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58022B - 带有排出阀的液体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带有排出阀的液体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58022B
CN103958022B CN201280049403.4A CN201280049403A CN103958022B CN 103958022 B CN103958022 B CN 103958022B CN 201280049403 A CN201280049403 A CN 201280049403A CN 103958022 B CN103958022 B CN 1039580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ody
filter
liquid
valve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94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58022A (zh
Inventor
W.阿尔德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st SE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Hengst SE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st SE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Hengst SE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3958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8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580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80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14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tration; Devices for indicating clogging
    • B01D35/147Bypass or safety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14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tration; Devices for indicating clogging
    • B01D35/153Anti-leakage or anti-return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16Cleaning-out devices, e.g. for removing the cake from the filter casing or for evacuating the last remnants of liq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01/00Details relating to filtering apparatus
    • B01D2201/04Supports for the filtering elements
    • B01D2201/0415Details of supporting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01/00Details relating to filtering apparatus
    • B01D2201/29Filter cartridge constructions
    • B01D2201/291End c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01/00Details relating to filtering apparatus
    • B01D2201/30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2201/301Details of removable closures, lids, caps, filter heads
    • B01D2201/305Snap, latch or clip connec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01/00Details relating to filtering apparatus
    • B01D2201/31Other construction details
    • B01D2201/316Standpi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01/00Details relating to filtering apparatus
    • B01D2201/40Special measures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filter
    • B01D2201/4007Use of cam or ramp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01/00Details relating to filtering apparatus
    • B01D2201/40Special measures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filter
    • B01D2201/4046Means for avoiding false mounting of different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01/00Details relating to filtering apparatus
    • B01D2201/40Special measures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filter
    • B01D2201/4076Anti-rotational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01/00Details relating to filtering apparatus
    • B01D2201/40Special measures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filter
    • B01D2201/4084Snap or Seeger ring connecting mea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过滤器(1)、尤其内燃机的油或燃料过滤器,其具有在运行中竖立地布置的过滤器罩壳(10)和可更换地安置在其中的空心柱状的滤芯(3),其中,过滤器罩壳(10)具有未过滤液体输入部(13)、净化液体排出部(14)和液体排出通道(15)并且在运行中借助于可拆卸的上侧的盖(16)来封闭,其中,在排出通道(15)中布置有排出阀(2),其阀体(20)在排出通道(15)中轴向受限制地可在封闭其的关闭位置与开启其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阀体(20)可松开地与盖(16)或滤芯(3)相连接,其中,在盖(16)安装在过滤器罩壳(10)处时其直接或通过滤芯(3)将阀体(20)压到封闭排出通道(15)的关闭位置中,并且其中,在将盖(16)从过滤器罩壳(10)在其轴向上移除时阀体(20)可由盖(16)或由滤芯(3)首先在打开方向上带动直至其打开位置并且然后可从盖(16)或滤芯(3)松开并且可借助于保持元件保持在其打开位置中。根据本发明,液体过滤器(1)特征在于,保持元件由至少一个弹性元件形成,弹性元件通过其弹力自动地弹开到阀体(20)的打开位置中并且以将阀体(20)保持在其打开位置中的方式达到贴靠到弹性元件支承部(24)处并且其通过力的施加被压缩并且由此阀体(20)在关闭方向上的移动被带到与弹性元件支承部(24)脱开接合。

