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09486A - 一种三相三线制svg的非对称补偿限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相三线制svg的非对称补偿限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09486A
CN104009486A CN201410279920.1A CN201410279920A CN104009486A CN 104009486 A CN104009486 A CN 104009486A CN 201410279920 A CN201410279920 A CN 201410279920A CN 104009486 A CN104009486 A CN 1040094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phase
svg
sequence
neg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799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09486B (zh
Inventor
郑诗程
方四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HUT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H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HUT filed Critical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HUT
Priority to CN20141027992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094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09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9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09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94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10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s [FACT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三线制SVG的非对称补偿限流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步骤为:一、获取电网电压的频率和相位信息;二、对电网电压、负载电流及SVG输出电流进行DQ变换,获取其正、负序分量;三、对负载电流的正、负序分量进行DQ逆变换,计算出比例限幅系数A;四、将A与负载电流的正、负序分量的乘积作为SVG指令电流,分别进行闭环反馈控制;五、将反馈控制输出值与相应前馈值、解耦控制输出值叠加,获得输出调制波;六、对调制波进行截断限幅后作为定电压空间矢量算法的输入,得各开关管的工作状态并驱动IGBT。本发明的限流方法应用于对称和非对称负荷状况及负荷突变时均无任何过流现象,系统工作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三相三线制SVG的非对称补偿限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三相三线制SVG的非对称补偿限流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由于工业生产中大量非线性、冲击性和波动性负荷的存在给电网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电能质量问题,甚至威胁电力系统和用户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电力系统提出了“用户端电能质量就地补偿”的方针,意即是说:如果负荷对电网产生了诸如无功、谐波等污染,则用户必需在负荷侧配置相应的电能质量检测与治理装置来消除这些污染的影响。无功补偿技术一直以来都是电气工程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与SVC(Static Var Compensator)动态无功补偿器相比,SVG(Static Var Generator)静止无功发生器具有补偿时间快、可连续补偿、不易产生谐振、可以补偿一定次的谐波等优点。因此,低压SVG是目前解决上述用户端电能质量问题的一种较佳途径。
运行于工业现场的SVG都是按照既定补偿容量设计的,但是现场的负载是会不断变化的,SVG需要按照额定容量对输出电流进行限制否则会造成功率器件的损坏。限流的目的是保证功率器件工作在安全区域内,功率器件的额定电流定义为长时间工作时的直流电流。SVG在对三相非对称负荷进行补偿时,三相电流的幅值不同,存在负序电流。如果将负载电流通过DQ变换后得到的正序无功电流的直流信号和负序电流的直流信号分别进行限幅作为SVG的指令信号,由于正序电流和负序电流并非正交,不易求出两合成信号,所以不能有效保证SVG输出的每相电流都不过载。
