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2763A - 一种便携式升降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升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2763A
CN104022763A CN201410250678.5A CN201410250678A CN104022763A CN 104022763 A CN104022763 A CN 104022763A CN 201410250678 A CN201410250678 A CN 201410250678A CN 104022763 A CN104022763 A CN 1040227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equipment
portable lifting
switch
deflector rod
anchor 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06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骏
徐德录
杨军宁
王志军
李学斌
付然
周立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uowang Fu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uowang Fu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uowang Fu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uowang Fu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5067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227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22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27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升降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控制所述便携式升降设备升降的自动复位开关;只有分别对两个自动复位开关同时施加持续的力并使该两个自动复位开关同时发出上升信号时,该便携式升降设备才能上升;或者只有分别对两个自动复位开关同时施加持续的力并使该两个自动复位开关同时发出下降信号时,该便携式升降设备才能下降。作业人员的双手必须一直操作该便携式升降设备,如遇意外情况,作业人员的手会离开该便携式升降设备从而使便携式升降设备停车,以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升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便携式升降设备。
背景技术
便携式升降设备主要应用于电力输电铁塔、通信铁塔、电厂冷却塔、风力发电塔、水塔等高层建筑,主要用于运送作业人员上下高层建筑进行作业,同时具备载物功能,具有重量轻、安装简便、操作方便等特点。
便携式升降设备自带动力电源和驱动机构,作业人员为站立操作,设备上设有导向机构和安全措施,以保证设备运行状态下人员的平衡性和安全性。
现有的便携式升降设备上设有上、下、停三种按钮开关,作业人员通过按钮开关操作设备上下作业,按“上”键,设备上行;需要停止时,按下“停”键;需要下行时,再点击“下”键。
操作按钮开关存在如下弊端:
1、“上、下、停”三个按钮开关给操作带来了复杂性,在恶劣工况和紧急工况条件下,可能造成操作不及时或误操作。
2、按钮开关不具备自动复位功能,无需作业人员持续操作即可运行,在作业人员出现异常状况时(如:意外受伤、触电昏迷、操作失误等),设备无法第一时间停止。
3、作业人员操作按钮开关时,手会离开把手,如遇意外情况,可能会造成危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升降开关不安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升降设备,该便携式升降设备安装在便携式升降设备上以后作业人员的手必须一直操作该便携式升降设备,如遇意外情况,作业人员的手会离开该便携式升降设备从而使便携式升降设备停车。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升降设备,包括操作台、用于承载操作人员的承载台、设置在操作台和承载台之间的立柱,所述便携式升降设备上还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控制所述便携式升降设备升降的自动复位开关;只有分别对两个自动复位开关同时施加持续的力并使该两个自动复位开关同时发出上升信号时,该便携式升降设备才能上升;或者只有分别对两个自动复位开关同时施加持续的力并使该两个自动复位开关同时发出下降信号时,该便携式升降设备才能下降。
所述便携式升降设备上包括两个所述自动复位开关,所述自动复位开关为自动复位拨杆开关;只有分别对两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的拨杆同时施加持续的方向相同的力并使两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同时发出上升信号时,该便携式升降设备才能上升;或者只有分别对两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的拨杆同时施加持续的方向相同的力并使两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同时发出下降信号时,该便携式升降设备才能下降。
自动复位拨杆开关包括设置在开关壳体内的两个第一触点、两个第二触点和公共触点,公共触点连接有用于移动公共触点的拨杆,公共触点只有在外力的作用下才能向两个第一触点移动并使两个第一触点通过公共触点电性连接,或者公共触点只有在外力的作用下才能向两个第二触点移动并使两个第二触点通过公共触点电性连接,当外力撤销后,公共触点能够自动复位并使两个第一触点之间保持开路同时两个第二触点之间也保持开路。
