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5376B - 传输线和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传输线和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5376B
CN104025376B CN201380004479.XA CN201380004479A CN104025376B CN 104025376 B CN104025376 B CN 104025376B CN 201380004479 A CN201380004479 A CN 201380004479A CN 104025376 B CN104025376 B CN 1040253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wire
signal
multimode waveguide
coupling structure
wave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447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25376A (zh
Inventor
大桥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025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5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253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53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13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combining or separat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frequenc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00Waveguides; Transmission lin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10Wire waveguides, i.e. with a single solid longitudinal condu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00Waveguides; Transmission lin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16Dielectric waveguides, i.e. without a longitudinal condu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12Coupling devices having more than two ports
    • H01P5/16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 H01P5/19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of the junction typ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38Impedance-ma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00Waveguides; Transmission lin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12Hollow wavegui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38Impedance-matching networks
    • H03H2007/386Multiple band impedance ma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81Multimode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Optical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Microwave Amplifier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Wave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以电信号为传输对象的、能够容易地进行多模传输的传输线和传输方法。多模波导通过匹配结构而被连接至用于传输电信号的金属线,所述匹配结构被构造成执行所述多模波导和所述金属线之间的阻抗匹配。例如,所述电信号可以是毫米波带的信号。例如,所述多模波导、所述金属线和所述匹配结构可以被布置成在平面上并排着。本发明例如能够适用于传输诸如毫米波等电信号。

Description

