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1359B - 一种缆线接续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缆线接续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1359B
CN103941359B CN201310024575.2A CN201310024575A CN103941359B CN 103941359 B CN103941359 B CN 103941359B CN 201310024575 A CN201310024575 A CN 201310024575A CN 103941359 B CN103941359 B CN 1039413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olumn
shell
continues
g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245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41359A (zh
Inventor
邢之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 YUFEN
Original Assignee
QI YUF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 YUFEN filed Critical QI YUFEN
Priority to CN20131002457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413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41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13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413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13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缆线接续壳,该缆线接续盒包括一与缆线之间形成一防水结构的柱状体,该柱状体系于该缆线接续壳进行中途引接分歧接续作业时,与一弹性收缩套管进行防水处理,以克服习知技术中,采用弹性收缩套管进行防水处理之缆线接续壳,进行中途引接分歧接续作业之操作不易、成本过高及施工品质不一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缆线接续壳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缆线接续壳,尤指一种中途引接分歧接续之缆线系以弹性收缩套管进行处理之缆线接续壳,本发明可以改善习知技术中操作不易、成本过高及施工品质不一等问题。
背景技术
在电信、有线电视、监控系统等各类有线传输业界的技术领域中,已大规模的使用光缆传输语音、数据及影像的讯息;而将讯息传递至各处的光缆,则系在缆线接续壳内进行接续及分线作业。缆线接续壳均设置有缆线进出端面,而缆线进出端面则均设置有缆线进出口,供光缆穿过缆线进出口进入缆线接续壳内进行光缆的接续及分线作业。
过去的光缆,多系供中继干线之用,并且利用缆线接续壳进行直线接续作业(将一条截断的光缆与另外一条截断的光缆相接续的作业),以及分歧接续作业(将一条较多芯光纤的光缆分配成多条较少芯光纤的光缆之接续作业),因此缆线接续壳的缆线进出端面,设置有多个缆线进出口,而一个缆线进出口通常是供一条截断的光缆进出缆线接续壳之用。
如今的通信网路,已迈向光纤到家(FTTH)的宽频服务时代,电信业者必须将已布放在各地的主光缆,于不被截断整条光缆的情形下,沿途利用缆线接续壳,将主光缆中不同的光纤,分别配接(利用分歧光缆)至客户端的光化设备;因此,缆线接续壳除了必须适用于截断的光缆进出之外,也必须适用于不截断的光缆进出,也就是必须适用于中途引接(mid-span)分歧接续作业(一条较多芯光纤的主干光缆,于缆线经过的中途,遇到用户需要光纤服务时,在缆线接续壳中,将一小部份尚未使用的光纤,与另一根分歧光缆接续之后,引接给新用户使用,而主干光缆中大部份的光纤,特别是已由其它客户使用中的光纤,则不能截断)。
缆线接续壳之缆线进出口的防水处理作业非常重要,特别是地下的人孔及手孔中常常积水,置放于其中的缆线接续壳长期浸泡在水中,所以必须不会渗水,否则一旦水渗入缆线接续壳内,正常而言可以使用超过20年的光纤,只须数年即劣化脆化,而影响宽频讯号传输的品质。
