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61791B - 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及负压封闭引流方法 - Google Patents

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及负压封闭引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61791B
CN103961791B CN201410225144.7A CN201410225144A CN103961791B CN 103961791 B CN103961791 B CN 103961791B CN 201410225144 A CN201410225144 A CN 201410225144A CN 103961791 B CN103961791 B CN 1039617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l sponge
drainage tube
drainage
negative pressure
pressure cl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251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61791A (zh
Inventor
黄鹭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22514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617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61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1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61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17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及负压封闭引流方法,该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包括医用海绵、管壁具有多个引流孔的引流管、冲洗管、连接内管,其中:所述冲洗管包括冲洗管本体和安装在所述冲洗管本体的一端且位于所述医用海绵内的莲蓬式喷头,所述冲洗管本体位于所述医用海绵的外部以连接至冲洗源;所述引流管在所述医用海绵内延伸并分支并且在所述医用海绵的每个侧部形成至少一个引流管接头;所述连接内管是一贯通管且其外径与所述引流管接头的内径相匹配,所述连接内管能够流体密封地插入所述引流管接头中。本申请实现了由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例如,需要单块面积小、可拼接、外露管少且能够具有独立冲洗管的VSD引流装置。

Description

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及负压封闭引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创面的引流工具和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及负压封闭引流方法。
背景技术
负压引流是一种用VSD材料+半透膜+三通接管+负压吸引器进行负压吸引的技术,该技术于1992年由德国人发明,于1994年由裘华德教授引进中国。
VSD(vaccumsealingdrainage),又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VSD辅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VSD引流技术具有很多特点,例如:1)可控制的负压,促进血流量增长和蛋白合成,促进肉芽生长,加快创面愈合;同时为全方位的主动引流提供了动力。2)生物半透膜的封闭,隔绝了创面与外环境接触的感染机会。3)全方位的引流,是将传统的点状或局部引流,变为了面状引流,保证了能随时将创面的每一处的坏死组织和渗出液,及时排除体外。实现了很多优点:1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减少病人痛苦,并减轻工作量。病人免除换药之苦,医生免除换药之劳。2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VSD是在一个密闭的系统内进行,负压引流使引流区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及时清除,使引流区内达零聚积。而且VSD能防止创面污染,充分引流和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和良好生长。加快感染创面愈合,减少抗生素的应用。3高效、全方位、零积聚,保证引流效果促进创面血运采用持续负压吸引的方法,变被动引流为持续主动吸引,不留任何腔隙,其压力的高低基本符合生理条件的要求,故不影响血运。更重要的是,持续负压吸引促进了创面组织的体液向引流管方向不断流动,为创面的血运提供了有效的、持续的、辅助的动力。4避免死腔形成及缩小创面VSD在引出渗液的同时使引流腔壁内陷,随着医用泡沫材料的渐次退出,腔壁紧密贴合,有效地预防了残余脓肿及死腔的形成。对于浅表创面,可以起到靠拢组织,缩小创面,减小植皮面积的功效。
图1中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VSD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VSD医用海绵1’是一矩形医用海绵块,其中设置有平行延伸的两根引流管2’,每根引流管2’邻接地且平行地设置有一根冲洗管3’,每根引流管2’和每根冲洗管3’均伸出该VSD医用海绵1’。
现有的VSD引流装置具有一些客观存在的缺点:
1.单块面积过大,费用高,手术中经常为了边缘部分使用半块,余下造成浪费。
2.边缘部分灌洗引流不彻底不充分,往往形成硬结,造成引流管堵塞,导致引流不畅。
3.引流管外露过多,接头过多,不美观,贴半透膜时易造成漏气,导致负压失效,导致贴膜时间较长,延长手术时间,增加病人医疗费用及手术风险。术后持续负压引流及冲洗时,要接较多三通管及冲洗管,大大增加了护理工作量。
4.使用时,两块VSD之间需手工缝合,费时费力。
5.实际手术时需先清创再根据创面大小裁剪VSD,费时费力。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需要,即,需要单块面积小、可拼接、外露管少且能够具有独立冲洗管的VSD引流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实现了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包括医用海绵、管壁具有多个引流孔的引流管、冲洗管、连接内管,其中:所述冲洗管包括冲洗管本体和安装在所述冲洗管本体的一端且位于所述医用海绵内的莲蓬式喷头,所述冲洗管本体位于所述医用海绵的外部以连接至冲洗源;所述引流管在所述医用海绵内延伸并分支并且在所述医用海绵的每个侧部形成至少一个引流管接头;所述连接内管是一贯通管且其外径与所述引流管接头的内径相匹配,所述连接内管能够流体密封地插入所述引流管接头中。