一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的一个第一触点与另一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的一个第一触点连接,一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的另一个第一触点与电源连接,另一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的另一个第一触点与该便携式升降设备的控制单元的上升信号收入端连接;该一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的一个第二触点与另一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的一个第二触点连接,该一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的另一个第二触点与电源连接,该另一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的另一个第二触点与该便携式升降设备的该控制单元的下降信号收入端连接。
所述便携式升降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环抱所述操作人员的安全抱箍,安全抱箍能够处于张开状态或闭合状态。
安全抱箍与立柱连接,安全抱箍包括两个抱箍臂,两个抱箍臂在立柱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两个抱箍臂的一端均与立柱转动连接,两个抱箍臂的另一端对应连接。
两个抱箍臂的另一端均设有光电开关,两个光电开关中一个光电开关为发射端,两个光电开关中另一个光电开关为接收端,只有当两个光电开关之间的距离为0mm~52mm时,该便携式升降设备才能运行。
操作台的下部设有用于驱动该便携式升降设备下降的动力箱,动力箱上设有能够使操作人员通过脚踏的方式来按压动力箱内刹车开关的脚踏释放装置。
脚踏释放装置包括条形的连接板和用于操作人员脚踏的踏板,连接板的一端与踏板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能够通过连接杆接触所述刹车开关,踏板设置在动力箱外,连接杆设置在动力箱内,连接板两端之间设有用于该连接板转动的转动轴,连接杆上设有多个导向销,导向销的轴线与连接杆的轴线垂直,动力箱内设有用于导向销滑动的滑槽。
在操作台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该便携式升降设备搬运的搬运把手,在立柱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该便携式升降设备搬运的搬运把手,该便携式升降设备上还设有用于切换手动和遥控操作模式的切换开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作业人员在双手紧握把手的情况下任然可以轻松完成对设备的操作,保证作业人员的平稳姿态;
2、开关具备复位功能,当作业人员手离开开关后,设备会立即停止,保证作业人员安全;
3、开关具备联动功能,当作业人员任何一只手离开开关后,设备会立即停止,保证作业人员时刻处于安全的作业状态;
4、操作内容更简便,操作过程更安全,操作反应更迅速;
5、作业人员可通过脚来实现对释放装置的操作,解放了双手,使作业人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保证身体平衡上;
6、降低了因操作释放装置而造成的体力和精力的消耗,保证了作业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7、对操作模式进行了识别和区分,避免了因混合操作而带来的混乱,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危险;
8、安全抱箍的设置增强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感,可有效避免作业人员因脚底打滑而发生坠落事故;
9、搬运把手的设计方便设备的搬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升降设备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便携式升降设备的主视图。
图2是所述自动复位开关为自动复位拨杆开关时的电路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A-A方向剖视图。
图4是自动复位拨杆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所述自动复位开关为自动复位按钮开关时的电路示意图。
图6是安全环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脚踏释放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10.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1.拨杆,12.公共触点,13.第一触点,14.第二触点,15.转轴,16.套管,17.防尘盖,18.弹簧,19.开关壳体;
20.安全抱箍,21.光电开关,22.安全环,23.抱箍臂,24.锁环,25.外螺纹,26.圆筒;
30.脚踏释放装置,31.踏板,32.连接板,33.连接杆,34.导向销,35.触块,36.转动轴;
40.搬运把手;
51.操作台,52.立柱,53.承载台,54.动力箱;
60.切换开关;
70.自动复位按钮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升降设备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便携式升降设备,包括用于控制该便携式升降设备的操作台51、用于承载操作人员的承载台53、设置在操作台51和承载台53之间的立柱52,所述便携式升降设备上还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控制所述便携式升降设备升降的自动复位开关;只有当分别对两个自动复位开关同时施加持续的力并使该两个自动复位开关同时持续的发出上升信号时,该便携式升降设备才能上升;或者只有当分别对两个自动复位开关同时施加持续的力并使该两个自动复位开关同时持续的发出下降信号时,该便携式升降设备才能下降。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便携式升降设备上包括两个所述自动复位开关,所述自动复位开关为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只有当操作人员的两只手分别对两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的拨杆11同时施加持续向上的力(即向上掰动)并使两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同时持续的向控制单元发出上升信号时,该便携式升降设备才能上升;或者只有当操作人员的两只手分别对两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的拨杆11同时施加持续向下的力(即向下掰动)并使两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同时持续的向控制单元发出下降信号时,该便携式升降设备才能下降。
