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97456B -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车载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车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97456B
CN103997456B CN201410253129.3A CN201410253129A CN103997456B CN 103997456 B CN103997456 B CN 103997456B CN 201410253129 A CN201410253129 A CN 201410253129A CN 103997456 B CN103997456 B CN 1039974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obile unit
message
btm
transpo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31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97456A (zh
Inventor
崔俊锋
王建敏
孙可
孟凡勇
孙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5312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974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97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7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97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74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车载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BTM发送的应答器报文;对应答器报文进行解析,获得应答器报文信息;封装待发送信息,形成报文信息包,待发送信息至少包括应答器报文信息;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报文信息包。基于本发明公开的信息处理方法,列车车载控制系统中仅有第一车载设备要进行应答器报文的接收和解析操作,降低了系统的运算量。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包括该信息处理装置的车载设备。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车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通信信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车载设备。
背景技术
应答器设置于地面,用于向列车车载控制系统提供列车所需的各种点式信息,如线路信息、进站信息、定位信息、道岔信息及限速信息等。BTM(Balise TransmissionModule,应答器传输模块)作为列车车载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发送下行信号激活应答器,并接收来自应答器的上行链路信息,之后对上行链路信息进行解码获得应答器报文。
为了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列车车载控制系统中的多个车载设备都要对应答器报文进行处理,具体的:多个车载设备都设置与BTM连接的通信接口,由BTM将应答器报文分别发送给多个车载设备,或者多个车载设备都连接至同一个总线,由BTM进行应答器报文分发,之后各个车载设备对接收到的应答器报文进行解析。
在列车车载控制系统中,由于多个车载设备都要进行应答器报文的接收和解析操作,而且解析应答器报文的运算量很大,因此导致列车车载控制系统的运算量很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装置,以降低列车车载控制系统的运算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载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车载设备,所述第一车载设备通过总线与至少一个第二车载设备连接,所述第一车载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与BTM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BTM发送的应答器报文;
对所述应答器报文进行解析,获得应答器报文信息;
封装待发送信息,形成报文信息包,所述待发送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应答器报文信息;
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所述报文信息包。
优选的,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获取接收到所述应答器报文时的车载系统时间和列车位置信息;所述待发送信息还包括所述车载系统时间和列车位置信息。
优选的,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获取所述BTM的状态信息,所述BTM的状态包括正常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对所述BTM的状态信息进行封装,形成状态信息包;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所述状态信息包。
优选的,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所述报文信息包为:以广播的形式通过所述总线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所述报文信息包;所述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所述状态信息包为:以广播的形式通过所述总线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所述状态信息包。
优选的,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所述报文信息包为:以点对点的形式通过所述总线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所述报文信息包;所述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状态信息包为:以点对点的形式通过所述总线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所述状态信息包。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车载设备,所述第一车载设备通过总线与至少一个第二车载设备连接,所述第一车载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与BTM连接,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BTM发送的应答器报文;
解析单元,用于对所述应答器报文进行解析,获得应答器报文信息;
第一封装单元,用于封装待发送信息,形成报文信息包,所述待发送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应答器报文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所述报文信息包。
优选的,上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信息获取单元,所述第一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接收到所述应答器报文时的车载系统时间和列车位置信息;所述待发送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车载系统时间和列车位置信息。
