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99441A - 用于识别电信线路中的损坏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识别电信线路中的损坏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99441A
CN103999441A CN201280062435.8A CN201280062435A CN103999441A CN 103999441 A CN103999441 A CN 103999441A CN 201280062435 A CN201280062435 A CN 201280062435A CN 103999441 A CN103999441 A CN 103999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age
transfer function
frequency
type
telecommunicatio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24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99441B (zh
Inventor
X·达尔德恩
B·德罗加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filed Critical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99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9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99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94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08Indicating faults in circuits or apparatus
    • H04M3/085Fault loca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46Monitoring;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1/00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 H04M11/06Simultaneous speech and data transmission, e.g. telegraphic transmission over the same conductors
    • H04M11/062Simultaneous speech and data transmission, e.g. telegraphic transmission over the same conductor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 for speech and other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H04M3/26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with means for applying test signals or for measuring
    • H04M3/28Automatic routine testing ; Fault testing; Installation testing; Test methods, test equipment or test 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4M3/30Automatic routine testing ; Fault testing; Installation testing; Test methods, test equipment or test arrangements therefor for subscriber's lines, for the local loop
    • H04M3/305Automatic routine testing ; Fault testing; Installation testing; Test methods, test equipment or test arrangements therefor for subscriber's lines, for the local loop testing of physical copper line parameters, e.g. capacitance or resistance
    • H04M3/306Automatic routine testing ; Fault testing; Installation testing; Test methods, test equipment or test arrangements therefor for subscriber's lines, for the local loop testing of physical copper line parameters, e.g. capacitance or resistance for frequencies above the voice frequency, e.g. xDSL line qual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05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OAM&P
