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58694A - 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检测在早期评估抗肿瘤干预措施临床疗效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检测在早期评估抗肿瘤干预措施临床疗效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58694A
CN103958694A CN201180073217.XA CN201180073217A CN103958694A CN 103958694 A CN103958694 A CN 103958694A CN 201180073217 A CN201180073217 A CN 201180073217A CN 103958694 A CN103958694 A CN 1039586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antitumor
ast
cpt
intervening mea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32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58694B (zh
Inventor
杨世方
崔俊生
韦鹏
郑向君
朱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unbio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unbio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unbio Bi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unbio Bio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58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8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58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86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74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for cancer
    • G01N33/57484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for cancer involving compounds serving as markers for tumor, cancer, neoplasia, e.g. cellular determinants, receptors, heat shock/stress proteins, A-protein, oligosaccharides, metaboli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005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human or animal cells
    • G01N33/5091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human or animal cells for testing the pathological state of an organis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33/00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 G01N2333/90Enzymes; Proenzymes
    • G01N2333/902Oxidoreductases (1.)
    • G01N2333/904Oxidoreductases (1.) acting on CHOH groups as donors, e.g. glucose oxidase, lactate dehydrogenase (1.1)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33/00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 G01N2333/90Enzymes; Proenzymes
    • G01N2333/91Transferases (2.)
    • G01N2333/91188Transferases (2.) transferring nitrogenous groups (2.6)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800/00Detection or diagnosis of diseases
    • G01N2800/52Predicting or monitoring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 e.g. for selection of therapy based on assay results in personalised medicine; Prognosi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Onc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早期评价抗肿瘤干预措施临床疗效的方法,包括在肿瘤患者接受至少1次抗肿瘤干预措施后,通过检测该患者血液中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的含量,确定是否相对于治疗前升高来评估该抗肿瘤干预措施的疗效。所述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选自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所述肿瘤为血液系统肿瘤。

Description

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检测在早期评估抗肿瘤干预措施临床疗效 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早期评估抗肿瘤干预措施疗效的方法, 具体而言, 涉 及通过在给予抗肿瘤干预措施之前和之后检测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的 水平变化来预测抗肿瘤干预措施疗效的方法。 背景技术
每年全球有多达 700 万人因癌症而死亡。 一直以来, 罹患常见恶 性肿瘤的患者的生存率都非常低, 尤其是那些直到晚期才被诊断出患 有癌症的患者, 其生存率更加低。 例如, 只有不到 10%的结肠癌转移 患者和 5%左右的胰腺癌患者可以生存 5年或 5年以上。 实际上, 目前 肿瘤诊治仍然采取 "无差别对待 "的方式, 即对所有病人都采取同一种 方法——按照肿瘤类型和分期进行诊断, 在完全不考虑患病个体生物 学特性的情况下对病人给予相同的治疗。 因为每一种抗肿瘤药物的有 效率都不可能达到 100%,很多抗肿瘤药物的有效率都不超过 50%, 尤其 在复发难治的肿瘤患者有效率更低。 所以大部分的肿瘤患者实际上是 在花着很多的钱、 忍受着巨大的药物副作用、 浪费者宝贵的治疗时机、 接受者无效的治疗。 因此, 在肿瘤患者接受某种干预措施之前或之后, 获得该患者对这种干预措施敏感性的特定的生物学特征, 将有助于对 肿瘤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从而大大提高临床获益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预测抗肿瘤干预措施有效性的方法, 该方法可 以在传统的公认的评价疗效的方法能够判断出疗效之前, 更早的预测 出相应干预措施的疗效情况。 本发明部分地基于肿瘤细胞在受到干预 措施损伤后在血液中释放一种或多种可测量的生物标志物, 这些生物 标志物正常情况下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或细胞膜上 (包括正常细胞和肿 瘤细胞) , 血液循环中的基础含量较低, 如果血清中一种或几种这些 生物标志物的含量升高, 就预示肿瘤细胞被干预措施所损伤, 也就可 以对该种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作出预 'J。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早期评估抗肿瘤干预措施疗效的方法, 包括: 在肿瘤患者接受抗肿瘤干预措施之前以及至少接受 1 次抗肿瘤干预措 施之后, 通过检测该患者血液中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的含量是否升高, 早期评估该抗肿瘤干预措施的疗效。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检测谷丙转氨酶