优选的,上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BTM的状态信息,所述BTM的状态包括正常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第二封装单元,用于对所述BTM的状态信息进行封装,形成状态信息包;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所述状态信息包。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载设备,所述车载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与BTM连接,所述车载设备还包括上述任意一种信息处理装置。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公开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车载设备,该第一车载设备在接收到BTM发送的应答器报文后,对应答器报文进行解析获得应答器报文信息,之后对至少包含该应答器报文信息的待发送信息进行封装形成报文信息包,将封装形成的报文信息包发送至连接在同一总线上的第二车载设备。基于本发明公开的信息处理方法,列车车载控制系统中仅有第一车载设备要进行应答器报文的接收和解析操作,降低了系统的运算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另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另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公开的另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公开的另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公开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以降低列车车载控制系统的运算量。该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车载设备,该第一车载设备通过总线与至少一个第二车载设备连接,并且该第一车载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与BTM连接。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11:接收BTM发送的应答器报文。
在列车运行过程中,BTM发送下行信号以激活应答器,应答器在被激活后发送上行链路信息,该上行链路信息包含应答器报文。BTM在接收到应答器发送的上行链路信息后,对上行链路信息进行解码获得应答器报文。之后,BTM将解码获得的应答器报文向第一车载设备发送。
步骤S12:对应答器报文进行解析,获得应答器报文信息。
第一车载设备接收到BTM发送的应答器报文后,对其进行解析,获得应答器报文信息。第一车载设备对应答器报文进行解析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详述。
步骤S13:封装待发送信息,形成报文信息包。其中,待发送信息至少包括步骤S12中获得的应答器报文信息。
第一车载设备封装至少包含有应答器报文信息的待发送信息,形成报文信息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车载设备可以仅封装步骤S12中获得的应答器报文信息,也可以同时封装列车运行所需的其他信息。
步骤S14: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报文信息包。
当第二车载设备为多个时,第一车载设备向各个第二车载设备均发送报文信息包。当总线上仅连接有一个第二车载设备时,第一车载设备向该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报文信息包。
本发明公开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车载设备,该第一车载设备在接收到BTM发送的应答器报文后,对应答器报文进行解析获得应答器报文信息,之后对至少包含该应答器报文信息的待发送信息进行封装形成报文信息包,将封装形成的报文信息包发送至连接在同一总线上的第二车载设备。基于本发明公开的信息处理方法,列车车载控制系统中仅有第一车载设备要进行应答器报文的接收和解析操作,降低了系统的运算量。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另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21:接收BTM发送的应答器报文。
步骤S22:获取接收到应答器报文时的车载系统时间和列车位置信息。
第一车载设备包括测速测距装置,该测速测距装置能够确定列车位置并生成列车位置信息。第一车载设备中的信息处理装置从该测速测距装置获取列车位置信息。
步骤S23:对应答器报文进行解析,获得应答器报文信息。
步骤S24:封装待发送信息,形成报文信息包。
其中,待发送信息包括步骤S23中获得的应答器报文信息以及步骤S22中获取的车载系统时间和列车位置信息。也就是,对应答器报文、车载系统时间和列车位置信息进行封装,形成应答器报文信息。
步骤S25: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报文信息包。
第二车载设备在接收到报文信息包后,可以利用该报文信息包中的车载系统时间和列车位置信息确定应答器的位置以及列车的实际位置。
本发明图2所示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第一车载设备在接收到应答器报文后,对该应答器报文进行解析以获得应答器报文信息,确定接收到应答器报文时的车载系统时间和列车位置信息,之后对应答器报文信息、车载系统时间和列车位置信息进行封装,形成报文信息包并向全部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与图1所示信息处理方法相比,图2所示的信息处理方法能够向第二车载设备提供自身接收到应答器报文时的车载系统时间和列车位置信息,使得第二车载设备能够据此确定应答器的位置以及列车的实际位置。
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当BTM出现故障时,列车车载控制系统中的各个车载设备要执行相应的异常处理。实施中,各个车载设备可以分别对BTM进行故障监测,以便在BTM发生故障时执行异常处理。
但是,由于每个车载设备都要对BTM进行故障检测,这也加重了列车车载控制系统的运行负荷。本发明进一步对上述公开的信息处理方法进行改进,以进一步降低列车车载控制系统的运行负荷。
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另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31:接收BTM发送的应答器报文。
步骤S32:对应答器报文进行解析,获得应答器报文信息。
步骤S33:封装待发送信息,形成报文信息包。其中,待发送信息至少包括步骤S32中获得的应答器报文信息。
步骤S34: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报文信息包。
步骤S35:获取BTM的状态信息。
其中,BTM的状态包括正常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相应的,BTM的状态信息为表征BTM正常运行的第一状态信息或者表征BTM出现故障的第二状态信息。实施中,BTM的状态信息由BTM发送给第一车载设备,当然,当第一车载设备在预设距离内未接收到BTM发送的应答器报文时,第一车载设备也可以确定BTM出现故障。
步骤S36:对BTM的状态信息进行封装,形成状态信息包。
步骤S37: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状态信息包。
在图3所示的信息处理方法中,步骤S35至步骤S37在步骤S34之后执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5至步骤S37的执行顺序并不限定于此,只要保证步骤S35、步骤S36和步骤S37是顺次先后执行即可,具体的执行位置可以是步骤S31至步骤S34之间的任意位置。
本发明图3所示的信息处理方法,与图1所示方法相比,进一步获取BTM的状态信息,之后封装该状态信息形成状态信息包并向全部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基于本发明图3所示的信息处理方法,列车车载控制系统中仅有第一车载设备对BTM进行故障监测,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系统的运行负荷。
当然,在图2所示的信息处理方法中,也可以增设步骤S35至步骤S37。
实施中,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报文信息包和状态信息包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例如:以广播的形式通过总线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报文信息包,以广播的形式通过总线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状态信息包。
或者,以点对点的形式通过总线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报文信息包,以点对点的形式通过总线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状态信息包。
在以点对点的形式向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报文信息包和状态信息包时,可以将第二车载设备的总线地址或设备标识作为目的地址。
在具体应用中,第一车载设备和第二车载设备优选通过Profibus总线连接。Profibus是过程现场总线(Process Field Bus)的缩写。列车车载控制系统中的车载设备包括自动列车速度防护系统(ATP)、特殊传输模块(STM)和自动列车驾驶系统(ATO)。
本发明上述公开了应用于第一车载设备的信息处理方法,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车载设备,该第一车载设备通过总线与至少一个第二车载设备连接,并且该第一车载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与BTM连接。