Description

带有排出阀的液体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和根据权利要求19的前序部分的液体过滤器、尤其内燃机的油或燃料过滤器。
背景技术
由文件DE 100 38 531 A1已知一种上述所说明的类型的液体过滤器。该文件示出一种尤其用于内燃机的润滑油的液体过滤器,其具有过滤器罩壳、过滤元件、支撑体和滑阀(Schiebeventil),其中,过滤器罩壳具有未过滤液体输入部(Rohfluessigkeitszulauf)、净化液体排出部(Reinfluessigkeitsablauf)和液体排出通道,其中,过滤器罩壳具有罩壳体和罩壳盖,其可松开地且密封地相互连接,其中,过滤元件这样引入过滤器罩壳中,使得未过滤侧密封地与净化侧分离,其中,过滤元件包围过滤内腔,在其中布置支撑体,并且其中,液体排出通道由滑阀可打开地封闭。在此重要的是,滑阀可松开地与支撑体相连接或者备选地通过连接件与盖相连接。滑阀可具有定心区域,其在罩壳体中被引导。在此,定心区域可在罩壳体中被引导成使得滑阀在过滤器更换时通过夹持力来保持,由此在打开方向上加载滑阀的弹簧变得不必要。
在该已知的液体过滤器中被视为不利的是,尤其在一方面定心区域和另一方面罩壳体的引导定心区域的部件的制造中需要带有非常窄的制造公差的高精度,以此这两个部件在任何情况中可利用足够高的摩擦力(其对于将滑阀保持在打开位置中是必需的)但是同时利用不太高的摩擦力(其将引起滑阀与支撑体或连接件提前分离)相对于彼此运动。此外恶化的是,始终处于应力下的定心区域随着时间遭受松弛并且由于其在罩壳体中的摩擦遭受磨损,这影响并且尤其随着使用时间使摩擦力变得更小。此外,在该已知的液体过滤器中所使用的在滑阀处的O型密封圈倾向于粘在罩壳体的壁部处,这使滑阀难以从其关闭位置中松开并且这同样可导致滑阀与支撑体或连接件的无意的提前分离。
发明内容
对于本发明因此提出提供开头所提及的类型的液体过滤器的目的,其避免所列举的缺点并且在简单的结构下确保可靠的且持久安全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所提出的目的的第一解决方案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液体过滤器实现,其特征在于,保持元件由至少一个弹性元件形成,弹性元件通过其弹力自动地弹开到阀体的打开位置中并且以将阀体保持在其打开位置中的方式达到贴靠到弹性元件支承部(Federelementauflage)处并且其通过力的施加被压缩并且由此阀体在关闭方向上的移动被带到与弹性元件支承部脱开接合。
利用本发明有利地来提供一种液体过滤器,在其中保持元件持久安全地且可靠地实施其在阀体方面所期望的功能。当形成保持元件的弹性元件随着较长的使用时间遭受一定的松弛(因为弹性元件不利用与摩擦相联系的夹持作用工作,而是借助于贴靠在所属的弹性元件支承部处)时,该持久的安全和可靠性也保持存在。对于过滤元件贴靠在所属的弹性元件支承部处,一定的尺寸公差和时间上的尺寸变化对功能没有影响。有利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液体过滤器中也不需要在打开方向上加载阀体的弹簧。
在液体过滤器的一优选的改进方案中设置成,压缩保持元件的力可通过将轴向的推力施加到滤芯上或者到阀体上在其关闭方向上产生。在该实施方案中,施加对于压缩保持元件必需的力变得特别简单,因为在组装液体过滤器(其中最后安装过滤器罩壳的盖)时总归将这样的推力施加到滤芯上或到阀体上。因此有利地不需要在特有的装配步骤中的特别的力施加。
此外本发明提出,弹性元件是阀体的部分或者与其相连接并且弹性元件支承部作为过滤器罩壳的部分或者作为与过滤器罩壳相连接的部件布置在排出通道中。以此尤其实现的优点是,在弹性元件损坏的情况中仅阀体须被更换或者与新的弹性元件相连接,以便又建立功能性。弹性元件支承部作为不可动的结构元件不遭受磨损并且因此也不必被实施成可更换的。
在一优选的改进方案中,弹性元件由在阀体的轴向上从其下端出发的一个或多个弹性舌(Federzunge)形成,弹性舌在其外侧处各具有至少一个保持凸块(Haltennocke),并且弹性元件支承部由弹性舌伸延通过的排出通道的环形的变窄部(Verengung)的上侧形成。在该设计方案中,弹性元件一方面在其造型上非常简单而另一方面在其功能上非常可靠。优选地,弹性舌在此与其余的阀体实施成一体,这允许特别简单的且成本有利的制造。对此,阀体例如由由弹性-柔性的塑料制成的注塑件构成。
此外,如优选地所设置的那样,当排出通道的环形的变窄部同时形成排出阀的阀座时,得到特别简单的几何设计方案。
有利地,阀体可轴向密封地与在排出通道中的阀座共同作用,这可靠地排除了在阀体与排出通道之间不期望的高摩擦。
在液体过滤器的一改进方案中设置成,弹性舌与保持凸块有轴向间距地朝向其自由端在外侧各具有另一倒钩形的突起,其中,阀体在打开方向上的轴向运动路径通过突起靠到(Anlaufen)环形的变窄部的下侧处来限制。以此,弹性舌在与变窄部共同作用中获得附加的对于阀体在打开方向上的运动的止挡的功能。
在根据本发明的液体过滤器中,弹性元件代替由弹性舌、备选地可由环形弹簧形成,环形弹簧布置在横向于阀体的轴向的平面中并且可在该平面中变形,其中,环形弹簧在阀体的打开位置中未受载并且具有其最大直径并且处于弹性元件支承部上,并且其中,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与盖相连接的、将力施加到环形弹簧上的至少一个变形元件环形弹簧在盖安装在罩壳处时在其直径上可变小成使得环形弹簧径向上朝向内达到与弹性元件支承部脱离贴靠并且可相对于其与阀体一起在排出通道中在关闭方向上被移动。利用由环形弹簧形成的弹性元件还在与滤芯或盖分离之后可靠地且持久地确保所期望的将阀体保持在其打开位置中的功能。
在此优选地,形成弹性元件的环形弹簧在俯视图中具有菱形的走向,其中,在松弛的状态中环形弹簧以外部的彼此相对而置的两个菱形角(Rautenecke)处于弹性元件支承部上,并且其中,变形元件具有轴向伸延的两个臂,其在盖安装在罩壳处时与内部的另外两个菱形角从里面这里朝向外面扩大地相接合并且由此外部的两个菱形角向内运动地与环形弹簧相接合。在此变形元件是简单的构件,其可容易地实施有必需的机械稳定性(对于环形弹簧的变形是必要的)。不言而喻地,环形弹簧也可具有其它的技术上等同的轮廓形状、例如卵形或椭圆形或六角形或八角形,其中,仅须确保通过匹配地实施的变形元件可使环形弹簧变形成使得其直径在与弹性元件支承部共同作用的区域中足够地变小。
为了还在此保持结构简单,优选地变形元件与滤芯或盖一件式地或固定地相连接。
在带有环形弹簧的液体过滤器的实施方案中,阀体也可具有在其轴向上从其下端出发的一个或多个弹性舌,其在外侧各具有倒钩形的突起,其中,阀体在打开方向上的轴向运动通过突起靠到在排出通道中环形的变窄部的下侧处来限制。保持凸块在此不具有弹性臂,因为其功能在此由环形弹簧承担。
对于液体过滤器的所有之前所说明的实施形式优选地设置成,阀体在上部的朝向盖伸延的区段中实施为竖管,滤芯套到竖管上,并且竖管的内部形成通向净化液体排出部的净化液体通道,其下通道端部具有在径向上指向的嘴口(Muendung),净化液体排出部的同样在径向上伸延的区段联接到嘴口处。阀体的实施为竖管的区段为滤芯提供定心保持并且同时提供用于导出过滤了的液体的流动路径的一部分。
为了在将实施有竖管的阀体安装到过滤器罩壳中时将净化液体通道的嘴口可靠地带到与净化液体排出部相叠,优选地设置成,在阀体的外周缘处和在排出通道的内周缘处布置有定位器件,其在阀体插入排出通道中时在周向上观察将阀体强制引导到这样的相对于排出通道一定的位置中,使得净化液体通道的嘴口与净化液体排出部的联接的区段达到相叠。该定位器件可以是本身已知的实施方案,例如以与在排出通道的内周缘处的裂口共同作用的在阀体处的周缘侧的肋的形式或者以与在排出通道的内周缘处的斜坡共同作用的在阀体处径向上在外的鼻部的形式。在任何情况中,定位器件负责使带有竖管和伸延通过此的净化液体通道的阀体相对于排出通道和相对于过滤器罩壳自动配合地来定位,而操作人员在此不必特别注意。
在维护液体过滤器时随着从过滤器罩壳拆下盖来打开排出阀,以使位于过滤器罩壳中的液体流出。为了在此尽可能避免受污染的液体不期望地进入净化液体通道中,提出,在阀体的外周缘处在净化液体通道的嘴口之下安装或模制有在阀体的打开位置中遮蔽净化液体排出部的凸缘。
在带有环形弹簧的液体过滤器的实施方案中,对于简单的操作适宜的是负责将变形元件自动地带到与环形弹簧相配合地接合。对此,本发明提出,在竖管的外周缘处和在变形元件或滤芯的内周缘处布置有定位器件,其在滤芯套到竖管上时在周向上观察将变形元件强制引导到这样的相对于竖管和相对于环形弹簧一定的位置中,使得变形元件的臂与环形弹簧的内部的菱形角达到相接合。在此,定位器件还又可以是本身已知的实施方案,例如如上面已简短电偶示例性地另外所提及的那样。