针对此问题,许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主要是采用如下方法:采样三相负载电流并进行DQ变换,通过电流调节器后再通过DQ逆变换成三相交流信号,然后对三相交流信号(调制波)进行限幅(截断限幅),这种方法虽然保证了在负载电流超过SVG容量时,SVG发出的电流峰值不会超过IGBT的最大允许值,但是,此时SVG输出的电流为削顶的正弦波,因而引入了谐波,对电网产生了危害。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133724.5,申请日为2010年3月29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三电平静止同步补偿器的不平衡补偿方法,该申请案在电网不平衡和负载不对称情况下,检测负载侧不对称电流并进行序分解,将得到的正负序电流分别进行dq变换获得直流参考,用PI解耦控制实现正负序有功、无功电流完全解耦,从而得到三电平STATCOM输出电压的正负序参考电压矢量,最后经简化的三电平SVPWM调制产生PWM驱动信号去控制开关器件的动作来产生需要的补偿电流。该申请案克服了电网不平衡以及负载不对称对三电平STATCOM性能的影响,能够补偿电网不平衡和负载不对称条件下的无功电流和负序电流,维持直流侧电容电压的平衡稳定。但该申请案没有对补偿电流进行必要的限幅,而实际运行过程中,补偿电流的限幅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装置可靠运行的必要保证!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三相三线制SVG在三相不对称负荷工况下进行非对称补偿时不能可靠限流,导致功率器件损坏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三相三线制SVG的非对称补偿限流方法;本发明采用比例限幅和截断限幅相结合的复合限幅方法,使三相三线制SVG系统在丝毫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基础上实现在非对称负荷工况下、负载电流变化的任何时刻都能实时可靠的限流,从而保证了功率器件的安全;同时,SVG输出电流为标准的正弦波,降低了对电网的谐波危害。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三相三线制SVG的非对称补偿限流方法,其步骤为:
步骤一、获取电网电压的实时频率和相位信息;
步骤二、获取三相电网电压并进行双DQ变换,提取三相电网电压的正序和负序分量;
步骤三、获取三相负载电流并进行双DQ变换,提取三相负载电流的正序无功电流、负序无功电流和负序有功电流;
步骤四、获取SVG输出电流并进行双DQ变换,提取SVG输出电流的正序有功电流和正序无功电流、负序无功电流和负序有功电流;
步骤五、对步骤三获得的正序和负序电流进行DQ逆变换,根据逆变换所得三相交流信号计算比例限幅系数A;
步骤六、将步骤五所得比例限幅系数A分别与步骤三所得正序、负序电流相乘,相乘结果作为SVG指令电流,利用该指令电流对步骤四所述SVG输出电流的正序、负序电流进行闭环反馈控制;
步骤七、将步骤六所得闭环反馈输出值与电网电压前馈值、步骤四所述SVG输出电流的正序及负序电流解耦控制输出值进行叠加,再对叠加信号进行DQ逆变换,获得输出调制波;
步骤八、对步骤七所得调制波进行截断限幅,限幅后调制波作为定电压空间矢量算法的输入,由此算法得出各个开关管的工作状态并驱动IGBT。
更进一步地,步骤五中确定比例限幅系数A的过程为:
1)计算DQ逆变换所得三相交流信号中每相电流的有效值,并提取最大的电流有效值Imax;
2)获取SVG三相交流信号中各相允许工作电流的最大值;
3)将2)所得工作电流最大值除以1)所得最大电流有效值Imax得系数A;
4)对3)所得系数A进行处理:当A≥1时,令A=1;A<1时,A值不变。
更进一步地,1)采用基于四分之一工频周期滑动窗的方式计算三相交流信号中每相电流的有效值。
更进一步地,步骤六所述的闭环反馈控制中:
比例限幅系数A与步骤三所得三相负载电流的正序无功电流、负序无功电流和负序有功电流的相乘结果作为SVG指令电流,所述指令电流与步骤四所得SVG输出电流的正序无功电流、负序无功电流和负序有功电流对应叠加后经电流调节器输出;
所述SVG输出的正序有功电流与直流侧电容器电压的闭环反馈输出值叠加,再经电流调节器输出,实现在运行过程中直流侧电压的稳定控制。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三相三线制SVG的非对称补偿限流方法,对三相负载电流和SVG输出电流进行双DQ变换和双DQ逆变换处理,并创新的采用比例限幅和截断限幅相结合的复合限幅方法,基于四分之一工频周期的滑动窗快速检测各相负载电流有效值,有效实现了三相三线制SVG系统在三相不对称负荷工况下的稳态以及动态突变时的电流补偿及限幅,SVG系统在负荷电流变化的任何时刻都能做到实时可靠的补偿及限幅,避免了功率器件的损坏;同时,SVG的输出电流波形为标准正弦波,降低了对电网的谐波危害;