( ALT ) 、 谷草转氨酶(AST ) 以及乳酸脱氢酶(LDH )在治疗前后的 含量变化, 准确预测了 CPT单独治疗以及 CPT联合沙利度胺联合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的试剂在制备早期评估 抗肿瘤干预措施临床疗效的试剂或试剂盒中的用途, 其中所述早期评 估抗肿瘤干预措施临床疗效包括: 在肿瘤患者至少接受 1 次抗肿瘤干 预措施之后, 在时间窗范围内, 通过利用检测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的 试剂检测该患者血液中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的含量相对于治疗前的基 线水平是否升高, 来评估该抗肿瘤干预措施的疗效。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早期评估抗肿瘤干预措施临床疗效的试剂或 试剂盒, 其包括检测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的试剂。
本发明所指的肿瘤细胞损伤后释放到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 以下 简称 "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谷丙转氨酶 ( ALT )、谷草转氨酶( AST )、乳酸脱氢酶( LDH )、尿酸( Uric acid )、 肌秆(Creatinine )、热休克蛋白 70 ( HSP70 )、热休克蛋白 90 ( HSP90 )、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称 M蛋白)、免疫球蛋白( IgG、 IgA、 IgD、 IgM、 IgE ) 、 游离轻链 (FLC ) 、 β 2微球蛋白 ( P 2-MG ) 等, 其优选选自 由 AST, ALT和 LDH组成的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 "肿瘤损伤 生物标志物"为 AST, 或 LDH, 或 ALT, 或 AST和 ALT两者, 或 AST 和 LDH两者, 或 AST, ALT和 LDH三者。 本发明所指的肿瘤损伤生物 标志物, 既包括肿瘤细胞特有的标志物, 如多发性骨髓瘤的 M蛋白, 也包括非肿瘤细胞特有生物标志物, 如谷草转氨酶(AST ) 、 乳酸脱氢 酶 (LDH ) , 因此, 在用非肿瘤细胞特有生物标志物预测抗肿瘤干预 措施的疗效时, 应考虑到该类生物标志物含量升高也可能来源于非肿 瘤组织的损伤, 因此需要根据临床具体情况, 通过排除非肿瘤组织的 损伤或提高生物标志物升高的界值 (cutoff ) , 降低对预测的干扰。 在 一些实施方式中, 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的升高, 指高出基线值 10%以 上, 例如 20%以上, 特别是 30%以上。
本发明中, 检测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含量的 "时间窗" , 是指患 者经过至少一次的抗肿瘤干预措施治疗后, 在常规疗效评价手段能够 最早做出准确的判断之前的时间段。 优选经过 1次治疗后, 用药当天、 第二天或第三天检测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 例如接受 1 次抗肿瘤干预 措施治疗后的 8-48小时。 如果患者血液中出现一种或几种与该抗肿瘤 措施治疗相关的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水平升高, 则预示该种治疗措施 对患者有效的概率大大增加, 可以继续后续的多个治疗周期的治疗; 反之, 表明该种治疗措施对该患者有效的概率大大降低。
本发明所指的某种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是指患者可以得到好于常 规肿瘤疗效评价标准中疾病稳定( Steady disease )的临床反应, 包括但 不限于完全緩解 ( Complete response ) 、 部分緩解 (Partial response ) 等。
本发明所指肿瘤指血液系统肿瘤。根据 WHO最新修订的血液系统 肿瘤分类标准, 本发明所指血液系统肿瘤包括但不限于慢性骨髓增殖 性疾病 (CMPD ) 、 骨髓增生异常 /骨髓增殖性疾病 (MDS/MPD ) 、 骨 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 ) 、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 、 B细胞肿瘤、 T/N 细胞肿瘤、 霍奇金淋巴瘤, 优选 B细胞肿瘤。 B细胞肿瘤包括前 B细^ J中瘤和成熟 B细^ J中瘤, 优选成熟 B细^ J中瘤。 成熟 B细^ J中 瘤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幼淋巴细胞性白血 病、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巨球蛋白血症 脾边缘区 B细胞淋巴瘤, 脾边缘 区 B细胞淋巴瘤,士绒毛状淋巴细胞, 毛细胞白血病 B细胞肿瘤, 浆细 胞骨髓瘤 /浆细胞瘤, MALT型结外 (结内)边缘区 B细胞淋巴瘤, 滤 泡性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 弥漫性大 B细胞淋巴瘤, 伯基特淋巴瘤, 淋巴瘤样肉芽肿病, 优选浆细胞骨髓瘤 /浆细胞瘤。
本发明所指的抗肿瘤干预措施, 指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的药 物或治疗方法,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 化疗、 放疗、 生物靶向治疗、 细胞免疫治疗、 中药等, 上述干预措施可以单独应用, 也可以联合应 用。 优选可以导致肿瘤细胞快速死亡的干预措施, 如对肿瘤细胞有杀 伤的细胞毒类药物、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靶向药物, 优选促凋亡受体 激动剂 ( proapoptotic receptor agonists (PARAs) ) 类药物包括重组人 AP02L/TRAIL, AP02L/TRAIL的变构体(如重组变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简称 CPT )或激动型单克隆抗体。 此外, 还包括蛋 白酶体抑制剂类药物, 如 Velcade, 耙向于 CD20的抗体, 如美罗华。
与 PARAs类药物的联合用药,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紫杉醇类、 铂类、 喜树碱、 烷化剂类 (如马法兰) 、 蒽环类 (如阿霉素) 沙利度 胺、 雷利度胺、 蛋白酶体抑制剂类 (如 Velcade ) 、 糖皮质激素类 (如 地塞米松) 药物。
本发明的方法特别适用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靶向性治疗药物。 此类药物专一地作用于肿瘤细胞, 特异性较强, 干扰因素更少。 肿瘤 细胞大批死亡后, 内容物释放到血液中, 从而导致血液中相应生物标 志物的含量明显升高。
对于特定的肿瘤而言, 相应的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是本领域技术 人员已知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该肿瘤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肿 瘤损伤生物标志物并设计相应的指标。
