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7251B -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7251B
CN103947251B CN201380003921.7A CN201380003921A CN103947251B CN 103947251 B CN103947251 B CN 103947251B CN 201380003921 A CN201380003921 A CN 201380003921A CN 103947251 B CN103947251 B CN 1039472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uplink sub
channel
mobile terminal
ra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39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47251A (zh
Inventor
陈东
徐小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2/08331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4063293A1/zh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4209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35439B/zh
Priority to CN201380003921.7A priority patent/CN1039472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47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7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472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72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小区中上行信道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的带宽小于所述小区的下行信道的下行载波的带宽;向移动终端发送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以便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可使得移动终端基于带宽小于下行载波的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提高上行数据吞吐量。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例如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System,UMTS)中,可利用窄带宽来满足不同带宽需求的应用场景,使得移动终端(UE)可以窄带宽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从而可提高通信系统的上行吞吐量。
现有通信技术中,通常是将通信系统中具有大带宽的基站小区A,划分成多个小带宽的小区A1,即将基站小区的带宽S划分为多个小带宽S1,使得各小区A1以小带宽S1来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其中小区中下行信道的下行带宽与上行信道的上行带宽相同,即上行信道的上行载波和下行信道的下行载波的带宽相同。这样,基站与UE通信时,是基于小区A1的小带宽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从而可提高通信系统中UE的上行吞吐量。
但是,现有将大带宽的基站小区划分为多个小带宽的小区时,系统需要维护小区的数量增多,增加系统维护成本;同时,小区的增多,使得移动UE的小区切换频繁,增加小区切换的系统资源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可克服现有将大带宽小区划分成多个小带宽小区所存在的因小区数量增加而带来的系统维护成本升高以及小区切换的系统资源消耗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确定小区中上行信道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的带宽小于所述小区的下行信道的下行载波的带宽;
向移动终端发送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以便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小区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的带宽小于所述小区的下行信道的下行载波的带宽;
在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载波配置信息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小区中上行信道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的带宽小于所述小区的下行信道的下行载波的带宽;
配置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以便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配置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小区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的带宽小于所述小区的下行信道的下行载波的带宽;
上行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装置,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通信装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中,移动终端可基于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中的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且上行子载波的带宽小于下行载波的带宽,这样,在一个通信小区内,移动终端就可以在小带宽的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从而可提高上行数据的吞吐量,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同时,也可避免现有通过将大带宽小区分成小带宽小区带来的系统维护及资源浪费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十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一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二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三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十四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五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十六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无线通信方法可应用于任意通信系统,例如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移动通信系统中,为通信小区中移动终端发送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子载波,使得移动终端可以带宽小于小区的下行载波的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本实施例将以在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应用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通信小区内的网络设备,本实施例中为网络控制节点,例如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Controller,RNC),可通过小区基站向小区内的移动终端发送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以便移动终端可基于该配置信息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网络控制节点确定小区中上行信道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该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该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的带宽小于小区的下行信道的下行载波的带宽;
步骤102、网络控制节点向移动终端发送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以便移动终端从该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本实施例中,步骤102中网络控制节点发送的配置信息中可包括多个或一个上行子载波,当移动终端接收到的配置信息中包括有多个上行子载波时,移动终端就可以可随机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或者基于历史使用的上行子载波信息或其他的信息确定一个上下子载波;而当而移动终端接收到该配置信息中仅包括一个上行子载波时,就可以直接利用该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本实施例中,步骤102中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具体可以包括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上行信令或上行业务等信息。
