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2512A - 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及装置、挂烫机 - Google Patents

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及装置、挂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2512A
CN104032512A CN201410259584.4A CN201410259584A CN104032512A CN 104032512 A CN104032512 A CN 104032512A CN 201410259584 A CN201410259584 A CN 201410259584A CN 104032512 A CN104032512 A CN 1040325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intilla
plasticiser
clothes fiber
plastic
lifting cloth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95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化勇
梁汉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595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325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32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25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及装置和一种挂烫机。该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塑化剂微分子化,使塑化剂的微分子渗透衣物纤维。本发明提供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将塑化剂微分子化后,利用塑化剂的微分子主动渗透衣物纤维,对衣物进行塑化处理,提高衣物的可塑性,便于对衣物进行熨烫,且熨烫效果好,解决了现代工业布料的可塑性差、布料定型除皱费时费力的问题。

Description

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及装置、挂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及装置和包括该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的挂烫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布料因为颜色需求多样化和大批量生产的需要,导致染色、机械化纺织已经普遍应用在布料上,但染色会使衣物纤维上会包裹一层染料,由于多了一层阻隔,使衣物纤维的吸湿、吸热能力变差;机械纺织使衣物纤维更密集,衣物纤维之间缝隙更小,同样会使湿气更难渗透,同时衣物纤维间的间隙变小,使得拉伸、拨推纤维时的摩擦变大,不易拉伸到位。因此,染色和机械纺织的存在,使得衣物纤维通过吸湿、吸热来降低纤维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能力变差,降低了衣物纤维的可塑性,使得使用传统的熨斗等工具来熨烫衣物变得更费时费力,且熨烫效果差,不能满足衣物定型除皱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通过提升衣物纤维的可塑性,使得衣物的熨烫方便,熨烫效果好。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
本发明第三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的挂烫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2:将塑化剂微分子化;步骤S104:使所述塑化剂的微分子渗透衣物纤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首先将塑化剂微分子化,然后利用塑化剂的微分子渗透衣物纤维,使衣物纤维之间顺滑、降低纤维之间摩擦,提升衣物纤维的可塑性,便于对衣物的熨烫,且对塑化后的衣物进行熨烫时,熨烫效果好。
另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102和步骤S104之间还包括:步骤S103,对所述塑化剂的微分子进行活化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103中,通过加热和/或加压和/或风力搅动对所述塑化剂的微分子进行活化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104中,所述塑化剂的微分子渗透到所述衣物纤维的表层和/或内部和/或所述衣物纤维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104中,所述塑化剂的微分子的直径不大于10μ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104中,在所述塑化剂的微分子对所述衣物纤维进行渗透时,使衣物进行振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102中,通过雾化或加热气化将所述塑化剂微分子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102中,通过超声波雾化或者压缩雾化将所述塑化剂微分子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102之前还包括:步骤S101,检测是否存在塑化剂,若存在塑化剂,则进行步骤S10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塑化剂包括:水、衣物软化剂、衣物柔顺剂和醋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利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进行控制,包括:微分子化装置,所述微分子化装置将塑化剂微分子化,所述微分子化装置的一端设有入口,且所述微分子化装置的入口与塑化剂供应装置相连接,另一端设有出口。