这样作业人员的两只手必须一直操作该便携式升降设备的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才能使该便携式升降设备上升或下降,如遇意外情况,作业人员的手会离开该便携式升降设备从而使便携式升降设备停车,以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具体的,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包括设置在开关壳体19内的两个第一触点13、两个第二触点14和公共触点12,公共触点12连接有用于移动公共触点12的拨杆11,公共触点12只有在向上的外力的作用下才能向两个第一触点13移动并使两个第一触点13通过公共触点12电性连接,或者公共触点12只有在向下的外力的作用下才能向两个第二触点14移动并使两个第二触点14通过公共触点12电性连接,当外力撤销后,公共触点12能够自动复位并使两个第一触点13之间保持开路同时两个第二触点14之间也保持开路,如图1、图2、图3所示。
该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含有三个工作位置:上工位、中工位、下工位。即如图2所示,上工位时:公共触点12向上移动同时与两个第一触点13接触并使两个第一触点13电性导通的;中工位时:公共触点12在两个第一触点13和两个第二触点14之间的,此时公共触点12不与两个第一触点13接触也不与两个第二触点14接触,两个第一触点13之间保持开路同时两个第二触点14之间也保持开路;下工位时:公共触点12向下移动同时与两个第二触点14接触并使两个第二触点14电性导通的。该便携式升降设备10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公共触点12处于“中工位”,只有在外力的作用下,公共触点12才能向上或向下移动处于“上工位”或“下工位”,当外力撤销后,公共触点12能够自动复位至“中工位”,并使两个第一触点13之间保持开路同时两个第二触点14之间也保持开路。
为了实现作业人员必须两只手一直操作该便携式升降设备的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才能使该便携式升降设备上升或下降。一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的一个第一触点13与另一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的一个第一触点13连接,一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的另一个第一触点13与电源连接,另一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的另一个第一触点13与该便携式升降设备的控制单元的上升信号收入端连接;该一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的一个第二触点14与另一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的一个第二触点14连接,该一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的另一个第二触点14与电源连接,该另一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的另一个第二触点14与该便携式升降设备的该控制单元的下降信号收入端连接,如图2所示。
这样作业人员的手必须一直操作该便携式升降设备才能使该便携式升降设备上升或下降,如遇意外情况,作业人员的手会离开该便携式升降设备从而使便携式升降设备停车,以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公共触点12与开关壳体19之间设有用于公共触点12复位的弹性部件,如图3所示。或者,拨杆11与开关壳体19之间设有用于公共触点12复位的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18。为了公共触点12便于与第一触点13和第二触点14的接触,同时减轻重量,公共触点12为工字形。拨杆11的一端设置在开关壳体19内,拨杆11的一端与公共触点12固定连接,拨杆11的另一端设置在开关壳体19外,如图3和图4所示。
为了便于操作人员掰动拨杆11,方便操作,拨杆11的另一端外设有套管16。套管16的两端还有倒圆。为了保持开关壳体19内的清洁,在拨杆11插接于开关壳体19的部位,拨杆11外套设有防尘盖17,防尘盖17为现有的柔软材料制成。
开关壳体19内设有转轴15,拨杆11能够以转轴15为轴转动。两个第一触点13之间的连线平行于两个第二触点14之间的连线,转轴15的轴线与两个第一触点13之间的连线平行。同时,转轴15为拨杆11的转轴,可以使图1中的公共触点12不会左右晃动,起到定位的作用,如图3和图4所示。
或者,所述便携式升降设备上包括四个所述自动复位开关,所述自动复位开关为自动复位按钮开关70,如图5所示。具体的连接方式为:四个自动复位按钮开关70中的两个第一自动复位按钮开关70串联后再与该便携式升降设备的控制单元的上升信号收入端连接;四个自动复位按钮开关70中的两个第二自动复位按钮开关70串联后再与该便携式升降设备的控制单元的下降信号收入端连接,如图5所示。两个第一自动复位按钮开关70设置在操作台51的左右两侧,两个第二自动复位按钮开关70也设置在操作台51的左右两侧。
现有的便携式升降设备上设计有安全扣环,使用时,作业人员的安全带与安全扣环连接,达到防坠作业人员从设备上坠落的目的。由于该便携式升降设备整体结构简单,设备运行时对人员的视觉冲击较强,对操作人员的心理素质要求较高,安全扣环无法减少作业人员心理的恐惧感。同时,安全扣环无法杜绝作业人员因脚下打滑而失足坠落的现象发生。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所述便携式升降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环抱所述操作人员的安全抱箍20,安全抱箍20能够处于张开状态或闭合状态,如图1所示。