本实施例中,网络控制节点上可预先配置小区中上行信道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该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可包括至少以下信息中的一个:上行子载波的个数、各上行子载波的频点、各上行子载波的索引号、以及上行子载波的带宽等信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的上行子载波带宽是指通信系统中上行子载波的频率范围表示。
具体地,上述的上行子载波具体可以是指包括频点和带宽大小的信息,或者,也可以是指包括频点、带宽大小以及子载波索引号的信息等;或者,也可以是指包括上行子载波的个数、子载波索引号的信息;或者,也可以是包括上行子载波的频点列表;或者,当网络控制节点已经向移动终端发送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后,且指示上行子载波的信息包括有载波索引号后,网络控制节点也可仅向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指示上行子载波的载波索引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移动终端可基于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中的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且上行子载波的带宽小于下行载波的带宽,这样,在一个通信小区内,移动终端就可以在小带宽的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从而可提高上行数据的吞吐量,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同时,也可避免现有通过将大带宽小区分成小带宽小区带来的系统维护及资源浪费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步骤101中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的组合:上行载波的频点、上行子载波的带宽、上行信道的无线帧的长度、上行子载波和/或下行子载波的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简称TTI)信息。
其中,上行子载波和/或下行子载波的传输时间间隔信息可以针对不同的信道配置不同的值,上行子载波与下行子载波的传输时间间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存在2个上行子载波和1个下行载波,该下行载波的带宽大于2个上行子载波的带宽,则可以进行如下配置:下行的无线帧的长度为10ms,下行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igh Speed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HS-DSCH)的子帧为2ms,上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简称DPCCH)、上行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edicatedPhysical Data Channel,简称DPDCH)、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igh Speed DedicatedPhysical Control Channel,简称HS-DPCCH)、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nhanced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简称E-DPDCH)、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Enhanced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简称E-DPCCH)的最小TTI子帧为4ms,15个随机接入时隙的周期为40ms,无线帧的长度为20ms。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上下行的载波的无线帧长度的指示方式可以是指示上行子载波信道和/或下行子载波信道的无线帧或子帧的长度值,或者,指示上行子载波信道的无线帧或子帧的长度相对下行子载波信道的无线帧或子帧的长度的比例因子,和/或,下行子载波信道的无线帧或子帧的长度相对上行子载波信道的无线帧或子帧的长度的比例因子。当UE接收到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时,可以根据所述无线帧或子帧的长度进行上行接入或下行接收。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无线通信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网络控制节点确定小区中上行信道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该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以及上行子载波对应的子载波指示信息,其中,该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的带宽小于小区的下行信道的下行载波的带宽,子载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行子载波的状态;
步骤202、网络控制节点向移动终端发送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以便移动终端可基于子载波指示信息在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本实施例中,网络控制节点在通过基站向移动终端发送载波配置信息时,可同时携带与上行子载波对应的子载波指示信息,该子载波指示信息具体可为表示上行子载波负荷情况的值,或者表示随机接入冲突概率的值,或者表示上行子载波优先级的信息。该指示信息可以表示上行子载波在小区通信时的状态,以便移动终端可基于该上行子载波的状态,以确定最优的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例如,对于子载波指示信息为优先级的信息,在确定子载波时,可选择优先级高的子载波作为移动终端上传数据的上行子载波;再例如,若子载波指示信息为载波负荷情况的值,在确定子载波时,则选择负荷最小的子载波等作为移动终端上传数据的上行子载波;又例如,若子载波指示信息为随机接入冲突概率的值,在确定子载波时,则选择随机接入冲突概率低的子载波作为移动终端上传数据的上行子载波。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信道可以是随机接入信道(Radom Access Channel,RACH)、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Common E-DCH,Common EnhancedDedicated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DPCCH)、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DPDCH)、增强的上行专用信道的专用物理控制信道(Enhanced uplink DCH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E-DPCCH)、增强的上行专用信道的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CH 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E-DPDCH)和用于高速下行共享信道的上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uplink for HS-DSCH,HS-DPCCH)中的至少之一。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移动终端可根据自身的不同状态确定所需的上行信道,且在确定上行信道后,即可基于上述步骤202确定上行子载波,以便在确定的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例如,移动终端在空闲状态或小区前向接入信道(CELL-FACH)状态没有上行发送资源且需要进行上行数据发送时,就可以确定随机接入信道或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来接入小区,并在确定好接入信道后,确定一上行载波,以在该上行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实际应用中,也可先确定上传数据的上行载波,再确定需要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随机接入信道。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移动终端上可预先设置上述哪种上行信道可采用网络控制节点下发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中的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发送,或者,网络控制节点也可为移动终端下发可选择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中的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信道。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移动终端除了可以子载波指示信息来确定子载波外,也可随机选择来确定子载波,此时,网络控制节点下发的子载波配置信息中,就可以不携带子载波指示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以随机接入信道或增强随机接入信道接入小区时,网络控制节点在下发随机接入信道或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时,也可为每个随机接入信道或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分配对应的上行子载波,并将配置信息中上行子载波与随机接入信道或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一起发送给移动终端。下面将以具体实例进行说明。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网络控制节点可在向移动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道时,为随机接入信道分配对应的上行子载波,这样,移动终端就可以选择随机接入信道接入小区时,在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网络控制节点确定小区中上行信道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该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该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的带宽小于小区的下行信道的下行载波的带宽;