本发明优选的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包括但不限于血清 AST 和 /或 LDH。 血清 AST、 ALT水平检测一般用于临床评价肝功能。 ALT主要 分布在肝脏, 其次是骨骼肌、 肾脏、 心肌等组织中, AST 主要分布在 心肌, 其次是肝脏、 骨骼肌、 肾脏等组织中, 因此 ALT和 AST并非评 价肝功能异常的特异性指标, 其它器官、 组织或细胞的损伤也可以导 致血清 AST和或 ALT水平的异常变化, 如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肌病、 胆道阻塞等可以引起 ALT升高, 心脏病、 心肌梗死、 急性胰腺炎、 急 性溶血性贫血、 严重烧伤、 急性肾病、 外伤等可以引起 AST升高。 公 开的数据显示, AST和 LDH在多种人肿瘤组织及人肿瘤细胞系都有很 高的含量, 而 ALT 在肿瘤组织或细胞系 的含量相对很少 ( http://www.proteinatlas.org ) , 因此, 可以在排除其它影响因素的情 况下 (如药物性肝损伤、 心脏病、 心肌梗死、 急性胰腺炎、 急性溶血 性贫血、 严重烧伤、 急性肾病、 外伤等) , 根据血清 AST或 LDH的升 高, 早期预测肿瘤患者对抗肿瘤治疗的敏感性。
本发明所述的 AST包括胞浆型(c-AST)和线粒体型(m-AST)。 LDH 包括 LDH-1 , LDH-2, LDH-3, LDH-4, LDH-5 五型。 对 ALT, AST, LDH 等的检测途径包括血清检测和骨髓检测。 检测方法没有限制, 任何定 量检测方法和仪器都是允许的。 常用测定方法包括酶联-紫外连续监测 法, 定时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 ) 。 其中, 酶联 -紫外 连续监测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是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
( IFCC ) 推荐的一种动力学方法 (速率法) 。 它以其简单、 快捷的特 点被广泛运用于 ALT,AST和 LDH的检测中。 L-丙氨酸和 α-酮戊二酸 在 ALT作用下可生成丙酮酸和 L-谷氨酸。 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作用下 生成 L-乳酸,同时 NADH被氧化为 NAD+.可在 340nm连续监测 NADH 的消耗量, 从而计算出 ALT的活力。 类似地, 对 AST的测定利用天门 冬氨酸和 α-酮戊二酸在 AST作用下, 生成草酰乙酸和 L-谷氨酸。 草酰 乙酸在苹果酸脱氢酶作用下生成苹果酸,同时 NADH被氧化为 NAD+, 可在 340nm处连续监测吸光度下降速度, 从而计算出 AST活性浓度。 对 LDH的测定直接利用 LDH催化乳酸氧化为丙酮酸, 同时 NAD+被 还原为 NADH, 通过检测 340nm 波长处吸光度的上升的速率而得出 LDH的活性。
用于早期评估抗肿瘤干预措施临床疗效的试剂或试剂盒可以包含 检测 AST, LDH和 ALT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的试剂, 优选地, 所述检测 试剂为通过酶联 -紫外连续监测法, 定时比色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进行检测的试剂。
例如, 所述用于早期评估抗肿瘤干预措施临床疗效的试剂或试剂 盒可以包含下列的试剂:
(1) 检测 AST 的试剂, 其包含天门冬氨酸, α-酮戊二酸, 苹果酸 脱氢酶和 NADH;
(2) 检测 LDH的试剂, 其包含乳酸和 NAD+;
(3) 检测 ALT的试剂, 其包含 L-丙氨酸, α-酮戊二酸, 乳酸脱氢 酶和 NADH;
(4) 检测 AST和 ALT的试剂, 其包含 L-丙氨酸, 天门冬氨酸, α- 酮戊二酸, 苹果酸脱氢酶, 乳酸脱氢酶和 NADH;
(5) 检测 AST和 LDH的试剂, 其包含乳酸, 天门冬氨酸, α-酮戊 二酸, 苹果酸脱氢酶, NAD+和 NADH;
(6) 检测 ALT和 LDH的试剂, 其包含乳酸, L-丙氨酸, α-酮戊二 酸, 乳酸脱氢酶, NAD+和 NADH; 或
(7) 检测 AST,LDH和 ALT的试剂, 其包含乳酸, L-丙氨酸, 天门 冬氨酸, α-酮戊二酸, 乳酸脱氢酶, 苹果酸脱氢酶, NAD+和 NADH。
所述用于早期评估抗肿瘤干预措施临床疗效的试剂或试剂盒可任 选地还包含进行检测需要的其它辅助试剂。 所述进行检测需要的其它 辅助试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 例如緩沖剂等, 根据不同的检测 方法其可以不同。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检测 AST, LDH和 ALT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的试 剂在制备用于早期评估抗肿瘤干预措施临床疗效的试剂或试剂盒中的 用途。
重组变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Circular Permuted TRAIL 简称: CPT), 是 TRAIL ( 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 TRAIL,或称为 AP02L ) (Wiley, 1995; Pitti, 1996)的环化变构体, 属重组蛋白质类抗肿瘤药物, 2005年被中国国家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行抗肿瘤临床试验, 目前处于临床试验 II、 III期阶段。 TRAIL/APO-2L以同源三聚体的形式作用于肿瘤细胞膜上 的死亡受体 4 ( Death Receptor 4 )或 /和死亡受体 5 ( Death Receptor 5 ) 选择性地诱导多种肿瘤细胞的凋亡, 而对正常细胞无明显的毒性作用 ( Cytokin & Growth Factor Reviews 14 (2003)337-348 ) 。 CPT的作用机 制与 TRAIL/AP02L相同,也是以同源三聚体的形式激活肿瘤细胞膜上 的 DR4/DR5 ,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与野生型 TRAIL/AP02L相比, CPT 具 有 更 强 的 抗 肿 瘤 活 性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26(2005)1373-1381)。 针对多发性骨髓瘤 ( Multiple Myeloma, MM ) 的 临床试验表明, CPT 单药对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客观緩解 率 (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 达 30%左右, 但仍有 70%左右的患者对 CPT不敏感, 通过对临床试验数据的分析, 我们发现经过 1次或 2次 的 CPT治疗后, 患者血清 AST或 /和 LDH的升高和受试者获得的治疗 效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因此, 可以根据 1次或 2次的 CPT治疗后患 者血清 AST或 /和 LDH的升高程度预测受试者对 CPT的临床反应。
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 CPT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轻、中度急性肝损 害, 未观察到 CPT对心脏、 肾脏、胆道阻塞等其它组织器官的损伤 (没 有 CPT相关的 ALP、 CK、 肌酸激酶、 肌钙蛋白的升高, 也没有这些器 官损伤的临床表现)。 CPT引起的肝损伤除了表现为 ALT的升高, 还可 能有 AST的升高 (一般来说 AST升高的程度小于 ALT ) 。 因此, CPT治 疗 MM过程中引起的 AST升高的因素, 除了 CPT导致的骨髓浆细胞肿瘤 损伤外, 还可能和 CPT导致的肝损害有关。 我们通过限定 CPT用药前后 AST升高的比值大于某一设定值, 并且限定 AST升高的比值与 ALT升高 的比值大于某一设定值, 来排除 CPT导致的肝损害引起的 AST升高的影 响, 从而更准确的利用 CPT用药前后 AST升高早期预测患者对 CPT的反 应。同样,我们通过限定 CPT用药前后 LDH升高的比值大于某一设定值, 来单独或与 AST联合预测患者对 CPT的反应敏感性。
