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66381A - 一种促进竖炉内煤气流合理分布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促进竖炉内煤气流合理分布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66381A
CN103966381A CN201410175137.0A CN201410175137A CN103966381A CN 103966381 A CN103966381 A CN 103966381A CN 201410175137 A CN201410175137 A CN 201410175137A CN 103966381 A CN103966381 A CN 1039663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line
shaft furnace
gas
pipe
bustl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751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66381B (zh
Inventor
张丽娟
游洋
罗志国
邹宗树
周恒�
李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Priority to CN2014101751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663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66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6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66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63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rtical, Hearth, Or Arc Furnaces (AREA)

Abstract

一种促进竖炉内煤气流合理分布的装置,该种装置设有围管和slot管,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有2至3根互为180°或120°通往竖炉中心的内部供气管道和锥形配气装置,每一内部供气管道的外部端口均与煤气发生装置相连通,内部端口均与处于竖炉内部中心位置的锥形配气装置相连通,2至3根内部供气管道的外部又将围管分隔成二至三个独立的围管供气区域,每个围管供气区域分别设有一根与外部煤气发生装置相连通的围管供气管道。采用该种装置可以使通往竖炉内的煤气分布的更加均匀,明显提高煤气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促进竖炉内煤气流合理分布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高炉炼铁技术领域所使用的设备,特别是一种促进竖炉内煤气流合理分布的装置。
背景技术
熔融还原是指非高炉炼铁方法中那些冶炼生产液态铁水的工艺过程。其技术思想是希望发展一种既不需铁矿石造块又不必使用昂贵冶金焦炭,既能生产高质量铁水又不环境污染的理想冶炼工艺。
预还原竖炉位于熔化气化炉上方,竖炉中加入的物料为球团矿、块矿和熔剂(石灰石和白云石),此外为避免含铁物料的黏结和保持床层足够的透气性需加入一定数量的焦炭。800℃~850℃左右的还原煤气通过围管鼓入竖炉,从竖炉顶部排出时煤气温度为250℃~300℃左右。含铁物料在竖炉中被还原成金属化率为70%~90%的海绵铁。
与传统高炉一样,要实现低耗、高效和长寿,必须合理控制竖炉内部的煤气流分布。煤气流分布直接影响到煤气利用率、温度分布以及炉况顺行。
随着冶金技术的不断发展,竖炉也朝着大型化的方向大步迈进。在竖炉大型化的进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比如,炉内压差高,圆周工作不均匀,煤气流分布不合理,金属化率不均匀等。竖炉煤气流分布不合理,会造成炉内局部区域温度较高,金属化率较高,在炉料重力和煤气压力作用下形成粘结物,从而威胁炉况的稳定顺行。