步骤302、网络控制节点为每条随机接入信道分配对应的上行子载波;
步骤303、网络控制节点向移动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道时,发送与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以便移动终端基于随机接入信道接入小区时,在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随机接入信道(Radom Access Channel,RACH)也称公共信道,是网络控制节点下发的用于移动终端随机接入小区时的信道,移动终端可基于该随机接入信道接入到小区。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网络控制节点为每条随机接入信道分配对应的上行子载波超过一个时,移动终端可以从多个上行子载波中随机选择一个上行子载波。
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302中,还可为每条随机接入信道的上行子载波分配子载波指示信息,该子载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的状态,相应地,上述步骤303在向移动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道时,发送与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及子载波指示信息。这样,移动终端就可以基于子载波指示信息确定接入小区的随机接入信道,并在确定接入小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其中,子载波指示信息为表示上行子载波负荷情况的值,或者表示随机接入冲突概率的值,或者表示上行子载波优先级的信息。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与上述图3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网络控制节点也可为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分配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以便移动终端基于该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具体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网络控制节点确定小区中上行信道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该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该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的带宽小于小区的下行信道的下行载波的带宽;
步骤402、网络控制节点为每条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分配对应的上行子载波;
步骤403、网络控制节点向移动终端发送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时,发送与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以便移动终端基于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接入小区时,在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网络控制节点为所有的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分配对应的上行子载波列表,终端可以从多个上行子载波中随机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终端可以先确定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或者先确定上行子载波。
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402也可为每条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的上行子载波分配子载波指示信息,该子载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的状态,相应地,步骤403具体可在向移动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道时,发送与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及子载波指示信息。这样,移动终端就可以基于子载波指示信息确定接入小区的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并在确定接入小区的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其中,子载波指示信息为表示上行子载波负荷情况的值,或者表示随机接入冲突概率的值,或者优先级指示信息。
此外,本实施例中,对于小区专用信道(CELL-DCH)态或小区前向接入信道(CELL_FACH)态的移动终端而言,其与网络控制节点之间的上行信道为上行专用信道或增强的上行专用信道,此时,网络控制节点也可为移动终端分配一个上行子载波,并通过高层专用信令或物理层信令将其发送至移动终端。下面将以上行专用信道或增强的上行专用信道的下行载波的下发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处于CELL-DCH态的移动终端,具体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网络控制节点确定小区中上行信道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该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该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的带宽小于小区的下行信道的下行载波的带宽;
步骤502、网络控制节点在该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为移动终端分配用于移动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子载波;
步骤503、网络控制节点通过高层专用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向移动终端发送用于移动终端进行上传数据发送的上行子载波。
上述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网络控制节点还可向移动终端发送相邻小区的载波配置信息,该载波配置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和/或下行信道的下行载波配置信息。这样,移动终端可基于该相邻小区的配制信息来选择小区时进行参考,其中,所述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具体为小区的上行信道可采用的上行子载波,下行载波配置信息具体为小区的下行信道可采用的下行载波,其中,上行子载波具体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下行载波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具体地,移动终端在选择小区时可根据移动终端能支持上下行载波带宽不对称的能力以及相邻小区的上下行载波的配置信息来确定合适的小区。例如,移动终端支持上下行载波带宽不对称的能力,相邻小区中存在上下行载波不对称的小区,则移动终端可以优先选择重选到该相邻小区中。例如,移动终端支持高带宽的下行接收,相邻小区中存在下行高带宽的小区,则移动终端优选重选到支持高带宽的相邻小区。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对于空闲态或CELL_FACH态的移动终端而言,移动终端在确定一个上行载波后的接入过程中,网络控制节点也可指示移动终端变更上行子载波,具体的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或高层信令为终端指示或分配一上行子载波。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移动终端,可在接收到通信系统中的网络控制节点通过基站发送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后,基于配置信息中的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具体地,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移动终端接收小区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该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该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的带宽小于小区的下行信道的下行载波的带宽;
步骤602、移动终端在该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本实施例可与图1-图5任一所述的方法一起实现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的通信,使得移动终端可在通信小区内以小于下行带宽的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从而可提供小区中上行数据的吞吐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移动终端在接收网络控制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时,其接收仍旧按照与下行信道的带宽相同的上行子载波进行数据的接收,以确保数据接收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上述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中还可包括与上行子载波对应的子载波指示信息,该子载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行子载波的状态;上述的步骤602具体可基于子载波指示信息,在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其中,所述的子载波指示信息具体可为表示上行子载波负荷情况的值,或者表示随机接入冲突概率的值,或者表示上行子载波优先级的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六的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步骤601中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的组合:上行载波的频点、上行子载波的带宽、上行信道的无线帧的长度、上行子载波和/或下行子载波的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简称TTI)信息。