习知技术中的缆线接续壳,穿过缆线进出端面之缆线进出口而进入缆线接续壳之缆线,与缆线进出口之间常用的防水处理方式,包括螺栓机械式、热缩式、弹性收缩套管方式三种。其中,螺栓机械式的零件复杂、工序繁琐、成本较高;而热缩式的成本虽然较低,但是施工时须动火喷烧塑料材质的热缩管,会产生毒气及易生意外,且施工品质难以一致,以及易因光缆弯曲扭动而影响防水功效,所以较适于架空及壁挂的环境使用,而较不适于长年积水的人孔中之地下光缆使用;弹性收缩套管的施工方式则最为简便迅速、施工品质一致性高、防水效果佳、工料成本低。因此,采用弹性收缩套管方式进行防水处理,是最佳选择。
由于,以弹性收缩套管进行缆线进出口防水处理之缆线接续壳,其缆线进出端面必须形成有类圆形或类椭圆形的中空管柱,供即将于该缆线接续壳内进行接续作业之缆线进出该接续壳,而以弹性收缩套管方式进行防水处理作业时,被该弹性收缩套管收缩包覆的部分,必须是外部无凹陷缝隙之横截面呈类圆形及类椭圆形二者之一的柱状物(例如:设置于缆线进出端面上之横截面呈类圆形的缆线及类圆形或类椭圆形中空管柱之缆线进出口,以及横截面为类圆形之缆线),才会有良好的防水效果;但是,以弹性收缩套管进行缆线进出口防水处理之缆线接续盒,于进行中途引接分歧接续作业时,即将进行中途引接分歧接续作业之缆线,必须在不截断缆线的情形下,先将欲进行中途引接分歧接续之部位的缆线对弯成U型后,再以双条缆线的形式,先套入(穿过)弹性收缩套管,再穿过该缆线接续壳之缆线进出端面上的一中空管柱(即缆线进出口)进入缆线接续壳内进行中途引接分歧接续作业,而U型的双条缆线之横截面,是不同圆心的两个类圆形,直接以弹性收缩套管收缩包覆之后,必然存在有缝隙而不能防水;因此,必须在该U型的双条缆线即将被弹性收缩套管包覆进行防水处理的位置,先以填缝防水辅助装置,使该双条缆线间形成一段无凹陷及缝隙之横截面呈类圆形或类椭圆形之柱体的第一防水结构之后,再将该U型之双条缆线先套入(穿过)弹性收缩套管,再将该U型之双条缆线穿过该缆线接续壳之缆线进出端面上的一中空管柱(即缆线进出口)进入接续壳内(该第一防水结构必须有一部份并未穿入该中空管柱),再将该弹性收缩套管收缩包覆于该中空管柱的外部及并未穿入该中空管柱的该第一防水结构之横截面无凹陷缝隙的类圆形或类椭圆形柱体的外部,以形成一第二防水结构,从而完成该缆线接续盒进行中途引接分歧作业时,以弹性收缩套管进行中途引接分歧接续缆线与其缆线进出口之间的防水处理作业。
习知的技术中,以填缝防水辅助装置形成前述该第一防水结构的方式包括:
1、仅采用具黏性及可塑性的防水胶物(带),大量缠绕包覆于该U型之双条缆线即将以弹性收缩套管进行防水处理的位置,并用手捏塑成一小段横截面呈类圆形或类椭圆形之柱体,以形成该第一防水结构;但缺点包括:每一个人每一次捏塑成的类圆形或类椭圆形柱体之形状、大小、无凹陷缝隙程度等等结果,每一次都不可能相同,导致发生施工品质不一的问题,而且捏塑完成之后,在尚未被弹性收缩套管收缩包覆之前,随时可能因施工过程中被碰撞或挤压而变形。
2、先于该U型之双条缆线的每一条缆线即将以弹性收缩套管进行防水处理的位置,分别在每一条缆在线缠绕适量的具黏性及可塑性之防水胶带,再采用可与该双条缆线相契合之两片合在一起后横截面呈无凹陷缝隙的类圆形或类椭圆形之柱体的硬质夹具,用螺栓锁紧,以形成该第一防水结构,此方式虽然可避免前述施工品质不一的问题,但缺点包括:零件复杂、工序繁琐、操作不易及成本较高,而且无法充分利用弹性收缩套管持续的径向收缩力,维持该硬质夹具与该双条缆线之间相契合的紧密度。
综上所述,值此全球电信等相关业者均开始大量采用光缆替代传统电缆,并大量利用缆线接续盒及大量采用中途引接分歧作业,将主光缆中不同的光纤沿途分别配接(利用分歧光缆)至客户端的光化设备之际,倘若可以改善前述习知的技术中,缆线接续壳之中途引接分歧接续缆线以弹性收缩套管进行防水处理之操作不易、成本过高及施工品质不一等问题,而研究与探索制作出一种更新颖更进步之操作更简易、成本更低及施工品质更趋于一致,且可以充分利用弹性收缩套管持续的径向收缩力维持该第一防水结构紧密度之缆线接续壳,必然可以更提升相关业者光纤网络的建设品质。
职是之故,本案发明人鉴于习知技术中所产生之缺失,乃经悉心研究与探索,并一本锲而不舍之精神,终构思出本案之“一种缆线接续壳”,以下为本案之简要说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缆线接续壳,包括:一缆线进出端面,包含配置于其上之一中空管柱,该中空管柱用于供一中途引接分歧接续(mid-span)缆线,其中该缆线具二缆线段分别进出该缆线接续壳;一柱状体包括:一柱状本体,具至少二柱状沟槽,其中各该沟槽具一孔径X;一柱状侧面,具二柱状缝隙,其中各该柱状缝隙可经操作而具一操作隙宽Y、Y大于或等于X、且分别形成该至少二柱状沟槽之二柱状侧面开口;以及二柱状弹性件,分别形成于该二柱状侧面开口之一侧,俾各该柱状弹性件得经操作,以许经各该柱状侧面开口,而于各该沟槽内容纳该二缆线段之一,俾形成一第一防水结构;以及一弹性收缩套管,用于包覆于该中空管柱的一外表面及该第一防水结构的一外表面,以形成一第二防水结构。