在液体过滤器的许多运用情况中期望在过滤元件阻塞时对于液体开启旁通路径,以便即使其那么在例外情况中未被过滤也以液体供应后置的部件。为了该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液体过滤器,在其中布置有带有可轴向移动的阀体的过滤旁通阀,其关闭方向指向盖,其中,在排出阀的阀体与过滤旁通阀的阀体之间布置有压力弹簧,其在盖安装在过滤器罩壳处的情况下同时在其相应的关闭方向上预加载两个阀体。以该方式将附加的过滤旁通阀的功能集成到液体过滤器中,其中,在此所设置的压力弹簧有利地具有双重功能。因此,对于带有排出阀和过滤旁通阀的液体过滤器的实施方案唯一的弹簧也足以在其相应的关闭方向上预加载两个阀。
如果过滤旁通阀的阀体在竖管的上端部区域中被引导并且压力弹簧布置在竖管中且一方面支撑在其处而另一方面支撑在过滤旁通阀的阀体处,那么得到空间上特别有利的布置。压力弹簧由此在没有任何另外的构件的中间连接情况下直接将其力不仅施加到排出阀的阀体上而且到过滤旁通阀的阀体上,这避免由摩擦引起的力损失。
为了在维护根据本发明的液体过滤器时实现对于操作人员尽可能简单的且干净的操作,提出,在盖与滤芯之间设置有第一卡锁连接,在滤芯与排出阀的阀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卡锁连接,并且第一卡锁连接的保持力大于第二卡锁连接的保持力。以此在从过滤器罩壳拆下盖时保确保不仅滤芯并且排出阀的阀体由盖首先带动。然而一旦阀体在打开方向上到达其运动止挡,在滤芯与阀体之间较弱的卡锁连接松开,而在盖与滤芯之间较强的卡锁连接保持存在。由此将滤芯与盖一起从过滤器罩壳移除。之后,可将滤芯与盖松开并且可使清洁的滤芯与盖卡锁。在将盖安装在过滤器罩壳处时使清洁的滤芯与排出阀的阀体卡锁,使得在下一次维护时又可进行之前所说明的过程。
关于此的另一设计方案设置成,这两个卡锁连接构造成允许经由此相连接的部件即盖、滤芯和排出阀的阀体的互相旋转并且同时传递受限制的扭矩。在该设计方案中,可应用实施为螺旋盖的过滤器罩壳的盖。为了将盖安装在过滤器罩壳处螺旋盖的旋转通过卡锁连接被传递到阀体上,以便将阀体在与上面另外所说明的定位器件的共同作用中带到所期望的旋转位置中。一旦定位器件相互进入定位接合中,阀体不再可继续旋转,从而现在使卡锁连接相对于彼此旋转,直到盖到达其最终的关闭位置。
根据本发明,开头所提出的目的的第二解决方案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9的前序部分的液体过滤器、尤其内燃机的油或燃料过滤器实现,其特征在于,在液体过滤器中布置有带有可轴向移动的阀体的过滤旁通阀,其关闭方向指向盖,并且在排出阀的阀体与过滤旁通阀的阀体之间布置有压力弹簧,其在盖安装在罩壳处时同时在其相应的关闭方向上加载两个阀体。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该第二液体过滤器(其除了排出阀之外还具有过滤旁通阀),有利地实现简单的结构,因为对于排出阀的阀体和过滤旁通阀的阀体分别在其关闭方向上的预加载仅需要唯一的共同的弹簧。这减少了所需的单件的数量并且简化了液体过滤器在其制造中的组装,这导致更有利的成本。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液体过滤器此外优选地设置成,排出阀的阀体可松开地与盖或滤芯相连接。以此来实现,在将盖从过滤器罩壳拆下时排出阀的阀体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滤芯在打开方向上被带动,由此实现过滤器罩壳的排空,这允许移除尽可能无液体的滤芯。
为了在之前所说明的过程中确保简单的操作,此外提出,在将盖或滤芯从过滤器罩壳在其轴向上移除时阀体可由盖或由滤芯首先在打开方向上带动直至其打开位置并且然后可自动地从盖或滤芯松开。因此避免了从盖或滤芯手动松开排出阀的阀体。
根据流过液体过滤器的液体的粘度,根据过滤器罩壳的体积和根据排出通道的横截面,在排出阀打开时过滤器罩壳的排空可持续不一样久。为了即使在对于排空必需的较长的时间上也确保过滤器罩壳的完全排空,提出,阀体在其从盖或滤芯松开之后可借助于保持元件保持在其打开位置中。
为了获得排出阀和过滤旁通阀的阀体和共同的预加载阀体的弹簧的有利的且节省空间的布置方案,优选地设置成,阀体在上部的朝向盖伸延的区段中实施为竖管,滤芯套到竖管上,竖管的内部形成通向净化液体排出部的净化液体通道,过滤旁通阀的阀体在竖管的上端部区域中被引导并且压力弹簧布置在竖管中且一方面支撑在其处而另一方面支撑在过滤旁通阀的阀体处。过滤旁通阀的阀座在此可如本身已知的那样构造在滤芯的上端盘中。以该方式将在过滤器罩壳中单件的数量保持得较小,这有助于液体过滤器的简单的装配和可靠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来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以纵剖面显示了在其第一组装期间的状态中以第一实施方案的液体过滤器,
图2以放大图显示了在图1中圈出的细节I,
图3显示了根据图1中的线O-O的剖面,
图4显示了根据图1中的线K-K的剖面,
图5以纵剖面显示了在其组装好的运行状态中图1中的液体过滤器,
图6以放大图显示了在图5中圈出的细节B,
图7显示了根据图5中的线L-L的剖面,
图8以纵剖面显示了在过滤器维护期间的状态中图1中的液体过滤器,
图9以放大图显示了在图8中圈出的细节D,
图10以放大图显示了在图8中圈出的细节E,
图11显示了根据图8中的线M-M的剖面,
图12以纵剖面显示了在过滤器维护期间拆下盖和滤芯的图1中的液体过滤器,
图13以放大图显示了在图12中圈出的细节G,
图14显示了根据图12中的线N-N的剖面,
图15以第一视图显示了液体过滤器的阀体,
图16以旋转了的第二视图显示了阀体,
图17以分解图显示了由液体过滤器的阀体、滤芯、密封件和过滤器罩壳的盖构成的装配单元,
图18以视图显示了由根据图17的部件组装的装配单元,
图19以纵剖面显示了在其组装好的运行状态中的以第二实施方案的液体过滤器,
图20显示了根据图19中的线C-C的剖面,
图21以剖开的视图显示了在过滤器维护期间拆下盖和滤芯的图19中的液体过滤器,
图22以纵剖面显示了图21中的液体过滤器,
图23显示了根据图22中的线G-G的剖面,
图24以剖开的视图显示了在插入滤芯的第一阶段期间的图19中的液体过滤器,
图25以与在图24中相同的图示显示了在插入滤芯的第二阶段期间的液体过滤器,
图26以与在图24和25中相同的图示显示了在插入滤芯的第三阶段期间的液体过滤器,
图27以第一视图显示了根据图19的液体过滤器的阀体,
图28以旋转了的第二视图显示了图27中的阀体,
图29以透视图作为根据图19的液体过滤器的单件显示了变形元件,
图30以俯视图作为根据图19的液体过滤器的单件显示了环形弹簧,
图31以分解图显示了由环形弹簧、阀体、变形元件、滤芯、密封件和盖构成的装配单元,
图32显示了在组装的状态中由根据图31的部件构成的装配单元,
图33以纵剖面在其组装好的运行状态中显示了以第三实施方案的液体过滤器,以及
图34以放大图显示了在图33中圈出的细节B'。
在接下来的附图说明中,始终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在不同的附图中的相同的部件,从而不对于所有附图分别来阐述所有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的图1以纵剖面显示了在其第一组装期间的第一液体过滤器1。液体过滤器1包括过滤器罩壳10,其在其上部中是杯形的并且在上侧利用螺旋盖16在中间安置密封件17'的情况下借助于螺栓连接17可密封地封闭。在过滤器罩壳10的内部中布置有空心柱状的滤芯3,其将过滤器罩壳10的内部分开成未过滤侧11和净化侧12。未过滤侧11与未过滤液体输入部13相连接;净化侧12与净化液体排出部14相连接。此外还存在液体排出通道15,其用于在过滤器维护时排空过滤器罩壳10。
带有未过滤液体输入部13、净化液体排出部14和液体排出通道15的过滤器罩壳10适宜地是由轻质金属制成的压铸件。盖16同样可以是由轻质金属制成的压铸件或者备选地也可以是由塑料制成的注塑件。
滤芯3由空心柱状的、折叠的或卷绕的过滤材料体30构成,其在端侧被下部的端盘31和上部的端盘32包围。在过滤材料体30的内部中布置有支撑格栅30',其在过滤材料体在径向上从外向内被流过时支撑过滤材料体30以免坍塌。
在过滤器罩壳10的下部中,在液体排出通道15的伸延中布置有排出阀2。其包括阀体20,它与模制在排出通道15中的阀座21(其形成通道的变窄部)共同作用。阀体20朝向上构造为竖管25,其在下部的区段中关闭而在上部的区段中实施成格栅形。净化液体通道26(其在其下端处到径向指向外的嘴口26'中结束)伸延通过竖管25的内部。净化液体通道26通过竖管25的格栅形的区段与液体过滤器1的净化侧12处于流动连接中。
