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90356B - 使气体装置内气流交替反向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使气体装置内气流交替反向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90356B
CN103990356B CN201410180010.8A CN201410180010A CN103990356B CN 103990356 B CN103990356 B CN 103990356B CN 201410180010 A CN201410180010 A CN 201410180010A CN 103990356 B CN103990356 B CN 1039903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ipeline
air
pipe
breat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800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90356A (zh
Inventor
叶立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Yal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18001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903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90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0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90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0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气体装置内气流交替反向的方法及装置,它将管道机构分成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其中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相连通,管道机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第一通气装置和第二通气装置,第一通气装置通过第一通孔连接第一管道,通过第二通孔连接第二管道,第二通气装置通过第三通孔连接第一管道,通过第四通孔连接第二管道的步骤及其装置。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方便管道连接,并能够通过各通孔的开闭来实现二股气体交替通过不同的通道。本发明无需复杂管路连接及风机即实现了气体反向交替流动,具有简单,高效,易实现的优点,同时利用该装置还实现了一种芯体的吸附和/或再生,且便于对管道内的气体除湿。

Description

使气体装置内气流交替反向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道和在通道中气体交替反向流动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使二股气体交替通过两个通道的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气体处理装置中有时要求气流能够交替换向并能保证进气口和排气口不变,便于接管,如气体先经过一个吸附芯体对吸附芯体再生,再通过冷却除湿器将气体中水分冷凝下来,然后通过另一吸附芯体气体被除湿,当用于除湿的吸附芯体饱和时,需要使气体反向,即气体先经过饱和的吸附芯体被再生,再通过冷却除湿器,再通过已被再生的芯体气体被除湿。
常规的使气体装置中气流反向方法一般通过复杂的管路连接加上多个阀门实现,有的还需要风机的反向或两个风机来实现,尤其不易实现使气体装置中气流反向的同时保持进气口和排气口固定不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气体装置内气流交替反向的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需要通过风机来实现气体交替反向流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使气体装置内气流交替反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管道机构分成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其中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相连通,管道机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第一通气装置和第二通气装置,第一通气装置通过第一通孔连接第一管道,通过第二通孔连接第二管道,第二通气装置通过第三通孔连接第一管道,通过第四通孔连接第二管道;
步骤2、打开第一通孔、第四通孔,关闭第二通孔、第三通孔,气体从第二通气装置进入到第二管道,再从第二管道流入第一管道,再从第一通气装置流出;
步骤3、关闭第一通孔、第四通孔,打开第二通孔、第三通孔,气体从第二通气装置进入到第一管道,再从第一管道流入第二管道,再从第一通气装置流出;
步骤4、重复步骤2和3,即实现气体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中交替反向流动。
在上述的方法中,在步骤2和/或3中,还包括将气体冷却后除湿的步骤。
一种使气体装置内气流交替反向的装置,包括管道机构,所述管道机构用隔板隔成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管道机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第一通气装置和第二通气装置,第一通气装置一端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通气装置一端设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连接第一管道,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连接第二管道,隔板与管道机构的封闭端之间具有能连通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缺口。
在上述的装置中,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内分别设有能除湿和再生的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所述第一管道或第二管道内还设有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位于缺口和第一芯体或第二芯体之间。
在上述的装置中,所述除湿装置为通有冷源的冷却器。
在上述的装置中,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上设有启闭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需复杂管路连接及风机即实现了气体反向交替流动,具有简单,高效,易实现的优点,同时利用该装置还实现了一种芯体的吸附和/或再生,且便于对管道内的气体除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体流向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气体流向示意图;
图4是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气体流向示意图;
图6是图3中的气体流向示意图;