传输线和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传输线和传输方法,且特别地,涉及以电信号作为传输对象而能够容易地执行经由多个传输路径(模式)的多模传输的传输线和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关于针对于光的多模传输(传播),已经提出了各种类型的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多模干涉耦合器(multi-modeinterference coupler),其包括如下的部分:这些部分形成多模波导,多个(模式)的光束经由该多模波导而被传输。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平第08-5083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例如,如果通过毫无改变地使用针对于光的多模传输技术来实施针对于诸如毫米波等电信号的多模传输,那么该电信号具有比光的波长更长的波长,且因此可能会出现问题。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这样的境况而做出的,并且本技术的目的是能够容易地执行针对于电信号的多模传输。
针对问题所采取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传输线是包括多模波导、金属线和匹配结构的传输线,所述金属线被构造成传输电信号,所述匹配结构被构造成与所述多模波导和所述金属线连接,且所述匹配结构被构造成执行所述多模波导与所述金属线之间的阻抗匹配。
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传输方法是如下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电信号从金属线经由匹配结构而输入至多模波导,所述匹配结构被用来执行所述金属线与所述多模波导之间的阻抗匹配;以及将电信号从所述多模波导经由另一个匹配结构而输出至另一条金属线。
根据如上所述的第一方面,电信号在所述多模波导与所述金属线之间经由所述匹配结构而被输入和输出。
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传输线包括多模波导和金属线,所述金属线被构造成传输电信号,其中所述多模波导和所述金属线彼此直接地连接。
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传输方法使得能够将电信号从金属线直接地输入至多模波导,且使得能够将电信号从所述多模波导直接地输出至另一条金属线。
根据如上所述的第二方面,电信号在所述多模波导与所述金属线之间直接地被输入和输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技术的各实施例,能够容易地执行针对于电信号的多模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了光学系统中的传输线的示例性构造的图。
图2以平面图和断面图图示了本技术适用的传输线的第一实施例的示例性构造。
图3以平面图和断面图图示了本技术适用的传输线的第二实施例的示例性构造。
图4以平面图和断面图图示了本技术适用的传输线的第三实施例的示例性构造。
图5是用于解释能够附加给本技术适用的传输线的功能的图。
图6是图示了附加有多路分解功能(demultiplexing function)的1输入和N输出传输线的实施例的示例性构造的平面图。
图7是图示了附加有混合功能的N输入和1输出传输线的实施例的示例性构造的平面图。
图8是图示了附加有交换(或者交叉)功能的N输入和N输出传输线的实施例的示例性构造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会说明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但是在说明各实施例之前,将提前简略地说明针对于光的多模传输。
针对于光的多模传输
图1是图示了光学系统中的传输线的示例性构造的图。
在图1中,该传输线是以光作为传输对象而执行2输入和2输出多模传输的传输通道,并且该传输线包括单模波导121和122、多模波导13以及单模波导141和142
单模波导121在该图中被设置于具有大体上矩形断面的多模波导13的左上侧处,单模波导122在该图中被设置于多模波导13的左下侧处,单模波导141在该图中被设置于多模波导13的右上侧处,且单模波导142在该图中被设置于多模波导13的右下侧处。
单模波导121与E/O(electrical-to-optical:电-光)转换器111连接,且单模波导122与E/O转换器112连接。
E/O转换器111根据从外部提供过来的电信号#1而发射与电信号#1对应的光#1。
同样地,E/O转换器112根据从外部提供过来的电信号#2而发射与电信号#2对应的光#2。
单模波导121和122均是起到接口的作用的单模光纤等,该接口用于将光输入至(使光入射到)作为多模光纤等的多模波导13,并且通过单模波导121和122各者而被传输的光都被输入至多模波导13。
因此,由E/O转换器111发射的光#1通过单模波导121而被传输且被输入到多模波导13。同样地,由E/O转换器112发射的光#2通过单模波导122而被传输且被输入到多模波导13。
从设置于多模波导13的左上方处的单模波导121输入到多模波导13的光#1通过多模波导13而被传输,且到达图1中的多模波导13的右下方。
在多模波导13的右下方处,设置有起到接口的作用的单模波导142(其是单模光纤等),该接口用于输出(出射)来自多模波导13的光。
因此,通过多模波导13而被传输且到达多模波导13的右下方的光#1被输出至单模波导142,然后通过单模波导142而被传输。
单模波导142与O/E(optical-to-electrical:光-电)转换器152连接,且通过单模波导142而被传输的光#1到达O/E转换器152
O/E转换器152接收从单模波导142传输过来的光#1,且输出与光#1对应的电信号#1。
另一方面,从设置于多模波导13的左下方处的单模波导122输入到多模波导13的光#2通过多模波导13而被传输,且到达图1中的多模波导13的右上方。
在多模波导13的右上方处,设置有起到接口的作用的单模波导141(其是单模光纤等),该接口用于输出(出射)来自多模波导13的光。
因此,通过多模波导13而被传输且到达多模波导13的右上方的光#2被输出至单模波导141,然后通过单模波导141而被传输。
