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1289A - 矿山放矿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矿山放矿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71289A
CN103971289A CN201410137006.3A CN201410137006A CN103971289A CN 103971289 A CN103971289 A CN 103971289A CN 201410137006 A CN201410137006 A CN 201410137006A CN 103971289 A CN103971289 A CN 1039712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e
draw
point
height
gr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370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71289B (zh
Inventor
刘育明
陈小伟
李少辉
葛启发
夏长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1370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712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71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12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712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12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放矿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基础数据;根据基础数据计算放矿点的目标出矿量、目标放矿高度和放出体的分层品位;按照目标出矿量、目标放矿高度、放出体的分层品位以及放矿点的预设放矿指数确定第一目标排产数据;获取放矿点的实际出矿参数;使用实际出矿参数调整第一目标排产数据得到第二目标排产数据。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自然矿块崩落法开采矿山的计算出矿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实现了对使用自然崩落法开采矿山的出矿数据的准确计算,从而可以准确控制矿山的放矿。

Description

矿山放矿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矿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矿山放矿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放矿管理是自然崩落法矿山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的放矿管理技术,可以保证自然崩落法采场的正常生产。采用自然矿块崩落法开采的矿山,对生产计划和放矿控制要求十分严格,其目的主要有:保证正常、持续崩落的条件,对控制崩落、块度有重要意义,可以起到避免对生产巷道出现破坏性的作用、避免出现空气冲击波的危害以及避免相邻的崩落围岩大量混入,引起过大的贫化、损失。
铜矿峪矿是目前国内唯一大规模采用自然崩落法开采的生产矿山,其放矿控制的基本方法是按距离拉底推进线的远近,按漏斗控制宽度把生产区划分为阶梯,在每个阶梯内以大致相同的速度放矿,放矿速度从拉底推进线后第三排或第三个阶梯开始,按10%—15%的梯度增加到最大允许值,到放矿结束,然而采用该种控制方法容易发生。
出矿品位是矿山十分关注的,是衡量矿山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放矿过程中的品位计算和管理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铜矿峪采用克里格法计算地质品位,赋予每个10m块地质品位,在生产中进行抓样化验,并利用选厂返回的金属量来校正出矿品位。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放矿管理方法对放矿量的把握并不准确、并且对放矿过程中使用的各个参数人工计算准确率低,从而现有技术中无法得到准确的排产计划,从而对矿山开采的管理控制不科学,无法达到矿山的利润的最佳平衡点。
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采用自然矿块崩落法开采矿山的计算出矿数据不准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对于采用自然崩落法开采矿山的出矿控制不准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山放矿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矿山放矿数据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基础数据;根据基础数据计算放矿点的目标出矿量、目标放矿高度和放出体的分层品位;按照目标出矿量、目标放矿高度、放出体的分层品位以及放矿点的预设放矿指数确定第一目标排产数据;获取放矿点的实际出矿参数;使用实际出矿参数调整第一目标排产数据得到第二目标排产数据。
进一步地,基础数据包括:地质模型、放矿点坐标以及放出体形态参数,其中,根据基础数据计算放矿点的目标出矿量、目标放矿高度和放出体的分层品位包括:使用放矿点坐标和放出体形态参数确定在放矿至各个高度时放出体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形状;使用放出体的空间位置、空间形状和地质模型确定各个高度上的担负矿量和放出体的分层品位;使用预设的利润参数和分层品位计算对应各个高度的放出体的利润值;将多个利润值中的最大利润值对应的高度作为目标放矿高度;使用担负矿量和预设放矿指数确定目标出矿量。