滤芯3在其上端盘32的上侧上具有卡锁连接器件39,其在此与在盖16的内侧处的卡锁连接器件19处于卡锁接合中。另外的卡锁连接器件39'模制在上端盘32的下侧处并且在此与在竖管25的上端处的卡锁连接器件29处于卡锁接合中。以该方式来形成预装配的结构单元,其包括盖16、滤芯3和带有竖管25的阀体20,其可作为单元以在图1中所示的方式从上面这里与过滤器罩壳10连接。为了该目的,阀体2被引入罩壳10中并且在其中到液体排出通道15中,直到盖16松动地处于过滤器罩壳10的上边缘上。该状态在图1中示出。
然后通过旋转盖16将它与过滤器罩壳10带到螺旋接合中,由此同时使滤芯3和带有竖管25的阀体20向下运动。
多个、这里四个弹性舌22从阀体20的下端轴向向下延伸。每个弹性舌22在其外侧上各载有保持凸块22'和倒钩形的突起22''。在阀体20在组装液体过滤器1的情况下向下运动时,将弹性舌22在径向向内实现的压缩下轴向向下推动通过阀座21,之后弹性舌22又弹开到其初始位置中。阀座21的上边缘形成弹性元件支承部24,其在根据图1的液体过滤器1的状态中还未具有功能。
净化液体排出部14在径向上伸延并且在液体过滤器1的组装的状态中联接到嘴口26'处。为了嘴口26'和净化液体排出部14在液体过滤器1的装配中可靠地达到相互重叠,在排出通道15中和在阀体20处设置有共同作用的定位器件18和28。定位器件18是在排出通道15的轴向上伸延的裂口,在阀体20处的所属的定位器件28是径向向外伸出的被引导通过该裂口的舌。
在图2中,作为图1中的放大的细节I示出了阀体20的下部区域,其带有过滤器罩壳10的围绕其的部分。在图2中在左边可见定位器件18和28,其在阀体20轴向引入排出通道15中时强制引导嘴口26'与净化液体排出部14相叠。在阀体20的下侧处布置弹性臂22,其在其外侧上分别具有保持凸块22'和突起22''。在根据图1和图2的状态中,阀体20以其弹性舌22刚好伸入排出阀2的阀座21中。
在图2中在右上方还可辨识出在竖管25中的净化液体通道26的嘴口26'的一部分。在嘴口26'之下凸缘27模制到竖管25处,其功能下面还进一步来阐述。
图3显示了根据图1中的线O-O的剖面,其在净化液体排出部14(其在图3的右侧部分中可见)的高度上伸延。带有在此从上面可见的阀体20的排出阀2处于其左边。在其在图3中左侧处模制定位器件28,其与在过滤器罩壳10的内表面处的裂口或槽形的定位器件18共同作用。在与定位器件28相对而置的侧面处可辨识出竖管25的凸缘27。
图4按照根据图1中的线K-K的剖面说明了定位器件18与28的共同作用。在拧紧盖时,其借助于卡锁连接器件将受限制的扭矩传递到阀体20上,从而使阀体20首先与螺旋盖一起旋转。当到达在图4中示出的位置时,在阀体20的外周缘处的定位器件28碰撞到裂口形的定位器件18的一棱边处,由此防止阀体20的进一步旋转。而从现在开始阀体20仅还可在轴向上向下运动,其中,定位器件28在裂口形的定位器件18内继续向下运动。在此,现在盖在卡锁连接器件中相对于阀体20旋转。
在图5中以与在图1中相同的图示、但是现在在其组装好的运行状态中示出液体过滤器1。现在,盖16固定地与过滤器罩壳10旋拧。阀体20到达其关闭位置,在该位置中其密封地贴靠在阀座21处。弹性臂22穿过阀座21伸出,其中,现在不仅保持凸块22'而且突起22''被按压穿过阀座并且处于阀座21之下。现在,嘴口26'与净化液体排出部14完全重叠。
在液体过滤器1的该状态中,通过未过滤液体输入部13可将待过滤的未过滤液体导引到过滤器1的未过滤侧11上。液体从未过滤侧11通过滤芯3的过滤材料体30流至净化侧12,其与在竖管25中的净化液体通道26处于流动连接中。通过净化液体通道26并且然后通过净化液体排出部14将过滤了的净化液体导出。排出阀2在此关闭,从而没有液体流过液体排出通道15。
如由图5且还由图1可见,除了排出阀2之外,液体过滤器1包括过滤旁通阀4,其布置在竖管25和滤芯3的上部区域中。对此,阀体40在竖管25的上端部区域内可轴向移动地被引导。在滤芯3的上端盘32中模制有配合的阀座41,阀体40与其共同作用。通过压力弹簧42在关闭方向上来预加载阀体40并且压向其阀座41。压力弹簧42以其另一端支撑在竖管25中的梯级处,使得弹簧在安装盖16时通过竖管25还将指向其关闭方向的预加载力施加到排出阀2的阀体20上。
在图6中放大地示出了在图5中圈出的细节B。在图6的中央可见阀体20,其在此密封地贴靠在阀座21处。弹性臂21穿过阀座21伸出并且在其外侧上分别载有保持凸块22'和突起22''。在图6的上部中可见带有在其中伸延的净化液体通道26的竖管25的一小区段,净化液体通道26的嘴口26'与净化液体排出部14完全重叠。嘴口26'和净化液体排出部14的该相互重叠通过共同作用的定位器件18和28来确保。
图7以与图4相同的图示示出定位器件18和28的共同作用,其中,这里现在定位器件28到达其在裂口形的定位器件18中的最终位置。在背景中还可辨识出在过滤器罩壳10内的阀体20的外周缘的一小部分。
附图的图8显示了在过滤器维护期间的状态中根据图1的液体过滤器1。为了维护的目的,将盖16从过滤器罩壳10拧下,由此首先使盖16和与其卡锁的过滤元件3以及与此在其方面卡锁的包括竖管25的阀体20相对于过滤器罩壳10向上运动。由此使弹性臂22相对于阀座21向上运动,直到突起22''碰撞在阀座21的下侧处并且锁止阀体20向上继续运动。将盖16从过滤器罩壳10进一步拧松那么导致,在阀体20与过滤元件3之间通过卡锁连接器件29和39'的卡锁连接被自动松开,使得盖16然后仅还带动通过卡锁连接器件19和39相连接的滤芯3。
一旦带有竖管25的阀体20从滤芯3松开,阀体20向下回落一小段路程,然而仅回落直到保持凸块22'处于在阀座21的上侧处的弹性元件支承部24上。只要现在不施加另外的力到阀体20上,其保持该位置,在该位置中排出阀2打开。通过打开的排出阀2,位于过滤器罩壳10的内部中的液体可流出到液体排出通道15中,其例如通向所属的内燃机的油底壳。由于阀体2被保持在打开位置中,较高粘度的液体也具有足够的时间完全从过滤器罩壳10中流出。借助于模制在嘴口26'之下的凸缘47,尽可能防止流出的液体进入净化液体排出部14中。
在图9中放大地示出了在图8中圈出的细节D。在图9的中心可见阀体20,其现在与阀座21有间距,使得排出阀2现在敞开。弹性臂22穿过阀座21。突起22''锁止地贴靠在阀座21的下侧处并且不允许阀体20进一步向上运动。在图9中在上面可见带有净化液体通道26的竖管25的一短区段,其向右过渡到嘴口26'中。凸缘27遮蔽净化液体排出部14很大程度上免于还未过滤的通过液体排出通道15流出的液体的进入。
在图10中放大地示出了在图8中圈出的细节E,其主要示出过滤旁通阀4。在上端盘32中,阀座41构造为中央的穿通部(Durchbrechung),阀体40与其共同作用。只要在未过滤侧11与净化侧12之间的压力差不超过可预设的极限值,通过压力弹簧42将阀体40密封地压到阀座41处。如果超过该极限值,过滤旁通阀4打开并且液体可在绕过过滤材料体的情况下从未过滤侧流向净化侧。
径向上在阀体40外面可见在滤芯与竖管25之间的卡锁连接器件29和39';可松开地将滤芯与盖16相连接的卡锁连接器件19和39处于上端盘32之上。
在图11中显示了根据图8中的线M-M的剖面,其以与图4和7相同的图示说明定位器件18和28的共同作用。尤其图11显示出,定位器件18和28在排出阀2的打开状态中还相对于彼此保持其定位接合,使得带有竖管24的阀体20不能相对于过滤器罩壳10旋转。
图12又以纵剖面显示了前述附图中的液体过滤器1,现在完全移除盖和滤芯。过滤器罩壳10现在朝向上敞开并且是空的。在液体排出通道15中,阀体20处于从阀座21抬起的位置中,从而此外排出阀2打开。在该位置中,阀体20通过保持凸块22'的贴靠被保持在弹性元件支承部24(其模制在阀座21的上侧处)上。因此防止阀体20在关闭方向上自动落回到阀座21上。可能还位于过滤器罩壳10中的液体由此具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敞开的排出阀2和排出通道15流出。通过凸缘27保护净化液体排出部14很大程度上免于未过滤的流出的液体的进入。
阀体40和压力弹簧42作为过滤旁通阀的部件布置在竖管25的上部中,其中,现在在缺少过滤元件和盖的情况下弹簧42松弛。因此,弹簧42也不能将预加载力在排出阀2的关闭方向上施加到排出阀2的阀体20上。在竖管25的上边缘处还可辨识出其卡锁连接器件29,其用于可松开地连接竖管25与过滤元件。
在图13中放大地示出了在图12中圈出的细节G。阀体20又处在图12的中间,其在此与其阀座21有间距,使得排出阀2打开。弹性臂22穿过阀座21,其中,现在保持凸块22'处于在阀座21的上边缘处的弹性元件支承部24上。由此防止阀体20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落到其关闭位置中。
在图13中在左边可辨识出共同作用的定位器件18和28,其负责使净化液体通道26的嘴口26'保持与净化液体排出部14重叠。凸缘27模制在嘴口26'之下。