    • H04M2203/056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OAM&P non-invasive testing, i.e. in operation testing without service interru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Exchange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 Locating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识别(53、73)电信线路(13)中的损坏(59)的方法(45),该方法(45)包括确定(49)表征所述电信线路(13)的传递函数的第一测量数据(Hlog)。为了提供一种可以应用在电信线路(13)上而不中断线路(13)的操作并且可以容易地与诸如现有DSL系统的现有系统结合实施的用于识别电信线路(13)中的损坏(59)的方法(45),建议该方法(45)还应包括确定(55)所述传递函数的振荡的的至少一个周期性间隔(Δf1、Δf2)以及该损坏(59)取决于所述确定(55)来识别。

Description

用于识别电信线路中的损坏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识别电信线路中的损坏的方法。另外,本发明涉及用于识别电信线路中的损坏的损坏识别装置以及被编程用于执行用于识别损坏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在数字用户线路(DSL)中执行单端线路测试(SELT)是已知的。SELT包括基于反射计的测量过程,其允许确定用户线路的一对导线中的损坏位置。典型地,损坏反射在用户线路上传输的信号。因而,通过测量从用户线路的单个端部到损坏以及回到DSL的所述单个端部的信号传播时间,可以确定损坏位置。然而,SELT要求在用户线路上传输特殊测试信号并且用户线路的正常操作在SELT期间必须被中断。因此,SELT不是非常适合于用户线路的重复或自动测试。
另外,DSL系统典型地提供用于双端线路测试(DELT)的过程。由连接到DSL的不同端点的两个节点,例如由接入节点以及为用户驻地设备(CPE)的一部分的节点执行DELT。比如借助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可以在从在用户线路各端点处的各节点检索DELT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识别电信线路中的损坏的方法,其可以应用在电信线路上而不中断线路的正常操作并且可以容易地与诸如现有DSL或电力线路通信(PLC)系统的现有系统结合实施。
此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识别电信线路中的损坏的方法、根据权利要求12的损坏识别装置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5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来实现。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识别电信线路中的损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测量数据,该第一测量数据表征电信线路的传递函数,其中该方法还包括检测传递函数的振荡的至少一个周期性间隔,并且其中损坏取决于所述检测来识别。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取决于第一测量数据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周期性间隔和/或取决于所确定的至少一个周期性间隔识别该损坏。在实施该方法时,测量数据可以被获得而不中断电信线路的正常操作,即在获得测量数据期间,数据传输可以继续。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得测量数据包括从该线路连接到的网元,例如从接入节点或客户驻地节点,检索测量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操作线路期间的某一阶段期间,例如在同步阶段期间,此网元可以执行测量以生成和存储测量数据。在另一实施例中,连续地生成和/或更新测量数据。因此,电信线路可以自动地和/或反复地被检查,从而可能在数据传输的质量在例如客户可察觉的程度上下降之前即检测任何损坏。
损坏的识别可以包括检测通信线路是否损坏。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传递函数表现某些振荡时,损坏被检测到。如果传递函数没有表现任何振荡,则该方法可以确定线路没有损坏。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识别包括取决于传递函数中振荡的周期性间隔来估计电信线路中的损坏位置。然而,根据另一实施例,该方法取决于周期性间隔来检测损坏而不估计损坏位置。传递函数中的周期性是由损坏位置处的传输模式转换造成。所述至少一个周期性间隔取决于该损坏与电信线路的端点的距离。因而,损坏和端点之间的距离可以取决于周期性间隔被估计。
为了确定所估计的距离将距离其而被测量从而估计损坏位置的电信线路的端点,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确定表征传输线路的端点处的噪声水平的第二测量数据,并且将噪声水平相互比较。
在一个实施例中,仅仅估计损坏位置。在另一实施例中,不仅估计位置,而且确定损坏的类型。在这种实施例中,该识别包括:取决于测量数据,优选地第一测量数据,确定损坏的类型。
优选地,损坏的类型取决于传递函数的至少一个极值的位置来确定。所述实施例可以包括确定极值的至少一个位置。
具体地,某一类型的损坏可以取决于传递函数振荡的极大值和/或极小值的位置被确定。例如,可以应用下述用于确定类型的方法。
–如果传递函数的局部极小值至少基本上位于与传递函数的周期性间隔的倍数对应的频率处,可以检测到串联电阻,包括明线(其为串联电阻的特殊情形),
–如果传递函数的局部极大值至少基本上位于与周期性间隔的一半的奇数倍对应的频率处,也可以检测到串联电阻,包括明线,
–如果传递函数的局部极小值至少基本上位于与周期性间隔的一半的奇数倍对应的频率处,可以检测到分流电阻,包括短路(其为分流电阻的特殊情形),以及
