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1045B - 空分复用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分复用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1045B
CN102781045B CN201210248268.8A CN201210248268A CN102781045B CN 102781045 B CN102781045 B CN 102781045B CN 201210248268 A CN201210248268 A CN 201210248268A CN 102781045 B CN102781045 B CN 1027810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iness
time slot
variable attribute
division multiplexing
space div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482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81045A (zh
Inventor
田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4826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810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81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10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810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10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分复用方法及装置,其中,空分复用方法包括:当第二业务接入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从其中承载有第一业务的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确定所述第一业务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的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判断在确定的所述可空分复用时隙上所述第一业务和所述第二业务配对是否成功,若是,则空分复用配对成功的所述可空分复用行时隙,使其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业务和所述第二业务。通过本申请,提高了空分载波资源利用率,增加了小区下行吞吐量。

Description

空分复用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分复用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用户的不断增加及对于高速数据业务的需求日益强烈,无线通信系统如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的吞吐量和频谱效率成为制约数据业务深度开展的瓶颈。为此,空分复用应运而生。以HSDPA(High Speed Downlink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空分复用为例,HSDPA空分复用在基本不改变网络设置的情况下,通过软件升级实现码道复用,达到大幅度提高TD-SCDMA系统数据吞吐量和频谱效率的效果。
现有的空分复用利用不同用户空间分割构成不同的通道,空间隔离的用户使用相同的物理资源,实现物理资源的复用。通过空分复用可以复用频率、时隙和码道资源,提高系统容量。
然而,现有的空分复用方法还不够完善,空分复用实现难度大,载波资源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分复用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空分复用方法实现难度大,载波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分复用方法,包括:当第二业务接入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从其中承载有第一业务的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确定所述第一业务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的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判断在确定的所述可空分复用时隙上所述第一业务和所述第二业务配对是否成功,若是,则空分复用配对成功的所述可空分复用行时隙,使其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业务和所述第二业务。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业务为R4业务时,所述第二业务为H业务;当所述第一业务为H业务时,所述第二业务为R4或H业务。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业务为R4业务,所述第二业务为H业务时,所述当第二业务接入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从其中承载有第一业务的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确定所述第一业务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的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的步骤包括:当所述H业务接入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确定所述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承载有所述R4业务的时隙中的每一个时隙当前承载的所述R4业务是否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若是,则确定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当所述第一业务为H业务,所述第二业务为R4业务时,所述当第二业务接入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从其中承载有第一业务的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确定所述第一业务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的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的步骤包括:当所述R4业务接入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判断所述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的每一个时隙承载的所述R4业务是否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若是,则确定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当所述第一业务为第一H业务,所述第二业务为第二H业务时,所述当第二业务接入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从其中承载有第一业务的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确定所述第一业务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的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的步骤包括:当所述第二H业务接入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直接确定所述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均为所述可空分复用时隙。
优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第一业务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的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第一业务是否码分占满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若是,则确定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
优选地,所述空分复用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业务和所述第二业务配对不成功,则所述第一业务和所述第二业务码分复用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