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数据接收单元10、解析单元20、第一封装单元30和第一发送单元40。
其中:
数据接收单元10,用于接收BTM发送的应答器报文。
解析单元20,用于对应答器报文进行解析,获得应答器报文信息。
第一封装单元30,用于封装待发送信息,形成报文信息包,待发送信息至少包括应答器报文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40,用于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报文信息包。
本发明公开的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车载设备,该信息处理装置在接收到BTM发送的应答器报文后,对应答器报文进行解析获得应答器报文信息,之后对至少包含该应答器报文信息的待发送信息进行封装形成报文信息包,将封装形成的报文信息包发送至连接在同一总线上的第二车载设备。基于本发明公开的信息处理装置,列车车载控制系统中仅有第一车载设备要进行应答器报文的接收和解析操作,降低了系统的运算量。
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公开的另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数据接收单元10、解析单元20、第一封装单元30、第一发送单元40和第一信息获取单元50。
其中:
数据接收单元10,用于接收BTM发送的应答器报文。
解析单元20,用于对应答器报文进行解析,获得应答器报文信息。
第一信息获取单元50,用于获取数据接收单元10接收到应答器报文时的车载系统时间和列车位置信息。
第一封装单元30,用于封装待发送信息,形成报文信息包,待发送信息包括数据接收单元10接收到的应答器报文信息,以及第一信息获取单元50获取到的车载系统时间和列车位置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40,用于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报文信息包。
与图4所示信息处理装置相比,图5所示信息处理装置能够向第二车载设备提供自身接收到应答器报文时的车载系统时间和列车位置信息,使得第二车载设备能够据此确定应答器的位置以及列车的实际位置。
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公开的另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数据接收单元10、解析单元20、第一封装单元30、第一发送单元40、第一信息获取单元50、第二信息获取单元60、第二封装单元70和第二发送单元80。这里仅对第二信息获取单元60、第二封装单元70和第二发送单元80的功能进行说明。
第二信息获取单元60,用于获取BTM的状态信息,BTM的状态包括正常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BTM的状态信息为表征BTM正常运行的第一状态信息或者表征BTM出现故障的第二状态信息。
第二封装单元70,用于对BTM的状态信息进行封装,形成状态信息包。
第二发送单元80,用于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状态信息包。
本发明图6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与图5所示信息处理装置相比,进一步获取BTM的状态信息,之后封装该状态信息形成状态信息包并向全部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由于列车车载控制系统中仅有第一车载设备对BTM进行故障监测,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系统的运行负荷。
实施中,在图4所示信息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增设第二信息获取单元60、第二封装单元70和第二发送单元80也是可以的。
另外,第一发送单元40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报文信息包,例如:第一发送单元40以广播的形式通过总线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报文信息包,或者以点对点的形式通过总线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报文信息包。第二发送单元80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状态信息包,例如:第二发送单元80以广播的形式通过总线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状态信息包,或者以点对点的形式通过总线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状态信息包。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车载设备,该车载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与BTM连接,并且,该车载设备还包括本发明上述公开的任意一种信息处理装置。
本发明公开的车载设备能够接收BTM发送的应答器报文,解析应答器报文以获得应答器报文信息,之后封装至少包含应答器报文信息的待发送信息形成报文信息包,并发送至连接于同一总线上的其他车载设备。基于本发明中的车载设备,可以降低列车车载控制系统的运算量。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车载设备,所述第一车载设备通过总线与至少一个第二车载设备连接,所述第一车载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与BTM应答器传输模块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BTM发送的应答器报文;
对所述应答器报文进行解析,获得应答器报文信息;
封装待发送信息,形成报文信息包,所述待发送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应答器报文信息;
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所述报文信息包;
获取所述BTM的状态信息,所述BTM的状态包括正常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
对所述BTM的状态信息进行封装,形成状态信息包;
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所述状态信息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接收到所述应答器报文时的车载系统时间和列车位置信息;
所述待发送信息还包括所述车载系统时间和列车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所述报文信息包为:以广播的形式通过所述总线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所述报文信息包;
所述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所述状态信息包为:以广播的形式通过所述总线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所述状态信息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所述报文信息包为:以点对点的形式通过所述总线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所述报文信息包;
所述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状态信息包为:以点对点的形式通过所述总线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所述状态信息包。
5.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车载设备,所述第一车载设备通过总线与至少一个第二车载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载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与BTM应答器传输模块连接,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BTM发送的应答器报文;
解析单元,用于对所述应答器报文进行解析,获得应答器报文信息;
第一封装单元,用于封装待发送信息,形成报文信息包,所述待发送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应答器报文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所述报文信息包;
第二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BTM的状态信息,所述BTM的状态包括正常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