根据美国 CL LV 88能力验证计划的分析质量要求, ALT、 AST和 LDH临床检验的允许误差范围为靶值 ± 20%,而中国卫生部临床检验中 心通过的 "关于推荐十一项常规临床化学检测项目允许误差范围推荐 值,, 推荐的 ALT、 AST和 LDH临床检验的允许误差范围为靶值 ± 10%, 因此, 根据美国标准, 同一个样品两次检测 ALT、 AST或 LDH的结果最 大比值为 1.50 ( 120%/80% );根据中国标准, 同一个样品两次检测 ALT、 AST或 LDH的结果最大比值为 1.22 ( 1 10%/90% ) , 也就是说两次采样 测得的 ALT、 AST或 LDH的结果的比值如果小于 1.22, 那么这种升高可 能是来源于检测误差。 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对这些临床常规检验项目 的允许误差范围可能不同, 这种两次检测同一样品产生的可能和检测 误差有关的最大比值也就不同,所以本发明提到的在用 AST、 ALT、 LDH 的升高来预测疗效时的限定值是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对这些临床常规 检猃项目的允许误差范围的要求而设定的。
除了检测系统的检验误差外, 影响临床样品检测准确性的因素还 有和样品处理相关的误差, 如采样方式、 温度、 留置时间等, 对 AST、 ALT, LDH 而言, 这种影响的结果就是升高, 所以为了提高预测抗肿 瘤干预措施疗效的准确率, 也可以将肿瘤损伤标志物的升高的限定值 设定得比和检测误差有关的最大比值稍高一些, 但限定值设得太高会 降低预测的灵敏度 (预测出有效的患者占有效患者总数的比例) , 增 加假阴性率 (即本来有效的患者预测为无效) ; 反之, 则会降低预测 的特异度 (预测出无效的患者占无效患者总数的比例) , 增加假阳性 率 (即本来无效的患者预测为有效) , 因此限定值的设定还要考虑到 对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偏好, 如果希望预测的特异度高, 限定值就可以 定高一些。 本发明在用 AST、 ALT, LDH的升高预测 CPT或包含 CPT 的联合用药方案的有效性时, 设定的限定值是 1.35 ( AST, ALT ) 或 1.75 ( LDH ) 。 附图说明
图 1显示了复发 /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 CPT单药治疗不同 时间血清 AST含量变化。
图 2显示了复发 /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 CPT单药治疗不同 时间血清 LDH含量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为具体的描述。 这些实施例仅 仅是出于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目的, 不以任何形式构成对本发明保护 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 1 血清 A S T和 L D H含量升高可以预测重组变构人肿瘤坏死 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有效性
1 入选标准
1.1符合 MM诊断标准, 经一线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失败或緩解后复 发进展的 MM;
1.2年龄 > 18岁;
1.3身体状况评分 > 60;
1 ,4预计生存期 >三个月;
1.5两周内未接受过化疗、 放疗、 靶向及抗血管生成药物、 干扰素 治疗及其他研究药物;
1.6无主要器官功能的明显障碍, 下列实验室指标必须符合如下要 求:
血液: 白细胞 > 2.0x l09/L、 中性粒细胞 > 1.0x l09/L、 血小板计数 30x l09/L, 血红蛋白 > 60g/L。
肝功: 血清总胆红素、 ALT和 AST 正常值上限的 1.25倍。
乙肝: 单纯表面抗体、 核心抗体、 e抗体阳性者; 表面抗原、 核心 抗体、 e抗体同时阳性但 HBV-DNA阴性者。
丙肝: HCV-RNA阴性者。
肾功: 肌酐清除率〉 10ml/min。
电解质: 血钠、 钾必须在正常范围。
1.7患者在了解试验详情后签署 《知情同意书》 。 2 排除标准
2.1妊娠、 哺乳期患者;
2.2有蛋白等生物制品过敏反应史及过敏体质者;
2.3既往有病毒性肝炎病史或其他肝病者, 如: 肝硬化、 酒精性肝 病、 药物性肝炎等; 乙肝 e抗原、 表面抗原阳性者; 表面抗原、 e抗体、 核心抗体阳性且 HB V-DN A阳性者。
2.4精神病及有精神病史者;
2.5在入组前六个月内发生重要脏器 (心脑血管、 呼吸、 消化、 神 经等) 严重或不能控制
的疾病者, 如心肌梗塞、 III -IV级心衰、 心绞痛、 临床表现显著的 心脏疾病, 左室射血分数 < 0.5; 严重的传导功能异常; 低血压 (坐位 收缩压 < 90mmHg和或坐位舒张压 < 60mmHg。 )
2.6患有其他肿瘤者;
2.7研究者认为不宜参加本试验者。
3. 治疗方案
患者经筛查合格入组后接受 CPT 单药治疗: CPT 2.5mg/kg, 加于 5%葡萄糖注射液 250ml内, 持续静脉滴注 1.5小时 ± 15分钟 (有糖尿病 或病史者可改用生理盐水 250ml ) 每日 1次, 连续给药 14天, 21天为一 个治疗观察周期 (疗程) 。
第一治疗观察周期用药 14天后休疗 7天, 进入第二个治疗观察周期 用药, 第二治疗观察周期用药 14天后评估疗效。
两个疗程后 CR和 PR、 MR者如研究者认为继续用药对患者有益, 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可继续使用 CPT, 但总量不超过 6个观察周期。
4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组( EBMT )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评价标准
4.1 完全緩解 ( complete response, CR ) :
符合以下全部:
(1)免疫固定电泳检测血清和尿中 M蛋白消失, 至少持续 6周;
(2)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 (如果进行活检)浆细胞 < 5% , 如果 M蛋 白持续阴性达 6周, 则无需重复骨髓检测 [2]
(3)溶骨性病变的数量和大小没有增加 (发生压缩性骨折并不排除 治疗緩解) [3]; (4)软组织浆细胞瘤消失。
4.2 接近完全緩解 ( nearly complete response, nCR ) :
CRIF+, 血清和尿中 M-蛋白完全消失 (非免疫固定电泳测定) 4.3部分緩解 ( partial response, PR ) :
符合以下全部
(1) 血清 M蛋白减少 > 50%, 至少持续 6周;
(2) 24小时尿轻链蛋白分泌减少 > 90%或 < 200mg/24h,至少持续 6 周;
(3) 对于非分泌型骨髓瘤的患者, 只需要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 (如 果进行活检)浆细胞减少 > 50%, 至少持续 6周;
(4) 影像学或临床检查软组织浆细胞瘤大小减少 > 50%;
(5) 溶骨性病变的数量和大小没有增加(发生压缩性骨折并不排除 治疗緩解) [3]
4.4轻 緩解 ( minimal response, MR ) :
符合以下全部:
(1) 血清 M蛋白减少 25% ~ 49%, 至少持续 6周;
(2) 24小时尿轻链蛋白分泌减少 50% ~ 89%,但仍超过 200mg/24h, 至少持续 6周;
(3) 对于非分泌型骨髓瘤的患者, 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 (如果进行 活检)浆细胞减少 25% ~ 49%, 至少持续 6周;
(4) 软组织浆细胞瘤大小减少 25% ~ 49%;
(5) 溶骨性病变的数量和大小没有增加(发生压缩性骨折并不排除 治疗緩解) [3]
4.5 无变化 (no change, NC): 未达到 MR或 PD的标准。
4.6 CR后复发 ( replase from CR ) :
至少符合以下一项:
( 1 ) 免疫固定或者常规电泳检查血或尿 M蛋白再次出现, 重复检 查一次以驺证;
(2) 骨髓穿刺或骨髓活检浆细胞比例 > 5%;
(3) 出现新的溶骨性病变或软组织浆细胞瘤, 或残留骨病扩大;
(4) 无其他原因引起的高钙血症 (校正后血钙〉11.5mg/dl, 或者〉 2.8mmol/dl) [6]。 4.7疾病进展 ( progressive disease, PD ) :
至少符合以下一项:
(1) 血清 M 蛋白水平升高〉25%[4], 且绝对值增加 > 5g/L, 重复检 查一次以'险证;
(2) 24小时尿轻链增长〉 25% [4], 且绝对值增加 > 200 mg/24 h, 重 复检查一次以验证;
(3) 骨髓穿刺或骨髓活检浆细胞比例增长 > 25%[4], 且绝对值增加 > 10%;
(4) 已有骨病变或软组织浆细胞瘤明确增大 [4]
(5) 出现新的溶骨性病变或者软组织浆细胞瘤;
(6) 无其他原因引起的高钙血症 (校正后血钙 > 11.5mg/dl, 或者〉 2.8mmol/dl) [6]
注释:
[1 ]· 改变自 Blade等报告的标准。