为了提高竖炉的煤气利用率,工业上选择将部分还原煤气引到竖炉中心,均匀煤气流在炉内的分布。实际生产中,宝钢COREX3000竖炉引进西门子奥钢联公司发明的Areal Gas Distribution(AGD)技术,即在竖炉围管位置装两根AGD管,利用炉料下降过程中在AGD管道下方自发形成的无炉料煤气通道将煤气引入到竖炉中心,然而实际操作中发现通往中心的煤气量难以控制,中心气流过度发展,容易导致围管环管气流速度低,鼓风动能不足,围管易被细小粉尘堵塞,造成炉内气流分布不均,金属化率降低,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设计出了一种促进竖炉内煤气流合理分布的装置,利用此装置可将炉外煤气直接引入竖炉中心,并和已有围管中通过供气导气槽即“slot管”进入炉内的煤气相配合,实现竖炉中心、边缘区域煤气进气量的精确控制,以此改善竖炉内的煤气流分布,目的在于获得更高的煤气利用率和金属化率,降低燃料消耗和冶炼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促进竖炉内煤气流合理分布的装置,该种装置设有围管和slot管,其特征在于装置还包括有2至3根通往竖炉中心的内部供气管道和与之相通的锥形配气装置,其中,彼此相邻的内部供气管道之间沿圆周方向的夹角为180°或者120°,每一内部供气管道的外部端口均与煤气发生装置相连通,每一内部供气管道都单独设有内部供气流量调节阀门;每一内部供气管道的内部端口均与处于竖炉内部中心位置的锥形配气装置相连通,煤气通过内部供气管道进入锥形配气装置中,并从锥形配气装置底部出来进入竖炉中;内部供气管道的外部又将传统的围管分隔成2至3个各自独立的围管供气区域,每个围管供气区域分别设有一根与外部煤气发生装置相连通的围管供气管道,并在该围管供气管道上也单独设有围管供气流量调节阀门。
进一步,内部供气管道均由耐火材料堆砌或者浇筑而成,且内部供气管道横截面形状为中空的菱形,中空部分为圆形管道,内部供气管道上下均焊有耐热高强钢制作的筋板,每一筋板都一直延伸到锥形配气装置内部,在锥形配气装置中心处汇聚并焊接固定到一起。
进一步,上述锥形配气装置为内空椎体,侧面设有接口与内部供气管道连通,下部敞口,物料在锥体下部形成锥形空区,煤气经内部供气管道进入锥形配气装置内,并经其空区下部的敞口进入炉内。
进一步,上述锥形配气装置由耐火材料浇筑而成,内部有筋板进行加固。
进一步,锥形配气装置的锥度、大小以及放置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工艺进行调节,满足生产需求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煤气内部供气管道以及配气装置,实现将煤气通往竖炉中心,内部供气管道与炉外煤气发生装置相连通,并分别装有各自的内部供气流量调节装置,可调节通往竖炉中心的煤气量。
(2)本发明所述的2至3根内部供气管道的外部又将传统的围管分隔成二至三个独立的围管供气区域,每个围管供气区域分别设有一根与外部煤气相连通的围管供气管道,并在该围管供气管道上单独设有围管供气流量调节阀门,使用时可根据实际生产调节各处阀门的开度,使得煤气流分布更加合理。
(3)本发明所述的内部供气管道内外均有耐火材料堆砌或者浇筑而成,且内部供气管道横截面形状为中空菱形,中间为圆形管道,内部供气管道上下均焊有耐热高强钢制作的筋板,菱形管道有利于减小对炉料下行的阻碍,防止对炉内物料结构的破坏。
(4)本发明所述的中心锥形配气装置为上部锥形中间为空,下部敞口,物料在其敞口下部自发形成一个锥形空区,煤气到达锥形配气装置后,经由下部空区与周围的物料接触,最后再向上运动到达炉顶,这种设置有利于增加煤气在竖炉内的停留时间,提高煤气的利用率,并且由于椎体下部始终有自然形成的空区,故不会发生堵塞,保证了煤气顺利进入炉内。
(5)本发明所述的中心锥形配气装置还能有效抑制从螺旋排料口进入竖炉内的反串煤气的上升,反串煤气到达炉身中部时,被中心锥形配气装置阻挡,抑制了反串煤气在竖炉中形成烟囱流。
(6)本发明有效地对入炉煤气进行合理分配,使竖炉内含铁物料得到均匀还原,避免造成煤气流的偏行,局部煤气流过度发展,造成局部炉料金属化率过高,在高温下粘结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视图;
图3为图1的B-B截面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C-C截面视图。
附图中:1为竖炉本体,2为围管,3为slot管,4为锥形配气装置,5为内部供气管道表面耐材,6为内部供气管道加固筋板,7、8、9均为内部供气管道,10、11、12为被内部供气管道分隔成的三个围管供气区域,13、14、15分别为对应围管供气区域与炉外连通的围管供气管道,16、17、18分别为内部供气流量调节阀门,19、20、21分别为围管供气流量调节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一种促进煤气流合理分布的竖炉,其至少包括带耐材的竖炉本体1,嵌入炉身中部的围管2,以及一圈与围管2相连的slot管3,在此基础上本项发明又新增处于竖炉中心的锥形配气装置4,两根通往竖炉中心的内部供气管道7、8,各内部供气管道的表面由耐材5砌成,内部设有加固筋板6,内部供气管道7、8的内部端口与竖炉内部的锥形配气装置4相连通,外部端口与煤气发生装置相连通。
图2为图1的A-A截面视图,如图2所示,内部供气管道7、8均为中空管,其中间为圆形管道,内部供气管道上部和下部均焊接了耐热高强钢制作的筋板6,两根内部供气管道对应的筋板分别延伸至锥形配气装置内部,并汇聚于其中心位置,将筋板于汇聚点22处焊接为一体,提高了内部供气管道的强度,内部供气管道则只到达其与锥形配气装置侧面的交接处。
如图2中所示,两根内部供气管道7、8之间夹角互为180°,并将传统的围管分隔成10、11两个相互独立的围管供气区域,这两个独立的围管供气区域分别由13、14两根围管供气管道与炉外相连,对应围管供气管道上设置有围管供气流量调节阀门19、20,可调节进入围管中的煤气量。
