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9003B - 通信网络中用于随机接入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网络中用于随机接入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9003B
CN104039003B CN201410282759.3A CN201410282759A CN104039003B CN 104039003 B CN104039003 B CN 104039003B CN 201410282759 A CN201410282759 A CN 201410282759A CN 104039003 B CN104039003 B CN 1040390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ess
power
transmission power
pream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827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39003A (zh
Inventor
R.巴尔德梅尔
A.富鲁斯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0668227&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4039003(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4039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9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39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90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50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at the moment of starting communication in a multiple access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0Open loop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ath lo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名称为通信网络中用于随机接入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其涉及在通信网络内第一通信装置中用于设计第一通信装置的随机接入发射功率设定的方法,包括在无线电信道上从第二通信装置接收(42)指明随机接入接收功率的数据。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接收的数据以及影响在第二通信装置的随机接入检测性能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来确定(44)第二通信装置的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根据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第一通信装置确定(46)待使用随机接入发射功率,以及第一通信装置按照所确定的待使用随机接入传输设计(48)第一通信装置的随机接入发射功率设定。

Description

通信网络中用于随机接入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中的方法和装置,具体来说,用于设计通信装置的随机接入发射(transmission)功率设定。
背景技术
在现代蜂窝无线电系统中,无线电网络对用户设备UE的行为有严格控制。例如频率、定时和功率的上行链路传输参数经由从基站到UE的下行链路DL控制信令进行调节。
在加电时或者在长待机时间之后,UE未在上行链路中被同步。因此,接入网络的第一步骤是获得对网络的同步。这通常由UE通过监听下行链路信号并且从这种信号得到下行链路定时同步、频率误差估计以及DL路径损耗估计来进行。即使这时UE被时间同步到DL,但是UE所传送的信号因未知往返(round trip)定时而仍然没有与在基站的预期接收定时对齐。因此,在开始业务(traffic)之前,UE必须执行对网络的随机接入(RA)过程。在RA之后,eNodeB可估计UE上行链路的定时未对齐,并且发送校正消息。随机接入过程还可由经同步的UE在没有数据传输的有效上行链路分配的情况下使用,以便请求这类分配。
通常提供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供UE请求对网络的接入。使用接入突发,其包含具有带良好自相关性质的特定序列的前同步码。PRACH可与业务信道正交。例如,在GSM中,定义特殊PRACH时隙。由于多个UE可同时请求接入,所以冲突可在请求UE之间发生。因此,LTE定义多个RA前同步码。执行RA的UE从池(pool)中随机拣选前同步码,并且将其传送。前同步码表示随机UE ID,其由eNodeB在准予UE对网络的接入时使用。
eNodeB接收器可解析采用不同前同步码所执行的RA尝试,并且使用对应的随机UEID向各UE发送响应消息。如果多个UE同时使用同一前同步码,则发生冲突,并且RA尝试极可能不成功,因为eNodeB无法区分具有相同随机UE ID的两个用户。在LTE中,在各小区中提供64个前同步码。指配给相邻小区的前同步码通常是不同的,以确保一个小区中的RA不会在相邻小区中触发任何RA事件。因此,必须进行广播的信息是可用于当前小区中RA的前同步码集合。
UE用来传送RA前同步码的功率通常经由开环功率控制进行计算。UE对具有已知发射功率的一些下行链路信号-例如参考信号或同步信号-测量功率,并且计算DL路径损耗。用于估计路径的信号的功率必须已知,因此必须经由在初始接入时进行广播或者可能经由切换时的专用信令向UE发信号通知这种信息。
路径损耗计算为:
PL=PRS,RX-PRS,TX
其中,PRS,RX和PRS,TX分别是用于路径损耗估计的信号的接收和发射功率,单位为dBm。
为了保持RA接收的某种质量标准,要求在基站的最小信号噪声(干扰)比。基站知道当前干扰状况,并且因此可计算RA信号满足所需质量标准在基站必须具有的最小所需信号功率P0,RACH。还向UE发信号通知该功率等级。使用该功率等级连同先前计算的路径损耗,UE这时计算:
PRACH=min{P0,RACH-PL+(N-1)ΔRACH,Pmax}
这是在基站取得功率等级P0,RACH所需的发射功率。这意味着,路径损耗-它在DL中已经计算-对于UL是相同的,这对于FDD系统通常并非如此。因此,开环功率控制是一种相当粗略的机制。为了克服这种限制,应用很频繁的功率斜升(ramping)。在这里,各后续尝试采用以ΔRACH增加的发射功率来执行。在上式中,这通过项(N-1)·ΔRACH来反映,其中N是传输尝试次数。
在eNodeB的干扰等级以及因而所需目标接收功率P0,RACH取决于许多因素,并且可在大范围改变。通常,P0,RACH采用相当低数量的位-例如4位-来进行编码和传送,并且跨越大约30dB的范围。
预计LTE系统将部署在大范围的情形中,从微微小区到高达100km及以上的极大小区。由于RA是由UE接入网络所执行的第一过程,所以至关重要的是,随机接入在所有预期情形中起作用。如果RA失败,则UE无法接入网络。
