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07789A - 电子设备及插座式触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插座式触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07789A
CN104007789A CN201310084813.9A CN201310084813A CN104007789A CN 104007789 A CN104007789 A CN 104007789A CN 201310084813 A CN201310084813 A CN 201310084813A CN 104007789 A CN104007789 A CN 1040077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connector
display device
socket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48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07789B (zh
Inventor
林士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007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77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077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77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3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signal or power between the different housings, e.g. details of wired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ssage of cab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3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associated to a digitizer, e.g. laptops that can be used as pen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4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detachable, e.g. for remote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插座式触控装置,包括插座及触控玻璃。插座具有座体、自座体延伸的框体、及设置于座体的连接器模块。座体形成有朝向不同方向的第一插接口与第二插接口。触控玻璃固定于插座的框体且电性连接于插座的连接器模块。触控玻璃具有第一表面及位于第一表面相反侧的第二表面,且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用以分别作为触控接口之用。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插座式触控装置的电子设备有效改善触控玻璃贴合显示装置的结构在使用中所造成的不便及触屏玻璃应用的局限性。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插座式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电子设备,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视需求调整触控型态的电子设备及插座式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的触控玻璃大都被贴合于显示装置以形成大家熟知的平板计算机,以此令使用者能由触控玻璃的其中一表面进行触控操作。然而,此种触控玻璃贴合显示装置的结构已无形中局限触控玻璃的应用并产生其它不便的问题。举例来说,当平板计算机需要输入大量文字时,则需将平板计算机另行接上一外加键盘。或者,当需将平板计算机停放在特定角度时,则需在平板计算机装设一可折叠的壳体,以此通过壳体的折叠与支撑,令平板计算机能维持在特定角度。
于是,本发明人有感上述缺失可改善,所以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触控玻璃应用模式,即触控玻璃的相反两表面皆可作为触控接口的电子设备及插座式触控装置。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插座式触控装置,包含:一插座,其具有一座体、自该座体延伸的一框体、及设置于该座体的一连接器模块,该座体形成有朝向不同方向的一第一插接口与一第二插接口;及一触控玻璃,其固定于该插座的框体且电性连接于该插座的连接器模块,该触控玻璃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位于该第一表面相反侧的一第二表面;以及一显示装置,其定义有一可视区域,且该显示装置具有一电连接器,该显示装置的电连接器选择性地沿该第一插接口与该第二插接口插设于该连接器模块;其中,当该显示装置的电连接器沿该第一插接口插设于该连接器模块时,该显示装置与该触控玻璃呈彼此平行地叠置,该触控玻璃的第二表面对应且面向于该显示装置的可视区域,而该第一表面用以作为触控接口之用;当该显示装置的电连接器沿该第二插接口插设于该连接器模块时,该显示装置与该触控玻璃相夹有一特定角度,且该触控玻璃的第一表面适于置放在一工作面上,而该第二表面用以作为触控接口之用。