另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微分子化装置包括雾化器或加热气化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还包括:活化装置,所述活化装置可对所述塑化剂的微分子进行活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活化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或加压装置和/或送风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还包括:所述塑化剂供应装置,所述塑化剂供应装置内设有塑化剂容纳腔,且所述塑化剂容纳腔与所述微分子化装置的入口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塑化剂容纳腔内设有液位检测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微分子化装置、所述活化装置和所述液位检测装置相连接,并根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微分子化装置、所述活化装置的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还包括:渗透装置,所述渗透装置内设有衣物容纳腔,所述衣物容纳腔与所述微分子化装置的出口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渗透装置上设有振动驱动装置,所述振动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渗透装置振动。
本发明第三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挂烫机,包括:挂烫机主体,所述挂烫机主体包括水槽和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水槽相连通;喷头,所述喷头通过管道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通;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
另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挂烫机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水槽与所述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的塑化剂供应装置为同一部件,所述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的微分子化装置的入口与所述水槽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蒸汽发生器构成所述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的微分子化装置和/或活化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喷头上开设有蒸汽喷孔和塑化剂微分子喷孔,所述管道内设有相互独立的蒸汽通道和微分子通道,所述蒸汽喷孔通过所述蒸汽通道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通,所述塑化剂微分子喷孔通过所述微分子通道与所述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的出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蒸汽喷孔和所述塑化剂微分子喷孔相重合,所述蒸汽通道和所述微分子通道相重合。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塑化剂的微分子渗透衣物纤维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塑化剂的微分子渗透某一衣物纤维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挂烫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2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10塑化剂供应装置,100下壳,101上盖,
102塑化剂容纳腔,103液位检测装置,11微分子化装置,12活化装置,
13渗透装置,130衣物容纳腔,14控制器,140微分子化装置控制器,
141活化装置控制器,150第一管道,151第二管道,16插头,
2衣物纤维,20纤维层,21表面涂层,210微孔,3塑化剂的微分子
4挂烫机,40挂烫机主体,400蒸汽发生器,401水槽,41喷头,42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和挂烫机。
根据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10,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将塑化剂微分子化;
步骤S104:使所述塑化剂的微分子渗透衣物纤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首先将塑化剂微分子化,然后利用塑化剂的微分子渗透衣物纤维,使衣物纤维之间顺滑、降低纤维之间摩擦,提升衣物纤维的可塑性,便于对衣物的熨烫,且对塑化后的衣物进行熨烫时,熨烫效果好。
进一步,如图1所示,在所述步骤S102和步骤S104之间还包括:
步骤S103,对所述塑化剂的微分子进行活化处理。
具体地,在所述步骤S103中,通过加热和/或加压和/或风力搅动对所述塑化剂的微分子进行活化处理。
利用加热、加压和/或风力搅动对塑化剂的微分子进行活化处理,提高微分子的动能,使得塑化剂的微分子的活性更好,能够更快地渗透衣物纤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04中,所述塑化剂的微分子渗透到所述衣物纤维的表层和/或内部和/或所述衣物纤维之间。
塑化剂的微分子渗透到衣物纤维的表层或者衣物纤维之间,使衣物纤维之间顺滑、降低衣物纤维之间摩擦,提升可塑性;塑化剂的微分子穿过衣物纤维表面的涂层,渗透到衣物纤维内部,可降低衣物纤维分子间的作用力,提升衣物纤维的可塑性。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104中,所述塑化剂的微分子的直径不大于10μm。
如图3和图4所示,一般而言,衣物纤维2的表面涂层21上存在最小孔径不低于10μm的微孔210,塑化剂的微分子3的直径不大于10μm,以便塑化剂的微分子3更容易穿过微孔210,向衣物纤维2内部的纤维层20渗透。
可通过控制塑化剂的微分子3的大小,控制塑化剂的微分子3是渗透到衣物纤维2的表层和衣物纤维2之间,还是渗透到衣物纤维2内部,若塑化剂的微分子3的直径大于10μm时,则塑化剂的微分子3渗透到衣物纤维2的表层和衣物纤维2之间以后,要想渗透到衣服纤维2内部将变得困难,若塑化剂的微分子3的直径不大于10μm,则可以轻松渗透到衣物纤维2内部的纤维层20,衣服能更快的获得塑化效果。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04中,在所述塑化剂的微分子对所述衣物纤维进行渗透时,使衣物进行振动。
在塑化剂的微分子对衣物纤维进行渗透时,使衣物进行高频振动,以提高塑化剂的微分子对衣物纤维的渗透能力,使塑化剂的微分子能够更快地渗透衣物纤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02中,通过雾化或加热气化将所述塑化剂微分子化。
通过雾化原理将塑化剂微分子化,或者通过加热气化将塑化剂微分子化,得到的塑化剂的微分子可小于10μm,满足塑化剂的微分子既可以渗透到衣物纤维的表层和衣物纤维之间,还可以渗透到衣物纤维的内部的需要。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塑化剂的微分子化,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在所述步骤S102之前还包括:
步骤S101,检测是否存在塑化剂,若存在塑化剂,则进行步骤S102。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塑化剂包括:水、衣物软化剂、衣物柔顺剂和生活用醋中的任一种或几种,其中,衣物柔顺剂、生活用醋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毛躁、防掉色的功效。
如图2所示,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1,利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进行控制,包括微分子化装置11,所述微分子化装置11可将塑化剂微分子化,所述微分子化装置11的一端设有入口,且所述微分子化装置11的入口与塑化剂供应装置10相连接,另一端设有出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包括微分子化装置,微分子化装置的一端设有入口,并与塑化剂供应装置相连接,另一端设有出口,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工作时,塑化剂供应装置可向微分子化装置提供塑化剂,然后微分子化装置将塑化剂微分子化,塑化剂的微分子从微分子化装置的出口排出后,可对衣物进行塑化,提高衣物纤维的可塑性,使得衣物纤维的熨烫方便,进而提高了衣物的熨烫效果。
在一具体示例中,所述微分子化装置11包括雾化器或加热气化装置。
微分子化装置包括雾化器(如:超声波雾化器或压缩雾化器),雾化器利用雾化原理,将塑化剂微分子化;微分子化装置包括加热气化装置,同样可将塑化剂微分子化。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示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1还包括活化装置12,所述活化装置12可对所述塑化剂的微分子3进行活化。
具体地,所述活化装置12包括加热装置和/或加压装置和/或送风装置。
利用加热装置对塑化剂的微分子进行加热、利用加压装置对塑化剂的微分子进行加压、利用送风装置对塑化剂的微分子进行风力搅动,可提高塑化剂的微分子的动能,使得塑化剂的微分子的活性更好,能够更快地渗透衣物纤维,提高衣物纤维的可塑性,便于对衣物进行熨烫。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示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1还包括所述塑化剂供应装置10,所述塑化剂供应装置10内设有塑化剂容纳腔102,且所述塑化剂容纳腔102与所述微分子化装置11的入口相连通。
在图2所示的具体示例中,塑化剂供应装置10包括有下壳100和上盖101,下壳100和上盖101间形成塑化剂容纳腔102。
需要说明的是,塑化剂供应装置既可以是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的一部分,也可以不是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的一部分,此时需利用外部的塑化剂供应装置向微分子化装置提供塑化剂。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塑化剂容纳腔102内设有液位检测装置103。
更进一步,所述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1还包括控制器14,所述控制器14与所述微分子化装置11、所述活化装置12和所述液位检测装置103相连接,并可根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103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微分子化装置11、所述活化装置12的工作。
塑化剂容纳腔内设有液位检测装置,液位检测装置可以用来确认塑化剂容纳腔内是否有塑化剂及塑化剂的量,当液位检测装置检测到塑化剂容纳腔内不存在塑化剂时,控制器可根据液位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微分子化装置和活化装置不进行工作;当液位检测装置检测到塑化剂容纳腔内存在塑化剂时,控制器可根据液位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微分子化装置和活化装置进行工作。液位检测装置和控制器的设置,实现了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的自动化控制,且避免了塑化剂容纳腔内不存在塑化剂时的进行误操作。
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控制器14包括微分子化装置控制器140和活化装置控制器141,微分子化装置控制器140可控制微分子化装置11的工作,活化装置控制器141可控制活化装置12的工作。当然,还可以将微分子化装置控制器140和活化装置控制器141集成到一个集成控制器内,同样可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1还包括渗透装置13,所述渗透装置13内设有衣物容纳腔130,所述衣物容纳腔130与所述微分子化装置11的出口相连通。
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还包括渗透装置,渗透装置内设有衣物容纳腔,衣物容纳腔与微分子化装置的出口相连通,对衣物纤维进行塑化处理时,将衣物放置在衣物容纳腔内,微分子化装置产生的塑化剂的微分子可进入衣物容纳腔内,对衣物纤维进行塑化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渗透装置可有可无,若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包括渗透装置,则可以可对衣物批量进行塑化处理;若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不包括渗透装置,此时可将微分子化装置的出口正对衣物,适合对单件衣物进行塑化处理。
优选地,所述渗透装置13上设有振动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振动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渗透装置13振动。
渗透装置上设有振动驱动装置,振动驱动装置可带动渗透装置振动,进而带动衣物容纳腔内的衣物进行高频振动,提高塑化剂的微分子对衣物纤维的渗透能力,使塑化剂的微分子能够更快地渗透衣物纤维。
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1还包括插头16,插头16可与外部电源连通,为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1供电。
下面结合附图2,就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的工作过程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在对衣物进行塑化处理时,需先将衣物放置到渗透装置13的衣物容纳腔130内,然后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1的插头16与电源连接,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1开始进行工作,液位检测装置103先检测塑化剂供应装置10的塑化剂容纳腔102内是否存在塑化剂,若不存在塑化剂,则控制器14控制微分子化装置11、活化装置12不工作,并报警提醒用户向塑化剂容纳腔102内放置塑化剂,待液位检测装置103检测到塑化剂容纳腔102内存在塑化剂,则控制器14控制微分子化装置11、活化装置12开始工作,塑化剂容纳腔102内的塑化剂首先通过第一管道150并从超声波雾化器(即微分子化装置11)的入口处进入超声波雾化器,微分子化装置控制器140控制超声波雾化器将塑化剂微分子化,然后塑化剂的微分子3从超声波雾化器的出口排出,并通过第二管道151,此时第二管道151上的粘贴的加热带(即活化装置12)对塑化剂的微分子3进行加热,提高塑化剂的微分子3的动能和活性,最后活性提高的塑化剂的微分子3进入衣物容纳腔130内,对放置在其内的衣物进行渗透、塑化处理,提高衣物的可塑性。