在图14中又以与在图4、7和11中相同的图示示出定位器件18和28的共同作用。图14说明,在排出阀2的敞开的状态中在保持凸块22'贴靠在弹性元件支承部24处的情况下定位器件18和28也保持相互接合。
图15和16以两个不同的、彼此相对旋转了的视图分别显示了包括竖管25的阀体20。弹性臂22分别以保持凸块22'和突起22''从阀体20的下侧出来。定位器件28以径向弹出的舌或肋的形式进一步在上面处在阀体20的外周缘处。在背景中在图15中可见凸缘27的一部分。净化液体通道26在此不可见地伸延通过竖管25的内部。竖管25的上端实施有卡锁连接器件29。在根据图16的相对于图15旋转的视图中净化液体通道26的嘴口26'也变得可见。
图17以分解图显示了可预装配的结构单元的部件,该结构单元由盖16、密封件17'、滤芯3和包括竖管25的阀体20构成。在此,通过在轴向上将这些部件组装和压在一起直到卡锁连接器件卡入,所提及的部件能够通过其之前已说明的卡锁连接器件相互可松开地连接。
图18显示了由盖16、密封件17'、滤芯3和包括竖管25的阀体20构成的结构单元的如此达到的状态。该预装配的结构单元例如可由供应商来制造和装配并且然后提供给顾客,顾客然后可将它以简单的拧紧过程借助于螺栓连接17与其过滤器罩壳相连接。
图19显示了液体过滤器1的第二实施方案,其中,该液体过滤器1同样具有排出阀2和过滤旁通阀4。根据图19的液体过滤器1在许多部分中与之前所说明的液体过滤器一致。
不同的是在过滤器维护时将阀体20保持在排出阀2的打开位置中的器件的实施方案。为了该目的,这里在阀体29处在其过渡至竖管25的区域中设置有环形弹簧23,其在竖管25的下端部区域中直接在嘴口26'上在外面围绕竖管25。环形弹簧23实施成使得其直径在周缘的区域中可在两个尺寸之间变化。在根据图19的状态中,环形弹簧23的最大外直径最小,使得环形弹簧23配合进入过滤器罩壳10的下部(其形成带有柱形的凹部)中。通过在滤芯3的下侧处与它共同作用的变形元件33来引起环形弹簧23的该形状。在该位置中,阀体20密封地贴靠在其阀座21处,从而现在排出阀2关闭并且液体过滤器1操作准备就绪。
在此,盖16也通过卡锁连接器件19和39与滤芯3可松开地相连接,同样滤芯3通过其竖管25借助于卡锁连接器件29和39'与阀体20可松开地相连接。如上面结合液体过滤器1的第一实施例已说明的那样,卡锁连接器件用于能够由盖16、滤芯3和阀体20预装配一结构单元并且然后与罩壳10相连接。此外,在过滤器1的维护中在旋松盖16时在此也可将滤芯3与盖16一起从罩壳10中取出并且同时为了打开排出阀2将阀体20转移到其打开位置中。
在滤芯3的下端盘31之下,在过滤器罩壳10中模制有弹性元件支承部24,其在阀体20的打开位置中与环形弹簧23共同作用,如下面还进一步所说明的那样。鉴于图19中的另外的附图标记参考前述说明。
图20显示了根据图19中的线C-C的剖面,其中,剖切平面直接在环形弹簧23之上伸延。在图20中环形弹簧23的菱形的轮廓变得特别清楚。在此,环形弹簧23具有两个彼此相对而置的外部的第一菱形角23'和两个彼此同样相对而置的内部的第二菱形角23''。这两个内部的菱形角23''在此与变形元件33、更精确地与其两个臂33'(其通过变形元件33从上向下的轴向移动从里面这里达到与菱形角23''扩宽地接合)相接合。通过环形弹簧23在其菱形角23''处的扩宽,同时这两个第一菱形角23'彼此的间距变小,使得环形弹簧23整体上获得近似方形的形状,其允许环形弹簧23与阀体20一起向下推入过滤器罩壳10的容纳阀体20和环形弹簧23的区域中。
净化液体通道26(其通到在此仅在罩壳10之外部分地从外面可见的净化液体排出部14中)在阀体20的中间伸延。
在图20中左边可见共同作用的定位器件18和20。
图21以剖开的视图显示了在其维护期间的一状态中的液体过滤器1,在其中拆下了盖16和滤芯3。如上面已说明的那样,在拧松盖16时滤芯3和阀体20被朝向上带动。一旦在阀体20的弹性臂22处的突起22''碰到阀座21的下侧,带有竖管25的阀体20不再能继续向上运动并且带有竖管25的阀体20从滤芯3松开,而在滤芯3与盖16之间的连接继续保持存在。卡锁连接的保持力对此相应地不同地来实施。
在旋松盖16的第一阶段中,阀体20相对于过滤器罩壳10到达抬起的位置中,直到环形弹簧23位于弹性元件支承部24之上并且突起22''贴靠在阀座21的下侧处。在盖16与滤芯3一起还向上继续运动的情况下,变形元件33以其臂33'达到与环形弹簧23的内部的菱形角23''脱离接合,由此,环形弹簧23松弛并且在该意义中变形,即外部的菱形角23'向外移,而内部的菱形角23''向内移。由此在外部的菱形角23'上的环形弹簧23的直径被测量得更大并且环形弹簧23那么可在带有其竖管25的阀体20从滤芯3松开之后置于弹性元件支承部24上。以该方式,环形弹簧23将带有竖管25的阀体20保持在提高的在图21中示出的位置中,在该位置中排出阀2打开并且被保持打开。位于罩壳10中的液体现在可通过敞开的排出阀2和液体排出通道15流出。
负责使嘴口26'与净化液体排出部14相关联的定位器件18和28在排出阀2的敞开的位置中也保持相互接合。
为了在将滤芯3套到竖管25上时在周向上观察相对于环形弹簧23适合接合地引导与滤芯3相连接的或成一体的带有其臂33'的变形元件33,在竖管23的外周缘处设置有另外的定位器件28',其在此具有总共四个彼此对称地布置的分别成对地向下倾斜地向彼此行进的螺旋区段的形式。在将滤芯3套到竖管25上时,变形元件33的臂33'在周向上观察可在任意位置中绕到定位器件28'上,但是然后在向下继续运动时被强制地引导到相对于环形弹簧23的内部的菱形角23''适合接合的位置中。
在竖管25的上端处可见其卡锁连接器件29。在竖管25的上端部区域的内部中来引导过滤旁通阀4的阀体40。在其之下布置压力弹簧42。因此在此拆下了罩壳10的盖,弹簧42松弛并且既不将力施加到过滤旁通阀4的阀体40上也不施加到排出阀2的阀体20上。
在图22中现在以纵剖面显示了在根据图21的状态中的液体过滤器1。排出阀2打开,因为阀体20现在与其阀座21有间距。环形弹簧23以其外部的菱形角23'处于弹性元件支承部24上并且由此将带有竖管25的阀体20保持于在图22中示出的抬起的位置中。因此还使排出阀2保持敞开。
图23显示了根据图22中的线G-G的剖面,其中,观察环形弹簧23和支撑且引导其的弹簧引导凸缘25'。环形弹簧23在此松弛,因为其与变形元件33脱离接合。由此,外部的菱形角23'处于径向向外移动的位置中,在该位置中其处于弹性元件支承部24上。在此阻止阀体20向下在排出阀2的关闭方向上的运动。
图24以剖开的视图显示了在将过滤元件3插入过滤器罩壳10中的第一阶段期间的液体过滤器1。在下端盘31的下侧处布置带有其轴向伸出的臂33'的变形元件33,臂33'在此已绕到螺旋形的定位器件28'上。环形弹簧23还具有其放松的位置,在该位置中外部的菱形角23'处于弹性元件支承部24上。
在图25中滤芯3还继续向下运动,其中,变形元件33的臂33'现在到达其相对于环形弹簧23的内部的菱形角23''适合接合的位置,但是尚未与环形弹簧23相接合。因此,环形弹簧23的外部的菱形角23'一如既往地处于弹性元件支承部24上。
在图26中,滤芯3、变形元件33及其臂33'还继续轴向向下运动,由此现在臂33'与环形弹簧23的内部的菱形角23''相接合。由此,环形弹簧23在其菱形角23''处被扩宽,这导致,环形弹簧23的另外两个菱形角23'的间距变小成使得外部的菱形角23'不再处于弹性元件支承部24上。通过环形弹簧23的该变形取消了其对于阀体20的保持功能并且现在可使阀体20与滤芯3和必要时上侧的盖一起还继续向下移动,直到阀体20密封地贴靠在其阀座21处。在该位置中,排出阀2又关闭并且嘴口26'又与净化液体排出部14完全重叠。
在图27和28中以两个不同的视图示出了液体过滤器1的最后所说明的示例的阀体20。弹性臂23(其在此仅具有倒钩形的突起22''、然而未承载保持凸块)从阀体20向下延伸。其功能在此由所属的在图27和28中尚未安装在阀体20处的环形弹簧23承担。嘴口26处于阀体20之上。弹簧引导凸缘25'处于嘴口26之上,斜坡形的定位器件28'又在弹簧引导凸缘25'之上模制在竖管25的外周缘处。在图28中也可见以径向伸出的舌的形式的与嘴口26'相对而置的定位器件28。在竖管25处在顶部可见其卡锁连接器件29。与前述实施例相一致,竖管25仅在其下部区域中关闭,而其在其主要的上部中是格栅形的,以允许过滤了的液体的阻力少的进入。有利地,包括竖管25的整个阀体20可与模制在其处的所有另外的元件一件式地作为注塑件由塑料来制造。
图29作为单件显示了变形元件33,其具有空心柱状的、穿孔的且设有卡锁元件的基体,其可卡锁到滤芯3的下侧处。这两个轴向臂33'从基体在周向上彼此相对而置地为了环形弹簧23的变形向下延伸。
在图30以从上斜方的俯视图示出了环形弹簧23,其中,在此清楚可见环形弹簧23的菱形形状。在此缺乏与变形元件33的接合,环形弹簧23松弛,由此在这两个外部的菱形角23'之间的间距大于在这两个内部的菱形角23''之间的间距。当其将带有竖管25的阀体20保持在排出阀2的敞开的位置(在该位置中外部的菱形角23'处于弹性元件支承部24上)中时,环形弹簧23占据该松弛的状态。