其中,上行子载波和/或下行子载波的传输时间间隔信息可以针对不同的信道配置不同的值,上行子载波与下行子载波的传输时间间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存在2个上行子载波和1个下行载波,该下行载波的带宽大于2个上行子载波的带宽,则可以进行如下配置:下行的无线帧的长度为10ms,下行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igh Speed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HS-DSCH)的子帧为2ms,上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简称DPCCH)、上行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edicatedPhysical Data Channel,简称DPDCH)、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igh Speed DedicatedPhysical Control Channel,简称HS-DPCCH)、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nhanced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简称E-DPDCH)、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Enhanced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简称E-DPCCH)的最小TTI子帧为4ms,15个随机接入时隙的周期为40ms,无线帧的长度为20ms。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上下行的载波的无线帧长度的指示方式可以是指示上行子载波信道和/或下行子载波信道的无线帧或子帧的长度值,或者,指示上行子载波信道的无线帧或子帧的长度相对下行子载波信道的无线帧或子帧的长度的比例因子,和/或,下行子载波信道的无线帧或子帧的长度相对上行子载波信道的无线帧或子帧的长度的比例因子。当UE接收到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时,可以根据所述无线帧或子帧的长度进行上行接入或下行接收。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接收到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中可仅包括一上行子载波,该一上行子载波为分配给移动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子载波,具体地,如图7所示,本实施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1、移动终端接收小区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该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包括一上行子载波,该一上行子载波为分配给移动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子载波;
步骤702、移动终端在该一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通常是处于CELL-DCH态,即上行信道采用上行专用信道或增强的上行专用信道时,可接收网络控制节点为其分配的上行子载波。
本技术领域人员可以理解,移动终端处于CELL_FACH态时,上行信道采用增强的上行专用信道时,也可接收网络控制节点为其分配的上行子载波。
上述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在WCDMA系统中,传统小区的下行带宽和上行带宽均为5MHz,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时,可将上行载波平均分配成N个上行子载波;同样地,实际应用中,也可保持上行载波不便,而通过改变下行载波的带宽的方式实现,例如,上行载波的带宽均为5MHz时,可将下行载波的带宽配制成N*5MHz。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除了可以应用于WCDMA通信系统中,还可用于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以及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等通信系统。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无线通信装置包括载波配置信息确定模块11和配置信息发送模块12,其中:
载波配置信息确定模块11,用于确定小区中上行信道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该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该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的带宽小于小区的下行信道的下行载波的带宽;
配置信息发送模块12,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以便移动终端从该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可以是上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控制节点,或者网络控制节点中的一部分,可向移动终端发送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以使得移动终端可基于配置信息中的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具体实现可参见上述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上述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中还包括与上行子载波对应的子载波指示信息,以便移动终端基于子载波指示信息在该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其中,该子载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行子载波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行信道具体可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专用物理控制信道、专用物理数据信道、增强的上行专用信道的专用物理控制信道、增强的上行专用信道的专用物理数据信道和用于高速下行共享信道的上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之一,移动终端在采用该些上行信道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时,均可在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中的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在本发明实施例八的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的组合:上行载波的频点、上行子载波的带宽、上行信道的无线帧的长度、上行子载波和/或下行子载波的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Interval,简称TTI)信息。
其中,上行子载波和/或下行子载波的传输时间间隔信息可以针对不同的信道配置不同的值,上行子载波与下行子载波的传输时间间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存在2个上行子载波和1个下行载波,该下行载波的带宽大于2个上行子载波的带宽,则可以进行如下配置:下行的无线帧的长度为10ms,下行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igh Speed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HS-DSCH)的子帧为2ms,上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简称DPCCH)、上行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edicatedPhysical Data Channel,简称DPDCH)、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igh Speed DedicatedPhysical Control Channel,简称HS-DPCCH)、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nhanced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简称E-DPDCH)、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Enhanced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简称E-DPCCH)的最小TTI子帧为4ms,15个随机接入时隙的周期为40ms,无线帧的长度为20ms。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上下行的载波的无线帧长度的指示方式可以是指示上行子载波信道和/或下行子载波信道的无线帧或子帧的长度值,或者,指示上行子载波信道的无线帧或子帧的长度相对下行子载波信道的无线帧或子帧的长度的比例因子,和/或,下行子载波信道的无线帧或子帧的长度相对上行子载波信道的无线帧或子帧的长度的比例因子。当UE接收到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时,可以根据所述无线帧或子帧的长度进行上行接入或下行接收。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移动终端通过随机接入信道接入小区的应用中,具体地,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图8中所述的配置信息发送模块12具体可包括第一载波分配单元121和第一载波发送单元122,其中:
第一载波分配单元121,用于为每条随机接入信道分配对应的上行子载波;
第一载波发送单元122,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道时,发送与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以便移动终端基于随机接入信道接入小区时,在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装置可在向移动终端下发随机接入信道时,为各随机接入信道分配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使得移动终端以随机接入信道接入小区时,就可以在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具体实现可参见上述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如图9所示,上述的配置信息发送模块还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分配单元123,用于为每条随机接入信道的上行子载波分配子载波指示信息,该子载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的状态;相应地,第一载波发送单元122具体可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道时,发送与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及子载波指示信息,以便移动终端基于子载波指示信息确定接入小区的随机接入信道,并在确定接入小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十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与图9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可应用于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的小区接入应用中,具体地,如图10所示,图8中所示的配置信息发送模块12具体可包括第二载波分配单元124和第二载波发送单元125,其中:
第二载波分配单元124,用于为每条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分配对应的上行子载波;
第二载波发送单元125,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时,发送与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以便移动终端基于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接入小区时,在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此外,如图10所示,上述的配置信息发送模块12还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分配单元126,用于为每条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的上行子载波分配子载波指示信息,该子载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的状态;相应地,第二载波发送单元125具体可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时,发送与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及子载波指示信息,以便移动终端基于子载波指示信息确定接入小区的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并在确定接入小区的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子载波指示信息具体可为表示上行子载波负荷情况的值,或者表示随机接入冲突概率的值,或者表示上行子载波优先级的信息。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一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通过增强的上行专用信道或上行专用信道进行上行数据发送应用中,具体地,如图11所示,图8中所示的所述配置信息发送模块12具体可包括第三载波分配单元127和第三载波发送单元128,其中:
第三载波分配单元127,用于在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为移动终端分配用于移动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子载波;
第三载波发送单元128,用于通过高层专用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向移动终端发送用于移动终端进行上传数据发送的上行子载波。
本实施例可适用于CELL-DCH态移动终端的上行数据的发送中,其具体实现可参见上述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二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基础上,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还可包括相邻小区载波配置发送模块13,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相邻小区的载波配置信息,该载波配置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和/或下行信道的下行载波配置信息。这样,移动终端在进行小区切换时,就可以基于该相邻小区的载波配置信息来选择合适的小区。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三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无线通信装置可包括处理器100和存储器200,该处理器100和存储器200可通过总线连接,其中,存储器200用于存储指令,可该处理器10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200中存储的指令,用于实现上述图8中各模块的功能,可作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网络控制节点,向移动终端发送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以便移动终端可基于该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中的上行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进一步地,该处理器100也可用于执行上述指令,实现图9或图10或图11或图12中的各模块的功能。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十四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无线通信装置可包括配置信息接收模块21和上行数据发送模块22,其中:
配置信息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小区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该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该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的带宽小于小区的下行信道的下行载波的带宽;
上行数据发送模块22,用于在该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本实施例无线装置具体可以为上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终端,或者移动终端中的一部分,可根据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控制节点发送的下行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具体实现可参见上述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上述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中还可包括一上行子载波,所述一上行子载波为分配给移动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子载波,相应地,上述的上行数据发送模块22具体可用于在该一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此外,本实施例中,上述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中也可包括与上行子载波对应的子载波指示信息,该子载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行子载波的状态;相应地,上述的上行数据发送模块22具体可用于基于子载波指示信息,在该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其中,所述的子载波指示信息具体可为表示上行子载波负荷情况的值,或者表示随机接入冲突概率的值,或者优先级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十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的组合:上行载波的频点、上行子载波的带宽、上行信道的无线帧的长度、上行子载波和/或下行子载波的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Time Interval,简称TTI)信息。
