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4283A - 用于时分双工系统的测量干扰的方法及相关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时分双工系统的测量干扰的方法及相关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74283A
CN103974283A CN201410046213.8A CN201410046213A CN103974283A CN 103974283 A CN103974283 A CN 103974283A CN 201410046213 A CN201410046213 A CN 201410046213A CN 103974283 A CN103974283 A CN 1039742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erence
communicator
subframe
uplink
cl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462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74283B (zh
Inventor
魏宏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974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42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742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42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22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干扰的方法及相关通信装置,所述测量干扰的方法用于一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ing,TDD)系统的一通信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一信号;根据该信号,测量一子帧中来自于该时分双工系统中具有至少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至少一小区的一干扰,以取得一干扰测量值;以及产生包括该干扰测量值及该至少一小区的该至少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一信息的一测量结果。

Description

用于时分双工系统的测量干扰的方法及相关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及相关通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在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ing,TDD)系统中测量干扰的方法及相关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为了改善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制定了具有较佳效率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其支持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八版本(3GPP Rel-8)标准及/或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九版本(3GPP Rel-9)标准,以满足日益增加的用户需求。长期演进系统被视为提供高数据传输率、低潜伏时间、封包优化以及改善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的一种新无线接口及无线网络架构,包括由多个演进式基地台(evolved Node-Bs,eNBs)所组成的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其一方面与客户端(user equipment,UE)进行通信,另一方面与处理非存取层(NonAccess Stratum,NAS)控制的核心网络进行通信,而核心网络包括伺服网关(serving gateway)及移动管理单元(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等实体。
先进长期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由长期演进系统进化而成,其包括载波集成(carrier aggregation,CA)、协调多点(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传送/接收以及上链路(uplink,UL)多输入多输出(UL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UL-MIMO)等先进技术,以延展带宽、提供快速转换功率状态及提升小区边缘效率。为了使先进长期演进系统中的客户端及演进式基地台能相互通信,客户端及演进式基地台必须支持为了先进长期演进系统所制定的标准,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十版本(3GPP Rel-10)标准或较新版本的标准。
不同于运作在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ing,FDD)模式的长期演进/先进长期演进系统,运作在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ing,TDD)模式的长期演进/先进长期演进系统的频带中子帧(subframe)方向会有所不同。亦即,位于相同频带的子帧可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所定义的上链路/下链路组态(UL/DL configuration)区分为上链路子帧、下链路(downlink,DL)子帧及特殊子帧。
请参考图1,图1为上链路/下链路组态中子帧及其所对应的方向的一对应表10。图1绘示有7个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其中每个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指示分别用于10个子帧的方向。详细来说,“U”表示该子帧是一上链路子帧,其用来传送上链路数据。“D”表示该子帧是一下链路子帧,其用来传送下链路数据。“S”表示该子帧是一特殊子帧,其用来传送控制信息及可能的数据(根据特殊子帧组态而定)。