图7是气体处理焓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使气体装置内气流交替反向的装置,包括管道机构1,所述管道机构1用隔板2隔成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管道机构1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第一通气装置3和第二通气装置4,第一通气装置3一端设有第一通孔113和第二通孔123,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31,第二通气装置4一端设有第三通孔114和第四通孔124,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孔41,第一通孔113和第三通孔114连接第一管道11,第二通孔123和第四通孔124连接第二管道12,隔板2与管道机构1的封闭端之间具有能连通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的缺口20。第一通气装置3和第二通气装置4内分别具有第一通道32和第二通道42,第一通道32和第二通道42能让气体在内部流通。第一通孔113、第二通孔123、第三通孔114和第四通孔124上设有启闭装置(图中未示出)。启闭装置可以用四个单独的阀门或者组合阀门同时控制四个通孔的开闭。
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内分别设有能除湿和再生的第一芯体5和第二芯体6,所述第一管道11或第二管道12内还设有除湿装置7,所述除湿装置7位于缺口20和第一芯体5或第二芯体6之间。除湿装置7为通有冷源71的冷却器。
本装置的工作过程见下述方法:
一种使气体装置内气流交替反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管道机构1分成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其中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相连通,管道机构1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第一通气装置3和第二通气装置4,第一通气装置3通过第一通孔113连接第一管道11,通过第二通孔123连接第二管道12,第二通气装置4通过第三通孔114连接第一管道11,通过第四通孔124连接第二管道12;
步骤2、打开第一通孔113、第四通孔124,关闭第二通孔123、第三通孔114,气体从第二通气装置4进入到第二管道12,再从第二管道12流入第一管道11,再从第一通气装置3流出;
步骤3、关闭第一通孔113、第四通孔124,打开第二通孔123、第三通孔114,气体从第二通气装置4进入到第一管道11,再从第一管道11流入第二管道12,再从第一通气装置3流出;
步骤4、重复步骤2和3,即实现气体在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中交替反向流动。图2、图3中两个过程交替,管道机构1的内的气流交替反向,但第一通气装置3和第二通气装置4的进气和出气方向不变。
在步骤2和/或3中,还包括将气体冷却后除湿的步骤。
如图5所示,当第一通孔113,第四通孔124打开,第二通孔123,第三通孔114关闭时,第二芯体6为再生芯体,第一芯体5为除湿芯体,气流先流过第二芯体6,再经过冷却除湿装置7,然后流过第一芯体5。
如图6所示,当第三通孔114,第二通孔123打开时,第一通孔113,第四通孔124关闭时,第一芯体5为再生芯体,第二芯体6为除湿芯体,气流先流过第一芯体5,再经过冷却除湿装置7,然后流过第二芯体6。
图5和图6中虽然气流反向,但是气体处理过程相同,即状态F的空气经过吸附再生变为M,再经过冷却除湿变为N,最后经过吸附除湿变为S。其焓湿图过程如图7所示,从图7可知,最后得到的气体S较气体N干燥,也意味着本发明装置能够在具有冷源71的情况下得到比冷源71冷却除湿更干的气体。例如,常规空调系统中有7℃的冷水,一般能够得到10g/kg干空气的空气,采用本发明可以得到低于该数值的干空气,如8g/kg干空气的空气。
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方面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使气体装置内气流交替反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管道机构(1)分成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其中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相连通,管道机构(1)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第一通气装置(3)和第二通气装置(4),第一通气装置(3)通过第一通孔(113)连接第一管道(11),通过第二通孔(123)连接第二管道(12),第二通气装置(4)通过第三通孔(114)连接第一管道(11),通过第四通孔(124)连接第二管道(12);
步骤2、打开第一通孔(113)、第四通孔(124),关闭第二通孔(123)、第三通孔(114),气体从第二通气装置(4)进入到第二管道(12),再从第二管道(12)流入第一管道(11),再从第一通气装置(3)流出;
步骤3、关闭第一通孔(113)、第四通孔(124),打开第二通孔(123)、第三通孔(114),气体从第二通气装置(4)进入到第一管道(11),再从第一管道(11)流入第二管道(12),再从第一通气装置(3)流出;
步骤4、重复步骤2和3,即实现气体在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中交替反向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和/或3中,还包括将气体冷却后除湿的步骤。
3.一种使气体装置内气流交替反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机构(1),所述管道机构(1)用隔板(2)隔成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管道机构(1)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第一通气装置(3)和第二通气装置(4),第一通气装置(3)一端设有第一通孔(113)和第二通孔(123),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31),第二通气装置(4)一端设有第三通孔(114)和第四通孔(124),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孔(41),第一通孔(113)和第三通孔(114)连接第一管道(11),第二通孔(123)和第四通孔(124)连接第二管道(12),隔板(2)与管道机构(1)的封闭端之间具有能连通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的缺口(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内分别设有能除湿和再生的第一芯体(5)和第二芯体(6),所述第一管道(11)或第二管道(12)内还设有除湿装置(7),所述除湿装置(7)位于缺口(20)和第一芯体(5)或第二芯体(6)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7)为通有冷源(71)的冷却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通孔(113)、第二通孔(123)、第三通孔(114)和第四通孔(124)上设有启闭装置。
CN201410180010.8A 2014-04-30 2014-04-30 使气体装置内气流交替反向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9903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0010.8A CN103990356B (zh) 2014-04-30 2014-04-30 使气体装置内气流交替反向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0010.8A CN103990356B (zh) 2014-04-30 2014-04-30 使气体装置内气流交替反向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0356A CN103990356A (zh) 2014-08-20
CN103990356B true CN103990356B (zh) 2016-02-24