[2]. 如果无单克隆蛋白持续的时间达到 6 周, 则不必重复骨髓检 查。 在无分泌或少量分泌的骨髓瘤受试者中, 需要进行骨髓检查 (包 括 6周随访检查) 。
[3]. 确定是否緩解时不需要进行骨骼 X线检查, 但如果进行, 必 须无证据表明出现骨骼疾病进展 (溶解性骨骼病变大小或数量没有增 大) 。
[4]. 计算任何增加应与治疗期间的最小值比较, 除非认为该值可 疑。
[5]. 确定的病灶大小增大指最大径乘积增高至少为 50%。
[6]. 在归因骨髓瘤疾病进展前可能需要其他临床数据评价高钙血 症的产生原因。
5. 疗效分析
本试验入组受试者 37例, 其中 30例至少接受了 CPT两个疗程的 治疗, 7例接受 CPT 1个疗程的治疗, 疗效评价见附表 1。 附表 1 CPT单药治疗复发 /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性评价 疗效评价 例数 发生率 (%)
CR 1 2.7 PR 12 32.4
MR 8 21.6
NC 10 27.0
PD 6 16.2
6. CPT治疗后血清 AST的变化与疗效的关系
CPT治疗两天后, 第三天用药前, 采受试患者静脉血, 检测患者血 清 AST、 ALT含量, 可见到患者血清 AST、 ALT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 高, 有的表现为单独 AST升高, 有的表现为单独 ALT升高, 有的表现为 二者同时升高 (附表 2) 。 用 AAST表示 CPT治疗后血清 AST升高的程 度( ^AST=治疗后血清 AST水平 /治疗前的基线水平) , 用△ ALT表示 CPT治疗后血清 ALT升高的程度( 八1^=治疗后血清 ALT水平 /治疗前 的基线水平) , 本试验将 AAST>1.35并且 AAST/Δ ALT>1.35, 作为肿 瘤损伤生物标志物阳性, 否则为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阴性, 这样就可 以在很大程度上排除肝损伤引起的 AST升高的干扰。通过 CPT用药后 Δ AST和 Δ AST/ Δ ALT的变化, 来预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对 CPT的反应。
附表 2是 37例患者, 经过 CPT两次治疗后, 第三次治疗前晨起空 腹静脉血的检测数据, 及 1-2个治疗周期后疗效评价结果。 在 37例患 者中,有 18例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阳性患者( AAST〉1.35并且 Δ AST/ AALT>1.35) (表 3) , 其中 PR 11例 (61.1%) , CR 1例 (5.6%) , MR3例(16.7%), NC2例(11.1%), PD 1例 ( 5.6% ) , PR及以上临床反 应率即 PR+CR为 66.7%; 有 19例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阴性患者 (不 能满足 AAST>1.35并且 AAST/AALT>1.35 ) (表 4) , 其中 PR 1例 ( 5.3%) , MR 5例(26.3%), NC 8例(42.1%), PD 5例 (26.3%) , PR 及以上临床反应率即 PR+CR为 5.3% (无 CR) 。 在肿瘤损伤生物标志 物阳性的患者中, 达到 PR+CR 的百分率是标志物阴性患者中的 12.6 倍。
用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阳性和阴性预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对 CPT 的临床反应( PR+CR)的灵敏性为 92.3%( 12/13 ),特异性为 75%( 18/24), 对临床反应 (PR+CR) 阳性的预测值为 66.7% ( 12/18) , 对临床反应 ( BR+CR ) 阴性的预测值为 94.7% ( 18/19) 。 用 SPSS 统计软件对多 发性骨髓瘤患者对 CPT的临床反应率与血清 AST升高之间的相关性进 行逻辑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 1AST对判断患者是否对 CPT治疗有临床 反应有统计学意义(PO.005 ) , 优势比 (OR, Odds Ratio ) 为 36.00, 95%可信区间为 3.84~337.98 (表 5) 。
7. CPT治疗后血清 LDH的变化与疗效的关系
CPT治疗两天后, 第三天用药前, 采受试患者静脉血, 检测患者血 清 LDH含量,可见到患者血清 LDH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用 ALDH 表示 CPT治疗后血清 LDH升高的程度 ( ALDH=治疗后血清 LDH水平 / 治疗前的基线水平 ), 有 19例患者具有 CPT给药后的 ALDH比值(附表 2) , 将 ALDH> 1.75作为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阳性, 否则为肿瘤损伤 生物标志物阴性。 通过 CPT用药后 ALDH的变化, 来预测多发性骨髓瘤 患者对 CPT的反应。
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阳性患者 7例,其中获得 PR及以上( PR+CR ) 疗效的患者 5例 (71.4%) , 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阴性患者 12例, 获 得 PR及以上疗效的患者 1例 (8.3%), 在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阳性的 患者中, 达到 PR+CR的百分率是标志物阴性患者中的 8.6倍。
用 ALDH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阳性和阴性预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对 CPT的临床反应 (PR+CR) 的灵敏性为 83.33% ( 5/6) , 特异性为 84.62% ( 11/13 ),对临床反应 ( PR+CR )阳性的预测值为 71.43%( 5/7 ) , 对临床反应 (PR+CR) 阴性的预测值为 91.67% ( 11/12) 。 用 SPSS统 计软件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对 CPT的临床反应率与血清 LDH升高之间 的相关性进行逻辑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 LDH对判断患者是否对 CPT 治疗有临床反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优势比 (OR值) 为 27.50, 95%可信区间为 2.0~378.84 (表 6) 。
表 2 复发 /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 CPT单药治疗后的疗效 及血清 AST、 ALT和 LDH含量变化
表 3 复发 /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 CPT单药治疗后 AST升高 阳性的患者及疗效评价 *
*AST升高阳性是指同时符合△ AST>1.35和△ AST/△ ALT>1.35两 个条件 表 4 复发 /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 CPT单药治疗后 AST升高 阴性的患者及疗效评价 *
♦AST升高阴性是指不能同 时符合 Δ AST>1.35和 Δ AST/ Δ ALT〉1.35两个条件 表 5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对 CPT 治疗的临床反应(PR+CR)和血 AST升高的相关分析
表 6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对 CPT 治疗的临床反应(PR+CR)和血清 LDH升高的相关分析
8 CPT治疗后血清 AST和 LDH的变化特点
在 CPT连续 14天的治疗过程中, 分别检测了受试患者基线期(CPT 第一次用药前) 及治疗的第 3、 7、 14天 CPT用药前的空腹静脉血血清 AST和 LDH的含量, 发现 AST或 LDH异常升高存在相似的特点, 即第 3 天达峰值, 第 7天明显回落, 第 14天大多数可以降至正常水平 (图 1, 图 2 ) 。 如果发生 CPT导致的持续肝损害, 血清 AST或 LDH的含量异常 升高后的回落不明显, 甚至不回落。 实施例 2 血清 AST和 LDH含量升高可以预测 CPT联合沙利度胺治 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有效性