单模波导141与O/E转换器151连接,且通过单模波导141而被传输的光#2到达O/E转换器151
O/E转换器151接收从单模波导141传输过来的光#2,且输出与光#2对应的电信号#2。
应当注意的是,E/O转换器111和112以及O/E转换器151和152全部都是需要电源的所谓的有源电路。
此外,在图1中,从多模波导13的左侧输入的光到达多模波导13的右侧的位置是由多模波导13的尺寸(结构)等决定的。
例如,当毫无改变地使用图1的光学系统中的传输线来传输作为毫米波带中的电信号(即,频率在大约30GHz和大约300GHz之间(波长在大约1毫米和大约10毫米之间)的电信号)的毫米波时,该电信号具有比光的波长更长的波长,并因此可能会出现问题。
例如,具有更长波长的毫米波的传输导致了单模波导121和122以及单模波导141以及142(或者与这些单模波导等效的波导)在尺寸上增大,且因此整个传输线在尺寸上增大。
此外,与具有较短波长的光相比,具有更长波长的毫米波很容易从波导漏出。据此,如果单模波导121和122或者单模波导141和142(或者与这些单模波导等效的波导)被靠近地布置在一起,那么从一个单模波导漏出的信号与通过另一个单模波导(其被布置在靠近所述一个单模波导的位置处)而被传输的信号发生干涉。
为了防止这样的干涉,必须施用如下的在布置方面的约束:在该约束中,用于将信号输入至多模波导13(或者等效波导)和用于输出来自多模波导13的信号的一个单模波导与另一个单模波导间隔开一定的程度。
然而,在多模传输中,在多模波导13(或者等效波导)的被输入了信号的位置(下文中,还被称作“输入位置”)与多模波导13的从输入位置输入的信号通过多模波导13而被传输然后到达的位置(下文中,还被称作“输出位置”)之间存在着位置关系,并且这个位置关系是由信号的波长或多模波导13的尺寸决定的。
因此,如果在布置方面的约束被施用于单模波导121和122或者单模波导141和142(或者与这些单模波导等效的波导)上,那么就可能很难把单模波导121或122设置于所期望的输入位置处或者把单模波导141或142设置于所期望的输出位置处。
因此,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如下这样的传输线:该传输线使得能够容易地执行针对于电信号的多模传输。
本技术适用的传输线的第一实施例
图2以平面图和断面图图示了本技术适用的传输线的第一实施例的示例性构造。
在图2中,该传输线可以是用于执行针对于诸如毫米波等电信号的2输入和2输出多模传输的传输通道,并且该传输线包括金属线211和212、匹配结构221和222、多模波导23、匹配结构241和242、以及金属线251和252
金属线21i(在图2中,i=1或2)例如是横截面为圆柱形等的铜线,并且例如,从用于传输毫米波的毫米波传送电路(未图示)提供过来的毫米波被传输给金属线21i
金属线21i(在图2中,i=1或2)与匹配结构22i连接,且匹配结构22i与多模波导23连接。
因此,通过金属线21i而被传输的毫米波经由匹配结构22i而被输入至多模波导23。
匹配结构22i是用于执行金属线21i与多模波导23之间的阻抗匹配的电路等。作为匹配结构22i,可以采用如下的无源电路(例如,起到针对于毫米波的天线作用的、大约1毫米(mm)的接合线等):该无源电路防止了金属线21i与多模波导23(例如,其是如稍后说明的电介质波导等)之间的反射,且因此能够有效地传送和接收毫米波。
多模波导23例如是矩形板形状的电介质波导等,且金属线21i通过匹配结构22i而被连接至多模波导23的左侧。
因此,从金属线21i经由匹配结构22i输入至多模波导23的毫米波通过多模波导23而从左边向右边传输。
匹配结构24i被连接至多模波导23的右侧,且金属线25i被连接至匹配结构24i
匹配结构24i以与匹配结构22i相似的方式被构造而成,并且用于提供多模波导23与金属线25i之间的阻抗匹配。
金属线25i以与金属线21i相似的方式被构造而成。
从金属线21i经由匹配结构22i输入至多模波导23的毫米波通过多模波导23而从左边向右边传输。于是,这些毫米波到达了多模波导23的右侧,并且到达了多模波导23的右侧的这些毫米波之中的到达设置有匹配结构24i的位置处的毫米波经由匹配结构24i而被输出至金属线25i
输出至金属线25i的毫米波通过金属线25i而被传输,然后被提供给例如用于接收毫米波的毫米波接收电路(未图示)。
需要注意的是,在图2中,如该断面图(垂直于平面图而截取的断面图)中所示,金属线21i、匹配结构22i、多模波导23、匹配结构24i和金属线25i被布置成在平面上并排着。
此外,在图2的平面图中,匹配结构221、222、241和242分别被设置于多模波导23的左上方、左下方、右上方和右下方。
在以这种方式构造而成的传输线中,毫米波从金属线21i经由匹配结构22i而被输入至多模波导23,并且沿该图中的从左到右的方向传输。然后,到达了多模波导23的右侧的这些毫米波之中的到达设置有匹配结构24i的位置处的毫米波从多模波导23经由匹配结构24i而被输出至金属线25i
在图2的传输线中,设置了金属线21i和匹配结构22i以及匹配结构24i和金属线25i以代替图1的传输线的单模波导121和122以及141和142,且因此能够容易地执行针对于诸如毫米波等电信号的多模传输。
换句话说,金属线21i和匹配结构22i以及匹配结构24i和金属线25i能够被构造成比单模波导121和122以及141和142(或者与这些单模波导等效的波导)的尺寸小的尺寸,且因此能够将传输线构造成比当毫无改变地使用图1的光学系统中的传输线来传输毫米波时更紧凑的形式。
此外,在图2的传输线中,不必要设置图1中的传输线的单模波导121和122以及141和142(与这些单模波导等效的针对于毫米波的波导),且因此就不可能发生对单模波导121和122以及141和142(与这些单模波导等效的针对于毫米波的波导)的布置进行约束以防止如参照图1所说明的因毫米波从波导漏出而造成的任何干涉。
换句话说,匹配结构22i和24i能够被布置于多模波导23中的任何位置处,而不会受到为了防止干涉而在布置方面的约束。