进一步地,基础数据还包括:预设分层高度和放矿点坐标,放出体形态参数包括:放出体底面尺寸,其中,使用放出体的空间位置、空间形状和地质模型确定各个高度上的担负矿量和放出体的分层品位包括:按照预设分层高度对每个放矿点的放出体划分分层;使用放出体底面尺寸和分层的高确定分层的空间位置;依据放矿点坐标获取地质模型中与空间位置相交的块;获取块的块体积和块品位;使用块体积对块品位进行体积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层品位。
进一步地,在获取放矿点的实际出矿参数之前,处理方法包括:按照放矿顺序开启预设数量的放矿点,并关闭符合预设关闭条件的放矿点,其中,关闭符合预设关闭条件的放矿点包括:获取对应放矿点的预设截止品位;在放矿点的实际出矿品位低于预设截止品位三次的情况下,关闭放矿点。
进一步地,基础数据还包括:放矿点的已放矿量,其中,使用担负矿量和预设放矿指数确定目标出矿量包括:按照担负矿量、预设放矿指数以及已放矿量确定可放矿量;使用可放矿量、预设目标出矿量和已放矿量确定放矿系数;使用放矿系数和可放矿量计算放矿点的目标出矿量。
进一步地,实际出矿参数包括实际出矿量,其中,使用实际出矿参数调整第一目标排产数据得到第二目标排产数据包括:检测实际出矿量是否符合目标出矿量;在实际出矿量符合目标出矿量的情况下,确定放矿点完成当前任务,不对第一目标排产数据进行调整;在实际出矿量不符合目标出矿量的情况下,确定放矿点没有完成当前任务,重新计算放矿点目标出矿量,得到第二目标排产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矿山放矿数据的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础数据;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基础数据计算放矿点的目标出矿量、目标放矿高度和放出体的分层品位;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按照目标出矿量、目标放矿高度、放出体的分层品位以及放矿点的预设放矿指数确定第一目标排产数据;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放矿点的实际出矿参数;更新模块,用于使用实际出矿参数更新第一目标排产数据得到第二目标排产数据。
进一步地,第一计算模块包括:第二计算模块,用于使用放矿点坐标和放出体形态参数确定在放矿至各个高度时放出体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形状;第一品位计算模块,用于使用放出体的空间位置、空间形状和地质模型确定各个高度上的担负矿量和放出体的分层品位;利润计算模块,用于使用预设的利润参数和分层品位计算对应各个高度的放出体的利润值;第一高度获取模块,用于将多个利润值中的最大利润值对应的高度作为目标放矿高度;第二确定模块,用于使用担负矿量和预设放矿指数确定目标出矿量;其中,基础数据包括:地质模型、放出体形态参数以及放矿点坐标。
进一步地,第二计算模块包括:分层模块,用于按照预设分层高度对每个放矿点的放出体划分分层;位置确定模块,用于使用放出体底面尺寸和分层的高确定分层的空间位置;块获取模块,用于依据放矿点坐标获取地质模型中与空间位置相交的块;第三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块的块体积和块品位;第四计算模块,用于使用块体积对块品位进行体积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层品位,其中,基础数据还包括:预设分层高度和放矿点坐标,放出体形态参数包括:放出体底面尺寸。
进一步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按照担负矿量、预设放矿指数以及已放矿量确定可放矿量;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使用可放矿量、预设目标出矿量和已放矿量确定放矿系数;第五计算模块,用于使用放矿系数和可放矿量计算放矿点的目标出矿量;其中,基础数据还包括:放矿点的已放矿量。
采用本发明,可以根据基础数据计算放矿点的目标出矿量、目标放矿高度和放出体的分层品位,并根据上述参数确定第一目标排产数据(即排产计划),在制定排产计划时,不仅使用到目标出矿量,还使用到目标放矿高度、放出体的分层品位和放矿点的预设放矿指数,使得排产计划的制定涉及的参数更加多,更加准确,从而出矿数据的确定以及排产计划的确定更加准确,按照该排产计划开采矿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自然矿块崩落法开采矿山的计算出矿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实现了对使用自然崩落法开采矿山的出矿数据的准确计算,从而可以准确控制矿山的放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矿山放矿数据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矿山放矿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矿山放矿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矿山放矿数据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基础数据;第一计算模块20,用于根据基础数据计算放矿点的目标出矿量、目标放矿高度和放出体的分层品位;第一确定模块30,用于按照目标出矿量、目标放矿高度、放出体的分层品位以及放矿点的预设放矿指数确定第一目标排产数据;第二获取模块40,用于获取放矿点的实际出矿参数;更新模块50,用于使用实际出矿参数更新第一目标排产数据得到第二目标排产数据。
采用本发明,可以根据基础数据计算放矿点的目标出矿量、目标放矿高度和放出体的分层品位,并根据上述参数确定第一目标排产数据(即排产计划),在制定排产计划时,不仅使用到目标出矿量,还使用到目标放矿高度、放出体的分层品位和放矿点的预设放矿指数,使得排产计划的制定涉及的参数更加多,更加准确,从而出矿数据的确定以及排产计划的确定更加准确,按照该排产计划开采矿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自然矿块崩落法开采矿山的计算出矿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实现了对使用自然崩落法开采矿山的出矿数据的准确计算,从而可以准确控制矿山的放矿。并且由于现有技术中关于出矿数据的处理、计算,处理的效率很低,准确率也很低,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处理效率,实现了对使用自然崩落法开采矿山放矿管理的准确、高效控制。
