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颜色检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颜色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产品的外观是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中又包括色彩、光泽度等重要参数。目前色彩和光泽度分别需要通过专门的色彩检测相机和光泽度检测仪来分别进行检测,而且虽然传统的光泽度检测仪由光源和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组成,但相机没有自带光源,因此使用较为不便,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兼有色彩和光泽度检测功能,方便、高效的多功能颜色检验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颜色检验装置,包括用于色彩检验的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转动的设置在相机一侧的光源,以及可转动的设置在相机另一侧的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所述相机具有一第一镜头,所述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具有一第二镜头,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的转动平面平行于第二镜头光轴,光源的转动平面平行于光源照射方向。
优选的,所述多功能颜色检验装置还包括两个分别控制所述光源和控制所述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转动的调节装置。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驱动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或光源转动的驱动机构,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镜头光轴前方或光源照射方向前方的反射板,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和光源转动的角度范围分别小于30°,所述反射板相对于所述第一镜头光轴轴线呈大于15°、小于45°角倾斜。
优选的,所述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和光源背向转动的方向上分别设有第一阻挡件,并且所述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和光源相向转动的方向上分别设有第二阻挡件。
优选的,一块所述第一阻挡件控制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向远离光源方向至多相对于第一镜头光轴轴线转过20°角,另一块所述第一阻挡件控制光源向远离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方向至多相对于第一镜头光轴轴线转过20°角;一块所述第二阻挡件用于定位光源处于照射方向平行于第一镜头光轴轴线的位置,另一块所述第二阻挡件用于定位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处于第二镜头光轴轴线平行于第一镜头光轴轴线的位置;所述第二镜头光轴前方设有相对于第一镜头光轴方向呈30°倾斜的反射板,所述光源照射方向前方设有分别相对于第一镜头光轴方向呈30°和22.5°倾斜的两块反射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镜头光轴前方和光源照射方向的前方分别设有多块倾角差异设置的所述反射板。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多功能颜色检验装置,优化整合了传统的相机和光泽度检测仪,使得光源分别可以与相机、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配合来完成对应检测,大大缩短了完成色彩和光泽度两项检测的时间。
2.在设置有分别控制光源和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转动的调节装置的情况下,本发明装置可以以第一镜头光轴轴线垂直于被测产品平面来进行安装,之后光源和第二镜头的角度均可以自动调节,十分方便。
3.可以通过在第二镜头光轴前方和光源照射方向前方设置反射板的方式,来改变光源光线照射到产品和产品光线射到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的角度,从而获得不同的入射角分别用于测色彩和测光泽度,或者是用于光泽度的不同角度测量。尤其可以设置多块不同倾斜角度的反射板。
4.通过设置第一阻挡件和第二阻挡件可以以简单的结构配合驱动装置实现光源和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的角度调节以及定位。当第一阻挡件设置在相对于第一镜头光轴轴线20°位置,第二阻挡件设置在0°位置,第二镜头光轴前方反射板30°倾斜、光源照射方向分别设置30°倾斜和22.5°倾斜的两块反射板,则可以分别完成通常所需要的45°照射,0°观察测色彩,和20°、60°两个角度测光泽度的需要,方便、准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光源、相机和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的连接关系;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转轴与安装架的连接关系;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光源转轴与安装架的连接关系;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在20°角测光泽度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在60°角测光泽度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在45°角测色彩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反射板与反射板安装座的正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反射板与反射板安装座的俯视图;
图中:12、被测产品平面,2、相机,22、第一镜头,3、气缸,4、光源,42、转轴,52、第一阻挡件,54、第二阻挡件,6、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2、第二镜头,64、转轴,72、反射板,74、反射板,76、反射板,8、安装架,9、反射板安装座,92、框架,922、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8所示,一种多功能颜色检验装置,包括用于色彩检验的相机2,可转动的设置在相机2一侧的光源4,以及可转动的设置在相机2另一侧的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