(2)本发明的一种三相三线制SVG的非对称补偿限流方法,其基于四分之一工频周期滑动窗的检测算法,可以在5ms之内实现交流有效值的快速检测,大大缩短了补偿限流及出现谐波污染的时间,补偿限流安全可靠,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三相三线制SVG系统与电网及非对称负荷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三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旋转坐标系的abc/αβ/dq坐标变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对电网电压进行锁相的原理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对电网电压进行双DQ变换获取正序、负序分量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对三相负载电流电流进行双DQ变换获取正序、负序分量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对SVG输出电流进行双DQ变换获取正序、负序分量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对负载电流进行有效值检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采用基于四分之一工频周期滑动窗快速检测负载电流有效值的原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三相三线制SVG非对称补偿限流原理图;
图10是本发明中截断限幅与比例限幅的原理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直流侧电容器;2、IGBT三相逆变桥;3、电抗器;4、软启动电阻;5、熔断器;6、电网;7、DSP及控制电路;8、非对称负荷;9、软启动接触器;10、主接触器;11、断路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附图,本实施例的三相三线制SVG系统通过断路器11与电网6连接,电网6负载有非对称负荷8;所述的三相三线制SVG系统(参见图1)包括直流侧电容器1、IGBT三相逆变桥2、电抗器3、软启动电阻4、熔断器5、DSP及控制电路7、软启动接触器9和主接触器10;所述的直流侧电容器1、IGBT三相逆变桥2、电抗器3、软启动接触器9、软启动电阻4和熔断器5依次连接,软启动接触器9和软启动电阻4的串联线路与主接触器10并联,主接触器10用于在软启动过程结束之后将软启动电阻4旁路;所述的直流侧电容器1的两端设置有电压传感器,直流侧回路中串联有电流传感器,所述的IGBT三相逆变桥2与电抗器3之间的连接线路上串联有电流传感器,非对称负荷8的一侧也设置有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上述的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DSP及控制电路7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DSP及控制电路7的输出端与IGBT三相逆变桥2的输入端相连,DSP及控制电路7输出正弦PWM波至IGBT三相逆变桥2,该DSP及控制电路7同时控制软启动接触器9和主接触器10的开断。在SVG系统正常运行后,DSP及控制电路7控制软启动接触器9断开,主接触器10闭合,断路器11闭合。
本实施例的一种三相三线制SVG的非对称补偿限流方法,是发明人在对低压SVG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发明的一种新方法。发明人指出,当电网6所带负荷为三相对称负荷时,负载电流对称,仅含正序有功电流和正序无功电流,此时,SVG补偿正序无功电流时只需对给定电流值(为直流量)进行限幅即可实现限流目的!然而,当负荷为非对称负荷时,负载电流就比较复杂,不仅含有正序有功电流和正序无功电流,还含有大量的负序有功电流和负序无功电流,SVG不仅需要补偿正序无功电流而且需要补偿负序有功电流和负序无功电流。此时,如果SVG仅在交流侧采用简单的截断限幅则容易导致SVG稳态输出电流波形为削顶的正弦波,会对电网产生严重的谐波污染!因此,发明人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创新的采用比例限幅和截断限幅相结合的限幅方法、采用基于四分之一工频周期滑动窗的交流有效值快速检测算法,有效实现了三相三线制SVG系统在三相不对称负荷工况下的稳态以及动态突变时的电流补偿及限幅,使SVG系统在负荷电流变化的任何时刻都能做到实时可靠的补偿及限制,从而保证了功率器件的安全。同时,本实施例的SVG输出电流波形为标准正弦波,降低了对电网的谐波危害。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三相三线制SVG非对称补偿限流过程及原理进行详细描述,具体为:
步骤一、获取电网电压的实时频率和相位信息。
稳态情况下,图1中的断路器11闭合,电网6给非对称负荷8供电,非对称负荷8正常工作,SVG通过公共联结点和非对称负荷8并联。此时,SVG采样电网电压信号,通过锁相获取电网电压的实时频率和相位信息。DSP及控制电路7对采集的电网6三相电压信号进行dq坐标变换和锁相,获得电网6的电压频率w和相位θ。具体为:
(a)DSP及控制电路7采用霍尔电压传感器检测出电网6三相电压瞬时值Usa、Usb和Usc,并对采集的电网6三相电压信号进行abc/αβ/dq旋转坐标变换,获得电网6三相电压信号在DQ坐标系中的q轴无功分量。图2为abc/αβ/dq坐标变换示意图,变换过程如下:首先通过Clarke变换将三相电网电压瞬时值由三相abc静止坐标系变换至两相正交的αβ静止坐标系,再采用park变换进一步变换至同步旋转的DQ坐标系。Clarke变换矩阵(系数)如下式(1)所示。
C abc / αβ = 2 3 1 - 1 2 - 1 2 0 3 2 - 3 2 - - - ( 1 )
park变换矩阵(系数)如下式(2)所示。
C αβ / dq = cos ωt sin ωt - sin ωt cos ωt - - - ( 2 )
综合式(1)和(2),可得从三相abc静止坐标系到两相同步旋转的DQ坐标系变换矩阵(系数)Cabc/dq如下式(3)所示。