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另提供一种插座式触控装置,包括:一插座,其具有一座体、自该座体延伸的一框体、及设置于该座体的一连接器模块,该座体形成有朝向不同方向的一第一插接口与一第二插接口;以及一触控玻璃,其固定于该插座的框体且电性连接于该插座的连接器模块,该触控玻璃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位于该第一表面相反侧的一第二表面,且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用以分别作为触控接口之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的电子设备及插座式触控装置,有效改善触控玻璃贴合显示装置的结构在使用中所造成的不便及触屏玻璃应用的局限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子设备第一实施例处于平板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子设备第一实施例的插座式触控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子设备第一实施例处于笔电状态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电子设备第一实施例处于笔电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电子设备第一实施例处于笔电状态且设置有按键指示膜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电子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电子设备第二实施例处于笔电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电子设备第二实施例处于平板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
100电子设备          1插座式触控装置
11插座               111座体
1111第一长侧面       1112第二长侧面
1112a操作槽          1113插槽
1114第一插接口       1115第一定位槽
1115a凹坑            1116第二插接口
1117第二定位槽       1117a凹坑
1118凹槽             112框体
113缓冲垫            114电路单元
1140连接器模块       1141电路板
1142第一连接器       1143第二连接器
1144传输线           1145旋转连接器
115磁吸单元          1151第一磁吸件
1152第二磁吸件       116调整单元
1161转盘             1162突片
12触控玻璃           121第一表面
122第二表面          13按键指示膜
2显示装置            21显示主体
211可视区域          212插接端部
22电连接器           23定位柱
231弹臂              232凸起
24配对磁吸单元       241第一配对磁吸件
242第二配对磁吸件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应附图所提及的相关数量,仅用以具体地说明实施方式,以便于了解其内容,而非用以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本实施例为一种电子设备100,包括用以相互插接的一插座式触控装置1及一显示装置2。以下先分别就电子设备100的各组件构造作一说明,而后再介绍其组装关系。
请参阅图2至图4,所述插座式触控装置1包含有一插座11及一触控玻璃12。其中,上述插座11具有一座体111、自座体111延伸的一框体112、数个缓冲垫113、设置于座体111内的一电路单元114、及装设于座体111与框体112的一磁吸单元115。上述缓冲垫113可以例如是泡棉、橡胶、硅胶、或其它具有缓冲或吸震的材质所制成。
更详细地说,上述座体111大致呈长方体且相邻接的两长侧面分别定义为一第一长侧面1111与一第二长侧面1112。座体111的第一长侧面1111凹设形成有一长方状的插槽1113,并于插槽1113的槽底形成有一第一插接口1114及两第一定位槽1115,上述第一插接口1114大致位于插槽1113槽底的中央部位,上述两第一定位槽1115位于上述第一插接口1114相反两侧(如图2中的左侧与右侧)的等距离处。而所述缓冲垫113设置(如:黏贴)于上述插槽1113的内侧壁面上。所述座体111的第二长侧面1112形成有一第二插接口1116及两第二定位槽1117,上述第二插接口1116大致位于第二长侧面1112的中央部位,上述两第二定位槽1117位于上述第二插接口1116相反两侧(如图2中的左侧与右侧)的等距离处。
其中,上述第二插接口1116与第一插接口1114朝向不同方向,而第二插接口1116与第一插接口1114两者的朝向大致相夹90度。而上述每一第一定位槽1115与第一连接器1142的距离等同于每一第二定位槽1117与第二连接器1143的距离。并且,每一第一定位槽1115的构造大致等同于每一第二定位槽1117的构造,而上述第一定位槽1115与第二定位槽1117于各自的内侧壁面凹设形成有四个等距排列的凹坑1115a(如图6)、1117a。
所述框体112大致呈方环状且自座体111第一长侧面1111远离第二长侧面1112的边缘延伸形成(也即,框体112与座体111为一体成形的构造),而框体112所在的平面大致平行于上述第二长侧面1112。
所述电路单元114具有一电路板1141、装设于电路板1141上的一连接器模块1140、及一连接于电路板1141的传输线1144。其中,上述电路板1141位于座体111内,且连接器模块1140包含有一第一连接器1142与一第二连接器1143,第一连接器1142经第一插接口1114而显露于外,第二连接器1143经第二插接口1116而显露于外,而传输线1144的一端穿出于座体111外。也就是说,第一连接器1142横躺于电路板1141上且其插口朝向第一插接口1114,第二连接器1143直立设置于电路板1141上且其插口朝向第二插接口1116,也即,第一连接器1142的插口与第二连接器1143的插口两者的朝向大致相夹90度。
所述磁吸单元115具有数个第一磁吸件1151与数个第二磁吸件1152,上述第一磁吸件1151设置(如:埋设)于框体112远离座体111的部位,而所述第二磁吸件1152设置(如:埋设)于座体111且位于第二连接器1143的相反两侧(如图2中的左侧与右侧),而所述第二磁吸件1152能与位于第二长侧面1112外的构件相互磁吸。