为了确保满意的RA性能,LTE标准定义多个前同步码格式。对于FDD模式,定义四个前同步码,TDD模式甚至指定附加的第五前同步码。这些前同步码中的一些设计用于较大小区,并且因而比其它前同步码长。接收功率且因而随机接入过程的性能受RA配置影响。
发明内容
本文中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实现有效的随机接入过程。
实施例涉及在通信网络内第一通信装置中用于设计第一通信装置的随机接入发射功率设定的方法。
第一通信装置在无线电信道上从第二通信装置接收指明随机接入接收功率的数据。然后,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接收的数据以及影响在第二通信装置的随机接入检测性能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来确定第二通信装置的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此外,第一通信装置根据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确定待使用随机接入发射功率,并且按照所确定的待使用随机接入传输设计第一通信装置的随机接入发射功率设定。
为了执行该方法,提供第一通信装置。第一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布置,配置成在无线电信道上从第二通信装置接收指明随机接入接收功率的数据,以检测随机接入传输。第一通信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设置成根据所接收的数据以及影响在第二通信装置的随机接入检测性能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来确定第二通信装置的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控制单元还设置成根据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确定随机接入发射功率设计设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在通信网络内第二通信装置中用于通过无线电信道传送数据的方法。
第二通信装置确定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使得第二通信装置能够使用随机接入配置参数检测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随机接入请求。然后,第二通信装置根据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和随机接入配置参数来确定数据,并且通过无线电信道将该数据传送给第一通信装置。
为了执行该方法,提供第二通信装置。第二通信装置包括:控制单元,设置成确定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使得第二通信装置能够检测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随机接入请求。控制单元还设置成根据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和随机接入配置参数确定数据。第二通信装置还包括:传送布置,配置成通过无线电信道将该数据传送给第一通信装置。
实施例涉及其中传输的功率设定考虑前同步码格式并且后续随机接入过程将会更有效的方法和装置。
附图说明
现在相对附图更详细地描述实施例,附图中:
图1示出通信网络中通信装置的示意概图,
图2示出对LTE中定义的五个前同步码格式的信号噪声比的漏检性能,
图3示出示意组合方法和信令方案,
图4示出在第一通信装置中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5示出第一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6示出在第二通信装置中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以及
图7示出第二通信装置的示意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不过,本发明可通过许多不同形式来体现,而不应当认为被局限于本文所提出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是全面和完整的,并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全面传达本发明的范围。相似标号通篇表示相似要素。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旨在要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种”和“该”意在也包含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说明。还要理解,术语“包括”和/或“包含”在本文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要素和/或组件,但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操作、要素、组件和/或上述各项的组。
除非另加定义,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还要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本说明书上下文以及相关领域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而不会以理想化或过分正式的意义进行理解,除非本文中这样明确定义。
下面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框图和/或流程图图示来描述本发明。要理解,框图和/或流程图图示的若干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图示中框的组合可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可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便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运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部件。
本文中将本发明描述为在又表示为移动装置的通信装置中使用并与其配合使用。在本发明上下文中,移动装置可以是例如移动电话、PDA(个人数字助理)、基站或者例如膝上型计算机的任何其它类型的便携计算机。
通信网络可以例如是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如GPRS网络、第三代WCDMA网络、LTE等。给定通信的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当然还存在可用以体现本发明的未来类型的无线通信网络。
通信装置包括用户设备、基站、控制器节点、它们的组合等。
控制单元可包括单个处理单元或者多个处理单元。类似地,存储器单元可包括单个或多个存储器单元,例如内部和/或外部存储器。