C abc / dq = C abc / αβ C αβ / dq = 2 3 cos ωt cos ( ωt - 2 π 3 ) cos ( ωt + 2 π 3 ) - sin ωt - sin ( ωt - 2 π 3 ) - sin ( ωt + 2 π 3 ) - - - ( 3 )
经过dq变换后,电网6三相电压信号变换为DQ坐标系中的d轴分量和q轴分量。其中,d轴和q轴分别代表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
(b)本实施例的锁相原理参见图3,将步骤(a)获得的q轴无功分量Usq与给定值0进行比较,比较获得的差值经PI控制后输出。
(c)将步骤(b)输出的信号再与基准频率WN(电网6额定频率)比较,比较获得的差值经DSP及控制电路7计算后即获得电网6的电压频率w和相位值θ。本实施例采用的三相锁相环技术,如果电网6电压经abc/αβ/dq变换后的q轴分量Usq不为0,PI调节器将会一直动作,直到Usq=0为止。
步骤二、采样三相电网电压,进行双DQ变换,提取出正序和负序分量。
通过锁相获取电网电压的实时频率w和相位值θ后,DSP及控制电路7对采样的三相电网电压(usa、usb和usc)进行双DQ变换(参见图4),提取出电网电压的正序分量(Uszd、Uszq)、负序分量(Usfd、Usfq)。
步骤三、采样三相负载电流,进行双DQ变换,提取出负载的正序无功电流、负序无功电流和负序有功电流。
通过锁相获取电网电压的实时频率w和相位值θ后,DSP及控制电路7对采样的三相负载电流(iLa、iLb和iLc)进行双DQ变换(参见图5),提取出负载的正序无功电流(ilzq)、负序无功电流(ilfq)和负序有功电流(ilfd)。
步骤四、采样SVG输出电流并进行双DQ变换,提取出SVG输出电流的正序有功电流和正序无功电流、负序有功电流和负序无功电流。
通过锁相获取电网电压的实时频率w和相位值θ后,DSP及控制电路7对采样的SVG输出电流(isa、isb和isc)进行双DQ变换(参见图6),提取出SVG输出电流的正序有功电流(iszd)和正序无功电流(iszq)、负序有功电流(isfd)和负序无功电流(isfq)。
步骤五、对三相负载的正序无功电流、负序无功电流和负序有功电流分别进行DQ逆变换,变换成三相交流信号;同时,采用基于四分之一工频周期滑动窗的方式快速计算出每相负载电流的有效值,取出三相负载电流有效值中最大的电流值Imax,再将SVG每相允许工作电流的最大值除以这个Imax后,得到系数A。
此处的DQ逆变换即是从两相同步旋转的DQ坐标系变换到三相静止abc坐标系,相应的变换矩阵为下式(4)所示。
C dq / abc = 2 3 cos ωt - sin ωt cos ( ωt - 2 3 π ) - sin ( ωt - 2 3 π ) cos ( ωt + 2 3 π ) - sin ( ωt + 2 3 π ) - - - ( 4 )
经过DQ逆变换后,可以将原先两相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下的两个直流信号变换成三相静止坐标系的三相交流信号。
参看图7,本实施例以零值和负载电流中的正序无功电流值(ilzq)一起作为DQ逆变换的输入量,通过DQ逆变换后获得三相交流电流信号(ilza、ilzb和ilzc);同时,对步骤三获得的负载电流中的负序无功电流(ilfq)和负序有功电流(ilfd)进行DQ逆变换,获得三相交流电流信号(ilfa、ilfb和ilfc)并和三相交流电流信号(ilza、ilzb和ilzc)叠加获得三相负载电流信号(ifa、ifb和ifc);然后,采用基于四分之一工频周期滑动窗的方式快速计算出每相负载电流的有效值并取出有效值中的最大电流值Imax,将SVG允许的最大电流值(该最大电流值在实际调控中具体获得)除以Imax,得到系数A。
图8是本实施例采用基于四分之一工频周期滑动窗的快速计算负载电流有效值的原理示意图;由图8可知,采样到四分之一工频周期(如0°~90°)内的正弦交流值即可根据对称方法求得其余四分之三工频周期(90°~360°)内的值,然后根据方均根值公式即可计算出有效值。原理如下:
假设开关频率为10KHz,则PWM周期Ts=100us,即在一个正弦周期(20ms)内采样200个离散的正弦值,由此即可计算出有效值;由于正弦交流信号的对称性,可以仅采样四分之一工频周期(0~90°)内的离散正弦值(50个),然后根据对称原理分别获取其余150个离散正弦值,从而计算出有效值。如图8所示,设检测出处的正弦值为然后根据对称性可以分别求得以此类推即可获得(0°~360°)内的200个离散正弦值,从而可以在5ms之内快速求出其有效值。
此外,通过逐个替代离散正弦值可以实现在每个PWM周期内都可以获得输出电流的有效值。原理如下:
假设在本次PWM之前DSP及控制电路7已经采样获取了四分之一工频周期内的50个离散正弦值并保存在数组中,而且经过计算已经获得正弦电流的有效值,则可以用本次PWM周期内采样的位于处的离散正弦值VN+k来代替数组中位于处的采样值Vk,重新计算有效值,如此即实现在每个PWM周期内都可以获得输出电流的有效值!
步骤六、判断系数A的值:当A>1时,令A=1,即让负载电流中的正序无功电流、负序无功电流和负序有功电流直接作为SVG的相应指令电流;当A<1时,将负载电流中的正序无功电流、负序无功电流和负序有功电流分别乘以系数A(A<1)后作为SVG的相应指令电流,即采用比例限幅使得指令电流不超过SVG的最大允许电流值,从而保证了指令电流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均不大于SVG的最大允许电流值。
图9是本实施例的控制原理图。图中,三相负载电流经过DQ变换和低通滤波(LPF)后获取的负载正序无功电流(ilzq)、负序无功电流(ilfq)和负序有功电流(ilfd)分别乘以系数A后作为SVG的相应指令电流(ilzqa、ilfda和ilfqa):