再者,在该缆线接续壳中,该二柱状弹性件与该柱状侧面一体成型。再者,在该缆线接续壳中,该柱状体系一弹性体。再者,在该缆线接续壳中,该孔径X为该沟槽之一最大孔径及最小孔径两者之一。再者,在该缆线接续壳中,该二柱状缝隙之隙宽系选自以下群组其中之一:一原始隙宽W1小于X、一原始隙宽W2等于0及一原始隙宽W3,其中该原始隙宽W3因各该柱状弹性件遮蔽各该开口而无法测量。再者,该缆线接续壳还包括一具黏性及可塑性的防水胶物,设置于该二沟槽之一及该二缆线段之一之间。再者,在该缆线接续壳中,该第一防水结构之一横截面系一类圆形及一类椭圆形其中之一。
本发明并提供一种用于一缆线接续壳以形成一防水结构的柱状体,该柱状体包括:一柱状本体,具至少二柱状沟槽,其中各该沟槽具一孔径X;一柱状侧面,具二柱状缝隙,其中各该柱状缝隙可经操作而具一操作隙宽Y、Y大于或等于X、且分别形成该至少二柱状沟槽之二柱状侧面开口;以及二柱状弹性件,分别形成于该二柱状侧面开口之一侧,俾各该柱状弹性件得经操作,以许经各该柱状侧面开口,于各该沟槽内容纳一缆线。再者,在该柱状体中,该二柱状弹性件与该柱状侧面一体成型。再者,在该柱状体中,该柱状体系一弹性体。再者,在该柱状体中,该孔径X为该沟槽之一最大孔径及最小孔径两者之一。再者,在该柱状体中,该二柱状缝隙之隙宽系选自以下群组其中之一:一原始隙宽W1小于X、一原始隙宽W2等于0及一原始隙宽W3,其中该原始隙宽W3因各该柱状弹性件遮蔽各该开口而无法测量。再者,在该柱状体中,该柱状体系于该缆线接续壳进行一中途引接分歧接续作业时,与一弹性收缩套管进行一防水处理。再者,在该柱状体中,该缆线具二缆线段分别进出该缆线接续壳,且还包括一具黏性及可塑性的防水胶物,设置于该二沟槽之一及该二缆线段之一之间。再者,在该柱状体中,该柱状体于该二沟槽于其内容纳该二缆线段后的一横截面,系一类圆形及一类椭圆形其中之一。
本发明之缆线接续壳,包括一柱状体,只须简易操作,就可以使即将进行中途引接分歧接续作业的缆线,与该柱状体之间形成一柱状部分之横截面无凹陷缝隙的类圆形或类椭圆形之柱状的第一防水结构,而使该缆线接续壳采用弹性收缩套管进行该缆线与缆线进出口(配置于该缆线接续盒之缆线进出端面的中空管柱)之间的防水处理作业,比习知技术更新颖更进步,不仅操作更简易、成本更低廉,而且施工品质更趋于一致,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弹性收缩套管持续的径向收缩力维持该第一防水结构紧密度之缆线接续壳,必然可以更提升相关业者光纤网络的建设品质。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案实施例1之一种缆线接续壳之示意图。
图1(B)为本案实施例1之一种缆线接续壳,其中一缆线进出端面及一中空管柱之示意图。
图1(C)为本案实施例1之一种缆线接续壳,其中一中空管柱可供即将进行中途引接分歧接续(mid-span)作业之缆线穿过而进出该缆线接续壳之示意图。
图2(A)为本案实施例1之一种缆线接续壳,其中一柱状体之示意图。
图2(B)为本案实施例1之一种缆线接续壳,其中一柱状体之柱状部分之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2(C)为本案实施例1之一种缆线接续壳,其中一柱状体之柱状缝隙可经操作而具一操作隙宽Y、Y大于该柱状体之沟槽的孔径X之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3(A)为本案实施例1之一种缆线接续壳,其中一弹性收缩套管之示意图。
图3(B)为本案实施例1之一种缆线接续壳,其中一具黏性及可塑性的防水胶物之示意图。
图3(C)为本案实施例1之一种缆线接续壳,其中一具黏性及可塑性的防水胶带之示意图。
图4(A)为本案实施例1之一种缆线接续壳,其中一柱状体之示意图。
图4(B)为本案实施例1之一种缆线接续壳,其中一具黏性及可塑性的防水胶带,分别缠绕于即将进行中途引接分歧接续(mid-span)作业之缆线之各该二缆线段(即将以弹性收缩套管进行防水处理的位置)之示意图。
图4(C)为本案实施例1之一种缆线接续壳,其中一柱状体与即将进行中途引接分歧接续(mid-span)作业之缆线之二缆线段形成一第一防水结构之示意图。
图4(D)为本案实施例1之一种缆线接续壳,其中该第一防水结构之柱状部分的横截面之示意图。
图5(A)为本案实施例1之一种缆线接续壳,其中该弹性收缩套管即将收缩包覆于该中空管柱的外表面及该第一防水结构的外表面之示意图。
图5(B)为本案实施例1之一种缆线接续壳,其中该弹性收缩套管即将收缩包覆于该中空管柱的外表面及该第一防水结构的外表面,以形成一第二防水结构之示意图。