所述触控玻璃12于本实施例中是以玻璃上形成有透明导电电极而具有触控功能的构造为例,为便于说明,附图中未呈现上述的透明导电电极。所述触控玻璃12呈透明的长方板状且固定于插座11的框体112,触控玻璃12连接于上述传输线1144显露于座体111外的部位,用以使触控玻璃12经由传输线1144与电路板1141而电性连接于第一连接器1142与第二连接器1143。并且触控玻璃12具有一第一表面121及位于第一表面121相反侧的一第二表面122,且上述第一表面121及第二表面122能用以分别作为触控接口之用。进一步地说,第一表面121的面积大于第二表面122的面积,第一表面121覆盖于框体112且遮蔽方环状框体112内缘所包围的区域,而第二表面122大致位于方环状框体112内缘所包围的区域内。
所述显示装置2于本实施例中是以具有屏幕显示功能但不具备触控功能的构造为例,为便于说明,显示装置2于本实施例中仅述及与插座式触控装置1相关的构件。所述显示装置2具有一大致呈长方板状的显示主体21、设置于显示主体21侧缘的一电连接器22与两定位柱23、及设置(如:埋设)于显示主体21的一配对磁吸单元24。
上述显示主体21的一侧面定义为可视区域211,且显示主体21连接于电连接器22与定位柱23的端部定义为一插接端部212。所述电连接器22大致位于插接端部212的中央部位,且所述电连接器22为能选择地插接于上述第一连接器1142与第二连接器1143的构造。
再者,所述两定位柱23分别位于上述电连接器22相反两侧(如图3中的左上侧与右下侧)的等距离处。并且上述定位柱23为几何上能嵌合于第一定位槽1115(或第二定位槽1117)的构造。更详细地说,每一定位柱23具有自插接端部212延伸的数个长条状弹臂231及自上述每一弹臂231外缘延伸的一凸起232。其中,任两相邻的弹臂231之间形成有间隙而相互分离,且所述弹臂231围绕成中空圆柱状。
所述配对磁吸单元24具有数个第一配对磁吸件241与数个第二配对磁吸件242。其中,上述第一配对磁吸件241设置(如:埋设)于显示主体21相反于插接端部212的一侧部位,并且第一配对磁吸件241的位置与数量对应于第一磁吸件1151的位置与数量。而所述第二配对磁吸件242设置(如:埋设)于插接端部212且大致位于电连接器22的相反两侧(如图3中的左上侧与右下侧),并且第二配对磁吸件242的位置与数量对应于第二磁吸件1152的位置与数量。
须说明的是,上述相互对应的磁吸单元115与配对磁吸单元24为可以彼此磁吸的构造,也即,上述两者可以是一者为铁片而另一者为磁铁,或者两者分别为磁性相反的两磁铁,在此不加以限制。
以上已介绍完插座式触控装置1与显示装置2,以下将接着说明插座式触控装置1与显示装置2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而言,所述显示装置2的电连接器22可选择性地插设于上述插座式触控装置1的第一连接器1142与第二连接器1143。
如图1至图3,当所述显示装置2的电连接器22沿第一插接口1114插设于第一连接器1142时,上述显示装置2与触控玻璃12呈彼此平行状地叠置,且所述触控玻璃12的第二表面122对应且面向于显示装置2的可视区域211,而第一表面121用以作为触控接口之用。因此,电子设备100能经由触控玻璃12的第一表面121观察到显示装置2的可视区域211,用以通过使用者于第一表面121进行触控而达到操控电子设备100的效果。也就是说,此时的电子设备100相当于处在平板状态,其作用相当于一台平板计算机。
更详细地说,当所述显示装置2的电连接器22沿第一插接口1114插设于第一连接器1142时,为维持上述显示装置2相对于插座式触控装置1的位置,显示装置2与插座式触控装置1之间具有以下的对接构造。所述显示装置2的插接端部212容置于插座11的插槽1113内且紧抵于所述缓冲垫113。而上述两定位柱23分别插设于所述两第一定位槽1115,且于上述插设的过程中,弹臂231受第一定位槽1115的内侧壁面压迫,以利于定位柱23的凸起232容置于第一定位槽1115的凹坑1115a内。再者,磁吸单元115的第一磁吸件1151与配对磁吸单元24的第一配对磁吸件241相互吸附。
请参阅图5至图7并配合图4所示,当所述显示装置2的电连接器22沿第二插接口1116插设于第二连接器1143时,显示装置2与触控玻璃12相夹有一特定角度,且触控玻璃12的第一表面121适于置放在一工作面(如:桌面)上,而第二表面122用以作为触控接口之用。其中,上述特定角度于本实施例中是以90度为例,但于实际应用时,特定角度较佳为85度至120度之间,或者可依设计者需求调整至其它合适的角度。因此。电子设备100能直接观察到显示装置2的可视区域211,并能通过使用者于第二表面122进行触控而达到操控电子设备100的效果。也就是说,此时第二表面122相当于鼠标垫,而电子设备100相当于处在笔电状态,其作用相当于一台笔记型计算机。
进一步地说,如图8,上述第二表面122也可程序化为触控式按键区间,而插座式触控装置1进一步具有一按键指示膜13,上述按键指示膜13用以置放于触控玻璃12的第二表面122,以使按键指示膜13能搭配第二表面122的触控式按键区间而适于作为触控键盘之用。
更详细地说,复参阅图5至图7并配合图4所示,当所述显示装置2的电连接器22沿第二插接口1116插设于第二连接器1143时,为维持上述显示装置2相对于插座式触控装置1的位置,显示装置2与插座式触控装置1之间具有以下的对接构造。所述显示装置2的插接端部212抵接于插座11的第二长侧面1112。而上述两定位柱23分别插设于所述两第二定位槽1117,且于上述插设的过程中,弹臂231受第二定位槽1117的内侧壁面压迫,以利于定位柱23的凸起232容置于第二定位槽1117的凹坑1117a内。再者,磁吸单元115的第二磁吸件1152与配对磁吸单元24的第二配对磁吸件242相互吸附。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9至图11所示,其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相同处则不再复述,而两者的差异处主要插座式触控装置1的插座11,具体差异大致说明如下。
所述座体111第二长侧面1112于第二插接口1116旁凹设形成有一操作槽1112a,本实施例的连接器模块1140为一旋转连接器1145,且旋转连接器1145直立地设置于电路板1141上。此外,本实施例虽以旋转连接器1145直立地设置于电路板1141为例,但实际应用时,上述旋转连接器1145也能横躺地设置于电路板1141上。