而且,匹配结构22i和24i(甚至分别被连接至匹配结构22i和24i的金属线21i和25i)的布置不受约束,且因此能够把如稍后说明的所期望的功能附加给传输线。
需要注意的是,在图2中,匹配结构22i被设置用来执行金属线21i与多模波导23之间的阻抗匹配,但是,例如当在金属线21i与多模波导23之间阻抗是(大体上)匹配的时,或者当在金属线21i被直接地连接至多模波导23的情况下毫米波的反射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将金属线21i直接地连接至多模波导23而不用设置匹配结构22i。同样地,可以将多模波导23直接地连接至金属线25i而不用设置匹配结构24i
在这种情况下,毫米波从金属线21i被直接地输入至多模波导23且沿该图中的从左到右的方向传输。然后,到达了多模波导23的右侧的这些毫米波之中的到达设置有金属线25i的位置处的毫米波从多模波导23被直接地输出至金属线25i
如上所述,当金属线21i和25i被直接地连接至多模波导23而不用设置匹配结构22i和24i时,因为没有设置匹配结构22i和24i,因此传输线相应地能够被构造得很紧凑。
本技术适用的传输线的第二实施例
图3以平面图和断面图图示了本技术适用的传输线的第二实施例的示例性构造。
应当注意的是,在该图中,与图2中的部分对应的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且在下文中,将适当地省略它们的说明。
在图3中,该传输线与图2的传输线的相似点在于它设置有从金属线21i至金属线25i的这些部件,但是图3的传输线与图2的传输线的不同点在于它还设置了附加的金属板31。
在图3中,平板状的金属板31被设置成与平板状的多模波导23的一个表面接触。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防止毫米波从多模波导23的与所述金属板接触的所述表面漏出。
需要注意的是,在图3的传输线中,与图2中所说明的情况一样,可以将金属线21i和25i各者直接地连接至多模波导23而不用设置匹配结构22i和24i
本技术适用的传输线的第三实施例
图4以平面图和断面图图示了本技术适用的传输线的第三实施例的示例性构造。
应当注意的是,在该图中,与图2中的部分对应的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且在下文中,将适当地省略它们的说明。
在图4中,该传输线与图2的传输线的相似点在于它设置了从金属线21i至金属线25i的这些部件。
然而,图4的传输线与图2的传输线的不同点在于图4的传输线包括将匹配结构22i和24i与多模波导23布置成彼此堆叠,而图2的传输线包括将匹配结构22i和24i与多模波导23布置成在平面上彼此并排着。
在图4的传输线中,平板状的多模波导23被设置于匹配结构22i和24i上从而覆盖全部的匹配结构22i和24i(使匹配结构22i和24i被隐藏),且因此既然匹配结构22i和24i被多模波导23隐藏,那么该传输线就能够被构造得很紧凑。
此处,在下文中,本技术将会作为设置有匹配结构22i和24i的传输线的示例而被说明,然而,下面所说明的本技术也能应用于其中金属线21i和25i被直接地连接至多模波导23而不用设置匹配结构22i和24i情况下的传输线。
能够附加给传输线的功能
图5是用于解释能够附加给本技术适用的传输线的功能的图。
在通过多模波导23的多模传输中,在毫米波被输入至多模波导23时的输入位置与多模波导23的从输入位置输入的毫米波通过多模波导23而被传输然后到达的输出位置之间存在着位置关系,并且这个位置关系是由信号的波长或者多模波导23的尺寸(结构)决定的。
图5示出了通过在下列情况下执行电磁场分析而获得的结果,所述情况是:预定尺寸的矩形板形状的电介质波导被用作多模波导23,且60GHz的毫米波和80GHz的毫米波被用作从金属线21i经由匹配结构22i输入至多模波导23的输入信号。
在图5中,60GHz的毫米波和80GHz的毫米波两者都从设置于多模波导23的左上方的匹配结构221输入到多模波导23。
输入到多模波导23的60GHz的毫米波和80GHz的毫米波两者都具有呈蜿蜒图案的电场强度分布,它们通过多模波导23而从左侧向右侧传输(传播),然后到达多模波导23的右侧。
在图5中,60GHz毫米波到达在多模波导23的右下方的位置(布置有匹配结构242的位置),并且80GHz毫米波到达在多模波导23的右上方的位置(布置有匹配结构241的位置)。
因此,到达多模波导23的右下方的60GHz毫米波通过设置于多模波导23的右下方的匹配结构242而从多模波导23的右下方输出。同样地,到达多模波导23的右上方的80GHz毫米波通过设置于多模波导23的右上方的匹配结构241而从多模波导23的右上方输出。
如上所述,从设置于多模波导23的左上方的匹配结构221(与这个匹配结构221连接的金属线211)输入到多模波导23的60GHz毫米波被输出至设置于多模波导23的右下方的匹配结构242(与这个匹配结构242连接的金属线252)。此外,从设置于多模波导23的左上方的匹配结构221输入到多模波导23的80GHz毫米波被输出至设置于多模波导23的右上方的匹配结构241(与这个匹配结构241连接的金属线251)。
因此,当通过多路复用(混合)60GHz毫米波和80GHz毫米波而获得的多路复用信号从匹配结构221输入过来时,该多路复用信号中所包含的60GHz毫米波从匹配结构242输出且该多路复用信号中所包含的80GHz毫米波从匹配结构241输出。
在这种情况下,该传输线起到了如下的多路分解器的作用:该多路分解器将通过多路复用60GHz毫米波和80GHz毫米波而获得的多路复用信号分离成60GHz毫米波和80GHz毫米波,且因此就能够附加多路分解的功能。
如上所述,本技术适用的传输线能够被附加多路分解的功能,且除此之外,其还能被附加例如包括混合(结合)功能、交换功能和交叉功能的其它功能。
图6是图示了附加有多路分解功能的1输入和N输出传输线的实施例的示例性构造的平面图。
应当注意的是,在图6中,与图2中的部分对应的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且在下文中,将适当地省略它们的说明。