进一步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中,所述莲蓬式喷头布置在所述医用海绵的中心位置,所述引流管包括环形主管和分支副管,所述环形主管围绕所述莲蓬式喷头布置且从所述环形主管分支出所述分支副管,所述分支副管在所述医用海绵的每个侧部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引流管接头。
进一步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中,从所述环形主管在沿其直径两两相对的四个位置处分别分支出8条分支副管,每条分支副管分别在所述医用海绵的每个侧部形成1个引流管接头,所述医用海绵的一侧上的2个引流管接头的位置和与其拼接的另一医用海绵上的两个引流管接头的位置是对应的。
进一步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中,所述冲洗管本体以能枢转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莲蓬式喷头,从多个医用海绵引出的多个所述冲洗管本体交汇形成冲洗总管,所述冲洗总管连接至所述冲洗源。
进一步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中,所述连接内管和/或所述引流管是硅胶制成的。
进一步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中,所述至少一个引流管接头包埋在所述医用海绵的泡沫内。
进一步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中,所述莲蓬式喷头是具有多个喷孔的伞状喷头。
进一步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中,所述医用海绵是负压封闭引流(VDS)医用海绵。
进一步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中,所述引流管接头能够连接至负压吸引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的负压封闭引流方法。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实现了优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例如:
1)可将VSD医用海绵做成单块面积小的海绵块,这样,当创面面积较小时,可采用面积小的海绵块,减少了不必要的材料浪费,节约了成本;
2)实现了VSD医用海绵块的可拼接,可使得医务人员根据创面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判断需要使用的海绵块的数量,并根据创面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拼接,减少了浪费,节省了成本;
3)相比于传统的VSD海绵块,根据本发明的VSD引流装置中的外露管头数量少;
4)根据本发明的VSD引流装置中的冲洗管是独立的,可灵活装配;
5)根据本发明的VSD引流装置,可以对多个VSD海绵块进行集中冲洗,使得操作方便;
6)根据本发明的VSD引流装置,冲洗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实施本发明,提供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但是不能理解为附图中示出的所有特征均是实现本申请的技术效果所必须的。本申请的包含范围不受附图限制,本申请的包含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VSD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VSD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VSD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VSD引流装置,其中两块VSD海绵块拼接在一起,即,通过连接内管使得两块VSD海绵块的引流管接头彼此连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并且根据这里的描述,能够实现本发明。附图和具体实施例不旨在对本发明进行限定,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VSD引流装置。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VSD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包括医用海绵(通常是VSD医用海绵)1、引流管2、冲洗管、连接内管4,其中,引流管2的管壁具有多个引流孔,通过引流管上的引流孔可以利用负压将创面上的液体(例如体液、脓液等)抽吸到引流管中。
其中,所述冲洗管包括冲洗管本体3和安装在所述冲洗管本体的一端且位于所述医用海绵内的莲蓬式喷头5,所述冲洗管本体位于所述医用海绵1的外部以连接至冲洗源(未示出)。莲蓬式喷头5,通过莲蓬式喷头5上的喷孔而喷洒到创面上,从而可以对创面进行均匀且大面积的冲洗。所述引流管埋入所述医用海绵内且在其内延伸并分支并且在所述医用海绵的每个侧部形成至少一个引流管接头6;所述连接内管4是一贯通管且其外径与所述引流管接头的内径相匹配,所述连接内管能够流体密封地插入所述引流管接头中,参照图4最佳所示,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VSD引流装置,其中两块VSD海绵块拼接在一起,即,通过连接内管使得两块VSD海绵块的引流管接头彼此连通。
在使用中,如果需要将两块VSD医用海绵彼此拼接,可以利用连接内管4,将连接内管4的两端分别插入两块VSD医用海绵的引流管接头6中,从而将两块VSD医用海绵拼接在一起,被拼接在一起的两块VSD医用海绵1中的引流管2是彼此连通的。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实际创面的大小和形状,操作人员可以将多块VSD医用海绵灵活拼接在一起形成医用海绵拼接块,以与实际创面区域相配合。而拼接而成的医用海绵拼接块中仅仅处于最外侧的引流管接头是对外敞开的,这样减少了外露接头的数量。
优选地,作为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莲蓬式喷头5布置在所述医用海绵1的中心位置,参照图2最佳所示,所述引流管包括环形主管和分支副管,所述环形主管围绕所述莲蓬式喷头5布置,且从所述环形主管分支出所述分支副管,所述分支副管在所述医用海绵1的每个侧部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引流管接头6。
优选地,作为示例性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中,从所述环形主管在沿其直径两两相对的四个位置处分别分支出8条分支副管,每条分支副管分别在所述医用海绵的每个侧部形成1个引流管接头6,所述医用海绵的一侧上的2个引流管接头的位置和与其拼接的另一医用海绵上的两个引流管接头的位置是对应的。这样可以将两块医用海绵尺寸合适地彼此拼接。