再者,本实施例的插座11进一步包含有一调整单元116,上述调整单元116装设于电路单元114且至少部分经由操作槽1112a而显露于外,所述旋转连接器1145能通过操作调整单元116而旋转以将其插口朝向第一插接口1114与第二插接口1116的其中之一。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单元116以一圆形的转盘1161作一举例说明,但于实际应用时,不以此为限。上述转盘1161装设于电路板1141的侧端缘,且转盘1161的部份区块容置于操作槽1112a而显露于外,用以供使用者操作之用。并且,上述容置于操作槽1112a的转盘1161部位未超出第二长侧面1112,以避免电子设备100处在笔电状态时,转盘1161与显示主体21的插接端部212产生干涉。
因此,转盘1161能经由露出于操作槽1112a的部位而被转动,以使旋转连接器1145旋转而将其插口朝向第一插接口1114与第二插接口1116的其中之一。
更详细地说,当旋转连接器1145插口朝向第一插接口1114时(如图10),所述显示装置2的电连接器22沿第一插接口1116插设于旋转连接器1145,此时电子设备100相当于处在平板状态,其作用相当于一台平板计算机。或者,当旋转连接器1145插口朝向第二插接口1116时(如图11),所述显示装置2的电连接器22沿第二插接口1116插设于旋转连接器1145,此时电子设备100相当于处在笔电状态,其作用相当于一台笔记型计算机。
此外,转盘1161与相邻的座体111部位能形成相互定位的构造,例如:相互嵌合的突片1162与凹槽1118,用以使旋转连接器1145插口在朝向第一插接口1114或第二插接口1116时,能通过转盘1161与相邻的座体111部位相互配合而维持转盘1161与座体111的相对位置。而除上述突片1162与凹槽1118的配合外,也可使用其它定位构造,在此不加以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能功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其提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触控玻璃应用模式,即插座式触控装置。上述的电子设备通过插座式触控装置的设计,以令使用者能视情况而将显示装置沿第一插接口与第二插接口的其中之一安装于插座式触控装置的连接器模块,使触控玻璃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作为触控的接口,进而令电子设备呈现不同的使用状态(平板计算机状态或笔记型计算机状态)。
再者,插座式触控装置更是设有多种用以维持与显示装置连接状态的构造,如:插槽、缓冲垫、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及磁吸单元,而显示装置设有相对应的构造。因此,当显示装置安装于插座式触控装置的连接器模块时,通过上述构造即能维持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另,插座式触控装置能通过按键指示膜搭配触控玻璃的第二表面,以使插座式触控装置适于作为触控键盘之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其并非用以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凡依本发明申请权利要求书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7)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一插座式触控装置,包含:
一插座,其具有一座体、自所述座体延伸的一框体、及设置于所述座体的一连接器模块,所述座体形成有朝向不同方向的一第一插接口与一第二插接口;及
一触控玻璃,其固定于所述插座的框体且电性连接于所述插座的连接器模块,所述触控玻璃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侧的一第二表面;以及
一显示装置,其定义有一可视区域,且所述显示装置具有一电连接器,所述显示装置的电连接器选择性地沿所述第一插接口与所述第二插接口插设于所述连接器模块;
其中,当所述显示装置的电连接器沿所述第一插接口插设于所述连接器模块时,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触控玻璃呈彼此平行地叠置,所述触控玻璃的第二表面对应且面向于所述显示装置的可视区域,而所述第一表面用以作为触控接口之用;当所述显示装置的电连接器沿所述第二插接口插设于所述连接器模块时,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触控玻璃相夹有一特定角度,且所述触控玻璃的第一表面适于置放在一工作面上,而所述第二表面用以作为触控接口之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的座体形成有一插槽,且所述插槽的槽底形成有所述第一插接口,所述显示装置具有所述电连接器的一端部定义为一插接端部,当所述显示装置的电连接器沿所述第一插接口插设于所述连接器模块时,所述显示装置的插接端部容置于所述插座的插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进一步具有至少一缓冲垫,所述至少一缓冲垫设置于所述插槽的内侧缘,当所述显示装置的电连接器沿所述第一插接口插设于所述连接器模块时,所述显示装置的插接端部紧抵于所述至少一缓冲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形成有两第一定位槽与两第二定位槽,且所述两第一定位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插接口的相反两侧,所述两第二定位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插接口的相反两侧,所述显示装置具有两定位柱,所述两定位柱分别位于所述电连接器的相反两侧,当所述显示装置的电连接器沿所述第一插接口插设于所述连接器模块时,所述两定位柱分别插设于所述两第一定位槽;当所述显示装置的电连接器沿所述第二插接口插设于所述连接器模块时,所述两定位柱分别插设于所述两第二定位槽,以维持所述显示装置相对于所述插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