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2753A - 电气接头转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气接头转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72753A CN103972753A CN201310048075.2A CN201310048075A CN103972753A CN 103972753 A CN103972753 A CN 103972753A CN 201310048075 A CN201310048075 A CN 201310048075A CN 103972753 A CN103972753 A CN 1039727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oint
- electrical connector
- opening
- fastening part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108091006028 chimera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4 depress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1 propuls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BASIC 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 H—ELECTRICITY
- H01—BASIC 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72—Means for accommodating flexible lead within the holder
-
- H—ELECTRICITY
- H01—BASIC 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Abstract
一种电气接头转接器,包含有一壳体、一第一接头、一第二接头与一第一定位结构。该第一接头可收容于该壳体内部或伸出该壳体。该第二接头可相对该壳体滑移地设置于该壳体内部。该第一定位结构连接第二接头,其具有一第一推动部与一第一定位部;该第一推动部可带动该第二接头收容于该壳体内部或突伸出该壳体。该第二接头收容于壳体或突伸出该壳体时,该第一定位部分别与该壳体的二个卡制部结合,以限制该第二接头的移动位置。由此,该第一、第二接头可妥善收纳,避免与其它的线材绞缠或被其它物品挤压而损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电气接头转接器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可收纳电气接头的电气接头转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电器产品的电气接头规格琳琅满目,以为目前3C产品使用最多的USB接口为例,USB接头的规格包括有Type-A、Type-B、mini USB、micro USB等通用规格,甚至还有各家厂商自行开发的规格。要在这些不同规格的电气接头间必相转接时,则必需使用电气接头转接器,以将一种规格的电气接头转接成另一种规格的电气接头。
现有的电气接头转接器包含有二个不同规格的电气接头、以及一电线连接次两个电气接头之间。由此,使用者即可将二个电气接头分别插接于二个不同的电器产器(例如计算机及移动电话),让二台电器产品进行电力或数据的传送。然,现有的电气接头转换器在不使用时,若未妥善收藏,时常会与其它的线材绞缠再一起,造成凌乱不堪的情形。此外,电气接头皆裸露于外,很容易受其它物品挤压而损坏。是以,现有的电气接头转接器的设计仍未臻完善尚,有待改进的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接头转接器,可妥善收纳并保护电气接头。
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气接头转接器包含有一壳体、一第一接头、一第二接头与一第一定位结构。其中:该壳体具有一第一卡制部、一第二卡制部及连通该壳体内部的一第一开口、一第二开口与一第一槽孔;该第一接头收容于该壳体内部且可突伸出该第一开口;该第二接头电性连接该第一接头,该第二接头设置于该壳体内部,且可相对该壳体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滑移;该第一定位结构固接于该第二接头,且具有可同步位移的一第一推动部与一第一定位部,其中该第一推动部位于该第一槽孔中,且可受外力作用而带动该第二接头于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间移动,其中该第二接头位于该第一位置时是藏设于该壳体内部,且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一卡制部结合以限制该第二接头的移动位置;该第二接头位于该第二位置时是突伸出该第二开口,且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卡制部结合以限制该第二接头的移动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第一接头与该第二接头可妥善收容于壳体中,避免与其它的线材绞缠,以及受其它物品挤压而损坏。
附图说明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气接头转接器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电气接头伸出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气接头转接器分解图;
图4A为图1的A-A’剖视图,揭示第二接头收容于壳体中;
图4B为第一推动块压下示意图;
