之间的距离为:
(式壹)
2、锚节点直接定位与迭代定位实施方案
锚节点在链路检测阶段结束后发送一次位置信息,普通节点收到位置信息后就检查节点号是否在下游节点表中,若在,则代表是对称链路并将坐标与距离加入定位列表中,当定位列表中有3个投影不共线的锚节点坐标时就可以得到定位。假设3个点坐标(x1,y1,z1),(x2,y2,z2),(x3,y3,z3),判断投影是否共线只要判断是否为0,若为0代表共线,否则代表不共线。通过锚节点直接定位方法,能够直接被锚节点定位的普通节点完成了定位。并且一些没有得到的定位的普通节点的定位列表中也有了部分定位信息待用。
在锚节点直接定位方法中得到定位的普通节点会在定位之后发送一次位置信息,与锚节点直接定位方法类似,普通节点接收到定位信息就会加以处理,完善自己的定位列表。只要定位列表满足了定位条件,该节点即可得到定位并发送一次位置信息,这样依次迭代下去。通过迭代定位方法,大部分普通节点完成了定位。并且大部分仍然未得到定位的普通节点的定位列表中也有了部分定位信息待用。
3、环路辅助定位实施方案
网络中普通节点在等待Tlocalization时间后仍然未得到定位的节点,首先检查下游节点表,满足下游节点表不为空的普通节点将会发送环路测距请求包,其他普通节点收到环路测距请求包后,对环路测距请求包不直接进行转发,而是需要对环路测距包进行修改,然后发送。若该节点发现自身与源节点之间为对称链路,则将环路测距请求包修改为上游环路测距包。若该节点发现自身与源节点之间为非对称链路并且该节点已经得到定位,则将环路测距请求包修改为下游环路测距包。这样可以让对称链路链接的一跳节点继续寻找环路,从而完成对非对称链路链接的上游节点的测距。而让非对称链路链接的一跳节点转而寻找与源节点为对称链路链接的节点并将自身的坐标与距离信息传递到源节点,从而完成对非对称链路链接的下游节点的测距。上游环路测距包和下游环路测距包统称为环路测距包。
收到环路测距包的普通节点或锚节点,首先检查发送节点与自己之间是否为对称链路,如果不是就继续判断发送者和自己是否都已经得到定位,若还不满足则直接丢弃。如果为对称链路或者发送者和自己都已经得到定位,则代表两者之间的链路长度可知,那么就再判断自己是否是是目的节点,如果不是目的节点就更新中继信息和发送节点信息并转发,如果是目的节点就需要继续判断包的类型。若为上游环路测距包就进一步判断节点是否已经定位,若已定位直接发送应答包,若该节点未得到定位则保存消息并等到定位后再发应答包,若为下游环路测距包就直接发应答包,普通节点收到应答包后即可得到定位信息。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得到一个包含了未定位普通节点和非对称链路链接的邻居节点的环路。环路中除了该未知长度的非对称链路之外,其他链路长度都可知。借助该环路的总延时和已知链路的长度来估算非对称链路的长度。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非对称链路链接的邻居节点包含了两种节点,一种为非对称链路链接的上游节点,另一种为非对称链路链接的下游节点。
如图4所示,假设1号节点为未知节点,2号节点和3号节点与之组成了一个环路,图4中分别展示了环路辅助定位机制让1号节点获取非对称链路链接的上游节点(3号节点)以及非对称链路链接的下游节点(2号节点)的距离和坐标。1号节点发送环路测距请求包,2号节点为一跳节点将发送上游环路测距包或下游环路测距包,3号节点发送应答包,已知长度路径的总长度为D,请见图4,可以得到D=d12+d23或者D=d23+d31,其中dij表示节点i与节点j之间的距离;
假设每个节点的发送延迟为τs,那么总延迟为:
(式贰)
其中,表示节点3发送应答包的本地时间,表示节点3接收到节点2发送的环路测距包的本地时间;
若有多个中继节点,假设环路中除了节点1以外还有i个中继节点,每个中继节点的接收和发送时间为并且已知长度路径总长度为D,同样假设每个节点的发送延迟为τs,那么总延迟为:
(式叁)
最后节点1可以计算出非对称链路链接的上游节点3或者非对称链路链接的上游节点2到自己的距离为:
(式肆)
4、高精度位置估计实施方案
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误差是无法避免的。常常会出现三个以参考节点为圆心,以对应的链路长度为半径的圆并不是交于一点的情况,也就是说节点计算出来的坐标不是唯一的,三个圆之间可能有的交点数目为0-6个,我们的方案是:当三个圆没有恰好相交于一点时,首先选出3个点组成一个参考三角形,然后取该参考三角形的质心作为未知节点的位置。当三个圆恰好相交于一点时,则直接取该交点为未知节点的位置。
当两个圆之间有交点或切点时,参考三角形的顶点在交点或切点中取,当两个圆之间无交点或切点时,我们取圆心连线的半径比例点为参考三角形的顶点。假设两个圆心坐标为r1:(x1,y1),r2:(x2,y2),半径比例点坐标为r′:(x,y),半径分别为l1,l2。那么半径比例点的坐标计算如下:
(式伍)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未详细阐述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替换或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请求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无时间同步的环路辅助水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搭建水下声通信传感器网络,所述的水下声通信传感器网络由两种节点构成:一种为普通节点,另外一种为锚节点,其中普通节点为需要定位的节点,锚节点为已知位置信息的水面节点;
步骤2:采用链路探测机制进行链路探测,首先利用包括普通节点和锚节点在内的每个节点发送一次HELLO消息获取该节点的上游节点号,若节点在设定时间Thello_wait内收不到HELLO消息,并且该节点上游节点表不为空,就发送测距消息;然后发送测距消息的节点通过发送一次测距消息获取链路对称性状态并依据双向到达时间测距的原理得到对称链路的长度;
步骤3:利用每一个锚节点主动发送一次坐标信息,完成靠近水面锚节点并可通过对称链路进行定位的普通节点的定位;
步骤4:步骤3中得到定位的普通节点也发送坐标信息,进入迭代定位过程,完成其他可通过对称链路进行定位的普通节点的定位;
步骤5:判断是否有未定位的普通节点,
若无未定位的普通节点,则完成定位过程;
若仍然有未定位的普通节点,继续下面的步骤6;
步骤6:对于仍未得到定位的普通节点,利用环路辅助定位机制寻找一个包含了未知节点和非对称链路链接的邻居节点的环路,环路中除了该未知长度的非对称链路之外,其他链路长度都可知,借助该环路的总延时和已知链路的长度来估算非对称链路的长度,并加以利用对仍未得到定位的普通节点进行定位;