其中,基础数据可以包括地质模型的数据、放矿点坐标和放矿顺序,该基础数据可通过导入xls文件或csv文件的形式来导入这些数据;在上述实施例中获取基础数据的过程还可以包括录入岩石松散系数、平均下降速度,金属回收率、金属价格和采选成本等预设的利润参数,以及放出体形态参数(包括放出体直径、放矿口尺寸和放出体分层高度等),并且基础数据还可以包括预设关闭条件。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计算模块包括:第二计算模块,用于使用放矿点坐标和放出体形态参数确定在放矿至各个高度时放出体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形状;第一品位计算模块,用于使用放出体的空间位置、空间形状和地质模型确定各个高度上的担负矿量和放出体的分层品位;利润计算模块,用于使用预设的利润参数和分层品位计算对应各个高度的放出体的利润值;第一高度获取模块,用于将多个利润值中的最大利润值对应的高度作为目标放矿高度;第二确定模块,用于使用担负矿量和预设放矿指数确定目标出矿量;其中,基础数据包括:放矿点的预设最佳放矿高度精度、地质模型、放出体形态参数以及放矿点坐标。
具体地,根据预设最佳放矿高度的精度(例如1m),根据地质模型通过三维空间上的加权平均,计算放矿至各个高度时的担负矿量和分层品位,并计算出采出这部分矿石所得的利润(即上述实施例中的对应各个高度的放出体的利润值),当利润达到最大时的放矿高度即为最佳放矿高度(即上述实施例中的目标放矿高度)。
计算公式为:V=金属品位*金属回收率*金属价格,Q=V–单位矿石量的采选成本。
其中,V为单位矿石量的总价值,Q为单位矿石量的利润,预设的利润参数包括:单位矿石量的总价值、单位矿石量的利润、各个层的放出体的回收率以及采选成本,其中金属即为矿石中包含的金属,放出体即为矿石组成的实体。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第二计算模块包括:分层模块,用于按照预设分层高度对每个放矿点的放出体划分分层;位置确定模块,用于使用放出体底面尺寸和分层的高确定分层的空间位置;块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地质模型中与空间位置相交的块;第三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块的块体积和块品位;第四计算模块,用于使用块体积对块品位进行体积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层品位,其中,基础数据还包括:预设分层高度,放出体形态参数包括:放出体底面尺寸和放出体类型。
具体地,以指定的分层高度(即上述实施例中的预设分层高度)对每个放矿点的放出体划分分层,以地质模型为基础计算各个分层的分层品位,用于估算出矿品位。例如当放出体形态为圆柱体时,则每一分层也是一个圆柱体,底面以放矿点为中心,直径为放出体底面直径,高为分层高,根据X、Y、Z坐标(该坐标为放矿点坐标,放矿点坐标可以在录入基础数据的时候录入)找出地质模型中在空间上与该分层相交的块,求出相交的块的块体积和块品位,经过体积加权平均后计算得出该分层品位。
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计算模块和第二计算模块均可以设置在放矿点管理模块中。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使用担负矿量和预设放矿指数确定目标出矿量包括:按照担负矿量、预设放矿指数以及已放矿量确定可放矿量;使用可放矿量、预设目标出矿量和已放矿量确定放矿系数;使用放矿系数和可放矿量计算放矿点的目标出矿量;其中,基础数据还包括:放矿点的已放矿量。
具体地,可以按照出矿量计划确定点量计划,根据拉底情况设置各放矿点的放矿指数,并根据实际出矿总量指标,分配到单个放矿点的出矿量。更具体地,放矿点的每天的出矿量的计算公式为:
可放矿量=担负矿量*预设放矿指数-已放矿量;
放矿系数=(月计划出矿量-本月已放矿量)/总可放矿量;
计划矿量=可放矿量*放矿系数/剩余天数;
其中:剩余天数=本月天数-已放矿天数。
上述实施例中,对计划出矿品位的估算,可以依据放矿点的分层品位认为放出体中的矿石逐层被放出,根据已放矿量计算出计划出矿的分层,该分层的品位即为计划出矿品位;将暂时留在采矿空场中的采落矿石的矿量称为可放矿量。
具体地,可以根据生产需要按照放矿顺序开启一定数量(即上述实施例中的预设数量)的放矿点,并调整各个放矿点的放矿指数。用户可自定义放矿点关闭的条件(即上述实施例中的预设关闭条件),根据实际出矿品位的化验值(即上述实施例中的实际出矿品位),低于约定的截止品位(即上述实施例中的预设截止品位)一定次数(如3次),即该放矿点达到关闭的条件,关闭该放矿点,该放矿点不参与排产计划。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矿山放矿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获取基础数据。
步骤S204,根据基础数据计算放矿点的目标出矿量、目标放矿高度和放出体的分层品位。
步骤S206,按照目标出矿量、目标放矿高度、放出体的分层品位以及放矿点的预设放矿指数确定第一目标排产数据。
步骤S208,获取放矿点的实际出矿参数。
步骤S210,使用实际出矿参数调整第一目标排产数据得到第二目标排产数据。
采用本发明,可以根据基础数据计算放矿点的目标出矿量、目标放矿高度和放出体的分层品位,并根据上述参数确定第一目标排产数据(即排产计划),在制定排产计划时,不仅使用到目标出矿量,还使用到目标放矿高度、放出体的分层品位和放矿点的预设放矿指数,使得排产计划的制定涉及的参数更加多,更加准确,从而出矿数据的确定以及排产计划的确定更加准确,按照该排产计划开采矿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自然矿块崩落法开采矿山的计算出矿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实现了对使用自然崩落法开采矿山的出矿数据的准确计算,从而可以准确控制矿山的放矿。