如图5所示,本发明第三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挂烫机4,包括挂烫机主体40、喷头41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
其中,所述挂烫机主体40包括水槽401和蒸汽发生器400,所述蒸汽发生器400与所述水槽401相连通;
所述喷头41通过管道42与所述蒸汽发生器400相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挂烫机,其包括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因此可在对衣物进行挂烫前,利用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对衣物进行塑化处理,提高衣物的可塑性,然后再对衣物进行挂烫,挂烫方便,且挂烫效果好。当然,也可以同时对衣物进行塑化处理和挂烫,此时可节省挂烫和塑化时间。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水槽401与所述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的塑化剂供应装置10为同一部件,即所述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的微分子化装置11的入口与所述水槽401相连通。
水槽与塑化剂供应装置为同一部件,且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的微分子化装置的入口与水槽相连通,即利用水槽内的水充当塑化剂,水槽与塑化剂供应装置为同一部件,充分利用了挂烫机现有的水槽结构,简化了挂烫机的结构,降低了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发生器400构成所述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的微分子化装置11和活化装置12,即所述蒸汽发生器400同时实现了所述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的微分子化装置11和活化装置12的功能。
蒸汽发生器加热将位于其内的水加热成蒸汽,实现水微分子化的同时给予了微分子活化的活性,对衣物进行挂烫,充分利用了挂烫机现有的蒸汽发生器结构,简化了挂烫机的结构,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蒸汽发生器400产生并提高活性的水的微分子经活化装置12的加热后,进一步提高活性,然后从喷头喷出。
在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的活化装置为加热装置,且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蒸汽发生器为同一部件,利用加热装置的加热可提高塑化剂的微分子的活性,同时可加热水产生蒸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挂烫机,在现有的挂烫机产品上增加微分子化装置,将挂烫机水槽内的水微分子化后,再进入蒸汽发生器,对水的微分子进行加热,提升水的微分子动能,然后从喷头的喷孔喷出,让水的微分子主动渗透到衣物,提升衣物可塑性,同时,水槽内的部分水未流经微分子化装置,直接进入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加热水产生的高温蒸汽也从喷头的喷孔喷出,对衣物进行熨烫,这样既可以降低熨烫强度,同时可提升挂烫机的熨烫效果。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喷头的喷孔既可以喷出蒸汽,还可以喷出水的微分子,蒸汽和水的微分子可以同时喷出,也可以通过控制蒸汽和水的微分子不同时喷出,如:在水槽与蒸汽发生器连通的管路上设置阀门,在水槽与微分子化装置连通的管路上设置阀门,当两个阀门同时开启时,蒸汽和水的微分子同时从喷头喷出,当其中一个阀门开启,另一个阀门关闭时,蒸汽或水的微分子可从喷头喷出,对衣物进行塑化处理或熨烫。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喷头上开设有蒸汽喷孔和塑化剂微分子喷孔,所述管道内设有相互独立的蒸汽通道和微分子通道,所述蒸汽喷孔通过所述蒸汽通道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通,所述塑化剂微分子喷孔通过所述微分子通道与所述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的出口连通。
在一具体示例中,挂烫机的水槽同时为塑化剂供应装置,蒸汽发生器同时为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的活化装置,在水槽与蒸汽发生器连通的管路上设置第一阀门,在水槽与微分子化装置连通的管路上设置第二阀门,蒸汽发生器上开设有两个连通孔,分别与蒸汽通道和微分子通道连通,当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打开时,蒸汽发生器与微分子通道连通,微分子从喷头的塑化剂微分子喷孔喷出;当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关闭时,蒸汽发生器与蒸汽通道连通,蒸汽从喷头的蒸汽喷孔喷出。
在另一具体示例中,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与蒸汽发生器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结构,蒸汽发生器通过蒸汽通道与蒸汽喷孔连通,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的出口通过微分子通道与塑化剂微分子喷孔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不仅可以应用到挂烫机上,还可以应用到其他家用熨烫设备上,同时还可以在服装行业进行工业化应用,如:可以建成布料可塑性提升车间,在车间内设置该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使整个车间内充满活化后的塑化剂的微分子,需提升可塑性的布料批量或流水线通过可塑性提升车间,以提升布料的可塑性,解决了现有服装行业每个定型位都需要专门的熨烫设备且定型费时费力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将塑化剂微分子化后,利用塑化剂的微分子主动渗透衣物纤维,对衣物进行塑化处理,提高衣物的可塑性,便于对衣物进行熨烫,且熨烫效果好;在塑化剂的微分子渗透衣物纤维前,对塑化剂的微分子进行活化处理,提高塑化剂的微分子的活性,加快塑化剂的微分子主动渗透衣物纤维的速度;通过控制塑化剂的微分子的直径不大于10μm,使塑化剂的微分子不仅可以渗透到衣物纤维的表层和衣物纤维之间,还可以渗透到衣物纤维的内部,提升衣物纤维的可塑性。换言之,本发明通过将塑化剂微分子化、并使塑化剂的微分子主动渗透到衣物纤维,来提升衣物纤维的吸湿、吸热能力,从而提高衣物纤维可塑性,满足了对染色和机械纺织的衣物的定型、除皱的需要,且提升了熨烫效率,同时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解决了现代工业布料的可塑性差、布料定型除皱费时费力的问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连接”、“相连”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将塑化剂微分子化;