图5(C)为本案实施例1之一种缆线接续壳,其中该弹性收缩套管已收缩包覆于该中空管柱的外表面及该第一防水结构的外表面,并形成一第二防水结构之示意图。
图5(D)为本案实施例1之一种缆线接续壳,其中该缆线接续壳已完成采用弹性收缩套管进行中途引接分歧接续缆线之防水处理的示意图。
图6(A)为本案实施例2之一种缆线接续壳,其中一柱状体之柱状部分之横截面的示意图,且系该柱状体之二沟槽的原始隙宽W2等于0(亦即该二沟槽之各沟槽开口处的二端点互相接触)之示意图。
图6(B)为本案实施例2之一种缆线接续壳,其中一柱状体之柱状缝隙可经操作而具一操作隙宽Y、Y大于该柱状体之沟槽的孔径X之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6(C)为本案实施例2之一种缆线接续壳,其中该第一防水结构之柱状部分的横截面之示意图。
图7(A)为本案实施例3之一种缆线接续壳,其中一柱状体之柱状部分之横截面的示意图,且系该柱状体之二沟槽的原始隙宽W3因各该柱状弹性件遮蔽各该开口而无法测量(亦即该二沟槽之各沟槽开口处的二端点超过彼此互相交会之处)之示意图。W2等于0(即该二沟槽之各沟槽开口处的二端点互相接触)之示意图。
图7(B)为本案实施例3之一种缆线接续壳,其中一柱状体之柱状缝隙可经操作而具一操作隙宽Y、Y大于该柱状体之沟槽的孔径X之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7(C)为本案实施例3之一种缆线接续壳,其中该第一防水结构之柱状部分的横截面之示意图。
符号说明
1缆线接续壳
2缆线进出端面
3中空管柱
4中途引接分歧接续之缆线
401中途引接分歧接续缆线之二缆线段
402中途引接分歧接续缆线之将进行中途引接分歧接续之部位
5柱状体
6柱状本体
7柱状沟槽
8柱状侧面
9柱状缝隙
10柱状侧面开口
11柱状弹性件
12第一防水结构
13弹性收缩套管
14中空管柱之外表面
15第一防水结构之外表面
16第二防水结构
17具黏性及可塑性的防水胶物
X柱状沟槽之孔径
Y操作隙宽
W1实施例1柱状体之柱状沟槽的原始隙宽
W2实施例2柱状体之柱状沟槽的原始隙宽
W3实施例3柱状体之柱状沟槽的原始隙宽
具体实施方式
本案所提出之“一种缆线接续壳”将可由以下的实施例说明而得到充分了解,使得熟习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据以完成之,然而本案之实施并非可由下列实施例而被限制其实施型态,熟习本领域技术人员仍可依据除既揭露之实施例的精神推演出其它实施例,该等实施例皆当属于本发明之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A)至图5(D),为本案实施例1所使用之一种缆线接续壳1之示意图,该缆线接续壳1包括:一缆线进出端面2,包含配置于其上之一中空管柱3,该中空管柱3用于供一中途引接分歧接续(mid-span)缆线4,其中该缆线4具二缆线段401分别进出该缆线接续壳1(请参阅图1(A)至图1(C));一柱状体5(请参阅图2(A))包括:一柱状本体6,具至少二柱状沟槽7,其中各该沟槽7具一孔径X(请参阅图2(A));一柱状侧面8,具二柱状缝隙9,其中各该柱状缝隙9可经操作而具一操作隙宽Y、Y大于或等于X、且分别形成该至少二柱状沟槽7之二柱状侧面开口10(请参阅图2(A)至图2(C));以及二柱状弹性件11,分别形成于该二柱状侧面开口10之一侧,俾各该柱状弹性件11得经操作,以许经各该柱状侧面开口10,而于各该沟槽7内,容纳该二缆线段401之一,俾形成一第一防水结构12(请参阅图2(A)至图2(C)及图4(A)至图4(D));以及一弹性收缩套管13(请参阅图3(A)),用于包覆于该中空管柱3的一外表面14及该第一防水结构12的一外表面15,以形成一第二防水结构16(请参阅图5(A)至图5(D))。再者,本案实施例1所使用之一种缆线接续壳1,其中该二柱状弹性件11与该柱状侧面8系一体成型(请参阅图2(A)至图2(C))。再者,本案实施例1所使用之一种缆线接续壳1,其中该柱状体5系一弹性体。再者,本案实施例1所使用之一种缆线接续壳1,其中该孔径X为该沟槽7之一最大孔径。再者,本案实施例1所使用之一种缆线接续壳1,其中该二柱状缝隙9之原始隙宽W1小于该孔径X。再者,本案实施例1所使用之一种缆线接续壳1,还包括一具黏性及可塑性的防水胶物17((请参阅图3(B)及图3(C)),供设置于该二沟槽7之一及该二缆线段401之一之间(请参阅图4(A)至图4(D))。再者,本案实施例1所使用之一种缆线接续壳1,其中该第一防水结构12之一横截面系呈一类圆形(请参阅图4(D))。