其中,基础数据可以包括地质模型的数据、放矿点坐标和放矿顺序,该基础数据可通过导入xls文件或csv文件的形式来导入这些数据;在上述实施例中获取基础数据的过程还可以包括录入岩石松散系数、平均下降速度,金属回收率、金属价格和采选成本等预设的利润参数,以及放出体形态参数(包括放出体直径、放矿口尺寸和放出体分层高度等),并且基础数据还可以包括预设关闭条件。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基础数据可以包括:放矿点的预设最佳放矿高度精度、地质模型、放出体形态参数、放矿点坐标以及预设放矿指数,其中,根据基础数据计算放矿点的目标出矿量、目标放矿高度和放出体的分层品位包括:使用放矿点坐标和放出体形态参数确定在放矿至各个高度时放出体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形状;使用放出体的空间位置、空间形状和地质模型确定各个高度上的担负矿量和放出体的分层品位;使用预设的利润参数和分层品位计算对应各个高度的放出体的利润值;将多个利润值中的最大利润值对应的高度作为目标放矿高度;使用担负矿量和预设放矿指数确定目标出矿量。
具体地,根据预设最佳放矿高度的精度(例如1m),根据地质模型通过三维空间上的加权平均,计算放矿至各个高度时的担负矿量和分层品位,并计算出采出这部分矿石所得的利润(即上述实施例中的对应各个高度的放出体的利润值),当利润达到最大时的放矿高度即为最佳放矿高度(即上述实施例中的目标放矿高度)。
其中,计算公式为:V=金属品位*金属回收率*金属价格,
Q=V–单位矿石量的采选成本。其中,V为单位矿石量的总价值,Q为单位矿石量的利润,预设的利润参数包括:单位矿石量的总价值、单位矿石量的利润和各个层的放出体的回收率,其中金属即为矿石中包含的金属,放出体即为矿石组成的实体。
其中,上述的担负矿量=放出体体积*矿石密度。其中,放出体体积可以根据放出体底面尺寸和高度确定,同时放出体体积的计算方式还与放出体类型(如圆柱形或长方形)有关。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基础数据还包括:预设分层高度,放出体形态参数包括:放出体地面直径,其中,使用放出体的空间位置、空间形状和地质模型确定各个高度上的担负矿量和放出体的分层品位包括:按照预设分层高度对每个放矿点的放出体划分分层;使用放出体底面尺寸和分层的高确定分层的空间位置;依据放矿点坐标获取地质模型中与空间位置相交的块;获取块的块体积和块品位;使用块体积对块品位进行体积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层品位。
具体地,以指定的分层高度(即上述实施例中的预设分层高度)对每个放矿点的放出体划分分层,以地质模型为基础计算各个分层的分层品位,用于估算出矿品位。例如当放出体形态为圆柱体时,则每一分层也是一个圆柱体,底面以放矿点为中心,直径为放出体底面直径,高为分层高,根据X、Y、Z坐标(该坐标为放矿点坐标,放矿点坐标可以在录入基础数据的时候录入)找出地质模型中在空间上与该分层相交的块,求出相交的块的块体积和块品位,经过体积加权平均后计算得出该分层品位。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基础数据还可以包括:放矿点的已放矿量,其中,使用担负矿量和放矿指数确定目标出矿量包括:按照担负矿量、放矿点的放矿指数以及已放矿量确定可放矿量;使用可放矿量、预设目标出矿量和已放矿量确定放矿系数;使用放矿系数和可放矿量计算放矿点的目标出矿量。
具体地,可以按照出矿量计划确定点量计划,根据拉底情况设置各放矿点的放矿指数,并根据实际出矿总量指标,分配到单个放矿点的出矿量。更具体地,放矿点的每天的出矿量的计算公式为:
可放矿量=担负矿量*放矿指数-已放矿量;
放矿系数=(月计划出矿量-本月已放矿量)/总可放矿量;
计划矿量=可放矿量*放矿系数/剩余天数;
其中:剩余天数=本月天数-已放矿天数。
其中,已放矿量指单个放矿点已经放出的矿量,本月已放矿量,指在本月内,所有放矿点放出的矿量之和。可放矿量针对单个放矿点而言,总可放矿量指所有放矿点的可放矿量之和。
上述实施例中,对计划出矿品位的估算,可以依据放矿点的分层品位认为放出体中的矿石逐层被放出,根据已放矿量计算出计划出矿的分层,该分层的品位即为计划出矿品位。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在获取放矿点的实际出矿参数之前,处理方法还包括:按照放矿顺序开启预设数量的放矿点,并关闭符合预设关闭条件的放矿点,其中,关闭符合预设关闭条件的放矿点包括:获取对应放矿点的预设截止品位;在放矿点的实际出矿品位低于预设截止品位三次的情况下,关闭放矿点。
具体地,可以根据生产需要按照放矿顺序开启一定数量(即上述实施例中的预设数量)的放矿点,并调整各个放矿点的放矿指数。用户可自定义放矿点关闭的条件(即上述实施例中的预设关闭条件),根据实际出矿品位的化验值(即上述实施例中的实际出矿品位),低于约定的截止品位(即上述实施例中的预设截止品位)一定次数(如3次),即该放矿点达到关闭的条件,关闭该放矿点,该放矿点不参与排产计划。
进一步地,实际出矿参数包括实际出矿量,其中,使用实际出矿参数调整第一目标排产数据得到第二目标排产数据包括:检测实际出矿量是否符合目标出矿量;在实际出矿量符合目标出矿量的情况下,确定放矿点完成当前任务,不对第一目标排产数据进行调整;在实际出矿量不符合目标出矿量的情况下,确定放矿点没有完成当前任务,重新计算放矿点目标出矿量,得到第二目标排产数据。
如图3所示,本发明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S301:获取基础数据。
该步骤可以在放矿管理系统中的数据管理模块中完成,数据管理模块不仅可以实现基础数据的录入,其还可以对放矿点图进行操作,查看计划出矿中的放矿点、待出矿的放矿点、以及已关闭的放矿点的分布情况,并且可以查看各放矿点每天的出矿量、出矿品位等详细信息。
步骤S302:计算放矿点的最佳放矿高度。
步骤S303:计算放出体的分层品位。
步骤S304:开启相应的放矿点,关闭符合预设关闭条件的放矿点。
步骤S302至步骤S305可以在放矿管理系统的放矿点管理模块中实现:具体可以根据定义放矿高度精确度计算各个放矿点的最佳放矿高度,并查看计算结果,包括各个放矿点的最佳放矿高度、担负矿量、各金属的品均品位等信息;还可以根据定义的放出体分层高度,计算各个分层的平均品位;并可根据放矿顺序开启一定数量的放矿点,并根据定义的放矿点关闭的条件,人为关闭放矿点,已关闭的放矿点不再参与排产计划。对计划中的放矿点,可随时调整其放矿指数。其中,放矿点状态(待出矿、计划中、已关闭)可随时更改。上述的待出矿的放矿点即为已经开启的放矿点。