图1中,示出通信网络1中例如UE等的通信装置10的示意概图。在加电时或者在长待机时间之后,UE10未在到基站20的上行链路4中被同步。因此,接入网络的第一步骤是获得对网络1的同步。这通常由UE10通过监听下行链路3上的信令并且从这种信号得到下行链路定时同步、频率误差估计以及DL路径损耗估计来进行。
基站20向UE10发信号通知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的指示,使得基站20能够检测来自UE10的随机接入请求。
UE10根据所确定的第二通信装置的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确定要使用的随机接入发射功率。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基于收到的指示以及影响在第二通信装置的随机接入检测性能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
例如,影响在第二通信装置的随机接入检测性能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可以是前同步码格式。采用较长的前同步码,eNodeB接收器可在较长时间积累所接收的信号功率,并且因而能以低于较短前同步码所需的信号噪声比进行工作。
另一方面,TDD模式中的附加第五前同步码非常短,并且因此需要更高的信号噪声比。
即使采用现有解决方案可从近似30dB宽的间隔中选取P0,RACH,特定前同步码的有用间隔仍较低。例如,短TDD前同步码不会对来自该间隔下端的P0,RACH值起作用,而长前同步码通常不要求最高的P0,RACH值。
不同的RA配置在eNodeB接收器要求不同信号功率以取得相同检测性能,并且实施例校正发射功率以考虑这些不同等级。这意味着,所需接收功率的值范围比没有校正更好地适合个别前同步码格式/基本循环移位值等。循环移位值是用于得到根序列中循环移位单元(unit)的参数,并且可按照循环移位值对子组(subgroup)进行排序。
图2中,对LTE中定义的五个前同步码格式示出信号噪声比的漏检性能。前同步码格式0、1用曲线L0、L1示出。前同步码格式2和3用曲线L2、L3示出,并且短前同步码格式4在曲线L4中示出。可以看到,前同步码格式3要求比前同步码格式4小9dB的信号噪声比,以取得le-3的漏检率。
建议对描述所需发射功率的公式添加前同步码格式相关校正项。这使预期接收功率范围上移或下移到对所使用前同步码更适合的功率间隔。
由于无论如何都向UE发信号通知前同步码格式,所以UE知道要使用哪个前同步码,并且因而还知道前同步码相关偏移。对于前同步码格式0和1(正常长)这个偏移可以为0,对于前同步码格式2和3(长前同步码)为负,而对于前同步码格式4(极短前同步码)为正。
另一解释是,按照前同步码格式以不同方式解释位组合(bit pattern)信令P0,RACH
另一种可能性是将不同偏移用于不同PRACH传输目的。例如,与其它PRACH传输相比,切换之后目标小区中的(时间临界)PRACH传输可使用正偏移。
用于计算RA发射功率的公式
PRACH=min{P0,RACH-PL+(N-1)ΔRACH,Pmax}
这时通过取决于前同步码格式的偏移进行修改:
PRACH=min{P0,RACH-PL+(N-1)ΔRACHPreamble,Pmax}。
对于正常长前同步码(格式0、1)、长前同步码(格式2、3)和短前同步码(格式4),ΔPreamble的可能设定分别可能例如为0dB、-3dB和8dB。对于P0,RACH的[-120,-90]dBm的范围,P0,RACH-ΔPreamble的有效范围这时对于正常、长和短前同步码格式分别变为[-120,-90]、[-123,-93]和[-112,-82]。这些间隔更好地适合不同前同步码的典型所需信号功率等级。
另一种解释是使原始公式保持不变,即:
PRACH=min{P0,RACH-PL+(N-1)ΔRACH,Pmax}
但以不同方式解释位组合信令P0,RACH
表1示出信号通知的P0,RACH索引到实际P0,RACH值的可能映射。
表1:信号通知的P0,RACH索引根据前同步码格式映射到不同P0,RACH值。在这个示例中,明智配置前同步码格式0、1和2、3具有相同映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RA发射功率的公式根据用于构成RA前同步码的基本循环值NCS采用又一校正项进行修改。根据NCS值,需要不同阈值来保持某个误警报率。较高阈值值改进误警报率,但对漏检有不利影响。
在这里,信号通知的P0,RACH索引根据NCS映射到不同P0,RACH值的备选解释是可能的。
我们还注意到,甚至在单个小区中准许多个前同步码格式的情况下,上述发明也适用。根据UE用以执行RA选择哪个前同步码,它应用适当的校正项。
在描述期间,我们假定不同长度的前同步码,并且它们根据该长度而具有不同的检测能力。但是,甚至前同步码之间的其它差异可导致不同的检测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上述本发明也可适用。
不同RA前同步码在eNodeB接收器要求不同信号功率,以实现相同检测性能。实施例建议将校正项加入所需RA接收功率的信号通知值,以考虑这些不同等级。这意味着,所需接收功率的值范围比没有校正更好地适合个别前同步码。
由于无论如何均向UE发信号通知前同步码格式,所以不需要附加信令。
参照图3,示出示意组合方法和信令方案。信令在第一通信装置10与第二通信装置20之间执行。在所示示例中,第一通信装置10包括用户设备,而第二通信装置20包括基站。基站的预期接收功率基于随机接入配置参数,并且在所示示例中,该参数是随机接入前同步码格式。但是,应当理解,这种参数而是可包括随机接入、基本循环移位值、它们的组合等。
在步骤S1,基站20根据质量标准、RA参数等计算预期接收功率Pdesired。
在步骤S2,基站20根据Pdesired以及影响在基站的用户设备随机接入操作的检测性能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格式来确定指明功率值的指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Psignaled是来自Pdesired的、考虑到与随机接入前同步码格式相关的偏移值的计算值。在下一步骤,基站在表中查找值Psignaled或者最接近Psignaled的值。从表中确定与匹配/最接近值对应的索引值,并且将这个索引值用作指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包含各自与随机接入配置参数值对应的多个列的表中查找Pdesired。从表中确定与Pdesired或者最接近Pdesired的值对应的索引值,并且将这个索引值用作指针值。
在步骤S3,基站20通过无线电信道将指针值例如作为单播、广播和/或多播传送给用户设备10。
在步骤S4,用户设备10接收该指针值,读取该指针值,并且确定要使用的随机接入发射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10使用表中的指针值来查找Psignaled。根据Psignaled以及从前一信令已知或者由用户设备根据携带该指针值的所接收信号所确定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格式,确定Pdesired。例如,将基于前同步码格式的偏移功率值加到Psignaled。然后,将Pdesired用于确定要使用的随机接入发射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10使用表的行和列中的指针连同随机接入前同步码格式、定义行的指针值以及定义列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格式来确定Pdesired。
在步骤S5,用户设备以设置成使用所确定随机接入发射功率的操作模式对自身进行设置。