1)当A>1时,说明三相负载电流值均小于SVG最大允许电流值,此时,令A=1,即让负载电流中的正序无功电流、负序无功电流和负序有功电流直接作为SVG的相应指令电流;
2)当A<1时,说明三相负载电流值中至少有一相大于SVG最大允许电流值,此时,将负载电流中的正序无功电流、负序无功电流和负序有功电流分别乘以系数A(A<1)后作为SVG的相应指令电流,即采用比例限幅使得指令电流不超过SVG的最大允许电流值。
对直流侧电容电压值进行闭环反馈控制,其输出作为SVG的正序有功电流给定。
图9中的Udc_ref为直流侧电容电压给定值,Udc为直流侧电容电压实测值,二者偏差经过电压调节器(AVR)后的输出值作为SVG的正序有功电流给定值。
步骤七、分别对SVG的正序有功电流和正序无功电流、负序有功电流和负序无功电流进行闭环反馈控制,其输出值分别叠加SVG有功及无功电流解耦控制输出值和电网电压前馈值。
图9中的四个电流调节器(ACR)分别构成SVG的正序有功电流、正序无功电流、负序有功电流、负序无功电流的闭环反馈控制;为了实现有功和无功分量的解耦,本实施例采用了前馈解耦控制;同时,为了抵抗电网电压扰动,还采用了电网电压前馈控制;最后,系统对三个控制的输出进行了叠加,分别形成了电压信号Udr和Uqr、Udf和Uqf。
对输出电压信号Udr和Uqr、Udf和Uqf分别进行DQ逆变换,变换成为三相正序电压信号和三相负序电压信号,叠加后形成三相电压信号作为输出调制波。
步骤八、对步骤七所得调制波进行截断限幅,限幅后调制波作为定电压空间矢量算法的输入,由此算法得出各个开关管的工作状态并驱动IGBT。
图9中,在稳态情况下,截断限幅不起作用,因而不会对电网产生谐波污染。而当负载突变(如阶跃变化且超过额定值)时,由于有效值的求取有一定时间的滞后,因而,计算出的有效值可能还没有超过限幅值,因此,比例限幅此时不起作用;然而,由步骤七得到的调制波幅值肯定会超过给定值,故此时截断限幅起作用,使输出电流不大于SVG最大允许电流,但此时电流为削顶的正弦波,会对电网产生短暂的谐波污染!而经过一段时间后,计算出的有效值会变大,超过SVG允许的最大电流值,因而计算出的系数A小于1,此时,比例限幅起作用,对每一项电流均缩小A倍后作为SVG给定电流,使给定电流均不超过SVG允许的最大电流值,从而使后面环节的截断限幅不再起作用,保证了SVG的输出电流波形为标准正弦波,降低了对电网的谐波危害,本实施例截断限幅和比例限幅的原理参看图10。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出的三相三线制SVG的非对称补偿限流方法,不仅可以用于低压SVG系统,也可以用于高压SVG、有源电力滤波器(APF)以及各类具有无功补偿和有源滤波功能的电压型功率变换器如风力发电变流器和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等。
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三相三线制SVG的非对称补偿限流方法,采用比例限幅和截断限幅相结合的复合限幅方法,使三相三线制SVG实现了在非对称负荷工况下、负载电流变化的任何时刻都能做到实时可靠的限制,从而保证了功率器件的安全;同时,保证了SVG输出为标准的正弦波,降低了对电网的谐波危害,且实现简单,便于推广应用。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三相三线制SVG的非对称补偿限流方法,其步骤为:
步骤一、获取电网电压的实时频率和相位信息;
步骤二、获取三相电网电压并进行双DQ变换,提取三相电网电压的正序和负序分量;
步骤三、获取三相负载电流并进行双DQ变换,提取三相负载电流的正序无功电流、负序无功电流和负序有功电流;
步骤四、获取SVG输出电流并进行双DQ变换,提取SVG输出电流的正序有功电流和正序无功电流、负序无功电流和负序有功电流;
步骤五、对步骤三获得的正序和负序电流进行DQ逆变换,根据逆变换所得三相交流信号计算比例限幅系数A;
步骤六、将步骤五所得比例限幅系数A分别与步骤三所得正序、负序电流相乘,相乘结果作为SVG指令电流,利用该指令电流对步骤四所述SVG输出电流的正序、负序电流进行闭环反馈控制;
步骤七、将步骤六所得闭环反馈输出值与电网电压前馈值、步骤四所述SVG输出电流的正序及负序电流解耦控制输出值进行叠加,再对叠加信号进行DQ逆变换,获得输出调制波;
步骤八、对步骤七所得调制波进行截断限幅,限幅后调制波作为定电压空间矢量算法的输入,由此算法得出各个开关管的工作状态并驱动IGB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三线制SVG的非对称补偿限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确定比例限幅系数A的过程为:
1)计算DQ逆变换所得三相交流信号中每相电流的有效值,并提取最大的电流有效值Imax;
2)获取SVG三相交流信号中各相允许工作电流的最大值;
3)将2)所得工作电流最大值除以1)所得最大电流有效值Imax得系数A;
4)对3)所得系数A进行处理:当A≥1时,令A=1;A<1时,A值不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相三线制SVG的非对称补偿限流方法,其特征在于:1)采用基于四分之一工频周期滑动窗的方式计算三相交流信号中每相电流的有效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三相三线制SVG的非对称补偿限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所述的闭环反馈控制中:
比例限幅系数A与步骤三所得三相负载电流的正序无功电流、负序无功电流和负序有功电流的相乘结果作为SVG指令电流,所述指令电流与步骤四所得SVG输出电流的正序无功电流、负序无功电流和负序有功电流对应叠加后经电流调节器输出;
所述SVG输出的正序有功电流与直流侧电容器电压的闭环反馈输出值叠加,再经电流调节器输出,实现在运行过程中直流侧电压的稳定控制。
CN201410279920.1A 2014-06-20 2014-06-20 一种三相三线制svg的非对称补偿限流方法 Active CN1040094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79920.1A CN104009486B (zh) 2014-06-20 2014-06-20 一种三相三线制svg的非对称补偿限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79920.1A CN104009486B (zh) 2014-06-20 2014-06-20 一种三相三线制svg的非对称补偿限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9486A true CN104009486A (zh) 2014-08-27
CN104009486B CN104009486B (zh) 2016-01-27

Family

ID=51370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79920.1A Active CN104009486B (zh) 2014-06-20 2014-06-20 一种三相三线制svg的非对称补偿限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09486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2655A (zh) * 2014-12-10 2015-02-1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不平衡负载补偿装置和补偿方法
CN104600716A (zh) * 2015-01-04 2015-05-0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配电网静止无功同步补偿装置三相输出电流限幅方法
CN105207217A (zh) * 2015-09-09 2015-12-30 泰州学院 有源电力滤波器瞬时值截断比例限流控制方法
CN105680482A (zh) * 2016-04-13 2016-06-15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补偿不对称无功负载功能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电流形成及控制方法
CN105790289A (zh) * 2016-04-27 2016-07-20 上海电气分布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静止同步补偿系统
CN105896554A (zh) * 2016-03-17 2016-08-24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三相四线制svg装置输出限幅方法
CN107994589A (zh) * 2017-11-24 2018-05-04 深圳市海思瑞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三相四线制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电路
CN109038611A (zh) * 2018-09-13 2018-12-18 西安科技大学 双随机svpwm调制的svg双序同步控制方法
CN110212545A (zh) * 2018-02-28 2019-09-06 北京天诚同创电气有限公司 静止无功发生器
CN112436524A (zh) * 2020-11-12 2021-03-02 南京斯坦艾德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多次谐波限幅方法
CN113555885A (zh) * 2021-07-28 2021-10-26 北京英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三相不平衡电流限幅系数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2016510A1 (zh) * 2020-07-24 2022-01-27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不对称故障时的电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054183A (zh) * 2022-12-30 2023-05-02 武汉武新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谐波注入式提高链式svg电压利用率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2142A (zh) * 2008-01-30 2008-07-16 湖南大学 一种静止无功补偿器的不平衡补偿和蚁群优化方法
CN101232187A (zh) * 2008-01-30 2008-07-30 湖南大学 基于瞬时功率平衡的配电静止同步补偿器正负序双环叠加控制方法