安全抱箍20与立柱52连接。安全抱箍20由左右对称的两个抱箍臂23组成,两个抱箍臂23的一端均与立柱52转动连接。两个抱箍臂23的另一端对应连接。如图1所示,两个抱箍臂23的另一端对应连接,此时为安全抱箍20的闭合状态,当需要载人时,两个抱箍臂23均能够以抱箍臂23的一端为轴转动,如图1所示,左侧的抱箍臂23向左转,右侧的抱箍臂23向右转,使安全抱箍20处于张开状态,安全抱箍20处于张开状后,操作人员可以穿过安全抱箍20登上承载台53。然后两个抱箍臂23再转回至图1所示的位置,此时安全抱箍20重回闭合状态。该安全抱箍20位于操作人员的腰部,可以环抱操作人员的腰部,保护操作人员避免跌落,减少操作人员的恐惧感,从而很好的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为了进一步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两个抱箍臂23的另一端均设有光电开关21,两个光电开关21中一个光电开关21为发射端,两个光电开关21中另一个光电开关21为接收端,两个光电开关21与该便携式升降设备的控制单元连接,两个光电开关21能够检测该两个光电开关21之间的距离。当两个光电开关21之间的距离为0mm~52mm时,表示安全抱箍20处于闭合状态,该便携式升降设备才能运行。
两个抱箍臂23在立柱5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即两个抱箍臂23的大小和形状相同。抱箍臂23为U形、或圆弧形。两个抱箍臂23的另一端均设有用于安装安全环22的通孔,当安全抱箍20处于闭合状态时,两个抱箍臂23的另一端通过安全环22固定连接。安全环22的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圆筒26和锁环24,锁环24为开环结构,锁环24的两端分别插接于圆筒26的两端内,锁环24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25,圆筒26的两端内设有内螺纹,这样如图6所示,该圆筒26能够沿轴向移动,该圆筒26移动后可以使如图6所示的闭合环形的安全环22呈开环状态,此时,将该带有开口的安全环22的一端依次穿过设置在两个抱箍臂23另一端的通孔,然后再将该圆筒26沿轴向移动复位,可以使两个抱箍臂23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安全抱箍20还可以与操作台51连接。此时,安全抱箍20由左右对称的两个抱箍臂23组成,两个抱箍臂23的一端均与操作台51转动连接。两个抱箍臂23的另一端对应连接。
现有便携式升降设备上的手动释放装置存在如下弊端:
释放装置需要作业人员通过手来操作释放手柄,此时,作业人员仅通过一只手来握紧把手,以保证身体姿态的平衡;由于释放装置的使用往往是在非常规状态下,此时的设备和操作都具有很大程度的危险性和不可控性,在突发情况下,作业人员紧靠单手很难保持平衡,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手动释放操作要求缓慢、平稳,整个操作过程持续时间较长,且要求作业人员精神集中,手动操作消耗体力较大,从而间接的影响作业人员的注意力。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操作台51的下部设有用于驱动该便携式升降设备下降的动力箱54,动力箱54上设有能够使操作人员通过脚踏的方式来按压动力箱54内刹车开关的脚踏释放装置30,如图1和图7所示。
脚踏释放装置30设置在便携式升降设备的下部动力箱54上,脚踏释放装置30包括条形的连接板32和用于操作人员脚踏的踏板31,连接板32的一端与踏板31固定连接,连接板32的另一端能够接触并启动所述刹车开关,连接板32两端之间设有用于该连接板32转动的转动轴36。
当在高空中的该便携式升降设备内的作业人员需要下降到地面时,作业人员可通过脚踏该脚踏释放装置30的踏板31来按压所述刹车开关,从而启动动力箱54中的下降机构,然后该便携式升降设备便可以缓慢的下降,脚踏释放装置30使作业人员可通过脚踏的方式来实现对该便携式升降设备的下降释放操作(其中动力箱54及其刹车开关和下降机构如背景技术所述均为现有装置不再详细介绍),该脚踏释放装置30解放了双手,使作业人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保证身体平衡上,降低了因操作释放装置而造成的体力和精力的消耗,保证了作业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很好的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具体的,踏板31设置在操作台51上,连接板32的一端设置在动力箱54外,连接板32的另一端设置在动力箱54内。连接板32大致呈三角形,包括两条直线形边和一条波浪线形边,如图2所示。
为了便于操作人员的踩踏,踏板31比操作台51的上表面高1cm~10cm。踏板31的上表面设有多道防滑条。
转动轴36与操作台51固定连接,或转动轴36与动力箱54固定连接。转动轴36的轴线与连接板32的表面垂直,如图2所示。
连接板32的另一端能够通过连接杆33接触所述刹车开关,连接杆33设置在动力箱54内。
连接杆33的一端与连接板3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连接杆33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按压所述刹车开关的触块35,触块35可以增大连接杆33与动力箱54内的所述刹车开关的接触面积。
连接杆33上固定连接多个导向销34,导向销34的轴线与连接杆33的轴线垂直,动力箱54内设有用于导向销34滑动的滑槽。有了该导向销34与滑槽的配合,连接杆33可以沿滑槽的方向移动,以确保刹车开关不会被误操作。
现有的便携式升降设备上设计有拖轮,方便设备托运。设备的运输有很大的局限性,遇到特殊条件需要搬运时,由于没有搬运把手,设备搬运极为不便。本发明在便携式升降设备的多处位置设计了搬运把手,把手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设备的重心位置及重量分配,同时参照了各种工况条件下设备的搬运需求,是设备便于搬运。
具体是,在操作台5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该便携式升降设备搬运的搬运把手40,在立柱5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该便携式升降设备搬运的搬运把手40,如图1所示。