在图6中,一条输入用的金属线211通过用于执行阻抗匹配的匹配结构221而被连接至多模波导23的左侧的上部(左上方),通过将信号O#1、O#2、…、O#N(它们是多个不同频率(带)f#1、f#2、…、f#N的毫米波)多路复用而获得的多路复用信号(电信号)I#1被输入至这一条输入用的条金属线211
而且,在图6中,诸多的N个输出用的金属线251、252、…、25N分别通过用于执行阻抗匹配的匹配结构241、242、…、24N而被连接至多模波导23的右侧的不同位置,多个频率f#1、f#2、…、f#N的信号O#1、O#2、…、O#N分别从金属线251、252、…、25N输出。
在这个示例中,在图6中,多模波导23的尺寸以及匹配结构221和241至24N的位置被设定(设计)为使得:当频率f#n(其中n=1、2、…、N)的信号O#n从匹配结构221的位置被输入至多模波导23时,信号O#n通过多模波导23而被传输且到达匹配结构24n的位置。
在图6的传输线中,当通过将诸多的N个频率f#1至f#N的信号O#1至O#N多路复用而获得的多路复用信号I#1从金属线211经由匹配结构221而被输入至多模波导23时,该多路复用信号I#1中所包含的信号O#1至O#N中的信号O#n通过多模波导23而被传输,到达匹配结构24n的位置,并且经由匹配结构24n而被输出至金属线25n
因此,图6的传输线具有用于使多路复用信号I#1分离成信号O#1至O#N的多路分解功能。
图7是图示了附加有混合功能的N输入和1输出传输线的实施例的示例性构造的平面图。
应当注意的是,在图7中,与图2中的部分对应的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且在下文中,将适当地省略它们的说明。
在图7中,N个输入用的金属线211、212、…、21N分别通过用于执行阻抗匹配的匹配结构221、222、…、22N而被连接至多模波导23的左侧的不同位置,信号I#1、I#2、…、I#N(它们是多个不同频率(带)f#1、f#2、…、f#N的毫米波)分别被输入至金属线211、212、…、21N
此外,在图7中,一条输出用的金属线251通过用于执行阻抗匹配的匹配结构241而被连接至多模波导23的右侧的上部(右上方),通过将多个频率f#1、f#2、…、f#N的信号I#1、I#2、…、I#N多路复用而获得的多路复用信号O#1从金属线251被输出。
在这个示例中,在图7中,多模波导23的尺寸以及匹配结构221至22N和241的位置被设定为使得:当频率f#n的信号I#n从匹配结构22n的位置被输入至多模波导23时,该信号I#n通过多模波导23而被传输且到达匹配结构241的位置。
在图7的传输线中,当诸多的N个频率f#1至f#N的信号I#1至I#N分别从金属线211至21N经由匹配结构221至22N而被输入至多模波导23时,全部的信号I#1至I#N都通过多模波导23而被传输,到达匹配结构241的位置,并且经由匹配结构241而被输出至金属线251以作为信号O#1。
因此,图7的传输线具有如下这样的混合功能:其多路复用(混合)多个不同频率f#1至f#N的信号I#1至I#N且将通过多路复用信号I#1至I#N而获得的信号O#1输出至金属线251
图8是图示了附加有交换功能的N输入和N输出传输线的实施例的示例性构造的平面图。
应当注意的是,在图8中,与图2中的部分对应的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且在下文中,将适当地省略它们的说明。
在图8中,N个输入用的金属线211至21N分别通过用于执行阻抗匹配的匹配结构221至22N而被连接至多模波导23的左侧的不同位置,多个信号I#1至I#N(它们是毫米波)分别被输入至金属线211至21N
此外,在图8中,N个输出用的金属线251至25N分别通过用于执行阻抗匹配的匹配结构241至24N而被连接至多模波导23的右侧的不同位置,多个信号O#1至O#N(它们是毫米波)分别从金属线251至25N被输出。
在这个示例中,在图8中,多模波导23的尺寸以及匹配结构221至22N和241至24N的位置被设定为使得:当频率f#n的信号I#n从匹配结构22n的位置被输入至多模波导23时,该信号I#n通过多模波导23而被传输且到达匹配结构24n′的位置(这里n′=1、2、…、N,并且如果针对任意的n=n1都有n′=n1′,那么针对不等于n1的n=n2就有n′是不同于n′=n2′的值)。
在图8的传输线中,当某一频率f#n的信号I#n从金属线21n经由匹配结构22n而被输入至多模波导23时,该信号I#n通过多模波导23而被传输,到达匹配结构24n′的位置,然后经由匹配结构24n′被输出至金属线25n′以作为信号O#n′。
因此,当多个不同频率f#1至f#N的信号I#1至I#N被输入过来时,图8的传输线具有把从匹配结构22n的位置输入的频率f#n的信号I#n从匹配结构24n′的位置输出以作为信号O#n′的交换功能,即,重排多个不同频率f#1至f#N的信号I#1至I#N的顺序的功能。
此外,在图8中,多模波导23的尺寸以及匹配结构221至22N和241至24N的位置可以被设定为使得:当给定频率F的信号I#n从匹配结构22n的位置被输入至多模波导23时,该信号I#n通过多模波导23而被传输,且到达匹配结构24n′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当给定频率F的信号I#n从金属线21n经由匹配结构22n而被输入至多模波导23时,该信号I#n通过多模波导23而被传输,到达匹配结构24n′的位置,且经由匹配结构24n′而被输出至金属线25n′以作为信号O#n′。
因此,当相同频率F的多个信号I#1至I#N被输入过来时,图8的传输线具有如下这样的交叉功能:其使得从匹配结构22n的位置输入的信号I#n能够从匹配结构24n′的位置被输出以作为信号O#n′,即,重排相同频率的多个信号I#1至I#N的顺序的功能。
上面参照附图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发明当然不限于上文中的各示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随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以找到各种改变和修改,且应当理解的是,它们自然地将会落入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例如,通过传输线而被传输的对象可以是电信号,但是并不限于毫米波。