本案实施例1所使用之一种缆线接续壳1包括一缆线进出端面2,该缆线进出端面2配置有一中空管柱3,该中空管柱3可供即将进行中途引接分歧接续(mid-span)作业之缆线4进出该缆线接续壳1,而该即将进行中途引接分歧接续(mid-span)作业之缆线4,须将该缆线4即将进行中途引接分歧接续之部位402,于剥除硬质塑料外皮之后对弯成U型,再与一部分未剥除硬质塑料外皮之该缆线4的二缆线段401,以双条缆线的形式穿过该中空管柱3进出该缆线接续壳1,而该二缆线段401与该中空管柱3之间的防水处理,系采用一弹性收缩套管(请参阅图1(C));由于,该二缆线段401之横截面是不同圆心的两个类圆形,倘直接采用弹性收缩套管13收缩包覆,必然会因该二缆线段401并列时之缝隙而不能形成一防水结构,且该缆线4之外径,小于本案实施例1之该柱状体5的柱状沟槽7之孔径X,因此必须在该二缆线段401即将以弹性收缩套管13进行防水处理的位置,先分别缠绕适量之具黏性及可塑性的防水胶带17(请参阅图4(B)),使各该缆线段缠绕适量之具黏性及可塑性的防水胶带17后之横截面呈类圆形的直径,相当于或略大于本案实施例1之该柱状体5的柱状沟槽7之横截面呈类圆形之孔径X(请参阅图2(B)及图4(D));再将该对弯成U型之即将进行中途引接分歧接续之部位402及该二缆线段401穿过(套入)一弹性收缩套管;再将各该缆线段401已缠绕适量之具黏性及可塑性的防水胶带17的部位,分别置放收容于该柱状体5的各该柱状沟槽7中,而且只须用手操作,将各该柱状沟槽7之柱状侧面开口10的柱状弹性件11向外掀开,就可以使该柱状沟槽7之原始隙宽W1,形成一大于该柱状沟槽7最大孔径X之操作隙宽Y,而可轻易将各该缆线段401已缠绕适量之具黏性及可塑性的防水胶带17的部位,置放收容于各该柱状侧面开口10内,再松开手让该向外掀开之柱状弹性件11弹回之后,即可以轻易使该二缆线段401与该柱状体5之间形成一横截面呈类圆形之柱状第一防水结构12(请参阅图4(A)至图4(D)),且各该缆线段401收容契合于各该沟槽7内,在该第一防水结构12尚未被弹性收缩套管13收缩包覆之前,并不会轻易脱落,此外当然也可以在该第一防水结构12之柱状外表面,再缠绕一圈或适量之具黏性及可塑性的防水胶带17,使该第一防水结构12之柱状外表面更加完美无缺;待完成该第一防水结构作业之后,再将已穿过(套入)一弹性收缩套管之即将进行中途引接分歧接续之部位402及该二缆线段401的一部份(不包括该第一防水结构12即将被该弹性收缩套管13收缩包覆的部分)穿入该中空管柱3,并使该第一防水结构12即将被该弹性收缩套管13收缩包覆的部分,衔接于该中空管柱3之外,再将已穿过该中空管柱3而进入该缆线接续盒1内之该二缆线段401,固定于该缆线接续盒1内,再将该弹性收缩套管13收缩包覆于该中空管柱3的外表面14及衔接于该中空管柱3之外的该第一防水结构12的外表面15,从而使该中空管柱3与该第一防水结构12之间,形成一第二防水结构16。本案实施例1所使用之一种缆线接续壳1,只须透过简易的操作,即可使该柱状体5与该二缆线段401之间,形成一横截面呈类圆形之柱状第一防水结构12,非常有利于中途引接分歧接续缆线4与该中空管柱3之间,采用一弹性收缩套管13进行防水处理,可以克服习知技术中操作不易、成本过高及施工品质不一等问题,而且该柱状体5与该二缆线段401之间,系以一具弹性件11之沟槽7相契合并形成该第一防水结构12,因此该弹性收缩套管13收缩于该第一防水结构12之后,更可以充分利用该弹性收缩套管13持续的径向收缩力,维持该柱状体5与该二缆线段401之间相契合的紧密度,更足见本案实施例1所使用之一种缆线接续壳1,确实可以克服习知技术之不足。
实施例2
请参阅图6(A)至图6(C)及图1(A)至图5(D),图6(A)为本案实施例2所使用之一种缆线接续壳1所包括之柱状体的横截面示意图,实施例2之该柱状体5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所采用之该柱状体5,其中该二沟槽7的原始隙宽W2等于0(请参阅图6(A)至图6(C)),亦即该二沟槽7之各该沟槽开口10处的二端点互相接触。
实施例3
请参阅图7(A)至图7(C)及图1(A)至图5(D),图7(A)为本案实施例3所使用之一种缆线接续壳1所包括之柱状体的横截面示意图,实施例3之该柱状体5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之该柱状体5,其中该二沟槽7的原始隙宽W3因各该柱状弹性件11遮蔽各该开口10而无法测量(请参阅图7(A)至图7(C)),亦即该二沟槽7之各该沟槽开口10处的二端点超过彼此互相交会之处。
藉由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及实施例3的说明,本发明之一种缆线接续壳,克服了现有技术之不足,可更有利于中途引接分歧接续之缆线,与该缆线接续盒之缆线进出口之间,采用弹性收缩套管进行防水处理之作业,而使操作更简易、成本更低及施工品质更趋于一致,从而提升相关业者光纤网络的建设品质。
实施例:
1.一种缆线接续壳,包括:一缆线进出端面,包含配置于其上之一中空管柱,该中空管柱用于供一中途引接分歧接续(mid-span)缆线,其中该缆线具二缆线段分别进出该缆线接续壳;一柱状体包括:一柱状本体,具至少二柱状沟槽,其中各该沟槽具一孔径X;一柱状侧面,具二柱状缝隙,其中各该柱状缝隙可经操作而具一操作隙宽Y、Y大于或等于X、且分别形成该至少二柱状沟槽之二柱状侧面开口;以及二柱状弹性件,分别形成于该二柱状侧面开口之一侧,俾各该柱状弹性件得经操作,以许经各该柱状侧面开口,而于各该沟槽内容纳该二缆线段之一,俾形成一第一防水结构;以及一弹性收缩套管,用于包覆于该中空管柱的一外表面及该第一防水结构的一外表面,以形成一第二防水结构。
2.如实施例1所述的缆线接续壳,其中该二柱状弹性件与该柱状侧面一体成型。
3.如实施例1或2所述的缆线接续壳,其中该柱状体系一弹性体。
4.如实施例1至3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缆线接续壳,其中该孔径X为该沟槽之一最大孔径及最小孔径两者之一。
5.如实施例1至4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缆线接续壳,其中该二柱状缝隙之隙宽系选自以下群组其中之一:一原始隙宽W1小于X、一原始隙宽W2等于0及一原始隙宽W3,其中该原始隙宽W3因各该柱状弹性件遮蔽各该开口而无法测量。
6.如实施例1至5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缆线接续壳,还包括一具黏性及可塑性的防水胶物,设置于该二沟槽之一及该二缆线段之一之间。
7.如实施例1至6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缆线接续壳,其中该第一防水结构之一横截面系一类圆形及一类椭圆形其中之一。
8.一种用于一缆线接续壳以形成一防水结构的柱状体,该柱状体包括:一柱状本体,具至少二柱状沟槽,其中各该沟槽具一孔径X;一柱状侧面,具二柱状缝隙,其中各该柱状缝隙可经操作而具一操作隙宽Y、Y大于或等于X、且分别形成该至少二柱状沟槽之二柱状侧面开口;以及二柱状弹性件,分别形成于该二柱状侧面开口之一侧,俾各该柱状弹性件得经操作,以许经各该柱状侧面开口,于各该沟槽内容纳一缆线。
9.如实施例8所述的柱状体,其中该二柱状弹性件与该柱状侧面一体成型。
10.如实施例8或9所述的柱状体,其中该柱状体系一弹性体。
11.如实施例8至10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柱状体,其中该孔径X为该沟槽之一最大孔径及最小孔径两者之一。
12.如实施例8至11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柱状体,其中该二柱状缝隙之隙宽系选自以下群组其中之一:一原始隙宽W1小于X、一原始隙宽W2等于0及一原始隙宽W3,其中该原始隙宽W3因各该柱状弹性件遮蔽各该开口而无法测量。
13.如实施例8至12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柱状体,其中该柱状体系于该缆线接续壳进行一中途引接分歧接续作业时,与一弹性收缩套管进行一防水处理。
14.如实施例8至13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柱状体,其中该缆线具二缆线段分别进出该缆线接续壳,且还包括一具黏性及可塑性的防水胶物,设置于该二沟槽之一及该二缆线段之一之间。
15.如实施例8至14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柱状体,其中该柱状体于该二沟槽于其内容纳该二缆线段后的一横截面,系一类圆形及一类椭圆形其中之一。
本案得由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如附权利要求所欲保护者。

Claims (11)

1.一种缆线接续壳,包括:
缆线进出端面,包含配置于其上之一中空管柱,该中空管柱用于供中途引接分歧接续缆线穿过,其中该缆线具有二缆线段且以双条缆线的形式穿过该中空管柱进出该缆线接续壳;
柱状体包括:
柱状本体,具有至少二柱状沟槽,其中各该沟槽具孔径X;
柱状侧面,具有二柱状缝隙,其中各该柱状缝隙经操作而具有操作隙宽Y,Y大于或等于X,且分别形成该至少二柱状沟槽的二柱状侧面开口;以及
二柱状弹性件,分别形成于该二柱状侧面开口的一侧,使各该柱状弹性件经操作,以许经各该柱状侧面开口,而于该至少二沟槽中的二沟槽内各自容纳该二缆线段之一,从而形成第一防水结构;以及