图4C为第二接头突伸出第二开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气接头转接器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气接头转接器另一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气接头转接器分解图;
图8A为图5的B-B’剖视图,揭示第二接头收容于壳体中;
图8B为本发明第二接头突伸出第二开口示意图;
图9A为图5的C-C’剖视图,揭示第三接头收容于壳体中;
图9B为本发明第三接头突伸出第三开口示意图;
图10揭示本发明第二接头与第三接头位于壳体中;
图11揭示本发明第二接头突伸出壳体,第一挡面抵接第二挡面;以及
图12揭示本发明第三接头突伸出壳体,第二挡面抵接第一挡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C所示的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气接头转接器1,包含有一壳体10、一第一接头12、一第二接头14与一第一定位结构16。其中:
该壳体10概呈扁平的矩形体,是由一上壳102与一下壳104对合而成。该壳体10具有及连通该壳体10内部的一第一开口10a、一第二开口10b与一第一槽孔10c。该第一开口10a与第二开口10b位于该壳体10的周面上,该第一槽孔10c位于该上壳102。该上壳102的内表面具有二凹槽10d、10e,该二凹槽10d、10e相隔一段距离,该凹槽10d形成一第一卡制部,另一凹槽10e形成一第二卡制部。
该第一接头12连接一导线13而可移出地收容于该壳体10内部,该第一接头12上设有一凸块12a,该凸块12a供使用者拨动以便将该第一接头12自该第一开口10a拉出。
该第二接头14电性连接该第一接头12,该第二接头14为规格不同于该第一接头12的电气接头。该第二接头14设置于该壳体10内部,且可相对该壳体10于图4A所示的一第一位置P1与图4C所示的一第二位置P2之间滑移。其中,该第二接头14位于该第一位置P1时是藏设于该壳体10内部;该第二接头14位于该第二位置P2时是突伸出该第二开口10b。
该第一定位结构16固接于该第二接头14上,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定位结构16包含有一第一弹性板16a、一凸块16b与一第一推动块16c。该第一弹性板16a一端连接于该第二接头14,另一端呈悬空状,使得该第一弹性板16a具有弹性。该凸块16b设于该第一弹性板16a呈悬空状的一端,该凸块16b的形状与该壳体10的凹槽10d、10e相配合形成互补。该第一推动块16c设于该第一弹性板16a的顶面,且突伸于该第一槽孔10c中。由此,该凸块16b与该第一推动块16c可同步位移,且该凸块16b形成一第一定位部可分别与该第一卡制部或该第二卡制部结合。该第一推动块16c形成一第一推动部供使用者推动该第二接头24。
请参阅图4A至图4C,该第一推动块16c可受推动而沿着该第一槽孔10c移动。该第一推动块16c位于远离该第二开口10b的位置时,该第二接头14收容于该壳体10内部。此时,该第一定位结构16的凸块16b与该壳体10的凹槽10d嵌合(参照图4A),以限制该第二接头14的移动位置,使该第二接头14不致滑移出该第二开口10b。该第一推动块16c下压后,该凸块16b脱离该凹槽10d(图4B参照),接着,再将该第一推动块16c往该第二开口10b方向推动,而带动该第二接头14突伸出该第二开口10b,并在该凸块16b嵌入该凹槽10e时限制该第二接头14的移动位置(参照图4C),由此,可避免该第二接头14插入一电子装置时遭遇反推力而退回该壳体10中。反之,将该第一推动块16c下压使该凸块16b脱离该凹槽10e,再将该第一推动块16c往反方向推回,即带动该第二接头14收回该壳体10内部以避免遭遇碰损。
以下再提供另一可达相同上述效果的具体实施例。图5至图12所示的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气接头转接器2,包含有一壳体20、一第一接头22、一第二接头24、一第三接头26、一第一定位结构28与一定第二定位结构30。
该壳体20具有一第一开口20a、一第二开口20b、一第三开口20c、一第一槽孔20d及一第二槽孔20e。该第二开口20b与该第三开口20c位于该壳体20相对的二侧。该壳体20的上壳202是由一顶板202a与一压制板202b共同构成,该第一槽孔20d与该第二槽孔20e位于该压制板202b上。
该压制板202b的内表面具有二凹槽20f,该二凹槽20f分别位于该第一槽孔20d两侧,该二凹槽20f构成该第一卡制部,在相距该二凹槽20f一段距离的位置另设有构成该第二卡制部的二凹槽20g。该压制板202b的内表面处另具有二凹槽20h,该二凹槽20h分别位于该第二槽孔20e两侧,该二凹槽20h构成一第三卡制部,在相距该二凹槽20h一段距离的位置另设有构成一第四卡制部的二凹槽20i。
该第一接头22同样可自该第一开口20a拉出。该第三接头26的规格不同于该第一接头22及该第二接头24,且该第三接头26电性连接该第一接头22。该第三接头26设置于该壳体20内部,且可相对该壳体20于图9A所示的一第三位置P3与图9B所示的一第四位置P4之间滑移。其中,该第三接头26位于该第三位置P3时是藏设于该壳体20内部;该第三接头位于该第四位置P4时是突伸出该第三开口20c。
该第一定位结构28具有一第一弹性板28a、一第一推动块28b与二凸块28c。该第一弹性板28a一端固接于该第二接头24;该第一推动块28b是位于该第一弹性板28a呈悬空的一端,且突伸出该第一槽孔20d,该第一推动块28b的两侧设有构成该第一定位部的二凸块28c。该第二定位结构30具有一第二弹性板30a、一第二推动块30b与二凸块30c。其中,该第二弹性板30a固接于该第三接头26上,该第二推动块30b突出于该第二槽孔20e,且可沿该第二槽孔20e移动,该第二推动块30b构成一第二推动部;该二凸块30c构成一第二定位部。
该第一推动块28b同样可带动该第二接头24于图8A所示的一第一位置P1及图8B所示的一第二位置P2之间往复移动,使该第二接头24可收容于该壳体中或突伸出该第二开口20b。