然而,运作在时分双工模式的长期演进/先进长期演进系统(为求简洁,下文称之为时分双工系统)中的演进式基地台可配置有各种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换句话说,当一演进式基地台与相邻的演进式基地台配置有不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时,用于该演进式基地台的下链路子帧可能为用于相邻演进式基地台的上链路子帧。另一方面,用于该演进式基地台的上链路子帧可能为用于相邻演进式基地台的下链路子帧。在此情况下,当干扰的测量是在不同子帧内进行时,演进式基地台或演进式基地台覆盖区域内的客户端可能会取得不同的测量结果。这些不同测量结果主要来自于发生在单一子帧中演进式基地台及其相邻演进式基地台的不同子帧类型的组合。举例来说,一种组合模式为:对应于所有演进式基地台及其相邻演进式基地台,一子帧都为下链路子帧(或上链路子帧)。在另一例子中,一种组合模式为:对应于一演进式基地台及其部份相邻的演进式基地台,一子帧为下链路子帧(或上链路子帧),但对应于其它演进式基地台,该子帧为上链路子帧(或下链路子帧)。如此一来,演进式基地台及客户端难以有效使用这些不同的测量结果,时分双工系统中的干扰测量因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用于时分双工系统的测量干扰的方法及相关通信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公开一种测量干扰的方法,用于一时分双工(Time-DivisionDuplexing,TDD)系统的一通信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一信号;根据该信号,测量一子帧中来自于该时分双工系统中具有至少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至少一小区的一干扰,以取得一干扰测量值;以及产生包括该干扰测量值及该至少一小区的该至少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一信息的一测量结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上链路/下链路组态中子帧及其所对应的方向的一对应表。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时分双工系统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时分双工系统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时分双工系统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场景指标中对应于一通信装置的子帧类型及角色的一对应表。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场景指标中对应于一通信装置的子帧类型的一对应表。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信系统20的示意图,其简略地由两个基地台BS1、BS2及四个客户端UE1~UE4所组成。无线通信系统20支持一时分双工(TDD)模式,为求简洁,下文称之为时分双工系统20。换句话说,基地台BS1、BS2及客户端UE1~UE4可根据一或多个上链路/下链路组态,通过上链路(uplink,UL)子帧及下链路(downlink,DL)子帧相互进行通信。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实施例中,基地台BS1及BS2的覆盖范围可视为两个不同的小区C1及C2,如部分重叠小区或非重叠小区。如图2所示,客户端UE1、UE2位于小区C1,客户端UE3、UE4则位于小区C2,亦即,小区C1可视为客户端UE1及UE2的一服务小区,而小区C2可视为客户端UE3及UE4的一服务小区。除此之外,单一基地台可产生多个小区。举例来说,客户端UE1及UE2即为基地台BS1所控制的不同小区。
在图2中,基地台BS1、BS2及客户端UE1~UE4仅是用来说明时分双工系统20的架构。举例来说,基地台BS1、BS2及客户端UE1~UE4可支持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1版本(3GPP Rel-11)标准或更新的版本。详细来说,一基地台可为一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System,UMTS)中位于一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的一基地台(Node-B,NB)。在另一实施例中,基地台可为位于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evolved UTRAN,E-UTRAN)的一演进式基地台(evolved-NB,eNB)或一中继站,该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可用于一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一先进长期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或先进长期演进系统的进阶版本。客户端可包括但不限于一移动电话、一笔记本电脑、一平板计算机、一电子书或一便携计算机系统。除此之外,根据数据传输方向,基地台及客户端可分别视为传送端或接收端,举例来说,对于一上链路而言,客户端为传送端,而基地台为接收端;对于一下链路而言,基地台为传送端,而客户端为接收端。更具体来说,对于一基地台而言,传送的方向为下链路而接收的方向为上链路;对于一客户端而言,传送的方向为上链路而接收的方向为下链路。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装置30的示意图。通信装置30可为如图2所示的一客户端(如客户端UE1、UE2、UE3或UE4)或一基地台(如基地台BS1或BS2),但不限于此。通信装置30可包括一处理装置300、一存储单元310及一通信接口单元320。处理装置300可为一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一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存储单元310可为任一数据存储装置,用来存储一程序代码314,处理装置300可通过存储单元310读取及执行程序代码314。举例来说,存储单元310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DVD-ROM)、磁带(Magnetic Tape)、硬盘(Hard Disk)及光学数据存储装置(Optical Data Storage Device)等。通信接口单元320可为一无线收发器,其可根据处理装置300的处理结果,用来传送及接收信号(如信息或数据包)。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40的流程图。流程40用于一通信装置,用来测量时分双工系统中的干扰。流程40可被编译成程序代码314,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0:开始。
步骤402:接收一信号。
步骤404:根据此信号,测量一子帧中来自于时分双工系统中具有至少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至少一小区的一干扰,以取得一干扰测量值。