步骤S305:设置已开启的放矿点的放矿指数。
具体地,该放矿指数也可以在录入基础数据的同时录入。
步骤S306:获取月目标出矿量。
步骤S307:获取第一目标排产数据。
具体地,步骤S306和步骤S307可以通过系统中的出矿计划模块实现,该模块可以包括数据录入、排产、数据图表三个部分。更具体地,该模块可录入月出矿量计划,录入或者通过xls文件导入每个放矿点每天的实际出矿量和化验出矿品位,保存到数据库后,可对放矿点可放矿量和品位进行重新计算,随时调整出矿计划得到第二目标排产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按照月出矿量计划,计算计划的出矿点和计划出矿品位,即点量计划,根据调整好的放矿指数,以及实际出矿总量指标,计算分配到单个放矿点的出矿量,显示出每天的排产计划,包括参与放矿的放矿点名称、日计划出矿量、预计出矿品位、可放矿量、已放矿量、当前放矿高度等信息。
具体地,数据图表部分以柱状图、折线图、面积图等多种形式显示出每日和每月的出矿计划完成情况,可选择显示单个放矿点或所有放矿点合计的出矿量、品位等,可显示放矿点的最佳放矿高度和已放矿量高度等,以及每个放矿点每天的出矿情况等,并可自定义要显示数据的日期。
步骤S308:获取放矿点的实际出矿量和实际出矿品位。
步骤S309:判断该放矿点的当前任务是否完成。
其中,在完成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311;在没有完成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310:更新第一目标排产数据得到第二目标排产数据。
步骤S311:生成报表。
具体地,生成报表包括日排产计划表和月度报表,日排产计划表中可以包括放矿点名称,担负矿量、已出矿量、可放矿量、日计划出矿量,日计划出矿品位等信息;月报表中包括月计划出矿量、计划出矿品位、实际出矿量、实际出矿品位、计划完成情况等信息。在该步骤中,可实现实时预览报表和生成excel报表。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可以定义多种放矿点的放出体形态,计算放矿点的最佳放矿高度及品位分布情况;可随时根据实际出矿量情况调整排产计划,提高放矿管理水平;可灵活调整放矿点的状态及放矿指数,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调整拉底方向等;数据图形分析功能丰富,可以按天或按月查看单个放矿点或多个放矿点的出矿品位、计划和实际出矿量等,可以通过自定义放矿点查看任意剖面上的放矿高度,及时掌握生产动态;采用SQL Server管理数据,可存储大量的地质和采矿生产数据,且可实现高效数据查询,系统可供查询每个放矿点的详细数据,如每天的出矿计划、实际出矿量、可放矿量、剩余矿量、当前放矿高度等。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采用本发明,可以根据基础数据计算放矿点的目标出矿量、目标放矿高度和放出体的分层品位,并根据上述参数确定第一目标排产数据(即排产计划),在制定排产计划时,不仅使用到目标出矿量,还使用到目标放矿高度和放出体的分层品位,使得排产计划的制定涉及的参数更加多,更加准确,从而排产计划的确定更加准确,按照该排产计划开采矿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采用自然矿块崩落法开采矿山的出矿控制不准确的问题,实现了对使用自然矿块崩落法开采矿山的准确控制。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矿山放矿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基础数据;
根据所述基础数据计算放矿点的目标出矿量、目标放矿高度和放出体的分层品位;
按照所述目标出矿量、所述目标放矿高度、所述放出体的分层品位以及所述放矿点的预设放矿指数确定第一目标排产数据;
获取所述放矿点的实际出矿参数;
使用所述实际出矿参数调整所述第一目标排产数据得到第二目标排产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数据包括:地质模型、放矿点坐标以及放出体形态参数,其中,根据所述基础数据计算放矿点的目标出矿量、目标放矿高度和放出体的分层品位包括:
使用所述放矿点坐标和所述放出体形态参数确定在放矿至各个高度时所述放出体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形状;
使用所述放出体的所述空间位置、所述空间形状和所述地质模型确定所述各个高度上的担负矿量和所述放出体的所述分层品位;
使用预设的利润参数和所述分层品位计算对应各个所述高度的所述放出体的利润值;
将多个所述利润值中的最大利润值对应的高度作为所述目标放矿高度;
使用所述担负矿量和所述预设放矿指数确定所述目标出矿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数据还包括:预设分层高度和放矿点坐标,所述放出体形态参数包括:放出体底面尺寸,其中,使用所述放出体的所述空间位置、所述空间形状和所述地质模型确定所述各个高度上的担负矿量和所述放出体的所述分层品位包括:
按照所述预设分层高度对每个所述放矿点的放出体划分分层;
使用所述放出体底面尺寸和所述分层的高确定所述分层的空间位置;
依据所述放矿点坐标获取所述地质模型中与所述空间位置相交的块;
获取所述块的块体积和块品位;
使用所述块体积对所述块品位进行体积加权平均计算得到所述分层品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放矿点的实际出矿参数之前,所述处理方法包括:
按照放矿顺序开启预设数量的所述放矿点,并关闭符合预设关闭条件的所述放矿点,其中,关闭符合预设关闭条件的所述放矿点包括:
获取对应所述放矿点的预设截止品位;
在所述放矿点的实际出矿品位低于所述预设截止品位三次的情况下,关闭所述放矿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数据还包括:所述放矿点的已放矿量,其中,使用所述担负矿量和所述预设放矿指数确定所述目标出矿量包括:
按照所述担负矿量、所述预设放矿指数以及所述已放矿量确定可放矿量;
使用所述可放矿量、预设目标出矿量和所述已放矿量确定放矿系数;