在步骤S6,用户设备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并且通过无线电信道使用所确定的随机接入发射功率将随机接入数据传送给基站。
图4中,示出在第一通信装置中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该方法用于设计考虑到影响在第二通信装置的随机接入检测性能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的、第一通信装置的发射功率设定。该参数可以是前同步码格式、基本循环移位值等。
在步骤42,第一通信装置在无线电信道上从第二通信装置接收指明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的数据。该数据可以是将要在表中使用的指针值等。
在步骤44,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接收的数据以及影响在第二通信装置的随机接入检测性能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来确定第二通信装置的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接收的数据包括指明随机接入接收功率表中信号通知随机接入接收功率的指针值,并且确定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的步骤基于信号通知随机接入接收功率和随机接入配置参数。确定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的步骤还可包括要通过对信号通知随机接入接收功率加/减偏移值来计算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其中偏移值基于随机接入配置参数。
在一些备选实施例中,所接收的数据包括指明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表中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的指针值,并且确定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的步骤包括要使用表中的指针值连同随机接入配置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表可包括由指针值和随机接入配置参数值定义的行和列。
在步骤46,第一通信装置根据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确定要使用的随机接入发射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要使用的预期随机接入发射功率的步骤还包括要考虑第一通信装置与第二通信装置之间的功率路径损耗。
在步骤48,第一通信装置以使用所确定随机接入发射功率的操作模式对自身进行设置。
在可选步骤50,第一通信装置使用所确定随机接入发射功率来执行随机接入过程。
为了执行该方法,提供第一通信装置。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用户设备,例如移动电话、PDA、膝上型计算机;基站;控制器;它们的组合等。
图5中,示出示为用户设备的第一通信装置的示意概图。第一通信装置10设置成与第二通信装置进行通信,以设置考虑到影响在第二通信装置的随机接入传输检测性能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的第一通信装置的发射功率设定设计。该参数可以是前同步码格式、基本循环移位值等。
第一通信装置10包括接收布置103,接收布置103配置成在无线电信道上从第二通信装置接收指明随机接入接收功率的信号,以便检测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随机接入传输。
第一通信装置10还包括控制单元101,控制单元101设置成根据所接收的数据以及影响在第二通信装置的随机接入传输检测性能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来确定第二通信装置的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控制单元101还设置成根据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确定随机接入发射功率设计设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01还设置成考虑第一通信装置与第二通信装置之间的功率路径损耗,以便确定随机接入发射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接收的数据可包括指针值,指针值设置成指明在第一通信装置中存储器单元107上存储的随机接入接收功率表中的信号通知随机接入接收功率。然后,控制单元101设置成根据信号通知随机接入接收功率指针和随机接入配置参数确定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
此外,控制单元101还可设置成通过对信号通知随机接入接收功率加/减偏移值来计算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其中偏移值基于随机接入配置参数。
在一些备选实施例中,所接收的数据包括指针值,指针值指明在第一通信装置中存储器单元107上存储的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表中的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然后,控制单元101设置成使用表中的指针值连同随机接入配置参数来确定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该表可包括由指针值和随机接入配置参数值定义的行和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单元107具有存储于其上的数据和/或表以及设置成在控制单元101上运行以执行方法的应用程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01可设置成使用随机接入发射功率设计来执行随机接入操作,并且通过第一通信装置的传送布置105将随机接入请求传送给第二通信装置或者不同的通信装置。
第一通信装置包括UE、基站、基站控制器等。
图6中,示出在第二通信装置中通过无线电信道传送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概图。
在步骤52,第二通信装置确定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使得第二通信装置能够使用影响在第二通信装置的随机接入检测性能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来检测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随机接入请求。