优选地,作为示例性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中,参照图2最佳所示,所述冲洗管本体以能枢转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莲蓬式喷头,从多个医用海绵引出的多个所述冲洗管本体可以交汇形成冲洗总管7,所述冲洗总管连接至冲洗源(未示出)。这样可以对多块已用过海绵中的莲蓬式喷头5进行集中冲洗,操作方便,且冲洗均匀。
优选地,作为示例性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中,所述连接内管和/或所述引流管是硅胶制成的。另外,所述冲洗管的材料在这里没有特定的限制,只要其适于引导其中的冲洗液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的类似替代材料,这些变型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地,作为示例性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中,所述至少一个引流管接头包埋在所述医用海绵的泡沫内。参见附图3所示,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VSD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优选地,作为示例性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中,所述莲蓬式喷头是具有多个喷孔的伞状喷头,参见附图2和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的类似构造的喷头,这样它们能够均匀喷射冲洗液即可,这些变型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地,作为示例性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中,所述医用海绵是负压封闭引流(VDS)医用海绵。
优选地,作为示例性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中,所述引流管接头能够连接至负压吸引器。在使用中,负压吸引器抽真空,可以使得创面上的体液在负压下抽吸至引流管,从通过引流管抽吸到医用海绵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使用根据上述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的负压封闭引流方法。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及其使用方面,实现了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这些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可将VSD医用海绵做成单块面积小的海绵块,这样,当创面面积较小时,可采用面积小的海绵块,减少了不必要的材料浪费,节约了成本;实现了VSD医用海绵块的可拼接,可使得医务人员根据创面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判断需要使用的海绵块的数量,并根据创面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拼接,减少了浪费,节省了成本;相比于传统的VSD海绵块,根据本发明的VSD引流装置中的外露管头数量少;根据本发明的VSD引流装置中的冲洗管是独立的,可灵活装配;根据本发明的VSD引流装置,可以对多个VSD海绵块进行集中冲洗,使得操作方便;根据本发明的VSD引流装置,冲洗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所述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包括医用海绵、管壁具有多个引流孔的引流管、冲洗管、连接内管,其中:
所述冲洗管包括冲洗管本体(3)和安装在所述冲洗管本体的一端且位于所述医用海绵内的莲蓬式喷头(5),所述冲洗管本体位于所述医用海绵(1)的外部以连接至冲洗源;
所述引流管在所述医用海绵内延伸并分支并且在所述医用海绵的每个侧部形成至少一个引流管接头(6);
所述连接内管(4)是一贯通管且其外径与所述引流管接头的内径相匹配,所述连接内管能够流体密封地插入所述引流管接头中,其中,所述莲蓬式喷头布置在所述医用海绵的中心位置,所述引流管包括环形主管和分支副管,所述环形主管围绕所述莲蓬式喷头布置且从所述环形主管分支出所述分支副管,所述分支副管在所述医用海绵的每个侧部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引流管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中,从所述环形主管在沿其直径两两相对的四个位置处分别分支出8条分支副管,每条分支副管分别在所述医用海绵的每个侧部形成1个引流管接头,所述医用海绵的一侧上的2个引流管接头的位置和与其拼接的另一医用海绵上的两个引流管接头的位置是对应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中,所述冲洗管本体以能枢转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莲蓬式喷头,从多个医用海绵引出的多个所述冲洗管本体交汇形成冲洗总管(7),所述冲洗总管连接至所述冲洗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内管和/或所述引流管是硅胶制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引流管接头包埋在所述医用海绵的泡沫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中,所述莲蓬式喷头是具有多个喷孔的伞状喷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中,所述医用海绵是负压封闭引流医用海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中,所述引流管接头能够连接至负压吸引器。
CN201410225144.7A 2014-05-26 2014-05-26 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及负压封闭引流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617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5144.7A CN103961791B (zh) 2014-05-26 2014-05-26 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及负压封闭引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5144.7A CN103961791B (zh) 2014-05-26 2014-05-26 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及负压封闭引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1791A CN103961791A (zh) 2014-08-06
CN103961791B true CN103961791B (zh) 2016-02-24

Family