–如果传递函数的局部极大值至少基本上位于与传递函数的周期性间隔的倍数对应的频率处,也可以检测到分流电阻,包括短路。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可以应用四种上述方法的至少一种和这些方法的任意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传递函数和没有损坏时的电信线路的的参考传递函数之间的差异随频率变化时,确定损坏的类型包括检测到电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损坏的类型包括:取决于传递函数和参考传递函数之间的差异的趋势(run),区分串联电容和分流电容。优选地,所述确定损坏的类型包括如果差异随频率而减小时检测到串联电容和/或如果差异随频率而增大时检测到形式为分流电容的损坏。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果传递函数的振荡的幅值随频率变化时,确定损坏的类型包括检测到电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损坏的类型包括:取决于传递函数的振荡的幅值的趋势,区分串联电容和分流电容。优选地,所述确定损坏的类型包括:如果传递函数的振荡的幅值随频率而减小,检测到串联电容,和/或如果幅值在第一频率范围内随频率而增大且在第二频率范围内随频率而减小,其中第一频率范围包括比第二频率范围低的频率,则检测到分流电容。例如,如果幅值在更高频率开始缓慢地减小之前首先随第一随频率而增大,则可以检测到分流电容。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识别电信线路中的损坏的损坏识别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布置成用于确定表征电信线路的传递函数的第一测量数据的控制器,其中该控制器还布置成用于检测传递函数的振荡以及这些振荡的至少一个周期性间隔,并且其中损坏取决于所述检测来识别。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控制器被布置成,优选地被编程用于执行方法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本文中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例。该控制器可以为计算机。该控制器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元件。存储元件可以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编程为使得处理器在运行该计算机程序时执行该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为连接到电信线路的网元的一部分,优选地为接入节点或客户驻地节点。在另一实施例中,该装置为可连接到网络或者为其一部分的站。接入节点可以为DSL接入节点。客户驻地节点可以为例如DSL调制解调器或者包括DSL调制解调器。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优选地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编程用于当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该方法。该存储介质可以为例如光盘或磁盘、半导体存储器以及类似物。此外,还可以提供服务器,例如通过诸如因特网的通信网络可以从该服务器获取该程序。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和另外优点在图中示出并且在下文中详细描述。
图1示出通信网络;
图2示出用于识别图1所示网络的电信线路中的损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沿着包括差动(differential)传输模式和共模(common)传输模式的电信线路的信号路径;
图4示出电信线路中串联电阻和明线情况下电信线路的传递函数;
图5示出分流电阻以及在电信线路的导线和地之间的短路情况下的传递函数;
图6示出电信线路中的串联电容情况下的传递函数;以及
图7示出电信线路的导线和地之间的分流电容情况下的传递函数。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和附图仅仅图示本发明的原理。因而将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设计各种布置,这些布置尽管没有在此处明确描述或示出,但是这些布置实施本发明的原理并且被包括在其精神和范围内。另外,此处列举的所有示例主要旨在明确仅仅用于教育目的,以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原理以及本发明以及发明人所贡献的推动现有技术的构思,并且应该被解读为不限于这种具体列举的示例和条件。此外,此处列举本发明的原理、方面和实施例的所有表述以及其特定示例旨在涵盖其等同物。
图1示出包括电信线路13的通信网络11。电信线路13具有一对15电导线15a、15b,该对15的第一端部16连接到网络11的网络侧终端节点,也称为接入节点17,并且该对15的第二端部18连接到网络11的终端侧终端节点19。终端侧终端节点19可以为网络11的用户驻地设备(CPE21)的一部分。
在所示实施例中,电信线路13为数字用户线路(DSL),诸如ADSL、VDSL或类似物。因此,接入节点17可以为DSL接入复用器(DSLAM)或另一类型的DSL接入节点。终端侧终端节点19可以为DSL调制解调器或者包括DSL调制解调器。然而,本发明不限于DSL。在另一实施例中,网络11包括不同类型的电信线路13,例如用于电力线路通信(PLC)的电力线路。
接入节点17具有第一调制解调器电路23,所述对15的第一端部16连接到该第一调制解调器电路23。此外,接入节点17具有适于控制接入节点17的操作的第一控制器2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25为可编程计算机,其包括例如微处理器的处理器27以及例如半导体存储器的存储元件29。
终端侧终端节点19包括第二调制解调器电路33,所述对15的第二端部18连接到该第二调制解调器电路33。另外,终端侧终端节点19包括第二控制器31。第二控制器31可以具有与第一控制器25相同的基本配置,即第二控制器31可以是可编程计算机并且包括处理器27和/或存储元件29。
在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对15的至少一部分为汇集器(binder)35的一部分并且与另外导线对37并行地延伸。汇集器35可以包括导电的(优选地金属的)屏蔽件38,该屏蔽件38可以如图1所示接地。