优选地,所述空分复用方法还包括:对于所述第二业务接入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除所述可空分复用时隙之外的其它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的每一个时隙,所述第一业务和所述第二业务码分复用本时隙。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空分复用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当第二业务接入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从其中承载有第一业务的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确定所述第一业务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的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复用模块,用于判断在确定的所述可空分复用时隙上所述第一业务和所述第二业务配对是否成功,若是,则空分复用配对成功的所述可空分复用行时隙,使其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业务和所述第二业务。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业务为R4业务时,所述第二业务为H业务;当所述第一业务为H业务时,所述第二业务为R4或H业务。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业务为R4业务,所述第二业务为H业务时,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H业务接入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确定所述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承载有所述R4业务的时隙中的每一个时隙当前承载的所述R4业务是否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若是,则确定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当所述第一业务为H业务,所述第二业务为R4业务时,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R4业务接入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判断所述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的每一个时隙承载的所述R4业务是否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若是,则确定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当所述第一业务为第一H业务,所述第二业务为第二H业务时,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H业务接入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直接确定所述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均为所述可空分复用时隙。
优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在确定所述第一业务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的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时,判断所述第一业务是否码分占满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若是,则确定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的空分复用方案针对单个可变属性时隙,在配置有多个可变属性时隙资源的情况下,若某个可变属性时隙第一层资源(即对应于第一业务,也就是当前业务的时隙资源)被占满后,只要第一业务(当前业务)与第二业务(新接入的业务)配对成功,第二层资源(即对应于第二业务的时隙资源)就可以考虑空分。因单个时隙的资源较容易被占满,因而使得第一业务与第二业务容易发生空分,提高空分载波资源利用率,增加小区下行吞吐量,提升用户感知,为无线网络运营者带来较好的收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种空分复用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一种空分复用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一种空分复用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四的一种空分复用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种空分复用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本实施例的空分复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当第二业务接入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从其中(即第二业务接入的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承载有第一业务的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确定第一业务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的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
以第一业务为H业务、第二业务为R4业务为例,可变属性时隙技术支持将小区下部分载波的业务时隙设置成可变属性时隙,这些时隙既可以承载DPCH(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专用物理信道)的R4业务,也可以承载HS-PDSCH(High-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或E-PUCH(Enhanced-Physical Uplink Channel,增强物理上行信道)的H业务。
当第二业务接入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接入时,对这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承载了第一业务的时隙中的每一个都进行判断,确定第一业务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所有时隙资源的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即,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可空分复用该可变属性下行时隙;而对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第一业务未占用完本时隙所有时隙资源的某个或某些时隙,则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不能空分复用。
步骤S104:判断在确定的可空分复用时隙上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配对是否成功,若是,则空分复用配对成功的可空分复用行时隙,使其同时传输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
只有当可变属性下行时隙被确定为可空分复用时隙,且在该时隙上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配对成功,才能空分复用该时隙,使其同时传输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其中,所谓配对成功是指满空分条件,可以实现空分。
通过本实施例,在配置有多个可变属性时隙资源的情况下,若某个可变属性时隙第一层资源(即对应于第一业务,也就是当前业务的时隙资源)被占满后,只要第一业务(当前业务)与第二业务(新接入的业务)配对成功,第二层资源(即对应于第二业务的时隙资源)就可以考虑空分。因单个时隙的资源较容易被占满,因而使得第一业务与第二业务容易发生空分,提高空分载波资源利用率,增加小区下行吞吐量,提升用户感知,为无线网络运营者带来较好的收益。
实施例二
参照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一种空分复用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本实施例中,设定存在三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TS3、TS4和TS5。
本实施例的空分复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空分载波的三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当前承载第一业务。
本实施例中,设定第一业务为R4业务,则此时可与第一业务进行时隙空分复用的第二业务为H业务。当然,不限于此,在实际应用中,第一业务也可以为H业务,则此时可与第一业务进行时隙空分复用的第二业务可以为R4业务或H业务。
本步骤中,TS3、TS4和TS5分别承载有R4业务。
步骤S204:第二业务接入空分载波的三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基站判断空分载波的三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的每一个时隙当前承载的第一业务是否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若是,则进行步骤S206;若否,则进行步骤S208。
本实施例中,设定第二业务为H业务,则H业务通过空分载波的三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接入,此时,H业务接入的三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均承载有R4业务(第一业务)。基站分别判断TS3承载的R4业务是否占用了TS3的所有时隙资源,TS4承载的R4业务是否占用了TS4的所有时隙资源,TS5承载的R4业务是否占用了TS5的所有时隙资源。需要说明的是,各个时隙的判断不分先后顺序。本实施例中设定TS3承载的R4业务占用了TS3的所有时隙资源,TS4承载的R4业务也占用了TS4的所有时隙资源,但TS5承载的R4业务未占满TS5的所有时隙资源。