CN102891497A (zh) * 2012-09-24 2013-01-23 华北电力大学 利用静止同步补偿启动极弱受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2142A (zh) * 2008-01-30 2008-07-16 湖南大学 一种静止无功补偿器的不平衡补偿和蚁群优化方法
CN101232187A (zh) * 2008-01-30 2008-07-30 湖南大学 基于瞬时功率平衡的配电静止同步补偿器正负序双环叠加控制方法
CN102891497A (zh) * 2012-09-24 2013-01-23 华北电力大学 利用静止同步补偿启动极弱受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小凡等: "网压跌落下风机并网变换器控制技术的研究", 《电力电子技术》, vol. 46, no. 9, 30 September 2012 (2012-09-30), pages 7 - 9 *
赵钢等: "静止无功发生器在不平衡系统中的控制策略研究", 《电气应用》, vol. 31, no. 19, 31 October 2012 (2012-10-31), pages 38 - 42 *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2655A (zh) * 2014-12-10 2015-02-1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不平衡负载补偿装置和补偿方法
CN104600716A (zh) * 2015-01-04 2015-05-0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配电网静止无功同步补偿装置三相输出电流限幅方法
CN105207217A (zh) * 2015-09-09 2015-12-30 泰州学院 有源电力滤波器瞬时值截断比例限流控制方法
CN105896554A (zh) * 2016-03-17 2016-08-24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三相四线制svg装置输出限幅方法
CN105896554B (zh) * 2016-03-17 2018-03-13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三相四线制svg装置输出限幅方法
CN105680482A (zh) * 2016-04-13 2016-06-15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补偿不对称无功负载功能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电流形成及控制方法
CN105790289A (zh) * 2016-04-27 2016-07-20 上海电气分布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静止同步补偿系统
CN107994589A (zh) * 2017-11-24 2018-05-04 深圳市海思瑞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三相四线制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电路
CN107994589B (zh) * 2017-11-24 2023-11-24 深圳市海思瑞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三相四线制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电路
CN110212545B (zh) * 2018-02-28 2021-06-22 北京天诚同创电气有限公司 静止无功发生器
CN110212545A (zh) * 2018-02-28 2019-09-06 北京天诚同创电气有限公司 静止无功发生器
CN109038611A (zh) * 2018-09-13 2018-12-18 西安科技大学 双随机svpwm调制的svg双序同步控制方法
WO2022016510A1 (zh) * 2020-07-24 2022-01-27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不对称故障时的电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258620A (zh) * 2020-07-24 2022-03-29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不对称故障时的电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436524A (zh) * 2020-11-12 2021-03-02 南京斯坦艾德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多次谐波限幅方法
CN113555885A (zh) * 2021-07-28 2021-10-26 北京英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三相不平衡电流限幅系数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054183A (zh) * 2022-12-30 2023-05-02 武汉武新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谐波注入式提高链式svg电压利用率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9486B (zh) 2016-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9486B (zh) 一种三相三线制svg的非对称补偿限流方法