另外,网络11可以包括可选的站39,其例如经由互连网络41连接到至少一个节点17、19,使得站39可以与至少一个节点17、19优选地与接入节点17通信。站39包括第三控制器43。第三控制器43可以具有第一控制器25相同的基本配置,即第三控制器43可以是可编程计算机并且包括处理器27和/或存储元件29。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站39可以为服务器计算机、个人计算机、诸如PDA或移动电话的手持计算机等。
至少一个控制器25、31或43被布置成用于执行用于识别电信线路13中的损坏,具体地所述一对15导线15a、15b中的损坏的方法。为此,可以提供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编程使得当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至少一个控制器25、31、43执行该方法。换言之,该方法可以在接入节点17上、站39上或终端侧终端节点19上执行。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至少一个存储元件29上。此外,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任何类型的数据存储介质,诸如磁盘或光盘或半导体存储介质。另外,该程序可以由服务器提供,以供在网络上,优选地因特网上传输。
图2详细地示出方法45。方法45包括用于检索与电信线路13有关的特别是与所述对15有关的测量值的测量块47。例如,测量块47可以包括用于检索第一测量数据Hlog的步骤49。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测量数据Hlog表征所述对15的两个端部16、18之间的传递函数的幅值,优选地按对数刻度。例如,第一测量数据Hlog可以包括幅值的多个值,每个值对应于将在所述对15上传输的信号的不同频率。
另外,测量块47可以包括从接入节点17和/或终端侧终端节点19检索第二测量数据的步骤51,该第二测量数据包括第一噪声水平值N1和第二噪声水平值N2。第一噪声水平值N1表征所述对15的第一端部16处的噪声水平。第二噪声水平值N2表征所述对15的第二端部18处的噪声水平。
在所示实施例中,借助由接入节点17和终端侧终端节点19执行的双端线路测试(DELT)过程,生成第一测量数据Hlog和/或第二测量数据N1、N2。步骤49检索第一测量数据HLog。步骤51检索第二测量数据N1、N2。具体地,当在不同于接入节点17和终端侧终端节点19的节点(例如站39)上执行方法45时,可以应用通信协议以便在互连网络41上将第一和/或第二测量数据Hlog、N1、N2传递到该节点。在实施例中,该通信协议为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也就是说,站39可以使用SNMP从接入节点17检索第一测量数据Hlog和/或第二测量数据N1、N2。
在实施例中,DELT程序在线路13以及第一和第二调制解调器电路23、33的操作的某一阶段期间被执行,在该阶段期间发生第一调制解调器电路23和第二调制解调器电路33相互同步。同步可以例如在接入节点17或CPE21通电期间发生或者在第一调制解调器电路23和第二调制解调器电路33之间的连接临时中断之后发生。接入节点17和/或终端侧终端节点19可以本地存储在DELT期间生成的第一测量数据Hlog和/或第二测量数据N1、N2,一使得方法45稍后可以检索它们。
如图2所示,步骤49和51至少部分并行地执行。在另一实施例中,步骤49和51相互之间按顺序执行。
该方法45包括确定所述对15是否具有损坏并且估计损坏位置的定位块53。定位块53可以在测量块47之后执行。如果已经检测到损坏,则定位块53的步骤55估计损坏的可能位置P1、P2。在所示实施例中,取决于节点17、19之间的所述对15的传递函数的周期性,检测两个可能位置P1、P2。定位块53的步骤57选择可能位置P1、P2其中之一作为损坏的最终估计的位置P。为此,步骤57将噪声水平N1、N2相互比较,并且基于此比较,决定应该选择哪个可能位置P1、P2作为所估计的位置P。线路13中与另一端部相比更靠近损坏的端部处的噪声水平N1、N2将高于线路13的另一端部处的噪声水平N2、N1。因此,步骤57确定具有最大噪声水平N1、N2的线路13的端部16、18,并且将最接近该端部16、18的可能位置P1、P2选择为所估计的位置P。
借助步骤57,可以非常精确地估计损坏位置。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方法45并不包括步骤57,并且定位块53仅仅确定可能位置P1、P2,而不从可能位置P1、P2选择最终估计的位置P。
图3示意性示出具有损坏59的线路13。L1表示线路13的第一端部16和损坏59之间的距离。L2表示线路13的第二端部18和损坏59之间的距离。L=L1+L2表示线路13即所述对15的总长度。
图3所示箭头对应于根据不同传输模式在线路13上传输的信号Vs的不同传播路径。在图3顶部描述差动模式D。共模模式C示于底部。在差动模式D中,线路13的两个端部16、18以终端电阻Rc结束。信号Vs按差动模式D被馈送至线路的所述对15中。由于在所示实施例中,线路13并非意图在共模模式C中被应用,在图3底部的线路13的一部分是开路。因而,在共模模式C中传输的信号并未终止。
对于完好线路(没有任何损坏)的情形,信号Vs将在差动模式D中仅仅沿着第一路径(箭头61)直接从线路13的第一端部16(在图3中的左手侧)直接传播到线路的第二端部18(在图3中的右手侧)。然而,损坏59造成线路13中的模式转换。结果,信号Vs的能量的一部分从差动模式D传递到共模模式C并且反射到线路13的两个端部16、18。由于就共模模式C而言线路13并未终止,所以线路13的端部16、18反射共模模式信号。到达损坏59的共模模式信号至少部分地被往回转换为相应的差动模式信号并且传输到线路的端部16、18,所述差动模式信号在所述端部16、18终止。因此,损坏59引入第二路径(箭头63),其从第一端部16开始,经过损坏59,通过第二端部18,回到损坏59,并且结束于线路的第二端部18。第三路径(箭头65)开始于线路的第一端部16,经过损坏59,返回到第一端部16,再次通过损坏59,并且结束于线路13的第二端部18。
线路13的第二端部18处接收的信号Vr对应于沿着三个不同传播路径61、63、65传播的信号Vs的叠加,即Vr=Vr1+Vr2+Vr3。可以用相量来通过如下方式来表示线路13的第二端部18处的信号:
V s 1 = e - γ d · ( L 1 + L 2 )
V s 2 = e - ( γ d · ( L 1 + L 2 ) + 2 · γ c · L 2 )
V s 3 = e - ( γ d · ( L 1 + l 2 ) + 2 · γ c · L 1 ) .
