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5677A - 一体化tr组件双面热源强迫液冷设计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tr组件双面热源强迫液冷设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5677A
CN103945677A CN201410185846.7A CN201410185846A CN103945677A CN 103945677 A CN103945677 A CN 103945677A CN 201410185846 A CN201410185846 A CN 201410185846A CN 103945677 A CN103945677 A CN 1039456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drawing
liquid
cooling
liquid cooling
integ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858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玉良
万建岗
毛滔
苏彦华
张路
邓静
周艳
陈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18584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456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45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56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新一代有源相控阵雷达一体化TR组件的双面热源强迫液冷设计,对一整块铝合金板3A21坯料两侧进行数控铣削加工,形成两个腔体,中间为两侧均带热源的冷板,射频组件和开关电源电子器件分别直接安装在冷板上,冷板为液冷式冷板,采用强迫液冷散热,液冷流道选取于热源的正下方,流道采用易于加工的方形结构,并且为蛇形走向,冷却液为加入52%(体积比)的乙二醇水溶液,冷却液路盖板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整个焊接过程在真空环境下完成,冷板冷却液接口采用自密封快速接头,该接口位于组件后部,可以与安装架的管路接通和断开,且不会泄露冷却液。

Description

一体化TR组件双面热源强迫液冷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雷达热处理工艺,是有源相控阵雷达TR组件的可靠性热设计。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有源相控阵雷达TR组件高性能、低成本、轻小型化等要求,新一代TR组件采用射频模块和电源模块一体化设计,即对一整块镁铝合金板坯料两侧进行数控铣削加工,形成两个腔体,分别安装射频组件和开关电源,中间为两面均带热源的冷板。由于受到T/R组件结构尺寸的限制,组件内功放模块和电源模块的布局非常紧凑,热流密度很大,局部热流密度达到15kW/m2,如果功率晶体管内耗散的功率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将使管内PN结温度急剧上升,导致功率晶体管输出功率、效率等性能急剧下降,同时使得管子的可靠性降低。目前的相控阵雷达TR组件热设计普遍采用强迫风冷,或者由于射频组件和开关电源分立设计,采用单面热源强迫液冷,而根据新一代TR组件的结构和热流密度特点,强迫风冷已远远不能满足散热需求,如果采用强迫液冷,就涉及到双面热源的散热,需要重点考虑冷板流道路径选择、流道的加工、流道盖板的密封、耐压性测试等一系列新型热处理工艺,即要防止冷板渗漏烧毁电路或对电路造成腐蚀的危险,又要起到优异的冷却效果,提高组件的整机热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一体化TR组件热流密度大,强迫风冷和单面热源强迫液冷无法满足散热需求的问题,采用双面热源强迫液冷设计,通过合理选择冷板流道路径,精确的流道的加工、流道盖板的密封、耐压性测试等一系列新型热处理工艺,保证了组件的热可靠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对一整块铝合金板3A21坯料两侧进行数控铣削加工,形成两个腔体,中间为两侧均带热源的冷板,射频组件和开关电源电子器件分别直接安装在冷板上,冷板设计为液冷式冷板,在冷板中通过加工中心探头挖出液冷流道,液冷流道选取于热源的正下方,流道采用易于加工的方形结构,并且为蛇形走向,以减小冷却液压力损失,对于间接液体冷却,主要考虑冷却液的腐蚀性和热特性,水是最经济有效的冷却液,考虑到TR组件的工作环境温度范围为-40℃~+50℃,冷却液加入52%(体积比)的乙二醇,以使其冰点降为-41℃。