此外,本技术还可以被构造为如下。
[1]一种传输线,它包括:
多模波导;
金属线,其被构造成传输电信号;以及
匹配结构,其被构造成与所述多模波导和所述金属线连接,且被构造成执行所述多模波导与所述金属线之间的阻抗匹配。
[2]根据[1]所述的传输线,其中所述电信号是毫米波带的信号。
[3]根据[1]或[2]所述的传输线,其中所述多模波导、所述金属线和所述匹配结构被布置成在平面上并排着。
[4]根据[1]至[3]中任一者所述的传输线,它还包括:
金属板,其被构造成与所述多模波导接触。
[5]根据[1]或[2]所述的传输线,其中所述多模波导和所述匹配结构被布置成彼此堆叠。
[6]根据[1]至[5]中任一者所述的传输线,其中所述金属线包括:
一条输入用的金属线,多路复用信号被输入至所述一条输入用的金属线,所述多路复用信号是通过多路复用多个频率带的信号而获得的;以及
多条输出用的金属线,它们中的各者被构造成分别输出所述多个频率带的所述信号中的各者。
[7]根据[1]至[5]中任一者所述的传输线,其中所述金属线包括:
多条输入用的金属线,多个频率带的信号中的各者被分别输入至所述多条输入用的金属线中的各者;以及
一条输出用的金属线,其被构造成输出通过多路复用所述多个频率带的所述信号而获得的多路复用信号。
[8]根据[1]至[5]中任一者所述的传输线,其中所述金属线包括:
多条输入用的金属线,多个信号中的各者被分别输入至所述多条输入用的金属线中的各者;以及
多条输出用的金属线,它们中的各者被构造成分别输出所述多个信号中的各者。
[9]一种传输方法,它包括:
将电信号从金属线经由匹配结构而输入至多模波导,所述匹配结构被用来执行所述金属线与所述多模波导之间的阻抗匹配;以及
将电信号从所述多模波导经由另一个匹配结构而输出至另一条金属线。
[10]一种传输线,它包括:
多模波导;以及
金属线,其被构造成传输电信号,
其中所述多模波导和所述金属线彼此直接地连接。
[11]根据[10]所述的传输线,其中所述电信号是毫米波带的信号。
[12]根据[10]或[11]所述的传输线,其中所述多模波导和所述金属线被布置成在平面上并排着。
[13]根据[10]至[12]中任一者所述的传输线,它还包括:
金属板,其被构造成与所述多模波导接触。
[14]根据[10]至[13]中任一者所述的传输线,其中所述金属线包括:
一条输入用的金属线,多路复用信号被输入至所述一条输入用的金属线,所述多路复用信号是通过多路复用多个频率带的信号而获得的;以及
多条输出用的金属线,它们中的各者被构造成分别输出所述多个频率带的所述信号中的各者。
[15]根据[10]至[13]中任一者所述的传输线,其中所述金属线包括:
多条输入用的金属线,多个频率带的信号中的各者被分别输入至所述多条输入用的金属线中的各者;以及
一条输出用的金属线,其被构造成输出通过多路复用所述多个频率带的所述信号而获得的多路复用信号。
[16]根据[10]至[13]中任一者所述的传输线,其中所述金属线包括:
多条输入用的金属线,多个信号中的各者被分别输入至所述多条输入用的金属线中的各者;以及
多条输出用的金属线,它们中的各者被构造成分别输出所述多个信号中的各者。
[17]一种传输方法,它包括:
将电信号从金属线直接地输入至多模波导;以及
将电信号从所述多模波导直接地输出至另一条金属线。
附图标记列表
111、112 E/O转换器
121、122 单模波导
13 多模波导
141、142 单模波导
151、152 O/E转换器
211、212、…、21N 金属线
221、222、…、22N 匹配结构
23 多模波导
241、242、…、24N 匹配结构
251、252、…、25N 金属线
31 金属板

Claims (7)

1.一种传输线,它包括:
多模波导;
金属线,所述金属线被构造成传输电信号;以及
匹配结构,所述匹配结构被构造成与所述多模波导和所述金属线连接,且被构造成执行所述多模波导与所述金属线之间的阻抗匹配,
其中,所述多模波导和所述匹配结构被布置成彼此堆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线,其中所述电信号是毫米波带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线,它还包括:
金属板,所述金属板被构造成与所述多模波导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线,其中所述金属线包括:
一条输入用的金属线,多路复用信号被输入至所述一条输入用的金属线,所述多路复用信号是通过将多个频率带的信号多路复用而获得的;以及
多条输出用的金属线,所述多条输出用的金属线中的各者被构造成分别输出所述多个频率带的所述信号中的各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线,其中所述金属线包括:
多条输入用的金属线,多个频率带的信号中的各者被分别输入至所述多条输入用的金属线中的各者;以及
一条输出用的金属线,所述一条输出用的金属线被构造成输出多路复用信号,所述多路复用信号是通过将所述多个频率带的所述信号多路复用而获得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线,其中所述金属线包括:
多条输入用的金属线,多个信号中的各者被分别输入至所述多条输入用的金属线中的各者;以及
多条输出用的金属线,所述多条输出用的金属线中的各者被构造成分别输出所述多个信号中的各者。
7.一种传输方法,它包括:
将电信号从金属线经由匹配结构而输入至多模波导,所述匹配结构被用来执行所述金属线与所述多模波导之间的阻抗匹配;以及
将电信号从所述多模波导经由另一个匹配结构而输出至另一条金属线,
其中,所述多模波导和所述匹配结构被布置成彼此堆叠。