使用所述放矿系数和所述可放矿量计算所述放矿点的所述目标出矿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出矿参数包括实际出矿量,其中,使用所述实际出矿参数调整所述第一目标排产数据得到第二目标排产数据包括:
检测所述实际出矿量是否符合所述目标出矿量;
在所述实际出矿量符合所述目标出矿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放矿点完成当前任务,不对所述第一目标排产数据进行调整;
在所述实际出矿量不符合所述目标出矿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放矿点没有完成所述当前任务,重新计算所述放矿点目标出矿量,得到所述第二目标排产数据。
7.一种矿山放矿数据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础数据;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础数据计算放矿点的目标出矿量、目标放矿高度和放出体的分层品位;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目标出矿量、所述目标放矿高度、所述放出体的分层品位以及所述放矿点的预设放矿指数确定第一目标排产数据;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放矿点的实际出矿参数;
更新模块,用于使用所述实际出矿参数更新所述第一目标排产数据得到第二目标排产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包括: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使用放矿点坐标和放出体形态参数确定在放矿至各个高度时所述放出体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形状;
第一品位计算模块,用于使用所述放出体的所述空间位置、所述空间形状和地质模型确定所述各个高度上的担负矿量和所述放出体的所述分层品位;
利润计算模块,用于使用预设的利润参数和所述分层品位计算对应各个所述高度的所述放出体的利润值;
第一高度获取模块,用于将多个所述利润值中的最大利润值对应的高度作为所述目标放矿高度;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使用所述担负矿量和所述预设放矿指数确定所述目标出矿量;
其中,所述基础数据包括:所述地质模型、所述放出体形态参数以及所述放矿点坐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计算模块包括:
分层模块,用于按照预设分层高度对每个所述放矿点的放出体划分分层;
位置确定模块,用于使用放出体底面尺寸和所述分层的高确定所述分层的空间位置;
块获取模块,用于依据放矿点坐标获取所述地质模型中与所述空间位置相交的块;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块的块体积和块品位;
第四计算模块,用于使用所述块体积对所述块品位进行体积加权平均计算得到所述分层品位,
其中,所述基础数据还包括:所述预设分层高度和所述放矿点坐标,所述放出体形态参数包括:所述放出体底面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担负矿量、所述预设放矿指数以及已放矿量确定可放矿量;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使用所述可放矿量、预设目标出矿量和所述已放矿量确定放矿系数;
第五计算模块,用于使用所述放矿系数和所述可放矿量计算所述放矿点的所述目标出矿量;
其中,所述基础数据还包括:所述放矿点的所述已放矿量。
CN201410137006.3A 2014-04-04 2014-04-04 矿山放矿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9712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37006.3A CN103971289B (zh) 2014-04-04 2014-04-04 矿山放矿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37006.3A CN103971289B (zh) 2014-04-04 2014-04-04 矿山放矿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1289A true CN103971289A (zh) 2014-08-06
CN103971289B CN103971289B (zh) 2017-06-30

Family

ID=51240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37006.3A Active CN103971289B (zh) 2014-04-04 2014-04-04 矿山放矿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71289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5074A (zh) * 2015-02-11 2015-08-12 中南大学 一种露天矿生产配矿方法
CN105117581A (zh) * 2015-07-29 2015-12-02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一种石灰石白云石互层矿原矿的配矿方法
CN107644275A (zh) * 2017-10-16 2018-01-30 中国黄金集团中原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自然崩落法的生产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8287953A (zh) * 2018-01-08 2018-07-17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存储空间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0175358A (zh) * 2019-04-24 2019-08-27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采掘生产计划编制时空约束模型构建方法