在步骤54,第二通信装置根据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和随机接入配置参数确定数据。随机接入配置参数包括前同步码格式、随机接入配置的基本循环移位值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装置还根据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和随机接入配置参数确定信号通知随机接入接收功率。然后,根据所确定的信号通知随机接入接收功率从信号通知随机接入接收功率表中检索指针值,然后将其包含到数据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从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和偏移值计算信号通知随机接入接收功率,其中偏移值基于随机接入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装置还确定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表中的指针。根据所确定的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和随机接入配置参数来确定指针值。数据包括指针值,并且表可以是包含行和列的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表,行和列由指针值和随机接入配置参数值定义。
在步骤56,第二通信装置在无线电信道上将数据传送给第一通信装置。
为了执行该方法,提供第二通信装置。第二通信装置可包括基站、控制器、用户设备、它们的组合等。
图7中,示出第二通信装置20的示意概图。
第二通信装置20包括控制单元201,控制单元201设置成确定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使得第二通信装置能够检测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随机接入请求。
控制单元201还设置成根据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以及影响在第二通信装置的随机接入检测性能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来确定数据。随机接入配置参数可包括前同步码格式、随机接入配置的基本循环移位值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201还设置成根据存储器单元207上存储的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和随机接入配置参数来确定信号通知随机接入接收功率。另外,控制单元201设置成根据所确定的信号通知随机接入接收功率从信号通知随机接入接收功率表确定指针值。所传送的数据则包括所确定的指针值。
这里应当注意,控制单元201则可设置成在计算中通过使用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和偏移来计算预期的信号通知随机接入发射接收功率,其中偏移值与随机接入配置参数有关。
在一些备选实施例中,所传送的数据包括指针值,并且控制单元201设置成通过确定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表中的指针值来确定数据。指针值设置成根据所确定的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和随机接入配置参数进行确定。该表包括由指针值和随机接入配置参数值定义的行和列。
第二通信装置20还包括传送布置205,传送布置205配置成通过无线电信道将数据传送给第一通信装置。
第二通信装置包括基站、基站控制器、UE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单元207具有存储于其上的数据和/或表以及设置成在控制单元201上运行以执行方法的应用程序。第二通信装置20还可包括与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网络接口209以及设置成接收随机接入请求等的接收布置203。
在附图和说明书中,公开了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但是,在不实质背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进行许多变更和修改。因此,虽然采用具体术语,但是,它们仅以一般及描述意义来使用,而不是用于限制目的,本发明的范围由随附权利要求定义。

Claims (12)

1.一种在长期演进通信网络内用户设备(10)中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在无线电信道上从基站(20)接收(42)指明随机接入接收功率的数据,
-使用随机接入发射功率来传送(50)随机接入数据,所述随机接入发射功率根据所接收数据以及影响在所述基站(20)的随机接入检测性能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并且还根据被设置成基于发射尝试次数来增加所述随机接入发射功率的功率斜升以及用户设备(10)与基站(20)之间的功率路径损耗来确定,其中,所述参数包含前同步码格式和/或前同步码的基本循环移位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所接收数据和所述参数来确定(44)所述基站(20)的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以及
基于所述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和所述功率斜升并且还考虑所述功率路径损耗,来计算要使用的随机接入发射功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发射功率是基于包括前同步码格式的所述参数的偏移值。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发射功率是基于前同步码格式相关偏移。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功率路径损耗包括用于具有已知发射功率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与发射功率之间的差。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发射功率基于以下公式来确定:
PRACH=min{P0,RACH-PL+(N-1)ΔRACHPreamble,Pmax}
其中:
PRACH包括随机接入发射功率,
P0,RACH包括所指明的随机接入接收功率,
PL包括功率路径损耗,
ΔRACH包括功率斜升,
N包括发射尝试次数,
ΔPreamble包括包含前同步码格式和/或前同步码的基本循环移位值在内的所述参数的偏移值,以及
Pmax包括最大随机接入发射功率。
7.一种设置成被包括在长期演进网络中的用户设备(10),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机(103),被配置成在无线电信道上从基站(20)接收指明随机接入接收功率的数据以检测随机接入传输,以及
发射机,被配置成使用随机接入发射功率来传送随机接入数据,所述随机接入发射功率根据所接收数据以及影响在所述基站(20)的随机接入检测性能的随机接入配置参数,并且还根据被设置成基于发射尝试次数来增加所述随机接入发射功率的功率斜升以及用户设备(10)与基站(20)之间的功率路径损耗来确定,其中,所述参数包含前同步码格式和/或前同步码的基本循环移位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设备(10),还包括控制单元(101),所述控制单元(101)被设置成:
基于所述所接收数据和所述参数来确定所述基站(20)的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以及
基于所述预期随机接入接收功率和所述功率斜升并且还考虑所述功率路径损耗,来计算要使用的随机接入发射功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10),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发射功率是基于包括前同步码格式的所述参数的偏移值。
10.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10),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发射功率是基于前同步码格式相关偏移。
11.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10),其中,所述功率路径损耗包括用于具有已知发射功率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与发射功率之间的差。
12.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10),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发射功率基于以下公式来确定:
PRACH=min{P0,RACH-PL+(N-1)ΔRACHPreamble,Pmax}
其中:
PRACH包括随机接入发射功率,
P0,RACH包括所指明的随机接入接收功率,
PL包括功率路径损耗,
ΔRACH包括功率斜升,
N包括发射尝试次数,
ΔPreamble包括包含前同步码格式和/或前同步码的基本循环移位值在内的所述参数的偏移值,以及
Pmax包括最大随机接入发射功率。
CN201410282759.3A 2008-01-11 2008-10-07 通信网络中用于随机接入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0390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49308P 2008-01-11 2008-01-11
US61/020493 2008-01-11
US61/020,493 2008-01-11
CN200880124891.4A CN101911794B (zh) 2008-01-11 2008-10-07 通信网络中用于随机接入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4891.4A Division CN101911794B (zh) 2008-01-11 2008-10-07 通信网络中用于随机接入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9003A CN104039003A (zh) 2014-09-10
CN104039003B true CN104039003B (zh) 2019-04-23

Family

ID=4066822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82759.3A Active CN104039003B (zh) 2008-01-11 2008-10-07 通信网络中用于随机接入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200880124891.4A Active CN101911794B (zh) 2008-01-11 2008-10-07 通信网络中用于随机接入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4891.4A Active CN101911794B (zh) 2008-01-11 2008-10-07 通信网络中用于随机接入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2)

Country Link
US (2) US8194575B2 (zh)
EP (3) EP2806698B1 (zh)
JP (1) JP4944254B2 (zh)
KR (1) KR101537128B1 (zh)
CN (2) CN104039003B (zh)
AU (1) AU2008345735B2 (zh)
BR (1) BRPI0822023B8 (zh)
CA (1) CA2711607C (zh)
DK (3) DK2806698T3 (zh)
EG (1) EG26216A (zh)
ES (3) ES2791277T3 (zh)
HK (2) HK1151404A1 (zh)
IL (1) IL206328A (zh)
MA (1) MA32047B1 (zh)
MX (1) MX2010006095A (zh)
MY (1) MY152765A (zh)
NZ (1) NZ585742A (zh)
PT (1) PT3397009T (zh)
SA (1) SA109300013B1 (zh)
TR (1) TR201810929T4 (zh)
WO (1) WO2009088338A1 (zh)
ZA (1) ZA2010038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06698B1 (en) 2008-01-11 2018-05-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4854821B2 (ja) 2008-06-19 2012-01-18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電気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を実行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1636258B1 (ko) * 2009-03-20 2016-07-0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네트워크의 rach 관련 시스템 자원자동적 최적화 방법
US8526990B1 (en) * 2010-03-17 2013-09-03 Sprint Spectrum L.P. Determination of initial transmit power based on shared transmit-power information
CN102438305B (zh) * 2010-09-29 2014-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2438306A (zh) * 2010-09-29 2012-05-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GB2484922B (en) 2010-10-25 2014-10-08 Sca Ipla Holdings Inc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
GB2484921B (en) * 2010-10-25 2014-10-08 Sca Ipla Holdings Inc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US9867163B2 (en) * 2012-07-12 2018-0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saving in broadcasting carrier information