步骤406:产生包括干扰测量值及该至少一小区的该至少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一信息的一测量结果。
步骤408:结束。
根据流程40,通信装置在接收信号以后,可根据此信号(例如使用此信号)来测量一子帧中来自于时分双工系统中具有至少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至少一小区的(即至少一小区所造成的)干扰,以取得一干扰测量值。接着,通信装置产生包括干扰测量值及至少一小区的至少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信息的一测量结果。换句话说,测量结果不仅包括干扰测量值,也包括了至少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信息,这些信息可用来判断测量干扰时所处的情况。因为至少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信息也同时包括在测量结果中,干扰测量值可有效地被通信装置及/或从通信装置接收到测量结果的另一通信装置所使用。如此一来,通信装置及/或另一通信装置的输出率可因此而改善。
本发明的实现方式不限于流程40的实施例。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时分双工系统50的示意图。假设客户端UE1为流程40中的通信装置,而小区C1、C2为流程40中的至少一小区。客户端UE1~UE4及基地台BS1、BS2可根据一子帧的各种上链路/下链路组态进行运作。在此例中,流程40所述的干扰可为基地台BS1及客户端UE3、UE4所造成的干扰的加总。详细来说,干扰可包括从基地台BS1到客户端UE2的一传输502所造成的一干扰500、从客户端UE3到基地台BS2的一传输512所造成的一干扰510、以及从客户端UE4到基地台BS2的一传输522所造成的一干扰520。举例来说,流程40中的子帧可为子帧3,而基地台BS1及客户端UE3、UE4的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可分别为图1所示的上链路/下链路组态2、3及4。根据流程40,在通过接收信号测量干扰500、510及520的加总以后,客户端UE1可取得一干扰测量值。接着,客户端UE1产生包括此干扰测量值以及基地台BS1及客户端UE3、UE4的上链路/下链路组态信息的一测量结果。
根据以上所述可知,对于小区C1(即基地台BS1)而言,该子帧是一下链路子帧,而对于小区C2(即客户端UE3及UE4)而言,该子帧是一上链路子帧。干扰则同时包括下链路干扰(即干扰500)及上链路干扰(即干扰510及520)。除此之外,由于干扰500来自于客户端UE1所位于的小区C1,因此对于客户端UE1而言,干扰500可视为小区内的干扰。相反地,由于干扰510及520来自于小区C2,因此对于客户端UE1而言,干扰510及520可视为小区间的干扰。
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时分双工系统60的示意图。相似地,可假设客户端UE1为流程40中的通信装置,而小区C1及C2为流程40中的至少一小区。客户端UE1~UE4及基地台BS1、BS2可根据一子帧的各种上链路/下链路组态进行运作。在此例中,流程40所述的干扰可为基地台BS1及BS2所造成的干扰的加总。详细来说,干扰可包括从基地台BS1到客户端UE2的一传输602所造成的一干扰600、从基地台BS2到客户端UE3的一传输612所造成的一干扰610、以及从基地台BS2到客户端UE4的一传输622所造成的一干扰620。举例来说,流程40中的子帧可为子帧5,而基地台BS1及BS2的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可分别为图1所示的上链路/下链路组态1及2。根据流程40,在通过接收信号测量干扰600、610及620的加总以后,客户端UE1可取得一干扰测量值。接着,客户端UE1产生包括此干扰测量值以及基地台BS1、BS2的上链路/下链路组态信息的一测量结果。
根据以上所述可知,对于小区C1及C2(即基地台BS1及BS2)而言,该子帧是一下链路子帧。干扰则仅包括下链路干扰(即干扰600、610及620)。除此之外,由于干扰600来自于客户端UE1所位于的小区C1,因此对于客户端UE1而言,干扰600可视为小区内的干扰。相反地,由于干扰610及620来自于小区C2,因此对于客户端UE1而言,干扰610及620可视为小区间的干扰。
请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时分双工系统70的示意图。相似地,可假设客户端UE1为流程40中的通信装置,而小区C1及C2为流程40中的至少一小区。客户端UE1~UE4及基地台BS1、BS2可根据一子帧的各种上链路/下链路组态进行运作。在此例中,流程40所述的干扰可为客户端UE2~UE4所造成的干扰的加总。详细来说,干扰可包括从客户端UE2到基地台BS1的一传输702所造成的一干扰700、从客户端UE3到基地台BS2的一传输712所造成的一干扰710、以及从客户端UE4到基地台BS2的一传输722所造成的一干扰720。举例来说,流程40中的子帧可为子帧6,而客户端UE2~UE4的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可分别为图1所示的上链路/下链路组态0、1及2。根据流程40,在通过接收信号测量干扰700、710及720的加总以后,客户端UE1可取得一干扰测量值。接着,客户端UE1产生包括此干扰测量值以及客户端UE2~UE4的上链路/下链路组态信息的一测量结果。
根据以上所述可知,对于小区C1及C2(即客户端UE2~UE4)而言,该子帧是一上链路子帧。干扰则仅包括上链路干扰(即干扰700、710及720)。除此之外,由于干扰700来自于客户端UE1所位于的小区C1,因此对于客户端UE1而言,干扰700可视为小区内的干扰。相反地,由于干扰710及720来自于小区C2,因此对于客户端UE1而言,干扰710及720可视为小区间的干扰。
值得注意的是,通信装置(如流程40所述的通信装置或上述实施例中的客户端UE1)不限于使用任何方法来进行干扰测量。举例来说,通信装置可根据一测量组态来测量干扰,其中,测量组态可包括测量干扰所使用的一资源及/或指示通信装置测量干扰的一指示符。上述资源可为欲测量的干扰所位于的时间和/或频带。上述指示符可为通信装置的一识别,用来通知通信装置进行干扰测量。除此之外,测量组态可包括多个资源及多个指示符,用来指示多个通信装置进行干扰测量。
除此之外,当干扰来自于至少一小区时,通信装置可位于该至少一小区的一小区中,亦即,部分干扰是来自于通信装置的一服务小区。在另一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可不位于该至少一小区的任一小区中,亦即,所有干扰都来自于相邻的小区。
除此之外,流程40所述的至少一小区的信息可包括一指示符(如场景指标(scheme index)),用来指示根据至少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取得干扰测量值时所处的一情况。举例来说,该情况可包括至少一小区的至少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子帧的至少一子帧类型。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信息还可包括进行干扰测量的通信装置的属性,例如通信装置(如客户端、基地台等)所扮演的角色。上述角色可为一传送端、一接收端或只用来进行测量的一测量装置。