现有的便携式升降设备可进行手动操作,同时也可进行遥控操作。本发明在便携式升降设备上设计了一种手动、遥控操作模式的切换开关60,切换开关60共有三个位置,每个位置都必须施加外力使开关旋转至相应的位置,中位没有指令信号不会碰到任何触点,手动指令在中位逆时针方向45度,旋转到此位置会触发常开触点接通,遥控指令在中位顺时针方向45度,旋转到此位置会触发常开触点接通,手动、遥控指令电信号仅能在一个位置发出。在某种操作模式下,设备不接受另一种操作模式的指令,只有通过人为的操作切换开关,才能将设备的工作状态切换的另一种模式。该切换开关60设置在操作台51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发明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发明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之间、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升降设备包括操作台(51)、用于承载操作人员的承载台(53)、设置在操作台(51)和承载台(53)之间的立柱(52),所述便携式升降设备上还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控制所述便携式升降设备升降的自动复位开关;
只有分别对两个自动复位开关同时施加持续的力并使该两个自动复位开关同时发出上升信号时,该便携式升降设备才能上升;
或者只有分别对两个自动复位开关同时施加持续的力并使该两个自动复位开关同时发出下降信号时,该便携式升降设备才能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升降设备上包括两个所述自动复位开关,所述自动复位开关为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
只有分别对两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的拨杆(11)同时施加持续的方向相同的力并使两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同时发出上升信号时,该便携式升降设备才能上升;
或者只有分别对两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的拨杆(11)同时施加持续的方向相同的力并使两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同时发出下降信号时,该便携式升降设备才能下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包括设置在开关壳体(19)内的两个第一触点(13)、两个第二触点(14)和公共触点(12),公共触点(12)连接有用于移动公共触点(12)的拨杆(11),公共触点(12)只有在外力的作用下才能向两个第一触点(13)移动并使两个第一触点(13)通过公共触点(12)电性连接,或者公共触点(12)只有在外力的作用下才能向两个第二触点(14)移动并使两个第二触点(14)通过公共触点(12)电性连接,当外力撤销后,公共触点(12)能够自动复位并使两个第一触点(13)之间保持开路同时两个第二触点(14)之间也保持开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一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的一个第一触点(13)与另一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的一个第一触点(13)连接,一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的另一个第一触点(13)与电源连接,另一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的另一个第一触点(13)与该便携式升降设备的控制单元的上升信号收入端连接;
该一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的一个第二触点(14)与另一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的一个第二触点(14)连接,该一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的另一个第二触点(14)与电源连接,该另一个自动复位拨杆开关(10)的另一个第二触点(14)与该便携式升降设备的该控制单元的下降信号收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升降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环抱所述操作人员的安全抱箍(20),安全抱箍(20)能够处于张开状态或闭合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安全抱箍(20)与立柱(52)连接,安全抱箍(20)包括两个抱箍臂(23),两个抱箍臂(23)在立柱(5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两个抱箍臂(23)的一端均与立柱(52)转动连接,两个抱箍臂(23)的另一端对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抱箍臂(23)的另一端均设有光电开关(21),两个光电开关(21)中一个光电开关(21)为发射端,两个光电开关(21)中另一个光电开关(21)为接收端,只有当两个光电开关(21)之间的距离为0mm~52mm时,该便携式升降设备才能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操作台(51)的下部设有用于驱动该便携式升降设备下降的动力箱(54),动力箱(54)上设有能够使操作人员通过脚踏的方式来按压动力箱(54)内刹车开关的脚踏释放装置(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脚踏释放装置(30)包括条形的连接板(32)和用于操作人员脚踏的踏板(31),连接板(32)的一端与踏板(31)连接,连接板(32)的另一端能够通过连接杆(33)接触所述刹车开关,踏板(31)设置在动力箱(54)外,连接杆(33)设置在动力箱(54)内,连接板(32)两端之间设有用于该连接板(32)转动的转动轴(36),连接杆(33)上设有多个导向销(34),导向销(34)的轴线与连接杆(33)的轴线垂直,动力箱(54)内设有用于导向销(34)滑动的滑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操作台(5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该便携式升降设备搬运的搬运把手(40),在立柱(5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该便携式升降设备搬运的搬运把手(40),该便携式升降设备上还设有用于切换手动和遥控操作模式的切换开关(60)。