WO2014021589A1 (ko) * 2012-08-03 2014-02-06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랜덤 액세스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101589911B1 (ko) 2012-08-03 2016-02-18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랜덤 액세스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EP3451748B1 (en) 2013-08-13 2021-04-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sending preamble sequence and user equipment
CN104812084A (zh) * 2014-01-28 2015-07-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配置信息的发送、获取方法、接入方法、通信节点及系统
US9661663B1 (en) 2016-03-16 2017-05-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access of a wireless device to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7176194A1 (en) * 2016-04-07 2017-10-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network node,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CN109219128B (zh) * 2017-07-04 2023-09-0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基于帧结构的通信方法、装置和帧结构
EP4054274B1 (en) * 2017-07-04 2023-06-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based on frame structure
JP6988994B2 (ja) 2017-08-11 2022-01-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の電力制御装置、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10035488B (zh) 2018-01-12 2024-05-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ES2950650T3 (es) 2018-04-06 2023-10-1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Control de potencia para señalización de realimentación
CN109862611B (zh) * 2019-03-18 2022-02-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03643A1 (en) * 2001-06-27 2003-01-0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daptively setting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for a random access channel transmission uplink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886908A (zh) * 2003-11-25 2006-12-27 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路径损耗差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9683B1 (en) 1999-04-08 2001-06-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Forward link power control of multiple data streams transmitted to a mobile station using a common power control channel
CN101951675B (zh) * 2002-11-07 2012-06-06 艾达普蒂斯公司 在多载波通信系统中用于自适应载波分配和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198419C (zh) * 2003-01-16 2005-04-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下行导引时隙的功率控制方法
KR100742456B1 (ko) * 2003-02-17 2007-07-25 교세라 가부시키가이샤 무선 장치
US7181170B2 (en) * 2003-12-22 2007-02-20 Motorol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broadcast transmission
JP2007097055A (ja) 2005-09-30 2007-04-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送受信装置
AU2007309945B2 (en) * 2006-10-24 2010-07-01 Lg Electronics Inc. Procedure for non synchronized radio access (NSRA) resource assignment
US8526986B2 (en) * 2007-02-07 2013-09-03 Lg Electronics Inc. Optimiz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access
JP4934203B2 (ja) * 2007-02-12 2012-05-16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高速ueアクセス方法及び手順
KR20090002779A (ko) * 2007-07-04 2009-01-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프리앰블 전송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장치