请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场景指标中对应于一通信装置的子帧类型及角色的一对应表80。如图8所示,每一场景指标指示对应于通信装置的小区内的子帧类型、小区间的子帧类型及通信装置所扮演角色的一特定组合。
请参考图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场景指标中对应于一通信装置的子帧类型的一对应表90。不同于图8,每一场景指标指示对应于图9的通信装置的小区内的子帧类型及小区间的子帧类型的一特定组合。除此之外,图9还包括更多子帧类型,如图1所示的特殊子帧及没有任何数据传输的空白子帧。因此,取得场景指标的通信装置可借以判断进行干扰测量时所处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干扰测量都由客户端进行,但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基地台也可测量干扰,亦即,上述通信装置(如流程40的通信装置)可为一客户端或一基地台。除此之外,干扰测量值可包括任何质量计量,例如一载波干扰比(Carrier to Interference Ratio)、一载波干扰噪声比(Carrier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一干扰热噪声比(Interferenceover Thermal Noise Ratio)、一位错误率(Bit Error Rate)和/或一帧错误率(Frame Error Rate),且不限于此。
另一方面,用来测量干扰的信号也不限于此。举例来说,信号可为一参考信号,其是用来估测一或多个系统参数和/或进行一或多种测量。在另一实施例中,信号可为一数据包,亦即,通信装置在常规通信期间测量干扰,因此不需要通过参考信号来测量干扰。上述情况可能会在通信装置处于一主动模式(active mode)(如连接模式)下发生。在另一实施例中,当通信装置处于一被动模式(inactive mode)(如待机模式)时,通信装置可通过背景数据流来测量干扰。
值得注意的是,在取得测量结果以后,通信装置对于测量结果进行的运作也不限于此。举例来说,通信装置可根据测量结果,与时分双工系统中另一通信装置进行通信,亦即通信装置自行使用该测量结果。举例来说,通信装置可根据测量结果调整传输功率。在另一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可传送测量结果至时分双工系统中另一通信装置,亦即,通信装置与另一通信装置共享该测量结果,使得另一通信装置也可使用该测量结果。值得注意的是,通信装置可为一客户端或一基地台。同样地,上述另一通信装置也可为一客户端或一基地台,亦即,测量结果的共享可发生在客户端/基地台及客户端/基地台之间。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依本发明的精神加以结合、修饰或变化以上所述的实施例,而不限于此。前述的所有流程的步骤(包括建议步骤)可通过装置实现,装置可为硬件、固件(为硬件装置与计算机指令与数据的组合,且计算机指令与数据属于硬件装置上的只读软件)或电子系统。硬件可为模拟微电脑电路、数字微电脑电路、混合式微电脑电路、微电脑芯片或硅芯片。电子系统可为系统单芯片(System On Chip,SOC)、系统级封装(System inPackage,SiP)、嵌入式计算机(Computer On Module,COM)及通信装置30。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用于时分双工系统的测量干扰的方法。通信装置可根据相关于一干扰测量值的一或多个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信息,有效地使用此干扰测量值。如此一来,通信装置的输出率可因此而改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测量干扰的方法,用于一时分双工系统的一通信装置,该方法包括:
接收一信号;
根据该信号,测量一子帧中来自于该时分双工系统中具有至少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至少一小区的一干扰,以取得一干扰测量值;以及
产生包括该干扰测量值及该至少一小区的该至少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一信息的一测量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信装置是根据一测量组态测量该干扰,其中,该测量组态包括测量该干扰所使用的一资源和/或指示该通信装置测量该干扰的一指示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信装置位于该至少一小区的一小区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信息包括一指示符,用来指示根据该至少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取得该干扰测量值时所处的一情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情况包括该至少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该子帧的至少一子帧类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信号是一参考信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信号是一数据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信装置处于一主动模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信装置处于一被动模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该测量结果,与该时分双工系统中另一通信装置进行通信。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送该测量结果至该时分双工系统中另一通信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干扰测量值包括一载波干扰比、一载波干扰噪声比、一干扰热噪声比、一位错误率和/或一帧错误率。
13.一通信装置,用来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测量干扰。
CN201410046213.8A 2013-02-04 2014-01-29 用于时分双工系统的测量干扰的方法及相关通信装置 Active CN1039742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760181P 2013-02-04 2013-02-04
US61/760,181 2013-02-04
US14/164,277 2014-01-27