本实施例以第一业务为R4业务,第二业务为H业务为例,当H业务接入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确定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承载有R4业务的时隙中的每一个时隙当前承载的R4业务是否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若是,则确定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但不限于此,当第一业务为H业务,第二业务为R4业务时,当R4业务接入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判断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的每一个时隙承载的R4业务是否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若是,则确定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此外,当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均为H业务,如当第一业务为第一H业务,第二业务为第二H业务的情况下,当第二H业务接入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则直接确定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均为可空分复用时隙。
优选地,对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是否为可空分复用进隙进行确定时,可以判断第一业务是否码分占满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若是,则确定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
步骤S206:基站确定可空分复用时隙,确定在可空分复用时隙的每一个时隙上是否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配对成功,若是,则空分复用配对成功的可空分复用时隙。
本实施例中,设定TS3和TS4上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均配对成功,则基站空分复用TS3和TS4的时隙资源,使TS3和TS4同时传输R4业务和H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若配对不成功,则该时隙可被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码分复用,例如若TS3上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配对成功,而TS4上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配对不成功,则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空分复用TS3的时隙资源,而在TS4上,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只能码分复用TS4的时隙资源。
步骤S208:基站码分复用非空分复用时隙(即,第二业务接入的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除可空分复用时隙之外的其它可变属性下行时隙)。
也即,对于第二业务接入的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除可空分复用时隙之外的其它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的每一个时隙,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码分复用本时隙。
本实施例中,基站码分复用TS5的时隙资源,也即,TS5上,R4业务和H业务码分。
当然,不限于此,在实际应用中,若某时隙当前承载的第一业务未占满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时,也可以不对该时隙进行复用,或者,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设定其它适当的使用方式。
通过本实施例,增加了第一业务与第二业务空分概率,提高了小区下行吞吐量,提升了用户感知;完善了第一业务与第二业务空分算法,提高了空分载波资源利用率。
实施例三
参照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一种空分复用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本实施例中,设定室内分布式系统多通道小区(由多个单通道RRU或多通道RRU组成的小区),默认配置混合业务HSPA(High-Speed PacketAccess,高速分组接入)小区,小区2:4配置,配置1个HSPA载波,TS2为EPUCH(Enhanced-Physical Uplink Channel,增强上行物理信道),TS3、TS4、TS5为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配置可变时隙空分开关后,下行所有业务时隙为HS-PDSCH(High Speed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资源和DPCH(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专用物理信道)资源可变属性时隙,假设用户接入顺序:A通道接入UE1 32/128k R4业务,B通道接入UE2 2048/2048kHSPA业务,A通道再接入UE3 32/128k R4业务,UE4 32/128k R4业务。
为便于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空分复用原理,以下以两种空分复用方案对比的形式,对本实施例的空分复用方法进行说明。
当可变属性时隙空分开关是载波级,也即,空分功能开启后,R4业务与H业务实现空分的前提条件是多个时隙必须先码分后空分,即是第一层资源先码分占满,然后再考虑第二层空分,且每一层资源必须是占满所有业务时隙才能实现空分。由于下行是3个可变属性时隙,第一层资源,对H业务来说,一个用户就可以占满;但是对于R4业务,需要3个128k R4业务或者更多低速率的R4业务才能占满,如果没有384k高速率R4业务,R4与H业务可能只有码分效果,无法实现空分。按上述场景用户接入顺序,各个用户速率变化情况如下:A通道UE1 32/128k正常接入,B通道UE2接入时,由于先考虑码分,使得用户降速为500/1000k;同样原理,A通道UE3 32128k正常接入后,B通道UE2继续降速为500/500k;当A通道UE4 32/128k正常接入,第一层资源已经被R4业务占满码分了,H业务当成第二个层资源,也占满下行3个时隙,这时R4与H业务才可以实现空分效果,UE2速率为512/1500k。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只有一个H用户,R4用户少或速率低情况下,R4与H业务不容易实现空分,只有码分效果。
对上述空分复用方案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R4/H业务空分时,可变属性时隙空分是载波级,只考虑所有下行业务时隙先码分后空分(即是载波级先码分后空分),没有考虑单个时隙先码分后空分,算法相对简单,无法实现时隙级R4与H业务空分,即是128k R4业务无法与H业务空分;(2)目前大多R4业务下行速率都很低,常见的是32k、64k、128k、256k,很少有大速率384k,当用户少时,R4用户无法占满下行所有业务时隙,导致1-2个128k或者多个低速率R4业务与单个H业务共存时的场景,无法实现R4与H业务空分;(3)多时隙先码分后空分,R4与H业务空分难,用户较少时,无法实现空分,只有码分效果,用户速率降低,影响用户感知,空分载波资源利用率不高。
可见,上述空分复用方案还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空分复用实现难度大,载波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为此,本实施例基于单个时隙先码分后空分原则,在室内多通道场景下,R4与H业务分布在不同通道下,当R4或H业务接入可变时隙空分载波时,根据资源占用情况,如果R4业务已经占满了下行业务时隙某一个时隙资源或者H业务已经占满了下行所有业务时隙第一层资源,新接入H业务或128k R4业务与原来用户配对成功,就可以考虑与R4与H业务空分,按照上述工作场景,128k R4业务与H业务空分可以实现空分。
本实施例的具体空分复用方法的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S302:空分载波当前承载R4业务,新的H业务接入,接入该空分载波的可变属性下行时隙。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能是空分载波当前承载H业务,新的R4业务或H业务接入。
步骤S304:判断接入的空分载波的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某一时隙第一层资源是否占满,若是,则进行步骤S306;若否,则R4业务和H业务码分复用该时隙的资源,H业务降速接入,R4业务与H业务不能实现空分。
本步骤中,对某一时隙第一层资源是否占满的判断是判断R4业务(第一业务)是否码分占满某一时隙,也即,第一业务(本实施例中即为R4业务)先码分复用其占用所有时隙资源的时隙。
步骤S306:判断R4业务与H业务空分配对是否成功,若成功,则R4业务与H业务实现空分;若不成功,则R4业务和H业务码分复用该时隙的资源,H业务降速接入,R4业务与H业务不能实现空分。
也即,在第一业务(本实施例中为R4业务)先码分复用一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后,判断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本实施例中为H业务)配对是否成功,若成功,则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再空分复用该可变属性下行时隙;若不成功,则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码分复用该可变属性下行时隙。
通过本实施例,在配置多个可变属性时隙资源的情况下,若某个可变时隙第一层资源被占满后,只要R4业务与H业务配对成功,第二层资源就可以考虑空分,使得R4与H业务容易发生空分,提高空分载波资源利用率,增加小区下行吞吐量,提升用户感知,为无线网络运营者带来较好的收益。并且,解决了可变属性时隙R4与H业务空分时,首先考虑下行多个可变属性时隙资源全部被占满后,第二层才考虑空分方案中,R4与H业务空分实现难大,载波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实施例四
参照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四的一种空分复用装置的结构框图。