1入选标准
(1)符合 MM的诊断标准;
(2)患者条件: 经过至少一线化疗方案两疗程治疗后复发或经最近 1 次的治疗后 (至少 2个疗程) 疾病进展及无效的 MM患者, 并且至少最 近的(三个月内)一次治疗方案中包含沙利度胺 (Thalidomide, 缩写为 Thai ) 或用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的 (沙利度安的用量不小于 100mg/d ) ;
(3)年龄 > 18岁;
(4)身体状况评分 > 60;
(5)预计生存期 >三个月;
(6)除沙利度胺外, 四周内未接受过化疗或放疗,已过清洗期。
(7)无主要器官功能的明显障碍(除以下指标外按 I级毒性上限裁定: 见附件 3 ) , 下列实验
室指标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血液: 白细胞 > 3.0x l09/L、 中性粒细胞 > 1.0x l09/L、 血小板计数 > 30x l09/L, 血红蛋 > 60g/L。
肝功: ALT/AST, 血清总胆红素应在正常范围内。
肾功: 肌肝清除率 > 30ml/min。
(8)患者在了解试验详情后签署 《知情同意书》 。
2 排除标准
任何患者只要符合以下任一标准, 则不能入组:
(1)非分泌型 MM患者 (无可测量的 M蛋白、 游离轻链) ;
(2)妊娠、 哺乳期女性和不愿采取避孕措施的育龄受试者;
(3)有蛋白等生物制品或沙利度胺过敏反应史的患者及过敏体盾 者;
(4)既往有病毒性肝炎病史或其他肝病者, 如: 肝硬化、 酒精性肝 病、 药物性肝炎等; 乙肝 e抗原、 表面抗原阳性者; HBV-DNA或 HCV—— DNA阳' !·生者。
(5)精神病及有精神病史者;
(6)在入组前 12个月内发生重要脏器 (心脑血管、 呼吸、 消化、 神 经等)严重或不能控制的疾病者, 如心肌梗塞、 III-IV级心衰、 心绞痛、 临床表现显著的心脏疾病, 左室射血分数 < 0.5; 严重的传导功能异常; 低血压 (坐位收缩压 90mmHg和或坐位舒张压 60mmHg。 )
(7)在入组前半年内有深部静脉血栓或肺部栓塞病史者, 有活动性 出血或新发血栓性疾病、 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或有出血倾向病史者;
(8)五年内有其他肿瘤病史者(有已达 CR的皮肤基底细胞或鳞状细 胞腺癌, 或子宫颈、 乳腺原位腺癌病史者除外) ;
(9)研究者认为不宜参加本试验者。
3 疗效评价标准
见实施例 1。
4.剂量和给药方法
CPT设 3个剂量组, 分别是 5mg/kg, 8mg/kg和 10mg/kg; 沙利度 胺使用一个剂量 100 mg/d。 CPT加于 5%葡萄糖注射液 500ml内, 持续 静脉滴注 2.0小时士 15分钟(有糖尿病或病史者可改用生理盐水 500ml ) 每曰 1次,连续给药 5天,休息 12+—3天为一个治疗观察周期( 1疗程)。 沙利度 lOOmg/每天, 每晚睡前口服。
5. 疗效分析
本试验入组受试者 29例, 至少接受了 CPT联合 Thai两个疗程的 治疗, 疗效评价见附表 7。
附表 7 CPT联合 Thai治疗复发 /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性评价
6. CPT联合 Thai治疗后血清 AST和 LDH的变化与疗效的关系 用 Δ AST表示 CPT治疗后血清 AST升高的程度 ( A AST^ 疗后血 清 AST水平 /治疗前的基线水平) , 用△ ALT表示 CPT治疗后血清 ALT 升高的程度( Δ ΑΙ/Γ=治疗后血清 ALT水平 /治疗前的基线水平) , 本试 验将 Δ AST>1.35并且 A AST/ A ALT>1.35, 作为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阳 性, 否则为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阴性。 通过 CPT用药后 A AST和 A AST/ △ ALT的变化, 来预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对 CPT联合 Thai的反应。
附表 8是 29例患者, 经过 CPT联合 Thai 1次治疗后, 第 2次治疗 前晨起空腹静脉血的检测数据, 及至少 2个治疗周期后疗效评价结果。 在 29例患者中, △ AST> 1.35和△ AST/△ ALT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阳 性者, 有 12例患者, 其中 PR 5例 ( 41.7% ) , CR 2例 ( 16.7% ) , MR
3例(25%), NC 2例(16.6%), PR及以上临床反应率即 PR+CR为 58.3%; △ AST>1.35和 AAST/AALT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阴性者, 有 17例患 者, 其中 PR 1例 ( 5.9% ) , NC 13例(76.5%), PD 3例 ( 17.6% ) , PR 及以上临床反应率即 PR+CR为 5.9% (无 CR) 。 在肿瘤损伤生物标志 物阳性和阴性的患者中, PR+CR的发生率前者是后者的 9.9倍。
用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阳性和阴性预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对 CPT 联合 Thai的临床反应 (PR+CR) 的灵敏性为 87.5% (7/8) , 特异性为 76.19%( 16/21 ),对临床反应(PR+CR)阳性的预测值为 58.3%(7/12), 对临床反应 (PR+CR) 阴性的预测值为 94.1% ( 16/17) 。 用 SPSS统 计软件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对 CPT联合 Thai的临床反应率与血清 AST 升高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逻辑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 AST 对判断患者是 否对 CPT联合 Thai治疗有临床反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 ) , 优势比 (OR, Odds Ratio ) 为 22.40, 95%可信区间为 2.19〜228.73 (表 9) 。
7. CPT联合 Thai治疗后血清 LDH的变化与疗效的关系
CPT联合 Thai 1次治疗后, 第 2次治疗前, 采受试患者静脉血, 检测 患者血清 LDH含量,可见到患者血清 LDH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附 表 ),用 ALDH表示 CPT联合 Thai治疗后血清 LDH升高的程度( Δ LDH= 治疗后血清 LDH水平 /治疗前的基线水平) , 有 21例患者具有 CPT联合 Thai给药后的 ^LDH比值 (附表 6) , 将 Δ LDH > 1.75作为肿瘤损伤生 物标志物阳性, 否则为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阴性。 通过 CPT联合 Thai 用药后 ALDH的变化, 来预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对 CPT联合 Thai的反 应。
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阳性患者 6例,其中获得 PR及以上( PR+CR) 疗效的患者 5例 (83.3%) , 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阴性患者 15例, 获 得 PR及以上疗效的患者 2例 ( 13.3%) , 在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阳性 的患者中,达到 PR+CR的百分率显著大于标志物阴性患者中的百分率。
用 ALDH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阳性和阴性预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对 CPT联合 Thai的临床反应 (PR+CR) 的灵敏性为 71.43% ( 5/7) , 特异性为 92.86% ( 13/14) , 对临床反应 ( PR+CR ) 阳性的预测值为 83.33%(5/6),对临床反应(PR+CR)阴性的预测值为 86.67% ( 13/15)。 用 SPSS统计软件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对 CPT联合 Thai的临床反应率 与血清 LDH升高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逻辑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LDH对 判断患者是否对 CPT治疗有临床反应有统计学意义 (PO.01 ) , 优势 比 (OR值) 为 32.50, 95%可信区间为 2.38〜443.15 (表 10 ) 。