第一定位槽与每一第二定位槽于各自的内侧壁面凹设形成有数个凹坑,每一定位柱具有数个长条状弹臂及自每一弹臂外缘延伸的一凸起,任两相邻的弹臂之间形成有间隙而相互分离,且所述弹臂围绕成中空柱状;当所述显示装置的电连接器沿所述第一插接口插设于所述连接器模块时,所述两定位柱的凸起分别容置于所述两第一定位槽的凹坑;当所述显示装置的电连接器沿所述第二插接口插设于所述连接器模块时,所述两定位柱的凸起分别容置于所述两第二定位槽的凹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设有一磁吸单元,所述显示装置设有一配对磁吸单元,当所述显示装置的电连接器沿所述第一插接口或所述第二插接口插设于所述连接器模块时,所述插座的磁吸单元与所述显示装置的配对磁吸单元相互吸附,以维持所述显示装置相对于所述插座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角度进一步限定为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式触控装置进一步具有一按键指示膜,当所述显示装置的电连接器沿所述第二插接口插设于所述连接器模块时,所述按键指示膜用以置放于所述触控玻璃的第二表面,以使所述按键指示膜能搭配所述第二表面而适于作为触控键盘之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模块包含有一第一连接器与一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经所述第一插接口而显露于外,所述第二连接器经所述第二插接口而显露于外,以使所述显示装置的电连接器能沿所述第一插接口而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器或沿所述第二插接口而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进一步包含有一调整单元,所述连接器模块包含一旋转连接器,所述旋转连接器能通过操作所述调整单元而旋转以将其插口朝向所述第一插接口与所述第二插接口的其中之一。
11.一种插座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式触控装置包括:
一插座,其具有一座体、自所述座体延伸的一框体、及设置于所述座体的一连接器模块,所述座体形成有朝向不同方向的一第一插接口与一第二插接口;以及
一触控玻璃,其固定于所述插座的框体且电性连接于所述插座的连接器模块,所述触控玻璃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侧的一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用以分别作为触控接口之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座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的座体形成有一插槽,且所述插槽的槽底形成有所述第一插接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插座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进一步具有至少一缓冲垫,所述至少一缓冲垫设置于所述插槽的内侧缘。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座式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形成有两第一定位槽与两第二定位槽,每一第一定位槽的构造大致等同于每一第二定位槽的构造,且所述两第一定位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插接口的相反两侧,所述两第二定位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插接口的相反两侧,并且每一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一插接口的距离等同于每一第二定位槽与所述第二插接口的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式触控装置,其进一步具有一按键指示膜,所述按键指示膜用以置放于所述触控玻璃的第二表面,以使所述按键指示膜能搭配所述第二表面而适于作为触控键盘之用。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式触控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器模块包含有一第一连接器与一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经所述第一插接口而显露于外,所述第二连接器经所述第二插接口而显露于外。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式触控装置,其中所述插座进一步包含有一调整单元,所述连接器模块包含一旋转连接器,所述旋转连接器能通过操作所述调整单元而旋转以将其插口朝向所述第一插接口与所述第二插接口的其中之一。
CN201310084813.9A 2013-02-27 2013-03-15 电子设备及插座式触控装置 Active CN1040077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6915A TWI502320B (zh) 2013-02-27 2013-02-27 電子設備
TW102106915 2013-0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7789A true CN104007789A (zh) 2014-08-27
CN104007789B CN104007789B (zh) 2017-10-20

Family

ID=51368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4813.9A Active CN104007789B (zh) 2013-02-27 2013-03-15 电子设备及插座式触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56259B2 (zh)