如图2中所示,煤气有两种方式进入竖炉内,一是通过内部供气管道7、8经由锥形配气装置到达竖炉中心,二是经过与围管连通的slot管3进入竖炉边缘,这样,可实现炉内中心气流和边缘气流的有效分配,有利于还原煤气的合理分布。
图3为图1的B-B截面视图,如图3所示,内部供气管道外部用耐火材料5浇筑或者堆砌,其横截面为菱形,这样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内部供气管道对物料下行的阻碍作用,有利于物料的顺利下行,保证了炉料的稳定顺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之C-C截面视图,如图5中所示,实施例2的内部供气管道改变为3根,三根内部供气管道7、8、9之间夹角互为120°,并将传统的围管分隔成10、11、12三个相互独立的围管供气区域,这三个独立的围管供气区域分别由13、14、15三根围管供气管道与炉外相连,对应围管供气管道上设置有围管供气流量调节阀门19、20、21,可调节进入围管中的煤气量。
下面对本实施例2一种促进竖炉内煤气流合理分布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图4为本实施例2“一种促进竖炉内煤气流合理分布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之C-C截面图,主要包括竖炉本体1,竖炉内部的锥形配气装置4,三根沿圆周方向互为120°的内部供气管道7、8、9,对应内部煤气管道上连接的内部供气流量调节阀门16、17、18,三根内部供气管道将围管分割成三个相互独立的围管供气区域10、11、12,三个独立的围管供气区域分别连有与炉外煤气供应系统相连的三根围管供气管道13、14、15,对应围管供气管道上连接有围管供气流量调节阀门19、20、21,围管供气区域10、11、12中有许多通往竖炉内边缘位置的slot管道3。
本实施例中,煤气可有两种方式进入竖炉内,一是通过内部供气管道7、8、9经由锥形配气装置4到达竖炉中心,由于炉料在锥形配气装置下端自发形成锥形空区,故煤气由锥形配气装置下部出来,经由锥形空区进入竖炉内与炉料接触时,不会发生堵塞情况;二是经过与围管连通的slot管3进入竖炉边缘。通过调节内部供气管道7、8、9上连接的内部供气流量控制阀门16、17、18开度,以及围管供气管道13、14、15上安装的围管供气流量控制阀门19、20、21开度,实现竖炉中心、边缘区域煤气流量的精确控制。
根据现场实际竖炉的大小按照1:20的比例,设计了一个实施例模型,包括模型本体、供风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竖炉模型本体为半周三维模型,为方便观测和采集数据,采用有机玻璃制作模型。炉身部分共有34个测压孔,共九行四列。在竖炉中心列布置7个测压孔(配气装置内无测压孔),竖炉边缘列布置9个测压孔,测压点直径为20mm,测压点高度相差100mm,横向相差60mm。测压和数据采集系统将压力传感器的传出电路连接到电脑上,通过数据采集软件可以实时记录任意时刻的炉内各个测压点的压强。
表1所列为某大型竖炉实际生产中的主要参数,以及按1:20缩小为本实施例模型对应的相关参数。实际生产中,熔炼率为150t/h,煤气流量为235000Nm3/h,本实施例模型按现场装置1:20缩小,对应排料速度为0.828m3/h,气体流量为65Nm3/h。
表1实际生产及本实施例模型主要参数
表2所示为本实施例实验方案,共进行6组实验,在给定总气体流量65Nm3/h、排料速度0.828m3/h,内部供气管道与围管供气管道供气比例分别为0%/100%、10%/90%、20%/80%、30%/70%、40%/60%、50%/50%条件下,测量炉内压力分布,根据压力分布得出炉内煤气流分布情况。
表2本实施例实验方案
表3—8所示为内部供气管道与围管供气管道供气比例分别为0%/100%、10%/90%、20%/80%、30%/70%、40%/60%、50%/50%时,炉内各测量点的压力情况。
表3中心/边缘进气比例为0%/100%时各点压强(单位:Pa)
表4中心/边缘进气比例为10%/90%时各点压强(单位:Pa)
表5中心/边缘进气比例为20%/80%时各点压强(单位:Pa)
表6中心/边缘进气比例为30%/70%时各点压强(单位:Pa)
表7中心/边缘进气比例为40%/60%时各点压强(单位:Pa)
表8中心/边缘进气比例为50%/50%时各点压强(单位:Pa)
根据表3—8可知,竖炉内添加本发明装置,可通过改变内部供气管道与围管供气管道供气比例,实现竖炉中心、边缘区域煤气流量的精确控制。随着内部供气管道供气比例的增加,竖炉中心区域煤气量逐渐增加,边缘区域煤气量逐渐减少。当内部供气管道与围管供气管道供气比例为30%/70%时,炉内煤气流在轴向上分布均匀;当内部供气比例超过30%时,中心煤气流过分发展,边缘煤气流相对较弱。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出了一种促进竖炉内煤气流合理分布的装置,实现大型竖炉中心、边缘区域煤气流量的精确控制,改善炉内煤气流的合理分布,获得更高的煤气利用率,提高竖炉的适应性及其操作的灵活性,达到提高生产作业率,降低燃料消耗和冶炼成本的目的。