第二封装单元,用于对所述BTM的状态信息进行封装,形成状态信息包;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有的第二车载设备发送所述状态信息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信息获取单元,所述第一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接收到所述应答器报文时的车载系统时间和列车位置信息;
所述待发送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车载系统时间和列车位置信息。
7.一种车载设备,所述车载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与BTM应答器传输模块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设备还包括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CN201410253129.3A 2014-06-09 2014-06-09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车载设备 Active CN1039974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3129.3A CN103997456B (zh) 2014-06-09 2014-06-09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车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3129.3A CN103997456B (zh) 2014-06-09 2014-06-09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车载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7456A CN103997456A (zh) 2014-08-20
CN103997456B true CN103997456B (zh) 2017-02-22

Family

ID=51311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3129.3A Active CN103997456B (zh) 2014-06-09 2014-06-09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车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9745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6736A (zh) * 2007-08-15 2008-01-16 河南蓝信科技有限公司 应答器报文读取装置和读取方法
CN101924703A (zh) * 2010-09-03 2010-12-22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Btm报文解码方法、装置及基于应答器的列车控制系统
CN202413856U (zh) * 2012-01-19 2012-09-05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高速铁路应答器综合检测系统
CN102930614A (zh) * 2011-08-11 2013-02-13 北京交大思诺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化车载设备记录器及记录方法
CN103516600A (zh) * 2012-06-27 2014-01-15 河南蓝信科技有限公司 应答器报文检测方法及第三方应答器报文读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6736A (zh) * 2007-08-15 2008-01-16 河南蓝信科技有限公司 应答器报文读取装置和读取方法
CN101924703A (zh) * 2010-09-03 2010-12-22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Btm报文解码方法、装置及基于应答器的列车控制系统
CN102930614A (zh) * 2011-08-11 2013-02-13 北京交大思诺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化车载设备记录器及记录方法
CN202413856U (zh) * 2012-01-19 2012-09-05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高速铁路应答器综合检测系统
CN103516600A (zh) * 2012-06-27 2014-01-15 河南蓝信科技有限公司 应答器报文检测方法及第三方应答器报文读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7456A (zh) 2014-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9506B2 (en) Vehicle control system
WO2019021921A1 (ja) 車載中継装置、車載監視装置、車載制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通信監視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24598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ilroad wayside monitoring
CN104925090B (zh) 一种列车完整性的检测方法
US20100191395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the Operation of a Railroad Line
CN110803196A (zh) 一种列车的虚拟联挂系统和方法
CN104169987A (zh) 车辆用通信装置以及通信管理系统
US10046780B2 (en) Operation of a rail vehicle by means of an ETCS device
US8270292B2 (en)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data
US11753053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ail vehicle network
CN102404364A (zh) 机车信号无线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15782967B (zh) 一种单套车载设备控制列车两端的方法和车载设备
CN108111576B (zh) 一种车地无线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667548B (zh) 铁路货车列车通信系统
KR101357806B1 (ko) 열차 무결성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02939233A (zh) 用于确定多个联接的牵引机车车辆的列车长度的方法和设备
CN103997456B (zh)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车载设备
CN106068216B (zh) 用于控制与cbtc系统连接的轨道车辆的方法和具有至少一个轨道车辆的cbtc系统
CN113895486B (zh) 列车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JP4707652B2 (ja) 車両保守情報通信システム
JP2011195120A (ja) 無線式踏切警報システム
CN108646711A (zh) 一种可整体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故障的应对方法
US11599678B2 (en) Method for ensuring the integrity of data to ensure operational safety and vehicle-to-X device
CN105035122B (zh) 一种主控车载设备、非主控车载设备和列车系统
CN209938620U (zh) Itcs列车数据实时下载车载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73, Huayuan 18,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NATIONAL RAILWAY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OF SIGNAL & COMMUNICATION GROUP LTD.

Address before: 100073, Huayuan 18,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Quanlu Communication Signals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