用于维持该第一防水结构紧密度的第二防水结构,该第二防水结构包含弹性收缩套管,该弹性收缩套管具有持续径向收缩力,紧密地收缩包覆于该中空管柱的外表面及衔接于该中空管柱之外的该第一防水结构的外表面,并维持该柱状体与该二缆线段之间相契合的紧密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接续壳,其中该二柱状弹性件与该柱状侧面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接续壳,其中该柱状体是弹性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接续壳,其中该孔径X为该沟槽的最大孔径及最小孔径两者之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接续壳,其中该二柱状缝隙的隙宽是选自以下群组其中之一:原始隙宽W1小于X、原始隙宽W2等于0及原始隙宽W3,其中该原始隙宽W3因各该柱状弹性件遮蔽各该开口而无法测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接续壳,还包括具有黏性及可塑性的防水胶物,设置于该二沟槽之一及该二缆线段之一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接续壳,其中该第一防水结构的横截面是类圆形及类椭圆形其中之一。
8.一种维持防水结构紧密度的缆线接续壳,包括:
缆线进出端面,包含配置于其上之一中空管柱,该中空管柱用于供中途引接分歧接续缆线穿过,其中该缆线具有二缆线段且以双条缆线的形式穿过该中空管柱进出该缆线接续壳,
柱状体,包括:
柱状本体,具有至少二柱状沟槽,其中各该沟槽具有孔径X;
柱状侧面,具有二柱状缝隙,其中各该柱状缝隙经操作而具有操作隙宽Y,Y大于或等于X,且分别形成该至少二柱状沟槽的二柱状侧面开口,其中该二柱状缝隙的隙宽是选自以下群组其中之一:原始隙宽W1小于X、原始隙宽W2等于0及原始隙宽W3,其中该原始隙宽W3因各该柱状弹性件遮蔽各该开口而无法测量;以及
二柱状弹性件,其中该二柱状弹性件与该柱状侧面一体成型,分别形成于该二柱状侧面开口的一侧,使得各该柱状弹性件得经操作,以许经各该柱状侧面开口,于该至少二沟槽中的二沟槽内各自容纳该二缆线段之一,从而形成第一防水结构;
具黏性及可塑性的防水胶物,设置于该二沟槽之一及该二缆线段之一之间;以及
用于维持该第一防水结构紧密度的第二防水结构,该第二防水结构包含弹性收缩套管,该弹性收缩套管具有持续径向收缩力,紧密地收缩包覆于该中空管柱的外表面及衔接于该中空管柱之外的该第一防水结构的外表面,并维持该柱状体与该二缆线段之间相契合的紧密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缆线接续壳,其中该柱状体是弹性体。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缆线接续壳,其中该孔径X为该沟槽的最大孔径及最小孔径两者之一。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缆线接续壳,其中该柱状体于该二沟槽于其内容纳该二缆线段后的横截面,是类圆形及类椭圆形其中之一。
CN201310024575.2A 2013-01-23 2013-01-23 一种缆线接续壳 Active CN1039413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4575.2A CN103941359B (zh) 2013-01-23 2013-01-23 一种缆线接续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4575.2A CN103941359B (zh) 2013-01-23 2013-01-23 一种缆线接续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1359A CN103941359A (zh) 2014-07-23
CN103941359B true CN103941359B (zh) 2017-09-05

Family

ID=51189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24575.2A Active CN103941359B (zh) 2013-01-23 2013-01-23 一种缆线接续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413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4694A (zh) * 2016-11-17 2017-05-10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动车组车下设备连接器的防水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8138A (zh) * 1999-01-27 2002-02-27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接线箱盒的端部密封组件