CN110348035A (zh) * 2019-04-12 2019-10-18 长沙迪迈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露天矿山质量异常自动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085617A (zh) * 2020-08-12 2020-12-15 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露天矿山优选配矿方法
WO2024040282A1 (en) * 2022-08-23 2024-02-29 Newcrest Mining Limited Selective processin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66728C1 (ru) * 2000-01-17 2001-05-10 Институт горного дела -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СО РАН Способ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заряда взрывчатого вещества в восстающей выработке для отбойки руды
RU2236591C1 (ru) * 2003-03-18 2004-09-20 Урбаев Денис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Способ разработки крутопадающих рудных тел
CN101737053A (zh) * 2009-11-18 2010-06-16 灵宝市金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缓倾斜厚大矿体的自然崩落采矿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66728C1 (ru) * 2000-01-17 2001-05-10 Институт горного дела -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СО РАН Способ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заряда взрывчатого вещества в восстающей выработке для отбойки руды
RU2236591C1 (ru) * 2003-03-18 2004-09-20 Урбаев Денис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Способ разработки крутопадающих рудных тел
CN101737053A (zh) * 2009-11-18 2010-06-16 灵宝市金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缓倾斜厚大矿体的自然崩落采矿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大勋等: "阶段自然崩落法放矿理论研究与应用", 《长沙矿山研究院季刊》 *
王新华等: "自然崩落法放矿排产优化的数学模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
王树琪: ""自然崩落法放矿控制技术与管理"",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
王长军: "基于动态最佳经济出矿品位的控制放矿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肖国清等: "自然崩落法的试验研究与应用", 《长沙矿山研究院季刊》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5074A (zh) * 2015-02-11 2015-08-12 中南大学 一种露天矿生产配矿方法
CN105117581A (zh) * 2015-07-29 2015-12-02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一种石灰石白云石互层矿原矿的配矿方法
CN107644275A (zh) * 2017-10-16 2018-01-30 中国黄金集团中原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自然崩落法的生产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8287953A (zh) * 2018-01-08 2018-07-17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存储空间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0348035A (zh) * 2019-04-12 2019-10-18 长沙迪迈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露天矿山质量异常自动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348035B (zh) * 2019-04-12 2023-11-07 长沙迪迈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露天矿山质量异常自动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175358A (zh) * 2019-04-24 2019-08-27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采掘生产计划编制时空约束模型构建方法
CN110175358B (zh) * 2019-04-24 2020-08-04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采掘生产计划编制时空约束模型构建方法