步骤S104:使所述塑化剂的微分子渗透衣物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2和步骤S104之间还包括:
步骤S103,对所述塑化剂的微分子进行活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103中,通过加热和/或加压和/或风力搅动对所述塑化剂的微分子进行活化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104中,所述塑化剂的微分子渗透到所述衣物纤维的表层和/或内部和/或所述衣物纤维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104中,所述塑化剂的微分子的直径不大于10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104中,在所述塑化剂的微分子对所述衣物纤维进行渗透时,使衣物进行振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102中,通过雾化或加热气化将所述塑化剂微分子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102中,通过超声波雾化或者压缩雾化将所述塑化剂微分子化。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2之前还包括:
步骤S101,检测是否存在塑化剂,若存在塑化剂,则进行步骤S102。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塑化剂包括:水、衣物软化剂、衣物柔顺剂和醋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11.一种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进行控制,包括:
微分子化装置,所述微分子化装置将塑化剂微分子化,所述微分子化装置的一端设有入口,且所述微分子化装置的入口与塑化剂供应装置相连接,另一端设有出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分子化装置包括雾化器或加热气化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活化装置,所述活化装置可对所述塑化剂的微分子进行活化。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化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或加压装置和/或送风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塑化剂供应装置,所述塑化剂供应装置内设有塑化剂容纳腔,且所述塑化剂容纳腔与所述微分子化装置的入口相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塑化剂容纳腔内设有液位检测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微分子化装置、所述活化装置和所述液位检测装置相连接,并根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微分子化装置、所述活化装置的工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渗透装置,所述渗透装置内设有衣物容纳腔,所述衣物容纳腔与所述微分子化装置的出口相连通。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渗透装置上设有振动驱动装置,所述振动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渗透装置振动。
20.一种挂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挂烫机主体,所述挂烫机主体包括水槽和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水槽相连通;
喷头,所述喷头通过管道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通;和
如权利要求11至19中任一项所述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槽与所述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的塑化剂供应装置为同一部件,所述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的微分子化装置的入口与所述水槽相连通。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汽发生器构成所述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的微分子化装置和/或活化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头上开设有蒸汽喷孔和塑化剂微分子喷孔,所述管道内设有蒸汽通道和微分子通道,所述蒸汽喷孔通过所述蒸汽通道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通,所述塑化剂微分子喷孔通过所述微分子通道与所述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的出口连通。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汽喷孔和所述塑化剂微分子喷孔相重合,所述蒸汽通道和所述微分子通道相重合。
CN201410259584.4A 2014-06-11 2014-06-11 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及装置、挂烫机 Pending CN1040325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9584.4A CN104032512A (zh) 2014-06-11 2014-06-11 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及装置、挂烫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9584.4A CN104032512A (zh) 2014-06-11 2014-06-11 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及装置、挂烫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2512A true CN104032512A (zh) 2014-09-10

Family