CN201380004479.XA 2012-01-18 2013-01-09 传输线和传输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253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07700 2012-01-18
JP2012007700 2012-01-18
PCT/JP2013/050210 WO2013108687A1 (ja) 2012-01-18 2013-01-09 伝送路、及び、伝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5376A CN104025376A (zh) 2014-09-03
CN104025376B true CN104025376B (zh) 2016-10-26

Family

ID=48799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447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25376B (zh) 2012-01-18 2013-01-09 传输线和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82255B2 (zh)
EP (1) EP2806496A1 (zh)
JP (1) JP5954590B2 (zh)
CN (1) CN104025376B (zh)
WO (1) WO2013108687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08509A (ja) * 1987-10-22 1989-04-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光合分波装置
CN1350653A (zh) * 1998-09-16 2002-05-22 约尔特有限公司 无电子线路的无线光纤通信
CN101231368A (zh) * 2007-01-25 2008-07-30 古河电子北美公司 用于互连不同光纤的光纤设备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32612A (en) * 1975-09-09 1977-03-12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Mode multiple millimeter wave transmission system
US4071833A (en) * 1976-10-15 1978-01-31 Ford Motor Company Apparatus for coupling coaxial transmission line to rectangular waveguide
CA2153153A1 (en) * 1993-11-04 1995-05-11 Pierre-Andre Besse Process for altering the intensity and phase ratios in multi-mode interference couplers
US5942944A (en) * 1998-01-12 1999-08-2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Low loss based power divider/combiner for millimeter wave circuits
JP4224909B2 (ja) * 1999-12-02 2009-02-1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線路変換構造、高周波回路および無線装置
KR100438014B1 (ko) * 2001-08-16 2004-06-30 주식회사 한빛아이앤씨 다중 모드 간섭을 이용한 가변 광필터
US6781477B1 (en) * 2002-09-30 2004-08-24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channel capacity of HVAC duct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n buildings
EP1662284B1 (en) * 2003-05-23 2015-03-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Optical device, optical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optical integrated device
CN1825691A (zh) * 2006-01-26 2006-08-30 东南大学 微波毫米波基片集成波导定向耦合器
CN100385278C (zh) * 2006-05-30 2008-04-30 浙江大学 单一调制区控制的3×3多模干涉型光开关
JP4887342B2 (ja) * 2008-10-06 2012-02-2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誘電体導波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834339A (zh) * 2010-04-23 2010-09-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片集成波导结构延迟线
US9405064B2 (en) * 2012-04-04 2016-08-0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icrostrip line of different widths, ground planes of different distanc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08509A (ja) * 1987-10-22 1989-04-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光合分波装置