图31以与图17相同的图示方式在分解图中显示了可预装配的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包括盖16、密封件17'、带有变形元件33的滤芯3,包括竖管25的阀体20和环形弹簧23。为了将这些部件预装配成预装配的结构单元,将这些部件在轴向上组装和压在一起直到卡锁连接器件卡入参与的部件之间就足够,其中,在此仅可见在滤芯3的上端盘32处的卡锁连接器件39和在阀体20的竖管25的上端处的卡锁连接器件29。将环形弹簧23夹持在阀体20处地直接保持在弹簧引导凸缘25'之下。
在图32中,预装配的结构单元完全组装在一起,其中,现在前述各个构件可松开地相互连接。通过将结构单元在轴向上以阀体20在前引入罩壳10中并且然后通过螺栓连接17将盖16与过滤器罩壳10拧在一起,可将该预装配的结构单元整体与过滤器罩壳10相连接。
在图33中示出了液体过滤器1的第三实施例,其尽可能与根据图1至18的第一实施例相一致地来参照其说明。
在根据图33的示例中不同的是,在此从阀体20轴向向下伸延的弹性臂22分别仅具有倒钩形的突起22''、但是不具有保持凸块。在此也不设置环形弹簧作为保持元件。因此在液体过滤器1的该示例中,在拆下盖16和滤芯3维护时使排出阀2仅打开如阀体20通过竖管27保持与滤芯3卡锁接合那么久。在突起22''靠到阀座21的下侧之后,阀体20从滤芯3松开并且然后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落。因为这里当滤芯3从过滤器罩壳10取下时不保持排出阀2敞开,根据图33的液体过滤器1尤其适合于带有较低粘度的液体,其非常快地从过滤器罩壳10流出。
在根据图33的示例中,除了排出阀2之外还在竖管27的上部区域中又设置有过滤旁通阀4,其实施方案相应于之前已说明的示例。压力弹簧42以其上端支撑在过滤旁通阀4的阀体40处而以其下端支撑在竖管25中的一梯级处并且因此支撑在阀体20处。由此,当插入滤芯3并且装上盖16时,唯一的共同的压力弹簧42产生作用在两个阀2和4的关闭方向上的预加载力。通过在安装盖16时阀座41在上端盘31中压到阀体40上并且使其在轴向上向下移动一定的路程,产生压力弹簧42的张紧。
最后,图34以放大图显示了在图33中圈出的细节B'。排出阀2的阀体20密封地贴靠在其阀座21处。在此,定位器件18和28相互接合,以将在竖管25中的净化液体通道26的嘴口26'带到且保持与在径向上伸延的净化液体排出部14精确重叠。带有相应的突起22''的弹性臂23穿过阀座21伸到液体排出通道15中。
附图标记清单
1 液体过滤器
10 过滤器罩壳
11 未过滤侧
12 净化侧
13 未过滤液体输入部
14 净化液体排出部
15 液体排出通道
16 盖
17 在10与16之间的螺栓连接
17' 密封件
18 在15中的定位器件
19 在16处的卡锁连接器件
2 排出阀
20 阀体
21 阀座/变窄部
22 弹性舌
22' 保持凸块
22" 倒钩形的突起
23 环形弹簧
23' 外部的菱形角
23" 内部的菱形角
24 弹性元件支承部
25 竖管
25' 弹簧引导凸缘
26 在25中的净化液体通道
26' 26的嘴口
27 在26'之下在20处的凸缘
28,28' 在20处、在25处的定位器件
29 在20处的卡锁连接器件
3 滤芯
30 过滤材料体
30' 在30中的支撑格栅
31 下端盘
32 上端盘
33 变形元件
33' 33的臂
39,39' 在3处与19、与29的卡锁连接器件
4 过滤旁通阀
40 4的阀体
41 4的阀座
42 压力弹簧。

Claims (26)

1.一种液体过滤器(1),其具有在运行中竖立地布置的过滤器罩壳(10)和可更换地安置在其中的空心柱状的滤芯(3),其中,所述过滤器罩壳(10)具有未过滤液体输入部(13)、净化液体排出部(14)和液体排出通道(15)并且在运行中借助于可拆卸的上侧的盖(16)来封闭,其中,在所述排出通道(15)中布置有排出阀(2),其阀体(20)在所述排出通道(15)中轴向受限制地能够在封闭所述排出通道(15)的关闭位置与开启所述排出通道(15)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阀体(20)可松开地与所述盖(16)或所述滤芯(3)相连接,其中,在盖(16)安装在所述过滤器罩壳(10)处时所述盖(16)直接或通过所述滤芯(3)将所述阀体(20)压到封闭所述排出通道(15)的所述关闭位置中,并且其中,在将所述盖(16)从所述过滤器罩壳(10)在其轴向上移除时所述阀体(20)能够由所述盖(16)或由所述滤芯(3)首先在打开方向上带动直至其打开位置并且然后能够从所述盖(16)或滤芯(3)松开并且借助于保持元件能够保持在其打开位置中,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元件由至少一个弹性元件形成,所述弹性元件通过其弹力在所述阀体(20)的打开位置中自动地弹开并且以将所述阀体(20)保持在其打开位置中的方式达到贴靠到弹性元件支承部(24)处并且其通过力的施加被压缩并且由此以允许所述阀体(20)在关闭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被带到与所述弹性元件支承部(24)脱开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压缩所述保持元件的力能够通过在阀体(20)的关闭方向上施加轴向的推力到所述滤芯(3)上或者到所述阀体(20)上而产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是所述阀体(20)的部分或者与其相连接并且所述弹性元件支承部(24)作为所述过滤器罩壳(10)的部分或者作为与所述过滤器罩壳(10)相连接的部件布置在所述排出通道(15)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由在所述阀体(20)的轴向上从其下端出发的一个或多个弹性舌(22)形成,所述弹性舌在其外侧处各具有至少一个保持凸块(22'),并且所述弹性元件支承部(24)由所述弹性舌(22)伸延通过的所述排出通道(15)的环形的变窄部(21)的上侧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通道(15)的环形的变窄部(21)同时形成所述排出阀(2)的阀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舌(22)与所述保持凸块(22')有轴向间距地朝向其自由端在外侧各具有另一倒钩形的突起(22''),其中,所述阀体(20)在打开方向上的轴向运动路径通过所述突起(22'')靠到环形的所述变窄部(21)的下侧处来限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由环形弹簧(23)形成,所述环形弹簧布置在横向于所述阀体(20)的轴向的平面中并且能够在所述平面中变形,其中,所述环形弹簧(23)在所述阀体(20)的打开位置中未受载并且具有其最大直径并且处于所述弹性元件支承部(24)上,并且其中,通过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盖(16)相连接的将力施加到所述环形弹簧(23)上的至少一个变形元件(33)在所述盖(16)安装在所述罩壳(10)处时能够使所述环形弹簧(23)在其直径上变小成使得所述环形弹簧(23)径向上朝向内达到与所述弹性元件支承部(24)脱离贴靠并且能够相对于其与所述阀体(20)一起在所述排出通道(15)中在关闭方向上被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弹性元件的所述环形弹簧(23)在俯视图中具有菱形的走向,其中,在松弛的状态中所述环形弹簧(23)以外部的彼此相对而置的两个菱形角(23')处于所述弹性元件支承部(24)上,并且其中,所述变形元件(33)具有轴向伸延的两个臂(33'),其在所述盖(16)安装在所述罩壳(10)处时以使内部的另外两个菱形角(23'')从里面这里朝向外面扩大并且由此使外部的两个菱形角(23')向内运动的方式与所述环形弹簧(23)相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元件(33)与所述滤芯(3)或所述盖(16)一件式地或固定地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0)具有在其轴向上从其下端出发的一个或多个弹性舌(22),其在外侧各具有倒钩形的突起(22''),其中,所述阀体(20)在打开方向上的轴向运动路径通过所述突起(22'')靠到在所述排出通道(15)中环形的变窄部(21)的下侧处来限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0)在上部的朝向所述盖(16)伸延的区段中实施为竖管(25),所述滤芯(3)套到所述竖管(25)上,并且所述竖管(25)的内部形成通向所述净化液体排出部(14)的净化液体通道(26),其下面的通道端部具有在径向上指向的嘴口(26'),所述净化液体排出部(14)的同样在径向上伸延的区段联接到所述嘴口(26')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体(20)的外周缘处和在所述排出通道(15)的内周缘处布置有定位器件(18和28),其在所述阀体(20)插入所述排出通道(15)中时在周向上观察将所述阀体(20)强制引导到这样的相对于所述排出通道(15)一定的位置中,使得所述净化液体通道(26)的嘴口(26')达到与所述净化液体排出部(14)的联接的区段相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体(20)的外周缘处在所述净化液体通道(26)的嘴口(26')之下安装或模制有在所述阀体(20)的打开位置中遮蔽所述净化液体排出部(14)的凸缘(27)。