CN (1) CN104007789B (zh)
TW (1) TWI50232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4133A (zh) * 2016-04-26 2018-12-21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卸离辅助机构和使用方法
CN111417274A (zh) * 2019-01-04 2020-07-14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具有组装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98716B (zh) * 2013-02-22 2015-09-01 Wistron Corp 電子裝置
US9176537B2 (en) * 2013-03-15 2015-11-03 Intel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TWI539263B (zh) 2015-01-20 2016-06-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TWI577253B (zh) * 2015-05-08 2017-04-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CN108804000B (zh) * 2017-04-26 2021-07-27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外接显示器操作方法
US11561575B2 (en) * 2020-12-30 2023-01-24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Display de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52840Y (zh) * 2004-10-19 2006-01-18 上海环达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结合屏幕及键盘的结合装置的平板电脑
CN201355461Y (zh) * 2009-01-08 2009-12-02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触控输入的电子装置
CN201440227U (zh) * 2009-05-13 2010-04-21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模块、相关电子装置以及主机与显示器外壳的组合
CN202735925U (zh) * 2012-09-07 2013-02-13 北京壹人壹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组件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34287A (ja) * 1994-06-02 1995-12-22 Brother Ind Ltd 小形電子機器
US5793355A (en) * 1997-03-03 1998-08-11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Portable computer with interchangeable pointing device modules
US6108200A (en) * 1998-10-13 2000-08-22 Fullerton; Robert L. Handheld computer keyboard system
US20030048256A1 (en) * 2001-09-07 2003-03-13 Salmon Peter C. Computing device with roll up components
US7542052B2 (en) * 2002-05-31 2009-06-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of switching viewing orientations of a display
KR100488012B1 (ko) * 2002-11-11 2005-05-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용 컴퓨터 시스템
GB2419454A (en) * 2004-10-19 2006-04-26 Pranil Ram Multiple monitor display apparatus
US8264829B2 (en) * 2005-11-09 2012-09-11 George Moser Reconfigurable computer
TWI377476B (en) * 2006-10-27 2012-11-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Notebook computer
US20100238620A1 (en) * 2009-03-23 2010-09-23 Ram David Adva Fish Magnetic Notebooks and Tablets
CN101872212B (zh) * 2009-04-23 2013-08-0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笔记本电脑及其连接装置
US8149224B1 (en) * 2009-04-28 2012-04-03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Computing system with detachable touch screen device
CN101937257A (zh) * 2009-06-29 2011-01-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脑