冷却液路盖板采用真空电子束焊的方法密封,整个焊接过程在真空环境下完成,不需焊料,焊接后材料表面无氧化,焊件变形很小,在保证热传导能力的同时确保其能承受一定压力,有效防止冷板渗漏;为检验焊接效果,对冷板进行安全性试压,然后进行非破坏性气密性检验;冷板冷却液接口与管路的连接采用自密封快速接头,该接口位于组件后部,并能快速方便的与安装架的管路接通和断开,且不会泄露冷却液;电子器件通过导热硅脂直接安装在冷板上,以缩短传热路径,减小热阻,提高冷却效率,当TR组件工作时,电子器件的热量传至冷板,再由冷板将热量传递给流通管道的冷却液,由冷却液将热量带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一体化TR组件热流密度大,强迫风冷和单面热源强迫液冷无法满足散热需求的问题,而且采用真空电子束焊进行盖板密封,焊接质量高,有效防止冷板渗漏,散热效率高,工作稳定可靠。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冷板夹具示意图
图2是TR组件电源面腔体结构图
图3是冷板水冷流道结构路线图
图4是冷板水冷流道横截面图
图5是真空电子束焊热循环曲线图
图6是冷板试压检验工艺图
图7是自密封快速接头实物图
图8是TR组件射频面腔体结构图
图9是射频组件面与冷板流道的整体结构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步下料:进行冷板的坯料下料,选择尺寸为447 mm×417 mm×65 mm 3A21标准铝合金板。
第二步清洗:对坯料清洗处理,以去除表面残留的任何污染源及表面氧化膜,具体操作步骤是,先用汽油清洗,去除表面润滑油及沾污物;然后在5%NaOH(重量浓度)水溶液浸洗1分钟,温度60℃;再用清水漂洗;然后在5%HNO3(体积浓度)水溶液浸洗30s,温度30℃;再进行清水漂洗;最后80℃烘干。
第三步组装:冷板的结构外形比较规则,采用不锈钢1Cr18Ni9Ti作为夹具材料制作夹具,将冷板坯料组装定位,以控制冷板在热态下的变形。如图1所示,冷板放于上压板(101)和下垫板(102)之间,然后通过紧固螺钉(103)紧固。
第四步热较平:冷板在加工前,要进行热较平处理,以避免冷板坯料变形,提高平整度,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使冷板坯料翘曲变形降至0.1mm以下,平面达到0.15mm以下,热较平的具体过程为,电阻炉升温预热,冷板坯料进炉,将炉温升至所需温度500~600℃之间,保温2至3小时,然后出炉,空冷。
第五步电源模块面的加工:将铝合金坯料的一面按照开关电源模块的腔体结构如图2所示,进行数控铣削,形成一个腔体以安装开关电源,此加工过程须保留0.5毫米加工余量,用于焊接后的加工。
第六步流道加工:按照流道的结构路线如图3所示,通过加工中心挖出冷却流道,冷却液流道采用易于加工的方形结构,如图4所示,尺寸为5毫米                                                8毫米,加工过程中保证流道的精度,使得冷却液经过流道时畅通、散热快,预留焊接深度工艺结构为2毫米。
第七步流道盖板的密封:采用真空电子束焊的方法密封,电子束焊接是利用高电场产生的高速电子,经聚焦后形成电子流,撞击被焊金属的焊接部位,将其动能转化为热能,使被焊金属熔合的一种焊接方法。电子束流能量密度高,穿透能力强,焊缝深宽比大,是焊接厚大材料的优选方法;焊接速度快,输入能量较小,因此热影响区小,焊接变形小;并且焊接过程处于真空状态,使焊缝纯洁度高。具体操作步骤是,采用MEDARD48型真空电子束焊机进行焊接,将组装好的冷板放置在炉内,然后利用真空泵抽真空使炉内达到指定的真空度,接着按设定参数操作控温仪使炉内温度升高,当温度升到指定的温度焊片熔化,完成焊件对接,焊接盖板厚度为1.5毫米,在保证工件焊透的情况下,时间要尽可能的短,具体的电子束焊接工艺参数是加速电压60kV,电子束流55mA,焊接速度0.5m/min,聚焦电流2.95mA,真空度4×10-4pa,焊接热循环曲线如图5所示,焊接完后随炉冷却3~4小时,炉内温度低于60℃出炉,然后通过加工中心设备对焊接面进行平面加工,使其平整度达到0.1毫米以下,表面光洁无焊疤。
第八步试压:试压是检验焊接成功与否的关键手段之一,以检验冷板是否满足工作要求,由于TR组件的冷却系统要求冷板流道工作压力是6kg,考虑到冷板工作的安全性,给它辅以一定的安全系数,使它在0.8个大气压(约8kg)的条件下保压30分钟。如果试压完毕后,工件仍然完整无损,则进入下一道工序。这里使用非破坏性的气密性检验,其工艺如图6所示。将冷板(601)放于盛有自来水(602)的不锈钢容器(603)内,气罐(604)通过塑料管(605)和气压开关(606)连接冷板的自密封快速接头(607),其实物图如图7所示,由气压表(608)控制气罐输出压力值。
第九步射频组件面加工:其腔体结构图如图8所示,由于射频组件是一个高密度整件,结构复杂,而且组件内包含多个功能模块,为减小模块向外辐射电磁波造成对其它模块的电磁影响,在对冷板进行数控铣削加工时,根据各模块的尺寸留出相应的隔板,同时要降低加工应力,保证加工精度,避免冷板变形翘曲,降低冷板表面粗糙度,以减小射频组件的接触热阻,提高散热效率。射频组件面与冷板流道的整体结构图如图9所示,流道位于功率晶体管热源正下方。

Claims (4)