线路13的第二端部18处的信号可以写成:
V s = e γ d · ( L 1 + L 2 ) ( 1 + T · e - 2 · γ c · L 1 + T · e - 2 · γ c · L 2 ) .
在上述式子中,γc和γd分别为共模和差动模式的传播常数。这些常数的实部负责信号衰减而虚部涉及相位速度。T为描述在各模式之间传递的信号的幅值的因子。因而,总信号的幅值存在于由振荡函数(括号之间的第二项的幅值)调制的指数衰减(第一项的幅值)。
于是,利用的事实,其中f为频率并且v为相位速度,两个指数的频率中的周期性表述如下:
Δf 1 v 2 L 1 以及 Δf 2 v 2 L 2 .
因此,在已经确定Hlog振荡的周期性之后,两个距离L1、L2就知道了。然而,因为表达式Vs在L1和L2中是对称的,因此L1和L2可以互换而不影响结果,所以存在关于故障位置的不确定性。因而,步骤55根据关于L1和L2的值的两个可能假设而确定两个可能位置P1、P2。
图4示出在没有损坏(曲线67)的情况下,按对数刻度的形式为传递函数的幅值的测量数据Hlog。此外,在存在形式为明线(曲线69)的损坏59的情况下以及在存在形式为500欧姆串联电阻(曲线71)的损坏59的情况下,示出测量数据Hlog。明线损坏被认为是串联电阻损坏的特殊情形。在存在损坏59时已经被确定的测量数据Hlog具有上述振荡。方法45的步骤55通过分析测量数据Hlog确定这些振荡。在所示示例中,确定出两个振荡,它们分别具有Δf1=1000kHz和Δf2=333kHz的周期性。使用例如上述式子,假定ν=2·108m/s,则步骤55计算得到值L1=100m以及L2=300m。
然而,这个解不是唯一的。L1=300m以及L2=100m也是上述式子的有效解。因而,存在损坏59的两个可能位置P1、P2。损坏59可以被定位为与第一端部16距离P1=100m或者与第一端部16距离P2=300m。如上所述,步骤57基于噪声水平值N1、N2而从可能位置P1、P2选择损坏59的最可能位置P。优选地,步骤57将噪声水平值N1、N2相互比较并且确定两个噪声水平值N1、N2中的最大噪声水平值Nmax。随后步骤57将最靠近具有最大噪声水平值Nmax的端部16、18的可能位置P1、P2选择为损坏的最可能估计位置P。
除了确定损坏59的位置P之外,损坏59的识别可以附加地包括确定损坏59的类型。为此,方法45包括可以在例如定位块53之后执行的分类块73(见图2)。损坏59的可能类型可以包括线路13的导线15a、15b其中之一中的串联电阻,导线15a、15b与地38或其它导线37之间的分流电阻,导线15a、15b中的串联电容,以及导线15a、15b与地38或其它导线37之间的分流电容。
上述式子的因子T取决于损坏的类型。纯电阻性故障导致实值的T。诸如串联电容或分流电容的具有电容性分量的故障导致因子T的非零虚部。串联损坏造成负值的T并且分流损坏造成正值的T。
假定T为正的实数,如果两个指数为正的实数,即如果
2·Im[γc]·L1=n·2π或2·Im[γc]·L2=n·2π,
则出现Vs的第二项的局部极大值。
出现极大值之处的频率fmax的条件为:
f max = n · v 2 L 1 f max = n · v 2 L 2
这意味着对于正的实值的因子T,线路13的传递函数的局部极大值被定位在对应于频率周期性Δf1、Δf2的倍数的频率fmax处。
同样地,当两个指数为负的实数并且对应于下述频率时:
f min = ( 2 n + 1 ) · v 4 L 1 f min = ( 2 n + 1 ) · v 4 L 2 ,
出现Vs的第二项的局部极小值。
这意味着对于正的实值的因子T,传递函数的局部极小值被定位在对应于频率周期性的一半的奇数倍的频率处。如果因子T为负,局部极小值和最大值的位置反过来。
对于电容性损坏的情形,T的虚部对应于两个指数中的相移,该相移导致局部极值沿着频率轴偏移。因而,借助极值的位置,可以将电容性类型的损坏与电阻性损坏区分开。
在下文中,描述一种示例性方法,方法45根据其取决于传递函数在频率刻度中的局部极小值的绝对位置而确定损坏的类型。分类块73具有确定传递函数的局部极小值的步骤75。根据方法45,第一支路77在步骤75之后执行。此第一支路77检查局部极小值的位置是否至少基本上对应于周期性Δf1、Δf2的倍数。如果是(Y),则方法45检测到损坏59为串联电阻(步骤78)。否则(N),执行第二支路79。如在图示出串联电阻情况下的传递函数69、71的图4中可以看出,部极小值出现在为周期性Δf1=1000kHz和Δf2=333kHz的倍数的频率处,例如出现在333kHz、666kHz、1000kHz、1333kHz、1666kHz、2000kHz等。
第二支路79检查局部极小值是否至少基本上对应于周期性的一半的奇数倍,即Δf1/2和Δf2/2的奇数倍。如果是(Y),则方法45在步骤81中检测到损坏59为导线15a、15b与地38或与另一导线37之间的分流电阻。图5示出在导线15a、15b其中之一处对地短路情况下的传递函数(曲线83)以及在导线15a、15b其中之一与地之间电阻性路径的情况下的传递函数(曲线85)。局部极小值出现在为周期性Δf1=1000kHz和Δf2=333kHz的一半的奇数倍的频率,例如出现在166.5kHz、499.5kHz、832.5kHz、1165.6kHz等。
如果第二支路79没有检测到局部极小值至少基本上对应于周期性(N)的一半的奇数倍,则第三支路87被执行。第三支路87检查实际传递函数和没有损坏59时的传递函数67之间的差异δ是否随频率减小。如果是(Y),则在步骤89中,检测到形式为串联电容的损坏59。否则(N),在另一步骤91中,检测到形式为导线15a、15b与地38或不同导线之间的分流电容的损坏59。
图6示出形式为导线15a、15b其中之一中的串联电容的损坏的情况下的传递函数(曲线93)。传递函数93与没有损坏时的传递函数(参考传递函数67)之间的差异δ随频率减小,这是因为串联电容的阻抗随频率减小。
图7示出形式为导线15a、15b其中之一与地之间的分流电容的损坏的情况下的传递函数(曲线95)。传递函数95与参考传递函数67之间的差异δ不随频率减小。在所示示例中,传递函数95、67之间的差异δ反而随频率增大。因此,方法45可以基于传递函数93和67之间的差异δ以及传递函数95和67之间的差异δ的趋势而区分串联电容和分流电容。