附表 8 复发 /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 CPT联合 Thai治疗后的 疗效及血清 AST、 ALT和 LDH含量变化
表 9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对 CPT联合 Thai治疗的临床反应(PR+CR) 和血清 AST升高的相关分析
表 10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对 CPT联合 Thai治疗的临床反应(PR+CR) 和血清 LDH升高的相关分析

Claims (14)

  1.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早期评估抗肿瘤干预措施临床疗效的方法, 包括: 在肿瘤患者至少接受 1次抗肿瘤干预措施之后, 在时间窗范围内, 通过检测该患者血液中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的含量相对于治疗前的基 线水平是否升高, 来评估该抗肿瘤干预措施的疗效。
  2. 2. 权利要求 1的方法, 其中所述肿瘤为血液系统肿瘤。
  3. 3. 权利要求 2的方法, 其中所述血液系统肿瘤选自由骨髓增生异 常 /骨髓增殖性疾病 (MDS/MPD )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MDS ) 、 白血病、 B细胞肿瘤、 T/NK细胞肿瘤、 霍奇金淋巴瘤构成的组, 其中 优选 B细胞肿瘤, 特别优选成熟 B细胞肿瘤。
  4. 4. 权利要求 3的方法, 其中所述成熟 B细胞肿瘤选自由慢性淋巴 细胞白血病 /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幼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淋巴浆细胞 淋巴瘤 /巨球蛋白血症、 脾边缘区 B细胞淋巴瘤、 脾边缘区 B细胞淋巴 瘤伴绒毛状淋巴细胞、 毛细胞白血病 B 细胞肿瘤、 浆细胞瘤 (包括多 发性骨髓瘤) 、 MALT型结外 (结内)边缘区 B细胞淋巴瘤、 滤泡性淋 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 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 伯基特淋巴瘤、 淋巴 瘤样肉芽肿病构成的组, 其中优选浆细胞骨髓瘤 /浆细胞瘤。
  5. 5. 权利要求 1 的方法, 其中所述抗肿瘤干预措施选自由化疗、 生 物把向治疗构成的组。
  6. 6. 权利要求 1 的方法, 其中所述抗肿瘤干预措施为单独用药或联 合用药。
  7. 7. 权利要求 1 的方法, 其中所述抗肿瘤干预措施为导致肿瘤细胞 死亡的干预措施, 其中优选的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的干预措施选自由细 胞毒类药物、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靶向药物构成的组。
  8. 8. 权利要求 7的方法, 其中所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耙向药物为 作用于 CD20抗原、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 、 酪氨酸激酶、 促凋 亡受体、 蛋白酶体的抗肿瘤药物, 特别优选的是促凋亡受体激动剂, 例如 TRAIL/AP02L或其变构体 CPT、 死亡受体激动类药物。
  9. 9. 权利要求 1 的方法, 其中所述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选自由谷丙 转氨酶 (ALT ) 、 谷草转氨酶 (AST ) 、 乳酸脱氢酶(LDH ) 、 尿酸、 肌酐、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或称 M蛋白) 、 免疫球蛋白 (IgG、 IgA、 IgD、 IgM、 IgE ) 、 游离轻链(FLC ) 、 (3 2微球蛋白 ( β 2-MG ) 构成 的组。
  10. 10. 权利要求 1的方法, 其中检测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的时间窗, 优选接受 1 次抗肿瘤干预措施治疗后的当天、 第二天或第三天, 例如 接受 1次抗肿瘤千预措施治疗后的 8-48小时。
  11. 1 1. 权利要求 1的方法, 其中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的升高, 指高出 基线值 10%以上, 例如 20%以上, 特别是 30%以上。
  12. 12. 权利要求 1的方法,其中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选自由谷丙转氨 酶(ALT ) 、 谷草转氨酶(AST ) 、 乳酸脱氢酶(LDH )构成的组, 所 述肿瘤为多发性骨髓瘤, 所述抗肿瘤干预措施为 CPT 单独用药或者 CPT与沙利度胺联合用药。
  13. 13. 检测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的试剂在制备早期评估抗肿瘤干预 措施临床疗效的试剂或试剂盒中的用途, 其中所述早期评估抗肿瘤干 预措施临床疗效包括:
    在肿瘤患者至少接受 1次抗肿瘤干预措施之后, 在时间窗范围内, 通过利用检测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的试剂检测该患者血液中肿瘤损伤 生物标志物的含量相对于治疗前的基线水平是否升高, 来评估该抗肿 瘤干预措施的疗效。
  14. 14. 权利要求 13的用途, 其中肿瘤损伤生物标志物选自由谷丙转 氨酶 (ALT ) 、 谷草转氨酶 (AST ) 、 乳酸脱氢酶 (LDH ) 构成的组。
CN201180073217.XA 2011-08-30 2011-08-30 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检测在早期评估抗肿瘤干预措施临床疗效中的应用 Active CN1039586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1/001464 WO2013029202A1 (zh) 2011-08-30 2011-08-30 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检测在早期评估抗肿瘤干预措施临床疗效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58694A true CN103958694A (zh) 2014-07-30
CN103958694B CN103958694B (zh) 2016-09-07

Family

ID=47755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3217.XA Active CN103958694B (zh) 2011-08-30 2011-08-30 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检测在早期评估抗肿瘤干预措施临床疗效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06025A1 (zh)
CN (1) CN103958694B (zh)
HK (1) HK1196861A1 (zh)
WO (1) WO201302920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85980A (zh) * 2016-06-13 2016-11-09 西南医科大学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电泳分离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4261A (zh) * 2006-04-30 2007-11-21 北京同为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Trail受体1和/或trail受体2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