US14/164,277 US9699675B2 (en) 2013-02-04 2014-01-27 Method of handling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in TDD system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4283A true CN103974283A (zh) 2014-08-06
CN103974283B CN103974283B (zh) 2018-06-05

Family

ID=50031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6213.8A Active CN103974283B (zh) 2013-02-04 2014-01-29 用于时分双工系统的测量干扰的方法及相关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99675B2 (zh)
EP (1) EP2763456B1 (zh)
CN (1) CN103974283B (zh)
TW (1) TWI52355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36700A1 (zh) * 2018-01-12 2019-07-18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处理的方法、干扰处理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9154350A1 (zh) * 2018-02-09 2019-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测量报告的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15811A1 (en) * 2011-02-21 2012-08-30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ference signal processing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20236736A1 (en) * 2011-03-18 2012-09-20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with a System on an Adjacent Frequency Band Having a Time-Dependent Configuration
CN102710351A (zh) * 2005-08-22 2012-10-03 索尼公司 控制无线通信系统内的小区间干扰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
WO2012167431A1 (en) * 2011-06-09 2012-12-13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Interference control in time division duplex commun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7031A (en) * 1997-08-29 2000-12-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selecting a combination of modulation and channel coding schemes in a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472305B (zh) * 2007-12-26 2012-01-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实现小区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US8027255B2 (en) * 2008-09-30 2011-09-27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oritizing packets for use in managing packets in radio access networks
US8611331B2 (en) * 2009-02-27 2013-1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TDD) configuration for access point base stations
EP2514117A4 (en) * 2009-12-18 2013-11-20 Nokia Corp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A COMMUNICATION MODEL WITH A REDUCED FEEDBACK DELAY
WO2011116815A1 (en) * 2010-03-23 2011-09-2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irect terminal-to-terminal communication in a cellular system
WO2011119699A1 (en) * 2010-03-24 2011-09-29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Mobility policy updates for mobile devices
US9173121B2 (en) * 2010-11-01 2015-10-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tricted measur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670330B2 (en) * 2011-01-26 2014-03-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perform reference signal measurements in a TDD-LTE system from a TD-SCDMA system
TW201322681A (zh) * 2011-09-26 2013-06-01 Innovative Sonic Corp 無線通訊系統中處理通道狀態資訊之方法和通訊設備
CN103188797A (zh) * 2011-12-28 2013-07-0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改变tdd上下行配置的方法
CN108111290B (zh) * 2012-01-20 2021-02-0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pusch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0351A (zh) * 2005-08-22 2012-10-03 索尼公司 控制无线通信系统内的小区间干扰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