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0)在上部的朝向所述盖(16)伸延的区段中实施为竖管(25),所述滤芯(3)套到所述竖管(25)上,并且所述竖管(25)的内部形成通向所述净化液体排出部(14)的净化液体通道(26),其下面的通道端部具有在径向上指向的嘴口(26'),所述净化液体排出部(14)的同样在径向上伸延的区段联接到所述嘴口(26')处,并且,在所述竖管(25)的外周缘处和在所述变形元件(33)或所述滤芯(3)的内周缘处布置有定位器件(28'),其在所述滤芯(3)套到所述竖管(25)上时在周向上观察将所述变形元件(33)强制引导到这样的相对于所述竖管(25)且相对于所述环形弹簧(23)一定的位置中,使得所述变形元件(33)的臂(33')达到与所述环形弹簧(23)的内部的菱形角(23'')相接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体过滤器中布置有带有可轴向移动的阀体(40)的过滤旁通阀(4),其关闭方向指向所述盖(16),并且在所述排出阀(2)的阀体(20)与所述过滤旁通阀(4)的阀体(40)之间布置有压力弹簧(42),其在盖(16)安装在所述罩壳(10)处时同时在其相应的关闭方向上预加载两个阀体(20和40)。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体过滤器中布置有带有可轴向移动的阀体(40)的过滤旁通阀(4),其关闭方向指向所述盖(16),并且在所述排出阀(2)的阀体(20)与所述过滤旁通阀(4)的阀体(40)之间布置有压力弹簧(42),其在盖(16)安装在所述罩壳(10)处时同时在其相应的关闭方向上预加载两个阀体(20和40),并且,所述过滤旁通阀(4)的阀体(40)在所述竖管(25)的上端部区域中被引导并且所述压力弹簧(42)布置在所述竖管(25)中且一方面支撑在所述竖管(25)处而另一方面支撑在所述过滤旁通阀(4)的阀体(40)处。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16)与所述滤芯(3)之间设置有第一卡锁连接(19,39),在所述滤芯(3)与所述排出阀(2)的阀体(20)之间设置有第二卡锁连接(29,39'),并且所述第一卡锁连接(19,39)的保持力大于所述第二卡锁连接(29,39')的保持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这两个卡锁连接(19,39;29)构造成允许经由此相连接的部件的互相旋转且同时传递受限制的扭矩。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过滤器(1)是内燃机的油或燃料过滤器。
20.一种液体过滤器(1),其带有在运行中竖立地布置的过滤器罩壳(10)和可更换地安置在其中的空心柱状的滤芯(3),其中,所述过滤器罩壳(10)具有未过滤液体输入部(13)、净化液体排出部(14)和液体排出通道(15)并且在运行中借助于可拆卸的上侧的盖(16)来封闭,其中,在所述排出通道(15)中布置有排出阀(2),其阀体(20)在所述排出通道(15)中轴向受限制地能够在封闭所述排出通道(15)的关闭位置与开启所述排出通道(15)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盖(16)安装在所述过滤器罩壳(10)处时所述阀体(20)被压到封闭所述排出通道(15)的所述关闭位置中,并且其中,在将所述盖(16)从所述过滤器罩壳(10)在其轴向上移除时所述阀体(20)能够在打开方向上由所述盖(16)或由所述滤芯(3)带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体过滤器(1)中布置有带有可轴向移动的阀体(40)的过滤旁通阀(4),其关闭方向指向所述盖(16),并且,在所述排出阀(2)的阀体(20)与所述过滤旁通阀(4)的阀体(40)之间布置有压力弹簧(42),其在盖(16)安装在所述罩壳(10)处时同时在其相应的关闭方向上预加载两个阀体(20和40)。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液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阀(2)的阀体(20)可松开地与所述盖(16)或所述滤芯(3)相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盖(16)或所述滤芯(3)从所述过滤器罩壳(10)在其轴向上移除时,所述阀体(20)能够由所述盖(16)或由所述滤芯(3)首先在打开向上带动直至其打开位置并且然后能够自动地从所述盖(16)或滤芯(3)松开。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液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0)在其从所述盖(16)或滤芯(3)松开之后借助于保持元件能够保持在其打开位置中。
24.根据权利要求20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0)在上部的朝向所述盖(16)伸延的区段中实施为竖管(25),所述滤芯(3)套到所述竖管上,所述竖管(25)的内部形成通向所述净化液体排出部(14)的净化液体通道(26),所述过滤旁通阀(4)的阀体(40)在所述竖管(25)的上端部区域中被引导并且所述压力弹簧(42)布置在所述竖管(25)中且一方面支撑在所述竖管(25)处而另一方面支撑在所述过滤旁通阀(4)的阀体(40)处。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液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0)在其从所述盖(16)或滤芯(3)松开之后借助于以在所述阀体(20)的轴向上从其下端出发的一个或多个弹性舌(22)的形式的弹性元件能够保持在其打开位置中,所述弹性舌(22)在其外侧处各具有至少一个保持凸块(22')。
26.根据权利要求20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过滤器(1)是内燃机的油或燃料过滤器。
CN201280049403.4A 2011-08-08 2012-06-14 带有排出阀的液体过滤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580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080617.2 2011-08-08
DE102011080617A DE102011080617A1 (de) 2011-08-08 2011-08-08 Flüssigkeitsfilter mit Ablassventil
PCT/EP2012/061247 WO2013020742A1 (de) 2011-08-08 2012-06-14 Flüssigkeitsfilter mit ablassventi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58022A CN103958022A (zh) 2014-07-30
CN103958022B true CN103958022B (zh) 2015-10-14

Family

ID=46514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940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58022B (zh) 2011-08-08 2012-06-14 带有排出阀的液体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31232B2 (zh)