其中,上行子载波和/或下行子载波的传输时间间隔信息可以针对不同的信道配置不同的值,上行子载波与下行子载波的传输时间间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存在2个上行子载波和1个下行载波,该下行载波的带宽大于2个上行子载波的带宽,则可以进行如下配置:下行的无线帧的长度为10ms,下行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igh Speed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HS-DSCH)的子帧为2ms,上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简称DPCCH)、上行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edicatedPhysical Data Channel,简称DPDCH)、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igh Speed DedicatedPhysical Control Channel,简称HS-DPCCH)、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nhanced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简称E-DPDCH)、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Enhanced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简称E-DPCCH)的最小TTI子帧为4ms,15个随机接入时隙的周期为40ms,无线帧的长度为20ms。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上下行的载波的无线帧长度的指示方式可以是指示上行子载波信道和/或下行子载波信道的无线帧或子帧的长度值,或者,指示上行子载波信道的无线帧或子帧的长度相对下行子载波信道的无线帧或子帧的长度的比例因子,和/或,下行子载波信道的无线帧或子帧的长度相对上行子载波信道的无线帧或子帧的长度的比例因子。当UE接收到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时,可以根据所述无线帧或子帧的长度进行上行接入或下行接收。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五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无线通信装置可包括处理器100和存储器200,该处理器100和存储器200可通过总线连接,其中,存储器200用于存储指令,可该处理器10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200中存储的指令,用于实现上述图14中各模块的功能,可作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移动终端,用于接收网络控制节点发送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并可基于该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中的上行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十六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无线通信系统可包括网络设备10和移动终端20,其中,该网络设备10可上述图8-图13所示的无线通信装置,移动终端20可包括图14或图15所示的无线通信装置。
本实施例网络设备10具体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控制节点,可通过基站与移动终端20进行通信,在移动终端20进行上行数据发送时,可基于网络设备10发送的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可提高通信系统中上行数据的吞吐量。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1)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小区中上行信道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的带宽小于所述小区的下行信道的下行载波的带宽;
向移动终端发送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以便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向移动终端发送相邻小区的载波配置信息,所述载波配置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和/或下行信道的下行载波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中还包括与上行子载波对应的子载波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移动终端基于子载波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其中,所述子载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行子载波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包括随机接入信道、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专用物理控制信道、专用物理数据信道、增强的上行专用信道的专用物理控制信道、增强的上行专用信道的专用物理数据信道和用于高速下行共享信道的上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移动终端发送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以便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包括:
为每条随机接入信道分配对应的上行子载波;
向移动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道时,发送与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以便所述移动终端基于所述随机接入信道接入小区时,在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为每条随机接入信道的上行子载波分配子载波指示信息,所述子载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的状态;
所述向移动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道时,发送与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以便所述移动终端基于所述随机接入信道接入小区时,在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包括:
向移动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道时,发送与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及子载波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移动终端基于子载波指示信息确定接入小区的随机接入信道,并在确定接入小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移动终端发送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以便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包括:
为每条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分配对应的上行子载波;
向移动终端发送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时,发送与所述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以便所述移动终端基于所述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接入小区时,在所述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为每条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的上行子载波分配子载波指示信息,所述子载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的状态;
所述向移动终端发送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时,发送与所述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以便所述移动终端基于所述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接入小区时,在所述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包括:
向移动终端发送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时,发送与所述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及子载波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移动终端基于子载波指示信息确定接入小区的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并在确定的接入小区的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8.根据权利要求2或5或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指示信息为表示上行子载波负荷情况的值,或者表示随机接入冲突概率的值,或者表示上行子载波优先级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为增强的上行专用信道或上行专用信道;
所述向移动终端发送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以便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包括:
在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为移动终端分配用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子载波;