Family

ID=51304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80010.8A Active CN103990356B (zh) 2014-04-30 2014-04-30 使气体装置内气流交替反向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903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75920B2 (ja) * 2019-06-27 2023-05-18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0615A (en) * 1998-01-22 1999-11-09 Roe; Robert J. Compact air dryer
EP1548374A1 (en) * 2002-08-05 2005-06-29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 conditioner
CN1930427A (zh) * 2004-03-31 2007-03-1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调湿装置
CN103615773A (zh) * 2013-07-21 2014-03-05 叶立英 利用低温再生的除湿剂装置处理空气的方法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0615A (en) * 1998-01-22 1999-11-09 Roe; Robert J. Compact air dryer
EP1548374A1 (en) * 2002-08-05 2005-06-29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 conditioner
CN1930427A (zh) * 2004-03-31 2007-03-1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调湿装置
CN103615773A (zh) * 2013-07-21 2014-03-05 叶立英 利用低温再生的除湿剂装置处理空气的方法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0356A (zh) 2014-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23460B1 (ko) 제습 시스템
US20160363333A1 (en) Air handling system with integrated air treatment
JP2019018157A (ja) 除湿空調装置
EP3213023B1 (en) Dehumidification system
KR102177188B1 (ko) 압축 가스 건조 장치
JP2018502303A5 (zh)
JP6059266B2 (ja) 除湿装置
KR100793980B1 (ko) 압축열을 이용한 퍼지 방식 및 넌 퍼지 방식 겸용 흡착식제습시스템
JP2006326504A (ja) 除湿装置
JP6275928B1 (ja) ディスクタイプ空気生態箱及び気候性生態化空気調節方法
CN103990356B (zh) 使气体装置内气流交替反向的方法及装置
JP5896429B2 (ja) 再生型圧縮空気乾燥装置及び除湿再生ユニット
KR101197822B1 (ko) 조습 시스템
CN203349406U (zh) 组合式空气处理装置
US20150027680A1 (en) Humidity controller
CN103808183A (zh) 使二股气体交替通过两个通道的装置及其方法
JP5956216B2 (ja) 吸着処理装置
KR100825391B1 (ko) 흡착탑 전환시 노점헌팅을 방지하고 초저노점을 약-100℃로 유지할 수 있는 넌 퍼지 방식의 흡착식제습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559019B1 (ko) 압축열을 이용한 공기건조장치
JP2009274007A (ja) 空気清浄装置及び空気清浄方法
CN106194503B (zh) 发动机燃料气净化装置
CN203323305U (zh) 一种封闭空间用光触媒与等离子空气处理装置
CN203323304U (zh) 一种封闭空间用光触媒与吸附式空气处理装置
CN102772985B (zh) 一种新型干燥气体装置
CN109289818A (zh) 一种利用热管除湿换热器的分子筛纯化装置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3

Address after: 415000 3rd floor, Jinkun Business Hotel, Renmin Road, Liantang community, jiangjiazui Town, Hanshou County, Changde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Yal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Xiaoshan District 311212 North Street star garden 10 room 604

Patentee before: Ye Liying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Assignee: Hanshou County Xinmeijia Decoration Co.,Ltd.

Assignor: Hunan Yal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36970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ternating and reversing airflow in a gas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24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