Claims (4)

1.一种促进竖炉内煤气流合理分布的装置,该种装置设有围管和slot管,其特征在于,装置还包括有2至3根通往竖炉中心的内部供气管道和与之相通的锥形配气装置,其中彼此相邻的内部供气管道之间沿圆周方向的夹角为180°或者120°,每一内部供气管道的外部端口均与煤气发生装置相连通,每一内部供气管道都单独设有内部供气流量调节阀门;每一内部供气管道的内部端口均与处于竖炉内部中心位置的锥形配气装置相连通,煤气通过内部供气管道进入锥形配气装置中,并从锥形配气装置底部出来进入竖炉中;内部供气管道的外部又将传统的围管分隔成二至三个各自独立的围管供气区域,每个围管供气区域分别设有一根与外部煤气发生装置相连通的围管供气管道,并在该围管供气管道上也单独设有围管供气流量调节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竖炉内煤气流合理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中的内部供气管道均由耐火材料堆砌或者浇筑而成,且内部供气管道横截面形状为中空的菱形,中空部分为圆形管道,内部供气管道上下均焊有耐热高强钢制作的筋板,每一筋板都一直延伸到锥形配气装置内部,在锥形配气装置中心处汇聚并焊接固定到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竖炉内煤气流合理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中的锥形配气装置为内空椎体,侧面设有接口与内部供气管道连通,下部敞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竖炉内煤气流合理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中的锥形配气装置由耐火材料浇筑而成,内部有筋板进行加固。
CN201410175137.0A 2014-04-28 2014-04-28 一种促进竖炉内煤气流合理分布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663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75137.0A CN103966381B (zh) 2014-04-28 2014-04-28 一种促进竖炉内煤气流合理分布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75137.0A CN103966381B (zh) 2014-04-28 2014-04-28 一种促进竖炉内煤气流合理分布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6381A true CN103966381A (zh) 2014-08-06
CN103966381B CN103966381B (zh) 2015-08-12

Family

ID=51236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7513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66381B (zh) 2014-04-28 2014-04-28 一种促进竖炉内煤气流合理分布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6638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5146A (zh) * 2018-03-01 2018-07-10 东北大学 一种改善高炉内煤气流分布的垂直式装置
CN111926135A (zh) * 2020-07-14 2020-11-13 钢研晟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氢基竖炉直接还原系统及还原方法
CN112501373A (zh) * 2020-12-01 2021-03-16 上大新材料(泰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气体喷吹装置、高炉气体喷吹系统和方法
CN115058553A (zh) * 2022-06-20 2022-09-16 水木明拓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氢气直接还原铁反应的竖炉反应器及其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302469C2 (ru) * 2005-04-11 2007-07-10 Анатолий Тимофеевич Неклеса Шахтная печь для термической обработки материалов газом (варианты)
CN102417945A (zh) * 2011-11-04 2012-04-18 张昭贵 具有中心配气装置的竖炉和控制配气量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302469C2 (ru) * 2005-04-11 2007-07-10 Анатолий Тимофеевич Неклеса Шахтная печь для термической обработки материалов газом (варианты)