本实施例的空分复用装置包括:确定模块402,用于当第二业务接入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从其中承载有第一业务的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确定第一业务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的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复用模块404,用于判断在确定的可空分复用时隙上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配对是否成功,若是,则空分复用配对成功的可空分复用行时隙,使其同时传输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
优选地,当第一业务为R4业务时,第二业务为H业务;当第一业务为H业务时,第二业务为R4或H业务。
优选地,当第一业务为R4业务,第二业务为H业务时,确定模块402用于当H业务接入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确定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承载有R4业务的时隙中的每一个时隙当前承载的R4业务是否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若是,则确定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当第一业务为H业务,第二业务为R4业务时,确定模块402用于当R4业务接入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判断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的每一个时隙承载的R4业务是否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若是,则确定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当第一业务为第一H业务,第二业务为第二H业务时,确定模块402用于当第二H业务接入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直接确定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均为可空分复用时隙。
优选地,确定模块402在确定第一业务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的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时,判断第一业务是否码分占满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若是,则确定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
优选地,复用模块404还用于若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配对不成功,则使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码分复用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
优选地,复用模块404还用于对于第二业务接入的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除可空分复用时隙之外的其它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的每一个时隙,第一业务和所述第二业务码分复用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
本实施例的空分复用装置用于实现前述多个方法实施例中相应的空分复用方法,并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分复用方案,利用单时隙先码分后空分原理,使第一业务如R4业务与第二业务如H业务可以实现空分,使得第一业务与第二业务的空分更容易,保证了单个时隙也可以先码分后空分;降低第一业务与第二业务空分难度,即使只有少量用户存在,只要第一业务占满单个时隙码道,就可以考虑与第二业务实现空分,使第一业务与第二业务空分发生空分概率增加,提高小区下行吞吐量,减少用户调整或降速,提升用户感知;并且,提高了空分载波资源利用率。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空分复用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空分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第二业务接入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从其中承载有第一业务的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确定所述第一业务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的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
判断在确定的所述可空分复用时隙上所述第一业务和所述第二业务配对是否成功,若是,则空分复用配对成功的可空分复用时隙,使其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业务和所述第二业务;
若所述第一业务和所述第二业务配对不成功,则所述第一业务和所述第二业务码分复用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
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业务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的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第一业务是否码分占满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若是,则确定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业务为R4业务时,所述第二业务为H业务;当所述第一业务为H业务时,所述第二业务为R4或H业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业务为R4业务,所述第二业务为H业务时,所述当第二业务接入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从其中承载有第一业务的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确定所述第一业务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的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的步骤包括:当所述H业务接入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确定所述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承载有所述R4业务的时隙中的每一个时隙当前承载的所述R4业务是否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若是,则确定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
当所述第一业务为H业务,所述第二业务为R4业务时,所述当第二业务接入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从其中承载有第一业务的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确定所述第一业务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的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的步骤包括:当所述R4业务接入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判断所述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的每一个时隙承载的所述R4业务是否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若是,则确定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
当所述第一业务为第一H业务,所述第二业务为第二H业务时,所述当第二业务接入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从其中承载有第一业务的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确定所述第一业务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的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的步骤包括:当所述第二H业务接入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直接确定所述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均为所述可空分复用时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于所述第二业务接入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除所述可空分复用时隙之外的其它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的每一个时隙,所述第一业务和所述第二业务码分复用本时隙。
5.一种空分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当第二业务接入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从其中承载有第一业务的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确定所述第一业务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的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