请参阅图9A与图9B,该第二推动块30b亦可带动该第三接头16于该第三位置P3及该第四位置P4之间往复移动。该第二推动块30b位于远离该第三开口20c的位置时,该第三接头26收容于该壳体20中,且该二凸块30c与该二凹槽20h嵌合,使该第三接头26不会滑出该第三开口20c。在该第二推动块30b于靠近第三开口20c位置时,该第三接头26突伸出该第三开口20c,且该二凸块30c与该二凹槽20i嵌合,使该第三接头26不会受反向作用力推回该壳体20中。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接头24还设置有一挡块24a,该第三接头26设有一凹窝26a,该挡块24a与该凹窝26a分别位于该第二接头24与该第三接头26相邻的一侧。该挡块24a上具有一第一挡面24b,该凹窝26a具有第二挡面26b。当该第二接头24与该第三接头26收容于该壳体20内部时,该第一挡面24b与第二挡面26b相距有一段距离(参照图10)。当选择操控该第二接头24伸出该壳体20后,通过该第一挡面24b接触该第二挡面26b,使得该第三接头26无法伸出该壳体20(参照图11)。同理,选择操控该第三接头26伸出该壳体20后,该第二挡面26b接触该第一挡面24b,使得该第二接头24无法伸出该壳体20(参照图12)。如此,可避免该第二接头24与该第三接头26同时伸出该壳体20外,以确保使用的便利性。
据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气接头转接器可让电气接头妥善地收容于壳体中,可避免电线凌乱或与其它的线材绞缠,且壳体具有保护电气接头的效果。更值得一提的是,当转接二组电气接头时,可让二组电气接头无法同时伸出壳体,避免使用者同时插接二种电子装置而导致电源或电气讯号发生冲突,造成电子装置损坏。另,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本发明的所有可实施态样。凡是应用本发明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气接头转接器,包含有:
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卡制部、一第二卡制部及连通该壳体内部的一第一开口、一第二开口与一第一槽孔;
一第一接头,收容于该壳体内部且突伸出该第一开口;
一第二接头,电性连接该第一接头,该第二接头设置于该壳体内部,且相对该壳体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滑移;以及
一第一定位结构,固接于该第二接头,且具有同步位移的一第一推动部与一第一定位部,其中该第一推动部位于该第一槽孔中,且可受外力作用而带动该第二接头于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间移动,其中该第二接头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藏设于该壳体内部,且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一卡制部结合以限制该第二接头的移动位置;该第二接头位于该第二位置时突伸出该第二开口,且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卡制部结合以限制该第二接头的移动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接头转接器,其中该第一定位结构包含有一第一弹性板,该第一弹性板一端连接于该第二接头,且该第一弹性板上具有该第一推动部与该第一定位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接头转接器,其中该第一定位部为至少一凸块;该第一卡制部与该第二卡制部各为至少一位于该壳体内表面的凹槽,该凸块与其中一该凹槽嵌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接头转接器,其中该壳体还具一第三卡制部、一第四卡制部及连通该壳体内部的一第三开口与一第二槽孔,该第三开口与该第二开口位于该壳体相对的二侧;一第三接头电性连接该第一接头,该第三接头设置于该壳体内部,且可相对该壳体于一第三位置与一第四位置之间滑移;一第二定位结构固接于该第三接头,该第二定位结构具有可同步位移的一第二推动部与一第二定位部,其中该第二推动部位于该第二槽孔中,且可受外力作用而带动该第三接头于该第三位置与该第四位置间移动,其中该第三接头位于该第三位置时藏设于该壳体内部,且该第二定位部与该第三卡制部结合以限制该第三接头的移动位置;该第三接头位于该第四位置时突伸出该第三开口,且该第二定位部与该第四卡制部结合以限制该第三接头的移动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气接头转接器,其中该第二定位结构包含有一第二弹性板,该第二弹性板一端连接于该第三接头,且该第二弹性板上具有该第二推动部与该第二定位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接头转接器,其中该第二定位部为至少一凸块;该第三卡制部与该第四卡制部各为至少一位于该壳体内表面的凹槽,该凸块与其中一该凹槽嵌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气接头转接器,其中该第二接头具有一第一挡面,该第三接头具有一第二挡面;该第二接头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挡面与该第二挡面接触以限制该第三接头的移动位置;该第三接头位于该第四位置时,该第一挡面与该第二挡面接触以限制该第二接头的移动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气接头转接器,其中该第二接头具有一挡块,该第三接头具有一凹窝,该挡块与该凹窝分别位于该第二接头与该第三接头相邻的一侧,该挡块具有该第一挡面,该凹窝具有该第二挡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48075.2A CN103972753A (zh) | 2013-02-06 | 2013-02-06 | 电气接头转接器 |