CN102313942A (zh) * 2010-07-02 2012-01-11 戚郁芬 一种适于中途引接分歧接续作业的光缆接线壳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87386A (en) * 1979-07-27 1981-09-01 Steven Scahill End seal for conduits
CN201177680Y (zh) * 2008-04-17 2009-01-07 董国耀 一种光缆接头盒的改进结构
CN104898219A (zh) * 2009-02-26 2015-09-09 戚郁芬 具弹性橡胶收缩管防水装置的通信光缆接续盒
CN102313943A (zh) * 2010-07-02 2012-01-11 戚郁芬 一种具填缝防水辅助装置的光缆接线壳
CN202009216U (zh) * 2011-03-14 2011-10-12 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热融线架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8138A (zh) * 1999-01-27 2002-02-27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接线箱盒的端部密封组件
CN102313942A (zh) * 2010-07-02 2012-01-11 戚郁芬 一种适于中途引接分歧接续作业的光缆接线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1359A (zh) 2014-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041739A1 (en) Optical fiber cable
CN104570251A (zh) 全介质大芯数高密度微型管道布线光缆及其制作方法
NZ583058A (en) Optical fibre cable with sheath embedded in between tubes surrounding a centred tension member
CN201974557U (zh) 一种大芯数层绞式光缆
CN104898219A (zh) 具弹性橡胶收缩管防水装置的通信光缆接续盒
CN104808303A (zh) 一种卷带式光单元光缆及其制造工艺
CN103941359B (zh) 一种缆线接续壳
CN109298495A (zh) 基于光纤束结构的大芯数气吹微缆
CN104062732A (zh) 一种易于组装的自承式电缆
CN107765385A (zh) 一种弱电线缆敷设方法
CN218497215U (zh) 一种中心束管式海底光缆
CN102313943A (zh) 一种具填缝防水辅助装置的光缆接线壳
CN209281025U (zh) 基于光纤束结构的大芯数气吹微缆
CN202904088U (zh) 室外玻璃纱防鼠光缆
CN205982787U (zh) 大芯数高性能光单元易分支光缆
CN204405908U (zh) 全介质大芯数高密度微型管道布线光缆
WO2014113943A1 (zh) 一种缆线接续壳
CN102313942B (zh) 一种适于中途引接分歧接续作业的光缆接线壳
CN207541304U (zh) 多芯分线器
CN203745700U (zh) 改进结构的中心管式带状光缆
CN205910394U (zh) 接入网用c型套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CN202153265U (zh) 一种皮线光缆
ATE321283T1 (de) Optisches kabel
JP2004069939A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201417334Y (zh) 一种半干式通信光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9513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9513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