通过高层专用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用于移动终端进行上传数据发送的上行子载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上行子载波的频点、上行子载波的带宽、上行信道的无线帧的长度、上行子载波的传输时间间隔;其中,所述上行子载波的传输时间间隔与下行子载波的传输时间间隔相同或不同。
1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小区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的带宽小于所述小区的下行信道的下行载波的带宽;
在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接收相邻小区的载波配置信息,所述载波配置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和/或下行信道的下行载波配置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中包括一个上行子载波,所述一个上行子载波为分配给移动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子载波;
所述在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包括:
在所述一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中还包括与上行子载波对应的子载波指示信息,所述子载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行子载波的状态;
所述在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包括:
基于子载波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指示信息为表示上行子载波负荷情况的值,或者表示随机接入冲突概率的值,或者表示上行子载波优先级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上行子载波的频点、上行子载波的带宽、上行信道的无线帧的长度、上行子载波的传输时间间隔;其中,所述上行子载波的传输时间间隔与下行子载波的传输时间间隔相同或不同。
16.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波配置信息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小区中上行信道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的带宽小于所述小区的下行信道的下行载波的带宽;
配置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以便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相邻小区载波配置发送模块,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相邻小区的载波配置信息,所述载波配置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和/或下行信道的下行载波配置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中还包括与上行子载波对应的子载波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移动终端基于子载波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其中,所述子载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行子载波的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包括随机接入信道、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专用物理控制信道、专用物理数据信道、增强的上行专用信道的专用物理控制信道、增强的上行专用信道的专用物理数据信道和用于高速下行共享信道的上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之一。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载波分配单元,用于为每条随机接入信道分配对应的上行子载波;
第一载波发送单元,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道时,发送与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以便所述移动终端基于所述随机接入信道接入小区时,在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指示信息分配单元,用于为每条随机接入信道的上行子载波分配子载波指示信息,所述子载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的状态;
所述第一载波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道时,发送与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及子载波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移动终端基于子载波指示信息确定接入小区的随机接入信道,并在确定的接入小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发送模块包括:
第二载波分配单元,用于为每条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分配对应的上行子载波;
第二载波发送单元,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时,发送与所述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以便所述移动终端基于所述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接入小区时,在所述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指示信息分配单元,用于为每条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的上行子载波分配子载波指示信息,所述子载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的状态;
所述第二载波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时,发送与所述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及子载波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移动终端基于子载波指示信息确定接入小区的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并在确定的接入小区的增强的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23.根据权利要求17或20或2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指示信息为表示上行子载波负荷情况的值,或者表示随机接入冲突概率的值,或者表示上行子载波优先级的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为增强的上行专用信道或上行专用信道;
所述配置信息发送模块包括:
第三载波分配单元,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为移动终端分配用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子载波;
第三载波发送单元,用于通过高层专用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用于移动终端进行上传数据发送的上行子载波。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上行子载波的频点、上行子载波的带宽、上行信道的无线帧的长度、上行子载波的传输时间间隔;其中,所述上行子载波的传输时间间隔与下行子载波的传输时间间隔相同或不同。
26.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小区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的带宽小于所述小区的下行信道的下行载波的带宽;
上行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所述配置信息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相邻小区的载波配置信息,所述载波配置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上行载波配置信息和/或下行信道的下行载波配置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中包括一上行子载波,所述一上行子载波为分配给移动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子载波;
所述上行数据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一上行子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中还包括与上行子载波对应的子载波指示信息,所述子载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行子载波的状态;
所述上行数据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基于子载波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一个上行子载波中确定一个上行子载波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指示信息为表示上行子载波负荷情况的值,或者表示随机接入冲突概率的值,或者表示上行子载波优先级的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6至2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载波配置信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上行子载波的频点、上行子载波的带宽、上行信道的无线帧的长度、上行子载波的传输时间间隔;其中,所述上行子载波的传输时间间隔与下行子载波的传输时间间隔相同或不同。