KR101658084B1 (ko) * 2009-11-17 2016-09-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9335793B2 (en) * 2011-01-31 2016-05-10 Apple Inc. Cover attachment with flexible display
CN102759998A (zh) 2011-04-25 2012-10-3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外接式触控键盘
US8659889B2 (en) * 2011-05-20 2014-02-25 Apple Inc. Docking station for providing digital signage
TWM425307U (en) * 2011-06-30 2012-03-21 Wistron Corp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external inputting device and related detachable computer system
TWM419988U (en) * 2011-08-19 2012-01-01 Lecc Technology Co Ltd Touch-to-control input apparatus
US9460029B2 (en) * 2012-03-02 2016-10-0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essure sensitive keys
US10133312B2 (en) * 2012-10-18 2018-11-20 Apple Inc. Enclosure features for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US9176537B2 (en) * 2013-03-15 2015-11-03 Intel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52840Y (zh) * 2004-10-19 2006-01-18 上海环达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结合屏幕及键盘的结合装置的平板电脑
CN201355461Y (zh) * 2009-01-08 2009-12-02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触控输入的电子装置
CN201440227U (zh) * 2009-05-13 2010-04-21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模块、相关电子装置以及主机与显示器外壳的组合
CN202735925U (zh) * 2012-09-07 2013-02-13 北京壹人壹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4133A (zh) * 2016-04-26 2018-12-21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卸离辅助机构和使用方法
CN111417274A (zh) * 2019-01-04 2020-07-14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具有组装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02320B (zh) 2015-10-01
US20140240250A1 (en) 2014-08-28
US9256259B2 (en) 2016-02-09
CN104007789B (zh) 2017-10-20
TW201433906A (zh) 2014-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7789A (zh) 电子设备及插座式触控装置
CN102768566B (zh) 支架模块及具有该支架模块的电脑主机
CN106814799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3870433A (zh) 可折叠计算装置和将显示单元竖立的方法
CN102681611B (zh) 电子设备及其扩充基座
CN105793796A (zh) 具有后部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CN109326902B (zh) 具可调整安装高度及方位的电性连接器
US9258633B2 (en) Rear cover of flat panel electronic device and flat panel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rear cover
CN102915081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连接端口
US1063633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ase
CN204304180U (zh) 一种魔方插座
CN104076870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4557283U (zh) 一种8u工业一体化工作站
CN205379022U (zh) 一种带多种充电头的书桌
CN202711131U (zh) 组合式电子设备
CN203433429U (zh) 一种保护套件及电子设备组件
CN106020334A (zh) 双屏笔记本电脑
CN102339099B (zh) 电脑系统及其底座
TWM445324U (zh) 組合式電子設備
EP2568350A2 (en) External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external module
CN104455981B (zh) 支架
TWM589817U (zh) 電子裝置
CN104898771A (zh) 外接键盘及使用该外接键盘的电子装置
CN203691798U (zh) 一种电子设备附件及电子设备组件
CN103899888A (zh) 电子装置支撑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