EP2321426A4 (en) * 2008-07-30 2011-12-14 Dana Farber Cancer Inst Inc COMPOSITIONS FOR DETECTING CELL DEATH AND USE METHOD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沙玲,等: "三种肿瘤标志物和七种酶活性的检测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
焦晓栋;钱建新;李睿;王湛;王晋;于观贞;顾小强;王峰;王杰军;: "晚期肿瘤患者化疗后肿瘤标记物一过性升高的临床意义", 《临床肿瘤学杂志》 *
王鸿利: "多发性骨髓瘤实验诊断的进展", 《临床内科杂志》 *
陶中飞,等: "206例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因素分析及分期评价", 《癌症》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85980A (zh) * 2016-06-13 2016-11-09 西南医科大学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电泳分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29202A1 (zh) 2013-03-07
HK1196861A1 (zh) 2014-12-24
US20140206025A1 (en) 2014-07-24
CN103958694B (zh) 2016-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Ito et al. Reduction of indoxyl sulfate by AST-120 attenuates monocyte inflammation related to chronic kidney disease
Lee et al. A high-throughput assay of NK cell activity in whole blood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AU2018282759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cancer treatments from normalized biomarker scores
Lazaridou et al. Association of chronic plaque psoriasis and severe periodontitis: a hospital based case‐control study
CN102597779B (zh) 抗癌剂感受性的判定方法
Olubajo et al. Development of a microfluidic culture paradigm for ex vivo maintenance of human glioblastoma tissue: a new glioblastoma model?
Shih et al. Platelet-monocyte aggregates and C-reactive protein are associated with VTE in older surgical patients
Jeong et al. Metabolic syndrome and ALT: a community study in adult Koreans
Shahriari et al. Breast implant-associated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 review and assessment of cutaneous manifestations
Tokonami et al. Pericarditis with cardiac tamponade mimicking yellow nail syndrome in a patient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a paucity of joint symptoms
Lin et 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ver injury induced by Amanita and clinical value of α-amanitin detection
Jiang et al. Association of urinary rubidium concentrations with hypertension risk and blood pressure level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China
Lacourt et al. Associations of inflammation with symptom burde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CN104169721A (zh) 并用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
Antoniu Novel therapies for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s
CN103958694A (zh) 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检测在早期评估抗肿瘤干预措施临床疗效中的应用
Elkazzaz et al. Crosstalk among strenuous exercise, IL-6 and S-Protein Based Vaccines for COVID-19 may explain the rare adverse effects of myocarditis and thrombosis in recently vaccinated young people.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El-Byoumy Interleukin 6 as inflammatory marker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obese Kuwaiti adolescents
RU2453851C1 (ru) Способ прогнозирования степени эффективности снижения тяжести проявлений атопического дерматита
Kopp et al. Interleukin‐1β influences the effect of infliximab on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pai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Zhang et al.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estimates of the basal apoptotic rate of a cancer predict the amount of apoptosis induced by subsequent proapoptotic stimuli
CN114755313A (zh) 包含尿液nad+代谢物的急性肾损伤标志物
Chang et al. Effects of peritoneal dialysis on clinical factors and functional performance
RU2018835C1 (ru) Способ прогнозирования течения онкологических заболеваний
Möller et al. Antibiotics as first-line therapy for Hp-associated gastric large B-cell lymphoma? Probably y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9686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9686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