在另一实施例中,方法45取决于传递函数93、95的振荡的幅值α的趋势而区分串联电容和分流电容。在串联电容(曲线93)的情形,幅值α随频率快速减小。对于分流电容(曲线95)的情形,幅值α于在更高频率处开始缓慢减小之前,首先随频率增大。
在所示实施例中,传递函数中极小值的位置被确定,并且损坏的类型取决于这些位置来确定。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作为极小值的位置的可替换方案或极小值的位置的附加方案–传递函数的极大值的位置可以被确定,并且损坏的类型可以取决于极大值的位置而被确定。具体地,所示的示例性方法45可以容易地被修改,以使得损坏的类型取决于极大值的位置而被确定。
总而言之,此处描述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允许取决于电信线路13的振荡传递函数中的周期性而识别(检测、定位和/或分类)电信线路13中的损坏59。由于周期性可以通过使用由DELT获得的第一测量数据Hlog而被确定,损坏可以被识别而不中断线路13的正常操作,例如数据传输。因此,可以经常对线路13进行损坏59检查。如果损坏59已被识别,网络操作员可以将技术员派遣到正确位置从而修理线路13。结果,可以快速且成本高效地移除损坏59。

Claims (15)

1.一种用于识别(53、73)电信线路(13)中的损坏(59)的方法(45),所述方法(45)包括确定(49)表征所述电信线路(13)的传递函数的第一测量数据(Hlog),其中所述方法(45)还包括确定(55)所述传递函数的至少一个周期性间隔(Δf1、Δf2),并且其中所述损坏(59)取决于所述确定(55)来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45),其中所述方法(45)包括:取决于所确定的所述传递函数的周期性间隔(Δf1、Δf2),估计(53)所述电信线路(13)中所述损坏(59)的位置(P;P1、P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45),其中所述方法(45)包括确定表征所述传输线路(13)的端点(16、18)处的噪声水平的第二测量数据(N1、N2),以及将这些噪声水平(N1、N2)相互比较(57)。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其中之一所述的方法(45),其中所述方法(45)包括:取决于所述测量数据,优选地取决于所述第一测量数据(Hlog),确定(73)所述损坏(59)的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45),其中所述损坏(59)的类型取决于所述传递函数的至少一个极值的位置来确定(73)。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45),其中如果所述传递函数的局部极小值至少基本上位于与所述传递函数的所述周期性间隔(Δf1、Δf2)的倍数对应的频率处,则所述确定(73)所述损坏(59)的类型包括检测到(77)串联电阻和/或明线,和/或如果所述传递函数的局部极小值至少基本上位于与所述周期性间隔(Δf1、Δf2)的一半的奇数倍对应的频率处,则所述确定(73)所述损坏(59)的类型包括检测到(79)分流电阻和/或短路。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其中之一所述的方法(45),其中如果所述传递函数的局部极大值至少基本上位于与所述传递函数的所述周期性间隔(Δf1、Δf2)的倍数对应的频率处,则所述确定(73)所述损坏(59)的类型包括检测到(77)分流电阻和/或短路,和/或如果所述传递函数的局部极大值至少基本上位于与所述周期性间隔(Δf1、Δf2)的一半的奇数倍对应的频率处,则所述确定(73)所述损坏(59)的类型包括检测到(79)串联电阻和/或明线。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其中之一所述的方法(45),其中如果所述传递函数(93、95)和没有损坏(59)时的所述电信线路(13)的参考传递函数(67)之间的差异(δ)随频率而变化,则所述确定所述损坏(59)的类型包括检测到电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45),其中所述确定所述损坏(59)的类型包括:取决于所述传递函数(93、95)和参考传递函数(67)之间的差异(δ)的趋势,区分串联电容和分流电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45),其中所述确定(73)所述损坏(59)的类型包括:如果所述差异(δ)随所述频率而减小,则检测到(87)串联电容,和/或如果所述差异(δ)随所述频率而增大,则检测到(87)分流电容形式的损坏。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45),其中所述确定所述损坏(59)的类型包括:如果所述传递函数(93、95)的振荡的所述幅值(α)随所述频率而减小,则检测到串联电容,和/或如果所述幅值(α)在第一频率范围内随所述频率而增大且在第二频率范围内随所述频率而减小,则检测到分流电容,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包括比所述第二频率范围低的频率。
12.一种用于识别电信线路(13)中的损坏(59)的损坏识别装置(17、19、39),其中所述装置(17、19、39)包括被布置成用于确定(49)表征所述电信线路(13)的传递函数的第一测量数据(Hlog)的控制器(25、31、43),其中所述控制器(25、31、43)还被布置成用于确定(55)所述传递函数的至少一个周期性间隔(Δf1、Δf2),其中所述损坏(59)取决于所述确定(55)来识别。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17、19、39),其中所述控制器(25、31、43)被布置成,优选地被编程,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1其中之一所述的方法(45)。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17、19、39),其中所述装置为连接到所述电信线路的网元的一部分,优选地为接入节点(17)或客户驻地节点(19),或者可连接到所述网络的站(39)。