ID=51463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9584.4A Pending CN104032512A (zh) 2014-06-11 2014-06-11 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及装置、挂烫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3251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2531A (zh) * 2015-01-16 2015-04-2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衣物护理机
CN105544115A (zh) * 2016-02-23 2016-05-0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改善衣物柔顺度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挂烫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2577A (zh) * 2009-05-18 2010-11-24 徐万群 一种多次汽化的蒸汽挂烫机
CN102011296A (zh) * 2009-09-07 2011-04-13 佛山市顺德区盛熙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挂烫机及其缺水自动保护方法
CN102517863A (zh) * 2011-12-13 2012-06-27 佛山市顺德区盛熙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挂烫机
CN102865568A (zh) * 2012-09-20 2013-01-09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发生器
CN103306121A (zh) * 2013-05-23 2013-09-18 吴江市信合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抖动式挂烫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2577A (zh) * 2009-05-18 2010-11-24 徐万群 一种多次汽化的蒸汽挂烫机
CN102011296A (zh) * 2009-09-07 2011-04-13 佛山市顺德区盛熙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挂烫机及其缺水自动保护方法
CN102517863A (zh) * 2011-12-13 2012-06-27 佛山市顺德区盛熙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挂烫机
CN102865568A (zh) * 2012-09-20 2013-01-09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发生器
CN103306121A (zh) * 2013-05-23 2013-09-18 吴江市信合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抖动式挂烫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2531A (zh) * 2015-01-16 2015-04-2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衣物护理机
CN105544115A (zh) * 2016-02-23 2016-05-0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改善衣物柔顺度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挂烫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9501731A (ja) 蒸気による衣類洗濯方法および洗濯機
EP3450611B1 (en) Steam generating device for washing machine, and washing machine
WO2011053095A3 (en) Washing machine and washing method including a spray nozzle for spraying whirling water into the drum
EP1921195A3 (en) Washing machine
CN105603658B (zh) 一种平幅绳状高效水洗机
CN111172699B (zh) 一种空气洗的控制方法及具有该控制方法的洗涤设备
RU2009123163A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сушильной машиной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комплектом машин для белья
US10214850B2 (en) Intelligent electronic system for removing wrinkles on textile clothes and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said wrinkle removal
CN104032512A (zh) 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方法及装置、挂烫机
WO2008007889A3 (en) Laundry machine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01377047A (zh) 衣物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413195B (zh) 符合洗衣粉使用方法的带循环通道的洗衣机
CN104703529B (zh) 具有供水组件的家用器具
CN203947310U (zh) 提升衣物纤维可塑性的装置和挂烫机
CN211395099U (zh) 一种可产生高温蒸汽的熨烫机
US9765473B2 (en) Appliance for treating a textile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a textile
CN104805667A (zh) 挂烫机及其控制方法
EP2933367A1 (en) Household washing appliance with steam generating means for external use
CN206090128U (zh) 全自动纺织品熨烫机
JP2009106770A5 (zh)
KR20090017232A (ko) 스팀 세탁장치
CN112301609B (zh) 一种浆丝机用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CN213507708U (zh) 一种小型手持可出气口防堵的挂烫机
CN206836511U (zh) 一种自动洗头机
CN202247329U (zh) 一种喷液料处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