CN102417945A (zh) * 2011-11-04 2012-04-18 张昭贵 具有中心配气装置的竖炉和控制配气量的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5146A (zh) * 2018-03-01 2018-07-10 东北大学 一种改善高炉内煤气流分布的垂直式装置
CN108265146B (zh) * 2018-03-01 2019-09-03 东北大学 一种改善高炉内煤气流分布的垂直式装置
CN111926135A (zh) * 2020-07-14 2020-11-13 钢研晟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氢基竖炉直接还原系统及还原方法
CN111926135B (zh) * 2020-07-14 2022-03-29 钢研晟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氢基竖炉直接还原系统及还原方法
CN112501373A (zh) * 2020-12-01 2021-03-16 上大新材料(泰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气体喷吹装置、高炉气体喷吹系统和方法
CN112501373B (zh) * 2020-12-01 2022-08-23 上大新材料(泰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气体喷吹装置、高炉气体喷吹系统和方法
CN115058553A (zh) * 2022-06-20 2022-09-16 水木明拓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氢气直接还原铁反应的竖炉反应器及其应用
CN115058553B (zh) * 2022-06-20 2023-11-03 水木明拓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氢气直接还原铁反应的竖炉反应器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6381B (zh)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6381B (zh) 一种促进竖炉内煤气流合理分布的装置
CN105296699B (zh) 一种避免预还原矿再氧化的熔融还原炼铁装置及方法
CN105605930B (zh) 一种烧结矿竖式冷却炉供气装置和供气方法
CN106556258A (zh) 烧结矿显热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5603197A (zh) 一种锑渣和锑烟灰直接还原炼锑的装置及其工艺
CN106086281B (zh) 一种闪速炼铁与煤制气的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CN103194561B (zh) 用于向铁水包中直加烧结返粉的装置
CN102721280A (zh) 烧结机风箱微负压点火装置
JP2021505838A (ja) シャフト溶融還元炉用の装入システム
CN110923381B (zh) 一种短流程高炉炼铁工艺
CN202519313U (zh) 一种用于提炼五氧化二钒脱碳及焙烧工艺的锅炉
CN202836150U (zh) 一种深炉缸岩棉冲天炉
KR20100025557A (ko) 해면 철을 제조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프로세스
CN111020225A (zh) 一种锑矿石挥发熔炼和闪速熔炼同一炉膛同时混合冶炼用新型炉及其冶炼方法
CN106148627A (zh) 一种天然气氧气加热的熔分炉还原系统及方法
CN202648373U (zh) 一种防止竖炉围管堵塞结构
CN203744245U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
CN110938744B (zh) 一种炼钢粉尘资源回收过程中铅锌氯化物分离方法
CN106521068A (zh) 一种旋浮铁冶炼方法及旋浮铁冶炼装置
CN108692575B (zh) 有料位调节装置的立式烧结矿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CN102864264B (zh) 金属化球团的防粘接方法及其装置
CN202162333U (zh) 新型干砂冷却除尘器
CN206279228U (zh) 一种煤粉氧气加热的熔分炉还原系统
CN206279229U (zh) 一种用于钒钛矿的熔分炉还原系统
CN205917293U (zh) 一种煤粉加热的熔分炉还原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