15.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优选地为存储介质(29),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编程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1其中之一所述的方法(45)。
CN201280062435.8A 2012-01-10 2012-11-19 用于识别电信线路中的损坏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994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2305036.1A EP2615813B1 (en) 2012-01-10 2012-01-10 Method and device for identification of an impairment within a telecommunication line
EP12305036.1 2012-01-10
PCT/EP2012/072966 WO2013104453A1 (en) 2012-01-10 2012-11-19 Method and device for identification of an impairment within a telecommunication l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9441A true CN103999441A (zh) 2014-08-20
CN103999441B CN103999441B (zh) 2017-05-10

Family

ID=47178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243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99441B (zh) 2012-01-10 2012-11-19 用于识别电信线路中的损坏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78986B2 (zh)
EP (1) EP2615813B1 (zh)
JP (1) JP5881863B2 (zh)
KR (1) KR101624819B1 (zh)
CN (1) CN103999441B (zh)
WO (1) WO20131044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67809B2 (en) * 2009-02-11 2014-07-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ansmission line analysis
US9461704B2 (en) * 2013-08-23 2016-10-04 Ikanos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ting and data collection of single ended line test on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EP3064489A4 (en) * 2013-11-01 2017-06-21 Ube Industries, Ltd. Aryloyl(oxy or amino)pentafluorosulfanylbenzene compound,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 thereof, and prodrugs thereof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43303A2 (en) * 1999-12-09 2001-06-14 Harris Corporation Detection of bridged taps by 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
US20080292064A1 (en) * 2007-05-21 2008-11-27 Xidong Wu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characterize a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dsl) subscriber loop
CN102301685A (zh) * 2009-01-30 2011-12-28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用于对有线传输线路中的故障进行定位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85297B2 (en) * 1998-11-03 2002-05-07 Teradyn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ualifying loops for data services
US7116760B2 (en) * 2000-12-04 2006-10-03 Acterna,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ngle-ended line analysis for qualification and mapping
US7023963B1 (en) * 2002-09-18 2006-04-04 Adtran, Inc. DSL line card echo canceler-based mechanism for locating telecommunication line fault