复用模块,用于判断在确定的所述可空分复用时隙上所述第一业务和所述第二业务配对是否成功,若是,则空分复用配对成功的可空分复用时隙,使其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业务和所述第二业务;
复用模块,还用于若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配对不成功,则使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码分复用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
所述确定模块在确定所述第一业务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的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时,判断所述第一业务是否码分占满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若是,则确定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业务为R4业务时,所述第二业务为H业务;当所述第一业务为H业务时,所述第二业务为R4或H业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业务为R4业务,所述第二业务为H业务时,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H业务接入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确定所述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承载有所述R4业务的时隙中的每一个时隙当前承载的所述R4业务是否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若是,则确定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
当所述第一业务为H业务,所述第二业务为R4业务时,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R4业务接入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判断所述一个或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中的每一个时隙承载的所述R4业务是否占用了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的所有时隙资源,若是,则确定本可变属性下行时隙为可空分复用时隙;
当所述第一业务为第一H业务,所述第二业务为第二H业务时,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H业务接入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时,直接确定所述多个可变属性下行时隙均为所述可空分复用时隙。
CN201210248268.8A 2012-07-17 2012-07-17 空分复用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27810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8268.8A CN102781045B (zh) 2012-07-17 2012-07-17 空分复用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8268.8A CN102781045B (zh) 2012-07-17 2012-07-17 空分复用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1045A CN102781045A (zh) 2012-11-14
CN102781045B true CN102781045B (zh) 2015-08-26

Family

ID=47125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48268.8A Active CN102781045B (zh) 2012-07-17 2012-07-17 空分复用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810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0111B (zh) * 2013-04-02 2016-08-03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对公共信道的载波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N114698134A (zh) * 2020-12-31 2022-07-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8654A (zh) * 2009-08-17 2011-03-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静态业务和动态业务空分复用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075479A (zh) * 2009-11-25 2011-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载波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空分复用的方法及系统
CN102469594A (zh) * 2010-11-18 2012-05-23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伴随信道与增强上行物理信道共享时隙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89611B2 (ja) * 2001-12-04 2007-03-0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多重制御装置、無線基地局及びタイムスロット割り当て変更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8654A (zh) * 2009-08-17 2011-03-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静态业务和动态业务空分复用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075479A (zh) * 2009-11-25 2011-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载波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空分复用的方法及系统
CN102469594A (zh) * 2010-11-18 2012-05-23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伴随信道与增强上行物理信道共享时隙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1045A (zh) 2012-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6663B (zh) 一种lte系统中分配srs资源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4902431B (zh) 一种lte网络中跨小区d2d通信频谱分配方法
CN101895891B (zh) 一种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CN108076432A (zh) 广播控制带宽分配和数据收发方法及装置
CN102625252A (zh) D2d多播通信系统中避免冲突的分时传输方法
CN103260244A (zh) 一种蜂窝系统中d2d上行资源复用模式切换方法
CN103313251A (zh) 一种基于势博弈理论的多小区协作资源分配方法
CN102378261B (zh) 一种协调长期演进计划系统下行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64123B (zh) 一种pdsch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4185280A (zh) 分布式无线网络中的链路的调度优先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3024913B (zh) 蜂窝通信系统终端直通自适应分组与资源分配方法
CN103595516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
CN102333377A (zh) 长期演进时分系统中避免交叉时隙干扰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2457972B (zh) 一种不同时隙配比的同频组网方法及装置
CN102781045B (zh) 空分复用方法及装置
CN101436891B (zh) 一种多基站多用户的全局比例公平性调度方法
CN102595587B (zh) 业务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8599913A (zh) 一种多运营商场景下LTE-U和WiFi的共存方法
CN102469524B (zh) 实现载波负荷均衡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系统
CN103813457B (zh) 一种优化网络容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3379630B (zh) 一种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4170309B (zh)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856627B (zh) 适合快速调度的sr配置方法
CN103281695B (zh) 一种多跳中继网络频谱规划方法
CN102457350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