CN201410250678.5A 2014-06-06 2014-06-06 一种便携式升降设备 Pending CN1040227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0678.5A CN104022763A (zh) 2014-06-06 2014-06-06 一种便携式升降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0678.5A CN104022763A (zh) 2014-06-06 2014-06-06 一种便携式升降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2763A true CN104022763A (zh) 2014-09-03

Family

ID=51439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0678.5A Pending CN104022763A (zh) 2014-06-06 2014-06-06 一种便携式升降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22763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5123U (zh) * 1991-10-22 1992-05-20 南京紫金无线电厂 节能、记忆型交流接触器
CN2582811Y (zh) * 2002-11-27 2003-10-29 上海永新彩色显象管股份有限公司 手指式点焊枪
CN1994844A (zh) * 2006-01-06 2007-07-11 温建 在建筑物外壁架设导轨的升降作业方法和设备
WO2009062536A1 (de) * 2007-11-15 2009-05-2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chalt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ansteuern eines elektromagnetischen relais
CN102942093A (zh) * 2012-11-02 2013-02-27 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登塔装备
CN103193137A (zh) * 2013-04-17 2013-07-10 北京联合大学 高空全自动升降机及其使用方法
EP2775625A1 (de) * 2013-03-06 2014-09-10 K.A. Schmersal Holding GmbH & Co. KG Kapazitiver Positionsschalter
CN203883792U (zh) * 2014-06-06 2014-10-15 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携式升降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5123U (zh) * 1991-10-22 1992-05-20 南京紫金无线电厂 节能、记忆型交流接触器
CN2582811Y (zh) * 2002-11-27 2003-10-29 上海永新彩色显象管股份有限公司 手指式点焊枪
CN1994844A (zh) * 2006-01-06 2007-07-11 温建 在建筑物外壁架设导轨的升降作业方法和设备
WO2009062536A1 (de) * 2007-11-15 2009-05-2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chalt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ansteuern eines elektromagnetischen relais
CN102942093A (zh) * 2012-11-02 2013-02-27 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登塔装备
EP2775625A1 (de) * 2013-03-06 2014-09-10 K.A. Schmersal Holding GmbH & Co. KG Kapazitiver Positionsschalter
CN103193137A (zh) * 2013-04-17 2013-07-10 北京联合大学 高空全自动升降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3883792U (zh) * 2014-06-06 2014-10-15 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携式升降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10562U (zh)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CN203883792U (zh) 一种便携式升降设备
EP3440005A1 (en) Personnel lift
CN104022763A (zh) 一种便携式升降设备
CN102107071A (zh) G形手扣
CN107702914B (zh) 一种用于游乐设备安全压杠锁紧的无线检测装置
CN203877862U (zh) 一种便携式升降设备
CN204938700U (zh) 带防坠落装置的手扶电梯
CN203507341U (zh) 手握旋转式缓降控制装置
CN106563220B (zh) 登杆塔防坠落装置及其坠落悬挂处理办法
CN202015430U (zh) 下降器
CN212383104U (zh) 一种安全锁止铁塔导轨
CN204751976U (zh) 一种弹簧式起重量起升高度限制器
CN205204655U (zh) 一种超载报警自动控制解除的力矩限制器
CN20880272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电梯用的实验无线手柄
CN112837576A (zh) 一种带有防坠保护输电杆塔高空训练装置
CN106395575A (zh) 一种电梯专用活动式扶手
WO2003039427A2 (en) Compact descent controller
CN207663483U (zh) 基于杆塔图像识别查询的电网巡检系统
CN201603353U (zh) 一种越障登杆器
CN206720505U (zh) 免爬器手柄三位开关结构
CN216037983U (zh) 操纵手柄及升降设备
CN105632818B (zh) 一种急停按钮安全装置
CN206233671U (zh) 一种电杆总成
CN203264077U (zh) 一种具有气体切换功能的呼吸阀及呼吸面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