US7302379B2 (en) 2003-12-07 2007-11-27 Adaptive Spectrum And Signal Alignment, Inc. DSL system estimation and parameter recommendation
WO2007008835A2 (en) 2005-07-10 2007-01-18 Adaptive Spectrum And Signal Alignment, Inc. Dsl system estimation
CN101572569B (zh) * 2008-05-04 2013-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拓扑管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US8767809B2 (en) * 2009-02-11 2014-07-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ansmission line analysi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43303A2 (en) * 1999-12-09 2001-06-14 Harris Corporation Detection of bridged taps by 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
US20080292064A1 (en) * 2007-05-21 2008-11-27 Xidong Wu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characterize a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dsl) subscriber loop
CN102301685A (zh) * 2009-01-30 2011-12-28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用于对有线传输线路中的故障进行定位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24819B1 (ko) 2016-05-26
EP2615813B1 (en) 2017-08-30
KR20140109421A (ko) 2014-09-15
JP2015512169A (ja) 2015-04-23
JP5881863B2 (ja) 2016-03-09
US9178986B2 (en) 2015-11-03
US20140321623A1 (en) 2014-10-30
CN103999441B (zh) 2017-05-10
WO2013104453A1 (en) 2013-07-18
EP2615813A1 (en) 2013-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24314B1 (en) Echo canceler-based mechanism for performing and reporting fault diagnostic testing of repeatered telecommunication line
US6876725B2 (en) Single ended line probing in DSL system
US20060251160A1 (en) FDR single ended line testing (SELT) system and method for DSL modems
CN101297497B (zh) 用于估计电信传输线路性质的方法、装置和程序产品
CN101572569B (zh) 一种线路拓扑管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US20150163349A1 (en) Selt based diagnostic methods & systems for twisted pair telephone lines
CN104365025B (zh) 用于检测电信线路内的桥接抽头的方法和设备
CN103999441A (zh) 用于识别电信线路中的损坏的方法和装置
CA2378839C (en) Improve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ubscriber loop make-up
US20150085995A1 (en) Selt and delt based diagnostic methods & systems for twisted pair telephone lines
US7302046B2 (en)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impedances and for the qualification of the telephone lines
CN104025467B (zh) 用于对在电信线内的损伤进行定位的方法和设备
CN101145980B (zh) 一种检测用户线路桥接状态的设备和方法
EP282484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ssessment of a telecommunication line
EP264273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at least one bridged tap within a telecommunication l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Termination date: 201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