ID=51232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2514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61791B (zh) 2014-05-26 2014-05-26 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及负压封闭引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617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73720B (zh) * 2014-12-19 2018-02-09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一种组装式负压引流填充敷料骨架结构
CN111467666A (zh) * 2020-03-20 2020-07-31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超声波给药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6988B1 (en) * 1999-04-05 2001-02-13 Kenneth A Sabacinski Wound irrigation system
CN201551715U (zh) * 2009-09-08 2010-08-18 宋九宏 体表组织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装置
CN202236541U (zh) * 2011-08-05 2012-05-30 丁一阳 创面冲洗及负压吸引用的引流装置
CN203208514U (zh) * 2013-02-06 2013-09-25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一种可视负压引流和正压给药装置
CN203852733U (zh) * 2014-05-26 2014-10-01 黄鹭强 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51553B2 (en) * 2002-12-31 2005-10-04 Kci Licensing, Inc Tissue closure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with externally-applied patient interfa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6988B1 (en) * 1999-04-05 2001-02-13 Kenneth A Sabacinski Wound irrigation system
CN201551715U (zh) * 2009-09-08 2010-08-18 宋九宏 体表组织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装置
CN202236541U (zh) * 2011-08-05 2012-05-30 丁一阳 创面冲洗及负压吸引用的引流装置
CN203208514U (zh) * 2013-02-06 2013-09-25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一种可视负压引流和正压给药装置
CN203852733U (zh) * 2014-05-26 2014-10-01 黄鹭强 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1791A (zh) 2014-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89739A1 (en) Combination fluid instillation and negative pressure dressing
CN211326142U (zh) 一种封闭式负压引流护创材料系统
CN203244673U (zh) 一种含纳米银聚氨酯敷料的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
CN105944221B (zh) 用于深腔创面手术护理中的负压封闭引流系统
CN101474432A (zh) 一种易贴式皮肤、软组织创面吸引、灌洗装置
US11305052B2 (en) Suction-based medical dressing and method of dermal irrigation
CN103405846A (zh) 医用贴膜负压引流装置
CN205163388U (zh) 心脏搭桥术后切口感染裂开的敷料装置
CN103961791B (zh) 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及负压封闭引流方法
CN104013493A (zh) 一种内置冲洗滴注管的封闭创面敷料装置
CN205095232U (zh) 拼接式负压引流装置
CN203852733U (zh) 拼接式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CN215425516U (zh) 一种多种用途的伤口敷料贴
CN105250076B (zh) 一种腹部切口感染裂开合并胆漏的敷料装置
CN107485737A (zh) 一种医用创面护理装置
CN203494039U (zh) 一种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CN105250077A (zh) 一种心脏搭桥术后切口感染裂开的敷料装置
CN203494040U (zh) 带有含氧液冲洗装置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CN204815317U (zh) 带固定结构的封闭负压吸引装置
CN212038383U (zh) 用于深腔创面的封闭负压引流系统
CN204033599U (zh) 一种内置冲洗滴注管的封闭创面敷料装置
CN208893303U (zh) 一种乳腺脓肿冲洗引流留置管组件
CN109259932B (zh) 负压敷料贴
CN209137544U (zh) 创面冲洗装置
CN207152812U (zh) 一种管路分插吸盘式连接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护创套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Assignee: XIAMEN RUN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Huang Luqiang

Contract record no.: 2016990000431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Spliced type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device and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24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61017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