US13/773,808 US8790125B1 (en) | 2013-02-06 | 2013-02-22 | Signal connector modul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48075.2A CN103972753A (zh) | 2013-02-06 | 2013-02-06 | 电气接头转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72753A true CN103972753A (zh) | 2014-08-06 |
Family
ID=51212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48075.2A Pending CN103972753A (zh) | 2013-02-06 | 2013-02-06 | 电气接头转接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790125B1 (zh) |
CN (1) | CN103972753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758045B2 (en) * | 2010-03-12 | 2014-06-24 | Scosche Industries, Inc. | Portable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cable keychain assembly with carabiner clip |
CN202797540U (zh) * | 2012-08-07 | 2013-03-13 | 广德国际资讯有限公司 | 具空间变换之插头组体 |
TWM496833U (zh) * | 2014-10-15 | 2015-03-01 | Cvilux Corp | 隨身碟裝置 |
WO2017087711A1 (en) * | 2015-11-18 | 2017-05-26 | Avnera Corporation | Speakerphone system or speakerphone accessory with on-cable microphone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13103Y (zh) * | 2007-09-17 | 2008-09-10 | 游图明 | 多用电源插头插座转换器 |
CN201570741U (zh) * | 2009-10-30 | 2010-09-01 | 许亦恒 | 一种带挡板的转换插座 |
US7942691B1 (en) * | 2010-03-12 | 2011-05-17 | Scosche Industries, Inc. | Universal serial bus cable (USB) cable assembly having ports to slidably receiv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connectors |
CN202285299U (zh) * | 2011-10-12 | 2012-06-27 | 廖文镛 | 通用串行总线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 |
CN102761039A (zh) * | 2011-04-29 | 2012-10-31 | 史考契工业公司 | 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便携式附属装置 |
CN203135176U (zh) * | 2013-02-06 | 2013-08-14 | 永琨有限公司 | 电气接头转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407393B2 (en) * | 2000-01-06 | 2008-08-05 | Super Talent Electronics, Inc. | Super slim compact flash (CF) light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device |
US7035126B1 (en) * | 2002-06-10 | 2006-04-25 | Comarco Wireless Technologies, Inc. | 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 capable of receiving AC and DC power input |
US6786743B2 (en) * | 2002-12-09 | 2004-09-07 | Yea Yen Huang | Connecting hub assembly having universal joint |
US7632113B2 (en) * | 2003-11-17 | 2009-12-15 | Dpd Patent Trust Ltd. | Retractable USB stick |
US7909624B2 (en) * | 2007-03-26 | 2011-03-22 | Belkin International, Inc. | Carabiner universal serial bus hub |
US7944702B2 (en) * | 2007-08-27 | 2011-05-17 | Super Talent Electronics, Inc. | Press-push flash drive apparatus with metal tubular casing and snap-coupled plastic sleeve |
US7494350B1 (en) * | 2008-01-23 | 2009-02-24 | Hipro Electronics Co., Ltd. | Electrical device with a retractable plug |