光源4、相机2和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分别为柱状,并依次排列设置在一安装架8上。其中光源4、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均是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架8上,光源4发出的光线为平行光。相机2具有一第一镜头22,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具有一第二镜头62。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的转轴64设置在靠近第二镜头62的一端,固定于安装架8,如图2所示。光源4的转轴42设置在与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转轴64同向的一端,转轴42也固定于安装架8,如图3所示。转轴64平行于转轴42。因此,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的转动平面平行于第二镜头62光轴轴线C2,光源4的转动平面平行于光源4照射方向C3。
具体的,本实施例多功能颜色检验装置包括两个分别控制光源4转动和控制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转动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分别驱动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和光源4转动的驱动机构,以及分别设于第二镜头62光轴前方和光源4照射方向前方的反射板。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和光源4转动的角度范围在0-20°,反射板相对于第一镜头22光轴轴线C1呈大于15°、小于45°角倾斜。更具体的,驱动机构为气缸3,由于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和光源4分别在20°范围内小角度转动,因此气缸3分别沿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和光源4的转动方向设置,即可控制两者分别转过20°。安装架8上设有分别位于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和光源4背向转动方向上的第一阻挡件52,以及位于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和光源4相向转动方向上的第二阻挡件54。更具体的,一块第一阻挡件52设置在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相对于第一镜头22光轴轴线C1转过20°的前方,用于定位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的第二镜头62光轴轴线C2在相对于第一镜头22光轴轴线C1转过20°的位置;另一块第一阻挡件52设置在光源4相对于第一镜头22光轴轴线C1也转过20°的前方,用于定位光源4的照射方向C3在相对于第一镜头22光轴轴线C1转过20°的位置。光源4和相机2之间设有第二阻挡件54,第二阻挡件54控制光源4向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转动最多至照射方向C3与第一镜头22光轴轴线C1平行;相机2和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之间也设有第二阻挡件54,第二阻挡件54控制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向光源4转动最多至第二镜头62光轴轴线C2与第一镜头22光轴轴线C1平行。第二镜头62光轴的前方设有相对于第一镜头22光轴轴线C1呈30°倾斜的反射板72,光源4照射方向的前方设有分别相对于第一镜头22光轴轴线C1呈30°和22.5°倾斜的两块反射板74、76。反射板72和反射板74关于第一镜头22光轴轴线C1对称。更具体的,如图7-8所示,反射板72、74、76分别设置在反射板安装座9上固定于安装架8。反射板安装座9包括适应于对应反射板倾斜角度、用于容置反射板的框架92,框架92的两侧设槽922,反射板的两端嵌设在槽922中,从而固定于反射板安装座9,根据需要可以容易的安装反射板在反射板安装座9上,或者拆卸下来。
使用时,将本实施例的多功能颜色检验装置以第一镜头22光轴轴线C1垂直于被测产品平面12来进行安装,当测20°角光泽度时,如图4所示,气缸3分别驱动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和光源4转动并定位在20°角位置,此时,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的第二镜头62光轴轴线C2与光源4的照射方向C3关于第一镜头22光轴轴线C1对称,光源4相对于被测产品平面12法线20°角照射,被测产品平面12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以对称的20°角进入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第二镜头62,从而可以准确测量20°角光泽度数据。当测60°角光泽度时,如图5所示,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和光源4归位在0°角位置,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的第二镜头62光轴轴线C2与光源4的照射方向C3也关于第一镜头22光轴轴线C1对称设置,安装反射板72、74,此时,光源4相对于轴线C1以0°角照射反射板74,经反射板74反射的光线则相对于被测产品平面12法线60°角照射,被测产品平面12光线经反射板72在同一平面内以对称的60°角进入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第二镜头62,从而可以准确测量60°角光泽度数据。当测45°角色彩时,如图6所示,光源4归位在0°角位置,安装反射板76,此时,光源4以0°角照射反射板76,经反射板76反射的光线则相对于被测产品平面12法线45°角照射,相机2在0°角位置观察,从而可以准确测量45°角色彩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用于色彩检验的相机2、光源4和光泽度检测接收装置6均为现有技术。另外虽然本实施例中第二镜头62光轴前方和光源4照射方向的前方分别仅设置了反射板72和反射板74、76,但不排除第二光轴前方和光源4照射方向分别设有多块倾角差异设置的反射板,从而增加测量角度的可能。第二阻挡件54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是单独设置,但也可用相机2作为第二阻挡件。
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