其中所述的环路辅助定位机制,具体实现过程是:所述的水下声通信传感器网络中的普通节点在等待设定时间T后仍然未得到定位,将首先检查下游节点表,满足下游节点表不为空的普通节点将会发送环路测距请求包,其余包括普通节点和锚节点的节点收到环路测距请求包后,对环路测距请求包不直接进行转发,而是需要对环路测距包进行修改,然后发送;若该节点发现自身与该发送环路测距请求包的普通节点之间为对称链路,则将环路测距请求包修改为上游环路测距包;若该节点发现自身与该发送环路测距请求包的普通节点之间为非对称链路并且该节点已经得到定位,则将环路测距请求包修改为下游环路测距包;上游环路测距包和下游环路测距包统称为环路测距包;
收到环路测距包的普通节点或锚节点,首先检查发送节点与自己之间是否为对称链路,如果不是就继续判断发送者和自己是否都已经得到定位,若还不满足则直接丢弃;如果为对称链路或者发送者和自己都已经得到定位,则代表两者之间的链路长度可知,那么就再判断自己是否是是目的节点,如果不是目的节点就更新中继信息和发送节点信息并转发,如果是目的节点就需要继续判断包的类型;若为上游环路测距包就进一步判断节点是否已经定位,若已定位直接发送应答包,若该节点未得到定位则保存消息并等到定位后再发应答包,若为下游环路测距包就直接发应答包,普通节点收到应答包后即可得到定位信息;
步骤7:判断步骤6中是否有新的普通节点得到定位,
若无新普通节点得到定位,则完成定位过程;
若有新普通节点得到定位,则得到定位的普通节点将发送坐标信息进行新的迭代过程,随后完成定位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时间同步的环路辅助水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水下声通信传感器网络由两种节点构成:一种为普通节点,另外一种为锚节点,所述的需要定位的普通节点随机布置在水下三维环境中,所述的锚节点均匀分布在水面上,每个锚节点都可以直接接受到GPS信号直接得到位置,并配备有水声调制解调器与所述的普通节点通信,每个普通节点都可以通过水声信道进行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时间同步的环路辅助水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节点的数量少于所述的普通节点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时间同步的环路辅助水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链路探测机制,目的是在无时间同步条件下,获取链路对称性状态与对称链路长度为后续定位阶段服务;包括普通节点和锚节点的每个节点都配备上游节点表和下游节点表,首先每个节点发送一次发包含自身节点号的HELLO消息,当其余节点收到HELLO消息后解析出HELLO包中的节点号加入自己的上游节点表中,并记录本地接收时间;每个节点在发送HELLO消息的同时需要记录自身的本地发送时间,若节点在设定时间内收不到HELLO消息,并且该节点上游节点表不为空,就发送测距消息,其余节点接收到测距消息后检查上游节点号中是否有自己的节点号,如果有则将发送节点号加入到自身下游节点表中,并根据时间计算对应的链路长度保存在下游表中;其中下游节点表中的节点与自己之间都是对称链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时间同步的环路辅助水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距消息的格式包含了消息类型、发送节点号、上游节点号和处理时间,所述的处理时间为HELLO消息接收时间与测距消息发送时间的差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时间同步的环路辅助水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完成靠近水面锚节点并可通过对称链路进行定位的普通节点的定位,采用的方法是锚节点直接定位方法,其具体实现过程为每个锚节点在链路检测阶段结束后发送一次位置信息,普通节点收到位置信息后就检查节点号是否在下游节点表中,若在,则代表是对称链路并将坐标与距离加入定位列表中,当定位列表中有3个投影不共线的锚节点坐标时就可以得到定位;通过锚节点直接定位方法,能够直接被锚节点定位的普通节点完成了定位,一些没有得到定位的普通节点的定位列表中也有了部分定位信息待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时间同步的环路辅助水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迭代定位,其具体实现过程为:在锚节点直接定位方法中得到定位的普通节点会在定位之后发送一次位置信息,与锚节点直接定位方法类似,其余普通节点接收到定位信息就会加以处理,完善自己的定位列表,只要定位列表满足了定位条件,该节点即可得到定位并发送一次位置信息,这样依次迭代下去,通过迭代定位方法,其他可通过对称链路进行定位的普通节点完成了定位;并且少量仍然未得到定位的普通节点的定位列表中也有了部分定位信息待用。
CN201410288604.0A 2014-06-24 2014-06-24 一种无时间同步的环路辅助水下定位方法 Active CN1040390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88604.0A CN104039010B (zh) 2014-06-24 2014-06-24 一种无时间同步的环路辅助水下定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88604.0A CN104039010B (zh) 2014-06-24 2014-06-24 一种无时间同步的环路辅助水下定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9010A CN104039010A (zh) 2014-09-10
CN104039010B true CN104039010B (zh) 2017-07-11

Family

ID=51469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88604.0A Active CN104039010B (zh) 2014-06-24 2014-06-24 一种无时间同步的环路辅助水下定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390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5972B (zh) * 2014-12-31 2017-04-05 苏州触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声波的多媒体设备群对新增设备的免同步定位方法