1.一体化TR组件双面热源强迫液冷设计,其特征是:对一整块铝合金板3A21坯料两侧进行数控铣削加工,形成两个腔体,中间为两侧均带热源的冷板,射频组件和开关电源电子器件分别直接安装在冷板上,冷板设计为液冷式冷板,采用强迫液冷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TR组件双面热源强迫液冷设计,其特征是:液冷流道选取于热源的正下方,流道采用易于加工的方形结构,并且为蛇形走向,冷却液为加入52%(体积比)的乙二醇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TR组件双面热源强迫液冷设计,其特征是:冷板的冷却液路盖板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整个焊接过程在真空环境下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TR组件双面热源强迫液冷设计,其特征是:冷板冷却液接口采用自密封快速接头,该接口位于组件后部,可以与安装架的管路接通和断开,且不会泄露冷却液。
CN201410185846.7A 2014-05-05 2014-05-05 一体化tr组件双面热源强迫液冷设计 Pending CN1039456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5846.7A CN103945677A (zh) 2014-05-05 2014-05-05 一体化tr组件双面热源强迫液冷设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5846.7A CN103945677A (zh) 2014-05-05 2014-05-05 一体化tr组件双面热源强迫液冷设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5677A true CN103945677A (zh) 2014-07-23

Family

ID=51193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85846.7A Pending CN103945677A (zh) 2014-05-05 2014-05-05 一体化tr组件双面热源强迫液冷设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45677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9792A (zh) * 2016-10-18 2017-02-15 武汉征原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板散热器及其制备工艺
CN106793689A (zh) * 2015-12-22 2017-05-3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一种基于微通道散热的高功率组件盲插盒体
CN108990380A (zh) * 2018-08-07 2018-12-11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水冷式微波组件
CN112216944A (zh) * 2020-12-14 2021-01-12 成都雷电微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瓦式有源相控阵的液冷散热结构及阵列结构
CN114101887A (zh) * 2021-12-23 2022-03-0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一种相变冷板异种体系铝合金电子束焊接封堵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73941Y (zh) * 2008-09-27 2009-07-15 林新明 一种带冷却槽的t/r组件
CN203015355U (zh) * 2012-11-14 2013-06-19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七研究所 一种tr组件测试安装板散热装置
CN103605111A (zh) * 2013-12-10 2014-02-26 万建岗 Tr组件射频模块和电源模块一体化设计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73941Y (zh) * 2008-09-27 2009-07-15 林新明 一种带冷却槽的t/r组件
CN203015355U (zh) * 2012-11-14 2013-06-19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七研究所 一种tr组件测试安装板散热装置
CN103605111A (zh) * 2013-12-10 2014-02-26 万建岗 Tr组件射频模块和电源模块一体化设计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3689A (zh) * 2015-12-22 2017-05-3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一种基于微通道散热的高功率组件盲插盒体
CN106409792A (zh) * 2016-10-18 2017-02-15 武汉征原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板散热器及其制备工艺
CN108990380A (zh) * 2018-08-07 2018-12-11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水冷式微波组件
CN112216944A (zh) * 2020-12-14 2021-01-12 成都雷电微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瓦式有源相控阵的液冷散热结构及阵列结构
CN112216944B (zh) * 2020-12-14 2021-02-19 成都雷电微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瓦式有源相控阵的液冷散热结构及阵列结构
CN114101887A (zh) * 2021-12-23 2022-03-0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一种相变冷板异种体系铝合金电子束焊接封堵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5677A (zh) 一体化tr组件双面热源强迫液冷设计
US8199505B2 (en) Jet impingement heat exchanger apparatuses and power electronics modules
WO2017005138A1 (zh) 热超导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4392764U (zh) 一种水冷板
JP4216319B2 (ja) インバータ筐体の冷却構造
CN202403584U (zh) 一种多腔体相变均温板
CN106409792A (zh) 一种水冷板散热器及其制备工艺
CN103490597A (zh) 一种变流器的冷却系统
CN214477762U (zh) 一种液冷集成箱体
CN102138374B (zh) 具有多个模块化信号计算机单元的飞行器信号计算机系统
CN109219305B (zh) 一种液冷机箱及其插件
CN101111120B (zh) 用于等离子弧焊炬的冷却设备和系统以及相关的方法
CN103605111A (zh) Tr组件射频模块和电源模块一体化设计
CN105470222B (zh) 用于电子元器件的冷却装置
CN215145803U (zh) 一种带循环水冷装置的激光头
CN110416677A (zh) 一种液冷微波腔体装置和加工方法
CN108389843B (zh) 液冷散热系统
CN211210333U (zh) 一种具有相变散热板的控制盒及空调器
CN212323043U (zh) 燃料电池、动力总成和交通工具
CN211638696U (zh) 一种激光发生器冷却装置
CN210620883U (zh) 连续炉冷却室的快冷系统
CN1852646B (zh) 一种功率器件的蒸发冷却散热装置
CN210168376U (zh) 一种数据中心水冷散热机柜
CN111970908A (zh) 一种有源无源两用液冷散热器及制造方法
CN110797606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