WO2012115811A1 (en) * 2011-02-21 2012-08-30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ference signal processing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20236736A1 (en) * 2011-03-18 2012-09-20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with a System on an Adjacent Frequency Band Having a Time-Dependent Configuration
WO2012167431A1 (en) * 2011-06-09 2012-12-13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Interference control in time division duplex communic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schemes for TDD eIMTA",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2,R1-130049》 *
ITRI: "Evaluation of eIMTA with dual CSI feedback",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2,R1-130148》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36700A1 (zh) * 2018-01-12 2019-07-18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处理的方法、干扰处理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9154350A1 (zh) * 2018-02-09 2019-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测量报告的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US11470493B2 (en) 2018-02-09 2022-10-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sending measurement report,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99675B2 (en) 2017-07-04
EP2763456A1 (en) 2014-08-06
US20140219121A1 (en) 2014-08-07
TWI523552B (zh) 2016-02-21
CN103974283B (zh) 2018-06-05
EP2763456B1 (en) 2019-02-27
TW201433191A (zh) 2014-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08710B2 (en) Technique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CN104980964A (zh) 处理链路失败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EP3826196A2 (en) 5g nr fr2 beam management enhancements
CN103516481A (zh) 处理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3139781A (zh) 处理用于机器型态通信的资源配置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5187099A (zh) 通过波束扇区处理数据传输的方法、网络端及处理器
US20220304038A1 (e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Signal Reception
CN113170420B (zh) 默认pucch和srs波束确定
CN103475456A (zh) 处理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4780498A (zh) 处理装置对装置信号及装置对小区信号的方法
CN103929814A (zh) 处理通信运作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3780292A (zh) 处理无线通信系统中波束成形回传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3384403A (zh) 处理分时双工系统中资源配置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3384185A (zh) 处理分时双工系统中资源配置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3974283A (zh) 用于时分双工系统的测量干扰的方法及相关通信装置
CN103475457A (zh) 处理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US20140204863A1 (en) Method of Reducing Reference Signal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reof
CN102215582B (zh) 加强探测参考信号传输的方法及其通讯装置
CN104144439A (zh) 处理干扰抑制的方法及相关通信装置
CN103974348A (zh) 处理网络接入的方法及处理交递的方法
WO2022205036A1 (en) Resource counting for reference signals
WO202409260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physical layer measurement report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2120327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losed-loop uplink power control
US20240137196A1 (en) Utilizing unuse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uplink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operat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230224866A1 (en) Improved beam management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