WO2009048279A2 (en) * 2007-10-10 2009-04-16 Lg Electronics Inc. High speed access system and method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2806698B1 (en) 2008-01-11 2018-05-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03643A1 (en) * 2001-06-27 2003-01-0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daptively setting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for a random access channel transmission uplink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886908A (zh) * 2003-11-25 2006-12-27 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路径损耗差的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Protocol Specification;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3GPP TS 25.331》;20070930;全文
Uplink power control procedures and Text Proposal for E-UTRA;InterDigital Communications, LLC;《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0bis R1-074388》;20071012;第2.1,5.1.1.1,5.1.2.1节、图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9003A (zh) 2014-09-10
CN101911794B (zh) 2014-07-23
EP3397009B1 (en) 2020-03-11
DK2806698T3 (en) 2018-07-30
RU2010133519A (ru) 2012-02-20
ZA201003811B (en) 2011-08-31
KR20100131429A (ko) 2010-12-15
JP4944254B2 (ja) 2012-05-30
BRPI0822023A2 (pt) 2015-07-21
NZ585742A (en) 2012-08-31
US8611262B2 (en) 2013-12-17
EG26216A (en) 2013-04-29
DK2229798T3 (da) 2014-10-20
JP2011511515A (ja) 2011-04-07
CA2711607A1 (en) 2009-07-16
SA109300013B1 (ar) 2014-08-04
US20120302278A1 (en) 2012-11-29
MA32047B1 (fr) 2011-02-01
EP3397009A1 (en) 2018-10-31
CN101911794A (zh) 2010-12-08
KR101537128B1 (ko) 2015-07-15
EP2806698A1 (en) 2014-11-26
ES2682673T3 (es) 2018-09-21
TR201810929T4 (tr) 2018-08-27
PT3397009T (pt) 2020-05-13
US8194575B2 (en) 2012-06-05
US20100265900A1 (en) 2010-10-21
EP2806698B1 (en) 2018-05-09
HK1202013A1 (zh) 2015-09-11
HK1151404A1 (zh) 2012-01-27
WO2009088338A1 (en) 2009-07-16
IL206328A0 (en) 2010-12-30
MX2010006095A (es) 2010-07-01
ES2494931T3 (es) 2014-09-16
BRPI0822023B8 (pt) 2020-09-29
EP2229798A1 (en) 2010-09-22
EP2229798B1 (en) 2014-07-23
DK3397009T3 (da) 2020-05-25
MY152765A (en) 2014-11-28
AU2008345735A1 (en) 2009-07-16
ES2791277T3 (es) 2020-11-03
CA2711607C (en) 2016-11-15
IL206328A (en) 2014-02-27
AU2008345735B2 (en) 2013-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39003B (zh) 通信网络中用于随机接入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TWI702861B (zh) 波束故障恢復請求傳輸之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US10182457B2 (en)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ACH),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KR20220082867A (ko) 전송 방법, 장치, 제1 통신 노드, 제2 통신 노드, 및 매체
EP3975608A1 (en) Secondary cell activation by an access network device for channel measurement of the secondary cell by a terminal device according to a reference signal
KR20220111683A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의 포지셔닝을 위한 prs 스티칭에 대한 시그널링 세부사항들
US1120669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373740A1 (en) Dynamic Random Access Resource Size Configuration and Selection
JP7198909B2 (ja) 初期測定レポート
CN109479247B (zh) 用于报告功率余量的方法和设备
US20170048802A1 (en) Coverage Exten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1096059A (zh) 在未授权频带中管理无线电链路的方法和设备
US20150146635A1 (en) Timing Advance Management in the Presence of Repeaters and Remote Radio Heads
CN113039839A (zh) 涉及节电的用户设备
WO2019029695A1 (zh) 功率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56822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传输唤醒信号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6615937A (zh) 一种寻呼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6349147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0201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