Kwon et al. Indirect current control for seamless transfer of three-phase utility interactive inverters
CN101534065B (zh) 一种并网三相电压源变换器的不对称直接功率控制方法
CN102638049B (zh) 一种链式三角形连接statcom直流母线相间均压控制方法
CN103855717B (zh) 一种低压svg的无冲击软启动方法
CN103683319A (zh) 电网电压不平衡时基于滞环调制的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
Tao et al. Research on control strategy of grid-connected inverter under unbalanced voltage conditions
Azevedo et al. A control of microgrid power converter with smooth transient response during the change of connection mode
Chen et al. Analysis and Implement of Thyristor-based STATCOM
Yaqoob et al. Supervisor Control of Power System for Stability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s Using 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
Ge et al. Inverter control based on virtual impedance under unbalanced load
Zhang et al. Control strategy of low voltage ride-through for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inverter
Li et al. Control stratories for grid-connected and island dualmode operated inverter under unbalanced grid voltage conditions
Xiao et al. A novel SVM-DPC control method for grid connected AC-DC converters under asymmetrical fault
Shang et al. A control method of PV grid-connected inverter under grid voltage unbalanced drops
Magueed et al. Design of robust converter interface for wind power applications
Djehaf et al. Modeling of a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VSC HVDC supplying a dead load
Xingwu et al. A novel design approach of dc voltage balancing controller for cascaded H-bridge converter-based STATCOM
Zhu et al. Research on modular STATCOM based on dynamic reactive current detection method
Mao et al. Control of a cascaded STATCOM with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under unbalanced and distorted grid voltage conditions
Smith et al. Control Techniques for Grid Forming Inverter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Yu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stability challenges in future converter-dominated power networks
Zhong et al. Inverse Park Transformation PLL for VSC-HVDC under Unbalanced Voltage Condition
Picardi et al. Grid-connected inverter power flow control based on a new modeling approach of electrical signals
Pang et al. Research on topology, control and simulation of DV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