3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设备和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6-25任一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权利要求26-30任一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CN201380003921.7A 2012-10-22 2013-05-03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39472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2095.9A CN108235439B (zh) 2012-10-22 2013-05-03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1380003921.7A CN103947251B (zh) 2012-10-22 2013-05-03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83319 WO2014063293A1 (zh) 2012-10-22 2012-10-22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PCT/CN2012/083319 2012-10-22
PCT/CN2013/075140 WO2014063479A1 (zh) 2012-10-22 2013-05-03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1380003921.7A CN103947251B (zh) 2012-10-22 2013-05-03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2095.9A Division CN108235439B (zh) 2012-10-22 2013-05-03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7251A CN103947251A (zh) 2014-07-23
CN103947251B true CN103947251B (zh) 2018-03-09

Family

ID=5119312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2095.9A Active CN108235439B (zh) 2012-10-22 2013-05-03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1380003921.7A Active CN103947251B (zh) 2012-10-22 2013-05-03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2095.9A Active CN108235439B (zh) 2012-10-22 2013-05-03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82354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6046B (zh) * 2016-03-31 2020-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的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ES2965287T3 (es) * 2019-01-11 2024-04-1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étodo y aparato para determinar un esquema de acceso al canal, dispositivo terminal y dispositivo de red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6633A (zh) * 2009-09-02 2011-04-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指示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104972A (zh) * 2010-05-24 2011-06-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Uci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00371A2 (en) * 2008-02-08 2009-08-13 Zte (Usa) Inc. Dynamic adjustment of downlink/uplink allocation ratio in tdd wireless systems
CN101772182B (zh) * 2009-01-05 2012-11-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随机接入的方法及设备
CN102356612B (zh) * 2009-02-06 2015-09-30 Lg电子株式会社 支持多载波的设备和方法
KR101621102B1 (ko) * 2009-04-21 2016-05-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반송파의 설정장치 및 방법
CN102300158B (zh) * 2010-06-28 2015-03-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时分双工系统中获知载波信息及载波信息指示方法和设备
CN102026392B (zh) * 2010-12-10 2013-10-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在tdd小区上工作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6633A (zh) * 2009-09-02 2011-04-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指示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104972A (zh) * 2010-05-24 2011-06-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Uci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7251A (zh) 2014-07-23
CN108235439A (zh) 2018-06-29
CN108235439B (zh) 2021-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86102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のダウンリンク信号受信方法及び前記方法を利用する端末
EP1998582A1 (en) Radio access network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3096480B (zh) 传输时间间隔的确定方法、基站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400805A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设备,及控制移动通信系统的方法
EP2757849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carrier scheduling
KR20160125301A (ko) 기회주의적 부 채널 액세스
CN11205541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155181A (zh) 处理用户设备能力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999526A (zh) 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Bai et al. An adaptive grouping scheme in ultra-dense IEEE 802.11 ax network using buffer state report based two-stage mechanism
CN102223721B (zh) 下行临时块流的信道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3947251B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56361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uplink resources
CN106550377A (zh) 通信方法、接入点和站点
CN102387578A (zh)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13457B (zh) 一种优化网络容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15566B (zh) 小区寻呼信道状态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04170504A (zh) 配置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29131A (zh) 选择无线接入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59856A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127435B1 (en) Allocating channels for real-time traffic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packet data multi-user environment
CN102781045B (zh) 空分复用方法及装置
CN103298127B (zh) 一种pdsch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747592A (zh) 一种多载频专用信道配置方法
CN103428864B (zh) 一种物理资源指示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