EP (1) EP2741837B1 (zh)
CN (1) CN103958022B (zh)
DE (1) DE102011080617A1 (zh)
WO (1) WO20130207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9601A (zh) * 2014-02-26 2014-07-02 宁波斯达弗液压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自封磁性过滤装置
DE102015103662A1 (de) * 2015-03-12 2016-09-15 Hengst Se & Co. Kg Filter mit einem Filterumgehungsventil und Filtereinsatz dafür
DE102015012473A1 (de) 2015-09-29 2017-03-30 Mann + Hummel Gmbh Filterelement mit Zentralelement für ein Filtersystem
EP3249184B1 (en) 2016-05-23 2018-07-18 Hengst SE Oil filter cartridge and housing for an oil filter cartridge
DE102017010420A1 (de) * 2017-11-10 2019-05-16 Mann+Hummel Gmbh Filterelement mit drehbar gelagertem Dichtungselement für die Ablauföffnung eines Filtergehäuses sowie Filtersystem
CN112312990B (zh) * 2018-06-22 2022-08-09 沃尔沃卡车集团 过滤器元件、包括这种过滤器元件的液体过滤装置以及包括这种液体过滤装置的车辆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69326B1 (en) * 1999-09-17 2003-05-27 Ing. Walter Hengst Gmbh & Co. Kg Fluid filter with a central component which can be assembled
CN101472623A (zh) * 2006-05-10 2009-07-01 亨格斯特有限及两合公司 在净化侧的流动通道中的具有止回阀的液体过滤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59960B4 (de) * 1998-12-29 2006-12-07 Mahle Filtersysteme Gmbh Flüssigkeitsfilter
EP1137470B1 (de) * 1999-09-09 2008-02-27 Hengst GmbH & Co. KG Fluidfilter mit gehäusefestem ablassdom
DE29921168U1 (de) * 1999-12-02 2001-04-05 Hengst Walter Gmbh & Co Kg Flüssigkeitsfilter mit demontierbarem, zentralen Bauteil, mit zusätzlichem Haltebauteil
DE10038531A1 (de) 2000-08-08 2002-02-21 Mann & Hummel Filter Flüssigkeitsfilter
JP4012408B2 (ja) * 2002-02-12 2007-11-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オイルフィルタ
DE102004058885B4 (de) * 2004-12-06 2016-12-22 Mann + Hummel Gmbh Füssigkeitsfilt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69326B1 (en) * 1999-09-17 2003-05-27 Ing. Walter Hengst Gmbh & Co. Kg Fluid filter with a central component which can be assembled
CN101472623A (zh) * 2006-05-10 2009-07-01 亨格斯特有限及两合公司 在净化侧的流动通道中的具有止回阀的液体过滤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41837B1 (de) 2017-08-23
CN103958022A (zh) 2014-07-30
DE102011080617A1 (de) 2013-02-14
US20140190881A1 (en) 2014-07-10
WO2013020742A1 (de) 2013-02-14
EP2741837A1 (de) 2014-06-18
US9731232B2 (en) 2017-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58022B (zh) 带有排出阀的液体过滤器
JP5933572B2 (ja) フィルタ及びエレメント本体
CN104245084B (zh) 具有弹出装置的过滤设备
US10159918B2 (en) Filter having a filter bypass valve, and filter cartridge therefor
JP2014502326A5 (zh)
US8157107B2 (en) Filter with bayonet coupling to cover
EP2190556B1 (de) Filtereinrichtung
US9023203B2 (en) Liquid filter
EP2720771B1 (de) Flüssigkeitsfilter mit einem exzentrischen flüssigkeitsablasskanal
CN107405550B (zh) 过滤设备
US9731235B2 (en) Filter appliance
CN101903076B (zh) 液体过滤器
US9644508B2 (en) Liquid filter with a filter bypass valve and with a central discharge duct, and filter insert for a liquid filter
WO2014082762A1 (de) Filter, filterelement, filtergehäuse und ablassvorrichtung eines filters
WO2017134025A1 (de) Filterelement eines flüssigkeitsfilters und flüssigkeitsfilter
EP2808069B1 (de) Filter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Flüssigkeitsfilter
US20140027366A1 (en) Top load filter with exterior drain actuation
WO2012104221A1 (de) Wechselfilter und filterkopf eines filters
US20150231539A1 (en) Filter System and Filter Element having a Coupling Device and Locking Device
DE202007017980U1 (de) Filterpatrone und Ölfilter eines Verbrennungsmotors
EP2910290B1 (de) Flüssigkeitsfilter
EP3727641B1 (de) Filtersystem mit rückschlagventil und filterelement
EP2172272B1 (de) Zentrifugalabscheider zur Abscheidung von Schmutzteilchen in Fluiden
EP2711065A1 (de) Hohlzylindrisches Filterelement für einen Flüssigkeitsfilter
WO2009034069A1 (de) Wechselfil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