CN1350653A (zh) * 1998-09-16 2002-05-22 约尔特有限公司 无电子线路的无线光纤通信
CN101231368A (zh) * 2007-01-25 2008-07-30 古河电子北美公司 用于互连不同光纤的光纤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06496A1 (en) 2014-11-26
US9882255B2 (en) 2018-01-30
JPWO2013108687A1 (ja) 2015-05-11
JP5954590B2 (ja) 2016-07-20
CN104025376A (zh) 2014-09-03
WO2013108687A1 (ja) 2013-07-25
US20140354369A1 (en) 2014-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urla et al. Multiwavelength-integrated optical beamformer based on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for 2-D phased array antennas
US976640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hotonic detection and excitation of multiple fibre modes
EP3400629B1 (en)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a phased array antenna
KR100335353B1 (ko) 파장 영역 다중 광 스타 커플러, 통신국 및 광 전송 시스템
CN105829930B (zh) 模式复用解复用器和交换节点
Morant et al.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mm-wave 5G NR photonic beamforming based on ORRs and multicore fiber
WO2016038336A1 (en)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150180580A1 (en) Interconnect Bridge Assembly for 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s
KR20170096633A (ko) 하향 변환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873174B (zh) 一种偏振无关的光器件
CN104969565B (zh) 一种波分复用wdm接收机装置和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4025376B (zh) 传输线和传输方法
WO2011083018A1 (en) Optical signal receiver
US9366819B1 (en) Reduced crosstalk for bi-directional 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s
EP3128684A1 (en) Wavelength demultiplexer and wavelength multiplexer using same
CN106443591A (zh) 一种相控阵雷达多功能子阵波束形成网络
US11888561B2 (en) Beamforming systems, networks, and elements configured for simultaneous optical up/down conversion and beamforming
SeyedinNavadeh et al. Multi-Channel Free-Space Optics Receiver Enabled by a Programmable Photonic Processor
CN104422989B (zh) 光组件、光隔离器组件和光发射系统
Hop et al. Design of Silicon TE0/TE1 Mode Router Using Mach-Zehnder and Multimode Interferometers
Capmany et al. General purpose programmable photonic processor for advanced radiofrequency applications
US7415174B2 (en) Dual optical channel monitor assembly and associate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JPH08288911A (ja) 光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H0252316A (ja) 監視機能付波長多重伝送モジュール
US10830955B2 (en) Integrated photonic interconnect switch and integrated photonic interconnect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26

Termination date: 20220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