CN115087093B (zh) * 2022-06-08 2024-03-12 燕山大学 一种面向海洋的水下节点迭代定位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3818A (zh) * 2009-02-17 2009-07-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三维定位方法
CN102621522A (zh) * 2011-12-28 2012-08-01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方法
CN102695126A (zh) * 2012-06-12 2012-09-26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水下传感器网络定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3818A (zh) * 2009-02-17 2009-07-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三维定位方法
CN102621522A (zh) * 2011-12-28 2012-08-01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方法
CN102695126A (zh) * 2012-06-12 2012-09-26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水下传感器网络定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ime-synchronization free localization in large scale 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s;wei cheng;《29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s Workshops》;2009123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9010A (zh) 2014-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ohnson et al. Ultra-wideband aiding of GPS for quick deployment of anchors in a GPS-denied ad-hoc sensor track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Su et al. Localiz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in AUV-aided underwater sensor network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US767956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sitioning using multipath signals
US9332383B2 (en) Time of arrival based positioning system
KR101991111B1 (ko) 협동 위치결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라디오 통신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7850658A (zh) 具有自适应主动定位的增强型被动定位
Rodriguez et al. In-building location using bluetooth
US8489114B2 (en)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based positioning system
CN108370551A (zh) 基于到达时间差定位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US20130072220A1 (en) Hybrid tdoa and toa based positioning system
JP2009524979A (ja) 経路損失ポリゴンによる測位
CN105959914A (zh) 基于时间差测量的传感网时间同步和定位联合处理方法
CN103415072A (zh) 一种无线传感网络中基于估距的定位方法
Li et al. Localization and tracking for AUVs in marine information networks: Research directions, recent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CN101726725B (zh) 基于全局式优化策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方法
CN102395198A (zh) 无线传感网络基于信号强度的节点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2264127B (zh) 基于共面度的无线传感网络的三维定位方法
CN104039010B (zh) 一种无时间同步的环路辅助水下定位方法
Agarwal et al. Localization and correction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for nodes in UWSN-LCLI
CN101730224B (zh) 基于分布式优化策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方法
CN105764025B (zh) 多网定位查询方法和系统
CN109991634A (zh) 基于卫星地球站的卫星位置速度数据处理方法
Sun et al. Multi-robot range-only SLAM by active sensor nodes for urban search and rescue
Kundu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time synchronization-free distributed localization scheme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
CN106028414A (zh) 一种反向水下定位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