CN201160166Y (zh) * | 2008-02-01 | 2008-12-0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 |
US8760268B2 (en) * | 2009-07-27 | 2014-06-24 | Desk Pets International (Hk) Limited | Remote controller and recharger for remote controlling and for use in recharging of a toy item |
TWI406122B (zh) * | 2010-12-13 | 2013-08-21 | Ability Entpr Co Ltd | 訊號傳輸模組 |
-
2013
- 2013-02-06 CN CN201310048075.2A patent/CN103972753A/zh active Pending
- 2013-02-22 US US13/773,808 patent/US8790125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13103Y (zh) * | 2007-09-17 | 2008-09-10 | 游图明 | 多用电源插头插座转换器 |
CN201570741U (zh) * | 2009-10-30 | 2010-09-01 | 许亦恒 | 一种带挡板的转换插座 |
US7942691B1 (en) * | 2010-03-12 | 2011-05-17 | Scosche Industries, Inc. | Universal serial bus cable (USB) cable assembly having ports to slidably receiv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connectors |
CN102761039A (zh) * | 2011-04-29 | 2012-10-31 | 史考契工业公司 | 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便携式附属装置 |
CN202285299U (zh) * | 2011-10-12 | 2012-06-27 | 廖文镛 | 通用串行总线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 |
CN203135176U (zh) * | 2013-02-06 | 2013-08-14 | 永琨有限公司 | 电气接头转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790125B1 (en) | 2014-07-29 |
US20140220828A1 (en) | 2014-08-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103028B1 (ko) | 전자기 전기 접속 장치의 개량구조 | |
US9413123B2 (en) |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 |
CN103972753A (zh) | 电气接头转接器 | |
US9537276B1 (en) | Power adapter with replaceable plug structure | |
US7726973B1 (en) | Power cord quick disconnect assembly and associated method | |
US9843133B2 (en) | Connector retention features for reduced wear | |
CN102931538B (zh) | 连接器结构 | |
US20160308315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ing Module and Electrical Connecting Assembly for a Jacket of a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 |
CN203135176U (zh) | 电气接头转接器 | |
TWM480785U (zh) | 插頭電連接器之切換裝置 | |
CN104218384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5452592U (zh) | 一种连接器 | |
CN204257976U (zh) | 一种易于固定便于移动的理线插线板 | |
CN104218348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732632U (zh) | 两用型数据传输的插头 | |
US20160111828A1 (en) | Usb device | |
US9368923B2 (en) | Actuator apparatus for powering USB receptacle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 |
CN103887638B (zh) | 具有保护套的组合式连接装置 | |
CN210957090U (zh) | 一种计算机用电源线 | |
KR200482852Y1 (ko) | 플렉서블 외부케이블이 구비된 단말기 연결용 케이블 | |
CN203734017U (zh) | 伸缩式接插件 | |
KR101494719B1 (ko) | 이중 접속구조를 갖는 전자기기용 플러그 커넥터의 접속단자 | |
CN204011758U (zh) | 一种网线接头 | |
CN204156170U (zh) | 一种方便拆卸的接插件 | |
CN203800334U (zh) | 滑接式连接器、滑接式连接座及用于该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