CN112085617A (zh) * 2020-08-12 2020-12-15 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露天矿山优选配矿方法
CN112085617B (zh) * 2020-08-12 2022-07-22 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露天矿山优选配矿方法
WO2024040282A1 (en) * 2022-08-23 2024-02-29 Newcrest Mining Limited Selective process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1289B (zh) 2017-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1289A (zh) 矿山放矿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Abdel Sabour et al. Incorporating geological and market uncertainties and operational flexibility into open pit mine design
Groeneveld et al. Flexible open-pit mine design under uncertainty
Elkington et al. Integrated open pit pushback selection and production capacity optimization
Azimi et al. An uncertainty based multi-criteria ranking system for open pit mining cut-off grade strategy selection
US11028681B2 (en) Explorative sampling of natural mineral resource deposits
CN109495318A (zh)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流量预测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ompernolle et al. Off-shore enhanced oil recovery in the North Sea: The impact of price uncertainty on the investment decisions
MX2013006155A (es) Sistemas y metodos para reducir el tiempo de ejecucion de un modelo simulador de deposito.
Bi et al. Real-time construction schedule analysis of long-distance diversion tunnels based on lithological predictions using a Markov process
Deutsch All realizations all the time
CN105678417A (zh) 一种施工隧道撑子面涌水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Nurdiana et al.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risk from stakeholders’ perception Case study: Semarang-Solo highway project section I (Tembalang-Gedawang)
Smith et al. The influence of deposit uncertainty on mine production scheduling
Peeters et al. Robust global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a river management model to assess nonlinear and interaction effects
Chang et al. The use of a multiple risk level model to tackle the duration of risk for construction activity
Richmond Direct net present value open pit optimisation with probabilistic models
CN104299114A (zh) 一种基于数据库的地产信息分析系统
RU158417U1 (ru) Система моделирования инвестиционного риска для предприятий горной отрасли
Dehghani et al. Incorporation price uncertainty into open-pit to underground mine transition
Zarubin et al. Digital system of quarry management as a SAAS solution: Mineral Deposit Module
Wambeke et al. A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measurement volume, blending ratios and sensor precision on real-time reconciliation of grade control models
CN109102182A (zh) 一种页岩气开发方案的筛选方法及装置
Torres et al. Classical and stochastic mine planning techniques, state of the art and trends
Souza et al. Optimum mine production rate based on price uncertain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